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肛肠疾病肛周菌群调查与手术切口感染致病菌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邓兵 梁建生 +5 位作者 徐桂兰 俞立民 王燕 汪洋 刘杏桃 黄卉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98-300,共3页
目的了解肛肠疾病肛周菌群与手术切口感染关系,为有效地控制污染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检验方法,对肛肠疾病住院病人手术前、后肛周及切口进行采样检测。结果痔疮等疾病患者手术部位菌群分布占前三位的是大肠杆菌... 目的了解肛肠疾病肛周菌群与手术切口感染关系,为有效地控制污染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检验方法,对肛肠疾病住院病人手术前、后肛周及切口进行采样检测。结果痔疮等疾病患者手术部位菌群分布占前三位的是大肠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变形杆菌。肛周脓肿患者手术部位菌群分布占前三位的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霉菌。肛瘘患者手术部位菌群分布占前三位的是大肠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霉菌。肛肠疾病肛周手术切口部位有30%以上污染菌量比手术前明显增加,种群也发生变化。结论肛肠疾病肛周菌群随疾病种类不同而改变,手术后菌群和菌量都发生了变化,此与切口感染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肛周菌群 手术切口 感染
原文传递
肛肠疾病肛周菌群调查及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切口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昌荣 黎霞 +1 位作者 潘颐聪 邓建平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3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肛周菌群及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切口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120例肛肠疾病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无菌棉拭子采集入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肛周分泌物,检测并分析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肛疾病手术方式对病原菌的影响.结果:12...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肛周菌群及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切口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120例肛肠疾病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无菌棉拭子采集入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肛周分泌物,检测并分析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肛疾病手术方式对病原菌的影响.结果:120例患者术前共检出菌种15种,菌株70株;术后共检出菌种20种,菌株134株,术前后革兰阴性菌总计增量35株,数量前三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奇异变形杆菌;革兰阳性菌总计增量22株,数量前三的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咽峡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手术前后菌种数量变化前三的手术为肛周脓肿引流术(增量7种)、肛裂手术(增量5种)及环性切除术(增量4种);手术前后病原菌数量变化前三的手术为肛瘘切开术(增量19株)、肛周脓肿引流术(增量14株)及肛瘘挂线术(增量13株).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前三分别是氨苄西林88.89%、青霉素85.19%及氧氟沙星62.96%;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前三分别是氨苄西林92.31%、青霉素92.31%及苯唑西林84.62%;奇异变形杆菌耐药率前三分别氨苄西林70.00%、头孢唑林60.00%及环丙沙星60.00%.结论:手术方式、疾病种类均可影响术后病原菌感染种类及数量,治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感染率更低的手术,并结合临床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肛周菌群 手术方式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抗菌药物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对肛肠疾病肛周菌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启新 刘菲 徐延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984-2986,共3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与切开管线术治疗肛肠疾病对肛周菌群的影响,为肛周脓肿寻找良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月肛周脓肿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切开挂线术治疗,治...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与切开管线术治疗肛肠疾病对肛周菌群的影响,为肛周脓肿寻找良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月肛周脓肿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切开挂线术治疗,治疗一周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菌群数量、血浆内毒素水平进行比较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大肠埃希菌和双歧杆菌菌落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真菌菌落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真菌菌落数与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切开挂线术配合抗菌药物治疗肛肠疾病可以更为明显的改善患者肛周病原菌数量,有效避免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挂线术 抗菌药物 肛肠疾病 肛周菌群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肛周脓肿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石斌 樊平 +2 位作者 许方方 严春红 张媛媛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年第12期16-18,共3页
通过分析肛周脓肿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指导临床治疗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选取89例肛周脓肿患者,对性别、年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肛周脓肿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以单一病原菌感染为主,混合感染少见。... 通过分析肛周脓肿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指导临床治疗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选取89例肛周脓肿患者,对性别、年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肛周脓肿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以单一病原菌感染为主,混合感染少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常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在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51.67%,不建议经验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酶抗菌素药物。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敏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低、敏感性高,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结果表明,肛周脓肿分离的14种病原菌,大肠埃希菌最常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在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不建议经验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酶抗菌素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菌群 药敏
原文传递
rh⁃bFGF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菌群、创面渗出和肉芽生长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倪佳敏 施爱萍 +1 位作者 徐玲 李刚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4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菌群、创面渗出和肉芽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菌群、创面渗出和肉芽生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浸有甲硝唑的凝胶纱条填塞切口,观察组采用浸有重组人表皮因子的凝胶纱条填塞切口,比较两组术后创面菌群、创面渗出和肉芽生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治愈后出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住院天数和治疗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创面无菌生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的创面菌群均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术后14 d,两组的创面渗出、肉芽生长评分均低于术后3 d,且术后3 d、术后7 d、术后14 d,观察组的创面渗出、肉芽生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够能够有效改善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渗出情况、促进肉芽生长,同时还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总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肛周脓肿 创面菌群 创面渗出 肉芽生长
下载PDF
致病菌对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学诚 张力方 王书君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致病菌对肛周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根据病原菌来源将262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肠道菌群组(n=150)和非肠道菌群组(n=112),两组患者均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术前术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所有患... 目的:探讨致病菌对肛周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根据病原菌来源将262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肠道菌群组(n=150)和非肠道菌群组(n=112),两组患者均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术前术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切口不愈合、脓肿再次形成、肛瘘形成视为复发)。结果:肠道菌群组患者复发率为38.67%(58/150),非肠道菌群组患者复发率为14.29%(16/112),肠道菌群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非肠道菌群组(P<0.05)。结论:致病菌来源于肠道菌群的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后容易复发;因此,在应用抗生素前对脓液标本致病菌的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不但能避免抗生素的滥用,而且有助于肛周脓肿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致病菌 肠道菌群 复发率
下载PDF
肛周脓肿经三间隙引流术后发生肛瘘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叶鹏飞 杨会举 +2 位作者 何新立 李辰 王浩印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患者三间隙引流术(TCC)后发生肛瘘的影响因素,为肛周脓肿患者TCC术后拟定早期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CC治疗的93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2个月参照相...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患者三间隙引流术(TCC)后发生肛瘘的影响因素,为肛周脓肿患者TCC术后拟定早期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CC治疗的93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2个月参照相关标准评估肛周脓肿患者肛瘘发生情况;设计基线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肛周脓肿患者TCC术后肛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93例肛周脓肿患者TCC术后发生肛瘘18例,发生率为19.35%;经单因素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肛周脓肿病史、肠道菌致病、C反应蛋白(CRP)过表达、白细胞介素8(IL-8)过表达均是肛周脓肿患者TCC术后发生肛瘘的影响因素(OR>1,P均<0.05)。结论肛周脓肿患者TCC术后肛瘘发生风险高,可能与肛周脓肿病史、肠道菌致病、CRP过表达、IL-8过表达有关,临床应重视有上述风险因素的肛周脓肿患者TCC术后早期预防、干预,以期降低肛周脓肿患者TCC术后肛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 肛周 三间隙引流术 肛瘘 肠道菌群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8
原文传递
肛周脓肿患者手术前后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的差异性分析
8
作者 尹和宅 沈丽冬 +2 位作者 袁梅 王启 洪中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 通过16S rDNA基因测序检测肛周脓肿患者手术前后的肠道菌群分布,探讨其与健康人的菌群分布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收集2022年8—11月期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肛肠科就诊的15名肛周脓肿患者(观察组)及1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目的 通过16S rDNA基因测序检测肛周脓肿患者手术前后的肠道菌群分布,探讨其与健康人的菌群分布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收集2022年8—11月期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肛肠科就诊的15名肛周脓肿患者(观察组)及1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提取其粪便DNA,通过PCR扩增和16S rDNA基因测序,进行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等数据分析,并筛选肛周脓肿可能的主要标志菌群。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的Chao1和Observed_species指数升高,术后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的Chao1、Shannon、Simpson、Observed_species指数均降低(P<0.05)。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对照组、观察组术前、术后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P<0.05),术后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P<0.05);与术前比较,观察组术后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P<0.05)。筛选肛周脓肿主要标志菌群,ROC曲线分析显示,嗜胆菌属的AUC最大(AUC=0.831)。结论 肛周脓肿患者手术前后与健康人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异,手术治疗后肠道菌群丰度发生显著变化,嗜胆菌属可能是肛周脓肿的主要标志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肠道菌群 16S rDNA测序
原文传递
肛周脓肿菌群分布及药敏试验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丽宁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3年第4期21-22,共2页
为探讨肛周脓肿的菌群分布与药敏特点,选择350例肛周脓肿患者,对其脓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显示,350例患者中,检出致病菌者261例(74.57%),菌株8种2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6株(97.44%),革兰阳性... 为探讨肛周脓肿的菌群分布与药敏特点,选择350例肛周脓肿患者,对其脓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显示,350例患者中,检出致病菌者261例(74.57%),菌株8种2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6株(97.44%),革兰阳性菌7株(2.56%);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的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凹松、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普遍敏感,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多为不¨程度的耐药。结果表明,肛周脓肿细菌感染菌群分布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头孢类抗生素普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剧脓肿 菌群分布 药物敏感试验
原文传递
清热解毒方加压灌洗对肛周脓肿引流术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病原菌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杨春 王翔 张峰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4期2002-2005,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方加压灌洗对肛周脓肿引流术后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病原菌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安康市中心医院中医肛肠科收治的110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方加压灌洗对肛周脓肿引流术后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病原菌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安康市中心医院中医肛肠科收治的110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用药物丁莫匹罗星软膏涂抹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清热解毒方加压灌洗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CD4^(+)、CD8^(+)、CD4^(+)/CD8^(+)、肠球菌、酵母菌、肠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的水平,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TNF-α、IL-6、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4^(+)、CD8^(+)、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CRP、TNF-α、IL-6水平分别为(3.60±0.57)ng/mL、(72.44±3.13)pg/L、(3.28±0.37)p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9±0.41)ng/mL、(86.29±3.90)pg/L、(4.54±0.70)pg/L,CD4^(+)、CD8^(+)、CD4^(+)/CD8^(+)分别为(61.51±4.61)%、(57.74±5.59)%、1.44±0.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52±4.32)%、(52.11±5.56)%、1.21±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肠球菌、酵母菌、肠杆菌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肠球菌、酵母菌、肠杆菌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肠球菌、酵母菌、肠杆菌分别为(7.32±0.50)lgCFU/g、(4.62±0.30)lgCFU/g、(8.02±0.87)lgCFU/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0±0.55)lg CFU/g、(5.05±0.37)lgCFU/g、(8.93±0.90)lg CFU/g,乳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分别为(7.00±0.91)lg CFU/g、(8.92±1.04)lgCFU/g、(9.26±1.04)lgCFU/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1±0.83)lgCFU/g、(8.01±0.92)lgCFU/g、(8.15±0.93)lgCFU/g,差异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清热解毒方 加压灌洗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与肛周菌群及TLR4 mRNA对其预测价值
11
作者 张红艳 吴秋玲 +2 位作者 张宇星 胡丽 王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958-2962,共5页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肛周菌群与Toll样受体4(TLR4)mRNA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3月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三科收治的241例行肛肠手术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38例及非感染组...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肛周菌群与Toll样受体4(TLR4)mRNA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3月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三科收治的241例行肛肠手术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38例及非感染组203例,于术前及术后1、3、7 d时测定TLR4 mRNA表达水平,于手术前后采用无菌棉拭子涂抹方法采集患者肛周样本,评估肛周菌群数量及种类情况.结果感染组手术时间长于非感染组(P<0.05);切口感染部位检出病原菌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0株占68.18%,革兰阳性菌12株占27.27%,真菌2株占4.55%;共46例发生肛周菌量变化,肛周菌量增加患者感染率高于肛周菌量无增加患者(P<0.05);共53例发生肛周菌种变化,肛周菌群增加患者感染率高于肛周菌群无增加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肛周菌种、肛周菌量是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及非感染组术后TLR4水平均升高(P<0.05),感染组术后3、7 d时TLR4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术后1、3、7 d TLR4预测术后切口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2、0.854、0.805.结论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肛周菌群数量、种类及TLR4表达量明显增加,通过检测肛周菌群数量、早期动态监测TLR4的表达可一定程度上评估感染风险,为早期治疗及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肛肠外科术 切口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肛周菌群 TOLL样受体4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Meta-Analysis of the Bacterial Detection Rate in Perianal Abscess
12
作者 Peizheng Han Jingtao Sha +1 位作者 Shenghua Du Xiangyan Yang 《Proceedings of Anticancer Research》 2021年第5期33-40,共8页
Literatur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 in perianal absces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nd at different times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in perianal abscess was meta-analyzed using ... Literatur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 in perianal absces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nd at different times we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in perianal abscess was meta-analyzed using STATA 12.0 statistical softwa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rate of Escherichia coli was 0.64(95%CI,0.54-0.74),Klebsiella pneumoniae was 0.13(95%CI,0.12-0.15),and Staphylococcus was 0.07(95%CI,0.04-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anal abscess META-ANALYSIS Bacteria flora Escherichia 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e STAPHYLOCOCCUS Antibiotic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对肛周脓肿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水平的影响探讨
13
作者 魏红霞 王亚 《科技与健康》 2022年第7期76-78,共3页
探讨了精细化护理对肛周脓肿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水平的影响。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 探讨了精细化护理对肛周脓肿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水平的影响。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记录护理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 pain score;VAS)评分、肠道菌群、生活质量变化,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研究发现,精细化护理可有效缓解肛周脓肿患者的疼痛,改善其肠道菌群,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精细化护理 效果 肠道菌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大黄制剂在肛周脓肿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林剑鹏 沈卫星 崔恒官 《河北中医》 2024年第7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制剂在肛周脓肿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以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处理,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制剂治疗。统计术后1周2组疗效... 目的探讨大黄制剂在肛周脓肿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以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处理,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制剂治疗。统计术后1周2组疗效、创面菌群情况,分析术前、术后1周2组炎症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降钙素原(PCT)情况,于术后1、7 d评估2组术后疼痛及创面渗液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P<0.05);术后1周研究组创面存在大肠埃希菌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2组血清IL-6、TNF-α、PC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术后1周研究组血清IL-6、TNF-α、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 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创面渗液评分低于术后1 d(P<0.05),且术后7 d研究组VAS评分、创面渗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制剂应用于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可减少创面菌群,减轻患者炎症反应,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创面渗液,整体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 大黄制剂 创面菌群 炎性反应 创面渗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