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s)是引起非菌型胃肠炎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了解我国GII.3型NoVs毒株的变异以及受体结合模式,本研究对来自2015年一起中国广州NoVs胃肠炎暴发的GII.3型毒株GZ31597株进行聚合酶区和完整VP1区基因扩增...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s)是引起非菌型胃肠炎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了解我国GII.3型NoVs毒株的变异以及受体结合模式,本研究对来自2015年一起中国广州NoVs胃肠炎暴发的GII.3型毒株GZ31597株进行聚合酶区和完整VP1区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并表达VP1突出区蛋白(P蛋白),通过P蛋白与不同血型唾液样本的酶免疫分析法(EIA)测定实验确定其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结合模式。GZ31597株聚合酶和VP1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Z31597株为GII.P12/GII.3-SubD基因型(聚合酶/衣壳区),该毒株较先前的GII.3毒株相比,在既是抗原表位又是HBGAs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385残基发生了氨基酸转换。根据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P蛋白成功表达。唾液结合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P蛋白与A、B、AB、O型分泌型以及O型非分泌型唾液均可以结合,但结合值相对低。本研究表明该GII.P12/GII.3-SubD亚型的GII.3毒株在长期的流行过程中,通过氨基酸的转换,改变抗原性和受体结合活性,使GII.3型毒株在人群中继续流行。通过探索GII.3型NoVs在人群中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为GII.3型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依据。展开更多
为深入研究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P蛋白对病毒复制的影响,以小反刍兽疫病毒Nigeria75/1株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法扩增P基因,将扩增出的P基因克隆到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中,成功构建pGEX-6P-1-PPRV-P...为深入研究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P蛋白对病毒复制的影响,以小反刍兽疫病毒Nigeria75/1株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法扩增P基因,将扩增出的P基因克隆到pGEX-6P-1原核表达载体中,成功构建pGEX-6P-1-PPRV-P表达载体,测序鉴定无误后转化至表达宿主菌BL21(DE3)plysS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在线软件预测了P蛋白的磷酸化位点。结果显示,pGEX-6P-1-PPRV-P重组菌在IPTG浓度1.0mmol/L时经37℃诱导4h,目的基因可正确表达,并以可溶性的形式存在。经Western-blot鉴定,目的蛋白可与PPRV Nigeria75/1株病毒小鼠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印迹反应,证明表达的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经综合预测分析,可能被磷酸化的位点有46个,其中PKC、PKA、CKII/CKI、cdc2可能作用的位点分别为15个、7个、10个、6个,其他激酶作用位点可能为8个。结果表明,P蛋白的克隆表达及磷酸化位点的成功预测为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2016年冬季,GⅡ.2型诺如病毒(norovirus,NoV)在我国暴发流行,为了阐明其流行机制,本文对其衣壳蛋白P区与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结合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底北京市暴发的GⅡ.2型ZTX株为研究对象,...目的2016年冬季,GⅡ.2型诺如病毒(norovirus,NoV)在我国暴发流行,为了阐明其流行机制,本文对其衣壳蛋白P区与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结合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底北京市暴发的GⅡ.2型ZTX株为研究对象,构建重组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纯化得到病毒P蛋白,通过唾液和寡糖结合实验对其与HBGAs的结合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成功获得可溶性P蛋白,P蛋白与A型,B型,AB型唾液均结合。结论明确了北京暴发的GⅡ.2型NoV的唾液的结合特征,为其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依据。展开更多
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s)是导致人急性胃肠炎的最重要病原体之一,也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首要病原体。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s antigens,HBGAs)是NoVs的受体或宿主易感因子。已有研究表明HBGAs与NoVs的感染和流行高度相关...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s)是导致人急性胃肠炎的最重要病原体之一,也是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首要病原体。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s antigens,HBGAs)是NoVs的受体或宿主易感因子。已有研究表明HBGAs与NoVs的感染和流行高度相关。GⅡ.23是最近报道的NoVs新基因型。为了研究GⅡ.23与HBGAs的结合特征,表达纯化GⅡ.23基因型的P蛋白之后,通过唾液和寡糖结合实验研究其与HBGAs的结合特性,并通过同源结构模拟探索GⅡ.23 P蛋白与糖抗原潜在的对接分子机制,与已经解析的GⅡ.10的P蛋白与岩藻糖的复合物结构进行重叠。结果发现,GⅡ.23 P蛋白可以与B型唾液结合,但不结合A、O^+和O^-非分泌型唾液;P蛋白与H双糖抗原发生结合;分子模拟显示GⅡ.23 P蛋白具有与岩藻糖环结合的类似特征。本研究首次揭示了GⅡ.23 P蛋白与HBGAs受体的结合特征,为深入探索GⅡ.23基因型NoVs的进化、感染以及流行的具体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展开更多
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s)是引起全球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s antigens,HBGAs)是NoVs黏附因子(受体),能促进病毒感染宿主细胞。NoVs主要衣壳蛋白突出(Protruding,P)区是与HBGAs结合的关键结构域。本...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s)是引起全球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s antigens,HBGAs)是NoVs黏附因子(受体),能促进病毒感染宿主细胞。NoVs主要衣壳蛋白突出(Protruding,P)区是与HBGAs结合的关键结构域。本研究构建了非流行毒株GII.26型NoVs P区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以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亲和层析纯化P蛋白,人鼻病毒的3C蛋白酶去掉GST标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探索P蛋白与HBGAs相互作用的特点,借助同源结构模拟以及结构重叠分析其与相应糖分子之间可能存在的对接位点。结果表明,P蛋白可与包括A型、B型、AB型、O型和非分泌型的215种唾液中的大部分发生结合,但只与19种寡糖中的H双糖结合;模拟的GII.26 P单体的空间构象与GII.17类似,可通过糖结合位点的5个氨基酸与H双糖特异性结合。本研究阐明了GII.26 P蛋白与HBGAs的结合特征及潜在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揭示GII.26 NoVs可能的流行趋势及研发潜在抗病毒药物奠定一定的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诺如病毒(Noroviruses,NoVs)是引起非菌型胃肠炎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了解我国GII.3型NoVs毒株的变异以及受体结合模式,本研究对来自2015年一起中国广州NoVs胃肠炎暴发的GII.3型毒株GZ31597株进行聚合酶区和完整VP1区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并表达VP1突出区蛋白(P蛋白),通过P蛋白与不同血型唾液样本的酶免疫分析法(EIA)测定实验确定其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结合模式。GZ31597株聚合酶和VP1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Z31597株为GII.P12/GII.3-SubD基因型(聚合酶/衣壳区),该毒株较先前的GII.3毒株相比,在既是抗原表位又是HBGAs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385残基发生了氨基酸转换。根据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P蛋白成功表达。唾液结合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P蛋白与A、B、AB、O型分泌型以及O型非分泌型唾液均可以结合,但结合值相对低。本研究表明该GII.P12/GII.3-SubD亚型的GII.3毒株在长期的流行过程中,通过氨基酸的转换,改变抗原性和受体结合活性,使GII.3型毒株在人群中继续流行。通过探索GII.3型NoVs在人群中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为GII.3型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文摘目的2016年冬季,GⅡ.2型诺如病毒(norovirus,NoV)在我国暴发流行,为了阐明其流行机制,本文对其衣壳蛋白P区与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结合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底北京市暴发的GⅡ.2型ZTX株为研究对象,构建重组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纯化得到病毒P蛋白,通过唾液和寡糖结合实验对其与HBGAs的结合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成功获得可溶性P蛋白,P蛋白与A型,B型,AB型唾液均结合。结论明确了北京暴发的GⅡ.2型NoV的唾液的结合特征,为其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