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具制造企业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优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栾俞清 张美辨 +1 位作者 邹华 全长健 《预防医学》 2017年第8期770-776,共7页
目的采用半定量风险评估优化模型评估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水平,探讨其适用性。方法通过增加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工程控制措施等因素,从危害等级和暴露等级方面对新加坡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改良,并... 目的采用半定量风险评估优化模型评估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健康风险水平,探讨其适用性。方法通过增加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工程控制措施等因素,从危害等级和暴露等级方面对新加坡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改良,并应用优化模型对家具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家具制造企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木粉尘、噪声、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木粉尘检测浓度为1.9~8.9 mg/m^3,合格率为50.0%;甲醛检测浓度为0.24~0.36 mg/m^3、苯检测浓度为0~0.6 mg/m^3、甲苯检测浓度为3.8~6.7 mg/m^3、二甲苯检测浓度为6.1~16.1 mg/m^3,合格率均为100.0%。噪声检测强度为80.8 d B(A),未超出其职业接触限值。甲醛、木粉尘、苯和噪声危害因素风险水平均为高风险,甲苯和二甲苯均为中等风险。新加坡模型(浓度法)评估的风险水平为低风险至高风险,新加坡模型(指数法)评估的风险水平为中等风险至极高风险,优化模型评估的风险水平为中等风险至高风险,介于两者之间。结论半定量优化模型适用于家具制造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但在我国其他工业企业的适用性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定量 风险评估 化学毒物 物理因素 家具制造企业
原文传递
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被引量:13
2
作者 金岩 赵鑫 郑瑞红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0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3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150例,应用物理因子治疗)和联合组(150例,应用运动疗法配合物...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3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150例,应用物理因子治疗)和联合组(150例,应用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78.24±2.32)分,比单一组[(65.20±2.78)分]明显更高(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为(2.12±0.52)分,比单一组[(4.02±0.67)分]明显更低(P<0.05);联合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67%,比单一组(71.33%)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物理因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创伤性膝关节挛缩应用物理因子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周云 杨雪 +6 位作者 张全兵 王锋 黄晶晶 王永召 刘奕 丁呈彪 吴建贤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物理因子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以创伤性膝关节挛缩为第一诊断的患者4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11~61岁。随机分为治... 目的探讨物理因子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以创伤性膝关节挛缩为第一诊断的患者4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11~6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8.90岁。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11~61岁,平均年龄32.74岁。均按照膝关节挛缩的治疗方案正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微波治疗、石蜡疗法、关节松动术、冷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行主被动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疗效评分有无差异,其中膝关节活动度以膝关节屈曲角度(°)表示,膝关节疗效评分以百分制(分)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活动度(治疗组32.254 60°±11.401 41°,对照组33.386 70°±9.848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治疗组127.850 00°±13.554 78°,对照组97.562 50°±26.131 45°)与治疗前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疗效评分(治疗组34.545 50分±7.288 13分,对照组34.391 30分±7.709 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疗效评分(治疗组87.636 40分±6.945 68分,对照组77.695 70分±5.611 96分)与治疗前膝关节疗效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膝关节疗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因子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可有效提高膝关节挛缩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膝关节疗效评分,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挛缩 物理因子 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度 疗效评分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在脑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祥龙 吴文 《华西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815-821,共7页
近年来,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NIBS)技术在康复领域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脑功能障碍的康复中,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在多个方面显现出一定的治疗潜力。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NIBS治疗方案的疗效有限。N... 近年来,非侵入性脑刺激(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NIBS)技术在康复领域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脑功能障碍的康复中,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在多个方面显现出一定的治疗潜力。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NIBS治疗方案的疗效有限。NIBS的起效机制、如何提升NIBS疗效以及NIBS的安全性问题仍需要更多关注。该文将述评近年来NIBS在脑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NIBS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研究以及适宜的康复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脑刺激 物理因子 脑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技术
原文传递
化学 物理与生物毒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小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0-343,共4页
化学、物理与生物毒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属于红细胞外在因素导致的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可以是患者唯一的临床表现,也可以与其他脏器的症状合并存在。文章重点介绍日常生活中较为多见的化学、物理与生物毒素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机... 化学、物理与生物毒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属于红细胞外在因素导致的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可以是患者唯一的临床表现,也可以与其他脏器的症状合并存在。文章重点介绍日常生活中较为多见的化学、物理与生物毒素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以及诊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贫血 非免疫性 生物毒素 物理因素 化学物质
原文传递
我国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研究规范与建议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敏 李涛 +3 位作者 吴维皑 王丹 杜燮祎 邱兵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9年第3期239-244,共6页
本文详述了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制定规范,指出我国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建议下一步制修订工作中要列出关键效应和保护水平,电磁辐射谱分类应与国际接轨,给出了高温作业,噪声、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的修订意见,并提... 本文详述了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制定规范,指出我国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建议下一步制修订工作中要列出关键效应和保护水平,电磁辐射谱分类应与国际接轨,给出了高温作业,噪声、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的修订意见,并提出制定新的有害物理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应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以期为今后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制修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 制定规范
下载PDF
物理因子缓解肢体痉挛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葛苹苹 袁海 夏清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36-39,共4页
痉挛是许多诸如脊髓损伤、脑损伤患者常见运动障碍性并发症,痉挛的治疗主要利用药物抑制神经系统高反应状态。近些年来,非药物治疗也取得一些进展,如肌肉牵伸、肌力训练及物理因子治疗等。本文就物理因子缓解肢体痉挛的相关研究进展... 痉挛是许多诸如脊髓损伤、脑损伤患者常见运动障碍性并发症,痉挛的治疗主要利用药物抑制神经系统高反应状态。近些年来,非药物治疗也取得一些进展,如肌肉牵伸、肌力训练及物理因子治疗等。本文就物理因子缓解肢体痉挛的相关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 肌痉挛 康复 进展
原文传递
妇炎康联合物理因子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微小RNA-224-3P及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彭智聪 许美珍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2661-2664,共4页
目的探讨妇炎康联合物理因子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疗效及对微小RNA(miRNA)-224-3P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2例CPI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和甲硝唑抗感染治疗,观... 目的探讨妇炎康联合物理因子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疗效及对微小RNA(miRNA)-224-3P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2例CPI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和甲硝唑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妇炎康联合物理因子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iRNA-224-3P、TGF-β1、Smad-3和Smad-7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iRNA-224-3P、TGF-β1和Smad-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Smad-7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清miRNA-224-3P、TGF-β1和Smad-3水平低于对照组,Smad-7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妇炎康联合物理因子治疗CPID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抗感染治疗,可能与其通过调节miRNA-224-3P和TGF-β/Smad信号通路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 微小RNA-224-3P 物理因子治疗 妇炎康
下载PDF
对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现有教学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禹方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作为康复治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要培养出高素质的理疗人才,势必要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就近...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作为康复治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要培养出高素质的理疗人才,势必要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就近年来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做简要综述,以期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完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教学 改革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物理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果 高强 何成奇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766-770,共5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在漫长的病程迁延过程中,心肺耐力下降、肌肉力量减弱、内瘘功能不良、疲乏与睡眠障碍等功能受限问题日益突显,亟待解决。现代物理治疗为无创非药物治疗,可改善MHD患者功能受限、提高...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在漫长的病程迁延过程中,心肺耐力下降、肌肉力量减弱、内瘘功能不良、疲乏与睡眠障碍等功能受限问题日益突显,亟待解决。现代物理治疗为无创非药物治疗,可改善MHD患者功能受限、提高运动水平和生活质量。近年研究报道的MHD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呼吸训练和肌肉牵伸等主被动运动疗法,以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红外线、低频脉冲电磁场等物理因子治疗。选择适宜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和适当的运动处方可以降低治疗风险及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功能受限 运动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
原文传递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康复物理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银 代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年第2期4-6,共3页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治疗、手法治疗及物理因子治疗,本文将总结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物理治疗进展,视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促进面神经及面肌恢复。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物理因子 运动疗法 手法治疗 物理治疗 康复
原文传递
基于FIPA的智能停车服务环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龙飞 陈红 +1 位作者 李杨 邵海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4期59-65,共7页
为了给驾驶员提供优质的停车服务、保证停车场的良性供需平衡,本文提出了一个由汽车、停车场和停车信息服务中心组成的智能停车服务环境.基于分布控制的思想,城市被分为若干停车区域,每个区域的停车信息服务中心都是基于FIPA规范和多Ag... 为了给驾驶员提供优质的停车服务、保证停车场的良性供需平衡,本文提出了一个由汽车、停车场和停车信息服务中心组成的智能停车服务环境.基于分布控制的思想,城市被分为若干停车区域,每个区域的停车信息服务中心都是基于FIPA规范和多Agent系统架构实现,并采用了移动Agent、消息队列、Agent容器和Agent执行环境对FIPA规范进行了扩展,充分利用了FIPA良好的交互性和移动Agent的灵活性;无需驾驶员和停车场的干预,多Agent可自动完成停车场查询、停车价格协商、停车位预定、路径导航等功能.此外,还将以时间为驱动的竞价机制引入到系统中,指导分别代表汽车和停车场的Agent进行停车价格的协商.协商算法的仿真结果表明:延长协商的规定时间会增加协商次数,降低协商算法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 移动智能体 多智能体系统 协商 导航 FIPA
下载PDF
移动Agent互操作插件智能性扩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舰 张云勇 +1 位作者 郭维娜 刘锦德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52-1354,共3页
自从 90年代以来 ,移动 agent技术由于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已经在协作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等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许多厂商分别推出自己的移动 agent系统 .为了解决它们之间的互操作问题 ,OMG提出了 MASIF规范 ,我们也据此开发出了 ... 自从 90年代以来 ,移动 agent技术由于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已经在协作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等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许多厂商分别推出自己的移动 agent系统 .为了解决它们之间的互操作问题 ,OMG提出了 MASIF规范 ,我们也据此开发出了 MASIF插件 .但是 MASIF并没有体现智能性 .本文为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并对我们开发出的 MASIF插件进行了改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gent 互操作插件 智能性 互操作性 MASIF agent通信语言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不同职业性物理因素作业人员心电图分析
14
作者 赵艳芳 阮日兴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3年第4期182-183,共2页
目的 探讨职业性物理因素对作业人员心电图的影响,为实行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市375名高温作业工人、674名高频电场作业工人、350名视频作业人员及102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分析。结果 不同职业性物理因素作业工人心电... 目的 探讨职业性物理因素对作业人员心电图的影响,为实行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市375名高温作业工人、674名高频电场作业工人、350名视频作业人员及102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分析。结果 不同职业性物理因素作业工人心电图改变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并随作业工龄增加而增加。结论 高温、噪声、高频电场、视频作业对作业工人的心脏功能具有一定的有害影响,提示对作业工人实行健康监护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物理因素 高温作业 高频电场作业 视频作业 噪声作业 心电图 健康监护
下载PDF
物理因子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脂联素的影响及其意义
15
作者 阳小云 王小梅 +2 位作者 陈昕 侯敢 杨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92-695,共4页
目的 观察物理因子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物理因子治疗组(综合组)30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药物组)30例,并于... 目的 观察物理因子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物理因子治疗组(综合组)30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药物组)30例,并于治疗前、后用乳胶凝集反应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和脂联素含量。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脂联素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综合组和药物组经治疗后,血清hs-CRP和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综合组hs-CRP和TNF-α水平的下降较药物组更明显(P〈0.05),脂联素水平提高也更显著(P〈0.05)。结论物理因子治疗脑梗死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hs-CRP、TNF-α含量及提高脂联素水平,促进内皮功能修复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治疗 脑梗死 高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脂联素
原文传递
国家教学资源库推动下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建设与思考
16
作者 傅青兰 《科教文汇》 2020年第36期115-116,共2页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是教育部“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核心建设课程之一。两年来,该课程的设计、建设、应用与更新推动了课程的创新与发展,也给课程建设带来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教学资源库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课程建设
下载PDF
赛氏杆菌抵抗性及常见物理灭菌方法对其灭活作用
17
作者 赫英姿 宋策 +3 位作者 于庭洪 贾姝 赵翀 左玲玲 《北方蚕业》 2022年第3期34-36,共3页
柞蚕败血病致病菌赛氏杆菌对光线敏感,涂菌于载玻片,室内明亮处存活4 d,暗处存活7 d;涂菌于野外叶片,叶表存活3 h,叶背存活4 h(环境温度32℃);涂菌于载玻片,日光直射(地表温度40℃)1 h完全失活,30 W紫外灯照射3 h失活。对高温湿热的耐... 柞蚕败血病致病菌赛氏杆菌对光线敏感,涂菌于载玻片,室内明亮处存活4 d,暗处存活7 d;涂菌于野外叶片,叶表存活3 h,叶背存活4 h(环境温度32℃);涂菌于载玻片,日光直射(地表温度40℃)1 h完全失活,30 W紫外灯照射3 h失活。对高温湿热的耐受能力弱,常压蒸汽处理5 min即可失活,高温干热100℃处理10 min失活,高温(70℃)水浴处理5 min即可失活,而在60℃水浴中处理5 min尚未失活。对高压蒸汽的耐受能力也较弱,高压(0.05~0.1 MPa)蒸汽处理3 min即可失活。由此可见,对塞氏杆菌采用日晒、高温干热、高温蒸汽和高压蒸汽、紫外线等物理消毒方法即可达到灭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 灭菌 赛氏杆菌 耐受性
下载PDF
NMES对脑卒中后上肢失用性肌萎缩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王永杰 马志君 +1 位作者 孙凯雯 曹博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8期271-273,285,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失用性肌萎缩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选取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脑卒中后上肢失用性肌萎缩患者2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失用性肌萎缩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选取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脑卒中后上肢失用性肌萎缩患者2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通过测量肌肉围度,以及采用MMT量表和简化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能力量表来评估治疗疗效,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中期,实验组和对照组上肢肌肉围度、MMT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ugl-Meyer量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末期,实验组和对照组上肢肌肉围度、MMT和Fugl-Meye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改善肌肉功能和有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失用性肌萎缩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失用性肌萎缩 NMES 物理因子治疗
下载PDF
心理干预及体能增进剂对高强度训练战士疲劳及焦虑、抑郁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丽 王新颖 +2 位作者 牛程麟 李杨 彭南海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11期2844-2846,共3页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及体能增进剂对高强度军事训练战士疲劳程度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9名战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体能增进剂和安慰剂,在试验前1d以及第8天进行疲劳评定量表(FAI)评定并记录战士的疲劳主诉,应用SAS、SDS...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及体能增进剂对高强度军事训练战士疲劳程度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9名战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体能增进剂和安慰剂,在试验前1d以及第8天进行疲劳评定量表(FAI)评定并记录战士的疲劳主诉,应用SAS、SDS自评量表对战士进行心理干预前后测试,并且进行疲劳程度对焦虑、抑郁影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试验后FAI因子1(疲劳严重程度量表)得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战士的疲劳主诉明显减少;干预后SAS、SD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或P<0.01);实验后FAI因子1与干预前SAS、SDS评分均有相关性(P<0.01)。[结论]体能增进剂可以降低高强度军事训练状态下战士的疲劳程度,并且通过营养干预联合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战士的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士 体能增进剂 心理干预 疲劳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Bridging larger gaps in peripheral nerves using neural prosthetics and physical therapeutic agents 被引量:1
20
作者 Muhammad Sana Ullah Sahar Matthew Barton Geoffrey Douglas Tansley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109-1115,共7页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are relatively common and can be caused by a variety of traumatic events such as motor vehicle accidents.They can lead to long-term disability,pain,and financial burden,and contribute to poor...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are relatively common and can be caused by a variety of traumatic events such as motor vehicle accidents.They can lead to long-term disability,pain,and financial burden,and contribute to poor quality of life.In this review,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n peripheral nerve gap management using nerve prostheses in conjunction with physical therapeutic agents.The use of nerve prostheses to assist nerve regeneration across large gaps(> 30 mm) has revolutionized neural surgery.The materials used for nerve prostheses have been greatly refined,making them suitable for repairing large nerve gaps.However,research on peripheral nerve gap management using nerve prostheses reports inconsistent functional outcomes,especially when prostheses are integrated with physical therapeutic agents,and thus warrants careful investigation.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nerve prostheses for bridging large nerve gaps and then addresses thei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physical therapeutic 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pair NERVE CONDUITS NERVE PROSTHESIS physical therapeutic agents electric stimulation NERVE gap AXONAL growth NERVE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