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全评价”体系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被引量:22
1
作者 叶继元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22,共8页
[目的/意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是一个科学的问题,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恰当的路径来研究。应采用概念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抽象思维法、信息法、系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沿着厘清问题、调查现状、提... [目的/意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是一个科学的问题,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恰当的路径来研究。应采用概念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抽象思维法、信息法、系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沿着厘清问题、调查现状、提出体系框架、论证检验、推广运用的路径,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过程/方法]"中国特色"的本质特征是导向性、民族性、原创性和学理性,与"国际性"并非截然对立而应相辅相成。11年前构建的学术"全评价"体系由六大要素、三个维度、八项推论等构成,以唯物史观的价值论为指导,强调学术共同体和实践、历史在价值判断中的独特地位,能够合理解释目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科学提出解决方案。[结果/结论]该体系的研究过程、成果及其影响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一次系统探索,在研究方法和路径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 评价体系 研究方法 研究路径 学术“全评价”体系
原文传递
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雪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国家社科基金于2010年设立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旨在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该项目主要资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进入国外主流发... 国家社科基金于2010年设立的"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旨在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该项目主要资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以增进国外对当代中国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提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这一项目实施三年来,为中国学术的海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分析中国学术外译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并希望借此将这一项目打造成为一个中华学术外译的系统性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学术 外译 哲学社会科学
下载PDF
探索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规律——学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秉公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根本是以理服人。这是因为,以理服人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人性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方式是理论方向育人、理论魅力育人、理论整合育人、理论人格育... 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根本是以理服人。这是因为,以理服人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人性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方式是理论方向育人、理论魅力育人、理论整合育人、理论人格育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育人应具备较的素养——肩负"经师与人师"双重职责、掌握"两种"学问、提升人格境界、教学具有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以理服人 四种育人方式 双重职责 教学魅力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职责边界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16
4
作者 沈壮海 夏义堃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1,共9页
[目的/意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牵涉面广,涉及主体众多,厘清不同主体的评价职责与责任边界是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前提要件。[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查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发展演进过程的历史考... [目的/意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牵涉面广,涉及主体众多,厘清不同主体的评价职责与责任边界是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体系的前提要件。[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查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发展演进过程的历史考察,揭示学术评价体系与学术体系、管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归纳学术共同体和行政管理部门等主体的评价职责。[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学术评价既脱胎于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又服务于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发展与学术事务管理,既需要多主体的科学分工、准确定位、密切协作,也需要明确不同主体的准入边界、准入方式与职责内容、权利义务。当前,要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使命承载,直面评价管理中的问题症结,明晰多主体评价关系与职责边界,进而建构基于学术信任的学术共同体自律与多主体评价监督相结合的阳光评价体系与健康评价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评价 学术信任 职责边界
原文传递
辩证看待学术期刊在“三大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曙光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5,69,共6页
学术期刊在“三大体系”建设中所担负的使命、发挥的作用,是当前学术界、期刊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这实际上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学术期刊发展的关系问题,两者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学术期刊的发展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如影随形、亦步... 学术期刊在“三大体系”建设中所担负的使命、发挥的作用,是当前学术界、期刊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这实际上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学术期刊发展的关系问题,两者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学术期刊的发展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如影随形、亦步亦趋、同频共振、共生共荣的,两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另一方面,学术期刊可以发挥主体性、主观能动性,通过主题宣传、选题制、主持人制度、会议论坛、学术争鸣、重大课题成果发布等形式,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发挥引导、推动和促进作用。既不能否定学术期刊在“三大体系”建构中引领创新的作用,从而否定期刊编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也不能过分夸大学术期刊在“三大体系”建设中的引领创新作用,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研究者具有较强的个性,时代的问题千变万化、层出不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引领创新 “三大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
下载PDF
论黑格尔的哲学遗产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晓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190,共16页
我们今天之所以有必要重新标举并阐说黑格尔的哲学遗产,是因为切中现实的思想任务急需这笔遗产,而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和知识样式却一再试图遗忘之、抹杀之。对于当今时代的自我理解来说,黑格尔的哲学遗产特别地包括:(1)将一般所谓知识,即... 我们今天之所以有必要重新标举并阐说黑格尔的哲学遗产,是因为切中现实的思想任务急需这笔遗产,而现代性的意识形态和知识样式却一再试图遗忘之、抹杀之。对于当今时代的自我理解来说,黑格尔的哲学遗产特别地包括:(1)将一般所谓知识,即知性的知识,批判地把握为有限性的知识;通过对知性知识之运作机制(“外在反思”或“形式推理”)的哲学考察,揭明此种知识及其学术之根本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性质。(2)黑格尔并不拒斥知性的知识,而是要求在占有其成果的同时超越之(扬弃之);此种超越的本体论要义是思想通达于事物自身,从而使知识或学术保有其真正的客观性(真理性),使知性反思的抽象普遍性上升为思辨—具体的普遍性。(3)对知性形而上学的批判,不仅在哲学上史无前例地开启出历史性的思想维度,而且最具决定性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广大区域,黑格尔籍此“开辟了一条理解人类社会现实的道路”;此一道路将社会—历史的实体性内容托付给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成为其思想任务的主导定向。在这个意义上,清理和真正消化黑格尔哲学的遗产,将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建构,尤其是摆脱中国学术长久以来的对外学徒状态,进而切中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本身提供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哲学遗产 知性知识 哲学社会科学
下载PDF
习近平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中国特色”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同舫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2期5-12,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展现出三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在怎样解释中国的问题上,超脱了近代以来以西方理论解释中国现实的窠臼,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发展了具有民族性和独创性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展现出三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在怎样解释中国的问题上,超脱了近代以来以西方理论解释中国现实的窠臼,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发展了具有民族性和独创性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在怎样对待人类思维成果的问题上,体现出融合多元文化的文明意识,将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共同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思想资源;在怎样赋予理论以现实意义的问题上,彰显出立足新时代实践的问题意识,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研究导向与主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解析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智 张超然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84-91,共8页
新文科建设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之一,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打造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体系应以尊重规律、立足国情、守正创新、分类推进为导向。在具体的实践中... 新文科建设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之一,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打造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体系应以尊重规律、立足国情、守正创新、分类推进为导向。在具体的实践中,明确总体目标,提供文科教育方向指引;强化价值引领,推进立德树人落地落实;促进专业优化,提升文科专业建设水平;建立课程体系,促进文科教育提质升级;推动模式创新,契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打造质量文化,切实提高文科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培养 实践探索
下载PDF
论操作化: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启示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肃然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87,共29页
"操作化"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概念,目前许多社会学家对它的理解都源于以语言图像论为代表的传统社会科学哲学。语用学转向后的当代社会科学哲学则推翻了语言图像论,指出语词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所对应的客观对象,而... "操作化"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概念,目前许多社会学家对它的理解都源于以语言图像论为代表的传统社会科学哲学。语用学转向后的当代社会科学哲学则推翻了语言图像论,指出语词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所对应的客观对象,而在于语词自身的实践用法及其相应的生活形式。这种观点为社会学家们提供了对于操作化的重新理解,也为超越目前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化 社会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哲学 语用学转向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思考 被引量:10
10
作者 齐卫平 姜裕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2,共7页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话语权的争夺,实质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西方国家总是凭借其在话语权中的优势地位,极力宣扬渗透西方国家价值观思想的"普世价值",并以此来评价他国事务,干涉他国内政。构...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话语权的争夺,实质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西方国家总是凭借其在话语权中的优势地位,极力宣扬渗透西方国家价值观思想的"普世价值",并以此来评价他国事务,干涉他国内政。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的中国特色,必须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善于研究中国现象、总结中国经验、提炼中国学术话语,用中国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话语 中国特色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转型提升之路径探索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继伟 刘颖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83-89,共7页
全球治理与社会变革、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拓展了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畴,也对传统科研组织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模式提出了新命题。论文在分析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建设要求,评述美国实践的基础上,阐明我国新文科... 全球治理与社会变革、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拓展了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和范畴,也对传统科研组织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模式提出了新命题。论文在分析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建设要求,评述美国实践的基础上,阐明我国新文科科研的基本内涵,并从科研模式创新、评价体系创新、方法转型创新、学术话语创新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新文科科研转型提升的实施路径。认为新文科建设要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要考虑不同类型高校目标定位、发展模式、发展水平的现实,发挥优势特色,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科研转型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人文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 科研转型 科研管理
下载PDF
“三重三轻”:科研激励机制刍议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瑞萍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哲学社会科学激励是科研管理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有效的、科学的科研激励机制可以极大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多出成果特别是精品成果、多出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目的。本文侧重梳理了社科院系统的科研激励机制现状... 哲学社会科学激励是科研管理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有效的、科学的科研激励机制可以极大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多出成果特别是精品成果、多出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目的。本文侧重梳理了社科院系统的科研激励机制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即重低层次激励、轻国家级政府激励,重成果、轻学者,重精神激励、轻物质激励,最后提出改进和完善科研激励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科研激励 精品 人才
下载PDF
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制度及其启示 被引量:9
13
作者 袁清 姚威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15-419,共5页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对于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长期繁荣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制度的探讨,得出繁荣发展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制度的建议:一是建立灵活多元的学术评价体...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对于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长期繁荣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制度的探讨,得出繁荣发展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制度的建议:一是建立灵活多元的学术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同行评议制度;二是注重成果质量,加大力度推行代表性学术成果制度;三是逐步试行专门评价机构制度,建立公正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四是加强文化建设,打造良性的学术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评价 同行评议 代表性成果 评价机构
原文传递
高校文科专业教材建设的辩证思考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昆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3-80,共8页
教材是教育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影响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奠基工程、培元工程、铸魂工程,但我国高校教材建设存在不少短板。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高校教材建设尤其是高校文科教材建设,应该处理好... 教材是教育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影响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奠基工程、培元工程、铸魂工程,但我国高校教材建设存在不少短板。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高校教材建设尤其是高校文科教材建设,应该处理好政治性和专业性、管与放、统与分、编与创,以及教材体系与学科体系等方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建设 高等教育 学科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晓婷 杨英伦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1-441,共11页
【目的】梳理我国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建设的问题、原因,探讨如何有效建设和发展预印本平台,以支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和发展。【方法】通过文献梳理、网络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我国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的特色和建设问题。【结果... 【目的】梳理我国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建设的问题、原因,探讨如何有效建设和发展预印本平台,以支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和发展。【方法】通过文献梳理、网络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我国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的特色和建设问题。【结果】我国对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的实践探索不足;预印本平台的价值尚未得到人文社科领域的充分重视;人文社科学者和期刊编辑对预印本平台存在诸多顾虑;人文社科预印本相关的政策保障措施缺乏。【结论】建立中国自主的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加强预印本平台与期刊的业务协同合作;应用AI技术消除学者和期刊编辑的顾虑;构建人文社科预印本平台的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印本平台 人文社会科学 预印本 哲学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哲学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合理化重建 被引量:7
16
作者 安维复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20,共7页
哲学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都是某种知识,都具有可检验性、解题能力和社会认可三个共享的思想要素。当某种学术观点不仅被学界认可而且也被全社会所认可的时候,这种学术就会变成意识形态,而某种意识形态也无非是某种学术观点不仅解决了学... 哲学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都是某种知识,都具有可检验性、解题能力和社会认可三个共享的思想要素。当某种学术观点不仅被学界认可而且也被全社会所认可的时候,这种学术就会变成意识形态,而某种意识形态也无非是某种学术观点不仅解决了学术问题而且也能够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就经历了从科学探索到社会思潮、再到政治制度的嬗变,也是从某种学术观点上升为意识形态的。从这个角度看,哲学社会科学是意识形态的思想库,意识形态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合力。因此,意识形态来源于并超越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自由探索。当某种意识形态能够包容并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的时候,这种意识形态就具有作为社会核心价值的先进性;但是,当哲学社会科学自由探索超越了现行意识形态的时候,这种意识形态就被更能包容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成果的意识形态所替代。因此,任何意识形态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前意识形态(学术的自由探索)意识形态确立(某种或某些学术观点上升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反常与滞后(现行意识形态与先进学术观点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变革(代表先进思想的学术观点替代了旧式的意识形态)新的意识形态(这种/些先进的学术思想经过全社会的认同特别是政治家的重建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意识形态变革是新的社会思想替代了旧的意识形态,但其实质是哲学社会科学的自我革新,即一种社会思想被更先进的社会思想所替代。今天的哲学社会科学,将会成为明天的意识形态;今天的意识形态,其实就来源于昨天的哲学社会科学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主义 意识形态 哲学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组织范式变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沅傧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5-292,共8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和“新文科”建设大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先进技术与人文社科知识交叉融合的“交换机”,成为各高校追求科研组织模式变革、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点。相较于传统社科研究机构,社科实验室...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和“新文科”建设大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先进技术与人文社科知识交叉融合的“交换机”,成为各高校追求科研组织模式变革、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点。相较于传统社科研究机构,社科实验室从诞生起就被赋予服务科学决策、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术创新、汇聚研究数据、培育先进人才等功能定位。在研究需求方面,社科实验室存在专业型、平台型和综合型三种组织模式;在组织框架和资源构成方面,社科实验室具备研究目标、研究基础、组织管理、研究支撑和成果输出等五大核心要素。结合社科实验室的核心要素,该文初步构建了一套实验室评价要素体系,以期对高校建设高水平社科重点实验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社科实验室 交叉融合 实验技术
下载PDF
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职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周谊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4-168,共5页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社会服务作为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思想和理...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社会服务作为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思想和理论指引,并且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文明进步。新的时代,迫切需要深刻体认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和特征,把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发展的时代要求,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北京大学通过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国家一流,才有学术一流;只有学术一流,才有国家一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只有在服务国家发展中追求一流学科才是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国家发展 社会服务
原文传递
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鹏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5期98-101,共4页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针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所面临的问题,文章从转变思想观念、健全转化机制、完善评估体系、创新组织形...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针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所面临的问题,文章从转变思想观念、健全转化机制、完善评估体系、创新组织形式等方面提出有效措施,从而更加深刻认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服务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成果 转化 能力
下载PDF
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瑞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1,共4页
科研创新团队是培养人才、催生重大创新成果的有效模式。目前广西各级政府、各高校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力度不够。广西应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的建设,结合学科优势选择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主攻方向,建立健全创新团队... 科研创新团队是培养人才、催生重大创新成果的有效模式。目前广西各级政府、各高校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力度不够。广西应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的建设,结合学科优势选择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主攻方向,建立健全创新团队的各种运行和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 创新团队 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