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冬小麦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白倩倩 史桂清 +1 位作者 郭程瑾 肖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9-816,共8页
为提高节水灌溉条件下小麦磷素利用效率,以济麦22和石优20为材料,设置60、120和180kg P2O5·hm-2三个磷素供应水平(分别用P60、P120和P180代表)研究了节水栽培下磷素(P)用量对小麦P吸收和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在... 为提高节水灌溉条件下小麦磷素利用效率,以济麦22和石优20为材料,设置60、120和180kg P2O5·hm-2三个磷素供应水平(分别用P60、P120和P180代表)研究了节水栽培下磷素(P)用量对小麦P吸收和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在各生育时期植株干重均随施P水平增高而提高;低P(P60)水平下石优20植株干重较大,在高P(P180)水平下济麦22则植株干重较大。两小麦品种各生育时期植株P含量均以高P处理下较高,且石优20高于济麦22。随施P水平的增高,小麦植株P累积量增多,P累积速率增大,以开花至成熟期P累积速率较高,且施P水平对P累积速率有正向调控作用。成熟期,植株各器官的干重、P累积量和P分配比例均以籽粒最高,茎秆和叶鞘及叶片次之,颖壳和穗轴最低;各器官P含量以籽粒最高,茎秆、叶鞘、颖壳和穗轴次之,叶片最低,表明生育后期植株体内P素主要向籽粒转运、积累。低P和中P(P120)处理下,石优20产量显著高于济麦22;高P处理下,石优20的产量较济麦22低。随供P水平的提高,植株花前的P转运量和P转运效率增大,但P贡献率、P利用效率和P肥偏生产力下降。不同品种相比,石优20植株的花前P转运量和营养器官P贡献率与济麦22相近,但石优20的P收获指数、花前P转运效率、P利用效率和P肥偏生产力较济麦22低。研究表明,节水条件下,小麦养分高效品种石优20在低P水平下具有较高P吸收能力和籽粒产量,适当施P可增强济麦22植株生育后期P的吸收、利用能力和高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供磷水平 磷素吸收 磷素利用
下载PDF
降水量与施磷量对黑土区玉米产量及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岩 曹国军 +1 位作者 耿玉辉 韩圆圆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148,共7页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采用滴灌补水措施,研究不同降水量及施磷量对黑土区玉米产量、磷素吸收积累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及施磷量的增加会增加玉米植株干物质量的积累,进而促进玉米产量的形成。施磷量较降水量对玉米产量的影...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采用滴灌补水措施,研究不同降水量及施磷量对黑土区玉米产量、磷素吸收积累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及施磷量的增加会增加玉米植株干物质量的积累,进而促进玉米产量的形成。施磷量较降水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更为显著,适量的降水量与施磷量有利于玉米产量的增加。各处理中以W3(自然降水+200 mm)、P3(施磷22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达13 914 kg/hm^2。各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磷肥利用率降低,随降水量的增加磷肥利用率增加。玉米植株磷素积累在同一降水条件下,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适磷条件下,适宜降水量可显著提高玉米植株磷素积累量。W3(自然降水+200 mm)、P2(施磷110 kg/hm^2)处理为最优处理,当年降水量为508 mm,玉米产量可达13 119 kg/hm^2;磷肥利用效率最高,达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降水量 施磷量 产量 生物质量 磷素吸收积累 磷肥利用率
原文传递
低磷胁迫下嫁接对西瓜生长早期磷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莉 孟祥祥 +2 位作者 刘娜 杨景华 张明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以葫芦和南瓜为砧木嫁接西瓜,通过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低磷胁迫条件下嫁接对西瓜生长早期磷素吸收及利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嫁接可以提高西瓜生长早期的干物质量、叶面积和株高,同时西瓜嫁接苗的根系指标和光合速率也都优于... 以葫芦和南瓜为砧木嫁接西瓜,通过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低磷胁迫条件下嫁接对西瓜生长早期磷素吸收及利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嫁接可以提高西瓜生长早期的干物质量、叶面积和株高,同时西瓜嫁接苗的根系指标和光合速率也都优于自根苗。低磷条件下西瓜生长早期嫁接苗对磷素的吸收和利用要高于自根苗,且不同砧木表现不同,南瓜砧木要明显优于葫芦砧木。因此,低磷胁迫下嫁接可以提高西瓜生长早期磷素的吸收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嫁接 低磷胁迫 磷吸收 磷利用 根系形态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施磷水平对菊芋块茎产量、品质、植株生理特性与磷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铎 李岚涛 +6 位作者 林迪 郑龙辉 耿赛男 石纹碹 盛开 苗玉红 王宜伦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149,共11页
探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菊芋块茎产量、品质、植株理化特性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实现菊芋高产优质栽培和农田磷素高效利用与科学施磷提供参考依据。于2019-2020连续两年分别于河南省原阳县和方城县布置磷肥用量田间试验,2019年设0、60、... 探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菊芋块茎产量、品质、植株理化特性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为实现菊芋高产优质栽培和农田磷素高效利用与科学施磷提供参考依据。于2019-2020连续两年分别于河南省原阳县和方城县布置磷肥用量田间试验,2019年设0、60、120、180和240 kg P_(2)O_(5)·hm^(-2)5个磷肥用量水平,2020年则分别设0、45、90、135、180和225 kg P_(2)O_(5)·hm^(-2)6个施磷水平。研究磷肥施用对成熟期菊芋块茎产量、品质(菊糖、还原糖含量)以及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地上部植株磷素积累量、叶片绿原酸、SPAD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影响,计算分析菊芋收获指数、磷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等肥料吸收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磷肥供应均显著提高2019和2020年菊芋块茎产量,肥料效应呈“线性+平台”趋势变化,适宜施磷量分别为155和107 kg·hm^(-2)。此外,磷肥供应显著提高菊芋块茎菊糖和还原糖含量。与不施磷相比,2019-2020年度块茎总糖含量增幅分别平均为11.6%和18.3%。各生育期菊芋地上部植株磷素积累量、叶片绿原酸含量、SPAD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施磷量增加而明显提高。菊芋磷素收获指数(PHI)、磷肥利用率(AUP)和农学效率(AEP)均随着磷肥用量增加而明显下降,施磷处理两年平均PHI、AUP和AEP分别为0.813、15.1%和23.9 kg·kg^(-1)。因此,合理施磷可显著提高菊芋成熟期块茎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各生育期生理活性。在本试验条件下菊芋适宜施磷量为105~15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产量 品质 生理特性 磷素利用
下载PDF
覆膜条件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对花生磷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夏桂敏 刘宇庭 +3 位作者 罗秀兰 逄彧广 郑俊林 迟道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76-187,共12页
为探究覆膜条件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对花生植株磷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该研究于2021和2022年设置盆栽裂区试验,研究不同覆膜方式(覆膜处理(M1)和无膜处理(M0))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常规施磷量+无生物炭处理(P1C0)、3/4常规施磷量+... 为探究覆膜条件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对花生植株磷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该研究于2021和2022年设置盆栽裂区试验,研究不同覆膜方式(覆膜处理(M1)和无膜处理(M0))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常规施磷量+无生物炭处理(P1C0)、3/4常规施磷量+7.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P2C1)、3/4常规施磷量+1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P2C2)、2/3常规施磷量+7.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P3C1)、2/3常规施磷量+1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P3C2))对花生植株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磷素利用、土壤有效磷含量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M0处理相比,M1处理下花生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7.6%和29.1%、12.4%和25.9%、14.9%和16.0%、6.5%和14.8%,饱果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提高了17.7%和18.8%(2 a平均)。同一覆膜方式下,从苗期至饱果期,花生净光合速率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花针期达到最大值。与P1C0处理相比,P2C1处理饱果期土壤有效磷含量、花生植株磷素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为13.5%、14.3%、6.5%和10.2%(2 a平均)。不同覆膜方式和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中,M1P2C1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植株磷素积累量、饱果期干物质量及产量均为最优,花生产量较M0P1C0处理(常规处理)提高了40.4%(2 a平均)。因此,覆膜处理结合3/4常规施磷量和7.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可通过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植株对磷素的吸收利用,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量,最终实现花生增产。研究结果可为花生田减磷增效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产量 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 磷素利用 土壤有效磷 花生
下载PDF
氮高效吸收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琛 唐东南 +5 位作者 舒小伟 徐杰皎 高英博 黄建晔 王余龙 董桂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1-789,共9页
为探究氮高效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基本特点及其与氮素吸收的关系。在大田条件下,于2012-2013年,以114个染色体单片断代换系水稻为供试材料,研究其产量、氮磷吸收利用等性状,并以成熟期吸氮量和产量将供试材料聚类分成6种不同氮效率类型... 为探究氮高效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基本特点及其与氮素吸收的关系。在大田条件下,于2012-2013年,以114个染色体单片断代换系水稻为供试材料,研究其产量、氮磷吸收利用等性状,并以成熟期吸氮量和产量将供试材料聚类分成6种不同氮效率类型水稻。结果表明,供试群体成熟期吸磷量差异较大,变幅为2. 54~5. 46 g·m^(-2);氮高效水稻成熟期吸磷量显著高于其他氮效率水稻,增幅达8. 99%~47. 24%;氮高效水稻结实期总吸磷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水稻,各器官吸磷量也有相似的趋势;氮高效水稻单茎吸磷量、干物质量大;吸磷量影响因子对成熟期吸磷量的贡献表明,结实期吸磷量、穗吸磷量、全株含磷率、单穗吸磷量、吸磷强度均高于同组因子,通径分析与相关分析结果一致;氮高效水稻磷素利用效率除吸磷增量籽粒生产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外,其他各指标均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成熟期吸磷量和吸氮量均对产量有正向促进作用,吸氮量贡献更大。综上,氮高效水稻无论是全株还是各器官成熟期磷素吸收量均较大,结实期表现的更明显,但磷素利用效率中等;氮高效水稻磷素吸收能力强与其单茎吸收量、吸氮强度大有密切关系;氮高效水稻磷素吸收与氮素吸收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水稻磷素高效吸收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高效水稻 磷素吸收 磷素利用 氮磷关系 产量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施磷对滴灌玉米产量、磷素营养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1
7
作者 张国桥 王静 +2 位作者 刘涛 GALE William 褚贵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3-1109,共7页
【目的】在新疆大规模的节水滴灌农业生产中,根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磷素营养吸收特性,按比例通过水肥一体化以水施磷是满足作物磷素营养需求、减少磷的固定及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方法】本文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不施磷(CK)、固... 【目的】在新疆大规模的节水滴灌农业生产中,根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磷素营养吸收特性,按比例通过水肥一体化以水施磷是满足作物磷素营养需求、减少磷的固定及提高磷肥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方法】本文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不施磷(CK)、固体磷酸二铵60%基施+40%追施(T1)、液体磷酸60%基施+40%追施(T2)、液体磷酸全部追施(T3)处理,研究了不同磷肥及施肥方式对滴灌玉米磷素吸收、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液体磷酸全部追施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的生物量、穗粒数和千粒重(P【0.05),玉米产量达20622 kg/hm2,其产量比CK、磷酸二铵60%基施+40%追施和液体磷酸60%基施+40%追施处理分别提高了37%、25%、10%;在抽雄期和成熟期不施磷对照、T1、T2、T3处理的玉米吸磷量分别为14.0、22.7、21.0、18.3 kg/hm2和68.4、77.8、87.2、91.9kg/hm2,在成熟期全部追肥处理植株的吸磷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说明磷肥随水追施可显著改善玉米磷素营养(P【0.05);T1、T2、T3处理磷肥利用率(REP)和农学效率(AEP)分别为16.6%、32.6%、40.6%和7.9 kg/kg、22.7kg/kg、40.6 kg/kg,T3处理的REP和AEP分别比其它处理提高了8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和17.9~32.7 kg/kg,液体磷酸全追可显著提高磷肥利用效率(P【0.05)。【结论】液体磷肥100%以追肥的方式随水滴施可显著改善玉米生育中后期的磷素营养并提高产量。提高石灰性土壤玉米对磷肥的吸收利用效率,磷肥利用率可达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玉米 液体磷肥 追施 磷肥利用率
下载PDF
小麦高效吸收和利用磷素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29
8
作者 郭程瑾 李宾兴 +2 位作者 王斌 李雁鸣 肖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7-832,共6页
以典型的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对磷高效小麦品种高效吸收和高效利用磷素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缺磷条件下,与低效型品种(L)相比,吸收高效型品种(Ha)和利用高效型品种(Hu)较高的籽粒产量,分别与各自较强的磷吸收能力和... 以典型的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对磷高效小麦品种高效吸收和高效利用磷素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缺磷条件下,与低效型品种(L)相比,吸收高效型品种(Ha)和利用高效型品种(Hu)较高的籽粒产量,分别与各自较强的磷吸收能力和磷利用效率密切相关。在缺磷条件下,单株次生根数以Ha最多,次生根系粗度(根系半径)和单位土体根系干重均以Ha最大,Hu次之,L最小。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中期的根系TTC还原力、可溶蛋白含量和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化酶(APase)活性均以Ha最高,Hu次之,L最低。随着生长进程,叶片的APase活性不断增加,在缺磷条件下,各测定时期均以Hu最高。可见Ha在磷胁迫下对磷素吸收量的增加,是根系形态和根体构型改变、土壤中难溶性磷活化效率增加的结果;Hu磷利用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叶片较高APase活性相对改善植株磷的代谢周转和再利用能力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磷吸收高效 磷利用高效 生理机制
下载PDF
小麦品种磷营养特性的类型分析及其年度间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邢宏燕 李滨 +1 位作者 李继云 李振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利用大田试验对107份小麦品种的磷营养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各品种按其生产力水平和对土壤磷的利用效率可划分为,高产高效、高产中效、高产低效、中产高效、中产中效、中产低效、低产高效以及低产中效8种类型,其出现频率分... 利用大田试验对107份小麦品种的磷营养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各品种按其生产力水平和对土壤磷的利用效率可划分为,高产高效、高产中效、高产低效、中产高效、中产中效、中产低效、低产高效以及低产中效8种类型,其出现频率分别为6.5%、36.5%、8.4%、8.4%、15%、4.6%、5.6%和1.9%。小麦品种耐低磷特性在不同年度间相当稳定,可以通过土培试验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筛选出最稳定的“磷高效”小麦种质资源。研究还表明,穗数、千粒重及穗粒数与小麦品种的耐低磷特性密切相关,这均可作为“磷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分析 磷高效 小麦 种质资源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减量施肥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焕春 赵娜 +7 位作者 莎娜 妥德宝 冯君伟 贾有余 李秀萍 任冬生 常新娟 郝云凤 《北方农业学报》 2017年第6期39-43,共5页
为提高滴灌条件下的肥料利用效率,降低因过量施肥引起环境污染的风险,2015—2016年在河套灌区研究了在常规施肥(NPK)基础上减氮12%(N1PK)、减氮24%(N2PK)、减氮36%(N3PK)和减氮48%(N4PK)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 为提高滴灌条件下的肥料利用效率,降低因过量施肥引起环境污染的风险,2015—2016年在河套灌区研究了在常规施肥(NPK)基础上减氮12%(N1PK)、减氮24%(N2PK)、减氮36%(N3PK)和减氮48%(N4PK)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少量减氮处理N1PK和N2PK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影响不大,对产量也没有显著影响;减氮量较大的N3PK和N4PK处理降低了玉米行粒数和百粒重,增加了秃尖长度,两年平均,N3PK和N4PK处理分别使产量降低了7.9%和13.0%。氮肥的利用率随着氮用量的减少而升高,两年平均从29.3%提高到35.7%。磷肥的利用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不同处理相比,N1PK和N2PK处理的磷肥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9.9%和20.0%。综合考虑,在河套灌区的滴灌条件下,氮肥用量在现有的用量基础上减少12%~24%,可以在不减产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肥料利用率,减氮36%~48%则会使产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施肥 玉米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磷肥利用率
下载PDF
接种菌根菌和/或根瘤菌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及N·P的吸收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虎哲 张玉廷 +2 位作者 崔春兰 刘翠华 奇永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0-542,共3页
研究了接种菌根菌(Glomus Intraradics)和/或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对紫花苜蓿(Alfalfa)的生长及N、P的吸收效果。试验设4个处理[对照(CK);接种菌根菌(M);接种根瘤菌(R)及同时接种菌根菌和根瘤菌(M+R)],样品的分析是在紫花... 研究了接种菌根菌(Glomus Intraradics)和/或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对紫花苜蓿(Alfalfa)的生长及N、P的吸收效果。试验设4个处理[对照(CK);接种菌根菌(M);接种根瘤菌(R)及同时接种菌根菌和根瘤菌(M+R)],样品的分析是在紫花苜蓿的生长初期(播种后60 d)和开花初期(播种后120 d)分2次进行。随着作物的生长,在各处理区土壤总N量减少了,其中,M和M+R区的减少量相对比CK和R区显著,但作物的生长效果明显优于CK。在第120天进行的土壤有效P含量的分析中,M(65.5 mg/kg)和M+R(62.3mg/kg)区显著高于CK(39.1 mg/kg),而R(42.6 mg/kg)区没有明显变化。此时,在CK中作物的总N、P的吸收量分别为32.1和2.39mg/株,M、R和M+R区总N的吸收量比CK分别高20%、49%和50%,总P的吸收量比CK分别高28%、11%和45%。结果表明,接种菌根菌和/或根瘤菌显著提高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N、P的能力,以至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菌根菌 根瘤菌 N和p的利用率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太湖稻麦轮作农田减施磷肥盆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卢亚男 汪玉 +4 位作者 王慎强 朱文彬 赵旭 程谊 李国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7-513,共7页
选择江苏常熟富磷、中磷、缺磷三个磷水平水稻土,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稻麦轮作农田稻季不施磷的减磷措施的可行性。实验分四个不同处理: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PW)、稻季施磷麦季不施磷(PR)、稻麦季均施磷(PR+W,目前农民施肥方式)以... 选择江苏常熟富磷、中磷、缺磷三个磷水平水稻土,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稻麦轮作农田稻季不施磷的减磷措施的可行性。实验分四个不同处理: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PW)、稻季施磷麦季不施磷(PR)、稻麦季均施磷(PR+W,目前农民施肥方式)以及稻麦季均不施磷(Pzero)。四年八季试验结果表明:与PR+W处理相比,无论是富磷、中磷以及缺磷土壤中,PW处理下的作物产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却显著提高四年稻麦轮作周期内的磷肥表观利用率(富磷、中磷以及缺磷三种土壤上分别高出4.21%、17.3%、18.5%),同时土壤速效磷含量累积下降20%-60%。然而,与PR+W处理相比,PR处理在缺磷土壤上作物产量下降了75%(P〈0.05)。四年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稻麦轮作农田在土壤磷素供应水平中等及以上条件下,通过稻季不施磷的措施来达到稻麦轮作农田减磷的效果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可以保证作物较高产量水平和土壤磷素的环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轮作 稻季不施磷 产量 磷肥利用率 速效磷
下载PDF
新型木质素缓释肥料氮磷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启红 伍钧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1-143,共3页
通过对亚铵法制浆废液氨解产物为原料研制的复混肥进行盆栽试验,探索其对肥料中氮、磷利用率的影响,为亚铵法制浆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理想途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以亚铵法制浆废液氨解产物为原料研制的复混肥,具有缓释作用,能够抑... 通过对亚铵法制浆废液氨解产物为原料研制的复混肥进行盆栽试验,探索其对肥料中氮、磷利用率的影响,为亚铵法制浆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理想途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以亚铵法制浆废液氨解产物为原料研制的复混肥,具有缓释作用,能够抑制肥料中氮的释放速度,提高氮的利用率;并能增强磷在土壤中的溶解,促进磷的活化,提高磷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科学 复混肥 试验 木素质 氮磷利用率
下载PDF
杉木幼林磷肥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俞元春 陈金林 +4 位作者 曾曙才 游为贵 林志鹏 黄道明 李文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3-36,共4页
在肥力中等、其它条件正常的酸性红黄壤上,对2年生杉木幼林进行不同磷肥品种(磷酸氢二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不同施肥方式(沟施和穴施)的施肥试验。试验进行7个处理、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施肥后两年内各处理... 在肥力中等、其它条件正常的酸性红黄壤上,对2年生杉木幼林进行不同磷肥品种(磷酸氢二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不同施肥方式(沟施和穴施)的施肥试验。试验进行7个处理、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施肥后两年内各处理林木胸径、树高、当年抽高等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但总的生物量及叶生物量差异明显,尤其是沟施磷酸氢二铵能明显增加叶和林木总的生物量;施肥后两年内磷肥的利用率以沟施磷酸氢二铵最高(12.45%),其次是沟施过磷酸钙(6.82%)和钙镁磷肥(5.39%),穴施磷肥利用率较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磷肥 生物量 利用率 幼林抚育
下载PDF
不同磷效率紫花苜蓿叶绿素荧光参数对低磷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卫先伟 潘新雅 +3 位作者 王鹏飞 刘佳茜 李军保 王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0-703,共14页
【目的】探讨不同磷效率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片光合性能对低磷胁迫的响应,从光能转化和利用的差异来揭示品种适应磷胁迫的机理。【方法】试验采用砂培法,供试材料为2个磷高效紫花苜蓿品种甘农6号(G6)、极光(JG)和2个磷低效品... 【目的】探讨不同磷效率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片光合性能对低磷胁迫的响应,从光能转化和利用的差异来揭示品种适应磷胁迫的机理。【方法】试验采用砂培法,供试材料为2个磷高效紫花苜蓿品种甘农6号(G6)、极光(JG)和2个磷低效品种Bara 310SC(B310)、甘农4号(G4)。以1/4霍格兰营养液为基础,设置磷浓度为0.5 mmol/L(正常对照)和0.05 mmol/L(低磷)两个处理水平,紫花苜蓿幼苗处理30天后,测定苜蓿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将样品烘干后,测定生物量和磷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低磷胁迫下4个苜蓿品种的生物量和磷利用效率均降低,相对可变荧光诱导曲线J点和I点的荧光强度上升,初级醌受体(Q_(A))被还原的最大速率(M_(o))显著增加,受体库容量(S_(m))等参数下降,PSⅡ受体侧受损;活性反应中心数目(RC/CS_(o))降低,光能的吸收(ABS/RC、ABS/CS_(o))、捕获(TR_(o)/RC、TR_(o)/CS_(o))、传递(ET_(o)/RC)和耗散(DI_(o)/RC、DI_(o)/CS_(o))显著增加,性能指数(PI_(abs)和PI_(total))降低,光合电子传递受阻,PSⅠ和PSⅡ的整体性能降低。从品种间差异来看,磷高效利用型品种G6和JG这些参数的变化幅度均小于磷低效利用型品种B310和G4,且在相同磷处理下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磷利用效率。【结论】低磷胁迫主要抑制苜蓿叶片受体侧及反应中心电子传递链性能,使PSⅠ和PSⅡ性能下降,光合电子传递受阻,最终导致生物量和磷利用效率降低。与磷低效利用型品种相比,磷高效利用型品种具有较高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能较好的维持光合系统的稳定性;与其他荧光参数相比,PI_(abs)对低磷胁迫最为敏感,且与磷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能有效的反映PSⅡ光能转化效率、活性反应中心和受体侧的状况,是评估低磷胁迫下苜蓿光合活性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磷利用效率 叶绿素荧光分析 低磷胁迫 光合性能 pI_(abs)
下载PDF
不同磷效率大豆农艺性状与磷/铁利用率对磷素的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婧 孟凡钢 +6 位作者 于德彬 邱强 张鸣浩 饶德民 丛博韬 张伟 闫晓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24-1833,共10页
土壤中磷含量与植物铁的吸收密切相关,为研究供铁充足条件下不同P∶Fe配比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农艺性状和磷/铁利用率的影响,本文以前期筛选到的磷高效和磷低效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方式和裂区设计研究不同P∶Fe比对大豆生物... 土壤中磷含量与植物铁的吸收密切相关,为研究供铁充足条件下不同P∶Fe配比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农艺性状和磷/铁利用率的影响,本文以前期筛选到的磷高效和磷低效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沙培方式和裂区设计研究不同P∶Fe比对大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并利用因子得分综合评价磷高效和磷低效基因型对不同P∶Fe处理的响应,以解析农艺性状与大豆体内磷/铁利用率的关系,从而为磷、铁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R5期,磷高效基因型在各处理下的株高、茎粗、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增长相对较快,且均大于磷低效基因型;磷高效和磷低效基因型在P∶Fe比为100∶100处理下的R5期单株根干重较低,而百粒重较大。此外,磷高效和磷低效基因型的籽粒磷利用率在P∶Fe比为1000∶100时降至最低。(2)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磷高效基因型R5期的茎粗与叶片铁利用率呈正相关关系,而磷低效基因型R5期的地上部干重与叶片磷利用率呈负相关关系。(3)R8期单株地上部干重和R3期叶片磷利用率的增加有助于磷高效基因型单株粒重的增加,而R3期单株根重的增加反而会导致磷高效基因型单株粒重的下降。R3期株高、R3期和R8期地上部干重的增加都有助于磷低效基因型单株粒重的增加,而R3期、R5期和R8期的茎粗以及R5期叶片铁利用率的增加反而导致磷低效基因型单株粒重下降。而且,R8期单株地上部干重对磷高效和磷低效基因型的直接正向贡献均最大。(4)利用因子得分综合评价发现,P∶Fe≤100∶100时,磷高效和磷低效基因型在P∶Fe比为100∶100处理下的综合表现最好;当P∶Fe≥500∶100时,磷高效和磷低效基因型在P∶Fe比为1000∶100处理下的综合表现最好。综上,鼓粒初期可以作为筛选不同磷效率基因型的一个重要时期。在铁供应充足情况下,应考虑到土壤磷素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高效 磷低效 农艺性状 磷利用率 铁利用率
下载PDF
大豆酸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及磷高效基因型的筛选与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渊 李喜焕 张彩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5-151,共7页
分析不同磷处理下的大豆幼叶、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植株磷利用率间的相关性,提供能够快速准确筛选磷高效利用大豆基因型的生化指标;在3种不同磷处理水平下,测定并比较12个大豆品种的幼叶、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植株磷利用率;检测2μm... 分析不同磷处理下的大豆幼叶、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植株磷利用率间的相关性,提供能够快速准确筛选磷高效利用大豆基因型的生化指标;在3种不同磷处理水平下,测定并比较12个大豆品种的幼叶、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植株磷利用率;检测2μmol/L磷处理下的159份大豆品种的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2μmol/L磷处理下,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磷利用率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r0.0 5),并从供试171份材料中筛选出6个磷高效大豆基因型;低磷条件下,大豆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可作为磷高效基因型筛选的重要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酸性磷酸酶活性 磷利用率 磷高效品种
下载PDF
花生磷利用效率及土壤盈余磷分布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特征
18
作者 孟翠萍 张佳蕾 +5 位作者 吴曼 杨丽玉 梁海燕 沈浦 张正 吴琪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3,共11页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提高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是促进作物生长和节约养分资源的关键。为探究不同耕作措施下花生磷吸收效率及土壤盈余磷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莱西望城、招远夏甸和招远齐山三个试验点开展免耕、浅耕、深耕和深松四种土壤...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提高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是促进作物生长和节约养分资源的关键。为探究不同耕作措施下花生磷吸收效率及土壤盈余磷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莱西望城、招远夏甸和招远齐山三个试验点开展免耕、浅耕、深耕和深松四种土壤耕作措施下花生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深耕和浅耕提高了花生产量、磷吸收和磷利用效率。相同磷肥用量下,随着单产每增加1 000 kg/hm^(2),磷吸收量、磷肥回收率、磷肥偏生产力、磷肥耕作效率分别提高4.30 kg/kg、0.09 kg/kg、20.40 kg/kg和0.20 kg/kg,花生产量的提高和磷的吸收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团聚体大小有效磷含量与土壤微生物组成有关,在大于2 000μm团聚体中有效磷含量随丛枝菌根真菌和腐生真菌的增加而增加,在53~250μm团聚体中细菌所占比例与团聚体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250~2 000μm团聚体中放线菌微生物种群占比与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上述研究表明,深耕和浅耕是改善花生田植株生长和磷吸收的较优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微生物种群 土壤团聚体 耕作措施 磷利用效率
下载PDF
配养匙吻鲟的混养塘水质变化和氮磷利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建武 朱永久 +2 位作者 赵建华 冯宪斌 杨德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34-1438,共5页
研究了采用匙吻鲟(Polydon spathula)替代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混养塘中的鳙鱼后,池塘水质变化和氮磷利用情况。结果显示:匙吻鲟混养塘的水质指标如叶绿素a、透明度低于鳙鱼对照塘,而总氨氮、亚硝酸盐氮、总氮、磷酸盐... 研究了采用匙吻鲟(Polydon spathula)替代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混养塘中的鳙鱼后,池塘水质变化和氮磷利用情况。结果显示:匙吻鲟混养塘的水质指标如叶绿素a、透明度低于鳙鱼对照塘,而总氨氮、亚硝酸盐氮、总氮、磷酸盐磷、总磷等一些指标的周年均值高于鳙鱼对照塘,但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密度匙吻鲟混养塘之间,和对照混养塘之间的水质无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在于匙吻鲟和鳙鱼的摄食选择差异及水体总固体悬浮物增加。试验发现,搭配放养适量低密度的匙吻鲟可提高混养塘的氮磷利用率,降低混养塘总饲料系数。初步探索出在混养塘中匙吻鲟的合理搭配密度为270尾/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吻鲟 混养塘 水质 氮磷利用
下载PDF
硬粒小麦-粗山羊草人工合成小麦的磷效率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柳鹏 王仕稳 +2 位作者 殷俐娜 辻本壽 邓西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2-339,共8页
为了挖掘磷高效种质资源、培育磷高效小麦品种,利用盆栽方法,设两个磷处理,以磷高效小麦品种长武134和磷低效小麦品种中国春为对照,研究了47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AABBDD)苗期的磷效率、磷吸收效率、磷利用效率的差异及评价指标。结果表... 为了挖掘磷高效种质资源、培育磷高效小麦品种,利用盆栽方法,设两个磷处理,以磷高效小麦品种长武134和磷低效小麦品种中国春为对照,研究了47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AABBDD)苗期的磷效率、磷吸收效率、磷利用效率的差异及评价指标。结果表明,SPAD值和地上部磷浓度不能作为评价人工合成小麦磷效率的指标,而低磷条件下幼苗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磷吸收效率与磷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根据磷效率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筛选出3份磷高效的人工合成小麦(SW23、SW24、SW26)。由本研究结果可知,粗山羊草包含与磷高效有关的基因,其与硬粒小麦杂交人工合成的小麦可作为育种材料和普通小麦杂交,进而选育磷高效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合成六倍体小麦 磷吸收效率 磷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