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沙地区3种优良观赏竹发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滔 唐红 +2 位作者 刘玮 黄程前 黄文韬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9,共6页
为给长沙地区观赏竹的引种培育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研究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黄秆乌哺鸡竹、花秆早竹和花毛竹这3种竹的出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黄秆乌哺鸡竹发笋期在4月初,花秆早竹和花毛竹在3月中下旬,历期均为20... 为给长沙地区观赏竹的引种培育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研究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黄秆乌哺鸡竹、花秆早竹和花毛竹这3种竹的出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黄秆乌哺鸡竹发笋期在4月初,花秆早竹和花毛竹在3月中下旬,历期均为20~25 d,明显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阶段;同一竹种不同发笋时期的发笋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黄秆乌哺鸡竹、花秆早竹和花毛竹的平均每株母株发笋数分别为1.09、1.85和1.16株;造成3种观赏竹退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在初期萌发笋退笋原因主要是人为机械损伤,盛期萌发笋退笋原因为机械损伤和营养缺乏等,而末期萌发笋的退笋原因主要是营养供应不足;3种观赏竹3个不同时期萌发笋幼竹高生长过程均呈“S”型生长曲线,符合“慢-快-慢”生长规律,相应的Logistic方程均较好地拟合了各个时期萌发笋幼竹的平均高生长过程;在幼竹高生长历期和株高方面,3种观赏竹初期和盛期萌发笋均优于末期,留笋养竹时选择初期和盛期萌发笋为宜;3种观赏竹幼竹昼夜生长均呈现一定节律,且夜间增长量均高于白天增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竹属 黄秆乌哺鸡竹 花秆早竹 花毛竹 发笋 退笋 幼竹高生长 Logistic方程
下载PDF
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的表达、纯化及免疫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莉 郝文波 +2 位作者 吴英松 王穗海 李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vLDH)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测定其免疫活性。方法将构建的LDH/pGEX-4T-1重组菌BL21接种于LB培养基中,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重...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vLDH)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测定其免疫活性。方法将构建的LDH/pGEX-4T-1重组菌BL21接种于LB培养基中,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小鼠制备特异性血清,ELISA检测血清效价,Western-blotting鉴定其免疫活性。结果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vLDH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复性、纯化后免疫小鼠,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ELISA法测效价为1∶51200,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该血清能特异性与间日疟和恶性疟患者全血发生反应,而不能与正常人起交叉反应。结论PvLDH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乳酸脱氢酶 表达 免疫活性
下载PDF
海南省间日疟原虫CSP基因型虫株对氯喹敏感性和复发特征的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光泽 陈瑚 +4 位作者 华德 林翠芬 王善青 林世干 黄天谊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了解海南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CSP)基因型虫株对氯喹的敏感性和复发特征。方法 通过常规剂量氯喹治疗间日疟病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 ,并用套式等位PCR技术对观察病例间日疟原虫进行CSP基因分型。结果 观察 2 2例间... 目的 了解海南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CSP)基因型虫株对氯喹的敏感性和复发特征。方法 通过常规剂量氯喹治疗间日疟病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 ,并用套式等位PCR技术对观察病例间日疟原虫进行CSP基因分型。结果 观察 2 2例间日疟病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 (2 5 .4± 4.3 )h ,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为 (4 0 .2± 5 .5 )h ,各间日疟原虫CSP基因型虫株病例间的平均退热时间和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间日疟原虫热带族虫株病人复发率为 77.6% ,平均首次复发时间为 (61.0± 16.4)d ;温带族虫株病人复发率为 10 0 % ,平均首次复发时间为 (2 78.6± 2 14 .5 )d ,两族虫株病例的首次复发时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海南省流行的间日疟原虫CSP基因型虫株均对氯喹敏感 ,各虫株间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环子孢子蛋白 基因型 氯喹 敏感性 复发特征
下载PDF
间日疟原虫不同MSP-1等位基因型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山鹰 许龙善 +3 位作者 张莹珍 谢汉国 高琪 陆惠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4-236,205,共4页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等位基因型间日疟原虫生物学形态特征。方法 现场采集间日疟病人血样并进行基因分型 ,镜下观察形态并测量大小。结果与结论  72份现场分离株基因分型为Sal- 1型 4 0份 ,Belem型 2 5份 ,混合感染 7份 ,均查到典型的...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等位基因型间日疟原虫生物学形态特征。方法 现场采集间日疟病人血样并进行基因分型 ,镜下观察形态并测量大小。结果与结论  72份现场分离株基因分型为Sal- 1型 4 0份 ,Belem型 2 5份 ,混合感染 7份 ,均查到典型的间日疟原虫 ,6例多重感染病例均发现在海南分离株 ,多重感染与基因型混合感染无关联。测量正常红细胞、寄生红细胞、环状体以及核大小差别有显著意义 ,Belem型比Sal- 1型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蛋白1 基因型 形态学
下载PDF
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伯氏疟原虫各期的提纯和分离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坤炎 周洁娴 +4 位作者 黄健康 林博华 吴振宏 阮彩文 黄祺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用纤维素(Cellulose,CF-11)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再用 Percoll 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提纯分离间日疟(P.v.)、恶性疟(P.f.)和伯氏疟(P.b.)3种疟原虫。经纤维素过滤后,P.v.病人血和P.b.感染鼠血中白细胞去除率分别平均达 94.7%和 75.4%,而且不... 用纤维素(Cellulose,CF-11)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再用 Percoll 密度梯度离心方法提纯分离间日疟(P.v.)、恶性疟(P.f.)和伯氏疟(P.b.)3种疟原虫。经纤维素过滤后,P.v.病人血和P.b.感染鼠血中白细胞去除率分别平均达 94.7%和 75.4%,而且不影响原虫密度和各期构成比。多个 Percoll 不连续梯度离心测试3种疟原虫裂殖体、滋养体、环状体和未感染红细胞的相对平均密度(kg/L):P.v.分别为 1.059、1.072、1.096 和 1.099;P.f.分别为 1.070、1.079、1.10 和 1.10,配子体 1.085;P.b.分别为 1.059、1.062、1.103 和 1.104。并据此选择各自合适的 Percoll 梯度分离3 种疟原虫,将裂殖体、滋养体同环状体分开,获取原虫纯度(原虫数/100 个红细胞),P.v.由分离前 0.8%至分离后 93.5%,P.f.由2.3%至100%,P.b.由 30.6%至93%,分别提高 113.8、43.4和 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恶性疟 提纯分离 纤维素柱
下载PDF
疟疾现症病人的血象及某些血液生化变化情况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兴亮 许元武 +3 位作者 赵春松 师敏 蚌相英 李云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970-971,共2页
目的 了解云南西南部恶性疟和间日疟现症病人的血象和某些血液学变化。 方法 以来自陇川县、瑞丽市和部分缅甸北部居民镜检证实为恶性疟和间日疟的现症住院病人 ,进行血常规检验和谷丙转氨酶、尿素氮测定。 结果 恶性疟、间日疟血... 目的 了解云南西南部恶性疟和间日疟现症病人的血象和某些血液学变化。 方法 以来自陇川县、瑞丽市和部分缅甸北部居民镜检证实为恶性疟和间日疟的现症住院病人 ,进行血常规检验和谷丙转氨酶、尿素氮测定。 结果 恶性疟、间日疟血常规各检验 69例和 3 4例 ,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者 ,恶性疟依次为 81 2 %、10 1%、3 4 8%、5 3 6% ,间日疟依次为 69 7%、2 0 6%、2 9 4%、5 0 0 %。恶性疟和间日疟谷丙转胺酶高于正常值者分别 3 85 % (2 /5 2 )和 4 5 % (1/2 4) ,χ2 =0 0 0 0 4,P >0 0 5 ;尿素氮高于正常值者各为 2 3 5 3 % (12 /5 1)和2 5 0 % (6/2 4) ,χ2 =0 0 19,P >0 0 5。结论 两种疟疾均可引起较为严重的贫血、白细胞总数降低 ,尤其是血小板的减少 ;对肝脏、肾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对后者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恶性疟 疟疾 正常值 血象 病人 血液生化 血液学变化 血红蛋白含量 北部
下载PDF
BinaxNOW~疟原虫检测试剂卡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光泽 林世干 +3 位作者 王善青 蒙锋 何昌华 陶忠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447-1448,共2页
目的评价美国Inverness medical professional diagnostics公司生产的疟原虫检测试剂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镜检方法作为金标准比较BinaxNOW疟原虫检测试剂卡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400份样本用镜检方法和BinaxNOW疟原虫检测试剂卡... 目的评价美国Inverness medical professional diagnostics公司生产的疟原虫检测试剂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镜检方法作为金标准比较BinaxNOW疟原虫检测试剂卡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400份样本用镜检方法和BinaxNOW疟原虫检测试剂卡诊断,镜检法检出阳性138份,其中恶性疟77份、间日疟61份;疟原虫检测试剂卡检出阳性139例,其中恶性疟71份,间日疟68份。试剂卡检测疟疾的敏感度为98.55%,特异度为98.85%,检测恶性疟的灵敏度为87.01%、特异度为98.76%,检测间日疟的敏感度为93.44%、特异度为96.76%。存在交叉反应。结论BinaxNOW疟原虫检测试剂卡诊断疟疾敏感性与特异性高,操作简单,结果显示直观、快速,适合边远疟区无镜检能力的个体、乡村医生开展疟疾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axNOW疟原虫检测试剂卡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现场应用
原文传递
Malaria:role of antibodies in protection and pathogenesis:an overview
8
作者 Tyagi P Biswas S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08年第1期69-82,共14页
The research scenario for malaria has improved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y and host immune responses to plasmodial infection.Due to the augmented episodes of resistance development against... The research scenario for malaria has improved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y and host immune responses to plasmodial infection.Due to the augmented episodes of resistance development against the commonly used antimalarials in plasmodium parasites,especially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neutralization of infection through effective vaccine(s) remains the feasible alternative in malaria control.In this direction,lot of attention was paid towards the identification of stage specific malaria antigens targeted by host ’s immune system.Preparation of synthetic or recombinant peptides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immunogenecity in naturally occurring antibody response were also given much importance,as these studies could help in finding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future malaria vaccine(s).Attention was also paid.on the pathogenic consequences of antibody formation in malaria infection as polyclonal activation of B cells,which is a very prominent feature in malaria infection.Formation of 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es in chronic malaria infection was also viewed as pathogenic parameter of severe malaria.The present survey focuses mainly on protective and pathogenic aspects of malaria antibodies(eliciting against various,stage specific antigens),and future research plan in antibodymediated immune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ARIA pLASMODIUM FALCIpARUM p.vivax antigen antibobody immune complex
下载PDF
复方蒿甲醚抑制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孢子增殖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崇珍 李兴亮 +2 位作者 刘行知 李宗惠 张凤仙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00-101,共2页
间日疟现症病人用复方蒿甲醚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12和24h分别以大劣按蚊叮咬吸血感染,结果用药前按蚊的唾腺子孢子阳性率为75.82%,用药后5h有极少数吸血按蚊的胃壁卵囊阳性,但唾腺中均未检出子孢子。服药后患者血... 间日疟现症病人用复方蒿甲醚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12和24h分别以大劣按蚊叮咬吸血感染,结果用药前按蚊的唾腺子孢子阳性率为75.82%,用药后5h有极少数吸血按蚊的胃壁卵囊阳性,但唾腺中均未检出子孢子。服药后患者血内疟原虫无性体及有性体较治疗前迅速减少,表明复方蒿甲醚能迅速杀灭红内期间日疟原虫,并能抑制其在蚊体内的孢子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蒿甲醚 间日疟 孢子增殖 疟疾
下载PDF
2019年江苏省外籍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10
作者 王伟明 曹园园 +4 位作者 杨蒙蒙 顾亚萍 徐岁 周华云 朱国鼎 《中国校医》 2021年第9期718-720,共3页
目的对2019年江苏省11例外籍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提高外籍疟疾病例的防控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江苏省11例外籍疟疾病例的个案信息、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以及住院病历,对发病时间、诊断过程、治疗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1例外籍疟... 目的对2019年江苏省11例外籍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提高外籍疟疾病例的防控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江苏省11例外籍疟疾病例的个案信息、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以及住院病历,对发病时间、诊断过程、治疗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1例外籍疟疾病例中恶性疟9例、间日疟和卵形疟各1例。其中留学生和留学生家属占外籍疟疾病例的90.90%,9月份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54.55%。11例外籍疟疾病例来华国家中非洲10例、南亚1例。除1例间日疟病例来华后至发病时间为38 d,其余外籍病例均在来华后10 d内发病。11例外籍病例初诊单位为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3例、外商合资民营医院1例、县级医疗机构1例、市级医疗机构5例、省级医疗机构1例。其中3例是至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体检,2例镜检查见疟原虫,为无症状感染者;1例体检时镜检未查见疟原虫,第2 d出现发热症状,到县级医疗机构就诊,RDT检测显示恶性疟阳性,镜检查见疟原虫,确诊为恶性疟病例。对11例外籍疟疾病例均遵循安全、有效、合理、规范的原则,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合理用药。8例病例经住院治疗后痊愈出院;3例轻症者(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未住院,经口服药治疗后症状消失。经随访调查,11例病例无再燃或复发。结论外籍疟疾病例以留学生和留学生家属为主。因此,应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的宣教,提高其就诊意识,以确保留学生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间日疟 卵形疟 外籍疟疾 输入性病例 江苏省
原文传递
山东中华按蚊传播间日疟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邓绪礼 任正轩 +5 位作者 孙传红 贾洪忠 刘凤梅 张志华 李继民 赵长磊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50-254,共5页
本文报告了1973~1994年对山东中华按蚊传播间日疟的系统研究结果。在70年代暴发流行期间感染率为0.47%,病家蚊经饲养后解剖感染率为13.2%;实验观察人工感染蚊虫感染率为36.1%,其中腺子孢子阳性率为17%... 本文报告了1973~1994年对山东中华按蚊传播间日疟的系统研究结果。在70年代暴发流行期间感染率为0.47%,病家蚊经饲养后解剖感染率为13.2%;实验观察人工感染蚊虫感染率为36.1%,其中腺子孢子阳性率为17%,胃部囊合子阳性率为23.3%;鲁东半岛疟疾非暴发流行区与鲁西南易暴发流行区中华按蚊对间日疟原虫的易感染性无显著性差异;间日疟原虫在中华按蚊体内发育的起点温度为14.9℃,有效积温为105.15℃;传播间日疟的媒介能量年内季节变化与年度变化均与发病情况较为一致。自1982年以来,其能量稳定地处在低水平。此结果提示,若无大量传染源输入,不会造成疟疾大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间日疟 自然感染率 人工感染率 疟疾
下载PDF
诺氏疟原虫的人体自然感染 被引量:12
12
作者 朱淮民 李军 郑徽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1,共2页
云南省墨江县1例“间日疟”患者的血片,经回顾性镜检,发现疟原虫形态特别,早期滋养体多核,红细胞内有多个虫体寄生,晚期滋养体有形成带状趋势。裂殖体和配子体与间日疟原虫相似。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诺氏疟原虫。
关键词 诺氏疟原虫 人体感染 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
下载PDF
黄纹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祥 楼崇 江津凡 《福建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98-101,共4页
对扬州大禹风景竹园的黄纹竹(Phyllostachys vivaxcv.Huanwenzhu)出笋、退笋以及幼竹高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纹竹发笋期在3月下旬—6月下旬;退笋多出现在出笋末期(5月11日—6月30日);高生长的Logistic曲线模型为:H=517.593/(1... 对扬州大禹风景竹园的黄纹竹(Phyllostachys vivaxcv.Huanwenzhu)出笋、退笋以及幼竹高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纹竹发笋期在3月下旬—6月下旬;退笋多出现在出笋末期(5月11日—6月30日);高生长的Logistic曲线模型为:H=517.593/(1+e6.505-0.231t),Doseresp生长曲线模型:H=0.367+517.03/(1+102.820-0.100t);生长盛期时,昼夜24 h平均生长量达22.38 cm,白天生长量是夜间生长量的1.2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笋规律 高生长 黄纹竹
下载PDF
抗疟药包装对疟疾病人治疗效果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段绩辉 李庆俊 +3 位作者 汤林华 唐来仪 张湘君 梁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疟药包装对间日疟病人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设计的干预研究,阐明改进抗疟药包装和增加用法说明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将符合观察条件的间日疟病人随机分配入两组队列之一。对照组接受普通纸包或纸袋的包装... 目的 探讨抗疟药包装对间日疟病人治疗依从的影响。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设计的干预研究,阐明改进抗疟药包装和增加用法说明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将符合观察条件的间日疟病人随机分配入两组队列之一。对照组接受普通纸包或纸袋的包装,将氯喹3 天和伯喹8 天疗法的全疗程药分别包成1 包1 次分发,无详细用法说明;实验组接受起泡包装的氯喹和伯喹各1盒,在起泡包装背面标示药名和剂量,并配相应小盒,小盒背面标示简明易懂的说明,小盒内插入详细说明书。治毕后第9 天进行随访调查,并复查疟原虫和测定尿中氯喹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依从率为96.89% (156/161);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为83.44% (136/163),两组之间依从率有非常显著差别(P< 0.01)。对照组未达到足量治疗主要原因为药片丢失和碎裂,占59.26% (16/27)。结论 铝箔起泡包装治疗依从率比普通纸包或纸袋高,且分发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药物包装 氯喹 伯喹 疟疾
下载PDF
安徽省间日疟传染率分析
15
作者 白迪 周武略 赵继军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9,共7页
间日疟的传播媒介中华按蚊仍普遍存在,但对间日疟的传播动态的研究仍极其有限。以安徽省间日疟为例,估算蚊子叮咬率、间日疟的传染率以及它们的季节性,并进一步分析传染率发生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因素。采用人类与蚊子相耦合的SIR-SI(Susce... 间日疟的传播媒介中华按蚊仍普遍存在,但对间日疟的传播动态的研究仍极其有限。以安徽省间日疟为例,估算蚊子叮咬率、间日疟的传染率以及它们的季节性,并进一步分析传染率发生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因素。采用人类与蚊子相耦合的SIR-SI(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Susceptible Infected)模型对间日疟的传播动态建模,估算随时间变化的蚊子叮咬率以及传染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温度和降水量对蚊子叮咬率和间日疟传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日疟蚊子叮咬率和传染率有显著的年季节性(季节性幅度为42.4%);间日疟传染率受到温度(p值为7.23e-11)以及降水量(p值为0.004)的显著影响;间日疟发病数受传染率的影响不仅呈现每年一个周期的特点,由于易感者人数的变化,还存在多年一个大周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传染率季节性 温度 降水量
下载PDF
以异种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间日疟原虫抗体的评价
16
作者 张龙兴 王捷 +4 位作者 章幼妹 韩萌 陈彩云 冯晓平 杨波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0年第6期349-351,共3页
使用Pc及Pf抗原对单纯间日疟流行区的疟疾病人血清进行IFA试验,以评价其替代PV抗原检测间日疟原虫抗体的效应程度。用Pc,Pc及Pf抗原分别检测155例确诊的间日疟病人血清,其GMRT依次为175.8,37.4及12.7,两两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其阳性... 使用Pc及Pf抗原对单纯间日疟流行区的疟疾病人血清进行IFA试验,以评价其替代PV抗原检测间日疟原虫抗体的效应程度。用Pc,Pc及Pf抗原分别检测155例确诊的间日疟病人血清,其GMRT依次为175.8,37.4及12.7,两两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其阳性符合率依次为97.4%,81.9%及63.9%,差异亦非常显著。3种抗原测得的抗体滴度进行直线回归分析,获得表示Pv和Pc抗原检测间日疟原虫抗体时抗体滴度关系的回归方程Y=1.22+0.65X。假此方程,通过Pc抗原检测时的抗体滴度,可能推算用Pv抗原检测时的抗体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抗原 间接荧光抗体 间日症
下载PDF
间日疟原虫子孢子免疫BALB/c小鼠的试验研究
17
作者 余文祥 李菊升 +2 位作者 李崇珍 余蕾 黄云芝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3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用间日疟病人血,离体感染中华按蚊,分离子孢子,用10~12万条子孢子/次的量,免疫BALB/c小鼠,抗体效价均达到1:640,取其脾细胞作融合试验,已培养出抗体滴度高、特异性强的抗间日疟原虫子孢子单克隆抗体(McAb)。
关键词 疟原虫 子孢子 免疫
下载PDF
改进抗疟药包装对间日疟病人服药依从的影响
18
作者 段绩辉 李庆俊 +6 位作者 汤林华 李正祥 唐来仪 张湘君 A.Hay S.Shires V.Navaratnam 《实用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进抗疟药包装提高间日疟病人服药的依从率。方法 按我国推行治疗间日疟的氯喹合并伯喹8 日疗法的剂量和疗程,制成小盒包装。实验组使用新包装;传统用纸包或纸袋发药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和测定病人血清中苯巴比妥标... 目的 探讨改进抗疟药包装提高间日疟病人服药的依从率。方法 按我国推行治疗间日疟的氯喹合并伯喹8 日疗法的剂量和疗程,制成小盒包装。实验组使用新包装;传统用纸包或纸袋发药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和测定病人血清中苯巴比妥标记物水平与剂量比率,确定新包装与传统纸包或纸袋包药病人完成全程足量的服药率。结果 新包装实验组完成全程足量服药率为971% ;纸包或纸袋对照组完成全程足量服药率为805% ,前者服药的依从率高于后者,两组之间差别非常显著( P< 001)。新包装药的3 天和8 天疗程依从率没有差别;传统纸包或纸袋分发药的8 天疗程依从率显著低于3 天疗程( P< 005)。结论 新包装抗疟药病人全程足量的服药依从率优于传统用纸包或纸袋包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抗疟药 氯喹 伯喹 苯巴比妥 药物包装 依从
下载PDF
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诊断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9
作者 郑香 汤林华 +4 位作者 许永湘 蒙锋 祝卫东 顾政诚 钱会霖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5-236,共2页
目的: 评价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 I C T) 在疟区诊断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效果。方法: 以疟原虫镜检结果为标准, 用 I C T 检测门诊“四热”病人中的恶性疟和间日疟。结果: I C T 检测恶性疟与间日疟的敏感性分别为967 ... 目的: 评价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 I C T) 在疟区诊断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效果。方法: 以疟原虫镜检结果为标准, 用 I C T 检测门诊“四热”病人中的恶性疟和间日疟。结果: I C T 检测恶性疟与间日疟的敏感性分别为967 % 和904 % , 特异性为986 % 。与原虫镜检结果的符合率为947 % 。恶性疟与间日疟之间无交叉反应。结论: 免疫色谱测试卡可同时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 较镜检法快速、简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疟疾 I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