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2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鼠实验性高眼压视神经轴浆运输的影响 被引量:79
1
作者 朱益华 蒋幼芹 +2 位作者 刘忠浩 罗学港 吴振中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9-291,I018,共4页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是否对急性实验性高眼压大鼠视神经轴浆运输阻滞有促进恢复作用。方法 健康SD大鼠 30只 ,右眼制作成急性高眼压模型后 ,随机分成 3组。A组 6只鼠 ,做经左侧上丘逆行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adishperoxidase ,H...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是否对急性实验性高眼压大鼠视神经轴浆运输阻滞有促进恢复作用。方法 健康SD大鼠 30只 ,右眼制作成急性高眼压模型后 ,随机分成 3组。A组 6只鼠 ,做经左侧上丘逆行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adishperoxidase ,HRP)标记 ,并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ganglioncells,RGCs)计数。B组 12只鼠 ,再分为灯盏细辛腹腔注射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 6只鼠 ,高眼压 2 0d后做逆行标记RGCs计数。C组 12只鼠 ,再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 6只鼠 ,高眼压 40d后做逆行标记RGCs计数。结果 A组视网膜未见标记的RGCs。B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标记的RGCs密度均数分别为 (749± 2 94)个 /mm2 和 (42 3± 2 2 0 )个 /mm2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C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标记的RGCs密度均数分别为 (10 48± 393)个 /mm2 及 (6 10± 315 )个 /mm2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B组及C组治疗组的RGCs密度明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 大鼠 RGCS 高眼压 视神经轴浆运输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神经轴浆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徐新荣 蔡丰英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7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神经轴浆流的影响。方法:用2%甲基纤维素多次前房注射造成慢性高眼压兔眼模型。对高眼压兔眼分别用0.5%喀吗心安滴眼和静脉注射葛根素以及两者并用进行治疗,并用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作为对...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神经轴浆流的影响。方法:用2%甲基纤维素多次前房注射造成慢性高眼压兔眼模型。对高眼压兔眼分别用0.5%喀吗心安滴眼和静脉注射葛根素以及两者并用进行治疗,并用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作为对照。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对结果进行判定。结果:葛根素能改善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神经轴浆流和视盘微循环状况。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以作为抗青光眼的辅助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视神经 轴浆流 中医药疗法 青光眼
下载PDF
川芎嗪对兔高眼压视神经轴突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李兴英 杨连洲 +4 位作者 康凤英 张士胜 李公宝 韩月香 翟玉梅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2-444,I029,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兔持续性高眼压视神经轴突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 36只新西兰白兔眼前房注入α 糜蛋白酶 ,制作成持续性高眼压模型后 ,随机等分为高眼压对照组和川芎嗪治疗组 ,治疗组于高眼压持续 7d始肌注川芎嗪 ,观察不同时间...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兔持续性高眼压视神经轴突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 36只新西兰白兔眼前房注入α 糜蛋白酶 ,制作成持续性高眼压模型后 ,随机等分为高眼压对照组和川芎嗪治疗组 ,治疗组于高眼压持续 7d始肌注川芎嗪 ,观察不同时间两组动物球结膜微循环变化及视神经轴突光、电镜结构改变。结果 与高眼压对照组相比 ,川芎嗪组结膜微循环障碍明显减轻 (P <0 0 1) ,视神经轴突数目多、直径小 ,占视神经面积百分比高 (P <0 0 1) ,且肿胀的视神经轴突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川芎嗪可通过改善微循环状况 ,对兔高眼压视神经轴突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高眼压 视神经轴突损伤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负压吸引对兔眼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叶阿里 庞国祥 韩晔华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中眼压急剧升高对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影响。方法 将LASIK术中使用的巩膜负压环置于兔眼 ,瞬时压力达到 6 5mmHg( 1mmHg =0 133kPa) ,分别持续 30s、1min及 3min ...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中眼压急剧升高对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影响。方法 将LASIK术中使用的巩膜负压环置于兔眼 ,瞬时压力达到 6 5mmHg( 1mmHg =0 133kPa) ,分别持续 30s、1min及 3min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负压吸引后即刻摘除的 (即刻组 )和 2周后摘除的 (修复组 )兔眼视神经和视网膜组织 ,并与正常兔眼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负压吸引 30s,视神经和视网膜细胞改变轻微 ;负压吸引 1min ,部分视神经纤维改变 ,视网膜视细胞出现异常 ;负压吸引 3min ,神经纤维和视网膜视细胞结构明显异常。即刻组和修复组组织改变基本相同。结论 LASIK术中眼压急剧升高 ,可导致视网膜和视神经细胞的亚细胞结构改变 ,且持续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引 视网膜 视神经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间接性视神经损伤19例 被引量:29
5
作者 石祥恩 王忠诚 +4 位作者 杨俊 富壮 赵书理 郝建中 姚宝金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72-674,共3页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手术治疗 19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病人 ,其中无光感 11例 ,光感 6例 ,眼前手动 1例 ,眼前数指 1例。 16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头皮 ,一侧额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出血 ,矫正...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手术治疗 19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病人 ,其中无光感 11例 ,光感 6例 ,眼前手动 1例 ,眼前数指 1例。 16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头皮 ,一侧额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出血 ,矫正额眶骨折错位畸形。有视神经管骨折者 ,用微钻磨开视神经管 ,剪开视神经鞘进行神经减压。 3例眶尖综合征者行额颞切口 ,经眶尖外侧壁磨开眶上裂和视神经管神经减压。结果  12例有效 ,其中 3例眼球突出、1例眼球内陷均得到矫正。 结论 经额部或额颞入路手术行视神经减压 ,对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病人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性视神经损伤 外科手术 颅脑损伤
原文传递
青光眼快速筛查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徐亮 杨桦 +4 位作者 赵秀军 马科 张荣秀 林丁 刘磊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 为了有效地进行青光眼筛查 ,对用于检测眼压、前房、视神经、视野 4个方面的简易、快速方法 ,进行特异性及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利用 4个周末 ,每日筛查约 2 0 0人次。眼压检测使用笔式眼压计 ,前房深度测定采用VanHerick法 ,视... 目的 为了有效地进行青光眼筛查 ,对用于检测眼压、前房、视神经、视野 4个方面的简易、快速方法 ,进行特异性及敏感性的评价。方法 利用 4个周末 ,每日筛查约 2 0 0人次。眼压检测使用笔式眼压计 ,前房深度测定采用VanHerick法 ,视神经检查采用非散瞳眼底照像 ,由专家阅片 ;视野检查采用阈上值定性筛查程序 ,采用倍频视野计 (frequencydoublingperimeter,FDP)、Octopus12 3及Humphery6 0 5自动视野计。筛查阳性者需进行青光眼的全面检查 ,如自动视野的阈值检查、立体眼底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照像。结果 在 734位被筛查者中 ,开角型青光眼5 5例 (占 7 5 % ) ,闭角型青光眼 5 9例 (占 8 4% ) ,可疑青光眼 98例 (占 13 4% )。青光眼患者中 ,眼压>2 1mmHg(1mmHg=0 133kPa)者 34例 (占 2 9 8% )。其中开角型青光眼的视神经、视野异常率分别为 94 5 %、6 7 3 % ;闭角型青光眼的前房、视野、视神经异常率分别为 89 8%、72 9%、45 8%。结论眼底照像并由专家评估是开角型青光眼筛查的最有效方法。前房检查在我国青光眼筛查中必不可少。自动视野阈上值筛查特异性低 ,FDP可能是快速筛查特异性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筛查 眼压 视神经 视野 前房
原文传递
视觉诱发电位对挫伤眼视神经损伤的评价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静楷 颜华 +2 位作者 吴梅筠 李艺馨 许瀛海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 探讨眼挫伤后视觉诱发电位 (VEP)变化特征。方法 对 71例 (115眼 )眼挫伤行VEP检查。视力≥ 0 .1者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P VEP)检查 (10 0眼 ,A组 ) ;视力 <0 .1者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检查 (15眼 ,B组 )。A组根据挫伤... 目的 探讨眼挫伤后视觉诱发电位 (VEP)变化特征。方法 对 71例 (115眼 )眼挫伤行VEP检查。视力≥ 0 .1者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P VEP)检查 (10 0眼 ,A组 ) ;视力 <0 .1者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检查 (15眼 ,B组 )。A组根据挫伤后视力情况又分为 3个亚组。结果 A组所有伤眼P10 0 波幅较正常值明显降低 (P <0 .0 1) ,而峰潜时无明显改变(P >0 .0 5 ) ;3个亚组间P10 0 波幅值有明显差异 (P <0 .0 1)。B组 15眼P10 0 与对侧健眼比较 ,峰潜时明显延长 ,波幅明显降低(P <0 .0 1)。结论 视觉诱发电位对眼挫伤后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具有客观性和敏感性 ,有定量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眼视神经损伤 眼挫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葛根素治疗青光眼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9
8
作者 郭跃侠 吴惠群 雷嘉启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82-185,共4页
近年来药理和临床研究证明葛根素具有 β受体阻滞作用和改善微循环作用。这一作用在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面已得到证实。
关键词 葛根素 治疗 青光眼 研究现状 视神经
下载PDF
鞍区手术中微血管保护与视神经功能保留 被引量:28
9
作者 李世亭 潘庆刚 +3 位作者 沈峰 刘宁涛 刘忠 张迅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探讨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方法。方法 对14个尸体头颅标本进行鞍区微血管的显微解剖研究,找出供应视神经与视交叉的穿动脉的解剖特征。并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6月至2001年7月间经手术治疗的24例鞍区肿瘤。术前8... 目的 探讨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方法。方法 对14个尸体头颅标本进行鞍区微血管的显微解剖研究,找出供应视神经与视交叉的穿动脉的解剖特征。并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6月至2001年7月间经手术治疗的24例鞍区肿瘤。术前8例视神经功能完全正常,16例视神经功能已经被不同程度损害。结果 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及大部切除者分别为19例(79%)、3例(13%)和2例(8%)。术中视神经均解剖保留,术后视觉功能好转、不变和恶化者分别为11例(69%)。3例(19%)和2例(12%),无死亡。结论 掌握鞍区微血管的显微解剖特点,并在术中保护视神经的供血动脉,可减少或预防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手术 微血管保护 视神经功能保留 血液供应 手术方法 脑外科手术
下载PDF
健康人视神经管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旭林 周承涛 +2 位作者 张光辉 杜玉清 李淑玲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75-277,I020,共4页
目的 探讨健康人视神经管的CT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 0例 (40 0侧 )健康成人行视神经管区轴位和冠状位薄层CT扫描 ,测量视神经管的有关径线 ,并观察其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结果 ①双侧视神经管径线均值 :左右径 (3 5 7&#... 目的 探讨健康人视神经管的CT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 0例 (40 0侧 )健康成人行视神经管区轴位和冠状位薄层CT扫描 ,测量视神经管的有关径线 ,并观察其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结果 ①双侧视神经管径线均值 :左右径 (3 5 7± 0 6 1)mm( x±s,下同 ) ,上下径 (4 82±0 38)mm ;内侧壁长度 (12 6 2± 2 5 9)mm ,外侧壁长度 (10 18± 2 19)mm ,视神经管长度 (11 46± 2 35 )mm ;与颅正中线夹角 34 34°± 6 48° ,与眶内段视神经夹角 10 6 9°± 6 48° ;内侧壁厚度 (0 6 8± 0 46 )mm。双侧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②视神经管、眶上裂、眶下裂在CT轴位像上分别表现为“轨道状”、“裂隙状”和“狭谷状” ,在冠状位像上分别表现为“蝶眼状”、水平状裂隙和垂直状裂隙 ;③后组筛窦与视神经管的位置关系为 :管前型占 42 0 0 %、半管型占 2 7 5 0 %、全管型占 18 75 %、蝶鞍型占9 75 %和管周型占 2 0 0 % ;④蝶窦气化度与视神经管的位置关系为 :Ι度蝶窦占 2 0 %、Π度蝶窦占6 3%和Ш度蝶窦占 17% ;⑤视神经管内侧壁骨质缺损发生率为 2 5 5 % ,缺损平均长度为 (5 0 7±2 5 2 )mm。结论 CT是显示视神经管正常解剖结构及其与周围器官毗邻关系的可靠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 蝶窦 CT 测量 健康人
下载PDF
正常及视神经损伤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被引量:18
11
作者 胡爱莲 孙葆忱 +1 位作者 董东生 刘守彬 《眼科》 CAS 200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索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对大鼠视功能状态客观反映的可靠性。方法 :使用美国Nicolet多功能电生理诊断仪 ,检测正常和视神经损伤大鼠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结果 :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 ,每只大鼠均可引出典型的和重复性好的NPN... 目的 :探索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对大鼠视功能状态客观反映的可靠性。方法 :使用美国Nicolet多功能电生理诊断仪 ,检测正常和视神经损伤大鼠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结果 :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 ,每只大鼠均可引出典型的和重复性好的NPN波形 ,测出了正常大鼠F VEP峰潜时和振幅值的均值、95%可信区间 ;检测了视神经损伤大鼠的F VEP ,其特点为峰潜时值延迟 ,振幅值降低 ,与正常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损伤 视神经 诱发电位 视觉
原文传递
经颅视神经减压开放术治疗视神经损伤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天明 殷大力 +2 位作者 付继弟 赵景武 刘浩成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受力部位对颅底骨折导致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情况进行视神经损伤分型 ,讨论手术适应证和经颅入路视神经减压开放术的优越性。方法  1997年 9月至 2 0 0 2年 5月经颅手术治疗 118例视神经损伤病人 ,回顾分析了受伤部位、CT... 目的 比较不同受力部位对颅底骨折导致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情况进行视神经损伤分型 ,讨论手术适应证和经颅入路视神经减压开放术的优越性。方法  1997年 9月至 2 0 0 2年 5月经颅手术治疗 118例视神经损伤病人 ,回顾分析了受伤部位、CT影像特点、手术减压范围及术后 6个月视力的随访结果。评价方法为 :视力完全丧失、眼前手动、眼前指数、光感和视力 >0 .0 5  5个级别。提高一个级别者为有效 ,视野缺损的改善也为有效。视力恢复大于 0 .1为显效。结果 视神经损伤类型为 :眉弓外侧型 87例 ,眉弓内侧型 18例 ,颧骨型 13例。术后 6个月随访 ,术前视力完全丧失 72例 ,术后有效 35例 ,有效率为 4 8.6 % ;术前视力残存者 4 6例 ,术后均有效 ,有效率为 10 0 % ;各型总有效率为 6 8.6 %。视神经损伤眉弓外侧型术后有效率为 6 4 .4 % ,眉弓内侧型 83.3% ;颧骨型为76 9% ;可见眉弓内侧型和颧骨型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效果较好。结论 经颅手术减压范围充分 ,疗效明确。手术适应证为 :(1)伤后有残存视力 ,视力下降者 ;(2 )双侧视神经损伤 ;(3)完全失明未超过 3d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视神经减压开放术 视神经损伤 手术适应证 临床分型 颅底骨折 CT检查
原文传递
视神经鞘脑膜瘤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鲜军舫 王振常 +5 位作者 安裕志 于文玲 满凤媛 张天明 史季桐 李彬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52-956,共5页
目的 研究视神经鞘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 ,并探讨双轨征的显示情况及其价值。方法  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神经鞘脑膜瘤患者 ,年龄 6~ 71岁 ,女 2 0例 ,男 15例。 2 8例行CT扫描 ,其中 2 5例行增强扫描 ;2 7例行MR扫描 ,其中 2 5例... 目的 研究视神经鞘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 ,并探讨双轨征的显示情况及其价值。方法  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视神经鞘脑膜瘤患者 ,年龄 6~ 71岁 ,女 2 0例 ,男 15例。 2 8例行CT扫描 ,其中 2 5例行增强扫描 ;2 7例行MR扫描 ,其中 2 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35例视神经鞘脑膜瘤中 12例呈梭形 ,7例呈管形增粗 ,1例呈椭圆形 ,8例为偏心性生长的肿块 ,7例弥漫累及整个眼眶。35例均累及眶内段 ,其中 2 2例同时累及管内段 ,13例同时累及颅内段 ,4例同时累及视交叉 ,1例同时累及视束。行CT扫描的 2 8例中 ,2 0例呈等密度 ,8例为含有钙化的肿块。行CT增强扫描的 2 5例全部强化 ,其中 6例清楚显示双轨征。行MR扫描的 2 7例中 ,16例T1WI和T2 WI均为低信号 ,3例呈长T1、长T2 信号 ,8例呈等T1、等T2 信号。行MR增强扫描的 2 5例均呈明显强化 ,17例清楚显示双轨征。经统计学处理 ,MRI显示双轨征明显优于CT(P =0 0 0 1)。结论 CT和MRI都可显示视神经鞘脑膜瘤的部位、形态和内部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脑膜瘤 增强扫描 CT 影像学研究 MR扫描 肿块 显示 形态和 信号
原文传递
大鼠视神经不同程度量化损伤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21
14
作者 黄厚斌 张卯年 马志中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7-750,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标准化的大鼠视神经不同程度部分损伤动物模型 ,对致伤强度和损伤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 方法 用压力为 1 4 8.0g的反向镊夹持大鼠视神经3,6 ,1 2 ,30 ,6 0s,或用压力为 32 .4g的微型动脉夹夹持大鼠视神... 目的 建立一种标准化的大鼠视神经不同程度部分损伤动物模型 ,对致伤强度和损伤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 方法 用压力为 1 4 8.0g的反向镊夹持大鼠视神经3,6 ,1 2 ,30 ,6 0s,或用压力为 32 .4g的微型动脉夹夹持大鼠视神经 5 ,1 0 ,1 5s,建立不同程度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 ,用经颅荧光金逆行标记视网膜节细胞 (retinalganglioncell,RGC)的方法 ,观察损伤后 1个月RGC的变化 ,以RGC数目的变化衡量损伤程度 ,并用坚牢蓝经心脏灌注的方法 ,评价该致伤模型中眼部血供的变化。 结果 用致伤冲量和平均冲量能全面地反映致伤强度 ,荧光金逆行标记RGC计数是衡量损伤程度的良好指标。微型动脉夹夹持大鼠视神经 1 5s与反向镊夹持3s的平均致伤冲量相等 ,引起的RGC数目的变化也相似。随着致伤强度的增加 ,RGC数目减少 ,RGC的数目与致伤冲量之间呈幂函数曲线关系。短时间的视神经夹持不会引起视网膜的缺血损伤。 结论 利用反向镊夹持的方法可以很简便地建立一种易于标准化的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 ,该模型可以用冲量、平均冲量和RGC计数的方法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C 视神经 大鼠 荧光金 逆行标记 动脉 动物模型 冲量 目的 结论
原文传递
视神经切开术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卯年 刘铁城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 探讨视神经切开术治疗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选择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 8例 ,病程 3~ 8个月 ,平均 3 6个月。患者均经系统药物治疗 3个月效果不佳 ,其中 3例有高血压病史 ,3例患有严重的黄斑... 目的 探讨视神经切开术治疗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选择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 8例 ,病程 3~ 8个月 ,平均 3 6个月。患者均经系统药物治疗 3个月效果不佳 ,其中 3例有高血压病史 ,3例患有严重的黄斑囊样水肿。术前患者均行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检查。手术常规做睫状体平坦部巩膜三切口 ,应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切开刀 ,以鼻侧视乳头边缘为中心 ,垂直刺入达最宽处为止 ,刺入深度约 2 2mm ,宽度约 1 2mm。术后 1~ 3个月分别行眼底照像、FFA及OCT检查。结果 术后随访 3~ 5个月。术后 1个月内 ,所有患者视网膜或黄斑水肿均减轻或消退。术后 3个月 ,患者行眼底照像、FFA及OCT检查结果均显示视网膜出血吸收 ,视乳头黄斑水肿消退 ;6例视力较术前提高 (6 2 5 % )。术后 3~ 4周 ,2例发生玻璃体出血 ,其中 1例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2例术中穿刺时出血。结论 视神经切开术有助于视网膜内出血、渗出及黄斑水肿的消退 ,部分患者视力可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切开术 外科治疗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正确认识O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敏 周瑶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OCT血管成像(OCTA)是一项无创、快捷的血流检测技术,目前主要用于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成像。与传统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技术不同,OCTA无需静脉注射造影剂就能够对血流信号进行探测和量化分析,并... OCT血管成像(OCTA)是一项无创、快捷的血流检测技术,目前主要用于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成像。与传统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技术不同,OCTA无需静脉注射造影剂就能够对血流信号进行探测和量化分析,并且能够分层观察和判断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改变情况,因此OCTA比传统的眼底血管造影技术提供的血流信息更多、更准确。OCTA作为一项具有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在眼科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及血流改变有关眼病的发病机制探讨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任何新技术的临床应用都有其限制性和局限性,如OCTA观察的眼底范围并不如FFA和ICGA大,且检查和读图过程中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充分了解OCTA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有助于眼科医师更好地了解视网膜脉络膜疾病、青光眼和神经眼科疾病的血流改变,并加深对这些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同时利用该技术对相关眼病进行有效监测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摄影/方法 生物技术评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血管/生理病理 脉络膜新生血管/诊断 视神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下载PDF
标准化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建立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琳琳 吕瀛娟 +4 位作者 于荣国 王兴 申战省 张蔚 颜华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13-917,共5页
目的建立标准化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应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FPI)分别以(6.9±0.6)atm和(2.4±0.2)atm的冲击力打击Wister大鼠右、左眼眶内贴近眼球部的视神经,建立两组程度不同的视神经损伤模型。通过闪光视觉诱发... 目的建立标准化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应用液压冲击颅脑损伤仪(FPI)分别以(6.9±0.6)atm和(2.4±0.2)atm的冲击力打击Wister大鼠右、左眼眶内贴近眼球部的视神经,建立两组程度不同的视神经损伤模型。通过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眼眶磁共振成像(MRI)、视网膜病理、视神经电镜等方法对正常及损伤后1、3d,1、2、4、6、8周大鼠的双眼进行检测。结果(1)损伤后大鼠F-VEP与伤前相比,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此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程度越重,伤后主波潜伏期延迟及振幅降低越明显,波形变化趋于稳定所需时间也越长。(2)伤后1 d眼眶MRI显示视神经受损部位信号增高、眶内结构紊乱;伤后8周视神经受损部位的高信号仍较明显、损伤部位靠近眼球侧视神经信号不均匀。轻、重两组差别不明显。(3)光镜下伤后1 d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CL)出血,伤后4周视网膜各层细胞稀疏、排列欠整齐,GCL散在核染色质浓集、边聚的节细胞,伤后8周视网膜各层细胞明显减少,GCL内大量空化节细胞。(4)电镜下损伤后4周视神经轴索萎缩变性,髓鞘肿胀、板层松解分离,伤后8周在血管和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附近有新生轴突,呈簇分布、生长良好。重伤组新生轴突枝芽少于轻伤组。结论应用FPI可以成功建立标准化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损伤 模型
下载PDF
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临床解剖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守森 王如密 +5 位作者 章翔 张发惠 郑和平 谢汉国 张锡增 荆俊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 :研究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 15个尸体标本的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特征及毗邻关系。结果 :镰状皱襞沿视神经的长度为 0 .4~ 4.6mm ,1/3的视神经前段隆突 ,鞍结节均较平坦 ,多数视... 目的 :研究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 15个尸体标本的视神经和视交叉的形态特征及毗邻关系。结果 :镰状皱襞沿视神经的长度为 0 .4~ 4.6mm ,1/3的视神经前段隆突 ,鞍结节均较平坦 ,多数视交叉后缘位于鞍背后方。视神经主要由垂体上前动脉供血 ,半数有分支沿视神经前行。视交叉的上面多由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供血 ,下面的内侧部多为垂体上动脉供血 ,外侧部多为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分支供血。视神经上面覆有一层蛛网膜 ,再上面为直回下面的软脑膜 ,二膜间多数分开。结论 :国人鞍结节边界不易确定 ,按传统方法将视交叉分型有困难 ,所以宜按蝶棱与视交叉前缘间距判断前置或后置。手术中易损伤沿视神经行走的小动脉 ,电凝须特别小心。贴视神经上抬直回 ,实际上是沿粘着较少的界面分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视交叉 镰状皱襞 局部解剖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处方思路 被引量:20
19
作者 夏燕婷 孙艳红 韦企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305,共3页
"韦氏三联九针"是韦氏眼科学术流派治疗眼科疾病的重要针灸处方。"韦氏三联九针"包括一联近眼三针、二联眼周透三针、三联全身辨证取穴。本文介绍"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选穴、配穴思路,并详细... "韦氏三联九针"是韦氏眼科学术流派治疗眼科疾病的重要针灸处方。"韦氏三联九针"包括一联近眼三针、二联眼周透三针、三联全身辨证取穴。本文介绍"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选穴、配穴思路,并详细阐述了三联不同部位的针刺手法操作要领。提出根据病情及证候特点合理的处方配穴、正确的手法操作,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韦氏三联九针"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氏三联九针 视神经 视神经萎缩 针灸处方
原文传递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时机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史剑波 许庚 徐锦堂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48-349,共2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经鼻外眶筛蝶窦进路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 9例 ;经鼻内窥镜筛蝶窦进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 14例 ,辅以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能量合剂和神经营养药物。结果 :2 3例中有效 13例 ,...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经鼻外眶筛蝶窦进路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 9例 ;经鼻内窥镜筛蝶窦进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 14例 ,辅以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能量合剂和神经营养药物。结果 :2 3例中有效 13例 ,视力平均提高 0 .2 33,无效 10例 ,有效率为 5 6 .5 %。 13例有效患者 ,其外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 (2 .91± 1.87) d;10例无效患者 ,其外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 (12 .90± 16 .77) d,两者相比较 ,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8例外伤后眼球活动受限的患者 ,其中 7例恢复正常。结论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在经过大剂量类固醇激素等治疗 48h无效者 ,应立即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术 ,手术时机最好在外伤后 7d内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视神经管减压术 治疗方案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