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1p24蛋白在大肠肝菌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一步纯化及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童贻刚 杜勇 +4 位作者 徐静 李敬云 鲁晏希 鲍作义 王海涛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0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合成引物扩增HIV 1p2 4基因 ,并将其克隆到 pQE 30质粒中 ,使其在大肠杆菌E .coliM 15中以IPTG诱导高效表达 ,经SDS PAGE分析 ,该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 2 0 % ,并且以可溶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细菌裂解液上清之中。经镍离子柱亲和层析一... 合成引物扩增HIV 1p2 4基因 ,并将其克隆到 pQE 30质粒中 ,使其在大肠杆菌E .coliM 15中以IPTG诱导高效表达 ,经SDS PAGE分析 ,该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 2 0 % ,并且以可溶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细菌裂解液上清之中。经镍离子柱亲和层析一步纯化 ,洗脱产物中 p2 4蛋白纯度达95 %。ELISA分析表明 ,该蛋白可与HIV感染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以此蛋白交联Sepharose 4B ,亲和层析纯化HIV感染者血清中的抗体 ,用所得抗体与HIV确认试剂反应 ,发现该纯化抗体仅与确认试剂中的 p2 4蛋白反应。上述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已经高效表达了可溶性HIV 1p2 4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p24蛋白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诊断试剂
下载PDF
牛白血病病毒P24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表位鉴定
2
作者 于长清 周玉龙 +1 位作者 徐青元 先元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0-1085,共6页
为制备牛白血病病毒(BLV)P24蛋白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分别将原核表达载体pcoldIII-P24-GST和p ET-32a-P24-6×His转染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诱导表达并分别采用纯化磁珠和Ni-柱纯化带有His和GST标签的两种重组P24蛋白(rP24-His和r... 为制备牛白血病病毒(BLV)P24蛋白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分别将原核表达载体pcoldIII-P24-GST和p ET-32a-P24-6×His转染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诱导表达并分别采用纯化磁珠和Ni-柱纯化带有His和GST标签的两种重组P24蛋白(rP24-His和r P24-GST)。将rP24-His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针对P24蛋白的MAb,利用rP24-GST作为包被抗原,经ELISA方法筛选,结果显示获得并筛选到两株针对P24蛋白效价较高的MAb44-10和115-5。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显示,两株MAb仅和P24蛋白反应,均不能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反应,初步表明其特异性良好。将P24蛋白截短表达后进行抗原表位鉴定,结果显示,两株MAb 44-10和115-5分别识别P24蛋白氨基酸序列197GQKLQACAHW^(206)和108GDLRSQYQN^(116)。本研究获得的两株P24 MAb具有建立BLV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潜力,为进一步研发针对P24蛋白的BLV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白血病病毒 单克隆抗体 p24蛋白
下载PDF
荧光纳米粒子Ru(bpy)_3/SiO_2的制备及其应用于蛋白质微阵列芯片检测HIV p24抗原 被引量:4
3
作者 尹东光 刘斌虎 +2 位作者 张礼 谢春娟 张乐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5-1099,共5页
以三联吡啶钌(Ru(bpy)3)为内核材料,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表面带氨基的核壳结构荧光纳米粒子Ru(bpy)3/SiO2,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进行表征,并进行了光稳定性、荧光分子泄露与纳米粒子表面氨基测定等实验... 以三联吡啶钌(Ru(bpy)3)为内核材料,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表面带氨基的核壳结构荧光纳米粒子Ru(bpy)3/SiO2,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进行表征,并进行了光稳定性、荧光分子泄露与纳米粒子表面氨基测定等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纳米粒子表面带氨基活性基团,每毫克纳米粒子约含385nmol氨基,纳米粒子呈规则球形,大小均一,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70±6)nm,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用100W氙灯在最大发射波长照射90min后,其荧光强度仅衰减8%;在水溶液中不易发生染料泄露,连续超声1h后,染料泄露少于0.05%。以合成的纳米粒子作荧光探针标记链霉亲和素后应用于蛋白质微阵列芯片检测HIV p24抗原。结果显示,荧光强度与p24浓度呈良好的正相关性,检出限为3.1μg/L。本纳米粒子作为新型荧光探针,可应用于高灵敏检测的蛋白质微阵列芯片及荧光免疫分析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纳米粒子 三联吡啶钌 p24抗原 蛋白质微阵列芯片
下载PDF
HIV衣壳蛋白P24与TRIM22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及共定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大康 安新业 +3 位作者 周玉明 纪兵 宋向芹 徐殿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衣壳蛋白P24与三基序蛋白22(TRIM22)在HEK293T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方法以慢病毒载体p LP1为模板,通过PCR法扩增p24编码序列,克隆至p DsRed-Monomer-N1真核表达载体。经菌落PCR、双酶切及DNA测序进行鉴定... 目的观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衣壳蛋白P24与三基序蛋白22(TRIM22)在HEK293T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方法以慢病毒载体p LP1为模板,通过PCR法扩增p24编码序列,克隆至p DsRed-Monomer-N1真核表达载体。经菌落PCR、双酶切及DNA测序进行鉴定。将p DsRed-Monomer-N1-p24与p EGFP-N3-TRIM22载体共同转染HEK293T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p24-DsRed-Monomer和TRIM22-EGFP的表达及共定位情况。结果经菌落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p DsRedMonomer-N1-p24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p24-DsRed-Monomer和TRIM22-EGFP在HEK293T细胞中存在共定位关系。结论 HIV衣壳蛋白P24与TRIM22存在共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衣壳蛋白 p24 TRIM22 共定位
下载PDF
HIV-1 p24 DNA和P24蛋白联合免疫小鼠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清涛 陈玉海 +3 位作者 高诗娟 姜威 宋丽萍 黄文林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3-780,共8页
DNA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在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疫苗开发中显示出巨大的潜能。以HIV-1核心蛋白P24为抗原基因,构建pVAX1-p24 DNA,经Western blotting和动物活体成像检测证明,pVAX1 DNA携带的外源基因可以在... DNA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在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疫苗开发中显示出巨大的潜能。以HIV-1核心蛋白P24为抗原基因,构建pVAX1-p24 DNA,经Western blotting和动物活体成像检测证明,pVAX1 DNA携带的外源基因可以在293T细胞和小鼠肌肉组织有效表达。采用不同的免疫策略免疫BALB/c小鼠(DNA/DNA,DNA/Protein),实验结果表明:pVAX1-p24单独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明显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反应;pVAX1-p24与P24蛋白联合免疫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高于pVAX1-p24单独免疫,所获得的抗体滴度是单独免疫的7.3~8.0倍,但细胞免疫反应则不及单独免疫组。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不同的免疫策略可以诱导产生不同的免疫反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免疫策略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这些研究为艾滋病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DNA疫苗 p24蛋白 免疫反应
原文传递
应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快速同步检测抗HIV-1,HIV-2IgG抗体 被引量:2
6
作者 翟建新 王业富 +3 位作者 段炼炼 徐争辉 万志香 杨永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6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应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otimmunogoldfiltrationassay,DIGFA)建立了一种同步快速检测四种抗HIV-1/2IgG抗体的HIV诊断试纸。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5种HIV抗原蛋白片段(P24,GP41,GP36,GP120V3,GP120C)。这5种抗原蛋白首先... 应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otimmunogoldfiltrationassay,DIGFA)建立了一种同步快速检测四种抗HIV-1/2IgG抗体的HIV诊断试纸。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5种HIV抗原蛋白片段(P24,GP41,GP36,GP120V3,GP120C)。这5种抗原蛋白首先被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然后滴加待测血清,其中的病毒抗体通过免疫反应与抗原结合,再加胶体金标记的葡萄球菌蛋白A(SPA),待其渗过膜片后,洗涤,即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用已确证的21份HIV阳性血清(其中包括1份HIV-1标准阳性血清和1份HIV-2标准阳性血清)和30份阴性血清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快速检测方法与ELISA方法无显著差异。该检测方法不需任何仪器,仅凭肉眼即可判定结果,整个检测过程不超过5分钟。与传统的的ELISA法相比,具有方便快速,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同时,此HIV快速诊断试纸可以同步检测并区分针对HIV-1和HIV-2感染的不同检测标志物(抗P24、GP41、GP120和GP36抗体),这对提高快速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及对判断HIV感染者是否临近或已进入AIDS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2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 融合蛋白 p24 Gp41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p24蛋白含量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超 张玉柯 刘华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第3期457-464,共8页
测定慢病毒载体p24蛋白含量的商业化试剂盒存在成本高、检测线性范围窄和货源可控性差等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由一对鼠抗p2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与检测抗体,其中检测抗体进行生物素偶联来建立p24蛋白定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 测定慢病毒载体p24蛋白含量的商业化试剂盒存在成本高、检测线性范围窄和货源可控性差等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由一对鼠抗p2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与检测抗体,其中检测抗体进行生物素偶联来建立p24蛋白定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双抗夹心ELISA实验中的包被抗体与检测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对该方法进行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定量下限、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等的考察。取本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6个批次的慢病毒载体样品进行p24蛋白定量检测和放置稳定性来考察方法的适用性。实验结果显示,双抗夹心ELISA方法中包被抗体和生物素标记检测抗体的最优工作浓度分别为0.8μg·mL^(-1)和0.005μg·mL^(-1),方法在1.25~80.00 ng·mL^(-1)浓度区间有最佳线性,相关系数r2>0.95。批内和批间检测高、中、低质控品的回收率在80%~120%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0%,定量检测下限为1.25 ng·mL^(-1)。同一种慢病毒载体6批次的p24蛋白含量检测结果均在30%偏差范围内,4批次样本放置8 h的稳定性检测结果偏差均在10%范围内。对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了优化开发和全面验证,旨在提升慢病毒载体p24蛋白含量的定量检测水平,以及为慢病毒载体工艺开发、质量控制和批次之间质量的一致性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ELISA p24蛋白
下载PDF
鱼腥草对HIV假病毒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文胜 石秀兰 +1 位作者 李敏 赵国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观察鱼腥草体外对HIV假病毒的作用。方法:鱼腥草给予大鼠灌胃,采血制备含药血清;HIV假病毒载体pNL4-3 Luc R-E-和质粒phRL-SV40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含药血清刺激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观察荧光素酶活性及检测P24蛋白含量。结果:实... 目的:观察鱼腥草体外对HIV假病毒的作用。方法:鱼腥草给予大鼠灌胃,采血制备含药血清;HIV假病毒载体pNL4-3 Luc R-E-和质粒phRL-SV40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含药血清刺激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观察荧光素酶活性及检测P24蛋白含量。结果:实验组的荧光素酶值和P 24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鱼腥草对HIV假病毒复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推测其具有潜在的抗艾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HIV假病毒 荧光素酶活性 p24蛋白 HEK293T细胞
下载PDF
HIV-1 P24截短体与gp41截短体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伟 闭兰 +2 位作者 朱华松 李茜 余模松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截短的HIV 1p2 4基因和gp41基因连接成嵌合基因 ,插入质粒 pGEX 4T3,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GEX F。将 pGEX F转化大肠杆菌BL2 1。经IPTG诱导表达 ,pGEX F在大肠杆菌BL2 1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融合蛋白P2 4 gp41经Glutathion... 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截短的HIV 1p2 4基因和gp41基因连接成嵌合基因 ,插入质粒 pGEX 4T3,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GEX F。将 pGEX F转化大肠杆菌BL2 1。经IPTG诱导表达 ,pGEX F在大肠杆菌BL2 1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融合蛋白P2 4 gp41经Glutathione Sepharose4B亲和层析纯化后 ,用间接ELISA和免疫印迹检测HIV抗体阳性血清和正常人血清 ,P2 4 gp41只与HIV抗体阳性血清反应 ,证明获得的融合蛋白P2 4 gp41有很强的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反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p24 Gp41 融合蛋白 大肠杆菌 表达 纯化 截短体 免疫诊断试剂
下载PDF
HIV感染早期病毒p24蛋白的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慧娟 皮国华 谷淑燕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建立敏感、特异的检测血清中HIV-p24蛋白的方法,作为HIV感染早期即窗口期的监测手段。方法:用纯化的p24蛋白免疫小鼠及家兔,获得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经DEAE-52阴离子交换柱纯化后,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及间接双... 目的:建立敏感、特异的检测血清中HIV-p24蛋白的方法,作为HIV感染早期即窗口期的监测手段。方法:用纯化的p24蛋白免疫小鼠及家兔,获得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经DEAE-52阴离子交换柱纯化后,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及间接双抗体夹心方法,检测HIV-p24蛋白。结果:包被单抗、标记多抗或包被多抗、标记单抗,均能特异地检出系列稀释的p24蛋白,包被混合单抗较包被多抗更敏感;经标记的抗种属抗体放大可明显提高检测的敏感性。结论:建立了敏感、特异的检测p24蛋白的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放大方法可检出50pg/mL的HIV-p24蛋白,检测敏感性与国际同类产品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早期诊断 双抗体夹心法 p24蛋白
下载PDF
HIV-1p24基因的克隆构建及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毒性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陈亮 吴南屏 姚航平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02-105,F0003,共5页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E-coli)及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表达HIV-1P24抗原,并在体外观察P24蛋白对CHO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从HIV-1感染者外周血中提取的p24抗原基因,p24基因经HindⅢ、EcoRI酶切后插入pEGFP-C2,转...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E-coli)及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表达HIV-1P24抗原,并在体外观察P24蛋白对CHO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从HIV-1感染者外周血中提取的p24抗原基因,p24基因经HindⅢ、EcoRI酶切后插入pEGFP-C2,转染CHO细胞,观察绿荧光蛋白的表达。同时p24基因经HindllIXhoI酶切后插入表达载体pET24a,转化E-coliBL21(DE3),经IFIG诱导,表达P24抗原。运用双酶切技术、SDS-PAGE电泳检测插入基因片段的正确性,并用免疫印迹法及ELISA法对表达产物的纯度和抗原性进行检测。提纯重组蛋白P24,加入CHO细胞培养液中,观察其对CHO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转染CHO细胞2h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最高,培养上清P24蛋白浓度15ng/L。随时间延长绿荧光逐渐减少,8h后荧光消失,细胞全部死亡。在E-coliBL21中p24基因可获高效表达。在CHO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重组蛋白P24,细胞逐渐死亡。结论构建了HIV-1p24表达载体pEGFP-C2-p24,在CHO细胞中能瞬时表达。构建了HIV-1p24表达载体pET24a-p24,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其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重组蛋白P24在体外对CHO细胞具有毒性,可能参与了HIV-1的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p24蛋白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重组HIV-1抗原的应用及评价
12
作者 陈伟 陈克金 +1 位作者 朱华松 余模松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将纯化的基因重组HIV 1P2 4和融合蛋白P2 4 gp4 1包被微孔板 ,用ELISA分别检测正常人血清和HIV Ab国家参比品 (Panel)。rP2 4对 2 0份HIV Ab阳性Panel的检出率为 95 % (19/ 2 0 ) ,对 2 0份HIV Ab阳性Panel通过率为90 % (18/ 2 0 ) ,P2... 将纯化的基因重组HIV 1P2 4和融合蛋白P2 4 gp4 1包被微孔板 ,用ELISA分别检测正常人血清和HIV Ab国家参比品 (Panel)。rP2 4对 2 0份HIV Ab阳性Panel的检出率为 95 % (19/ 2 0 ) ,对 2 0份HIV Ab阳性Panel通过率为90 % (18/ 2 0 ) ,P2 4 gp4 1对 2 0份HIV Ab阳性Panel检出率为 90 % (18/ 2 0 ) ,对 2 0份HIV Ab阴性Panel的通过率为6 0 % (12 / 2 0 ) ;rP2 4和P2 4 gP4 1对正常人血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研制的P2 4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 融合蛋白 ELISA 重组HIV-1抗原 应用 评价
下载PDF
HIV(1+2)抗体/P24抗原联合法与胶体硒法在临床检测HIV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晓亮 詹廷西 +1 位作者 李青 张国珍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2-853,共2页
目的比较第4代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HIV(1+2)抗体与P24抗原联合检测]和胶体硒法在临床检测HIV中的特点。方法分别用第4代ELISA检测试剂和胶体硒试剂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送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Western blot确证试验。结... 目的比较第4代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HIV(1+2)抗体与P24抗原联合检测]和胶体硒法在临床检测HIV中的特点。方法分别用第4代ELISA检测试剂和胶体硒试剂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送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Western blot确证试验。结果第4代ELISA试剂检测、胶体硒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HIV的阳性率分别为0.34%、0.29%及0.27%。第4代ELISA的HIV漏检率(1.3%)低于胶体硒法(4.9%),而其检测HIV的假阳性率(0.03%)高于胶体硒试剂(0.01%)。结论第4代ELISA和胶体硒法联合应用可提高HIV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抗体 HIV核心蛋白质p24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胶体硒 假阳性反应
下载PDF
基于磁性碳纳米管修饰印刷电极的无酶型HIV p24安培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4
14
作者 干宁 罗乃兴 +2 位作者 李天华 郑磊 倪敏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56-1562,共7页
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表面固定Fe3O4(核)/Au(壳)纳米微粒(GMP),使其具有超顺磁性,包被p24抗体(anti p24),制得检测探针(MWNTs-GMP/anti p24);在磁场作用下将此探针吸附于N,N'-双(2-羟基苯亚甲基)邻苯二胺合铜(CuRb)修饰的碳基丝网... 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表面固定Fe3O4(核)/Au(壳)纳米微粒(GMP),使其具有超顺磁性,包被p24抗体(anti p24),制得检测探针(MWNTs-GMP/anti p24);在磁场作用下将此探针吸附于N,N'-双(2-羟基苯亚甲基)邻苯二胺合铜(CuRb)修饰的碳基丝网印刷电极(SPCE|CuRb)表面,制得了免疫传感电极(SPCE|CuRb/MWNTs-GMP/anti p24)。当此电极在含p24样本中于室温下温育15min后,随p24浓度的增加在电极表面生成的免疫复合物增加,导致CuRb对H2O2的催化还原电流下降。在含5mmol/L H2O2的PBS(pH7.0)中和-300mV下,催化还原电流降低值ΔIo与p24浓度在0.6~160μg/L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2μg/L(3σ)。将其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与标准EILSA方法一致。由于MWNTs-GMP/anti p24具有超顺磁性,并可以显著提高电极比表面积及anti p24负载量,而CuRb代替易失活的HRP酶,使得该传感器灵敏度和稳定性俱佳,电极表面可更新,可用于艾滋病人血清中p24筛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双(2羟基苯亚甲基)邻苯二胺合铜 丝网印刷电极 碳纳米管 Fe3O4(核)/Au(壳) HIV衣壳蛋白p24 无酶型安培免疫传感器
下载PDF
抗HIV-p24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慧娟 谷淑燕 +1 位作者 张素香 皮国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2年第5期361-362,共2页
拟建立抗HIV-p2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及双抗体夹心法,用于检测艾滋病病人血清中的p24抗原。用纯化的基因工程表达的HIV-p24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有限稀释法克隆细胞,ELISA筛选特异性抗... 拟建立抗HIV-p2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及双抗体夹心法,用于检测艾滋病病人血清中的p24抗原。用纯化的基因工程表达的HIV-p24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有限稀释法克隆细胞,ELISA筛选特异性抗体。结果克隆筛选出12株细胞,初步建立了检测HIV-p24抗原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本方法为监控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窗口期和艾滋病病人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IV-p24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重组HIV-p24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艾滋病毒
下载PDF
TMED10对骨关节炎中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16
作者 康飞科 李鹏辉 +2 位作者 朱澍 窦丹丹 陈晓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1825-1832,共8页
目的:探究跨膜P24转运蛋白10(TMED10)对骨关节炎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软骨细胞分为Control组、IL-1β组、NC-sh+IL-1β组、TMED10-sh+IL-1β组、NC-OE+IL-1β组和TMED10-OE+IL-1β组。Control组... 目的:探究跨膜P24转运蛋白10(TMED10)对骨关节炎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软骨细胞分为Control组、IL-1β组、NC-sh+IL-1β组、TMED10-sh+IL-1β组、NC-OE+IL-1β组和TMED10-OE+IL-1β组。Control组和IL-1β组细胞不进行转染处理,NC-sh+IL-1β组、TMED10-sh+IL-1β组、NC-OE+IL-1β组和TMED10-OE+IL-1β组细胞分别转染NC-sh、TMED10-sh、NC-OE和TMED10-OE。转染后,除Control组之外,其他组软骨细胞均用白介素-1β(IL-1β)(10 ng/mL)处理24 h模拟OA软骨细胞的病理微环境。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通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前交叉韧带切断加内侧半月板部分切除法建立OA大鼠模型,将OA大鼠分为OA组、OA+NC-sh组和OA+TMED10-sh组(n=12),Sham组(n=12)大鼠进行假手术操作。Sham组和OA组大鼠关节腔内注射40μL生理盐水,OA+NC-sh组和OA+TMED10-sh组大鼠关节腔内分别注射40μL的NC-sh和TMED10-sh(滴度为1×10^(9)TU/m L),每周注射1次,共4周。采用番红O/固绿染色法评价膝关节软骨形态,采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采用RT-qPCR检测软骨细胞和大鼠关节软骨中TMED10的m 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和大鼠关节软骨中TMED10、TGF-β1、Smad2、p-Smad2、Smad3、p-Smad3、Collagen II和MMP-1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IL-1β组TUNEL阳性率、TMED10 m RNA和TMED10、MMP-13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相对细胞活力以及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和Collagen II的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与IL-1β组和NC-sh+IL-1β组比较,TMED10-sh+IL-1β组TUNEL阳性率、TMED10 m RNA水平和TMED10、MMP-13的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相对细胞活力以及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和Collagen II的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与IL-1β组和NC-OE+IL-1β组比较,TMED10-OE+IL-1β组TUNEL阳性率、TMED10 m RNA水平和TMED10、MMP-13的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相对细胞活力以及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跨膜p24转运蛋白10 转化生长因子-Β 软骨细胞 TGF-β/Smads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HIV-1 p24和gp4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卫民 卢洪洲 +4 位作者 潘孝彰 康来仪 尹春煜 胡越凯 翁心华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IV-1 p24基因以及gp41基因具有抗原线性中和表位的部分重组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融合蛋白。方法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PCR扩增p24和gp41两个基因,将它们分别连接到pMD18-T载体中,测... 目的用基因重组技术将HIV-1 p24基因以及gp41基因具有抗原线性中和表位的部分重组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融合蛋白。方法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PCR扩增p24和gp41两个基因,将它们分别连接到pMD18-T载体中,测序验证后,挑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正确克隆。将p24片段酶切后连接到gp41基因所在的pMD18-T载体中,再将连接后的两个基因酶切,重新连接到pET21a表达载体中。将表达载体转染大肠埃希菌诱导表达,经Western-blot验证表达正确。结果融合蛋白p24-gp41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结论融合蛋白p24-gp41可以在pET21a表达载体中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核心蛋白质p24 HIV包膜蛋白质gp41 基因表达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基因表达载体 gp41基因 p24基因 HIV-1 融合蛋白 WESTERN-BLOT
原文传递
冰毒对HIV-1在巨噬细胞内复制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冰玉 李彧 +10 位作者 刘思扬 蒋俊俊 陈晖 黄颉刚 苏锦明 蓝光华 黎明强 叶力 陶人川 曹存巍 梁浩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探讨冰毒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在巨噬细胞中复制的作用。方法将巨噬细胞按单纯随机分组原则分为:(1)冰毒+多巴胺受体D1阻滞剂(SCH 23390)处理组,(2)冰毒处理组,(3)SCH 23390处理组,(4)病... 目的探讨冰毒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在巨噬细胞中复制的作用。方法将巨噬细胞按单纯随机分组原则分为:(1)冰毒+多巴胺受体D1阻滞剂(SCH 23390)处理组,(2)冰毒处理组,(3)SCH 23390处理组,(4)病毒对照组。先用浓度为10-5mol/L的SCH 23390预处理(1)、(3)组1 h,再用10-4mol/L的冰毒处理(1)组24 h,同时用10-5mol/L、10-4mol/L及2.5×10-4mol/L的冰毒处理(2)组24 h,然后每组加入等量的HIV-1进行感染,于感染的第4、6、8、10 d取培养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上清的HIV-1 p24抗原,比较各组之间抗原表达量差异。结果 HIV-1感染巨噬细胞第4、6、8、10 d,病毒对照组的p24抗原表达量均低于3个不同浓度冰毒处理组(均有P<0.01);且各浓度冰毒处理组的p24抗原表达量比对照组增加的倍数,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具有上升的趋势,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5.94,P<0.001);而冰毒+SCH 23390处理组、SCH 23390处理组分别与病毒对照组HIV-1p24抗原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冰毒能够促进HIV-1在巨噬细胞内的复制,并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冰毒促进HIV-1复制的作用可被多巴胺受体D1阻滞剂(SCH 23390)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HIV核心蛋白质p24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HIV-1核心抗原p24基因的表达、纯化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华琴 李鹏 +4 位作者 吴英松 李珍 魏威 董文其 王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24-427,436,共5页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全长HIV-1 p24抗原,对其抗原性进行鉴定,探讨其对HIV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PCR技术从含有HIV-1 gag基因质粒PTM-1中扩增p24蛋白基因,通过酶切消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导...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全长HIV-1 p24抗原,对其抗原性进行鉴定,探讨其对HIV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PCR技术从含有HIV-1 gag基因质粒PTM-1中扩增p24蛋白基因,通过酶切消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上,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p24抗原。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活性及特异性。结果PCR产物和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p24经双酶切均显示约690 bpDNA片段,与预期p24抗原全基因片段大小一致。SDS-PAGE电泳可见纯化蛋白为1条相对分子量约26×103Mr的外源表达蛋白带,与预期大小一致。ELISA及WB实验证实表达的p24抗原具有较好的活性及特异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显示与市售p24抗原线性一致。结论构建了HIV-1 p24/pET28a原核高效表达系统,表达产物与市售的p24抗原具有相似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核心抗原p24 基因表达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原文传递
HIV-1核心抗原p24基因的表达、纯化及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惠琼 江立敏 +6 位作者 郑夔 颜瑾 曾常红 李晖 顾耀亮 梁文燕 柯昌文 《华南预防医学》 2006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全长HIV-1 p24抗原,并对其抗原性进行鉴定。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IV-1全基因质粒(BH-10)中扩增p24抗原基因,通过酶切消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2b上,用此连接产物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p24抗原。运...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全长HIV-1 p24抗原,并对其抗原性进行鉴定。方法利用PCR技术从HIV-1全基因质粒(BH-10)中扩增p24抗原基因,通过酶切消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2b上,用此连接产物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p24抗原。运用双酶切技术、SDS-PAGE电泳检测插入基因片段的正确性,并用W estern B lot(WB)及ELISA法对表达产物的抗原性进行检测。结果PCR产物和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2b-p24经双酶切插入的外源基因片段均为690 bp,与预期p24抗原全基因片段大小一致。纯化蛋白SDS-PAGE电泳,可见1条相对分子量约26×103的外源表达蛋白带,与预期大小一致,未见杂蛋白带。WB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与HIV-1阳性血清呈特异性反应,与健康人血清没有反应。ELISA检测p24抗原灵敏度为93.94%(62/66),特异性为93.33%(28/30)。结论构建了HIV-1 p24表达载体pET22b-p24,并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其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研制HIV抗体确认试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核心蛋白质p24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电泳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