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的破裂(1954—1962)(连载一) 被引量:25
1
作者 戴超武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6-85,共10页
近年来中国发展核武器的问题在中苏关系的演进中 ,特别是在中苏关系破裂中的作用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作者根据陆续出版和解密的中国和苏联方面的相关文献档案 ,对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基本战略考虑、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演进的互动关... 近年来中国发展核武器的问题在中苏关系的演进中 ,特别是在中苏关系破裂中的作用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作者根据陆续出版和解密的中国和苏联方面的相关文献档案 ,对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基本战略考虑、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演进的互动关系、苏联政策的变化的动因以及此种变化对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认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与中苏关系的破裂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中国发展核武器在当时背景下 ,只能争取苏联的援助 ,苏联向中国提供发展核武器的技术 ,有其特殊历史背景。 1 958年下半年后 ,随着两国在意识形态、对时代和国际形势以及核武器的态度等问题产生重大分歧 ,这些事件直接或间接促使苏联停止援助中国发展核武器。这成为中苏关系破裂的重要标志 ,也成为日后中苏论战的一个重要论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武器 中苏关系 外交史
原文传递
试论美国对中国核武器研制的评估与对策(1961—1964) 被引量:6
2
作者 詹欣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6-94,共9页
本文利用美国政府最新解密材料 ,对 1 961— 1 964年间美国对中国进行核试验的时间、地点、核原料及运载能力的侦察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对美国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评估和对策进行分析 ,其评估与对策是建立在过分夸大中国核威胁的基础之上... 本文利用美国政府最新解密材料 ,对 1 961— 1 964年间美国对中国进行核试验的时间、地点、核原料及运载能力的侦察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对美国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评估和对策进行分析 ,其评估与对策是建立在过分夸大中国核威胁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研制核武器是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 ,而且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武器 美国 中国
原文传递
对核技术发展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芬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5-18,共4页
战争集中体现了不同阶级、集团利益冲突的尖锐化。核技术在战争中的运用加剧了人类战争的惨烈程度。道德的相对性和阶级性使核武器陷入道德的两难境地。从人类整体和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看,核武器是不道德的。和平利用是核技术发展的伦... 战争集中体现了不同阶级、集团利益冲突的尖锐化。核技术在战争中的运用加剧了人类战争的惨烈程度。道德的相对性和阶级性使核武器陷入道德的两难境地。从人类整体和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看,核武器是不道德的。和平利用是核技术发展的伦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技术 核武器 伦理 和平利用
下载PDF
论帕格沃什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游战洪 刘钝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5-363,共19页
帕格沃什运动是罗素、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中叶发起的反对核武器和战争的科学家国际和平运动。帕格沃什运动在冷战时期兴起的主要因素为:超越集团利益与意识形态,维护全人类的生存与安全;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密切合作... 帕格沃什运动是罗素、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中叶发起的反对核武器和战争的科学家国际和平运动。帕格沃什运动在冷战时期兴起的主要因素为:超越集团利益与意识形态,维护全人类的生存与安全;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密切合作,为军备控制、核裁军与国际安全献计献策;用科学知识影响媒体、公众和科学国际共同体,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寻求赞助多元化,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坚持科学分析和理性探讨,影响政府决策人。此外,还简略论述了帕格沃什运动对当今中国科技界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和国际义务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帕格沃什会议 帕格沃什运动 核武器 科学家 社会责任
下载PDF
中美不对称核稳定与美国战略机会主义论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胡高辰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85,158,159,共27页
中美两国安全关系在两国总体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中美之间的战略稳定关系,对于维护两国安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核威慑实力弱于美国,中美之间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战略稳定关系的不对称核稳定态势。中国对美国存在一定... 中美两国安全关系在两国总体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中美之间的战略稳定关系,对于维护两国安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核威慑实力弱于美国,中美之间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战略稳定关系的不对称核稳定态势。中国对美国存在一定的核威慑能力,但有效性仍有差距和不足。这一差距容易使美国产生压制和削弱中国核报复能力的机会主义思想。实施限制损伤战略、发展导弹防御能力、进行战略反潜是美国对中国实施战略机会主义的主要行动。美国谋求削弱中国核报复能力、打破中美不对称核稳定的企图,与中国努力维持核威慑能力、维持中美不对称核稳定的行为形成了两股力量相持的态势。中国应重点提升核武器的质量,提高威慑信号的传递效能,以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打消美国战略机会主义心态,维持两国间的战略稳定,特别是危机稳定性,筑牢遏制战争爆发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武器 战略稳定 不对称稳定 核报复能力 战略机会主义
下载PDF
2013年国外弹道导弹发展回顾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畅 杨云翔 +1 位作者 夏薇 张莹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对2013年国外弹道导弹的发射与装备情况进行统计,对该领域的重大热点事件进行总结与分析,最后对2014年国外弹道导弹的发展和装备情况进行展望。
关键词 弹道导弹 核武器 2013年
下载PDF
冷战、核军备竞赛与苏联核中心的活动——以核研究与核部署为中心 被引量:7
7
作者 赵万鑫 张广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69,185,186,共12页
冷战时期,为追求自身绝对安全,取得军事上的优势地位,美苏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核中心”是苏联研制核武器,同美国展开核竞赛的科技中坚,代表了苏联核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作为苏联制定对美核战略的军事技术基础,这些地理上“远离莫斯... 冷战时期,为追求自身绝对安全,取得军事上的优势地位,美苏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核中心”是苏联研制核武器,同美国展开核竞赛的科技中坚,代表了苏联核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作为苏联制定对美核战略的军事技术基础,这些地理上“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却在国家安全和高层战略上与莫斯科休戚与共。“核中心”在核研究与核部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它在古巴导弹危机前后的活动也映射出1960—1970年代美苏核安全关系从“核缓和”到“核平衡”的嬗变过程。循此微观层面的科技史视角加以考察,美苏冷战与核军备竞赛的历史昭示出,冲突和对抗无法为国家治理赢得荣名,只有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共享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核武器 核计划 核军备竞赛 苏联核中心
下载PDF
2014年国外弹道导弹发展回顾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畅 夏薇 张莹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对2014年国外弹道导弹的飞行试验和装备情况进行统计,对该领域的重大热点事件进行总结与分析,最后对2015年国外弹道导弹的发展和装备情况做出展望。
关键词 弹道导弹 核武器 2014
下载PDF
2016年国外航天运载器及弹道导弹发展回顾 被引量:5
9
作者 龙雪丹 刘畅 +2 位作者 文朝霞 曲晶 张莹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对2016年国外航天运载器的发射情况与研制进展进行总结和概括,对国外弹道导弹的飞行试验和装备情况进行统计,并对这两个领域的重大热点事件进行综述和分析,最后对2017年国外运载器及弹道导弹的发展做出展望和预测。
关键词 运载器 航天发射 弹道导弹 核武器 2016年
下载PDF
核生化环境下采样机械臂的设计与运动学建模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博扬 吴航 +2 位作者 张世月 陈卓 苏卫华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核生化(NBC)威胁应对已成为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应对NBC环境中危险样本采集任务,减少人与危险物接触,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设计一种可搭载于小型无人采样平台上的采样机械臂。方法基于典型六轴串联式结构,遵循模块化设计思想... 目的核生化(NBC)威胁应对已成为国家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应对NBC环境中危险样本采集任务,减少人与危险物接触,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设计一种可搭载于小型无人采样平台上的采样机械臂。方法基于典型六轴串联式结构,遵循模块化设计思想,进行采样机械臂的结构设计。采用D-H法推导正逆运动学方程,完成运动学建模。结果设计了一款体积小、互换性强、操作灵活、稳定可靠的模块化采样机械臂,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运动学模型的可靠性。结论应用采样机械臂可增强无人平台的工作效能,替代操作人员进入NBC危险区域,保障人员安全,提升核生化事件应急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武器 化学战 生物战 环境污染 核生化采样 模块化设计 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运动学验证
原文传递
国际核秩序及其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辉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41,56,共8页
核武器的出现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战争威胁。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以核裁军与核军控、禁止使用核武器、防止核扩散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规范与制度安排,有效影响了主权国家的核活动,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控制了核武器国家... 核武器的出现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战争威胁。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以核裁军与核军控、禁止使用核武器、防止核扩散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规范与制度安排,有效影响了主权国家的核活动,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控制了核武器国家的数量。21世纪以来,国际战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人类进入了核技术与导弹技术加速扩散的新时期,伊朗核能力稳步增长,朝鲜突破核不扩散机制成功获得核武器,非国家行为体成为核技术与核材料扩散的重要主体。特朗普上台后,全面否定了奥巴马倡导的“无核世界”政策主张。提出发展强大导弹防御系统,研发新型战略武器;制造低当量核弹;退出伊朗核协议。特朗普的政策调整弱化了“核禁忌”规范和防止核扩散机制,开启了新一轮核武技术竞赛,冲击了大国间的战略稳定,凸显了国际核秩序的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核秩序 核武器 核扩散 战略稳定
原文传递
苏联核中心的发展及对其国力的影响
12
作者 赵万鑫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66-76,共11页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博弈与竞争促进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及其催生的知识生产也成为重塑世界政治的关键变量。核中心主导的庞大的核技术研发系统帮助苏联形成了同美国分庭抗礼的战略核力量,和平利用原子能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博弈与竞争促进了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及其催生的知识生产也成为重塑世界政治的关键变量。核中心主导的庞大的核技术研发系统帮助苏联形成了同美国分庭抗礼的战略核力量,和平利用原子能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影响力输出,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知识生产使苏联成为核时代的技术高地,增强了苏联政治军事实力,扩大了苏联乃至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影响力,并在后冷战时期巩固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技术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考察苏联核中心的发展及其对苏联国力的影响,将为新时代的科技进步与国家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苏联核中心 核计划 核武器 和平利用原子能
下载PDF
军队核化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伟 朱艳艳 +2 位作者 耿杰 解宏伟 徐雷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4-836,共3页
目的构建军队核化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方法综合运用文献调研、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序关系分析(G1法)等方法,对军队核化医学救援能力要素构成进行研究。结果提出了军队核化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核化医学... 目的构建军队核化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方法综合运用文献调研、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序关系分析(G1法)等方法,对军队核化医学救援能力要素构成进行研究。结果提出了军队核化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核化医学救援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研究,为指导建立具有军队特色的核化医学救援能力评估体系,切实提高核化医学救援能力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勤务 核武器 化学战 救援作业 临床工作能力 评估
原文传递
百年变局下的大国战争风险及其管控
14
作者 左希迎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84,I0003,共31页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贸冲突和地缘对抗正在重塑大国关系,国际社会对大国之间可能再次爆发战争的担忧也在上升。大国战争形态的历史演变有其规律所在,大国的实力消长、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都会深度影响大国战争的历史进程。当前,...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贸冲突和地缘对抗正在重塑大国关系,国际社会对大国之间可能再次爆发战争的担忧也在上升。大国战争形态的历史演变有其规律所在,大国的实力消长、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都会深度影响大国战争的历史进程。当前,大国爆发战争的风险正在上升,权力转移进入关键期、大国战争禁忌消解、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受到侵蚀以及新技术改变战争的制胜机理是四个关键驱动力量。为此,大国正在重新评估自身所处局势,对下一场战争的恐惧使得它们必须考虑最坏的情况。有些国家选择通过强化扩军备战、推动经济脱钩、构建战时同盟来应对危局,这无疑增加了大国之间陷入“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可能性,从而在理论上增加了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概率,也是新时期大国战争的主要生成路径。为避免走向冲突和战争,各大国不应任由事态发展,而应积极管控,防止脱轨失控,甚至滑向战争。为此,政治家应该推动各国积极管控战争预期、保持战略沟通、明确政策底线,对本国以及世界所面临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做出回应,以最大限度避免世界走向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变局 大国战争 权力转移 核武器 军备竞赛 中美关系
原文传递
核计划、冷战与苏联原子科学家——以哈里顿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广翔 赵万鑫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6-89,共14页
“核计划”是冷战时期苏联抗衡美国核威慑、发展本国核力量的一项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核计划不是冷战的产物,但其主导的核武器研制却是影响美苏冷战和军备竞赛的一个重要因素。核武器研制的成败既关乎大国地位,也牵动着原子科学家的个人... “核计划”是冷战时期苏联抗衡美国核威慑、发展本国核力量的一项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核计划不是冷战的产物,但其主导的核武器研制却是影响美苏冷战和军备竞赛的一个重要因素。核武器研制的成败既关乎大国地位,也牵动着原子科学家的个人命运。重大科技突破有赖于杰出科学家带头攻关,其在研制核武器及军备竞赛中的作用和影响,是理解科技发展与冷战进程关系的重要视角。冷战塑造了原子科学家的历史记忆和个人经历,在核计划背景下,原子科学家的思想和活动也映照了冷战年代的冲突和对抗。作为核时代的缔造者和军备竞赛的亲历者,以哈里顿为代表的苏联原子科学家群体研究将为科技冷战的相关史实建构提供新的思考维度,创造新的知识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核计划 核武器 冷战 原子科学家 哈里顿
原文传递
中子辐射损伤效应、机制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蕾 崔建国 蔡建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5-640,共6页
随着各国对核武器研发力度的逐渐增强,以及中子在经济生产领域中应用的推广,中子辐射致伤事件时有发生。中子射线作为一种高传能线密度(LET)射线,具有伤亡率高、症状严重、愈后差的特点,故相比于低LET射线产生的损伤,其防护和治... 随着各国对核武器研发力度的逐渐增强,以及中子在经济生产领域中应用的推广,中子辐射致伤事件时有发生。中子射线作为一种高传能线密度(LET)射线,具有伤亡率高、症状严重、愈后差的特点,故相比于低LET射线产生的损伤,其防护和治疗更加困难。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中子辐射的效应、内在损伤机制和临床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制订合理高效的防治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武器 中子 辐射效应 机制 防护
原文传递
约束与局限:试述台湾核武器计划与美国的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詹欣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4年第3期27-36,共10页
1964年中国大陆成功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后,台湾试图秘密研制核武器以改变现状。对此,美国一方面通过和平使用核能与台湾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则限制其不得从事浓缩铀的提炼以及核废料的后处理。然而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并未严格约束台湾研制... 1964年中国大陆成功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后,台湾试图秘密研制核武器以改变现状。对此,美国一方面通过和平使用核能与台湾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则限制其不得从事浓缩铀的提炼以及核废料的后处理。然而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并未严格约束台湾研制核武器,导致台湾不断违背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核武器 台湾地区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欧洲部署核武器政策探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波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97,共8页
美国在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开始大规模向海外部署核武器,欧洲盟国则是实现其安全战略的重要依托。美国在欧洲部署核武器的过程充满曲折,主要的原因是北约各国利益诉求不同、内部政治情形各异,特别是法、德两国在对待核部署问题上态度不一... 美国在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开始大规模向海外部署核武器,欧洲盟国则是实现其安全战略的重要依托。美国在欧洲部署核武器的过程充满曲折,主要的原因是北约各国利益诉求不同、内部政治情形各异,特别是法、德两国在对待核部署问题上态度不一,以及美国政府内部的国务院、国防部两个部门在部署时机、谈判方式以及武器制式上存在意见分歧。随着美、法在北约军事一体化问题上矛盾的加剧,艾森豪威尔政府在欧洲顾此失彼、缺乏系统的核武器部署过程最终推动美国走向"多边核力量"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 北约 核武器 欧洲防务 “多边核力量”计划
原文传递
钝感高能炸药几点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勇 韩勇 杨光成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32-1135,共4页
钝感高能炸药(Insensitive High Explosive,IHE)概念核武器中的炸药件是引发核反应的初始作功能源,同时也是核武器安全的薄弱环节。由炸药件意外爆炸产生的化爆事故,可能导致放射性污染,甚至可能引起更严重的意外核爆。美国在这方面有... 钝感高能炸药(Insensitive High Explosive,IHE)概念核武器中的炸药件是引发核反应的初始作功能源,同时也是核武器安全的薄弱环节。由炸药件意外爆炸产生的化爆事故,可能导致放射性污染,甚至可能引起更严重的意外核爆。美国在这方面有许多惨痛的教训,曾出现过核武器空中跌落、飞机失事坠落燃烧等事故。核武器本质安全性的需求促使美国国会军事委员会于1978年提出在今后的核武器中要使用IHE(Slape,R.J.1984,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感高能炸药 本质安全性 美国国会 核武器 放射性污染 飞机失事 核反应 委员会
下载PDF
使中国挺直腰板的战略性抉择——为纪念中国核武器的诞生而作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俊亭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58,共4页
一、颐年堂的铀矿石探测表演 1955年1月15日下午3时许,北京中南海颐年堂会议室.与会者不仅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彭真、李富春、陈毅、聂荣臻、薄一波等中央领导人,还请来了著名科学家李四光、钱三... 一、颐年堂的铀矿石探测表演 1955年1月15日下午3时许,北京中南海颐年堂会议室.与会者不仅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德怀、彭真、李富春、陈毅、聂荣臻、薄一波等中央领导人,还请来了著名科学家李四光、钱三强和地质部副部长刘杰.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他开宗明义:"今天,我们这些人是来当小学生的,请你们这些科学家来,是给我们当老师的,请你们就原子能的问题,给我们上一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弹 核武器 铀矿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