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钾资源与钾盐工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72
1
作者 马鸿文 苏双青 +3 位作者 刘浩 杨雪 彭辉 俞子俭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4-310,共17页
对全国14个代表性产地的非水溶性钾矿石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富钾矿物相均为微斜长石。对此类矿石进行选矿预处理,可制得纯度达75%~95%的钾长石粉体。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以碳酸钠为配料的中温烧结法,或以碱石灰为配料的水热分解法,均... 对全国14个代表性产地的非水溶性钾矿石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富钾矿物相均为微斜长石。对此类矿石进行选矿预处理,可制得纯度达75%~95%的钾长石粉体。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以碳酸钠为配料的中温烧结法,或以碱石灰为配料的水热分解法,均可使钾长石的结构发生分解,生成偏硅酸钠、偏铝酸钾(钠)等化合物,并水解为富含[SiO2(OH)2]2-、Na+、K+的碱性溶液,通入CO2进行酸化反应,滤液为NaHCO3-KH-CO3-H2O三元水盐体系,经浓缩、分离、纯化、结晶,可制取碳酸钾或硫酸钾、硝酸钾等其他钾盐(肥)产品。原矿中的Al2O3和40%以上的SiO2组分亦可制成不同规格的氧化铝和无机硅化合物等高值产品。整个工艺过程符合钾长石资源利用率100%、"三废"接近零排放的高效节能和清洁生产的要求。本项技术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将有助于缓解我国水溶性钾盐资源极缺的矛盾,显著减少钾盐(肥)消费的进口依存度,提高中国钾盐资源的保证程度,维护粮食供给的战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溶性钾矿 钾长石 碳酸钾 硝酸钾 硫酸钾 钾肥工业 清洁生产
下载PDF
非水溶性钾矿制取碳酸钾研究:副产13X型分子筛 被引量:32
2
作者 马鸿文 白志民 +4 位作者 杨静 王英滨 戚洪彬 白峰 章西焕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7-155,共19页
非水溶性钾矿通常以钾长石为主要矿物相。对其进行粉碎、摇床重选、湿法磁选和化学酸浸除铁等预处理,可制得纯度达75%~95%的钾长石粉体。以碳酸钠为助剂,在760~860 ℃的中温下钾长石发生固相分解反应,生成偏硅酸钠、偏铝酸钾(钠)前体化... 非水溶性钾矿通常以钾长石为主要矿物相。对其进行粉碎、摇床重选、湿法磁选和化学酸浸除铁等预处理,可制得纯度达75%~95%的钾长石粉体。以碳酸钠为助剂,在760~860 ℃的中温下钾长石发生固相分解反应,生成偏硅酸钠、偏铝酸钾(钠)前体化合物,用于水热合成13X 沸石分子筛。滤液为富含[SiO2(OH)2]2-、Na+、K+的碱性溶液,通入CO2 进行酸化反应,生成SiO3·nH2O胶体沉淀,经250 ℃下煅烧即制成白炭黑。剩余滤液为NaHCO3 KHCO3 H2O三元水盐体系,再经浓缩、分离、纯化、结晶,制取碳酸钠和碳酸钾。由此,原矿中SiO2、Al2O3、K2O 3 种主要组分均可制成高值产品,可达到钾长石资源利用率接近100%、“三废”近于零排放的高效节能、清洁生产的“绿色过程”要求。本项技术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将有利于缓解我国水溶性钾盐资源极缺的矛盾,平衡钾盐市场,提高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钾盐资源的保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石 13X分子筛 白炭黑 碳酸钾 绿色过程
下载PDF
皖西霞石正长岩合成沸石分子筛及提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杨静 马鸿文 +1 位作者 王英滨 戚洪彬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合成沸石因具有优异的吸附及离子交换性能而备受关注。本实验以皖西地区霞石正长岩为主要原料 ,成功地合成了 13 X型沸石分子筛 ,母液经蒸发、分离 ,制得了白炭黑及碳酸钾 ,表明霞石正长岩具有巨大的潜在综合利用价值。合成沸石、白炭... 合成沸石因具有优异的吸附及离子交换性能而备受关注。本实验以皖西地区霞石正长岩为主要原料 ,成功地合成了 13 X型沸石分子筛 ,母液经蒸发、分离 ,制得了白炭黑及碳酸钾 ,表明霞石正长岩具有巨大的潜在综合利用价值。合成沸石、白炭黑和碳酸钾的成分、结构及性能分析表明 ,3种产品均达到了国家或化工行业标准。基于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霞石正长岩 沸石分子筛 碳酸钾 白炭黑
下载PDF
K_2CO_3活化法制备椰壳活性炭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会平 肖新颜 杨立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3-66,共4页
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采用K2CO3活化法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椰壳活性炭,探讨了K2CO3活化实验中K2CO3与炭化料质量比、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得率、活性炭亚甲蓝吸附值和苯酚吸附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2CO3与炭化料质量比和活化温... 以椰壳炭化料为原料,采用K2CO3活化法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椰壳活性炭,探讨了K2CO3活化实验中K2CO3与炭化料质量比、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得率、活性炭亚甲蓝吸附值和苯酚吸附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2CO3与炭化料质量比和活化温度是K2CO3活化法制备椰壳活性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活性炭的得率和活性炭吸附性能受活化操作参数的影响规律,探讨了K2CO3活化法制备椰壳活性炭的最优操作参数,得到了实验范围内的最佳工艺条件为:K2CO3与炭化料的质量比为2∶1,活化温度为800℃左右,活化时间为120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壳 活性炭 制备 活化 吸附 碳酸钾
下载PDF
氧化铁与碳酸钾对煤温和气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朱廷钰 王洋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3-208,共6页
对神木煤进行了流化床煤温和气化研究 ,考察了氧化铁、碳酸钾对煤温和气化产物产率、气体组成、半焦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氧化铁后 ,煤气中 H2 产率显著增加 ,CO产率明显下降。添加碳酸钾后 ,H2 产率增幅较小 ,CO、CH4及其它... 对神木煤进行了流化床煤温和气化研究 ,考察了氧化铁、碳酸钾对煤温和气化产物产率、气体组成、半焦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氧化铁后 ,煤气中 H2 产率显著增加 ,CO产率明显下降。添加碳酸钾后 ,H2 产率增幅较小 ,CO、CH4及其它气态烃产率基本不变 ,表明碳酸钾对烃类裂解反应无明显催化作用。通过对所得半焦组成分析 ,发现添加碳酸钾所得半焦中硫、氮含量比原煤热解半焦有所增加 ,添加氧化铁所得半焦中硫、氮含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 碳酸钾 温和气化 气化
下载PDF
由富钾岩石合成沸石的母液提取碳酸钾和白炭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戚洪彬 马鸿文 廖立兵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70,共3页
实验结果表明 ,钾盐的提取率可以达到原精矿中钾含量的 73%。富钾岩石综合利用的研究 ,有效地开发利用了我国丰富的不溶性钾矿资源 ,工艺的可行性良好 ,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富钾岩石 碳酸钾 白炭黑 沸石 提取率 综合利用
下载PDF
非水溶性钾矿制取碳酸钾:副产硅铝胶凝材料 被引量:18
7
作者 马鸿文 杨静 +4 位作者 王英滨 王刚 苗世顶 冯武威 丁秋霞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床上部围岩产富钾板岩,其K2O平均含量达13.0%,钾资源储量巨大.矿石的物相组成以微斜长石、黑云母为主,是一种重要的非水溶性钾矿资源.实验表明,以碳酸钠为助剂,经中温烧结,矿石分解率达98.2%以上.烧结物料中K2O的... 白云鄂博稀土-铌-铁矿床上部围岩产富钾板岩,其K2O平均含量达13.0%,钾资源储量巨大.矿石的物相组成以微斜长石、黑云母为主,是一种重要的非水溶性钾矿资源.实验表明,以碳酸钠为助剂,经中温烧结,矿石分解率达98.2%以上.烧结物料中K2O的浸出率约70%,且在水浸酸化反应过程中,大部分Fe3+、Ti4+、Mn2+、Mg2+、Ca2+等杂质离子与硅铝质胶体同时沉淀析出,为制取电子级碳酸钾提供了可能.硅铝质胶体滤渣用于制备矿物聚合材料.采用本项技术开发利用此类非水溶性钾矿资源,符合节能高效和“清洁生产”的要求,兼有规模化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溶性钾矿 富钾板岩 钾长石 碳酸钾 矿物聚合材料
下载PDF
富钾岩石制取钾盐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9
8
作者 马鸿文 杨静 +5 位作者 苏双青 刘梅堂 郑红 王英滨 戚洪彬 张盼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6-254,共19页
针对有效缓解中国水溶性钾盐资源短缺矛盾,对中国20余处代表性富钾岩石资源利用关键技术进行了长期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富钾矿物为钾长石,采用Ca(OH)2-、NaOH-、KOH-H2O介质水热碱法处理,均可使其结构发生解离,分别生成固相产物... 针对有效缓解中国水溶性钾盐资源短缺矛盾,对中国20余处代表性富钾岩石资源利用关键技术进行了长期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富钾矿物为钾长石,采用Ca(OH)2-、NaOH-、KOH-H2O介质水热碱法处理,均可使其结构发生解离,分别生成固相产物雪硅钙石、水羟方钠石、六方钾霞石三种物相,适合作为矿物基硝酸钾载体、提取氧化铝及同时回收苛性碱,以及采用酸浸法制备农用硫酸钾、硝酸钾产品。相应地,液相产物分别为KOH溶液、硅酸钠钾和硅酸钾碱液,适合于加工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钾等多种钾盐产品。在系统流程中,NaOH、KOH可实现循环利用,故水热碱法技术具有一次性资源、能源消耗量少、钾矿资源利用率高、生产过程清洁高效等优势。基于上述成果,已系统建立了非水溶性钾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水热碱法技术的规模化工程应用,将有助于显著减少钾盐(肥)的进口依存度,改善其消费结构,提高钾资源的保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矿资源 钾长石 碳酸钾 硫酸钾 钾盐工业 绿色加工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New type of potassium deposit: Modal analysis and preparation of potassium carbonate 被引量:16
9
作者 MA Hongwen1, FENG Wuwei1, MIAO Shiding1, WANG Yingbin1 & TIAN Shuxin2 1. National Laboratory of Mineral Material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Tianjin Bureau of Geological Survey, Tianjin 300191,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11期1932-1941,共10页
A kind of dolomitic mudstone newly found in North China has high amounts of K2O up to 10wB% in average, and potassium reserve is at superior scale. Mineral assemblage of the potassium ore indicates a specific and comp... A kind of dolomitic mudstone newly found in North China has high amounts of K2O up to 10wB% in average, and potassium reserve is at superior scale. Mineral assemblage of the potassium ore indicates a specific and complicate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 which the po-tassium deposit formed. Modal analysis of the potassium host rock shows that the principal min-erals in the ore include microcline, dolomite, and clay minerals such as illite, illite/smectite mixed layer, and kaolinite, attributable to a new type of insoluble potassium deposits in ore genesis. The experiments in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with sodium carbonate as flux agent, the potas-sium ore could be decomposed with a proportion as high as 99.4% by calcinations at moderate temperature for no more than 1.5―2.0 h; more than 70% of K2O in the calcined materials were leached into the liquor, and by acidification reaction of the filter liquor, a large amount of impuri-ties such as Fe3+, Ti4+, Mn2+, Mg2+, and Ca2+ were removed with precipitation of alumino-silicious colloid residue,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prepare potassium carbonate of electronic grade from the filter liquor, whereas the alumino-silicious residue could be utilized to make mineral polymer, a new type of inorganic construction structural materials. The current research shows that in-dustrial exploit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is new type of insoluble potassium re-source are feasible both in economic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kindness with the fairly clean production process as sketch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OLUBLE potassium ore dolomitic mudstone modal analysis potassium carbonate mineral polymer
原文传递
水热法分解钾长石制备雪硅钙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邱美娅 马鸿文 +2 位作者 聂轶苗 张盼 刘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8-354,共7页
采用CaO作为助剂,在低温、中压的水热条件下分解钾长石,继而合成一种水合硅酸钙--雪硅钙石,同时得到KOH稀溶液,可用于制备高纯碳酸钾.影响晶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有n(Ca)/n(Al+Si)、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水固比(质量比)、搅拌速度等.讨论了... 采用CaO作为助剂,在低温、中压的水热条件下分解钾长石,继而合成一种水合硅酸钙--雪硅钙石,同时得到KOH稀溶液,可用于制备高纯碳酸钾.影响晶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有n(Ca)/n(Al+Si)、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水固比(质量比)、搅拌速度等.讨论了各因素对钾长石分解及雪硅钙石形成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热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性能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CaO为助剂分解钾长石,同时合成雪硅钙石的工艺方法可行,资源利用率接近100%.实验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晶化温度为220~250 ℃,n(Ca)/n(Al+Si)在0.8~1.0之间,晶化时间5~8 h,水固比为20~25,搅拌速度400 r/min.在此条件下,钾长石中K2O的溶出率达80%以上,同时得到结晶良好的针状雪硅钙石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石 雪硅钙石 水热合成 碳酸钾
下载PDF
利用山核桃、油桐、油茶蒲壳生产碳酸钾和焦磷酸钾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冯炎龙 徐荣章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71-73,共3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山核桃、油桐、油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其蒲壳数量也随之增加。随意丢弃蒲壳会污染环境 ;若将其制成重要的工业原料———碳酸钾和焦磷酸钾 ,可变废为宝 。
关键词 生产工艺 提纯法 废弃物利用 山核桃 油酮 油茶 蒲壳 碳酸钾 焦磷酸钾
下载PDF
碳酸钾助熔焙烧分解钾长石热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戚龙水 马鸿文 苗世顶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5,共3页
实验探讨了钾长石 +碳酸钾体系热分解反应热力学过程 ,以钾长石分解率为目标函数 ,正交实验表明 :最佳焙烧温度为 86 0℃ ;钾长石 :碳酸钾加入量 =1∶1 2 ;最佳焙烧时间 6 0分钟 ;生料粒度 6 0~ 80目。并用DTA/TG和X粉晶衍射进行分析 ... 实验探讨了钾长石 +碳酸钾体系热分解反应热力学过程 ,以钾长石分解率为目标函数 ,正交实验表明 :最佳焙烧温度为 86 0℃ ;钾长石 :碳酸钾加入量 =1∶1 2 ;最佳焙烧时间 6 0分钟 ;生料粒度 6 0~ 80目。并用DTA/TG和X粉晶衍射进行分析 ,拟合热力学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石 碳酸钾 分解率 热力学 焙烧 钾盐
下载PDF
碳酸钾催化剂上二氧化碳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鸿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37-1040,共4页
研究了CO2与1,2-丙二醇(PG)合成碳酸丙烯酯(PC)的反应,优化了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反应温度423.15K、反应时间12h、CO2初始压力2.0M Pa、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2.0%、n(乙腈)∶n(PG)∶n(CO2)=19.2∶3∶4。在此条... 研究了CO2与1,2-丙二醇(PG)合成碳酸丙烯酯(PC)的反应,优化了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反应温度423.15K、反应时间12h、CO2初始压力2.0M Pa、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2.0%、n(乙腈)∶n(PG)∶n(CO2)=19.2∶3∶4。在此条件下,PC的最高收率为12.6%,PG转化率为23.8%,PC选择性为53.0%。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推测主要副反应为溶剂乙腈水解生成乙酰胺,乙酰胺与PG反应生成1,2-丙二醇的乙酸酯。同时经实验发现,提高PC选择性的关键是要有适宜的溶剂。该合成方法为CO2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钾 碳酸丙烯酯 1 2-丙二醇 二氧化碳 催化剂
下载PDF
煤催化气化工艺中碱金属腐蚀刚玉质耐火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毛燕东 金亚丹 +5 位作者 王会芳 郑岩 李克忠 毕继诚 李金来 辛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32-1339,共8页
针对煤催化气化反应器设计中遇到的材料问题,采用碳酸钾及催化气化工况富含碱金属气化灰渣为实验原料,进行了碱金属腐蚀刚玉质耐火材料的实验研究。着重考察了有氧空气气氛和无氧还原性气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金属存在形态对腐蚀... 针对煤催化气化反应器设计中遇到的材料问题,采用碳酸钾及催化气化工况富含碱金属气化灰渣为实验原料,进行了碱金属腐蚀刚玉质耐火材料的实验研究。着重考察了有氧空气气氛和无氧还原性气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金属存在形态对腐蚀行为的影响,并结合SEM-EDX、XRD、核磁Al谱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反应前后碱金属和刚玉质耐火材料的成分、物相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碱金属对耐火材料腐蚀行为受反应的温度、气氛、时间及碱金属存在形态等因素影响较大。分析表明,有氧空气气氛下腐蚀尤为严重的原因是,原料中存在的钾与刚玉耐火材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钾的铝酸盐物相,且其含量随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碱金属 刚玉质耐火材料 碳酸钾 气化灰渣
下载PDF
催化剂种类对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文翠 朱盛维 郭树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7-419,共3页
首次以 K2 CO3 、Ca( OH) 2 为催化剂制备 RF炭气凝胶 ,相同条件下溶胶转变为凝胶的时间 ( tg )最低达到 40 m in,且密度优于 Na2 CO3 催化得到的 RF气凝胶 ,最低为 0 .0 47g/cm3 .TEM表征结果显示 :Ca( OH) 2 催化得到的气凝胶具有纳... 首次以 K2 CO3 、Ca( OH) 2 为催化剂制备 RF炭气凝胶 ,相同条件下溶胶转变为凝胶的时间 ( tg )最低达到 40 m in,且密度优于 Na2 CO3 催化得到的 RF气凝胶 ,最低为 0 .0 47g/cm3 .TEM表征结果显示 :Ca( OH) 2 催化得到的气凝胶具有纳米级网络结构 ,构成网络的球状颗粒均匀 ,平均直径 5~ 10 n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干燥 气凝胶 间苯二酚 甲醛 催化剂 种类
下载PDF
碳酸钾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汉福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22-23,共2页
碳酸钾对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阿司匹林具有良好催化作用。最佳实验条件:水杨酸0.029mol,水杨酸与乙酸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1.75,碳酸钾用量为1.45mmol,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60℃,产率78.8%。
关键词 碳酸钾 阿司匹林 合成
下载PDF
山核桃外蒲壳制备碳酸钾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向明 俞志敏 金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8-72,共5页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分析得知:山核桃外蒲壳的无机成分中含有较高的钾元素,湿消化法和干消化法处理壳粉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以山核桃外蒲壳为原料,采用热处理法制取碳酸钾,对灰化温度、灰化时间、材料粒度3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分析得知:山核桃外蒲壳的无机成分中含有较高的钾元素,湿消化法和干消化法处理壳粉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以山核桃外蒲壳为原料,采用热处理法制取碳酸钾,对灰化温度、灰化时间、材料粒度3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分别以灰化率、钾得率和碳酸钾含量为考察指标,并通过热值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灰化温度600℃,灰化时间6 h,材料粒度5-10 mm,钾得率约30%;进一步的煅烧条件正交试验表明:纯化后的粗碱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0.5 h,制备的碳酸钾产品纯度高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外蒲壳 碳酸钾 制备 工艺优化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碳酸钾催化碳酸丙烯酯与乙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乙酯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默 赵新强 +1 位作者 安华良 王延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3-669,共7页
采用半连续操作方式,对碳酸钾催化碳酸丙烯酯(PC)和乙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乙酯(DEC)反应进行了研究。碳酸钾对该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1.4%、乙醇与PC摩尔比为6、反应时间为5h、乙醇滴加速度为1.3mL·min-... 采用半连续操作方式,对碳酸钾催化碳酸丙烯酯(PC)和乙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乙酯(DEC)反应进行了研究。碳酸钾对该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1.4%、乙醇与PC摩尔比为6、反应时间为5h、乙醇滴加速度为1.3mL·min-1时,PC转化率达95.2%,DEC选择性为84.9%。结合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推测了碳酸钾催化剂上PC与乙醇酯交换合成DEC的反应机理:K2CO3与乙醇反应生成CH3CH2OK和KHCO3,CH3CH2O-作为亲核试剂进攻PC羰基碳原子生成中间产物羟丙基乙基碳酸酯(HPEC),其他CH3CH2O-进一步进攻HPEC的羰基碳原子得到产物DEC,同时伴随着副产物1,2-丙二醇(PG)的生成以及KHCO3重新转化为K2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乙酯 碳酸丙烯酯 乙醇 酯交换 碳酸钾
下载PDF
氯化钾转化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建军 肖斌 康仕芳 《海湖盐与化工》 2001年第6期1-8,共8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以氯化钾为原料生产硫酸钾、硝酸钾与碳酸钾的各种主要工艺 ,分析和研究了各种工艺的优点与不足 。
关键词 转化生产工艺 氯化钾 硫酸钾 硝酸钾 碳酸钾 复分解 溶剂萃取 离子交换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纳米炭纤维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双 宋燕 +3 位作者 马昌 史景利 郭全贵 刘朗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分别以聚乙烯醇(PVA)/热固性酚醛树脂(PF)/碳酸钾(K2CO3)和PVA/PF的水溶液为纺丝原液,通过静电纺丝、固化和炭化处理制得多孔纳米炭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低温氮气吸脱附等对所制多孔炭纳米纤维进行表征,并将所制多孔炭纤维... 分别以聚乙烯醇(PVA)/热固性酚醛树脂(PF)/碳酸钾(K2CO3)和PVA/PF的水溶液为纺丝原液,通过静电纺丝、固化和炭化处理制得多孔纳米炭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低温氮气吸脱附等对所制多孔炭纳米纤维进行表征,并将所制多孔炭纤维作为模拟电容器电极材料,利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纺丝原液中加入K2CO3后所制多孔纳米炭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从564 m.2g-1提高到668 m.2g-1),电化学性能提高(在电流密度为0.2 A.g-1的情况下,比电容由165 F.g-1提高到178 F.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多孔纳米炭纤维 酚醛树脂 碳酸钾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