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BV前S1抗原下调肝细胞表面MHC-Ⅰ并促进肝癌产生
被引量:
5
1
作者
饶晶晶
曾凤
+5 位作者
姬满山
徐祥
余春芳
杨靖
刘龙
刘志新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5-290,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诱发肝癌所涉及的内在机制。方法对稳定过表达HBV前S1抗原(preS1)的L02、HepG2和Huh7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和裸鼠成瘤等实验来评估preS1在HBV相关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结果preS1诱导细胞...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诱发肝癌所涉及的内在机制。方法对稳定过表达HBV前S1抗原(preS1)的L02、HepG2和Huh7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和裸鼠成瘤等实验来评估preS1在HBV相关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结果preS1诱导细胞肿瘤干细胞(CSCs)相关因子和表面标志分子的表达上调,增强细胞的裸鼠成瘤能力;过表达preS1可以下调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的表达;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γ干扰素(IFN-γ)可以恢复细胞表面MHC-Ⅰ的表达,降低细胞的裸鼠成瘤能力。结论preS1是HBV的一个致癌因子,通过下调肝细胞表面MHC I促进肝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癌
hbv
前S
1
抗原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Γ干扰素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联合检测临床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旭
刘红霞
任东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890-3892,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乙型肝炎DNA(HBV-DNA)定量与乙型肝炎前S1抗原(PreS1Ag)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以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7月对诊治的120例HBV感染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乙型肝炎DNA(HBV-DNA)定量与乙型肝炎前S1抗原(PreS1Ag)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以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7月对诊治的120例HBV感染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HBV-DNA定量与PreS1Ag,分析其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HBsAg+HBsAb、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sAg+HBeAg、HBsAg+HBeAb、HBsAg+HBcAb模式分别占2.50%、25.84%、45.00%、10.00%、5.83%、10.83%,PreS1Ag阳性率为60.83%,HBV-DNA阳性率为67.50%;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74.04%高于HBeAg阳性率4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HBV-DNA、PreS1Ag联合检测更能准确判断HBV复制状况及传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
乙型肝炎DNA定量
乙型肝炎前S
1
抗原
原文传递
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6
3
作者
韩文明
黄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联合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2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PreS1-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联合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2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PreS1-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5项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PreS1-Ag在HBsAg(+)、HBeAg(+)、HBcAb(+)组和HBsAg(+)、HBeAg(+)组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分别为87.3%和80.0%;在HBsAg(+)、HBeAb(+)、HBcAb(+)组和HBsAg(+)、HBcAb(+)组及HBsAg(+)组的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47.5%、63.9%和25.0%;PreS1-Ag在HBeAg(+)组的阳性率为86.2%,明显高于在HBeAg(-)组的52.1%(χ2=21.33,P<0.01);328例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为61.9%,HBeAg阳性率为28.7%(χ2=73.098,P<0.01)。结论 PreS1-Ag能较好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且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判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前S
1
抗原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BV前S1抗原下调肝细胞表面MHC-Ⅰ并促进肝癌产生
被引量:
5
1
作者
饶晶晶
曾凤
姬满山
徐祥
余春芳
杨靖
刘龙
刘志新
机构
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微生物教研室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5-29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902066、No.82002149)资助。
文摘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诱发肝癌所涉及的内在机制。方法对稳定过表达HBV前S1抗原(preS1)的L02、HepG2和Huh7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和裸鼠成瘤等实验来评估preS1在HBV相关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结果preS1诱导细胞肿瘤干细胞(CSCs)相关因子和表面标志分子的表达上调,增强细胞的裸鼠成瘤能力;过表达preS1可以下调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的表达;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γ干扰素(IFN-γ)可以恢复细胞表面MHC-Ⅰ的表达,降低细胞的裸鼠成瘤能力。结论preS1是HBV的一个致癌因子,通过下调肝细胞表面MHC I促进肝癌产生。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癌
hbv
前S
1
抗原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Γ干扰素
Keywords
Hepatitis
B
viru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es
1
antigen
of
hbv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Ⅰ(MHC-Ⅰ)
Interferon
gamma(IFN-γ)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联合检测临床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旭
刘红霞
任东方
机构
南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890-3892,共3页
基金
河南科技厅重点基金资助项目(PY8906UYP)
文摘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乙型肝炎DNA(HBV-DNA)定量与乙型肝炎前S1抗原(PreS1Ag)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以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7月对诊治的120例HBV感染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HBV-DNA定量与PreS1Ag,分析其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 HBsAg+HBsAb、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sAg+HBeAg、HBsAg+HBeAb、HBsAg+HBcAb模式分别占2.50%、25.84%、45.00%、10.00%、5.83%、10.83%,PreS1Ag阳性率为60.83%,HBV-DNA阳性率为67.50%;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74.04%高于HBeAg阳性率4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HBV-DNA、PreS1Ag联合检测更能准确判断HBV复制状况及传染性。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
乙型肝炎DNA定量
乙型肝炎前S
1
抗原
Keywords
Hepatitis
B
virus
Five
hepatitis
B
markers
hbv
DNA
quantification
pres
1
antigen
of
hbv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6
3
作者
韩文明
黄燕
机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七三八疗养院医疗部检验科
无锡市南长区南禅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
出处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7期62-6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联合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2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PreS1-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5项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PreS1-Ag在HBsAg(+)、HBeAg(+)、HBcAb(+)组和HBsAg(+)、HBeAg(+)组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分别为87.3%和80.0%;在HBsAg(+)、HBeAb(+)、HBcAb(+)组和HBsAg(+)、HBcAb(+)组及HBsAg(+)组的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47.5%、63.9%和25.0%;PreS1-Ag在HBeAg(+)组的阳性率为86.2%,明显高于在HBeAg(-)组的52.1%(χ2=21.33,P<0.01);328例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为61.9%,HBeAg阳性率为28.7%(χ2=73.098,P<0.01)。结论 PreS1-Ag能较好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且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判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乙肝病毒前S
1
抗原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Keywords
Hepatitis
B
virus
pres
1
antigen
hbv
serum
markers
分类号
R446.6 [医药卫生—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BV前S1抗原下调肝细胞表面MHC-Ⅰ并促进肝癌产生
饶晶晶
曾凤
姬满山
徐祥
余春芳
杨靖
刘龙
刘志新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原文传递
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联合检测临床意义
胡旭
刘红霞
任东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3
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韩文明
黄燕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