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孔二氧化硅350FCP固化陈皮、青皮挥发油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任桂林 柯刚 +4 位作者 郑琴 黄锐 朱丽云 蒲清荣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3-1334,共12页
目的揭示挥发油(volatileoil)的挥发规律,探讨介孔二氧化硅350FCP载体材料固化陈皮、青皮挥发油的稳定性。方法考察二氧化硅系列载体材料对陈皮、青皮挥发油的吸附能力,分析挥发油与载体材料保留率、挥发率的差异,优选最佳的固化比例。... 目的揭示挥发油(volatileoil)的挥发规律,探讨介孔二氧化硅350FCP载体材料固化陈皮、青皮挥发油的稳定性。方法考察二氧化硅系列载体材料对陈皮、青皮挥发油的吸附能力,分析挥发油与载体材料保留率、挥发率的差异,优选最佳的固化比例。绘制挥发油、载体材料固化粉末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随时间变化的挥发曲线,并对化学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其挥发规律。结果根据吸附率、挥发率等多因素,优选出介孔二氧化硅350FCP载体材料固化挥发油的最佳比例为3∶5。根据挥发性成分的挥发规律,将挥发油中的34个化学成分分为A、B 2类,A类成分挥发较快,B类成分挥发较慢。挥发油经载体材料固化后,其挥发油的释放变得平稳缓慢。结论介孔二氧化硅350FCP作为载体材料固化陈皮、青皮挥发油,具有稳定缓慢释放的作用,其制备工艺简单、方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青皮 挥发油 介孔二氧化硅350FCP 载体材料 GC-MS 挥发规律 稳定性 吸附能力 保留率 挥发率 头香 基香 体香
原文传递
发动机缸盖与凸轮轴盖结合面渗油问题对策研究
2
作者 陈进 关智 《时代汽车》 2024年第7期133-135,共3页
某发动机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缸盖与凸轮轴盖结合面渗油问题,本文通过对故障发动机进行拆解分析,识别了密封失效的原因是密封胶的延伸率及剪切强度不足。结合对不同胶的密封机理研究,本文选用更高延伸率及剪切强度的密封胶,同时在零件密封... 某发动机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缸盖与凸轮轴盖结合面渗油问题,本文通过对故障发动机进行拆解分析,识别了密封失效的原因是密封胶的延伸率及剪切强度不足。结合对不同胶的密封机理研究,本文选用更高延伸率及剪切强度的密封胶,同时在零件密封面加工出网纹结构增加储胶量提升胶线附着力,对策实施后,结合面密封效果改善明显,800h台架耐久试验未出现渗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渗油 缸盖 密封胶
下载PDF
空-气相色谱法检测植物油中六号溶剂的残留量 被引量:6
3
作者 付忠华 任红波 《粮食流通技术》 2010年第4期34-35,43,共3页
浸出油中以低键烷烃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六号溶剂的残留对产品的流变学、色泽、气味、氧化稳定性等理化性质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其毒性也对油脂的食用安全性构成潜在威胁。本文建立了顶空采样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食用油中... 浸出油中以低键烷烃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六号溶剂的残留对产品的流变学、色泽、气味、氧化稳定性等理化性质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其毒性也对油脂的食用安全性构成潜在威胁。本文建立了顶空采样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食用油中的六号溶剂残留量。实验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均符合检测要求,回收率小于95%,RSD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六号溶剂 顶空 气相色谱
下载PDF
Exploration of the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treating head wind disease with the combination change of ginger volatile oil and gingerol by using content-weighted network pharmacology technology
4
作者 Wei-Xiang Wang Fei Yan +5 位作者 Fei Luan Ya-Jun Shi Xiao-Fei Zhang Dong-Yan Guo Bing-Tao Zhai Jun-Bo Zou 《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 CAS 2024年第1期43-56,共14页
Background:Exploring the efficacy,potential components,and mechanism of the combination of ginger essential oil and gingerols in the treatment of head wind disease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technology with content... Background:Exploring the efficacy,potential components,and mechanism of the combination of ginger essential oil and gingerols in the treatment of head wind disease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technology with content weight.Methods:The experimental groups were divided into:0:10,1:4,1:2,1:1,2:1,4:1,10:0.The relative content(Ri)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ginger's volatile oil was determin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Additionally,the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y parameters(LogP,MDCK,PPB,MW)of the components were considered.To assess the quantitative effect of the components,a grading score was performed,and the quantitative effect index(Ki)was calculated.Subsequently,the target effect index(Ti)was calculated by combining the component-target matching score(Fit score).Using these calculations,the target effect score A was determin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components targeting different targets.Key targets with A≥1000 were identified.To predict the targets related to head wind disease,the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https://ctdbase.org/),Gene Cards(https://www.genecards.org/),and Disgenet database(https://www.disgenet.org/)were utilized.The key targets,obtained from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ginger's volatile oil and gingerol,were intersected with the predicted targets.This facilitated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efficacy.Results:The content of volatile oil in ginger demonstrated an impact on key targets associated with the volatile oil group.Each specific combination of volatile oil consistently activated distinct pathways,with variations stemming from changes in content.Experimental testing revealed that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ginger's volatile oil and gingerol effectively alleviated migraine symptoms in rats.Conclusion: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content-weighted network pharmacology technology and pharmacodynamic verification,it was determined that altering the ratio between ginger's volatile oil and gingerol leads to varia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pharmacology volatile oil of ginger weight of content head wind disease
下载PDF
输油管道泄压阀渗漏原因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4
5
作者 卢连勇 张明红 王金鹿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6-457,392,共2页
当输油管道压力瞬时升高且超过泄压阀预先设定的压力值时,压力将通过泄压阀泄放至泄放管道或储油罐中,使输油管道得到有效保护。但是,泄压阀发生渗漏比较频繁,往往影响其功能的有效性。通过对渗漏泄压阀进行解体观察,发现密封面损坏是... 当输油管道压力瞬时升高且超过泄压阀预先设定的压力值时,压力将通过泄压阀泄放至泄放管道或储油罐中,使输油管道得到有效保护。但是,泄压阀发生渗漏比较频繁,往往影响其功能的有效性。通过对渗漏泄压阀进行解体观察,发现密封面损坏是其渗漏的主要原因。而导致密封面损坏的原因有3个:弹簧刚度降低和固体颗粒卡阻造成的锥头复位不到位;密封部件因老化、被固体颗粒磨损而损坏;油品内含有微小固体颗粒,管道过滤器无法将其滤除,导致密封不严,引起渗漏。提出的应对措施包括:留足备件,及时更换;泄压阀动作后做稳压试验;在泄压阀前安装过滤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泄压阀 渗漏 密封 锥头 复位 对策
原文传递
电解气浮/过滤一体化装置处理油田回注水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远科 张吉库 +2 位作者 刘忠生 邹琳 关亮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采用电解气浮/过滤一体化试验装置处理油田回注水,考察了对回注水中油和S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含油量为180~210 mg/L、SS为170~200 mg/L时,在电流强度为1.2A、气浮时间为18 min、极板间距为20 mm、滤速为4 m/h的条件下连续运... 采用电解气浮/过滤一体化试验装置处理油田回注水,考察了对回注水中油和SS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含油量为180~210 mg/L、SS为170~200 mg/L时,在电流强度为1.2A、气浮时间为18 min、极板间距为20 mm、滤速为4 m/h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在26 h内出水中的油和SS含量均能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94)中的C3级注水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气浮 过滤 回注水 悬浮物 水头损失
下载PDF
倾斜带封头卧式储油罐的罐容标定 被引量:4
7
作者 侯超钧 陈新明 +2 位作者 黄伟胜 戴丽君 孙青海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94-98,共5页
研究带球冠体封头的卧式储油罐在变位条件下的罐容标定问题,采用微元法建立油罐储油量与油位高度及变位参数之间的计算模型。为了得到变位参数的有效估计,对进出油实测数据建立非线性的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数值求解中,采用截面积的微元... 研究带球冠体封头的卧式储油罐在变位条件下的罐容标定问题,采用微元法建立油罐储油量与油位高度及变位参数之间的计算模型。为了得到变位参数的有效估计,对进出油实测数据建立非线性的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数值求解中,采用截面积的微元方法,有效减少了复杂的体积积分计算,从而完成罐容表的修正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油罐 封头 微元法 非线性最小二乘
下载PDF
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螺旋板式换热器局部结构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喆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2年第11期53-56,72,共5页
螺旋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新型特殊高效换热设备,因其单通道自清洁,适用于高温、高黏度、易结焦工况。实际应用于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减压塔底为世界首例。介绍了螺旋板式换热器在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应用的概况,针对其应用中压力降上升迅... 螺旋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新型特殊高效换热设备,因其单通道自清洁,适用于高温、高黏度、易结焦工况。实际应用于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减压塔底为世界首例。介绍了螺旋板式换热器在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应用的概况,针对其应用中压力降上升迅速、清焦频率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结焦机理、头盖垫片、中心死区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进行了国产化攻关和局部结构优化。采用国产新型专利垫片并调整换热器中心流道,有效解决了结焦问题,将切换周期延长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 螺旋板式换热器 结焦 头盖垫片
下载PDF
Retrolaminar migration as a complication of intraocular silicone oil injection detected on unenhanced CT
9
作者 Fan-Fan Zhao Ya-Ling Pan +4 位作者 Hui Jin Yang-Yang Wu Yu-Ting Yan Yu Meng Xiang-Yang G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3年第9期1521-1526,共6页
AIM:To describe th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 features of retrolaminar migration silicone oil(SiO)and observe the dynamic position of ventricular oil accumulation in supine and prone.METHODS:For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AIM:To describe th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 features of retrolaminar migration silicone oil(SiO)and observe the dynamic position of ventricular oil accumulation in supine and prone.METHODS:For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29 patients who had a history of SiO injection treatment and underwent unenhanced head computed tomography(CT)were included from January 2019 to October 2022.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migration-positive and negative groups.Clinical history and CT features were compared using Whitney U and Fisher’s exact tests.The dynamic position of SiO was observed within the ventricular system in supine and prone.CT images were visually assessed for SiO migration along the retrolaminar involving pathways for vision(optic nerve,chiasm,and tract)and ventricular system.RESULTS:Intraocular SiO migration was found in 5 of the 29 patients(17.24%),with SiO at the optic nerve head(n=1),optic nerve(n=4),optic chiasm(n=1),optic tract(n=1),and within lateral ventricles(n=1).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SiO injection and CT examination of migration-positive cas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igration-negative patients(22.8±16.5mo vs 13.1±2.6mo,P<0.001).The hyperdense lesion located in the frontal horns of the right lateral ventricle migrated to the fourth ventricle when changing the position from supine to prone.CONCLUSION:Although SiO retrolaminar migration is unusual,the clinician and radiologist should be aware of migration routes.The supine combined with prone examination is the first-choice method to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SiO in the ventricula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rolaminar migration silicone oil tamponade unenhanced head computed tomography supine and prone computed tomography
下载PDF
浅析泵的扬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朝晖 李钦华 +1 位作者 宋生奎 董仕宝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19期150-151,197,共3页
在油库中泵被誉为"心脏",它在油料的收发及输转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泵给予流体能量的多少通常用扬程来表示,扬程是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参数,是我们选泵、监测与调节泵的主要依据。本文阐述了扬程的定义,根据定义推导出... 在油库中泵被誉为"心脏",它在油料的收发及输转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泵给予流体能量的多少通常用扬程来表示,扬程是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参数,是我们选泵、监测与调节泵的主要依据。本文阐述了扬程的定义,根据定义推导出了扬程的定义式;探讨了泵运行时扬程及工艺设计中泵扬程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各自特点、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并分别举例说明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库 扬程 能量 压力表 真空表 水头损失
下载PDF
水轮发电机组受油器振动异常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召 《广西水利水电》 2017年第6期66-69,共4页
论述了受油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双调节水轮上的功能。受油器是水轮发电机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也是机组运行中最易出现故障的部位。针对某水电厂X号机组受油器出现的异常振动情况,分析了异常振动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探讨了处理振动异... 论述了受油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双调节水轮上的功能。受油器是水轮发电机组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也是机组运行中最易出现故障的部位。针对某水电厂X号机组受油器出现的异常振动情况,分析了异常振动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探讨了处理振动异常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受油器 浮动瓦 振动
下载PDF
离心油泵扬程突升现象及根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文广 魏育添 +2 位作者 苏发章 薛建欣 肖聪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9-52,共4页
对符合 API61 0标准的 65Y60型离心油泵输送粘油和清水时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定量地分析了扬程突升现象 ,找出了发生该现象的根源 .研究表明 ,产生扬程突升现象的根源是叶轮和蜗壳表面边界层流态由水力粗糙区向水力光滑区发生了迁移 .
关键词 离心油泵 粘油 粘度 扬程 叶轮 蜗壳
下载PDF
峡江水电站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受油器安装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庆华 《江西水利科技》 2016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本文介绍了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受油器的作用、结构、经常出现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原因,以峡江水电站机组为例,对受油器的安装流程、安装工艺、间隙检查调整、盘车摆度检查调整等作了具体介绍,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峡江水电站 受油器 浮动瓦 安装 烧瓦 漏油 间隙 摆度
下载PDF
大孔径油缸珩磨头及支承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甘小福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为适应煤矿机械向大型化发展 ,发挥单一孔径珩磨机的生产潜能 ,解决大孔径油缸的珩磨问题 ,设计了大孔径油缸的珩磨头及配套支承装置 ;各种规格珩磨头采用统一本体及锥芯 ,通过调节油石座厚度达到要求尺寸 ;支承装置采用两轴承支承 ,支... 为适应煤矿机械向大型化发展 ,发挥单一孔径珩磨机的生产潜能 ,解决大孔径油缸的珩磨问题 ,设计了大孔径油缸的珩磨头及配套支承装置 ;各种规格珩磨头采用统一本体及锥芯 ,通过调节油石座厚度达到要求尺寸 ;支承装置采用两轴承支承 ,支承中心距及高度均可调节 ,结构简单 ,成本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油缸 珩磨头 支承设计 卧式珩磨机床 煤矿机械 油石座厚度
下载PDF
气体扩散头对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懋冠 丘晖饶 +2 位作者 张琳颖 车超萍 蔡伟川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9期38-40,共3页
泡沫特性是滑油的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它是评估油品生成泡沫的倾向性及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在实际使用中润滑油由于受到震荡,搅动等作用,使空气进入润滑油中形成气泡。利用奥林巴斯显微镜观察氧化铝扩散头和进口金属扩散头的内部结构,经... 泡沫特性是滑油的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它是评估油品生成泡沫的倾向性及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在实际使用中润滑油由于受到震荡,搅动等作用,使空气进入润滑油中形成气泡。利用奥林巴斯显微镜观察氧化铝扩散头和进口金属扩散头的内部结构,经发现,两者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为能测出更精准可靠的结果,下面对两者进行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泡沫特性 扩散头
下载PDF
Analysis of Oil Atomizer Copper Mat Ablation
16
作者 吴显玲 《内燃机》 2012年第4期32-33,共2页
针对某发动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喷油器铜垫出现烧蚀的现象,对该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设计改进、台架试验及实际使用验证,找到了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喷油器铜垫改进结构方案。
关键词 喷油器铜垫 烧蚀 气缸盖 喷油器铜套 油嘴偶件
下载PDF
特殊狭窄通道残留油分测定方法
17
作者 蒋吉华 彭谅 《机械》 2014年第S1期139-140,共2页
传统空气分离设备表面清洁度检测中,使用四氯化碳擦洗被测表面,使表面上的油及油脂溶解在四氯化碳中,然后加温使擦洗液四氯化碳挥发,从而获得油脂残留量。检测钎焊成型的板束体通道的残留油份时,因通道狭窄不能按照传统的办法用四氯化... 传统空气分离设备表面清洁度检测中,使用四氯化碳擦洗被测表面,使表面上的油及油脂溶解在四氯化碳中,然后加温使擦洗液四氯化碳挥发,从而获得油脂残留量。检测钎焊成型的板束体通道的残留油份时,因通道狭窄不能按照传统的办法用四氯化碳进行擦洗,通过改进,使测定工作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油份 四氯化碳 封头体 封条 接管 表阀
下载PDF
柴油机喷油器安装孔加工检具设计
18
作者 姜苏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4-215,共2页
柴油机喷油器安装孔与气缸盖下平面成一个角度,该孔系在加工时不能采用量具直接测量,因此,设计了一种检具,它能比较方便地测量柴油机喷油器安装孔。以R175柴油机气缸盖为例,介绍了这种用比较测量法原理设计的检具。
关键词 柴油机 喷油器 安装孔 检具 设计 比较测量法原理 气缸盖 加工精度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辣椒油中的风味物质 被引量:33
19
作者 季德胜 郑桂青 +2 位作者 孙俊 周惠芳 游丽君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6-284,共9页
不同条件煎制制备北京红辣椒油,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辣椒油的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煎制程度显著地影响辣椒油风味,130℃油温下煎制10 min的辣椒油(LJY-4)风味最... 不同条件煎制制备北京红辣椒油,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辣椒油的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煎制程度显著地影响辣椒油风味,130℃油温下煎制10 min的辣椒油(LJY-4)风味最佳。不同煎制程度显著地影响辣椒油所含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和峰面积比,尤其是酮类、呋喃类、萜烯类及烯醛类等化合物的峰面积比。LJY-4除具有辣椒粉的特征风味化合物外,还富含酮、呋喃等焦甜型风味化合物,其中活性值(OAV)大于20的化合物有9种,分别为2,3-戊二酮、(E,E)-2,4-壬二烯醛、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2-甲基丙醛、二甲基硫、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HDMF)、乙酸和1-辛烯-3-醇,它们为辣椒油贡献了焦甜香、酯香、麦芽香、果香和豆香等,组成了辣椒油独特的风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风味化合物 香气活性值
原文传递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温州蜜桔精油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5
20
作者 单杨 李忠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21-424,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制备样品,应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温州蜜桔精油中挥发性化学成分鉴定,共鉴定出42种化学成分,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6.56%,主要成分为异柠檬油精(25.92%)、2-(1-甲基乙缩醛)-二环[2,2]庚烷(...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制备样品,应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温州蜜桔精油中挥发性化学成分鉴定,共鉴定出42种化学成分,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6.56%,主要成分为异柠檬油精(25.92%)、2-(1-甲基乙缩醛)-二环[2,2]庚烷(19.82%)、4-甲基-1-(1-甲乙基)-环己烯(15.81%)、2-乙基-1-辛烯-3-炔(9.20%)、β-香叶烯(8.59%)、3,7-二甲基-1,3,6-辛三烯(6.41%)。鉴定的挥发性成分占挥发物总量的9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桔精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