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女权主义到后女权主义——西方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理论转型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晓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当代西方出现的所谓“后女权主义”并不意味着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终结, 而是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转型。后现代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对传统理论的宏大叙事提出了质疑,精神分析法对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 成为了传统女性主义理论从... 当代西方出现的所谓“后女权主义”并不意味着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终结, 而是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转型。后现代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对传统理论的宏大叙事提出了质疑,精神分析法对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 成为了传统女性主义理论从微观角度分析妇女解放问题的补充。20世纪90年代的酷儿 (Queer) 理论以及赛伯女性主义 (Cyberfeminism) 理论的提出, 则是对传统的规范性形态的破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后女权主义 理论转型
下载PDF
后女权主义:消费社会的女权走向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桂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1,共4页
 西方的女权主义话语在上世纪60、70年代之后有了某种逆转,一种更强调政治倾向温和性的后女权主义潮流正在形成,并且它与世界范围内的男权回潮还有了一定联系。对中国女性学界而言,消费性伦理形态在性别领域内也有深刻的投影。呼唤女...  西方的女权主义话语在上世纪60、70年代之后有了某种逆转,一种更强调政治倾向温和性的后女权主义潮流正在形成,并且它与世界范围内的男权回潮还有了一定联系。对中国女性学界而言,消费性伦理形态在性别领域内也有深刻的投影。呼唤女性主义研究的深度追问与实践性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权主义 消费社会 女性主义研究 实践性品格 70年代 政治倾向 世界范围 伦理形态 女性学 消费性
下载PDF
后女性主义时代:女性赋权广告与女性意识的商品化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哲楷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24-128,共5页
通过对广告媒介及其市场导向的权力结构的剖析,揭示广告生产者利用女性赋权意识的新话语体系,引导女性主体与其消费欲望融为一体,从而让她们变成了经济的主体而非女性主体。女性赋权广告根据不同的商品定位,借助女性主体的表征,输出女... 通过对广告媒介及其市场导向的权力结构的剖析,揭示广告生产者利用女性赋权意识的新话语体系,引导女性主体与其消费欲望融为一体,从而让她们变成了经济的主体而非女性主体。女性赋权广告根据不同的商品定位,借助女性主体的表征,输出女性主义观念,劝说女性内化父权文化对她们身体和情绪的规训,暗示只有那些自信的、有经济能力的年轻都市女性才有权利获得这些商品所贩卖的女性赋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女性主义 新自由主义 消费文化 女性赋权
下载PDF
论西方后女权主义对女性身体的文化批判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影君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87,91,共5页
对女性身体所进行的文化批判是西方后女权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特征。父权社会对女性长期的压迫统治,使女性主体意识被放逐,身体成为女性存在的表征。但身体被意识形态权力所监禁,使女性成为父权制文化中的"他者"。后女权主义... 对女性身体所进行的文化批判是西方后女权主义批评的一个重要特征。父权社会对女性长期的压迫统治,使女性主体意识被放逐,身体成为女性存在的表征。但身体被意识形态权力所监禁,使女性成为父权制文化中的"他者"。后女权主义希望通过身体批判,可以获得女性主体意识回归。于是,"女性"被重新发现与命名,但这种刻意的命名也将消解在文化批判的行进中,后女权"酷儿"批评的动向,即使其成为一种可转换的变动不居的临时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女权 身体 酷儿 文化 权力话语
下载PDF
后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赋权广告”及其跨文化赋权差异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143-150,共8页
从“后女权主义”的视角对“女性赋权广告”进行概念解读,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女性赋权广告”的典型案例,提取出“女性赋权广告”的三个主要赋权维度:“身体与外貌”“身份与价值”“目标与梦想”。在这三大赋权维度下,“女性赋... 从“后女权主义”的视角对“女性赋权广告”进行概念解读,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女性赋权广告”的典型案例,提取出“女性赋权广告”的三个主要赋权维度:“身体与外貌”“身份与价值”“目标与梦想”。在这三大赋权维度下,“女性赋权广告”鼓励女性追求“自我实现”“自我接纳”“自我赋权”。最后,从跨文化视野考察国际企业的女性赋权广告在不同文化间所体现出的赋权差异,扩展了学界对“女性赋权广告”研究理论层面的关注,展示了跨文化视角下国际企业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对女性赋权广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女权主义 女权赋权广告 跨文化赋权差异
下载PDF
后女性主义的兴起与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曾翔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89-93,共5页
如果说历史上的三次女性主义浪潮是以社会性别、父权制、资本主义、阶级等为核心观念,后女性主义则受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媒介文化的影响,以性别、文化和政治为视角,质疑早期女性主义,倡导多元化、差异性,反本质主义,强调主体,打破了... 如果说历史上的三次女性主义浪潮是以社会性别、父权制、资本主义、阶级等为核心观念,后女性主义则受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媒介文化的影响,以性别、文化和政治为视角,质疑早期女性主义,倡导多元化、差异性,反本质主义,强调主体,打破了男女对立的二元思维以及女性主义作为他者的身份形象。后女性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交织着进步与退化、建构与批判、反抗与救赎、去政治化与微政治性、流行性与学术化的矛盾理论体系,从消费文化与媒介文化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质疑,拓宽了女性主义阐释框架,为女性主义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浪潮 后女性主义 微政治性与去政治化
下载PDF
后女性主义对二元论的批判——身体的哲学剖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戴雪红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69,共6页
后女性主义者从根本上挑战西方的二元论,身/心二元论成为后女性主义批判的重要对象。唐娜.哈拉维与朱迪斯.巴特勒把身体放到后现代语境中进行了解读,力图改变父权制文化中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改变女性的边缘和弱势地位,建构一个多... 后女性主义者从根本上挑战西方的二元论,身/心二元论成为后女性主义批判的重要对象。唐娜.哈拉维与朱迪斯.巴特勒把身体放到后现代语境中进行了解读,力图改变父权制文化中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改变女性的边缘和弱势地位,建构一个多元的、差异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女性主义 二元论 身体
原文传递
后现代女性主义再界定:现实困境及政治可能 被引量:4
8
作者 黄燕华 易林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0-237,共18页
在遭受越来越多的来自女性主义内部的批判和强调个体、差异的后现代思潮的挑战之下,传统女性主义经历了自我批判和内部转向,后现代女性主义应运而生。然而,在本身作为一场普遍主义运动的女性主义遭到那些要求指陈差异的女性的攻击时,人... 在遭受越来越多的来自女性主义内部的批判和强调个体、差异的后现代思潮的挑战之下,传统女性主义经历了自我批判和内部转向,后现代女性主义应运而生。然而,在本身作为一场普遍主义运动的女性主义遭到那些要求指陈差异的女性的攻击时,人们质疑后现代女性主义有"去政治化"的倾向。不仅如此,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后现代女性主义被"占用""扭曲",滋生了一种存在于大众文化中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图景,该图景不仅包含对女性的新的规训,更使传统女性主义失去批判力。唯有厘清后现代女性主义所处的矛盾语境及其所指涉的复杂内涵,从后现代的多元视角出发,重构"女性"和"政治"范畴,才能撷取女性主义与后现代思潮交集的硕果,开拓后现代女性主义特有的政治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女性主义 新自由主义 消费文化 微观政治
原文传递
论后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莫言短篇小说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松存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42-45,96,共5页
莫言的作品以别具一格的笔风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他睿智深刻地洞察了女性生活的困境,真实地再现了她们的苦与乐。以莫言的两部短篇小说集《白狗秋千架》和《与大师约会》为研究对象,从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莫言短篇小说里的女性角色... 莫言的作品以别具一格的笔风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他睿智深刻地洞察了女性生活的困境,真实地再现了她们的苦与乐。以莫言的两部短篇小说集《白狗秋千架》和《与大师约会》为研究对象,从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莫言短篇小说里的女性角色及女性主体的构建、传统女性的刻板印象、微妙的两性关系等,从中窥见当代中国女性最真实的人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短篇小说 后女性主义 女性主体 两性关系
下载PDF
论《钢琴课》中的性别政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海峰 申富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威尔逊的《钢琴课》不仅批判了美国黑人的父权文化,也批判了黑人女权主义者的种族救赎观念。在《钢琴课》中,威尔逊揭露了美国黑人男性嗜偷成癖、实施暴力复仇、玩弄黑人女性等人格缺陷,批判了"圣母玛利亚"和"耶洗别&qu... 威尔逊的《钢琴课》不仅批判了美国黑人的父权文化,也批判了黑人女权主义者的种族救赎观念。在《钢琴课》中,威尔逊揭露了美国黑人男性嗜偷成癖、实施暴力复仇、玩弄黑人女性等人格缺陷,批判了"圣母玛利亚"和"耶洗别"二分法对黑人女性的毒害,指出了后女权主义倡导的多元共生、和谐平衡的两性关系是黑人种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课》 父权文化 女权主义 后女权主义 种族出路
下载PDF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一块石头》对女性主义的反思与挑战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晓映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26-29,共4页
《第一块石头》(The First Stone)是当代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Helen Garner,1942—)的一部"虚构批评式"(ficto-critical)非虚构作品。作者在事实和虚构之间书写,围绕1991年底发生在墨尔本大学奥蒙德学院的一起两位女生指... 《第一块石头》(The First Stone)是当代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Helen Garner,1942—)的一部"虚构批评式"(ficto-critical)非虚构作品。作者在事实和虚构之间书写,围绕1991年底发生在墨尔本大学奥蒙德学院的一起两位女生指控她们的院长性骚扰的事件展开个人化、主观性的评述,对传统女性主义性与权力关系进行反思并发起挑战,建构了一套后女性主义的新型话语。加纳质疑女性的受害者身份,指责年轻一代女性主义者将身体用作对抗男性的武器,在两性之间燃起战火与硝烟,最终将男性变成了女性主义的受害者。她指出,后现代时期倡导多元、宽容和谅解,女性主义者要力求化干戈为玉帛、寻求两性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伦·加纳 《第一块石头》 受害者女性主义 后女性主义
下载PDF
析《蜗居》对新女性主义的折射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琳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60-62,共3页
通过对六六的小说《蜗居》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展示了新女性主义的性格多元化、女性话语结构化和女性写作主体化的特点,解构了"中心主义"与"二元论",多角度、多方面体现出新女性主义的观点和特征,展示了新女性主义的... 通过对六六的小说《蜗居》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展示了新女性主义的性格多元化、女性话语结构化和女性写作主体化的特点,解构了"中心主义"与"二元论",多角度、多方面体现出新女性主义的观点和特征,展示了新女性主义的理论意义,强烈地折射出新女性主义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多元化 结构化 主体化 文学批评 《蜗居》
下载PDF
论女性自传中自我主体的漂移性——以纳娃勒·赛阿达薇的自传《我的人生书简》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兰芳 余玉萍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2-148,共7页
在当代自传研究领域中,女性自传在性别和文类上提出了挑战,使得自传理论在"自传主体身份"、自传的"真实与虚构"等根本命题上需要重新整合和丰富。女性自传中自传主体之所以呈现漂移的、动态的、多维的发展趋势,一... 在当代自传研究领域中,女性自传在性别和文类上提出了挑战,使得自传理论在"自传主体身份"、自传的"真实与虚构"等根本命题上需要重新整合和丰富。女性自传中自传主体之所以呈现漂移的、动态的、多维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受到解构并超越传统父权制文化的后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记忆的误差、语言的流动性、真实和虚构的相对性的作用。本文尝试以当代埃及著名女作家纳娃勒·赛阿达薇的自传《我的人生书简》为例,从其对于"反抗性自我"到"隐匿性自我"到"多维性自我"的揭示,论证女性自传主体向多维隐喻空间的漂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人生书简》 女性自传 主体漂移性 后女性主义
原文传递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一块石头》对女性主义的反思与挑战
14
作者 朱晓映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07年第2期279-288,共10页
《第一块石头》(The First Stone,1995)是当代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Helen Garner,1942-)的一部"虚构批评式"(ficto-critical)非虚构作品。作者在事实和虚构之间书写,围绕1991年底发生在墨尔本大学奥蒙德学院的一起... 《第一块石头》(The First Stone,1995)是当代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Helen Garner,1942-)的一部"虚构批评式"(ficto-critical)非虚构作品。作者在事实和虚构之间书写,围绕1991年底发生在墨尔本大学奥蒙德学院的一起两位女生指控她们的院长性骚扰的事件展开个人化、主观性的评述,对传统女性主义性与权力关系进行反思并发起挑战,建构了一套后女性主义的新型话语。加纳质疑女性的受害者身份,指责年轻一代女性主义者将身体用作对抗男性的武器,在两性之间燃起战火与硝烟,最终将男性变成了女性主义的受害者。她指出,后现代时期倡导多元、宽容和谅解,女性主义者要力求化干戈为玉帛、寻求两性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伦·加纳 《第一块石头》 受害者女性主义 后女性主义
下载PDF
从诘问身份到关注“他者”——朱迪斯·巴特勒后女性主义理论转向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萧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50,共5页
以朱迪斯·巴特勒代表性的专著《性别的麻烦》《至关重要的身体》《消解性别》和《安提戈涅的声明》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关注她的后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后期理论从性别身份问题向社会伦理学的转向和迁移。从"性别三部... 以朱迪斯·巴特勒代表性的专著《性别的麻烦》《至关重要的身体》《消解性别》和《安提戈涅的声明》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关注她的后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后期理论从性别身份问题向社会伦理学的转向和迁移。从"性别三部曲"到《安提戈涅的声明》,巴特勒开始从对性与性别的集中探讨扩展到对身处政治困境的"他者"的人文主义关怀,从单一的主体性别身份的解构延伸到对"他者"的生存策略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迪斯·巴特勒 后女性主义 转向 “他者”
下载PDF
算法时代的“直言剧场”——论文慧生活舞蹈工作室作品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音洁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89,共13页
本文聚焦于中国编舞家、剧场艺术家文慧及她的生活舞蹈工作室1994年至今的创作,涵盖了"直言剧场"、后女性主义的性别行动、新的主体建构和媒介时代下的"直言",从这几个维度深刻阐释了文慧的创作和当下时代的关系。... 本文聚焦于中国编舞家、剧场艺术家文慧及她的生活舞蹈工作室1994年至今的创作,涵盖了"直言剧场"、后女性主义的性别行动、新的主体建构和媒介时代下的"直言",从这几个维度深刻阐释了文慧的创作和当下时代的关系。文章的分析涉及她的剧场语言、身体运用和主体重建,以及她的编舞手法,通过这几个丰富层面的梳理,论证文慧的创作作为当代国内剧场不可或缺的存在,解析她作品里的批判性和她介入并建构剧场共同体的力量。文章最后谈论媒介时代的"直言"和保证"直言"的权利在当代公共空间中的重要性,以及艺术剧场与社会剧场如何在生活舞蹈工作室的创作中融汇于一体。文慧持之以恒地开创了算法时代新的艺术伦理法则,使剧场成为人类世的逆熵联合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言 公共领域 性别 后女性主义 基底 伦理 逆熵联合
原文传递
荻上直子治愈系电影中女性话语的编织与呈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励 《美育学刊》 2020年第2期81-86,共6页
荻上直子的治愈系电影既是作者电影的一种表征,又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展现出女性书写的意图。她的作品通过设计和塑造精神领袖式的女性形象,不仅赋予东方女性一种独特的治愈系审美特征,且重构了女性权威主体,并通过对另类的、超越日常经... 荻上直子的治愈系电影既是作者电影的一种表征,又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展现出女性书写的意图。她的作品通过设计和塑造精神领袖式的女性形象,不仅赋予东方女性一种独特的治愈系审美特征,且重构了女性权威主体,并通过对另类的、超越日常经验的新型社会关系的想象性描绘,探索着某种精神上的族群建构的可能性。她的一系列作品呈现出的鲜明的视觉主题和影像风格对阴性审美意识给予肯定与升华,这一系列女性话语的编织与呈现,可以看作是这位日本女导演为现代人情绪与生命的顽疾开出的疗愈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上直子 治愈电影 女性书写 后女性主义
下载PDF
后女性主义视角下《黑氏》的女性形象探析
18
作者 刘晶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小说《黑氏》以两条线索并行的手法展开叙述,其中明线是女主人公黑氏与小男人、木犊、来顺这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暗线是书写社会改革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从后女性主义视角切入,探究女主人公黑氏的人物形象,进而分析在社会变革的大... 小说《黑氏》以两条线索并行的手法展开叙述,其中明线是女主人公黑氏与小男人、木犊、来顺这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暗线是书写社会改革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从后女性主义视角切入,探究女主人公黑氏的人物形象,进而分析在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下,农村妇女的成长和女性意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女性主义 《黑氏》 女性意识 贾平凹
下载PDF
Kate Grenville's Reflection of Dark Places on Lillian's Story
19
作者 Zhu Leq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7-303,共7页
Australian women writers have taken active roles in the literary fiel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around the world since the latter half of the 20 th century. Kate Grenville rose to fame for her earl... Australian women writers have taken active roles in the literary fiel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around the world since the latter half of the 20 th century. Kate Grenville rose to fame for her early novel Lillian's Story representative of radical feminism. Ten years later in 1994,on reflection,she wrote Dark Places as a complementary work in the point viewof the very man,father and rapist,Albion,who appeared in the earlier novel. By reading the dark places,the inner heart of a patriarchal man and the undercurrent of misogyny in Albion's social world,the author sympathizes with and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inner nature of men,indicating her change in vision from initial radicalism to post- feminism which advocates understanding and harmony between men and wo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凯特 女权主义 澳大利亚 世界 小说 早期
下载PDF
《钱商》中的后女性主义人文精神建构
20
作者 于艳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8-55,共8页
文章从后女性主义理论出发,通过分析《钱商》中的女性形象、两性关系和同性恋现象,探讨了小说中的后女性主义人文精神。认为传统女性因全盘接受男性价值观和自身女性价值观的缺失而酿成人生悲剧;具有后女性主义风格的女性尊重自己的内心... 文章从后女性主义理论出发,通过分析《钱商》中的女性形象、两性关系和同性恋现象,探讨了小说中的后女性主义人文精神。认为传统女性因全盘接受男性价值观和自身女性价值观的缺失而酿成人生悲剧;具有后女性主义风格的女性尊重自己的内心,敢于朝着自己人生目标的实现而展开实践,然而,她们因各自生活背景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命运走向,矛盾、冲突的两性关系只会带来灾难和悲剧,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是实现和谐两性关系的必经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瑟·黑利 《钱商》 后女性主义 人文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