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木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学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友凤 马祥庆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23,共5页
从林木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学研究历史、萌发与形态结构的关系、萌发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林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态学机理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林木种子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林木种子 萌发 生理生态学
下载PDF
水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梁康迳 王雪仁 +2 位作者 林文雄 陈志雄 李亚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9-61,共3页
水稻产量形成规律是水稻育种和栽培的基础理论,已成为作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从产量构成、光合生产和源库结构方面简介了水稻产量形成规律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分析了3个方面的研究特点和构成产量形成过程的网络关系。同时水稻产量形成... 水稻产量形成规律是水稻育种和栽培的基础理论,已成为作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从产量构成、光合生产和源库结构方面简介了水稻产量形成规律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分析了3个方面的研究特点和构成产量形成过程的网络关系。同时水稻产量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水稻产量性状的最终表现决定于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众多基因的表达、调控和相互作用,提出应用现代发育遗传学与分子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水稻产量的形成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生理生态 发育遗传 分子生态学
下载PDF
大弹涂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其永 洪万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97-108,共12页
概述了厦门大学海洋学系20年来开展大弹涂鱼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成果,介绍了大弹涂鱼生殖的生理生态,包括年龄生长、生殖力、性腺发育和早期发育、贮精囊结构与功能、精子的生理特性及其冷冻保存、产卵习性、耗氧率和耐低氧能力、幼鱼... 概述了厦门大学海洋学系20年来开展大弹涂鱼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成果,介绍了大弹涂鱼生殖的生理生态,包括年龄生长、生殖力、性腺发育和早期发育、贮精囊结构与功能、精子的生理特性及其冷冻保存、产卵习性、耗氧率和耐低氧能力、幼鱼和成鱼食性、消化酶活性以及毒性效应等.室内水泥池和室外土池生态育苗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成鱼规范化养殖操作管理规程.文中还提出了今后继续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弹涂鱼 生长 发育 生理生态 人工繁殖 育苗 育种
下载PDF
冬期淡色库蚊种群生理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景马驹 薛瑞德 《医学动物防制》 1991年第3期184-187,共4页
本文报告作者于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分别在扬州,上海奉贤等地对冬期淡色库蚊种群生理生态变化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蚊在上述地区于10上旬出现滞育,翌年3月上旬开始解除。在上海雄蚊于2月份消失,新蚊于4月中旬出现。冬期各月份都可... 本文报告作者于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分别在扬州,上海奉贤等地对冬期淡色库蚊种群生理生态变化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蚊在上述地区于10上旬出现滞育,翌年3月上旬开始解除。在上海雄蚊于2月份消失,新蚊于4月中旬出现。冬期各月份都可捕到吸血蚊,吸血蚊生殖营养协调。越冬蚊中大部分未吸血滞育蚊(98%),个别吸血蚊与经产蚊(2%)也可越冬。冬期该蚊具有变换越冬场所以及再次补充营养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色库蚊 生态学 滞育 越冬
下载PDF
濒危植物短柄五加光合特性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在娟 岳春雷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对短柄五加在林下和开阔地生境中的光合特性及其与内外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株的光合补偿点、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均小于开阔地上植株,表观光合量子产额相差不大。开阔地上短柄五加植株光合日变化呈... 对短柄五加在林下和开阔地生境中的光合特性及其与内外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株的光合补偿点、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均小于开阔地上植株,表观光合量子产额相差不大。开阔地上短柄五加植株光合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类型;其日光合总量大于林下植株。林下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林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开阔地短柄五加多年生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空气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短柄五加 光合作用 生态因子
下载PDF
水毛茛生理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于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4-262,共9页
本文根据6年定位研究的结果,讨论了东北山溪激流中的沉水植物─—水毛茛的生理生态学特征。文中分析了温度对水毛茛生长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试验以比较寒害和冻害对水毛茛不同器官的影响;用电导仪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水毛茛产生的组... 本文根据6年定位研究的结果,讨论了东北山溪激流中的沉水植物─—水毛茛的生理生态学特征。文中分析了温度对水毛茛生长的影响;采用人工模拟试验以比较寒害和冻害对水毛茛不同器官的影响;用电导仪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水毛茛产生的组织学变化;用电镜观察水毛茛细胞受冻后的亚显微构造情况。受森林小气候的影响,林区阴雨天较多,故溪流中的光照条件较差,水毛茛生长缓慢。冰和雪对水毛茛具有保护与诱发寒冻害的双重作用。东北地区的山涧溪流多为贫营养型水体,故氮成为水毛茛生长的限制因子。文中试用微域气候区和再生生态位来解释水毛茛生长和分布中的特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毛茛 生理生态学 再生生态位
下载PDF
大血藤属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盛仙永 刘文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116-1120,共5页
从地理分布、生理生态、形态解剖学、系统分类学、化学成分等五个方面 ,对近年来大血藤属 Sargentodoxa 研究的主要进展作一综述 ,并列举了一些重要结果 ,同时对目前该属植物研究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单的评论 .... 从地理分布、生理生态、形态解剖学、系统分类学、化学成分等五个方面 ,对近年来大血藤属 Sargentodoxa 研究的主要进展作一综述 ,并列举了一些重要结果 ,同时对目前该属植物研究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单的评论 .大血藤属与木通科的亲缘关系 ;大血藤属植物的花性 ,尤其是其外形上的两性花中的雄蕊的退化程度、可育性及单叶血藤是否成立都是仍有争议的问题 .我们认为今后应加强对该属植物的生殖生物学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藤属 地理分布 生理生态 形态解剖学 系统分类学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桂林岩溶石山光蜡树响应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红兰 梁士楚 +1 位作者 黄雅丽 田华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4期16505-16506,16512,共3页
[目的]为掌握光蜡树生理生态性。[方法]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光蜡树群落中光蜡树的响应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光蜡树在8月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和较低的光补偿点,有利于光蜡树对岩溶石山环境的适应;11月光蜡树的光饱和点降低而... [目的]为掌握光蜡树生理生态性。[方法]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光蜡树群落中光蜡树的响应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光蜡树在8月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和较低的光补偿点,有利于光蜡树对岩溶石山环境的适应;11月光蜡树的光饱和点降低而光补偿点升高。光蜡树8月份的羧化效率为0.04,11月的较低仅为0.01。[结论]光蜡树对弱光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机制,且它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蜡树 岩溶石山 响应曲线 生理生态
下载PDF
罗甸县不同种源麻风树抗寒生理生态学研究
9
作者 欧国腾 詹鹏 +2 位作者 江赢 石旺 陈介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4,19,共5页
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2011年初不同种源麻风树冻害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并通过植株内源保护酶活性及遗传基因图谱分析,研究麻风树抗寒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麻风树冻害程度逐步加重;罗甸县高里村与红水河镇麻风树具有较... 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2011年初不同种源麻风树冻害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并通过植株内源保护酶活性及遗传基因图谱分析,研究麻风树抗寒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麻风树冻害程度逐步加重;罗甸县高里村与红水河镇麻风树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虽然罗甸林场麻风树与高里村、红水河镇麻风树的亲缘关系较远,但其抗寒基因表达较强。综合分析得出,不同种源麻风树抗寒能力为高里村>林场>红水河镇>纳翁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树 抗寒 生理生态学 罗甸
下载PDF
当前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被引量:74
10
作者 蒋高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4-519,共6页
简要介绍了最近国内外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围绕着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几大重要环境因子改变而可能导致的植物生理生态变化展开 ,包括 CO2 浓度升高、紫外辐射增加、温度变化、强光、盐生环境扩大化等 ;部分... 简要介绍了最近国内外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围绕着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几大重要环境因子改变而可能导致的植物生理生态变化展开 ,包括 CO2 浓度升高、紫外辐射增加、温度变化、强光、盐生环境扩大化等 ;部分工作探讨已经存在的特殊生境下的植物生态适应。其中 ,围绕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是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虽然以 CO2 浓度升高主题展开对 C3和 C4植物的影响研究依然是众多刊物发表生理生态学原始论文的重要内容 ,一些特殊功能型如 CAM植物的响应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植物对于紫外辐射的生理生态响应有望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研究手段的完善以及实验材料的改进是最近植物生理生态学不断出新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应用、野外 FACE实验、叶绿素荧光技术等使一些机理性问题不断被揭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生态学 全球变化 紫外辐射 强光辐射 高温 低温 二氧化碳浓度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银杏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林平 李吉跃 陈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9,共8页
该文于2006年5—10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市植物园银杏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探讨银杏叶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动态规律,并揭示其主要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在5—9月份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 该文于2006年5—10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市植物园银杏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探讨银杏叶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动态规律,并揭示其主要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在5—9月份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并在6月份出现年光合速率最大值;10月份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从整个生长季来看,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分别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和生理因子。在5—9月份银杏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10月份呈单峰曲线;整个生长季(5—10月份)Tr与PAR、叶片大气水汽压亏缺(VpdL)、气孔限制值(Ls)的相关性均比较显著,说明叶片VpdL、Ls和PAR是影响银杏叶片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光合 蒸腾 生理生态特性
下载PDF
温度变化对木本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洪军 吴玉环 +6 位作者 张志祥 刘鹏 张丹 郑春浩 黄帮文 刘菊莲 张家银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9-42,45,共5页
不同木本植物对温度变化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温度胁迫下当前木本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现状、重点及存在的问题,从温度变化对植物内部因素、光合特性及其他生理过程的影响方面对木本植物对温度变化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进行了分析和评... 不同木本植物对温度变化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温度胁迫下当前木本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现状、重点及存在的问题,从温度变化对植物内部因素、光合特性及其他生理过程的影响方面对木本植物对温度变化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对木本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温度胁迫 光合生理生态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附生植物叶片气孔特征及其可塑性对光照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8
13
作者 普晓妍 王鹏程 +2 位作者 李苏 鲁志云 宋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65-1475,共11页
附生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极高且极其脆弱敏感的生物类群之一。光照被认为是促进附生植物由陆生类群演化而来并决定其生长和分布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接近林冠和规范性采样的限制,附生植物与光照的关系仍亟待阐述... 附生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极高且极其脆弱敏感的生物类群之一。光照被认为是促进附生植物由陆生类群演化而来并决定其生长和分布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接近林冠和规范性采样的限制,附生植物与光照的关系仍亟待阐述。为揭示附生植物对光强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该研究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6种附生植物(林冠层木本:鼠李叶花楸、毛棉杜鹃;林冠层草本:狭瓣贝母兰、毛唇独蒜兰;树干区草本:点花黄精、距药姜)为对象,对其在4个光处理梯度下生长的叶片气孔特征及其可塑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种附生小乔木的气孔面积(SA)、气孔密度(SD)、潜在气孔导度指数(PCI)和表皮细胞密度(ECD)均对光强改变显著响应。2种附生兰科植物的SA最大,而SD最小;附生乔木叶片SD和ECD的光响应趋势与陆生植物更相似,而附生草本则出现种间差异。(2)6种附生植物的气孔、表皮细胞特性及其表型可塑性,在草本-木本、常绿-落叶植物、林冠-树干区之间,均无明显差别。(3)附生植物气孔特性和表皮细胞平均可塑性指数均低于陆生植物。综上结果表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附生植物对于光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相对较弱。不同的附生植物可以通过不同程度地增加叶片SD和ECD来适应高光强生境,并通过对SD和SA的双重调节以增大潜在光合能力从而应对低光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生态 哀牢山 林冠 光环境改变 附生植物 气孔特性 表型可塑性
下载PDF
大盘山自然保护区香果树对不同海拔生境的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26
14
作者 康华靖 刘鹏 +2 位作者 徐根娣 陈子林 韦福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65-872,共8页
在全面调查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分布的基础上,设置了4个海拔段(A1:550~650m,A2:680~770rn,A3:810~900m,A4:970~1100m),对不同海拔段内香果树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叶绿素a... 在全面调查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分布的基础上,设置了4个海拔段(A1:550~650m,A2:680~770rn,A3:810~900m,A4:970~1100m),对不同海拔段内香果树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总叶绿素(Chl(a+b))含量均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减小,高海拔A4与低海拔A1相比,Chla、Chlb和Chl(a+b)含量分别下降了21.32%、31.53%和24.96%,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相对较强的光照以及干旱胁迫的增强所致。同样,比叶面积(SLA)也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减小,A4与A1相比下降了27.5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MP)变化较为一致,两者均在A3处达到最低水平,在A4处达到最高,说明在A3受到的伤害最小而在A4受到的伤害最大;脯氨酸(Pro)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在A3处则均达到最高,与A1相比分别增加了139.33%和10.60%;酶保护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在A1均最小,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活性变化则不太一致:SOD活性一直增加,POD、CAT和APX活性虽然都是先增加后减小,但POD和APX在A3达到最高,CAT则是在A2最高。非酶类保护物质含量的增加和酶活性的增强有利于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综合此次实验结果表明,在中海拔(810~900m)比较适合香果树的生长,而高海拔(970~1100m)则不适合香果树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果树 海拔 抗氧化系统 生理生态 大盘山
下载PDF
两种程度富营养化水中不同植物生理生态特性与净化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79
15
作者 葛滢 常杰 +1 位作者 王晓月 徐青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50-1055,共6页
通过模拟流水的小型无基质试验 ,研究了杭州地区 1 7种草本植物在轻度和重度富营养化水中的净化能力及其与生物量、生长速率和蒸散强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中 ,提高植物生物量可大大提高对 N和 P等的去除率 ;( 2 ... 通过模拟流水的小型无基质试验 ,研究了杭州地区 1 7种草本植物在轻度和重度富营养化水中的净化能力及其与生物量、生长速率和蒸散强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中 ,提高植物生物量可大大提高对 N和 P等的去除率 ;( 2 )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中 ,同种植物不同生物量对各指标去除率的差异小于种类间净化能力的差异 ,选择高净化能力的种类更重要 ;( 3)在重度富营养化水净化工程选种中 ,可通过种间生物量和蒸散强度的比较来判断去除率的高低 ,初步筛选净化能力强的种类 ;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中 ,可通过植物在水中快速生长时期的生长速率判断其净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 植物 生理生态特性 净化能力
下载PDF
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及其生理生态基础的研究 被引量:50
16
作者 黄占斌 山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63-269,共7页
采用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之比 (Pn/Tr)表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WUE) ,发现在两种不同水分处理下春小麦拔节期 .WUE日变化中都有上午高于下午值 ,且 8∶0 0~ 1 0∶0 0为明显峰值的特征 ,这种特征与Pn、Tr日变化存在的上、下午值不对称性... 采用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之比 (Pn/Tr)表示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WUE) ,发现在两种不同水分处理下春小麦拔节期 .WUE日变化中都有上午高于下午值 ,且 8∶0 0~ 1 0∶0 0为明显峰值的特征 ,这种特征与Pn、Tr日变化存在的上、下午值不对称性和反向性 (Pn为上午高于下午 ,Tr相反 )紧密相关 ,水分胁迫处理中 ,Pn、Tr值均有降低 ,但不同品种的WUE反应不一 .研究表明 ,叶水势 ( ψw)、气孔阻力 (Rs)等生理因素和空气相对湿度 (RH)、光照 (Q)及冠层温度 (Tc)等生态因子 ,通过对Tr和Pn的不同影响而同WUE显著相关 ,40 %RH是WUE变化的一个重要阈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日变化 生理生态因素
下载PDF
梭梭对干旱的适应及抗旱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17
作者 郭泉水 谭德远 +1 位作者 刘玉军 王春玲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6-803,共8页
综合国内外对梭梭抗旱胁迫的研究成果,从水分生理、光合生理、解剖结构、渗透调节、膜系统保护酶、激素等方面阐述了梭梭对干旱的适应及抗旱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领域应重点研究的工作。
关键词 梭梭 干旱 适应性 抗旱机理 水分生理 光合生理 解剖结构 渗透调节 膜系统保护酶 激素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牡丹的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侯小改 段春燕 +2 位作者 刘素云 刘改秀 薛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0-83,共4页
以盆栽牡丹朱砂垒为试材,研究了5种土壤相对含水量对牡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叶片相对水分亏缺(RWD)加大;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土壤相对含水量85%到55%间,含量略... 以盆栽牡丹朱砂垒为试材,研究了5种土壤相对含水量对牡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叶片相对水分亏缺(RWD)加大;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土壤相对含水量85%到55%间,含量略有增加,后逐渐下降;H2O2、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O2产生速率都明显增加;SOD酶活性降低;POD酶活性则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土壤相对含水量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不同杏品种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马媛 刘娟 +3 位作者 廖康 李文慧 何峰江 阿布来克.尼牙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89-1195,共7页
【目的】了解新疆不同杏品种的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性。【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的10个新疆主栽杏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结果】各品种的光合速率差异明显,库买提杏最高,与北山玉吕克差... 【目的】了解新疆不同杏品种的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性。【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的10个新疆主栽杏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结果】各品种的光合速率差异明显,库买提杏最高,与北山玉吕克差异显著,与其他8个品种差异极显著。供试杏品种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各品种光合速率与温度、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和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结论】不同杏品种间光合日变化趋势相同,各特征参数存在着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品种 生理生态特性 日变化
下载PDF
昆仑山北坡前山带塔里木沙拐枣对不同海拔生境的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17
20
作者 朱军涛 李向义 +6 位作者 张希明 曾凡江 林丽莎 杨尚功 桂东伟 王辉 刘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2-609,共8页
在全面调查昆仑山北坡前山带塔里木沙拐枣(Calligonumroborovskii A.Los.)分布的基础上,设置3个海拔梯度:A1(2190m)、A2(2355m)、A3(2495m),对不同海拔梯度塔里木沙拐枣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 在全面调查昆仑山北坡前山带塔里木沙拐枣(Calligonumroborovskii A.Los.)分布的基础上,设置3个海拔梯度:A1(2190m)、A2(2355m)、A3(2495m),对不同海拔梯度塔里木沙拐枣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总叶绿素(chl(a+b))含量均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增大,高海拔A3与低海拔A1相比,Chla、Chlb和Chl(a+b)含量分别增大了48.30%、40.10%和43.71%,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SLA和Nmass随着海拔的升高都增大,A3与A1相比分别增大了33.99%和20.9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LMA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小,A3与A1相比减小了30.1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MP)变化较为一致,随着海拔上升而减小,A3与A1相比分别减小了184.06%和58.3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说明在A1受到的伤害更大。类胡萝卜素(Car)、脯氨酸(Pro)和抗坏血酸(AsA)含量随着海拔的上升呈下降趋势,A3与A1相比分别下降了65.88%、290.21%和38.97%,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说明A1处非酶类保护物质含量最高。酶保护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只有CAT活性随海拔上升而升高,其余3种酶的活性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A3与A1相比分别降低了18.75%、122.37%、23.03%%,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此同时,随着海拔的升高,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也呈下降趋势,A3与A1相比分别下降了54.48%、9.69%,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在整个研究区域,AOS维持在低浓度范围,而低浓度AOS正好诱导防御基因表达,及时清除活性氧,另外非酶类保护物质含量的增加也有利于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塔里木沙拐枣正常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沙拐枣 海拔 抗氧化系统 生理生态 昆仑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