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5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士禛与江南遗民诗人群 被引量:13
1
作者 蒋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清初诗人王士任扬州推官的五年,是他毕生政治、文学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性的第一步。在这五年中,他利用自己的家世背景、社会地位和文学才能,积极地结交在当时拥有舆论影响力的江南遗民群体。除了频繁地在扬州举行歌咏宴集外,还借公务... 清初诗人王士任扬州推官的五年,是他毕生政治、文学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性的第一步。在这五年中,他利用自己的家世背景、社会地位和文学才能,积极地结交在当时拥有舆论影响力的江南遗民群体。除了频繁地在扬州举行歌咏宴集外,还借公务之便拜访、结识苏、常二府和金陵的遗民诗人,以“布衣交”赢得遗民群体的普遍赞赏。通过出版、批评和提携后进,他逐步树立起文坛领袖的形象,为日后雄踞文坛盟主的地位积累了必要的声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禛 诗人 文学交往
原文传递
花主、诗人和哲人——神道设教与贾宝玉的形象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光正 罗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3-88,共6页
通过神道设教这一叙事传统,曹雪芹将大观园写成了花柳世界,赋予大观园群钗以花柳的特质,赋予贾宝玉以花主、诗人和哲人的秉性,将贾宝玉那近似"花痴"的意淫行为写成了一种诗意的行动,目的在于呈现一种生命意识,即对青春和美丽... 通过神道设教这一叙事传统,曹雪芹将大观园写成了花柳世界,赋予大观园群钗以花柳的特质,赋予贾宝玉以花主、诗人和哲人的秉性,将贾宝玉那近似"花痴"的意淫行为写成了一种诗意的行动,目的在于呈现一种生命意识,即对青春和美丽的欣赏、体贴和眷恋,《红楼梦》的叙事因此呈现出诗性叙事的特质。根据叙事传统去把握作品可以达到对作品的还原解读,而二十世纪的《红楼梦》研究基本上属于文化建构甚至是意识形态建构,是一种"别有动机"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花主 诗人 哲人 生命意识
下载PDF
简论元末明初士风转变对诗文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筱南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73-76,共4页
元末明初的江南云集了明初诗坛的大多数精英。他们在战火中感受到人民的疾苦,对新立的朱明 王朝多是抱有好感,希望能借此得以一展毕生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然而,朱元璋对士人极其严厉的态度让诗 人们在迷茫和畏惧中日见消沉,在诗歌... 元末明初的江南云集了明初诗坛的大多数精英。他们在战火中感受到人民的疾苦,对新立的朱明 王朝多是抱有好感,希望能借此得以一展毕生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然而,朱元璋对士人极其严厉的态度让诗 人们在迷茫和畏惧中日见消沉,在诗歌创作中反复咏唱起隐逸与逃避的歌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末明初 朱元璋 士风 诗歌
下载PDF
北宋扬州诗人王令用韵考 被引量:3
4
作者 钱毅 姜怡国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8-72,共5页
文章考察北宋扬州诗人王令485首诗用韵情况,归纳出其用韵18部系统,并对其韵部系统进行分析。
关键词 宋代 王令 诗歌 借韵 出韵
下载PDF
孤高傲世的绝世风神——宋初晚唐体隐逸诗人的思想情怀 被引量:2
5
作者 喻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51-53,共3页
宋初晚唐体诗人大部分是隐逸之士,他们的诗歌虽然学习的是中唐诗人贾岛,但在贾岛奇僻清冷诗风的基础上又向平淡闲远发展,在平淡的艺术追求上实开宋诗的先河。而且,晚唐体隐逸诗人孤高傲世的绝世风神甚至成了宋代乃至后来人们心目中品质... 宋初晚唐体诗人大部分是隐逸之士,他们的诗歌虽然学习的是中唐诗人贾岛,但在贾岛奇僻清冷诗风的基础上又向平淡闲远发展,在平淡的艺术追求上实开宋诗的先河。而且,晚唐体隐逸诗人孤高傲世的绝世风神甚至成了宋代乃至后来人们心目中品质高洁的象征。因此研究晚唐体隐逸诗人的思想情怀对于我们认识晚唐体诗歌乃至宋代诗歌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体 隐逸诗人 人格精神 自然 艺术风格 意象
下载PDF
越中典籍中的两国诗人交往 被引量:3
6
作者 何仟年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3,共5页
越南的汉文诗创作是汉文化圈内重要的文学现象,中越诗人的交流最常见的形式是诗人之间的唱和与题跋作序,最主要的渠道是使节的来往。两国诗人的交流十分频繁,对越南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诗歌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现。在交往中... 越南的汉文诗创作是汉文化圈内重要的文学现象,中越诗人的交流最常见的形式是诗人之间的唱和与题跋作序,最主要的渠道是使节的来往。两国诗人的交流十分频繁,对越南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诗歌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现。在交往中产生的《道南斋初稿》等诗歌作品突出地表明了两国文人间的紧密联系。越南诗人同中国诗人之间的交流从特定角度反映出优势文化进入相对劣势文化的途径,和它对这一文化中统治阶级心态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 诗人 交流
下载PDF
清代诗人生卒年丛考——以湖北梅钺、李中黄等七位诗人为中心
7
作者 朱则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中国古典诗歌按照加速度的原理发展,至清代而达到极度繁荣。迄今仍有作品传世的清代诗人,少说也在十万人以上,超过此前历代诗人总和的若干倍。但他们的生卒年,目前能够现成查到的,仅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日后像编纂《全清诗》以及其他... 中国古典诗歌按照加速度的原理发展,至清代而达到极度繁荣。迄今仍有作品传世的清代诗人,少说也在十万人以上,超过此前历代诗人总和的若干倍。但他们的生卒年,目前能够现成查到的,仅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日后像编纂《全清诗》以及其他诸多诗歌文献,这都会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在学术界既有的相关工具书之外,从各种原始资料不断补充考察清代诗人生卒年,的确很有必要。这里就湖北梅钺、李中黄,浙江张懋忠、钟氏(海宁徐濬妻),河南郜献珂,山东刘士聪,云南李凤彩,以及江苏易震吉等诗人,对他们的生卒年做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诗人 生卒年 湖北 梅钺 李中黄
下载PDF
情陶山水 意慕渔樵——摭谈《西游记》诗词中的羡隐乐逸思想 被引量:4
8
作者 武影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70-74,共5页
《西游记》中存在着大量的诗词 ,尽管这些诗词的艺术水平参差不齐 ,历来不为人所重视 ,但因为包孕着丰富的内涵 ,而成为《西游记》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其中的许多诗词就共同反映了作者热爱山水自然景象、向往渔樵恬淡自由生活的羡隐乐逸... 《西游记》中存在着大量的诗词 ,尽管这些诗词的艺术水平参差不齐 ,历来不为人所重视 ,但因为包孕着丰富的内涵 ,而成为《西游记》无法分割的一部分。其中的许多诗词就共同反映了作者热爱山水自然景象、向往渔樵恬淡自由生活的羡隐乐逸思想。隐逸思想贯穿于《西游记》全书 ,与作者主观上鄙薄功名利禄、追求精神自由有关 ,也与《西游记》题材及题材的矛盾性有着潜在的关联 ,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以来交融渗透的产物 ,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体现出中国传统思想的复杂性及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诗词 羡隐乐逸思想 时代特征 中国传统思想 中国传统隐逸文化
下载PDF
论海德格尔的诗意思想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文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0-113,共4页
追问“诗意”是一种思想的冒险,这种冒险使我们走上思想之道路。而此道路展现为海德格尔关于“诗意”的美学思想:从“诗与诗意”到“诗人与诗意”再到“诗意自身”的追问中,诗意这一事情从而得以显现。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诗意 诗人 存在
下载PDF
新诗潮诗人与死亡意象 被引量:4
10
作者 鲁西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5-90,共6页
针对某些新诗潮诗人自杀及新诗潮诗歌中死亡意象呈增长趋势的现象 ,进行概括比较和个案剖析 ,探讨诗人自杀的因由和死亡意象的诗学意义。诗人轻生的原因错综复杂 ,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因素 ;死亡意象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 ,前者有诗学意... 针对某些新诗潮诗人自杀及新诗潮诗歌中死亡意象呈增长趋势的现象 ,进行概括比较和个案剖析 ,探讨诗人自杀的因由和死亡意象的诗学意义。诗人轻生的原因错综复杂 ,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因素 ;死亡意象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 ,前者有诗学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潮 诗人 死亡意象 诗学意义 文学研究 诗歌 社会 心理 自杀现象 原因分析
下载PDF
《永乐大典》中新发现的22首宋元诗词辑考
11
作者 张璞 尚静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140,共10页
2020年在法国露面并被国人拍卖回来的《永乐大典》卷2268—2269“湖”字册中记载了大量唐、宋、元、明时期与“湖”相关的诗、词、文章。本文主要辑录其中别无传本的22首诗词,这些诗词主要创作于宋元时期。此外,并就诗词作者背景进行了... 2020年在法国露面并被国人拍卖回来的《永乐大典》卷2268—2269“湖”字册中记载了大量唐、宋、元、明时期与“湖”相关的诗、词、文章。本文主要辑录其中别无传本的22首诗词,这些诗词主要创作于宋元时期。此外,并就诗词作者背景进行了简要考证,对所属事目湖名进行了说明。这些诗词,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佳作,更是研究中国古代与“湖”相关的历史地理变迁和地方文化的力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大典》 卷2268—2269“湖”字册 诗词辑补 作者 湖名
下载PDF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Unrecognized Talents of Ancient British and Chinese Poets
12
作者 林春香 《海外英语》 2019年第4期198-199,共2页
Although living in different times and places, some ancient British and Chinese poets both found it hard to achieve theirpolitical ambitions. This thesis aims to summarize these poets'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 Although living in different times and places, some ancient British and Chinese poets both found it hard to achieve theirpolitical ambitions. This thesis aims to summarize these poets'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unrecognized talents; and in the mean-while, tries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from the point of culture and religious beli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ustrated ASPIRATION Unrecognized talents BRITISH poets CHINESE poets
下载PDF
Translating Lu Xun's MSra: Determining the "Source" Text, the "Spirit" versus "Letter" Dilemma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Conundrums 被引量:1
13
作者 Jon Eugene yon Kowallis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3年第3期422-440,共19页
Not long after he withdrew from medical studies at Sendai and returned to Tokyo in 1906, Lu Xun began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modern European thought,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hich produc... Not long after he withdrew from medical studies at Sendai and returned to Tokyo in 1906, Lu Xun began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modern European thought,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hich produced five treatises he eventually published in an archaistic classical prose style influenced by that of Zhang Taiyan. Central to, and the longest among these essays is Moluo shi li shuo (On the power of Mara Poetry), which focuses on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and, in particular, the Byronic poets and their international legacy. In translating, annotating, and analyzing this essay, one meets with a number of quotations and terms derived originally from Western sources, sometimes through a secondary Japanese, German, or English translation.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issues that arise in the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at essay, in particular on the question of determining the source text, what bearing that has or should have on scholarly translation and how the study of textual issues can shed light not only on texts but also on literary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It offers an analysis of Lu Xun's ow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ource texts as well as conclusions reflecting on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literary career and broader 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 Xun Mara poetry Zhang Taiyan Chinese-English literarytranslation BYRON CAIN NIETZSCHE Satanic school Demoniac poets
原文传递
唐五代词作者队伍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尊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5,共7页
据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正编》统计,唐五代词人词作共计91人、凡1961首,其中具名词人凡80人,无名氏10人,敦煌词作者姑以1人计。有籍贯可考的词人共60人,主要分布于北方七省和南方七省,北方籍占37人,南方籍占23人,占籍北方的词... 据曾昭岷等编《全唐五代词·正编》统计,唐五代词人词作共计91人、凡1961首,其中具名词人凡80人,无名氏10人,敦煌词作者姑以1人计。有籍贯可考的词人共60人,主要分布于北方七省和南方七省,北方籍占37人,南方籍占23人,占籍北方的词人多于南方,与宋词作者多为南方籍形成鲜明对照。北方籍词人集中于陕西、河南、甘肃、河北、山西五省,南方籍词人则以四川、江苏、浙江三省为多。在80位具名词人中,唐代和五代各占40人,总体上呈现出一个较为均衡的创作阵容。唐代词人以中、晚唐为多,五代词人多集中于西蜀和南唐两域。在排名前30位的"大家"、"名家"中,唐代占10人,五代占20人,五代明显多于唐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词 作者队伍 地域分布 时代分布
下载PDF
山西历史战争景观诗歌及诗人空间分布及形成动因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爱军 《晋阳学刊》 CSSCI 2009年第5期13-17,共5页
战争诗人笔下的以人类战争活动为题材的诗歌及战争诗作者本身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诗作的内容风格、作者籍贯的地理空间分布都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山西作为我国历史战争的重要策源地,出现过数量众多的战争诗人,他们的籍贯往... 战争诗人笔下的以人类战争活动为题材的诗歌及战争诗作者本身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诗作的内容风格、作者籍贯的地理空间分布都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山西作为我国历史战争的重要策源地,出现过数量众多的战争诗人,他们的籍贯往往集中分布在特定的地域、甚至家族之间;而诗作内容所依托的城市、河流、山脉等地理景观,则更为集中,形成了"诗城"、"诗河"、"诗山"等战争文化地理景观。这种空间分布形成的动力机制不仅是区域历史战争的反映,同时也受着地域政治和文化教育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战争景观诗歌 诗人 空间分布 形成动因
下载PDF
冲突与融合:唐代诗人的商业意识及角色换位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革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8-53,共6页
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唐代诗人对商人和商业问题的态度也出现了转变。个别诗人在处理与商人相关问题时能不管身份而据实情;少数诗人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广告意识;有的诗歌具有物品交换功能;不少诗歌具有广告目的和作用;甚至在文学作品中出... 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唐代诗人对商人和商业问题的态度也出现了转变。个别诗人在处理与商人相关问题时能不管身份而据实情;少数诗人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广告意识;有的诗歌具有物品交换功能;不少诗歌具有广告目的和作用;甚至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士商合流的现象。这些情况都说明士商关系正逐步由冲突转向融合,唐代诗人已有了自觉的商业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诗人 商业 广告 士商合流
下载PDF
视觉转向与当代诗人的自我塑形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强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81-86,127,共6页
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当代诗人谋求以新的方式建构自身形象。一些诗人积极利用绘画、摄影,甚至电视、电影等视觉媒介展示和传播自身形象,以"袪魅"或"返魅"的修辞,试图提供一种视觉模式的"诗人的阐释学"... 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当代诗人谋求以新的方式建构自身形象。一些诗人积极利用绘画、摄影,甚至电视、电影等视觉媒介展示和传播自身形象,以"袪魅"或"返魅"的修辞,试图提供一种视觉模式的"诗人的阐释学"。诗界正尝试一种倚重诗人视觉形象的"泛化"传播策略,通过重塑诗人形象来改变中国新诗的边缘化处境。但在诗人的"明星化"塑造过程中,诗歌文本可能面临被视觉形象"僭越"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塑造 诗人 视觉文化 诗歌传播
下载PDF
Review on the conceits used in "The Sun Rising" 被引量:3
18
作者 YU Qiao-feng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7年第7期46-49,共4页
"The Sun Rising"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metaphysical poems of John Donne. After a general introduction about the metaphysical poetry and the author, this paper mainly aims to analyze the arresting and origin... "The Sun Rising"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metaphysical poems of John Donne. After a general introduction about the metaphysical poetry and the author, this paper mainly aims to analyze the arresting and original conceits and images used in "The Sun Rising" and comment on their effect on expressing the author's feeling and reflecting his emo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physical poets John Donne CONCEITS LOVE emotions
下载PDF
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the Film Dead Poets Society
19
作者 罗春燕 《海外英语》 2014年第4X期174-175,共2页
The movie Dead Poets Society is a blockbuster and attracts different research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 such as the image and personality of characters, or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However, few of the researchers ... The movie Dead Poets Society is a blockbuster and attracts different research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 such as the image and personality of characters, or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However, few of the researchers conduct this study by using rhetorics. Thus, this study analyze the movie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rhetorics, hoping to give some implication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rhetoric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VIE DEAD poets SOCIETY RHETORICAL ANALYSIS
下载PDF
哲人对抗诗人——魏晋诗坛的独特文化景观
20
作者 何光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90-93,共4页
魏晋诗坛哲人群体异军突起,形成了与传统诗人群体抗衡的态势。魏晋固然也有绍续传统诗学重感物吟志的抒情诗篇及抒情诗人,但更重要的是重玄悟道的哲人之诗及哲人精神的兴起。魏晋玄言诗人大多以谈玄名家,而非以诗情擅长。新兴哲人对抗... 魏晋诗坛哲人群体异军突起,形成了与传统诗人群体抗衡的态势。魏晋固然也有绍续传统诗学重感物吟志的抒情诗篇及抒情诗人,但更重要的是重玄悟道的哲人之诗及哲人精神的兴起。魏晋玄言诗人大多以谈玄名家,而非以诗情擅长。新兴哲人对抗传统诗人,占据时代中心位置,是魏晋文化版图上的重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时代 玄言诗人 哲人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