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絮凝剂PPFS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石太宏 王靖文 +1 位作者 郭蔼仪 汤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基于固体聚硫酸铁-PFS-的制备方法,研究了固体聚磷硫酸铁-PPFS-的实验室制法,并对比了PPFS、PAS-聚硫酸铝-、PFS对Cu2+、CODMn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在制备条件下,P/Fe 为0.3:1的PPFS溶解性好,对Cu2+、CODMn的去除率明显优于PFS、PAS;P/F... 基于固体聚硫酸铁-PFS-的制备方法,研究了固体聚磷硫酸铁-PPFS-的实验室制法,并对比了PPFS、PAS-聚硫酸铝-、PFS对Cu2+、CODMn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在制备条件下,P/Fe 为0.3:1的PPFS溶解性好,对Cu2+、CODMn的去除率明显优于PFS、PAS;P/Fe为0.4:1的PPFS 总Fe量、碱度及对Cu2+、CODMn的去除率均低于P/Fe为0.3:1的P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硫酸铁 ppfs 絮凝剂 电镀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聚磷硫酸铁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郑怀礼 焦世珺 +3 位作者 邓晓莉 冯力 张会琴 陈容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4,共6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针对制备聚磷硫酸铁(PPFS)的主要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包括酸度(nH2SO4/nFe2+、碱化度和nPO34-/nFe2+等。以生活污水中总磷(TP)的去除率为考察对象,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加以优化...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针对制备聚磷硫酸铁(PPFS)的主要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包括酸度(nH2SO4/nFe2+、碱化度和nPO34-/nFe2+等。以生活污水中总磷(TP)的去除率为考察对象,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加以优化,得到了二次响应曲面模型以及优化的水平值。结果表明,当把PPFS用于生活污水中TP的去除时,其最佳制备参数如下所列:酸度为0.1017,碱化度为12.21%,nPO34-/nFe2+为0.0560。通过回归分析,模型拟合性良好,在优化制备条件下得到的TP去除率预测值与实验值接近,误差为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聚磷硫酸铁 制备 响应面法 水处理
原文传递
聚磷硫酸铁的形貌结构与絮凝机理 被引量:18
3
作者 郑怀礼 张会琴 +3 位作者 蒋绍阶 李方 焦世珺 房慧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09-1413,共5页
采用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聚磷硫酸铁(PPFS)的结构组成,PPFS是一种高电荷的多羟基多核络合物,电镜扫描(SEM)表征分析,PPFS具有簇状类珊瑚礁立体网状的形貌结构;混凝烧杯试验说明,PPFS在絮凝时不是以电中和机理为主,吸附架... 采用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聚磷硫酸铁(PPFS)的结构组成,PPFS是一种高电荷的多羟基多核络合物,电镜扫描(SEM)表征分析,PPFS具有簇状类珊瑚礁立体网状的形貌结构;混凝烧杯试验说明,PPFS在絮凝时不是以电中和机理为主,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才是它具有优异混凝效果的主要原因,zeta电位值证实了该推测。PPFS的絮凝机理可能是:电中和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水中胶体的ζ电位致使胶体脱稳,之后PPFS发挥吸附架桥作用、网捕及卷扫作用最终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各种物质,所以PPFS是电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几种作用的综合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硫酸铁 形貌结构 絮凝机理 ZETA电位
下载PDF
硫铁矿烧渣制备聚合磷硫酸铁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吉春 徐玉萍 方胜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3-85,共3页
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经还原、焙烧、酸浸得到较高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用氧气为氧化剂、CH-2为催化剂,可将该酸浸液制成深红棕色粘稠的絮凝剂———聚合硫酸铁。在此基础上引入磷酸根,制得聚合磷硫酸铁(PPFS)。本研究探讨了反应时间、... 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经还原、焙烧、酸浸得到较高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用氧气为氧化剂、CH-2为催化剂,可将该酸浸液制成深红棕色粘稠的絮凝剂———聚合硫酸铁。在此基础上引入磷酸根,制得聚合磷硫酸铁(PPFS)。本研究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以及nPO43-/nFe对PPFS絮凝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混凝试验找出了最佳投药量和pH值。试验结果表明,PPFS较PFS对制药废水及印染废水的除浊及除CODC r效果明显增强,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矿烧渣 絮凝剂 聚合磷硫酸铁
下载PDF
硫铁矿烧渣制复合聚铁混凝剂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玉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29-1432,共4页
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经还原、焙烧、酸浸得到较高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以浓HNO_3为催化剂,通入氧气将酸浸液制成深棕红色粘稠混凝剂PFS,确定最佳反应条件:nH_2SO_4/nFe为0.2~0.35,催化剂投加量1.75%,通入氧气80℃反应2h。加入Na_2HPO_4,... 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经还原、焙烧、酸浸得到较高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以浓HNO_3为催化剂,通入氧气将酸浸液制成深棕红色粘稠混凝剂PFS,确定最佳反应条件:nH_2SO_4/nFe为0.2~0.35,催化剂投加量1.75%,通入氧气80℃反应2h。加入Na_2HPO_4,水浴加热制得复合混凝剂PPFS,最佳反应条件:nPO_4^(3-)/n Fe为0.3,反应温度70℃~80℃,反应时间1h。红外光谱分析显示,PFS、PPFS是以羟基连接为主的聚合物,将P引入PFS,PO_4^(3-)参与聚合,生成了高电荷高羟基多核络合物,形成多种结构单元,混凝时形成的絮体更大,对制药废水浊度、COD去除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铁矿烧渣 PFS ppfs 红外光谱分析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and coagulation performance of polymeric phosphate ferric sulfate on eutrophic water 被引量:3
6
作者 焦世珺 郑怀礼 +3 位作者 陈容 邓小莉 邓琳莉 吉方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345-350,共6页
Polymeric phosphate ferric sulfate (PPFS),a new improved coagulation reagent,was prepared by polymeric ferric sulfate (PFS),Na2HPO4 and NaOH. The degree of iron polymerisation (Fepol) of PPFS was determined by means o... Polymeric phosphate ferric sulfate (PPFS),a new improved coagulation reagent,was prepared by polymeric ferric sulfate (PFS),Na2HPO4 and NaOH. The degree of iron polymerisation (Fepol) of PPFS was determined by means of the ferron-timed spectroscopy method. Furthermore,the effect of n(P)/n(Fe),alkalization degree,pH value,and PPFS dosage on the removal rate of eutrophic water turbidity and chl-a and ζ-potential of product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n(P)/n(Fe) of flocculation effect in stable product of PFFS is 0.3; the best alkalization degree of flocculation effect is 0.2,while the n(P)/n(Fe) is 0.3. Under the neutral and subalkalic (pH value is 7-8) conditions,PPFS achieves the best processing efficiency. PPFS has more excellent turbidity and higher chlorophyl removal rate by studying treatment eutrophic water in comparison with 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IC PHOSPHATE ferric SULFATE (ppfs) ferron SPECIATION analysis ζ-potential EUTROPHIC water
下载PDF
絮凝剂聚磷硫酸铁的生物-物化协同除磷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涛 张娟 +2 位作者 杨芳芳 朱俊 李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89,93,共4页
向改良型氧化沟工艺中投加新型絮凝剂聚磷硫酸铁(PPFS),研究其生物-物化协同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氧化沟内投加15 mg/L的PPFS时,协同作用较明显,系统对TP、COD、NH4+-N和TN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出水TP的质量浓度在0.5 mg/L以下,因此PPFS... 向改良型氧化沟工艺中投加新型絮凝剂聚磷硫酸铁(PPFS),研究其生物-物化协同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氧化沟内投加15 mg/L的PPFS时,协同作用较明显,系统对TP、COD、NH4+-N和TN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出水TP的质量浓度在0.5 mg/L以下,因此PPFS的优化投加量为15 mg/L,最佳投加点为氧化沟(好氧段)。投加PPFS可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且对污泥活性没有不良影响,产生的物化污泥量也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硫酸铁 投加量 投加点 协同作用 污泥
下载PDF
絮凝-氧化处理反渗透浓缩液效果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乐文彬 张会琴 +3 位作者 王子贤 杜晨宇 陈红煜 张凤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40,共6页
以反渗透(RO)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聚磷硫酸铁(PPFS)混凝、双氧水协助氧化的方法,探讨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进一步优化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去除COD、TP和DOC的理论优化工艺条件分别为:反应时... 以反渗透(RO)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聚磷硫酸铁(PPFS)混凝、双氧水协助氧化的方法,探讨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进一步优化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去除COD、TP和DOC的理论优化工艺条件分别为:反应时间45、37、41 min,溶液初始pH为5.00、4.50、4.95,ρ(Fe3+)/ρ(H2O2)为1.15、1.27、1.14。在此条件下,COD、TP、DOC的去除率分别为81.99%、98.05%、40.72%。经过回归分析,模型拟合性良好。在实际操作中,适当放宽工艺条件,COD、TP、DOC去除率误差均在5%以内,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缩液 混凝 氧化 聚磷硫酸铁 H2O2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PPFS/H_2O_2耦合工艺处理直接深棕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会琴 高林霞 +2 位作者 田小方 肖曲 李祝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15期76-79,共4页
采用一种新工艺合成聚磷硫酸铁(PPFS),并与H2O2联用,设计出PPFS/H2O2混凝-氧化耦合工艺。从单因素试验分析可知,选择合适的投加量和合适的nPO3-4/nFe3+,可以提高PPFS对直接深棕色度去除率,在此基础上投加适量H2O2,使其与混凝后水体中残... 采用一种新工艺合成聚磷硫酸铁(PPFS),并与H2O2联用,设计出PPFS/H2O2混凝-氧化耦合工艺。从单因素试验分析可知,选择合适的投加量和合适的nPO3-4/nFe3+,可以提高PPFS对直接深棕色度去除率,在此基础上投加适量H2O2,使其与混凝后水体中残余的Fe3+构成类Fenton体系,进一步降低混凝反应后残余的有机物,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PPFS与H2O2的联合使用,可以大大拓宽它们pH值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硫酸铁 双氧水 混凝-氧化 H2 O2
下载PDF
物化/生化法在氧化沟功能提升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伟民 杨芳芳 +1 位作者 王涛 张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1,共3页
把物化/生化协同除磷技术用于氧化沟功能提升,达到不对原工艺做大的改造的情况下提高磷的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沟好氧区投加液体聚磷硫酸铁(PPFS)后,对COD、NH4+-N和TN的去除效果略有提升,TP去除率从70%提高到92%,出水TP低于0.5 mg... 把物化/生化协同除磷技术用于氧化沟功能提升,达到不对原工艺做大的改造的情况下提高磷的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沟好氧区投加液体聚磷硫酸铁(PPFS)后,对COD、NH4+-N和TN的去除效果略有提升,TP去除率从70%提高到92%,出水TP低于0.5 mg/L,去除效果稳定,最佳投加量为0.05 mL/L(75 mg/L)。能够实现投加少量化学絮凝剂达到出水目标,且对生化污泥没有明显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 生化协同除磷技术 氧化沟 聚磷硫酸铁 化学絮凝剂 生化污泥
下载PDF
聚磷硫酸铁复合絮凝剂中铁的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怀礼 焦世珺 +3 位作者 何强 陈容 张鹏 房慧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51-554,共4页
基于磷酸根(PO34-)对聚合硫酸铁的强增聚作用,在聚合硫酸铁(PFS)中引入PO43-,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聚磷硫酸铁(PPFS)。研究内容包括:聚磷硫酸铁的制备,用Ferron法研究PPFS中铁形态分布、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研究PPFS中铁形态分布... 基于磷酸根(PO34-)对聚合硫酸铁的强增聚作用,在聚合硫酸铁(PFS)中引入PO43-,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聚磷硫酸铁(PPFS)。研究内容包括:聚磷硫酸铁的制备,用Ferron法研究PPFS中铁形态分布、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研究PPFS中铁形态分布、用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PPFS中铁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显示不同pH条件下PPFS絮凝剂的光谱曲线变化与其絮凝形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红外光谱显示PPFS中存在—P—O—或—PO的振动,表明PFS中的铁离子与磷酸发生了反应,生成磷铁聚合物;逐时络合比色法显示PPFS絮凝剂中Fe(c)形态较多,Fe(a)和Fe(b)含量相对较少,表明PPFS主要以铁磷高聚物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 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聚磷硫酸铁(ppfs) 水处理材料
下载PDF
聚合磷硫酸铁制备及净化含铅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峙嵘 李梅 +2 位作者 周利民 许剑平 曹志勇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9,共5页
以钛白粉副产品绿矾为主要原料,氯酸钠作氧化剂,调节亚铁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之间摩尔比后微波作用仅几分钟就能合成出液体聚合硫酸铁,并在此基础上加入磷酸根离子可得到所需絮凝剂——聚合磷硫酸铁;试验了该絮凝剂最佳合成工艺条件;采用... 以钛白粉副产品绿矾为主要原料,氯酸钠作氧化剂,调节亚铁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之间摩尔比后微波作用仅几分钟就能合成出液体聚合硫酸铁,并在此基础上加入磷酸根离子可得到所需絮凝剂——聚合磷硫酸铁;试验了该絮凝剂最佳合成工艺条件;采用该试剂净化含铅废水,取得了较好去除效果,并且探讨了除铅最佳试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矾 微波 聚合磷硫酸铁 絮凝剂
下载PDF
聚磷硫酸铁混凝去除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怀礼 范伟 +4 位作者 焦世珺 何强 关庆庆 姚秉华 卢伟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基于磷酸根对聚合硫酸铁(PFS)的强增聚作用,以聚合硫酸铁、Na2HPO4为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聚磷硫酸铁(PPFS)。通过红外图谱(IR)和电镜扫描(SEM)分析,对PPF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并考察了PPFS的投加量、nPO... 基于磷酸根对聚合硫酸铁(PFS)的强增聚作用,以聚合硫酸铁、Na2HPO4为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聚磷硫酸铁(PPFS)。通过红外图谱(IR)和电镜扫描(SEM)分析,对PPF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并考察了PPFS的投加量、nPO43-/nFe3+和碱化度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PFS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具有良好去除效果,当投加量为70mg.L-1、nPO43-/nFe3+为0.3、碱化度为30%时,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去除率分别为67.93%、84.55%、90.88%和8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硫酸铁(ppfs) 复合絮凝剂 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 环境激素
下载PDF
两种典型RO浓缩液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婷婷 李仁威 +2 位作者 卢可馨 乐文彬 张会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1-126,130,共7页
以煤化工废水和脱硫废水反渗透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聚磷硫酸铁(PPFS)协同H_(2)O_(2)对其处理,研究处理后RO浓缩液中污染物去除效果,探讨其混凝-氧化机理。探讨了m(Fe^(3+))/m(H_(2)O_(2))比值、溶液初始pH值以及反应时间对两种RO浓缩... 以煤化工废水和脱硫废水反渗透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聚磷硫酸铁(PPFS)协同H_(2)O_(2)对其处理,研究处理后RO浓缩液中污染物去除效果,探讨其混凝-氧化机理。探讨了m(Fe^(3+))/m(H_(2)O_(2))比值、溶液初始pH值以及反应时间对两种RO浓缩液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出煤化工废水和脱硫废水RO浓缩液中TP和COD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3.05%、62.16%和98.68%、82.32%。电镜扫描分析,PPFS在纯水中水解形成高聚合物,絮体颗粒细密,具有紧密的独特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煤化工RO浓缩液中絮体表面积较大,呈团状;脱硫废水RO浓缩液絮体表面被大量白色颗粒物覆盖;脱盐效果分析发现,煤化工废水和脱硫废水RO浓缩液中无机污染物TP、SO_(4)^(2-)、Cl^(-)的去除率分别为93.05%、75.76%、6.70%和98.68%、12.19%、1.49%,说明PPFS/H_(2)O_(2)与RO浓缩液中无机污染物的聚合能力为TP>SO_(4)^(2-)>Cl^(-);X射线衍射分析印证了TP、SO_(4)^(2-)、Cl^(-)去除效果与PPFS的吸附、聚合TP、SO_(4)^(2-)、Cl^(-)能力一致;亲疏水性和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分析发现,PPFS/H_(2)O_(2)对RO浓缩液中各个类型的有机污染物都有一定程度的去除,但疏水性、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亲水性、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污染物的去除是混凝、氧化、吸附和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浓缩液 ppfs/H_(2)O_(2) 混凝-氧化 机理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处理草甘膦生产废水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会琴 袁华为 +3 位作者 王昕伟 皮科武 吕马飞 高林霞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8期46-51,共6页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优化混凝-氧化耦合工艺处理草甘膦废水,考察了聚铁类絮凝剂(PPFS)投加量、双氧水(H_2O_2)投加量、pH和反应时间对氧化和混凝去除废水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耦合工艺可有效地去除草甘膦废水中的化学...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优化混凝-氧化耦合工艺处理草甘膦废水,考察了聚铁类絮凝剂(PPFS)投加量、双氧水(H_2O_2)投加量、pH和反应时间对氧化和混凝去除废水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耦合工艺可有效地去除草甘膦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经响应面优化后,在初始pH值分别为6.84、8.80,n(Fe)/n(H_2O_2)(摩尔比)分别为19.08×10^(-3)、19.51×10^(-3),反应时间分别为29.50、29.04 min时,草甘膦废水中COD和TP的去除率依次为75.52%、99.91%。经过回归分析,模型拟合性良好,校正试验偏差相应为1.73%、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生产废水 聚磷硫酸铁类絮凝剂(ppfs) 优化处理 响应面法
下载PDF
NaCl干湿交替作用对复配水泥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汪晖 王轲炜 梁昭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0-54,共5页
本工作研究了硫铝酸盐水泥(SAC)和聚丙烯纤维(PPFs)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养护1、3、7、14和28 d抗压、抗弯强度的影响。此外,本工作研究了NaCl干湿交替作用对复配水泥(SAC占水泥总质量的50%)RPC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粘结强度以及... 本工作研究了硫铝酸盐水泥(SAC)和聚丙烯纤维(PPFs)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养护1、3、7、14和28 d抗压、抗弯强度的影响。此外,本工作研究了NaCl干湿交替作用对复配水泥(SAC占水泥总质量的50%)RPC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粘结强度以及氯离子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早龄期(养护龄期低于7 d)RPC中SAC掺量增加有助于RPC抗压和抗折强度的提升。当养护龄期大于7 d时,RPC抗压和抗折强度会随着SAC的加入而下降。对于掺入量为50%SAC的RPC试件,其强度会随着PPFs体积率的增加而整体上升,当纤维体积率从2.5%增加至3.0%时,RPC的强度趋于稳定。NaCl干湿交替作用会引起RPC强度降低,并增加RPC的氯离子渗透性。PPFs的掺入会延缓RPC强度的降低并减小氯离子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SAC) 聚丙烯纤维(ppfs)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强度 NaCl干湿交替
下载PDF
厌氧-接触氧化工艺二级出水混凝除磷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娜 郑怀礼 +4 位作者 张正安 郑欣钰 王小平 赵纯 唐晓旻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087-4091,共5页
为解决厌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除磷效果欠佳的问题,采用聚磷硫酸铁(PPFS)对该工艺二级出水进行混凝除磷实验研究。考察了PPFS投加量、初始p H值、温度、浊度以及与助凝剂(聚丙烯酰胺)复配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PPFS可有效... 为解决厌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除磷效果欠佳的问题,采用聚磷硫酸铁(PPFS)对该工艺二级出水进行混凝除磷实验研究。考察了PPFS投加量、初始p H值、温度、浊度以及与助凝剂(聚丙烯酰胺)复配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PPFS可有效降低出水TP浓度,当投加量为40 mg·L^(-1)时,TP浓度能从3.71 mg·L^(-1)降至0.34 mg·L^(-1)左右,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限值(TP≤0.5 mg·L^(-1))。利用PPFS对生物除磷工艺二级出水进行化学除磷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硫酸铁 化学除磷 二级出水 生活污水 混凝剂
原文传递
硫酸烧渣制备聚合磷硫酸铁及其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德明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4-26,共3页
以硫酸烧渣为原料通过煅烧、酸浸、催化、氧化、水解、聚合得到聚合硫酸铁(PFS),并将自己制备的PFS加入到Na2HPO4溶液中,通过调节pH值,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而得到聚合磷硫酸铁(PPFS)。采用制备的PPFS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通过研... 以硫酸烧渣为原料通过煅烧、酸浸、催化、氧化、水解、聚合得到聚合硫酸铁(PFS),并将自己制备的PFS加入到Na2HPO4溶液中,通过调节pH值,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而得到聚合磷硫酸铁(PPFS)。采用制备的PPFS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通过研究PPFS的用量对城市生活污水的浊度去除率和CODCr的处理效果的研究,确定了投加量。通过研究pH对处理效果的研究,确定了最佳pH值。处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硫酸铁 烧渣 聚合磷硫酸铁
下载PDF
聚磷硫酸铁混凝去除微污染水中藻类生物研究
19
作者 王光辉 魏晓金 雷国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57-60,共4页
利用Fe-Ferron比色法研究了聚磷硫酸铁形态分布,以微型藻为优势藻的原水来考察聚磷硫酸铁混凝除藻性能.研究表明:磷酸根与羟基的加入顺序对聚磷硫酸铁溶液形态产生影响,先投加磷比后投加磷要好;磷酸根的加聚增加了聚合物的分子量,适量... 利用Fe-Ferron比色法研究了聚磷硫酸铁形态分布,以微型藻为优势藻的原水来考察聚磷硫酸铁混凝除藻性能.研究表明:磷酸根与羟基的加入顺序对聚磷硫酸铁溶液形态产生影响,先投加磷比后投加磷要好;磷酸根的加聚增加了聚合物的分子量,适量地加聚磷酸根有利于提高混凝效果;磷酸根投加量过小或过大都会减少聚合物含量或降低正电荷总量,降低混凝效果;聚磷硫酸铁的碱化度对除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硫酸铁 除藻性能 微污染水处理
下载PDF
采用新型絮凝剂——聚磷硫酸铁处理生活污水
20
《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科技与信息)》 2002年第3期4-4,共1页
聚凝硫酸铁(PPFS)是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通过熟化、水浸、过滤等工艺得到聚合硫酸铁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3PO4溶液,在80℃下搅拌2h即得到PPFS。
关键词 絮凝剂 聚磷硫酸铁 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 ppf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