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嵋 张燕 +3 位作者 张玲 魏琴 段明军 侯月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初步建立不同浓度下制备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并分别以四个浓度皮下注射于裸鼠腋下每只0.2 mL。根据BGC-823细胞注射浓度将40只裸鼠随机分为四组:组一5×... 目的初步建立不同浓度下制备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并分别以四个浓度皮下注射于裸鼠腋下每只0.2 mL。根据BGC-823细胞注射浓度将40只裸鼠随机分为四组:组一5×107个活细胞/mL(n=10);组二1×107个活细胞/mL(n=10);组三1×106个活细胞/mL(n=10);组四1×105个活细胞/mL(n=10)。观察各组裸鼠摄食、活动情况、精神状态、死亡率、成瘤时间、成瘤率、肿瘤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各组裸鼠摄食、精神情况正常,无死亡现象。除组四1×105个活细胞/mL浓度组成瘤率为0%外,其余各组成瘤率均为100%,瘤体出现时间在3~7 d,肿瘤血管密度MVD平均为:(123.26±31.57)个/mm2。结论初步建立了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及建立此细胞系模型的最低浓度。为胃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株 裸鼠 肿瘤模型 肿瘤血管密度 裸鼠模型
下载PDF
双荧光标记的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旺 黄焱 +3 位作者 田新华 李良成 穆军博 童俊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实时监测的胶质瘤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方法用带有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流式细胞仪筛选稳定表达GFP-Luc荧光的细胞系,并通...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实时监测的胶质瘤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方法用带有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流式细胞仪筛选稳定表达GFP-Luc荧光的细胞系,并通过CCK-8实验、细胞周期实验、Transwell肿瘤迁移及侵袭实验等评价荧光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是否改变;将细胞接种至裸鼠大脑尾状核,建立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利用小鼠活体成像系统监测脑内肿瘤的生长情况,并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评价细胞在裸鼠脑内的病理特征及成瘤能力。结果成功构建稳定表达GFP荧光和luciferase荧光的U251胶质瘤细胞系及动物模型,慢病毒整合并未改变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模型生长周期适中,成瘤率高,瘤体在颅内生长稳定,HE切片符合人胶质瘤特征。结论双荧光标记的胶质瘤细胞相比于传统细胞更有利于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U251-GFP-Luc胶质瘤细胞裸鼠模型,其肿瘤生长和病理特性与人胶质瘤相似,且可实时观察肿瘤生长,可作为胶质瘤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荧光 活体成像 模型 动物 原位移植
下载PDF
5-杂氮-2′-脱氧胞苷对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松 孔维佳 +2 位作者 王彦君 韩月臣 张丹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01-1205,共5页
背景与目的:5-杂氮-2′-脱氧胞苷是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抑癌基因重新激活,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本文观察了5-杂氮-2′-脱氧胞苷对人鼻咽癌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可能的机理,寻找鼻咽癌... 背景与目的:5-杂氮-2′-脱氧胞苷是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抑癌基因重新激活,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本文观察了5-杂氮-2′-脱氧胞苷对人鼻咽癌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可能的机理,寻找鼻咽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用5-杂氮-2′-脱氧胞苷处理人鼻咽癌细胞,观察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及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基因(death-associated proteinkinase,DAPK)甲基化情况。建立人鼻咽癌移植瘤裸鼠模型,用5-杂氮-2′-脱氧胞苷处理裸鼠,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并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DAPK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未经5-杂氮-2′-脱氧胞苷处理的CNE细胞中DAPKmRNA不表达。经5-杂氮-2′-脱氧胞苷处理后,不同药物浓度组的细胞中均有DAPKmRNA表达,且表达随浓度增高而增强。5-杂氮-2′-脱氧胞苷对人鼻咽癌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能使失活的DAPK基因重新激活。药物作用4周后,用药组裸鼠体重(22.35±2.02)g与对照组(21.68±2.14)g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011,P>0.05),用药组肿瘤的体积(195.32±27.57)mm3较对照组(343.67±23.08)mm3明显减小,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10.11,P﹤0.01)。在鼻咽癌移植瘤中,对照组DAPK均不表达,而用药组出现表达。结论:5-杂氮-2′-脱氧胞苷对人鼻咽癌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其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抑癌基因DAPK再转录,诱导该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移植瘤 裸鼠模型 5-杂氮-2’-脱氧胞苷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下载PDF
EGFP标记的Lewis肺癌细胞构建裸鼠恶性胸腔积液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兴群 孙宇 +2 位作者 王守巨 杨志坚 宋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17-323,共7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肺癌预后差的因素之一。本研究拟用Lewis肺癌细胞构建裸鼠恶性胸腔积液模型,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方法经胸膜腔接种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Lewis肺癌细胞,建立裸鼠恶性胸腔积液模型。定...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肺癌预后差的因素之一。本研究拟用Lewis肺癌细胞构建裸鼠恶性胸腔积液模型,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动物实验研究平台。方法经胸膜腔接种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Lewis肺癌细胞,建立裸鼠恶性胸腔积液模型。定期解剖小鼠,经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剩余小鼠定期行胸部CT检查,计算各时间点的成胸水率,并观察建模后裸鼠的生存期和肿瘤转移情况。所有小鼠在解剖时发现有胸水,抽取并计量,同一时间点内获得多份胸水标本,计算其平均体积。利用相关性检验分析胸水体积与肿瘤积分光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接种后第4天,荧光体视镜下可发现胸膜上有绿色荧光,成瘤率100%。随接种时间延长,肿瘤体积逐渐增加,肿瘤侵及纵隔和肺门淋巴结、对侧胸膜、心包,转移率分别为87%、73%和20%。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成胸水率分别为13%、46%和53%。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28.8天,所有胸水均为血性,胸水平均体积在第10天以后逐渐增加,第16天达到峰值(0.5mL)。胸水体积与积分光密度之间具有相关性(r=0.91,P<0.000,1)。结论本研究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肺癌细胞在显微镜下经胸膜腔接种成功建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模型,有助于动态观察肿瘤细胞在胸腔内的生物学行为,该模型可应用于肺癌的基础研究及抗肿瘤药物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裸鼠模型 积分光密度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对胰腺癌小鼠癌组织的细胞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5
作者 崔彦杰 宋金萍 +1 位作者 郝立君 黄国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328-2333,共6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胰腺癌裸鼠模型癌组织增殖与上皮间质化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18只成功构建胰腺癌细胞荷瘤的BALB/c裸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IL-6过表达组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组,每组6只。模型对照...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胰腺癌裸鼠模型癌组织增殖与上皮间质化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18只成功构建胰腺癌细胞荷瘤的BALB/c裸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IL-6过表达组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组,每组6只。模型对照组于肿瘤部位注射生理盐水进行干预,IL-6过表达组于肿瘤部位注射IL-6过表达质粒进行干预,IgG抗体组予肿瘤部位注射IgG抗体进行干预。3组均于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并收集胰腺肿瘤组织。对各组肿瘤组织进行离体称重并计算抑瘤率。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IL-6、p-STAT3、NF-κB p65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IL-6、p-STAT3、SOCS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3组裸鼠胰腺肿瘤组织的平均瘤重及抑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肿瘤组织细胞体积增大,癌细胞排列呈巢状;IL-6过表达组可见肿瘤组织轻度纤维化,少量炎症浸润;IgG抗体组可见核分裂象,大量肿瘤细胞坏死,局灶组织纤维化。IL-6过表达组E-cadherin蛋白、SOCS3基因表达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和IgG抗体组,而Vimentin、MMP-9、IL-6、p-STAT3、NF-κB p65、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及IL-6、NF-κB p65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和IgG抗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抗体组Vimentin、MMP-9、IL-6、p-STAT3、NF-κB p65、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及IL-6、NF-κB p65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而E-cadherin和SOCS3基因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可以通过p-STAT3和(或)NF-κB p65信号通路调节胰腺癌裸鼠模型肿瘤组织中的相关细胞因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胰腺癌 裸鼠模型 增殖 上皮间质化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裸鼠模型中逆转胃癌细胞奥沙利铂耐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伊庆亭 张红军 +2 位作者 姜韬 傅佳雷 华明涛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在裸鼠模型中对人胃腺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SGC-7901/L-OHP)的逆转耐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继发性耐药细胞株SGC-7901/L-OHP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PPC)组、...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在裸鼠模型中对人胃腺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SGC-7901/L-OHP)的逆转耐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继发性耐药细胞株SGC-7901/L-OHP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PPC)组、奥沙利铂(L-OHP)组及奥沙利铂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L-OHP+PPC)组,连续给药14天。21天后处死裸鼠,剥离肿瘤组织,记录肿瘤体积和抑瘤率,对切除的肿瘤组织分别提取肿瘤组织的RNA和蛋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LR4、Nanog及ABCF2表达水平。结果加药处理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OHP组及L-OHP+PPC组移植瘤细胞的增殖均受到抑制(P <0. 001),两药联合有交互作用(P=0. 008); L-OHP+PPC组的体积抑瘤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 <0. 001)及L-OHP组(P <0. 001)。L-OHP+PPC组TLR4/Nanog/ABCF2的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LR4:P <0. 001; Nanog:P <0. 001; ABCF2:P <0. 001); L-OHP+PPC组TLR4/Nanog/ABCF2的mRNA表达较L-OH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LR4:P <0. 001; Nanog:P <0. 001; ABCF2:P <0. 001)。两药联合对TLR4/Nanog/ABCF2的mRNA表达均有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LR4:P <0. 001; Nanog:P <0. 001; ABCF2:P <0. 001)。L-OHP+PPC组TLR4/Nanog/ABCF2的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LR4:P=0. 006; Nanog:P=0. 017; ABCF2:P=0. 014); L-OHP+PPC组TLR4/Nanog/ABCF2的蛋白表达较L-OH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LR4:P <0. 001; Nanog:P <0. 001; ABCF2:P <0. 001)。两药联合对TLR4/Nanog/ABCF2的蛋白表达均有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LR4:P=0. 014; Nanog:P=0. 01; ABCF2:P=0. 01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裸鼠模型中对人胃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SGC-7901/L-OHP)有逆转耐药的作用,可能通过影响TLR4、Nanog、ABCF2表达逆转人胃癌耐药细胞的耐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磷脂酰胆碱 奥沙利铂 胃癌 裸鼠模型
下载PDF
ABT-737逆转EGFR T790M突变肺腺癌细胞EGFR-TKIs耐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应希旺 李亚清 冷报浪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8期9-14,19,共7页
目的通过细胞和在体研究探讨ABT-737联合吉非替尼对EGFR T790M突变肺腺癌细胞EGFR-TKIs耐药的逆转机制。方法利用MTT和FCM法检测ABT-737联合吉非替尼对RPC-9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RT-PCR检测细胞内Bim、Bak、Caspase-3 mRNA表达水... 目的通过细胞和在体研究探讨ABT-737联合吉非替尼对EGFR T790M突变肺腺癌细胞EGFR-TKIs耐药的逆转机制。方法利用MTT和FCM法检测ABT-737联合吉非替尼对RPC-9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RT-PCR检测细胞内Bim、Bak、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以皮下异位移植法建立EGFR T790M突变肺腺癌裸鼠模型,对各组瘤体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基因测序法检测、Real-time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Bim、Bak、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BT-737联合吉非替尼对RPC-9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和凋亡作用,且在ABT-737浓度4μmol/L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最大抑制率为(54.113±2.986)%,最大凋亡率为(55.042±3.1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m、Bak及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随着ABT-737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0.05)。各组瘤体组织病理均为腺癌;ABT-737联合吉非替尼灌胃组裸鼠瘤体体积较其他组小(P<0.05),Bim、Bak、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他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 ABT-737能增强吉非替尼促细胞凋亡作用,使耐药细胞重新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ABT-737 T790M突变 吉非替尼耐药逆转 裸鼠模型
下载PDF
The remedial effect of soluble interleukin-1 receptor type Ⅱ on endometriosis in the nude mouse model 被引量:1
8
作者 Liying Gao Liang Sun +6 位作者 Yugui Cui Zhen Hou Li Gao Jing Zhou Yundong Mao Suping Han Jiayin Liu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1期43-50,共8页
Objective: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local expression of soluble interleukin (IL) -1 receptor type Ⅱ (slL-1 R Ⅱ ) in endometrial tissue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is decreased, and the depression of I... Objective: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local expression of soluble interleukin (IL) -1 receptor type Ⅱ (slL-1 R Ⅱ ) in endometrial tissue of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is decreased, and the depression of IL-1 R Ⅱ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infertile women than that in fertile women with endometriosis. In this research, we investigated the remedial effect of slL-1-R Ⅱ administration on endometriosis in the nude mouse model. Methods: Nineteen nude model mice with endometri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was treated by intraperitoneal administration with only slL-1 R Ⅱ for two weeks, group B was similarly treated with only IL- 1, and group C (control) was administered saline. After 2 weeks, the size of the ectopic endometrial lesions was calculat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B-cell lymphoma leukemia-2 (Bcl- 2)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IL-8 and VEGF levels in the peritoneal fluid (PF) and serum were also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s: The mean size of ectopic endometrial lesion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Bcl-2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A, and higher in group B. In the three groups, the levels of IL-8 in the PF and serum were highest in group A, and lowest in group B. Conclusion: slL-1 R Ⅱ may suppresse hyperplasia of ectopic endometriosis, perhaps by reducing the expression of certain cytokines, such as VEGF, IL-8, and Bcl-2, which could provide a new clinical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LEUKIN-1 solubleinterleukin-1 receptor type ENDOMETRIOSIS nude mouse model
下载PDF
对比剂Gd-DTPA-BSA-chTNT的研制及其在乳腺癌裸鼠模型活体MR分子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龚英 汪登斌 钟高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探索采用特异性对比剂进行乳腺癌模型活体MR分子成像的可能性,及其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价值。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将Gd-DTPA-BSA与单克隆抗体chTNT反应生成MR特异性对比剂Gd-DTPA-BSA-chTNT。在5周龄雌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BALB/c... 目的:探索采用特异性对比剂进行乳腺癌模型活体MR分子成像的可能性,及其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价值。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将Gd-DTPA-BSA与单克隆抗体chTNT反应生成MR特异性对比剂Gd-DTPA-BSA-chTNT。在5周龄雌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BALB/c裸小鼠原位接种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制作动物模型。将12只人乳腺癌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注射Gd-DTPA-BSA-chTNT,后者注射含相同Gd离子浓度的Gd-DTPA,两者均经尾静脉注射,注射剂量均为0.2 ml/只。测量SE T1WI平扫及引入对比剂5 min及1、2、3、4、8、12、24 h后的肿瘤信号强度,并计算对比度噪声比(CNR)。将右侧前肢肌肉组织信号变化作为参照物,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注射对比剂Gd-DTPA-BSA-chTNT后1 h裸鼠瘤体信号强度开始升高,于4 h达到高峰,且延迟24 h后信号强度仍有增高,与注射对比剂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裸鼠肌肉信号始终无明显升高,与注射对比剂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注射对比剂Gd-DTPA后5 min及1、2、3、4 h裸鼠瘤体及肌肉信号变化与注射对比剂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组8 h后成像显示对比剂退出,与对比剂注射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特异性对比剂Gd-DTPA-BSA-chTNT,对乳腺癌(MDA-MB-231)裸鼠模型肿瘤灶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靶向作用,可用于乳腺癌模型活体MR分子成像研究,并将有利于乳腺癌病灶的检出及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模型 单克隆抗体 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活体分子成像
下载PDF
脂联素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敏 苏明 +2 位作者 韩彦玲 苏芳 于常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探讨重组脂联素体内对人乳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nu/nu裸鼠右侧腋窝皮下建立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将荷瘤裸鼠分为4组:环磷酰胺组、脂联素高浓度组、脂联...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探讨重组脂联素体内对人乳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nu/nu裸鼠右侧腋窝皮下建立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将荷瘤裸鼠分为4组:环磷酰胺组、脂联素高浓度组、脂联素低浓度组、生理盐水组,并于接种后14天腹腔注射给药2周,隔日1次,每3天记录各组皮下移植瘤的体积变化,给药结束后24 h麻醉拉颈处死裸鼠,剥离肿瘤组织,称取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环磷酰胺组及脂联素组肿瘤体积及瘤质量均小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环磷酰胺组与脂联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组、脂联素高浓度组、脂联素低浓度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0.21%、58.72%和31.47%;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环磷酰胺组和脂联素组裸鼠的移植瘤组织出现明显坏死区和凋亡改变。结论脂联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脂联素 裸鼠模型
下载PDF
成人脂肪组织动物移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晓峰 陈宗基 +3 位作者 吴念 程洪伟 陈焕然 侯全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1999年第1期40-42,共2页
目的建立人类脂肪组织移植实验的动物模型,并对几种不同的脂肪移植方式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我们引用Balb/C(nu/nu)裸鼠建立了人类脂肪组织移植实验的动物模型并将成人的脂肪小叶、真皮脂肪块和脂肪微粒分别移植于14只裸鼠背部的... 目的建立人类脂肪组织移植实验的动物模型,并对几种不同的脂肪移植方式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我们引用Balb/C(nu/nu)裸鼠建立了人类脂肪组织移植实验的动物模型并将成人的脂肪小叶、真皮脂肪块和脂肪微粒分别移植于14只裸鼠背部的肉膜下,间隔5天到4个月取样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脂肪小叶移植后具有最好的组织学结果和体积的维持。结论裸鼠是研究人类游离脂肪移植的有效工具。对三种游离脂肪移植方式的比较研究显示出以脂肪小叶为单位进行移植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体积/面积比率和损伤因素对游离脂肪存活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移植 脂肪小叶移植 裸鼠模型
下载PDF
人结肠癌细胞系裸小鼠淋巴结转移的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涂经楷 傅仲学 +4 位作者 叶晓莉 赵立波 王春毅 周建荣 汪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650-1653,共4页
目的建立人结肠癌细胞系裸小鼠爪垫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并评价卡培他滨抗癌药物效果。方法裸小鼠爪垫皮下注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在1~6周及8周取材,进行HE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种植瘤的成瘤率、生长情况、淋巴结转移规律... 目的建立人结肠癌细胞系裸小鼠爪垫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并评价卡培他滨抗癌药物效果。方法裸小鼠爪垫皮下注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在1~6周及8周取材,进行HE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种植瘤的成瘤率、生长情况、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口服卡陪他滨抗癌药物观察其疗效。结果种植1周后成瘤率100%。肿瘤在3~4周成指数生长。3周时见第一级帼窝腹股沟淋巴结转移(2/5),到6周时100%转移,其中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阳性率76.9%(10/13);5周时见第二级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1/5);到8周时见第三级肾门淋巴结转移(1/5),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3/5),但均未见肝肺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发生在肿瘤指数生长之前,HE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染色证实淋巴结有弥漫性癌细胞转移浸润。口服化疗药物卡培他滨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及淋巴结转移。结论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裸小鼠爪垫淋巴道转移模型。此模型快速简便、转移集中、转移率高,且应用此模型能够评价抗癌药物卡培他滨抗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结直肠癌 淋巴道转移 裸鼠模型 卡培他滨
下载PDF
裸鼠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辉 黄立中 +2 位作者 毛丹 冯磊 刘吉勇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11期200-203,共4页
目的:采用病、证复合模型的方法建立裸鼠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模型。方法:采用臀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的方法建立裸鼠阳虚证模型;采用左心室注射乳腺癌细胞MDA-MB-231悬液建立裸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动态观察各组裸鼠生存情况、体重变化,进... 目的:采用病、证复合模型的方法建立裸鼠阳虚证乳腺癌骨转移模型。方法:采用臀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的方法建立裸鼠阳虚证模型;采用左心室注射乳腺癌细胞MDA-MB-231悬液建立裸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动态观察各组裸鼠生存情况、体重变化,进行X线摄像观察,测定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血清甲状腺三碘原氨酸(T3)等值。结果:肌注氢化可的松后,裸鼠出现畏寒肢冷、活动减少、精神萎靡、皮毛少光泽、饮食减少、大便清稀等阳虚表现,且c AMP明显下降、c GMP明显升高、c AMP/c GMP值下降,T3值明显升高;左心室注射乳腺癌细胞悬液后裸鼠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转移,且经X线摄像检查确诊。结论:对裸鼠肌注氢化可的松可成功建立阳虚证模型;左心室注射法建立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的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阳虚证 裸鼠模型
原文传递
新型光敏剂BF01光动力治疗人肝癌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谷长维 张玲 谷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51-2255,共5页
本文探讨光敏剂二氢卟吩e6钛合物BF01光动力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体外杀伤效应和体内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同一激光强度不同给药浓度(0、0.8、1.6、3.2、6.4μmol·L^-1)的光敏剂BF01光动力对BEL-7402细胞... 本文探讨光敏剂二氢卟吩e6钛合物BF01光动力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体外杀伤效应和体内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同一激光强度不同给药浓度(0、0.8、1.6、3.2、6.4μmol·L^-1)的光敏剂BF01光动力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BEL-7402细胞死亡方式,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特征,光动力照射后检测BEL-7402活性氧、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亚细胞定位,建立裸鼠人肝癌细胞模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治疗效果,动物实验经华东理工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结果显示,BF01-PDT治疗组能明显抑制BEL-7402肿瘤细胞增殖,BF01的浓度为6.4μmol·L^-1时,其杀伤率达86%,IC50是2.46μmol·L^-1,检测细胞死亡方式主要是以晚期凋亡为主,DAPI染色细胞核的形态呈现出凋亡的特征,活性氧水平随给药浓度增加而增加,亚细胞定位在线粒体。体内实验表明,光敏剂BF01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人肝癌细胞及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因此新型BF01光敏剂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光敏剂 凋亡 亚细胞定位 裸鼠模型
原文传递
荷人肝细胞肝癌裸鼠模型的建立及其MRI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光全 宦怡 +5 位作者 赵海涛 刘燕丽 常英娟 吴怀玉 杨春敏 葛雅丽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裸鼠移植性人肝细胞肝癌模型 ,观察其MRI表现。材料与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人肝细胞肝癌FHCC 98制成细胞悬液 (1× 10 7/ml ) ,取 0 .2ml分别注射于裸鼠胁部皮下 ,建立裸鼠肝癌动物模型。应用MR平扫及静脉注射钆 喷替... 目的 建立一种裸鼠移植性人肝细胞肝癌模型 ,观察其MRI表现。材料与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人肝细胞肝癌FHCC 98制成细胞悬液 (1× 10 7/ml ) ,取 0 .2ml分别注射于裸鼠胁部皮下 ,建立裸鼠肝癌动物模型。应用MR平扫及静脉注射钆 喷替葡甲胺 (Gd DTPA)后增强扫描T1WI观察其生长及影像学表现。扫描后处死裸鼠 ,对应扫描切面取肿瘤标本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裸鼠模型于 1周左右生长出可触及的肿瘤 ,3周左右肿瘤生长直径可达 0 .5~ 0 .8cm。 10例裸鼠移植性人肝细胞肝癌模型成瘤率为 10 0 % (10 / 10 )。MRI上表现为长T1长T2 信号 ,边缘较清晰 ,有轻微~中等强化。病理学检查示裸鼠移植性人肝细胞肝癌与人体肝细胞肝癌肿瘤标本所见相似。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裸鼠移植性人肝细胞肝癌模型成瘤率高 ,移植瘤生长良好 ,便于MRI观察 ,是一种适合于分子影像学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裸鼠模型 MRI 移植 观察 动物模型 肿瘤 制成 直径 扫描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自我种植对裸鼠骨肉瘤生长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迎龙 马琼 +6 位作者 刘涛 文艳华 任坤 徐奎 曾照辉 裘秀春 范清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993-1996,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骨肉瘤裸鼠荷瘤模型,观察骨肉瘤中是否存在循环肿瘤细胞自我种植现象,并探讨其在骨肉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骨肉瘤裸鼠原位荷瘤模型后,处理组尾静脉注射红色荧光蛋白(RFP)标记循环肿瘤细胞,对照组注射PBS,2周后将处理... 目的:通过建立骨肉瘤裸鼠荷瘤模型,观察骨肉瘤中是否存在循环肿瘤细胞自我种植现象,并探讨其在骨肉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骨肉瘤裸鼠原位荷瘤模型后,处理组尾静脉注射红色荧光蛋白(RFP)标记循环肿瘤细胞,对照组注射PBS,2周后将处理组原位瘤体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自我种植,并根据肿瘤生长指标(大小、重量、生长曲线)将处理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处理组瘤体冰冻切片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原位瘤组织中有红色荧光散在分布,即存在循环肿瘤细胞自我种植现象。肿瘤生长各指标比较发现,处理组瘤体在大小、重量、生长速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肉瘤中存在循环肿瘤细胞自我种植现象,并且能够促进原位灶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自我种植 裸鼠模型 骨肉瘤
下载PDF
GM-CSF与IL-21基因共转染人卵巢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抗瘤效应
17
作者 王永仿 褚莉莉 +6 位作者 窦骏 赵枫姝 唐权 曹明刚 李雅婷 吴昀 顾宁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3期372-376,共5页
目的:研究GM-CSF与IL-21基因共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后在裸鼠体内的抗肿瘤效应。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KOV3、SKOV3/Neo、SKOV3/GM-CSF、SKOV3/IL21及SKOV3/GM-CSF-IL21细胞分别皮下接种BALB/c裸小鼠,监测荷瘤鼠肿瘤生长情况,观察GM-CSF... 目的:研究GM-CSF与IL-21基因共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后在裸鼠体内的抗肿瘤效应。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KOV3、SKOV3/Neo、SKOV3/GM-CSF、SKOV3/IL21及SKOV3/GM-CSF-IL21细胞分别皮下接种BALB/c裸小鼠,监测荷瘤鼠肿瘤生长情况,观察GM-CSF与IL-21单独及联合诱导的抗肿瘤效应。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TNF-α含量,MTT比色法测定裸鼠脾细胞NK活性,RT-PCR检测裸鼠脾细胞中NKG2D分子的表达。结果:与SKOV3及SKOV3/Neo相比,用SKOV3/GM-CSF、SKOV3/IL21和SKOV3/GM-CSF-IL21攻击的裸鼠,体内肿瘤形成受到明显抑制,其中SKOV3/GM-CSF-IL21组更明显,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用SKOV3/GM-CSF-IL21攻击的裸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及IFN-γ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脾细胞NK活性及NKG2D表达增强。结论:GM-CSF与IL-21基因共转染SKOV3细胞后,可在裸鼠体内诱导明显的抗肿瘤效应,其效果显著优于单一GM-CSF或IL-21基因转染的SKOV3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抗肿瘤 GM-CSF IL-21 裸鼠模型
下载PDF
铜水杨酸菲咯啉络合物对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18
作者 刘建萍 张苗 赵滨 《西部医学》 2019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目的探讨铜水杨酸菲咯啉络合物SODm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荷瘤裸鼠肿瘤的作用。方法对比细胞悬液种瘤法和组织插块种瘤法,选择最佳方式来构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荷瘤裸鼠模型,采用HE染色检测荷瘤裸鼠模型是否构建成功... 目的探讨铜水杨酸菲咯啉络合物SODm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荷瘤裸鼠肿瘤的作用。方法对比细胞悬液种瘤法和组织插块种瘤法,选择最佳方式来构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荷瘤裸鼠模型,采用HE染色检测荷瘤裸鼠模型是否构建成功。设置四个浓度梯度,即5μg/μl、1μg/μl、0.5μg/μl、0.1μg/μl,选择合适的SODm药物剂量浓度。实验组腹腔注射100μlSODm,对照组腹腔注射100μlDMSO,每间隔1d给药,共给药7次。给药后观察裸鼠的生长状态,并记录瘤块体积变化和裸鼠体重变化等。结果实验发现组织插块种瘤法成瘤快且成瘤率更高,故实验采用组织插块法构建MDA-MB-231裸鼠移植瘤模型。HE染色后镜下发现病理性核分裂象,证明裸鼠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SODm给药浓度为0.5μg/μl,即每次给药量为50μg,该浓度剂量下的抑瘤效果最明显且安全性最高。实验组荷瘤裸鼠瘤块生长曲线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裸鼠体重无明显差别。结论插块法成功构建人类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荷瘤裸鼠模型,体内实验证实了SODm对MDA-MB-23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瘤裸鼠模型 三阴性乳腺癌 移植瘤 铜水杨酸菲咯啉络合物
下载PDF
新型光敏剂BF01光动力治疗人肝癌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谷长维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4-890,共7页
探讨光敏剂BF01光动力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体外杀伤效应和体内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CCK-8法检测同一激光强度不同给药浓度的(0、0.8、1.6、3.2、6.4μmol·L^-1)BF01光动力(激光剂量2.4 J/cm^2,光照时间:1 min/well,激光波长65... 探讨光敏剂BF01光动力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体外杀伤效应和体内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CCK-8法检测同一激光强度不同给药浓度的(0、0.8、1.6、3.2、6.4μmol·L^-1)BF01光动力(激光剂量2.4 J/cm^2,光照时间:1 min/well,激光波长652 nm)处理下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率和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bel-7402细胞死亡方式,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特征,光动力后检测bel-7402活性氧、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亚细胞定位,建立裸鼠人肝癌细胞模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治疗效果。BF01-PDT治疗组能明显抑制bel-7402肿瘤细胞增殖,BF01的浓度为6.4μmol·L^-1时,其杀伤率到86%,半数杀伤浓度IC50是2.46μmol·L^-1,检测细胞死亡方式主要是以晚期凋亡为主,BF01-PDT作用bel-7402细胞后,经DAPI染色细胞核的形态呈现出凋亡的特征,活性氧水平随给药浓度增加而增加,亚细胞定位在线粒体,体内实验表明BF01-PDT可以明显抑制人肝癌肿瘤生长。光敏剂BF01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人肝癌细胞及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光动力疗法以细胞凋亡为主,其机制可能与光敏剂BF01定位在肿瘤细胞的线粒体,增加bel-7402细胞中ROS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光敏剂 凋亡 亚细胞定位 裸鼠模型
原文传递
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建立及分期因素对肿瘤转移的影响
20
作者 庄德坤 陈春林 +2 位作者 高玲 朱玉芬 赵海波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年第12期1-2,共2页
为探讨癌细胞经脾脏注射法建立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可行性及分期因素对肿瘤转移的影响,将结肠癌组织分离成细胞,采用脾脏注射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计算结肠癌肝脏转移率,统计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对结肠癌肝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脾... 为探讨癌细胞经脾脏注射法建立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可行性及分期因素对肿瘤转移的影响,将结肠癌组织分离成细胞,采用脾脏注射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模型。计算结肠癌肝脏转移率,统计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对结肠癌肝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脾脏注射法结肠癌肝转移总体转移率为58.3%,Ⅲ/Ⅳ期结肠癌组织分离出的细胞结肠癌肝转移率(83.3%)及转移程度明显高于Ⅰ/Ⅱ期肝转移率(33.3%)及转移程度(P<0.01)。结果表明,结肠癌组织机械分离细胞脾脏注射法可以用来建立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且分期因素对转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肝转移 裸鼠模型 脾脏注射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