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涉嫌违法犯罪者家庭连带责任的合宪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彦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82,共12页
由地方议事协调机构通过规范性文件针对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成员和近亲属设定连带责任存在多重违宪风险。在实体内容方面,相关惩戒措施违背了责任自负原则、破坏了基于人格独立的以互惠和对等为基本准则的家庭秩序。在决策主体方面,由... 由地方议事协调机构通过规范性文件针对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成员和近亲属设定连带责任存在多重违宪风险。在实体内容方面,相关惩戒措施违背了责任自负原则、破坏了基于人格独立的以互惠和对等为基本准则的家庭秩序。在决策主体方面,由地方议事协调机构设置惩戒措施违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要求。在决策形式方面,由不具立法位阶的规范性文件设定一系列限制基本权利的惩戒措施构成实质行使立法权,明显违背了法律保留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备案审查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宪法权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连带责任 责任自负 法律保留 职责法定 基本权利保障
原文传递
应急行政视域下公民基本权利限制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赵莹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78-85,共8页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突发事件时,受制于对突发事件风险深度把控的不确定性,应急行政权的扩张往往延伸至公民基本权利的领域,使公民基本权利受到种种限制。这种扩张与限制的关系到底如何,依据宪法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通...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突发事件时,受制于对突发事件风险深度把控的不确定性,应急行政权的扩张往往延伸至公民基本权利的领域,使公民基本权利受到种种限制。这种扩张与限制的关系到底如何,依据宪法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通过对应急行政视域下公民基本权利限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可知,在应急行政状态下限制公民基本权利具有合理性、正义性与合宪性。但应注重强化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着力点,在遵循比例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明确性原则、司法审查原则等法定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宪法解释在公民基本权利限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突发事件 应急行政权 公民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限制 基本权利保障
下载PDF
信赖保护原则理论依据的再审视——以法治主义为核心基础 被引量:1
3
作者 杜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0-113,共4页
信赖保护原则是当今法治国家公法中公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其现实基础在于人民对政府的信赖。信赖保护原则传统理论依据有诚信原则说、法安定性说和基本权利保障说三种,其实它们并不能真正反映出信赖保护原则的核心价值理念。故此,以法治... 信赖保护原则是当今法治国家公法中公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其现实基础在于人民对政府的信赖。信赖保护原则传统理论依据有诚信原则说、法安定性说和基本权利保障说三种,其实它们并不能真正反映出信赖保护原则的核心价值理念。故此,以法治主义为核心基础的信赖保护原则理论依据得以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赖保护原则 诚信原则 发安定性说 基本权利保障说 法治主义
下载PDF
论行政功能保留——以德国核能规制为论域 被引量:1
4
作者 伏创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50,共10页
核能规制给行政法带来了重大挑战,行政合法性、行政规则的效力和司法审查的立场都需要予以重新诠释。行政功能保留体现了德国核能规制的权力配置模式,具体表现为开放的法律结构、行政规则的规范具体化效力和司法机关对判断余地的承认。... 核能规制给行政法带来了重大挑战,行政合法性、行政规则的效力和司法审查的立场都需要予以重新诠释。行政功能保留体现了德国核能规制的权力配置模式,具体表现为开放的法律结构、行政规则的规范具体化效力和司法机关对判断余地的承认。其理论基础包括功能法正当原则、核能法任务履行和实现目的方面的特殊性以及行政权在核能规制中的功能优势。我国需要构建立法推动的核能规制权力模式,在确定基本预防要求的同时坚持开放的法律结构,提升行政规则的正当性,通过法律明晰基本的司法审查标准,避免简单地照搬判断余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规制 风险预防 基本权利保护 行政功能保留
下载PDF
日本侵权行为法的三次转折
5
作者 程立华 徐速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82-85,共4页
日本律令制的法体系中存在侵权行为法的最初形态,具有明确的赔偿意义。明治维新后,日本引入近代侵权行为法而发生历史上第一次转折;二战后的20世纪50—60年代,日本侵权法制发生第二次转折;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侵权法危机和新保护法益... 日本律令制的法体系中存在侵权行为法的最初形态,具有明确的赔偿意义。明治维新后,日本引入近代侵权行为法而发生历史上第一次转折;二战后的20世纪50—60年代,日本侵权法制发生第二次转折;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侵权法危机和新保护法益的出现,侵权法法制正发生第三次转折,日本学者也以新自由主义权利论为基础,提出诸多理论对策,对策既是从现实角度对侵权行为制度目的和机能的根本性追问,又是开创日本侵权法新时代的大胆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权法 侵权原初形态 基本权保护 日本型模式
下载PDF
论弱势群体人权保护的宪法价值
6
作者 陶波 《创新》 2008年第5期143-144,共2页
弱势群体最重要的法学特征是其基本权利得不到实现,尤其是生存权、劳动权和平等权。宪法对弱势群体基本人权的特殊关爱和保护是宪法核心价值和终极目标的应有之义,体现了宪法公平、平等、正义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基本人权保护 宪法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