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6
1
作者 徐绿萍 陈卫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4-556,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医院骨科手术患者54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自身、手术及用药3个方面分析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541例骨科患者中...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1年6月医院骨科手术患者54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自身、手术及用药3个方面分析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541例骨科患者中有24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43%;经对比发现,自身因素中,年龄≥60与<60岁(2.46%与0.97%)、ASA分级Ⅰ~Ⅱ与Ⅲ(0.98%与6.87%)、血红蛋白水平≥110g/L与<110g/L(0.43%与10.12%)及住院时间≤7d与>7d(0.75%与6.43%)与切口感染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因素中手术时间≥2h与<2h(1.22%与4.55%)、手术部位颈肩上肢与腰胯部及以下(1.20%与3.10%)、手术类型择期与急诊手术(0.81%与4.14%)与切口感染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因素中,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0.66%与0.81%)和围术期用药(1.01%与7.35%)等因素与切口感染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围术期应引起重视,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护理对策
原文传递
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吴红巧 陈兴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4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2年6月浙江省永康市骨科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的132例骨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2年6月浙江省永康市骨科医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同期未发生切口感染的132例骨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侵袭性操作、预防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营养不良、手术时间等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年龄[(60.45±15.30)岁]、侵袭性操作率(57.58%)、预防应用抗生素率(86.36%)、住院时间[(23.56±6.12)d]、营养不良率(33.33%)及手术时间[(185.32±28.24) min]均高于对照组[(53.69±16.21)岁、30.30%、51.52%、(15.69±5.12)d、14.39%、(110.56±20.57)min],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影响骨科术后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年龄、侵袭性操作、滥用抗生素、医院感染、营养不良及手术时间等.因此,实施相应的正确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25
3
作者 康丽娜 杨柳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36-1044,共9页
探讨本院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行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1826例进行分析,记录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自身因素和医源性因素,观察患者自身因素和医源性因素与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性。1826例患... 探讨本院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行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1826例进行分析,记录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自身因素和医源性因素,观察患者自身因素和医源性因素与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性。1826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44例,切口感染发生率2.4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体质量指数、手术性质、手术时间、层流手术室、接台手术、术中出血量、预防性抗菌药物、住院时间、术前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抗菌药物、入住ICU、营养不良、围手术期高血糖、侵袭性操作、备皮方式、术后引流、参观人员、切口分类、术前白细胞均是影响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因素(p〈0.05),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手术部位、切口长度、手术方式、激素应用、全麻、手术季节不会影响术后切口感染发生(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2h、接台手术、住院时间≥15d、抗菌药物〉12种是本院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层流手术室是本院骨科无菌术后切口感染的保护性因素(p〈0.05)。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掌握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防控有助于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分析 防控措施
原文传递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小霞 古秀清 陈小琼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1期31-32,共2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效果并总结对骨科切口手术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抽取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分析他们住院手术过程中的详细资料,其中在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有10例,占到抽取患者总数的5...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效果并总结对骨科切口手术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抽取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分析他们住院手术过程中的详细资料,其中在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有10例,占到抽取患者总数的5%。结果分析200名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现:患者在手术室得到很好的护理干预的患者有180例,没有得到很好的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患者有20例,占到总数的10%,而10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都在其中。结论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患者在术后切口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手术室护理干预 预防效果
下载PDF
骨科无菌手术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高宝琴 王丽娜 +3 位作者 杨彬霞 杜学军 朱玉花 张永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155-3157,共3页
目的调查与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控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为预防与控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骨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入院并进行无菌手术的13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切口感染... 目的调查与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控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为预防与控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骨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入院并进行无菌手术的13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在平均年龄、平均术前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378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45例,感染率为3.27%;男性患者切口感染率为3.54%,女性患者感染率2.4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例切口感染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术前住院天数及平均手术持续时间分别为(59.8±9.6)岁、(10.9±2.3)d、(6.2±1.4)h,均高于非感染组的(44.3±4.5)岁、(5.2±1.1)d、(2.3±0.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腰髋部及下肢行无菌手术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3.94%,颈肩部及上肢切口感染率为1.6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骨科无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菌种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属,分别占31.1%、26.7%、17.8%。结论重视易感人群、提高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提高手术操作者技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彭爱芳 彭万勇 +2 位作者 杜兵 曾凡军 柳志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342例,调查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342例切口感染患者中,Ⅰ类切口109例占31.87%、Ⅱ类切口152占44.45%、Ⅲ...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342例,调查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342例切口感染患者中,Ⅰ类切口109例占31.87%、Ⅱ类切口152占44.45%、Ⅲ类切口81例占23.68%;抗菌药物用药疗程表现为Ⅱ类切口>Ⅲ类切口>Ⅰ类切口(P<0.05);用药剂量表现为Ⅲ类切口>Ⅱ类切口>Ⅰ类切口(P<0.05);二联用药和三联用药使用率表现为Ⅱ类切口>Ⅲ类切口>Ⅰ类切口(P<0.05);342份病历中,共使用抗菌药物758次,涉及4大类7个品种,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共425次占56.07%,其次为硝咪唑类,共158次占20.84%,再次氨基糖苷类,共102次占13.46%;骨科切口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性主要为用法用量不合理占35.09%,其次为用药疗程和用药指征。结论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指征、用药疗程、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用药时机等不合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抗菌药物 应用现状 应对措施
原文传递
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亚波 白涛 +2 位作者 庞军 张文生 刘世平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762-764,共3页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影响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2009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骨科住院部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并通过非条件单因素...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影响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2009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骨科住院部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并通过非条件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A组(感染组,n=18)患者平均年龄明显大于B组(非感染组,n=50),BMI较B组低且合并糖尿病例数较B组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急诊手术、Ⅲ、Ⅳ手术切口及腰部以下手术患者例数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B组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年龄、糖尿病病史、手术类型、手术切口类型、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为影响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率较高,其年龄、糖尿病病史、手术类型、手术切口类型、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为影响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天成 黑金璇 +1 位作者 项征 陶日东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533-1535,共3页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探讨防治对策,为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行无菌手术的1 780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感染情况,比较感染...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探讨防治对策,为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行无菌手术的1 780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患者术后感染情况,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在相关因素上的差异,并制定对应的防治措施,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结果1 780例无菌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52例,感染率为2.9%;在分离的73株病原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最高(27.40%),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21.92%);经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手术部位、手术切口、卧床时间是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年龄、BMI、手术部位、手术切口、卧床时间等,医院相关部门应这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对应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骨科患者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龙彩雪 林明侠 +2 位作者 黄世敏 廖敏 刘红芳 《中国消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64-766,770,共4页
目的探讨海口市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海口市6家三甲医院骨科收治的骨折且行骨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 目的探讨海口市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海口市6家三甲医院骨科收治的骨折且行骨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值、手术时机、手术时间、手术的季节、骨折的类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是否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确定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9 014例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58例,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64%。感染患者感染切口送检标本共分离病原菌65株,其中有7例存在2种以上细菌感染。革兰阴性菌42株(64.6%),以铜绿假单胞菌(20株,30.8%)、大肠埃希菌(12株,18.5%)为主;革兰阳性菌23株(35.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23.1%)为主。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机、手术的季节、骨折的类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低蛋白血症、是否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均为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的检测工作,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骨科手术Ⅰ类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与控制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方英英 卢建新 +2 位作者 孔三美 王东明 宋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387-3389,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I类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以2009年1月-2010年12月骨科Ⅰ类手术患者14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年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2010年实施干预措施,比较两年感染率和危险因素的变化。结...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I类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以2009年1月-2010年12月骨科Ⅰ类手术患者14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年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2010年实施干预措施,比较两年感染率和危险因素的变化。结果 2009年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麻醉方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医师组(P<0.05),2010年以上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09年骨科手术Ⅰ类切口感染率为2.17%,2010年降至0.24%,两年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监测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目标性监测
原文传递
手术室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庄雪萍 郭青厚 钟娆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9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8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资料,其中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期间收治的49例为对照组,2...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8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资料,其中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期间收治的49例为对照组,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行手术室优化护理管理模式期间收治的49例为研究组。持续观察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手术室空气质量、手术情况、术后切口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空气细菌含量、术中出血量为(9.48±2.26)cfu/m^(3)、(257.29±42.13)ml,低于对照组的(13.12±3.25)cfu/m^(3)、(305.61±54.48)ml,手术时间为(149.83±22.67)min,短于对照组的(173.06±29.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患者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手术室空气质量,缩短骨科无菌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增强切口感染预防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无菌手术 切口感染 手术室优化护理管理 满意度
下载PDF
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林 黄媛霞 +2 位作者 董玉珍 梁秋东 徐海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2-553,561,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并对其药敏性进行研究,为其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骨科行手术治疗且切口发生感染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切口渗液进行细菌培养,采...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并对其药敏性进行研究,为其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骨科行手术治疗且切口发生感染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切口渗液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ATB VlTEK-2Compact及配套的鉴定卡和英国Oxoid公司的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20例骨科手术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8株占54.2%,革兰阳性菌46株占31.9%,真菌20株占13.9%;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最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4.6%、78.2%,对头孢拉定的耐药率最高,耐药率达84.6%;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敏感率为97.8%,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71.7%;真菌对氟康唑最敏感,敏感率为90.0%。结论骨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多,耐药性较高,临床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及药敏试验,以便及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患者 切口感染 病原菌 药敏性
原文传递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包囯玉 王建忠 +1 位作者 杨俊丽 孙明启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K-B纸...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分析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本组112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培养出病原菌共59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0.67%(361/595),革兰阳性菌占21.85%(130/595),真菌占17.48%(104/595);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莫西林、氨曲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耐药较低;主要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耐药性普遍偏低。结论骨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病原菌感染应引起医师的重视,做好伤口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针对性用药,防止滥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毛红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5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医院骨科2019年1~12月收治的1600例无菌手术患者,通过回顾分析法获取患者的手术相关资料,调查切口感染发生状况,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医院骨科2019年1~12月收治的1600例无菌手术患者,通过回顾分析法获取患者的手术相关资料,调查切口感染发生状况,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据此制订相应护理管理对策。结果医院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共8例,切口感染率为0.5%;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有急诊手术、手术时间≥2 h、腰髋部及下肢手术、侵入性操作、接台手术以及有人员流动(P<0.05)。结论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5%,且急诊手术、手术时间≥2 h、腰髋部及下肢手术、侵入性操作、接台手术以及有人员流动均为导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需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无菌技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管理
下载PDF
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薛国静 李会敏 马艳文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6期827-828,共2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行骨科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切口感... 目的探讨精细化手术室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行骨科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手术室护理有助于提高骨科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性,降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手术室护理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下载PDF
骨科术前不同备皮方法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驰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3期291-29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备皮方法在骨科手术术前应用对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拟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脱毛剂备皮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剃刀备皮法。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不同备皮方法在骨科手术术前应用对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拟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脱毛剂备皮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剃刀备皮法。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备皮时间长于对照组,细菌培养结果、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脱毛剂备皮法较传统剃刀备皮法的备皮时间略长,但备皮后患者术野皮肤菌落少,术后切口恢复效果好,备皮过程中患者不良感受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皮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戴孟蓉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8期138-138,140,共2页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骨科无菌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分析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骨科无菌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减少切口感染率,提升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无菌手术 手术室护理干预 切口感染 影响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切口感染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海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72-73,共2页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切口感染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骨科切口感染患者83名,分成A、B两组,A组对照组患者30名,给予青霉素钠药物治疗;B组治疗组患者53名,在A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结果经治疗,B组治...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切口感染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骨科切口感染患者83名,分成A、B两组,A组对照组患者30名,给予青霉素钠药物治疗;B组治疗组患者53名,在A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结果经治疗,B组治疗组患者切口感染治疗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切口感染,患者切口愈合较好,有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骨科切口感染 效果研究
下载PDF
分析骨科创伤手术中切口感染的控制措施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福男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95-96,共2页
目的围绕骨科创伤手术中切口感染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研究。方法为了针对骨科创伤手术中切口感染控制方法展开综合分析,选取我院在近年来(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确诊为骨科创伤的患者样本资料用于本次回顾性研究,基于术中切口... 目的围绕骨科创伤手术中切口感染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研究。方法为了针对骨科创伤手术中切口感染控制方法展开综合分析,选取我院在近年来(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30例确诊为骨科创伤的患者样本资料用于本次回顾性研究,基于术中切口控制措施的差异将样本资料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前者10例,接受常规清创与消毒处理,后者20例,为其提供常规基础上的干预控制。收集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相关数据,从而对比两组切口感染控制措施的使用价值。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中切口感染几率显著降低,两者分别为5.0%、33.3%,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水平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常规组满意度为80.0%,研究组满意度为98.5%。结论骨科创伤手术中切口感染的干预性控制有助于显著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有效优化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质量,临床应用价值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创伤 术中干预 切口感染 感染控制
下载PDF
钉合及缝合联用对骨科脊柱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及愈合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叶锋 胡子昂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8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钉合及缝合联用对骨科脊柱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4例骨科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疼痛程度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缝合伤口速度明显快于对... 目的观察钉合及缝合联用对骨科脊柱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4例骨科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疼痛程度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缝合伤口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缝合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拆线疼痛要明显强于对照组,患者切口蜈蚣状瘢痕例数为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钉合与缝合联用较钉合对骨科脊柱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病例数较少,愈合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脊柱手术 切口感染 VA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