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性超滤减轻体外循环肺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惠民 姚廷俊 +4 位作者 王伟 朱德明 张蔚 陈虹 付维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42-744,共3页
目的 研究超滤技术的应用对防止和减轻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作常规体外循环 ,实验组在体外循环中联合采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 ,观察患儿的肺功能指标、血液浓缩指标和血浆... 目的 研究超滤技术的应用对防止和减轻体外循环后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作常规体外循环 ,实验组在体外循环中联合采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 ,观察患儿的肺功能指标、血液浓缩指标和血浆中炎症介质浓度。结果 实验组体外循环后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均改善 ,红细胞压积 (HCT)和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白介素 (IL) 6和血栓素B2 (TXB2 )血浆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内皮素 (ET 1)血浆浓度降低不明显。结论 体外循环联合采用常规超滤和改良超滤 ,可有效地浓缩血液并排除部分炎症介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超滤 体外循环 肺损伤 并发症
下载PDF
高龄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肺保护 被引量:6
2
作者 魏常 邓娟娟 杨为贵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高龄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肺保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华润武钢总医院手术治疗的78例高龄(≥70岁)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肺功能指标。分别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心血管和呼... 目的探讨高龄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肺保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华润武钢总医院手术治疗的78例高龄(≥70岁)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肺功能指标。分别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并发症,以及是否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进行分组。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后拔除气管插管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在围手术期所有病例获得治愈。无并发症组与并发症组患者的术前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07,P<0.01);术后顺利拔管组和延迟拔管组患者的术前肺功能和手术切除范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0.953,P=0.027;χ~2=7.033,P=0.031)。进一步分析发现,术后顺利拔管组的术前肺功能指标VC%、FEV_1%和MVV%均显著高于延迟拔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预测值FEV_1%-ppo也显著高于延迟拔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低肺功能与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术前积极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术中适当的麻醉处理和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合理及时的机械通气是围手术期肺保护的关键,术前肺功能和手术切除范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肺癌 肺功能 围手术期 肺保护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对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丁伟 吕大伦 +2 位作者 徐祥 王合丽 王箴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对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及肺功能保护作用。方法:43例重症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常规治疗一致,乌司他丁组在此基础上给予1万U/(kg·d...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对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及肺功能保护作用。方法:43例重症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常规治疗一致,乌司他丁组在此基础上给予1万U/(kg·d)静脉滴注,连续用药7 d。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后第1天、第4天、第7天检测血气分析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记录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患者APACHEⅡ评分及治疗14 d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乌司他丁治疗后第4天、第7天,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IL-10、SOD明显升高,TNF-α、IL-6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CR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内各时间点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乌司他丁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较低,发生时间较迟。结论:吸入性损伤早期采用乌司他丁回补策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可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呼吸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吸入性损伤 早期肺功能 保护
下载PDF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重症烧伤肺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邓忠远 李孝建 +1 位作者 张涛 汤文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3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重症烧伤肺功能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进行重症烧伤肺功能保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重症烧伤肺功能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进行重症烧伤肺功能保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p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呼吸机辅助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部损伤程度Ⅰ级18例、Ⅱ级6例、Ⅲ级2例,对照组分别为11、4、11例,两组肺部损伤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的临床使用效果比较好,使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大剂量治疗效果要比常规剂量治疗效果明显,没有出现比较突出的不良反应,因此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因烧伤导致的肺损伤值得普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大剂量 重症烧伤 肺功能保护
下载PDF
脆弱肺功能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保护 被引量:2
5
作者 查鹏 王天龙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620-625,共6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接受手术和麻醉的脆弱肺功能患者逐年增加。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保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目的了解影响肺功能的因素及相应的肺功能保护措施。内容综述围手术期影响肺功能的因素以及肺功能保护的策略和方法。...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接受手术和麻醉的脆弱肺功能患者逐年增加。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保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目的了解影响肺功能的因素及相应的肺功能保护措施。内容综述围手术期影响肺功能的因素以及肺功能保护的策略和方法。趋向围手术期存在多种影响肺功能的潜在因素,采取围手术期肺保护措施,预防和治疗术后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非常重要,是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肺功能 围手术期 肺功能保护
原文传递
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肺功能改善及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曹诗燕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0期1741-1742,共2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肺功能改善及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50例婴幼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吸氯、镇静、抗感染及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4mg/d。比较两组患儿...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肺功能改善及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50例婴幼儿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吸氯、镇静、抗感染及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4mg/d。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肺功能指标和心肌酶指标,肺功能指标用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流量(PEFR),心肌酶指标用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23/25),相比对照组80.0%(20/25)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FEV1、PEFR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的CK、LDH显著低于一对照组,P<0.05;两组的FVC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孟鲁司特能够缓解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具有改善肺功能和保护的心肌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不同剂量沐舒坦在肺癌围术期的肺功能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凤利 陈伟 张林 《医学信息》 2018年第7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沐舒坦在肺癌围术期的肺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在围手...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沐舒坦在肺癌围术期的肺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在围手术期进行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小剂量组给予沐舒坦200 mg/d持续静脉泵入,中剂量组给予沐舒坦500 mg/d持续静脉泵入,大剂量组给予沐舒坦800 mg/d持续静脉泵入,连续使用7 d后,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3、5 d时的肺功能。结果大剂量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10.00%、肺不张发生率1.33%,低于中剂量组33.33%、66.67%,小剂量组53.33%、46.67%,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天时大剂量组患者的PaO2、PaO2/FiO2高于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的沐舒坦在肺癌围手术期的肺功能保护作用优于中剂量、小剂量,中剂量的沐舒坦在肺癌围手术期的肺功能保护作用优于小剂量,即大剂量沐舒坦有助于降低肺部并发症,改善肺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沐舒坦 肺癌围术期 肺功能保护
下载PDF
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围手术期肺功能的保护 被引量:7
8
作者 杨鲁民 矫文捷 +2 位作者 陈岩 申瑞娟 刘慧松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癌围手术期肺功能的变化及处理措施。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26例中重度COPD合并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15例,肺段切除术6例,肺楔形切除术5例... 目的探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癌围手术期肺功能的变化及处理措施。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26例中重度COPD合并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15例,肺段切除术6例,肺楔形切除术5例。围手术期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氧疗、辅助排痰、呼吸康复训练及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比较术前综合治疗后与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情况。结果 26例患者术前经综合治疗后,MVV、FEV1和FVC均明显改善(P<0.01),PaO2、SpO2上升(P<0.05),PaCO2显著下降(P<0.01)。术后1个月的MVV、FEV1和FVC较术前低(P<0.05),PaCO2较高(P<0.05),PaO2和SpO2已无差异(P>0.05)。3个月时各项指标均已达术前水平(P>0.05)。26例术后死亡2例(7.7%),24例康复出院。结论中重度COPD合并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适当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增加手术耐受性,有利于术后肺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肺功能保护 围手术期
下载PDF
术前肺保护对肺组织肺表面活性蛋白A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迟明友 汪笑冬 +1 位作者 李鑫 孙大强 《天津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肺保护治疗对肺组织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含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入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30例,肺保护组30例。对... 目的探讨术前肺保护治疗对肺组织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含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入组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30例,肺保护组3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肺保护组在常规术前准备基础上给予1周肺保护治疗。收集入院时及术前呼出气冷凝液(EBC)并复查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EBC中SP-A含量。术中收集肺组织标本,免疫印迹法测定肺组织SP-A水平。结果肺保护组中肺组织SP-A水平高于对照组(1.05±0.21 vs.0.93±0.16,P<0.05)。肺保护组术前EBC中SP-A含量较入院时提高[(5.51±1.48)ng/L vs.(4.99±1.32)ng/L,P<0.01]。经肺保护治疗后,术前肺功能指标较入院时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3%vs.23.3%),肺保护组术后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短[(9.2±3.1)d vs.(11.6±4.8)d,P<0.05]。结论术前肺保护不但能够改善肺功能和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也能提高肺组织中SP-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A 手术后并发症 呼吸功能试验 术前肺保护治疗 呼出气冷凝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