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晋武帝立嗣及其斗争考论——以齐王攸夺嫡为中心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永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11,共7页
西晋之治乱存亡 ,与武帝立嗣及由此引发的统治集团的斗争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 ,齐王攸夺嫡问题尤为关键。武帝当政前 ,其继嗣位曾受到其弟攸的威胁 ,故其称帝后即以子衷为太子 ,以断绝攸进位之望。然衷弱智 ,无法理政 ,朝臣屡议废之 ,... 西晋之治乱存亡 ,与武帝立嗣及由此引发的统治集团的斗争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 ,齐王攸夺嫡问题尤为关键。武帝当政前 ,其继嗣位曾受到其弟攸的威胁 ,故其称帝后即以子衷为太子 ,以断绝攸进位之望。然衷弱智 ,无法理政 ,朝臣屡议废之 ,并提议以齐王为嗣。这触怒了武帝 ,在杨皇后及贾充党与的操纵下 ,武帝不仅确定以惠帝为嗣 ,而且逼迫齐王攸就国 ,致使其愤恨而死 ,同时对拥戴齐王的“清议派”士大夫进行严厉打击 ,激化了统治集团内的斗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武帝 齐王攸 惠帝 杨皇后 党争
下载PDF
政治极化之源:美国制度中的党争基因 被引量:6
2
作者 范勇鹏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2-87,共16页
当前,美国政治极化现象日益突出,政治精英的极化主要体现为两党间的党争。党争现象有深刻的制度根源。美国制度产生于欧洲传统,即一种小规模政体传统。小规模政体的特点之一就是党争频仍。为了克服党争,哲学家们提出了混合政体等制度方... 当前,美国政治极化现象日益突出,政治精英的极化主要体现为两党间的党争。党争现象有深刻的制度根源。美国制度产生于欧洲传统,即一种小规模政体传统。小规模政体的特点之一就是党争频仍。为了克服党争,哲学家们提出了混合政体等制度方案,但是均未被证明有效。到美国建国立宪之际,始用规模来消除党争。但是基于城邦联盟与封建制度的历史经验和当时现实条件,美国只能采取权力分层的联邦制和在各层实行分权制,这种结构又要求采取代议制、选举制,并进而产生政党制。这些制度都天然具有党争基因,无法有效制约党派之争。美国宗教对政治的影响也加剧了党争现象。西方和美国式党争有腐而不败、垂而不死的特征,长远必将侵蚀国家肌体,导致国家衰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政治极化 党争 联邦制
下载PDF
近百年明代文学与政治研究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齐洲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9,共9页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话题 ,明代文学与政治也受到学术界关注。本文对近百年来有关明代文学与政治的研究进行了清理 ,重点评介了明初文学与明初政治、明代党争与明代文学、明代阶级斗争与明代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
关键词 文学 政治 党争 阶级斗争
下载PDF
拜登政府推出“印太经济框架”的原因再审视——基于政党政治的视角
4
作者 邢瑞利 《边界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10-128,共19页
拜登上台执政后不考虑重返TPP而是另起炉灶推出“印太经济框架”,政党政治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长期以来在经贸问题上形成的政策偏好、斗争妥协以及政党内派系分歧等共同塑造了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基本内容。“印太经... 拜登上台执政后不考虑重返TPP而是另起炉灶推出“印太经济框架”,政党政治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长期以来在经贸问题上形成的政策偏好、斗争妥协以及政党内派系分歧等共同塑造了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基本内容。“印太经济框架”的推出既源于共和党极力反对下美国重返TPP陷入被动的国内现实,也与民主党内激进派势力的施压密切相关,还是拜登政府谋取中期选举成果和竞选连任的产物。未来“印太经济框架”的推进落实须平衡好作为反对党的共和党、作为党内反对派的民主党激进派、作为政策需求方的民众和利益集团等三种力量的压力。尽管“印太经济框架”的实际效用尚待观察,但其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中国须密切关注并审慎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印太经济框架 政党政治 政党斗争
下载PDF
周必大、朱熹与吕、范解仇公案——兼论南宋政治上的调和思想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97,共7页
由欧阳修撰写《范公神道碑》而引出的范仲淹与吕夷简解仇公案,在南宋庆元年间引起了周必大与朱熹之间的激烈争论,前者认为吕、范始终未曾解仇,后者则坚持两人确有解仇之事。但周、朱两人争论的实质并不在于对是否解仇进行事实判定,而是... 由欧阳修撰写《范公神道碑》而引出的范仲淹与吕夷简解仇公案,在南宋庆元年间引起了周必大与朱熹之间的激烈争论,前者认为吕、范始终未曾解仇,后者则坚持两人确有解仇之事。但周、朱两人争论的实质并不在于对是否解仇进行事实判定,而是两种非常不同的关于党争的政治思想间的交锋。周必大在政治上信奉调和思想,坚持朝廷用人当不分党派,兼收并蓄。朱熹则主张政治的首要之务在区分"君子""小人",坚决反对两者杂用的调和倾向。在整个南宋时期,两种思想皆不乏追随者,但总体上看,周必大所代表的调和思想获得更多青睐,调和构成了南宋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周必大 朱熹 党争 调和
原文传递
党争视野下的《曾布日录》 被引量:4
6
作者 熊鸣琴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01-204,214,共5页
《曾布日录》有着极重要的史料价值,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哲宗朝事迹时引录《曾布日录》甚多。其中原因在于:由于党争因素的影响,《哲宗实录》前后两次编修,内容不一,李焘只能参照其它史料对哲宗朝事迹加以辨析。而宋高宗对曾... 《曾布日录》有着极重要的史料价值,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哲宗朝事迹时引录《曾布日录》甚多。其中原因在于:由于党争因素的影响,《哲宗实录》前后两次编修,内容不一,李焘只能参照其它史料对哲宗朝事迹加以辨析。而宋高宗对曾布《三朝正论》的欣赏,曾布及其子孙对《曾布日录》的曲笔及删润,使得南宋的舆论导向对《曾布日录》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争 《曾布日录》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下载PDF
试论《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的历史意识与文学意识的结合
7
作者 刘鹤岩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9,共4页
在崇祯皇帝继位、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垮台以后,当时的文坛出现了三部揭露谴责魏忠贤阉党的小说:《警世阴阳梦》、《皇明中兴圣烈传》和《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在这三部斥魏小说中,《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的历史意识与文学意识结合得最好,... 在崇祯皇帝继位、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垮台以后,当时的文坛出现了三部揭露谴责魏忠贤阉党的小说:《警世阴阳梦》、《皇明中兴圣烈传》和《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在这三部斥魏小说中,《魏忠贤小说斥奸书》的历史意识与文学意识结合得最好,是最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作品,这部书令人瞩目之处是,该书作为一部历史小说,用艺术的手法,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晚明时期东林党与魏党进行顽强斗争的过程,在历史小说的写作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林党 魏党 党争 历史 文学
下载PDF
贾充:专制体制下矛盾冲突的悲剧个体 被引量:2
8
作者 汪奎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3-57,共5页
贾充是魏晋之际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 ,他不仅是魏晋嬗变的焦点所在 ,而且在晋初政治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人物 ,历来史家大多持否定态度。实际上 ,贾充远非正史所载的那样奸佞无比 ,罪大恶极 ;相反 ,贾充是一个... 贾充是魏晋之际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 ,他不仅是魏晋嬗变的焦点所在 ,而且在晋初政治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人物 ,历来史家大多持否定态度。实际上 ,贾充远非正史所载的那样奸佞无比 ,罪大恶极 ;相反 ,贾充是一个在诸多方面都有着重大贡献的人物 ,缺点虽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充 魏晋嬗变 专制体制 矛盾冲突 悲剧个体 党争 《秦始律》
下载PDF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王明错误的认识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肖纯柏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9-85,共7页
毛泽东对王明错误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毛泽东一度肯定过六届四中全会,后来又改变了起初的想法;期间毛泽东原打算不公开点名批评王明,后来又加上王明的名字;曾经指出王明的有些错误是原则错误而不是路线错误,后来又把王明... 毛泽东对王明错误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毛泽东一度肯定过六届四中全会,后来又改变了起初的想法;期间毛泽东原打算不公开点名批评王明,后来又加上王明的名字;曾经指出王明的有些错误是原则错误而不是路线错误,后来又把王明问题定性为反党问题;七大召开前后毛泽东最终认为王明错误是党内错误,并提名王明为七大中央委员候选人。毛泽东对王明错误的认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延安时期党内斗争的曲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王明错误 党内斗争 党的团结
下载PDF
符号的构建——沈一贯反东林形象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立杰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93-103,共11页
沈一贯担任阁臣长达十三年之久,是后张居正时期在阁时间最长的阁臣。一般认为,沈一贯在阁期间结党营私,组成以其为中心的浙党,倾陷东林,开启了晚明党争。但在沈一贯与同僚的关系,尤其是与东林的关系实态和浙党的形成轨迹、内涵、成员等... 沈一贯担任阁臣长达十三年之久,是后张居正时期在阁时间最长的阁臣。一般认为,沈一贯在阁期间结党营私,组成以其为中心的浙党,倾陷东林,开启了晚明党争。但在沈一贯与同僚的关系,尤其是与东林的关系实态和浙党的形成轨迹、内涵、成员等方面,史家的阐述颇多歧异。揆诸明清史籍,可知党争爆发时,沈一贯早已远离政治中心,不闻时事。因特殊时代的政治背景,舆论上特定的政治诉求,沈一贯才被冠以党魁之名,被动卷入到党争中。他是朝野相互攻讦的名号,凡是被冠之以其党羽者,皆被公论所贬斥。浙党并不是一个实体,只是一个因政治斗争而被构建的群体。此外,朝野之间、官员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处于不畅的状态,也是沈一贯反东林形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一贯 浙党 东林 党争 万历朝
下载PDF
在悲苦不振中沉沦自灭——谈秦观贬谪词的情感轨迹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英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84-88,共5页
词人秦观在七年的贬谪期间写有二十多首词,这些词真实记录了他在悲苦不振中走向沉沦自灭的情感演变轨迹:贬谪初期,词风凄婉,经常通过今昔对比表现失落之感;贬谪中期,词风趋向凄厉,表现了词人在险恶现实处境中的悲鸣;贬谪后期,秦观词流... 词人秦观在七年的贬谪期间写有二十多首词,这些词真实记录了他在悲苦不振中走向沉沦自灭的情感演变轨迹:贬谪初期,词风凄婉,经常通过今昔对比表现失落之感;贬谪中期,词风趋向凄厉,表现了词人在险恶现实处境中的悲鸣;贬谪后期,秦观词流露出绝望之感,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借酒浇愁的词作中。从秦观贬谪词里,我们能看到北宋党争给士人带来的身心双重的痛苦,以及个人命运在时代漩涡中的沉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淮海词 贬谪 党争
下载PDF
党争与苏辙使辽诗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昌懋 《理论界》 2021年第10期96-102,共7页
在元祐四年苏辙出使辽国的过程中,从其使辽诗歌《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看,他与后来被归入洛党的副使赵君锡唱和不已,托付心思,证明至少此时洛蜀朔党争尚未完全展开。这组诗歌以及《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五道》中所展现的苏辙“契丹认识”,... 在元祐四年苏辙出使辽国的过程中,从其使辽诗歌《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看,他与后来被归入洛党的副使赵君锡唱和不已,托付心思,证明至少此时洛蜀朔党争尚未完全展开。这组诗歌以及《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五道》中所展现的苏辙“契丹认识”,有本质主义倾向与优越感,认为宋方在宋辽关系中处于优越地位;这就有区别于新党主将王安石认为宋在双方实际关系中更被动,并较少本质主义的契丹观。故在元祐中期前,所谓旧党内争在对外认识上的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还远远没有新旧党争所造成的裂痕明显和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党争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五道 契丹认识
原文传递
衙前役法与北宋党争
13
作者 董春林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64-71,共8页
北宋衙前役法改革是王安石新法的重要内容,新旧党争话语中不乏衙前役法话题,但反对王安石推行免役法者却肯定了衙前重难问题的严重性。元祐初年司马光等人坚持恢复差役法时,为衙前役雇募或招募辩护者也有此前的旧法派,衙前役法改革的重... 北宋衙前役法改革是王安石新法的重要内容,新旧党争话语中不乏衙前役法话题,但反对王安石推行免役法者却肯定了衙前重难问题的严重性。元祐初年司马光等人坚持恢复差役法时,为衙前役雇募或招募辩护者也有此前的旧法派,衙前役法改革的重要性及合理性基本得到党争各派的共识。北宋役法论争中唯有衙前役法未曾因为党派的阶段性强势被任意改变,党争中固然有士大夫的政治私意,这种私意落实到具体役法问题上时又触及“公私利便”这一难题,论及民众私利是他们论据形成的基础,但富国这样的公利却是他们的内在价值取向。新旧党争在衙前役法问题上实现过价值统一,也在党争旋涡中关联到两宋社会转型的某些面相,其中折射出的是政治私意公利化的历史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衙前役法 党争
下载PDF
论魏泰在王安石变法中的政治倾向——以《临汉隐居诗话》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席号 《保定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6-41,共6页
魏泰因与王安石、曾布、章惇、王安国、王雱等"熙宁派"人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临汉隐居诗话》一书历来被贴上党争之作的标签.魏泰对王安石及其家属、新党派人物章惇有着明显的偏向,而评价元祐党人黄庭坚诗风时颇有讥讽之... 魏泰因与王安石、曾布、章惇、王安国、王雱等"熙宁派"人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临汉隐居诗话》一书历来被贴上党争之作的标签.魏泰对王安石及其家属、新党派人物章惇有着明显的偏向,而评价元祐党人黄庭坚诗风时颇有讥讽之辞,可知魏泰在王安石变法中"党熙宁而抑元祐"的政治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 王安石 党争
下载PDF
北宋党争视角下的河湟开边 被引量:1
15
作者 蒲章臻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94-98,111,共6页
河湟开边是北宋中后期对外开边活动的重要部分,此次开边自神宗始历经三朝得以实现,最终将河湟地区尽数收复,此次开边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但亦使北宋财政负担加剧。而作为新党对外政策的重要部分,自王韶经略熙河始,此即成为新旧两党争论... 河湟开边是北宋中后期对外开边活动的重要部分,此次开边自神宗始历经三朝得以实现,最终将河湟地区尽数收复,此次开边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但亦使北宋财政负担加剧。而作为新党对外政策的重要部分,自王韶经略熙河始,此即成为新旧两党争论的焦点,且一直贯穿开边始终,这对此次开边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河湟开边 党争
下载PDF
外交与内争——1923年北京政府撤废“二十一条”交涉及其所遭受来自国内的阻碍考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埜均 《兰州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71-82,共12页
1923年对日撤废"二十一条"交涉名义上虽是对日交涉,但实际上却与国内政争脱不了干系,其提出方式及后续交涉都因此深受影响。不但相关人员无法避开政争的漩涡从而影响了交涉进程,且此项交涉提出之后更多地成为国内政争的口实... 1923年对日撤废"二十一条"交涉名义上虽是对日交涉,但实际上却与国内政争脱不了干系,其提出方式及后续交涉都因此深受影响。不但相关人员无法避开政争的漩涡从而影响了交涉进程,且此项交涉提出之后更多地成为国内政争的口实——除了北京政府内部的人事倾轧外,国内反对北京政府各派系亦借机运作以遂其政治图谋。正是在这样无限内耗的情况下,对外交涉不了了之,政府体制的合法性因此受到怀疑,埋下了引发之后政治变革的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维钧 黄郛 “二十一条” 收回旅大 党争
下载PDF
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诗歌解读问题新证
17
作者 张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1-14,共4页
诗歌是一种较之其它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促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作为抒情诗的美感内容,包含多种方面、多种层次,人们在鉴赏时,各有其接近作者美感核心的渠道;只有深入分... 诗歌是一种较之其它文体更凝缩、更含蓄的文学样式;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促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作为抒情诗的美感内容,包含多种方面、多种层次,人们在鉴赏时,各有其接近作者美感核心的渠道;只有深入分析诗人的风格,才能了解诗歌艺术特色的承传和变革的关系,掌握诗人的创作个性在诗中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情绵邈 党争 美感核心 诗歌风格
下载PDF
李清照《新荷叶》写作缘起考辨
18
作者 张其秀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62-68,共7页
陈祖美先生的《李清照评传》将《新荷叶•薄露初零》的作年系于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认为这首词是李清照为晁补之五十六岁诞辰所上寿词,并推测李清照曾偕丈夫赵明诚亲自从青州往金乡向晁补之祝寿。曹辛华先生认为该词是为韩肖胄而作,... 陈祖美先生的《李清照评传》将《新荷叶•薄露初零》的作年系于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认为这首词是李清照为晁补之五十六岁诞辰所上寿词,并推测李清照曾偕丈夫赵明诚亲自从青州往金乡向晁补之祝寿。曹辛华先生认为该词是为韩肖胄而作,且应系于绍兴三年(1133年)。事实上,此年赵家受党争打击才一年有余,其时晁补之未出党籍,以李清照的聪慧及对党争的敏感,为赵家前途计、为维护幸福的夫妻生活与和睦的家庭关系计,她是不会亲身更不会偕赵明诚向晁补之祝寿的。因此,将这首词视作李清照于大观二年私下为晁补之所作,并借以遥祝寿诞、聊表敬意,似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学 李清照 党争 《新荷叶•薄露初零》 晁补之 寿词
下载PDF
由癸巳京察看万历中期时局转变
19
作者 王强 《运城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9-62,共4页
京察,是明代中央官员的定期考核制度,在统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明代的万历年间,政治日趋腐败,一批有志之士力图利用癸巳京察刷新政治、扭转风气。他们严格考察程序,秉公办事,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由此可将癸巳京察看做万历中期时局转变的... 京察,是明代中央官员的定期考核制度,在统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明代的万历年间,政治日趋腐败,一批有志之士力图利用癸巳京察刷新政治、扭转风气。他们严格考察程序,秉公办事,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由此可将癸巳京察看做万历中期时局转变的风向标,从中观察到当时阁部之争、党争蜂起和京察职能消退的政治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中期 癸巳京察 党争
下载PDF
北宋党争对题画诗发展的影响
20
作者 李旭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122-128,共7页
北宋党争对题画诗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题山水画诗和题花鸟画诗中。政党的相互打压使卷入政争的文人大多心力交瘁,故此期题山水画诗中林泉之思大量涌现,成为题山水画诗的重要主题,是文人面对激烈的党争打击时向内的心理诉求。... 北宋党争对题画诗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题山水画诗和题花鸟画诗中。政党的相互打压使卷入政争的文人大多心力交瘁,故此期题山水画诗中林泉之思大量涌现,成为题山水画诗的重要主题,是文人面对激烈的党争打击时向内的心理诉求。而党争引发的文字狱又使得文人说话变得谨慎,故在题花鸟画诗中表达自己情志和寓以讽喻便成了常用的言说方式,这是文人在归隐不得的情况下,向外的心志抒发。题山水画诗和题花鸟画诗中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是文人在面对激烈的党争时互补的两种心境。党争对题山水画诗的林泉之思和题花鸟画诗的托物言志之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而这两种写作规范,也成为北宋之后题山水画诗和题花鸟画诗重要的抒情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题画诗 党争 林泉之思 托物言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