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河湾盆地磁性地层定年与早期人类演化 被引量:97
1
作者 朱日祥 邓成龙 潘永信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2-944,共23页
主要评述了近年来泥河湾盆地磁性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建立泥河湾组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厘定泥河湾动物群的时代和确定华北地区早期人类活动年代序列。研究表明:第一,泥河湾组河湖相沉积序列记录了高斯正极性时末期以来的地磁极性... 主要评述了近年来泥河湾盆地磁性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包括建立泥河湾组的磁性地层年代格架、厘定泥河湾动物群的时代和确定华北地区早期人类活动年代序列。研究表明:第一,泥河湾组河湖相沉积序列记录了高斯正极性时末期以来的地磁极性特征(松山和布容极性时),即沉积时代始于约2.6Ma。早期人类至少在1.66~0.78Ma期间的大约90万年的时间内长期持续地占据高纬度的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动物群(包括广义和狭义)的时代为2.0—0.8Ma。第二,华北地区早期人类已经能够适应东亚高纬度地区冬季风增强、夏季风减弱和干旱化趋势增强的复杂环境变化,尤其能适应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前后中国北方多变而且不稳定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因此,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多变性与不稳定性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第三,早期人类走出非洲以后,可能沿不同的路径并以较快的速度扩散到东亚地区。向南越过印度尼西亚的赤道地区,向北至少扩散到40°N的泥河湾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磁性地层学 岩石磁学 旧石器遗址 泥河湾动物群 早期人类演化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半山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初探 被引量:56
2
作者 卫奇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3-238,共16页
半山旧石器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盆地东端,埋藏在泥河湾层里.它与东谷坨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以一条正断层相隔,分别在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半山遗址的位置比东谷坨遗址低70余米,但根据野外观察.二者的地层层位大致相... 半山旧石器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盆地东端,埋藏在泥河湾层里.它与东谷坨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以一条正断层相隔,分别在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半山遗址的位置比东谷坨遗址低70余米,但根据野外观察.二者的地层层位大致相当.半山遗址发掘近2平方米,获得95件石制品和一些动物化石.初步分析,半山的石制品和东谷坨的非常相似,它们应该属于同时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遗址 泥河湾盆地 早更新世
下载PDF
织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松林 刘彦锋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7,共17页
织机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从 1990年至 1995年 ,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 ,面积近 10 0平方米 ,地层堆积厚达 2 0多米 ,划分为 2 3层 ,其中第 2 1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 ,第 18层向下含有古脊椎动物化石和旧石器时代制品。发掘出土石制品 ... 织机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从 1990年至 1995年 ,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 ,面积近 10 0平方米 ,地层堆积厚达 2 0多米 ,划分为 2 3层 ,其中第 2 1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 ,第 18层向下含有古脊椎动物化石和旧石器时代制品。发掘出土石制品 65 4 6件和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通过对部分古脊椎动物化石和遗物的分析 ,它是一处以旧石器遗存为主 ,兼有全新世遗存的洞穴遗址 ;经对石制品初步研究 ,它具有中国北方以小石制品为主的旧石器时代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机洞 旧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报告 洞穴遗址 郑州
下载PDF
冉家路口旧石器遗址2005发掘报告 被引量:26
4
作者 高星 卫奇 李国洪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2,共12页
2005年度重庆市丰都县冉家路口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三次发掘,出土石制品202件,可以鉴定为器物的标本31件,其中加工较为精细的制品6件。石制品原料来自当地砾石层,以石片类为主,经第二步加工的石器皆为砍砸器。利用摔碰法生产的石片、石核... 2005年度重庆市丰都县冉家路口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三次发掘,出土石制品202件,可以鉴定为器物的标本31件,其中加工较为精细的制品6件。石制品原料来自当地砾石层,以石片类为主,经第二步加工的石器皆为砍砸器。利用摔碰法生产的石片、石核及以此为原材加工的器物共23件,是该类技术制品在三峡地区最早、最集中的发现。文章据此对"扬子技术"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根据遗址地层探讨了华南网纹红土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制品 扬子技术 旧石器时代 冉家路口 三峡
下载PDF
神农架犀牛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被引量:15
5
作者 武仙竹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1-136,共16页
本文记述犀牛洞旧石器遗址的发掘收获及初步研究成果。该遗址在我国南方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是比较重要的。其文化性质为深入研究南方旧石器的文化类型增添了新材料。遗址海拔2102m,向人们显示出高海拔山地旧石器考古的良好前景。遗... 本文记述犀牛洞旧石器遗址的发掘收获及初步研究成果。该遗址在我国南方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是比较重要的。其文化性质为深入研究南方旧石器的文化类型增添了新材料。遗址海拔2102m,向人们显示出高海拔山地旧石器考古的良好前景。遗址动物群丰富,可使人们对动物群的演变与生态有更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 洞穴遗址 犀牛洞 神农架 化石 古人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以丹江口水库淹没区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诚 王宏志 +1 位作者 沈雅琼 徐建军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南水北调湖北文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文化类型、遗址面积和文化层厚度作为比较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淹没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点的时空分布规律:不同时期遗址点高程变化、遗址点与河道水平距离间平衡关系,由此推断古环境和... 在南水北调湖北文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文化类型、遗址面积和文化层厚度作为比较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淹没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点的时空分布规律:不同时期遗址点高程变化、遗址点与河道水平距离间平衡关系,由此推断古环境和人地关系的演化。研究表明:文化层厚度大于5m的遗址点大都分布在高程155m以上区域且与河道中心线水平距离不小于800m;旧石器时代早期至中期人类活动沿汉江干流溯源而上,聚居地的高程增加、面积扩大、稳定性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淹没区 旧石器时代遗址 时空分布规律 人地关系演化
下载PDF
延边安图立新发现的砾石石器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全家 赵海龙 +3 位作者 方启 程新民 王法岗 郑钟仁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50,共6页
2006年9月,在延边地区安图县永庆乡立新村东北的第4级阶地上发现石制品71件;其中,6件出自粉砂质黄土层,其余为地表采集。石制品的种类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工具和断块等,石制品体现出砾石工业的特征,遗址的年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2006年9月,在延边地区安图县永庆乡立新村东北的第4级阶地上发现石制品71件;其中,6件出自粉砂质黄土层,其余为地表采集。石制品的种类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工具和断块等,石制品体现出砾石工业的特征,遗址的年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或稍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 立新遗址 砾石工业
下载PDF
Paleomagnetic dating of the Cenjiawan Paleolithic site in the Nihewan Basin, northern China 被引量:13
8
作者 WANG Hongqiang1,2, DENG Chenglong1, ZHU Rixiang1 & XIE Fei3 1. Paleomagnetism and Geochronology Laboratory (SKL-LE),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 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2. School of the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3. Hebei Province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3期295-303,共9页
Rock magnetic and magnetostratigraphic investigations on a lacustrine sequence in the Nihewan Basin, northern China, which bears the Cenjiawan Paleolithic site, indicate that the dominant magnetic mineral and remanenc... Rock magnetic and magnetostratigraphic investigations on a lacustrine sequence in the Nihewan Basin, northern China, which bears the Cenjiawan Paleolithic site, indicate that the dominant magnetic mineral and remanence carrier contained in the sediments is magnetite. While hematite co-exists with magnetite in some portions of the Cenjiawan sequence, where characteris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s are carried by both magnetite and hematite. Measurements of anisotropy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onfirm that the Cenjiawan sequence has preserved the original 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is suitable for magnetostratigraphic study. Paleomagnetic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enjiawan Paleolithic site is formed just posterior to the Punaruu normal event, which is dated at about 1.1 Ma. Combined with the paleomagnetic results of the Donggutuo, Xiaochangliang and Majuangou sec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early humans were occupying the Nihewan Basin around 1.6, 1.3 and 1.1 Ma. This integrated result is significant to understanding the ability of migration and adaptation to the envi- ronment of early hum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ewan Basin Early Pleistocene Cenjiawan paleolithic site paleomagnetism.
原文传递
洛阳北窑黄土旧石器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富良 杜水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共9页
本文报道了洛阳北窑黄土旧石器遗址1998年发掘出土的771件石制品。石制品出自黄土地层S2到L1底部,相当于200ka BP to 70—80 ka BP,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以S2和S1中最为丰富,而L1底部和L2中较少;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断片... 本文报道了洛阳北窑黄土旧石器遗址1998年发掘出土的771件石制品。石制品出自黄土地层S2到L1底部,相当于200ka BP to 70—80 ka BP,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以S2和S1中最为丰富,而L1底部和L2中较少;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断片,石器数量很少,仅尖状器和刮削器两类;和中国北方小石片-刮削器传统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从早到晚,石制品的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本文认为北窑遗址属于一处古人类临时加工石器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窑遗址 黄土石器工业 旧石器时代早中期 遗址功能 人类行为
下载PDF
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工地旧石器文化遗址地层和古地貌环境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夏正楷 郑公望 +1 位作者 岳生阳 郁金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87-391,共5页
北京市王府井东方广场工地发现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包括有上、下两个文化层,其时代距今分别为1.5~1.9万年和2.2~2.6万年左右。该遗址位于当时平原河流的天然堤上,是古人类在河边进行短期活动... 北京市王府井东方广场工地发现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包括有上、下两个文化层,其时代距今分别为1.5~1.9万年和2.2~2.6万年左右。该遗址位于当时平原河流的天然堤上,是古人类在河边进行短期活动留下的遗迹。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北京平原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和自然环境的演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文化遗址 古地貌环境 北京 地层
下载PDF
东亚最早人类活动的新证据 被引量:8
11
作者 卫奇 裴树文 +3 位作者 贾真秀 迟振卿 王永 Geoffrey G.Pope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28-32,共5页
2002年7月5日出版的《Science》上发表了"‘小矮人’是走出非洲的先行者吗?"一文,现在的答案是:非也,因为"小矮人"在格鲁吉亚的Dmanisi出现的时候,东亚地区已经有了人类活动,黑土沟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就是一个例证... 2002年7月5日出版的《Science》上发表了"‘小矮人’是走出非洲的先行者吗?"一文,现在的答案是:非也,因为"小矮人"在格鲁吉亚的Dmanisi出现的时候,东亚地区已经有了人类活动,黑土沟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就是一个例证。黑土沟遗址是泥河湾盆地目前发现的最为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分布在河北省阳原县官厅村西北侧黑土沟的下更新统泥河湾组,文化层厚1.3m,下伏侏罗系火山角砾岩,上覆68.6m厚的河湖相沉积层和12.6m厚的黄土层。依据磁性地层学资料进行地层对比,遗址所在地层位于Matsuyama反极向期的Olduvai正极向亚时顶界面以下,其年龄在1.77~1.95 Ma范围偏老阶段。黑土沟遗址的发现,为人类最早走出非洲抵达东亚地区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 黑土沟遗址 OLDUVAI 泥河湾盆地
下载PDF
Climate background of the evolution from Paleolithic to Neolithic cultural transition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被引量:6
12
作者 Zhengkai Xia Ge Chen +2 位作者 Gongwang Zheng Fuyou Chen Junqing H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1期71-75,共5页
Shizitan in Jixian County, Shanxi Province, is a site of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Paleolithic to Neolithic. The dating and the sporopollen analysis show that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where the site is lo... Shizitan in Jixian County, Shanxi Province, is a site of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Paleolithic to Neolithic. The dating and the sporopollen analysis show that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where the site is located had been maintaining a steppe environment during 35.1-9.4 kaBP, in which, 35.1-17 kaBP belonged to the last glacial. With cold and dry climate, this period featured a desert steppe environment. In the late of this period, the area had a cold and half-humid steppe environment. The 17.0-11.9 kaBP belonged to the early- and mid-period of the last deglaciation. Mild and half-arid steppe alternates with mild and half-arid stepp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deciduous broadleaf spec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11.9-10.5 kaBP, cold and dry glacial climate appeared once more, featuring a desert steppe environment. During 10.5-9.4 kaBP, it is mild and half-arid, and later transited toward warm and half-humid. The early phase of this period featured a steppe environment and the later transited into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xian County in SHANXI Province Shizitan site sporo-pollen analysis last DEGLACIATION paleolithic-Neolithic cultural transition.
原文传递
藏北尼阿木底遗址发现的似阿舍利石器——兼论晚更新世人类向青藏高原的扩张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社江 张晓凌 +10 位作者 陈祖军 仪明洁 葛俊逸 达娃 何伟 张建林 栗静舒 洛桑 哈比卜 李林辉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269,共17页
2013年夏,在藏北那曲地区申扎县羌塘高原旧石器调查中,从规模恢弘的尼阿木底遗址地表暴露的、数以万计的石制品中,分别采集到似阿舍利类型"手斧"9件和"薄刃斧"2件。本文对尼阿木底遗址所见的这类器物进行了细致的... 2013年夏,在藏北那曲地区申扎县羌塘高原旧石器调查中,从规模恢弘的尼阿木底遗址地表暴露的、数以万计的石制品中,分别采集到似阿舍利类型"手斧"9件和"薄刃斧"2件。本文对尼阿木底遗址所见的这类器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分析,认为它们只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勒瓦娄哇技术产品的石核,或偶尔为之的、与手斧和薄刃斧形似的石制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手斧与薄刃斧。尼阿木底遗址不存在从选料、剥片、加工出成品,到使用、损坏和废弃等各个阶段的、明确的阿舍利类型石器工业产品生产体系的工艺链条,换言之,在尼阿木底生活的古人脑海中,并不存在一个加工阿舍利类型手斧和薄刃斧等工具的"概念模板"(Mental template)。联系到青藏高原其他地区以前所报道的同类材料,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腹地目前所见的旧石器遗址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阿舍利石器工业类型的遗存。晚更新世末期时,来自于印巴次大陆方向的早期占领者,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和昆仑山脉三条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之间的通道,自高原西南方向开始向高原腹地扩张,其间阿舍利石器工业技术在非洲和欧亚大陆早已消弭,当时的青藏高原腹地并不具备重新产生该类石器工业技术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申扎县 尼阿木底 晚更新世 旧石器遗存 手斧与薄刃斧
下载PDF
江苏金坛和尚墩旧石器遗址地层的古地磁年代与磁化率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诚 张杨阳 +2 位作者 马春梅 房迎三 武春林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44,共10页
北方黄土研究中磁化率分析已越来越多运用到第四纪风尘堆积研究中。采用古地磁极性柱结合磁化率曲线比对定年的方法,初步确定江苏金坛和尚墩遗址750cm厚的地层年龄为330kaBP,对应磁化率曲线判断该区域分别经历了24kaBP左右、110kaBP左右... 北方黄土研究中磁化率分析已越来越多运用到第四纪风尘堆积研究中。采用古地磁极性柱结合磁化率曲线比对定年的方法,初步确定江苏金坛和尚墩遗址750cm厚的地层年龄为330kaBP,对应磁化率曲线判断该区域分别经历了24kaBP左右、110kaBP左右、190—240kaBP左右、300kaBP左右的4个暖湿期,其中间隔有3个干冷时期,具有完整的3个气候旋回。对应地层发育的4个古土壤层、3个黄土层的风尘堆积—古土壤序列。研究表明,虽然古地磁极性定年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以磁化率信息为辅助的条件下,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局限,获得较为准确的地层年代,多种证据表明这种方法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金坛 和尚墩 旧石器遗址 古地磁定年 磁化率 古气候与风尘堆积-古土壤序列
原文传递
柿子滩遗址穿孔饰品的穿系方式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艳花 石金鸣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2,共6页
由于旧石器时代饰品的发现较少,且分布零散,所以关于饰品的研究多集中于前期制作,而对于穿系方式少有深入,这就成为目前旧石器时代饰品研究的新领域。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中出土有30件穿孔饰品,通过对其穿孔位置和表面绳索压磨痕迹的观... 由于旧石器时代饰品的发现较少,且分布零散,所以关于饰品的研究多集中于前期制作,而对于穿系方式少有深入,这就成为目前旧石器时代饰品研究的新领域。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中出土有30件穿孔饰品,通过对其穿孔位置和表面绳索压磨痕迹的观察分析,饰品可以明确识别出单绳单孔、单绳双孔、双绳单孔和多绳单孔四种穿系方式,相应形成以串饰和坠饰为目的的多种穿系方式的组合。这项研究为探索旧石器时代饰品的制作工艺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 柿子滩遗址 装饰品 穿系方式
原文传递
丁村遗址群旧石器“地点”命名问题的讨论——兼论我国旧石器考古遗址命名及其存在的问题
16
作者 夏宏茹 兰会才 +1 位作者 袁文明 王益人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考古遗址的命名是考古实操中的最初环节,是关系一个遗址的“终生大事”。我国旧石器考古遗址的命名有着很强的自身特点。本文梳理了我国旧石器考古百年来野外地点命名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各种命名方式存在的优缺点,进一步明确了... 考古遗址的命名是考古实操中的最初环节,是关系一个遗址的“终生大事”。我国旧石器考古遗址的命名有着很强的自身特点。本文梳理了我国旧石器考古百年来野外地点命名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各种命名方式存在的优缺点,进一步明确了依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制定的《定名标准》“最小的行政区域名称或自然地名”规则,以“村名或小地名”命名,并辅以“典型遗址+数字序号+地点”命名方式最具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村遗址群 旧石器地点 命名问题
下载PDF
水洞沟遗址第3、4、5地点发掘简报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惠民 裴树文 +1 位作者 马晓玲 冯兴无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6-221,共16页
水洞沟遗址第3、4、5地点位于水洞沟盆地西南边缘,自1923年发现以来,这三个地点尚未经过正式发掘。2004年夏秋季节,宁东重化工基地引黄管道的修建要穿越盆地的边缘,遂对这三个地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共揭露110m2,出土和采集了上千... 水洞沟遗址第3、4、5地点位于水洞沟盆地西南边缘,自1923年发现以来,这三个地点尚未经过正式发掘。2004年夏秋季节,宁东重化工基地引黄管道的修建要穿越盆地的边缘,遂对这三个地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共揭露110m2,出土和采集了上千件石制品和鸵鸟蛋皮。下文化层的石制品主体呈现出与水洞沟第1地点相同的文化面貌;上文化层石制品和采集品特征则与第6地点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其中包含大量的细石器制品。另外,在水洞沟盆地首次发现了两面器类型。此次发掘出土的文化遗物丰富了水洞沟遗址的文化内涵,对研究水洞沟文化与华北相邻区域古文化关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石叶传统与细石器 水洞沟第3、4、 5地点
下载PDF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埋藏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子文 李建军 范雪春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0-226,共7页
本文对福建三明万寿岩遗址文化层形成、遗物与动物骨骼埋藏、风化、破坏等现象进行观察,认为灵峰洞旧石器早期文化遗物和化石,由于暴露于洞内表面时间较长而经受强烈风化、侵蚀与钙质胶结;船帆洞旧石器晚期遗址因洞口坍塌和外部水流侵... 本文对福建三明万寿岩遗址文化层形成、遗物与动物骨骼埋藏、风化、破坏等现象进行观察,认为灵峰洞旧石器早期文化遗物和化石,由于暴露于洞内表面时间较长而经受强烈风化、侵蚀与钙质胶结;船帆洞旧石器晚期遗址因洞口坍塌和外部水流侵漫进洞而被废弃,在潮湿环境下,遗物和化石遭受腐蚀、铁锰质浸染严重。3个文化层的遗物及伴生哺乳动物化石均属原地埋藏类型;而船帆洞内3号支洞化石的集聚是高层洞穴作为排泄通道时由流水携带堆积而成的异地埋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岩 旧石器遗址 石制品 动物化石 埋藏学
下载PDF
河北泥河湾盆地西白马营遗址1985-1986年出土的石制品
19
作者 周振宇 王法岗 关莹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6,共12页
西白马营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于1985年调查发现并进行了试掘;次年正式发掘并获取了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化石等丰富的文化遗物。铀系法测年遗址距今约1.8万年,推测为临时石器加工场所。石器技术属于中国北方的小型石片石器传统。新... 西白马营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于1985年调查发现并进行了试掘;次年正式发掘并获取了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化石等丰富的文化遗物。铀系法测年遗址距今约1.8万年,推测为临时石器加工场所。石器技术属于中国北方的小型石片石器传统。新的田野工作和测年数据表明,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我们对1985年试掘及1986年正式发掘出土的石制品进行了类型划分及技术分析,并结合最新的年代测定结果,对遗址文化面貌及属性进行了重新厘定及研究成果重要性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旧石器时代晚期 西白马营遗址 石制品 技术
下载PDF
陕西洛南龙牙洞遗址的特征和环境 被引量:5
20
作者 薛祥煦 邓涛 +4 位作者 李传令 岳乐平 张宏彦 陈民权 张学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0-175,共6页
要本文第一作者曾在陕西洛南龙牙南洞中获得洛南直立人的上臼齿及少量哺乳类化石。近年作者等又在龙牙北洞中采集到大量石制品及哺乳动物化石。龙牙洞是黄河流域最南的一个旧石器遗址。由30多种哺乳类化石组成的龙牙洞动物群是一个兼具... 要本文第一作者曾在陕西洛南龙牙南洞中获得洛南直立人的上臼齿及少量哺乳类化石。近年作者等又在龙牙北洞中采集到大量石制品及哺乳动物化石。龙牙洞是黄河流域最南的一个旧石器遗址。由30多种哺乳类化石组成的龙牙洞动物群是一个兼具古北界和东洋界动物的过渡型动物群,可与蓝田公王岭动物群对比,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是温暖、湿润的森林、草原、多水体环境条件下的动物组合。石制品非常丰富,属华北旧石器文化系统,但又可见南方文化的影响。龙牙北洞遗址很可能是洛南直立人制作石器的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南 更新世 动物群 旧石器遗址 龙牙洞遗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