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柠檬酸工业生产菌黑曲霉TNA09基因敲除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久祎 李洁 +2 位作者 薛鲜丽 王德培 周昊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4-171,共8页
黑曲霉TNA09是高产柠檬酸的工业生产菌株,由于经过多次物理和化学诱变筛选,所以对其进行传统遗传改造非常困难。该试验成功构建黑曲霉TNA09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实现该工业菌株的基因工程操作。通过试验得出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 黑曲霉TNA09是高产柠檬酸的工业生产菌株,由于经过多次物理和化学诱变筛选,所以对其进行传统遗传改造非常困难。该试验成功构建黑曲霉TNA09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实现该工业菌株的基因工程操作。通过试验得出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取CM斜面培养5 d的新鲜孢子约1×10^(8)个至100 mL马铃薯葡萄糖肉汤(potato dextrose broth,PDB)液体培养基,于37℃、180 r/min摇床培养17 h,取幼嫩菌丝0.70 g至1.50%裂解酶+0.50%蜗牛酶+0.20%溶菌酶的复合酶体系中,37℃处理3.25 h,该条件下原生质体再生率可达36%,并利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CaCl_(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一次成功将黑曲霉laeA、cexA基因敲除,为后续的柠檬酸工业菌株的分子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柠檬酸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DNA转化
下载PDF
从蚕豆叶片中提取保卫细胞原生质体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2
作者 项燕 武永军 +1 位作者 张花 梁宗锁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6-169,179,共5页
以蚕豆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表皮撕取方式、不同离心分离方式处理后制备保卫细胞原生质体的实验,确定了蚕豆叶片保卫细胞制备过程中表皮的撕取和原生质体分离的方式,建立了一套高效制备高纯度保卫细胞原生质体的方法。
关键词 蚕豆 原生质体提取 保卫细胞
下载PDF
烟草叶片原生质体制备及其在蛋白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敏 顾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6期5002-5006,共5页
[目的]获得高产量的烟草叶片原生质体。[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在酶浓度和酶解时间上,对简易大量制备本氏烟叶原生质体的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其在蛋白互作研究中的应用。[结果]在纤... [目的]获得高产量的烟草叶片原生质体。[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在酶浓度和酶解时间上,对简易大量制备本氏烟叶原生质体的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进一步研究了其在蛋白互作研究中的应用。[结果]在纤维素酶浓度为1.3%,离析酶浓度为0.4%,果胶酶浓度为0.3%,酶解4 h,酶解温度28℃,并在简易纯化的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所得到的完整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并且细胞碎片和杂质均最少。[结论]该方法为瞬时表达于本氏烟叶中的荧光蛋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 原生质体制备 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 蛋白互作
下载PDF
影响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因素 被引量:20
4
作者 郑重谊 谢达平 +2 位作者 谭周进 肖克宇 李雨虹 《湖南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35-38,共4页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微生物育种的有效方法之一,包括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再生及融合子的分离等主要过程。综述了培养基成分、菌龄、酶的种类及浓度、稳定剂、PEG的分子量、浓度等因素对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及再生...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微生物育种的有效方法之一,包括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再生及融合子的分离等主要过程。综述了培养基成分、菌龄、酶的种类及浓度、稳定剂、PEG的分子量、浓度等因素对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融合及再生的影响,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原生质体制备 再生 融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白腐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玲 叶博 刘长江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1-44,共4页
对影响白腐真菌(5.776)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包括菌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比较分析和正交实验得到最适合的白腐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结果表明... 对影响白腐真菌(5.776)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包括菌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比较分析和正交实验得到最适合的白腐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结果表明:当菌龄为58h,采用1%纤维素酶和1%蜗牛酶(2:1)混合液,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180min,用0.7mol/L氯化钠作渗透压稳压剂,白腐真菌(5.776)原生质体的形成数和再生率均比优化前大为提高,原生质体形成量为8.36×105个/mL,原生质体再生率为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菌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
下载PDF
猕猴桃酒优质酵母的筛选及原生质体电融合条件初探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江波 岳田利 +1 位作者 高振鹏 袁亚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16,共5页
通过对发酵力、耗糖速率的测定,结合发酵过程中酸度的变化,从16株酵母菌中筛选出2株作为原生质体电融合的亲本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两亲本的灭活条件和原生质体电融合的2项基本参数。结果表明,两亲本的最... 通过对发酵力、耗糖速率的测定,结合发酵过程中酸度的变化,从16株酵母菌中筛选出2株作为原生质体电融合的亲本菌株,对其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两亲本的灭活条件和原生质体电融合的2项基本参数。结果表明,两亲本的最佳酶解去壁条件为酶量16mg/mL,酶解时间60min,亲本WF58最佳热灭活时间为15min,亲本WF65最佳紫外灭活时间为40min;采用BTX830型细胞融合仪,最佳的脉冲场强为2000V/cm,最佳的脉冲时间是30μ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酒酵母 原生质体电融合 双亲灭活 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
下载PDF
里氏木霉40359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烜 李景富 王傲雪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8-112,共5页
对影响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40359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包括菌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菌龄为12 h,采用2%纤维素酶和2%蜗牛酶混合液,酶解温度30℃,酶解... 对影响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40359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包括菌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菌龄为12 h,采用2%纤维素酶和2%蜗牛酶混合液,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2 h,用0.6 mol.L-1蔗糖作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原生质体的形成数为6.14×105个.mL-1,原生质体再生率为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
下载PDF
链格孢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整合(REMI)转化的致病性诱变 被引量:20
8
作者 伏建国 强胜 朱云枝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7-413,共7页
以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菌株NEW为供试菌株,研究了菌龄、酶系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稳渗剂对链格孢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链格孢菌原生质体比较适宜的条件为PD液体培养基培养20h,以0.7mol/LNaCl为稳渗剂、1%Lys... 以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菌株NEW为供试菌株,研究了菌龄、酶系统、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稳渗剂对链格孢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链格孢菌原生质体比较适宜的条件为PD液体培养基培养20h,以0.7mol/LNaCl为稳渗剂、1%LysingEnzyme、1%Drislase和1%Snailase3种酶溶液混合使用,30℃酶解3h。对原生质体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整合(REMI)转化,筛选到了链格孢菌弱致病突变株NEW001,为致病相关基因的标记和克隆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原生质体适宜条件 致病性变异 弱致病突变株
下载PDF
草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及诱变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韩业君 曹晖 +1 位作者 陈明杰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2004年第2期1-6,共6页
研究了草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溶壁酶浓度2%,温度32℃,pH自然,以0.8mol L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用菌龄3d的菌丝酶解2h,可获得最佳原生质体再生效果。试验还分析了紫外线(UV)、60Co γ射线、硫酸二乙酯(DES)对... 研究了草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溶壁酶浓度2%,温度32℃,pH自然,以0.8mol L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用菌龄3d的菌丝酶解2h,可获得最佳原生质体再生效果。试验还分析了紫外线(UV)、60Co γ射线、硫酸二乙酯(DES)对草菇原生质体的诱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原生质体 制备技术 植株再生 诱变效应
下载PDF
生防木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天晓 徐凤花 +3 位作者 李世贵 顾金刚 姜瑞波 牛永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0-134,共5页
ACCC 30150是由本实验室筛选的一株对黄瓜枯萎病、青椒疫病等多种土传病害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木霉菌。为了建立该生防木霉菌的CaCl2/PEG转化体系,对其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以0.6 M 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用... ACCC 30150是由本实验室筛选的一株对黄瓜枯萎病、青椒疫病等多种土传病害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木霉菌。为了建立该生防木霉菌的CaCl2/PEG转化体系,对其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以0.6 M 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用PDA平板上培养36 h的微小菌丝接种液体菌丝培养基,菌龄16 h,用20 mg/ml的纤维素酶和蜗牛酶以1∶1的比例混合,按照菌丝重量(g)∶酶液体积(ml)=1∶20的比例,36℃酶解2 h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同时,酶解2 h,以CMR1为再生培养基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木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鸡鮙菌和粗柄鸡菌的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大兴 谢和 《食用菌学报》 1999年第2期5-9,共5页
在适宜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4-5d的鸡Zong菌和粗粗柄鸡Zong菌幼嫩菌丝,经过滤洗涤收信,以0.6mol/LKCl为渗透压稳定剂,用1%纤维素酶加0.5%蜗牛酶的混合酶液处理,于28℃酶解3-4h,可获得大量原生... 在适宜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4-5d的鸡Zong菌和粗粗柄鸡Zong菌幼嫩菌丝,经过滤洗涤收信,以0.6mol/LKCl为渗透压稳定剂,用1%纤维素酶加0.5%蜗牛酶的混合酶液处理,于28℃酶解3-4h,可获得大量原生质体,产量达2.82*10^6-3.24*10^6/mL。但所形的原生质体再生能力较差,再生率仅0.6%-1.2%。本文还详细研究了菌龄,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ZONG菌 粗柄鸡Zong菌 原生质体形成 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