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食管内pH值及食管动力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8
1
作者 黄颖秋 王昕 +1 位作者 李骢 刘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糖尿病患者食管动力功能紊乱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PC polygraf HR高分辨多通道测压系统检测糖尿病患者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下括约肌长度(LESL)及食管远端蠕动幅度等动力参数;应用Digitrapper MKⅢ动...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糖尿病患者食管动力功能紊乱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PC polygraf HR高分辨多通道测压系统检测糖尿病患者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下括约肌长度(LESL)及食管远端蠕动幅度等动力参数;应用Digitrapper MKⅢ动态pH监测仪检测其24h食管内pH各项参数;此外,血清NO含量也被检测。 结果 糖尿病组LESP,LESL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2kPa±0.08kPa vs 2.5kPa±0.3kPa;2.8cm±0.8cm vs 3.5cm±0.6cm,P<0.01,P<0.05),而多峰波及同步收缩波的病理性蠕动发生率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7.1% vs 8.3%;21.4% vs 8.3%,均P<0.01);糖尿病组的食管内24h pH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9.3μmol/L±21.4μmol/L vs 76.6μmol/L±18.7μmol/L,P<0.01)。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食管蠕动异常,食管内酸度增加。一氧化氮可能参与糖尿病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一氧化氮 酸碱平衡 血清诊断
下载PDF
化感物质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马瑞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0-83,共4页
3种来自小麦秸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化感物质(阿魏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在不同浓度及不同pH条件下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阿魏酸(t-FA)在0.26、2.58、5.15mmol/L浓度下对硝酸还原酶活... 3种来自小麦秸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化感物质(阿魏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在不同浓度及不同pH条件下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阿魏酸(t-FA)在0.26、2.58、5.15mmol/L浓度下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0.52%,11.6%和9.02%;苯甲酸(BA)在4.09、8.19mmol/L浓度下对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18.4%和6.98%,在0.41mmol/L浓度下则表现出促进作用,促进率为3.07%;对羟基苯甲酸(p-HA)在0.36、1.81、3.62mmol/L浓度下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表现出促进作用,促进率分别为6.86%、15.8%和8.73%,其中以1.81mmol/L浓度促进作用最强.阿魏酸,苯甲酸在不同pH下(pH6、pH7、pH8)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pH6最为明显.阿魏酸在pH6时抑制率为11.6%,苯甲酸的抑制率为18.4%.阿魏酸、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3种化感物质的混合液,在pH6时对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促进率为12.7%,在pH7和pH8条件下则表现出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硝酸还原菌 麦千杆 腐解 土壤生态
下载PDF
植物对土壤高量硝酸钙积累的反应与温室生理障碍机理浅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蒋廷惠 占新华 薛继澄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611,共6页
硝酸钙在土壤中累积导致植物生长异常是温室栽培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高量硝酸钙何以会引起生长异常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从植物对硝酸根和钙的生理反应方面进行了探讨。植物对硝酸根的吸收与还原可引起根表和根细胞质pH上升,诱导植物缺铁,... 硝酸钙在土壤中累积导致植物生长异常是温室栽培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高量硝酸钙何以会引起生长异常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从植物对硝酸根和钙的生理反应方面进行了探讨。植物对硝酸根的吸收与还原可引起根表和根细胞质pH上升,诱导植物缺铁,高量硝酸根对根系细胞质膜硝酸还原酶的诱导可引起亚硝酸根在根表形成,抑制根系尤其是根毛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细胞质膜硝酸还原酶有可能促进氧化锰在根表还原而利于锰在植物中的累积。高量可溶性钙既抑制其他阳离子的吸收,又通过对液泡膜阳离子/H+交换体的诱导,促进钙、锰、锌等离子在液泡中累积,加剧养分缺乏的程度。高硝态氮引起的高细胞质pH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等等,既可导致缺素症又可致抗病性下降,可能是病害容易发生的生理学原因。控温不好的温室如塑料大棚,昼夜温差大,易加剧细胞质pH的波动,促进离子或溶质在液泡中的累积,易加剧营养失衡,可能是温室生理障碍易发生的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土壤硝酸钙累积 硝酸还原酶 阳离子/H^+交换体 生理障碍
原文传递
发酵肉制品中优势菌酶学活性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卢士玲 李文军 李开雄 《肉类研究》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对发酵肉制品中主要菌种的硝酸盐还原酶,氨基酸脱羧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酶学活性、以及肉制品在所提供菌的发酵作用下,蛋白水解指数的变化,并对所提供的菌酶学活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硝酸盐还原酶 氨基酸脱羧酶 过氧化氢酶 蛋白酶和脂肪酶活 蛋白水解指数
下载PDF
硝酸盐还原试验快速检测分离株和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忠泉 李传友 +2 位作者 陈效友 陈羲 马玙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7-69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试验方法。方法以绝对浓度法为"金标准",对已知耐药浓度的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及敏感株采用硝酸盐还原试验检测其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同时用抗酸染色阳性的痰标本经常规处理后进...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试验方法。方法以绝对浓度法为"金标准",对已知耐药浓度的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及敏感株采用硝酸盐还原试验检测其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同时用抗酸染色阳性的痰标本经常规处理后进行硝酸盐还原试验。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两种方法可比性好.与绝对浓度法比较,硝酸盐还原试验敏感性为96.5%以上,特异性100%;该方法比传统绝对浓度法平均提前3周有结果;硝酸盐还原法的平行试验表明,试验重复性好,符合率为100%。痰标本硝酸盐还原试验在第10-20天能有结果,与痰标本罗氏培养后的分离株的绝对浓度法比较,硝酸盐还原试验敏感性为66.7%以上,特异性100%。结论硝酸盐还原试验可作为快速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硝酸盐还原酶类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硝酸盐还原酶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庆 刘忠泉 李传友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廉价、方便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方法 ,缩短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时间。方法 采用硝酸盐还原酶试验 (NitrateReductaseAssay ,NRA)与绝对浓度法对照 ,验证新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两种试验方法可比性...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廉价、方便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方法 ,缩短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时间。方法 采用硝酸盐还原酶试验 (NitrateReductaseAssay ,NRA)与绝对浓度法对照 ,验证新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两种试验方法可比性好 ,与绝对浓度法相比较 ,硝酸盐还原酶试验敏感性为 91 7% ,特异性为 10 0 0 % ,NRA法比传统绝对浓度法平均缩短时间 2~ 3周。结论 硝酸盐还原酶试验优于传统绝对浓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还原酶试验 检测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硝酸盐还原酶测定血清和尿中硝酸盐浓度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成彬 童红莉 +4 位作者 沈文梅 田亚平 汪德清 蒋赐恩 谷峰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建立一氧化氮间接测定方法。方法硝酸盐还原酶还原硝酸盐(NO-3)至亚硝酸盐(NO-2)过程中所消耗NADPH量与NO-3浓度呈正比,用340nm处NADPH吸光度下降值推算NO-3的存在量。结果血清NO-3浓度为... 目的建立一氧化氮间接测定方法。方法硝酸盐还原酶还原硝酸盐(NO-3)至亚硝酸盐(NO-2)过程中所消耗NADPH量与NO-3浓度呈正比,用340nm处NADPH吸光度下降值推算NO-3的存在量。结果血清NO-3浓度为57.49±3.57μmol/L时,批内变异系数(CV)=6.21%,批间CV=8.75%。50μmol/L和100μmol/LKNO3标准其回收率分别为97.02%和87.14%。18例正常人血清和15例正常人不定时尿中NO-3浓度分别为36.64±15.91和633.35±264.75μmol/L。结论用该方法测定血清及尿中NO-3浓度简便快速,特异性高,干扰因素少,不需要进行去蛋白等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测定 血清 尿液 硝酸盐还原酶
原文传递
完全混合式曝气系统运行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硕 徐巧 +1 位作者 张光生 李激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65-671,共7页
利用某污水处理厂完全混合式曝气系统处理生活污水,探讨了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解析了系统中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中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且在无外加碳源的条件下,COD、氨氮和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2%、96.9%和75.2%,出... 利用某污水处理厂完全混合式曝气系统处理生活污水,探讨了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过程,解析了系统中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中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且在无外加碳源的条件下,COD、氨氮和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2%、96.9%和75.2%,出水COD、氨氮和总氮均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系统污泥具有较强的反硝化能力,其脱氮速率是污水处理厂污泥的2.86倍以上.通过对系统污泥周质硝酸盐还原酶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系统中存在好氧反硝化菌,污泥中优势菌为动胶菌属(Zoogloea)、陶厄氏菌属(Thauera)和Dechloromonas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混合式曝气 周质硝酸盐还原酶 好氧反硝化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地表覆盖方式对辣椒水分利用效率、果实品质及氮素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周茂娟 梁银丽 +4 位作者 贺丽娜 高静 韦泽秀 黄茂林 吴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8-163,共6页
研究了地表覆盖方式对辣椒(Capsicum anmuum L.)水分利用效率、品质、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植株和土壤中氮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可增加辣椒整个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覆盖地膜和覆盖秸秆+地膜比其他地表处理方式能显著增加辣椒的... 研究了地表覆盖方式对辣椒(Capsicum anmuum L.)水分利用效率、品质、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植株和土壤中氮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可增加辣椒整个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覆盖地膜和覆盖秸秆+地膜比其他地表处理方式能显著增加辣椒的产量和经济收入,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水分利用效率。覆盖可显著降低耕作层(0—2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但对各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对品质而占,覆盖地膜处理辣椒果实pH、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其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和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覆盖可增强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叶片中的全氮含量,显著降低每百千克产量氮肥吸收量。从提高辣椒的品质、环境安全、肥料利用和经济效益各因素考虑,生产中辅以科学的水分管理,覆盖地膜和覆盖秸秆+地膜是可行的地表覆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果实品质 硝酸还原酶 硝态氮
下载PDF
植物硝态氮营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瑛 王蕊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6-71,共6页
硝态氮是氮素形态之一,植物体对硝酸氮的吸收是由一种可以产生电的协同运输机制来驱动的,硝酸氮的同化是在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NH4+。硝态氮的一般营养功能可以通过近些年来的科技文献表现出来,主要有增施硝态氮可... 硝态氮是氮素形态之一,植物体对硝酸氮的吸收是由一种可以产生电的协同运输机制来驱动的,硝酸氮的同化是在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NH4+。硝态氮的一般营养功能可以通过近些年来的科技文献表现出来,主要有增施硝态氮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通过控制硝态氮的数量可以防止硝态氮在蔬菜中积累,从而改善蔬菜的品质。另外,硝态氮在土壤中的积累与淋失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严重,本文将提出一些措施进行防治。硝态氮能促进铵态氮的吸收,平衡吸收氮素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另外,硝态氮研究也存在不足,其中硝态氮在树木中研究还不算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硝酸还原酶 淋失 积累
原文传递
拟南芥氮代谢相关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低氮响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菲 林熊 +1 位作者 尹辉 张富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95,99,共6页
氮代谢相关基因家族的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幼苗期对低氮环境有不同的响应。叶绿素含量,干物重,全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有2个氨转运蛋白基因(ammonium transport gene mutant,AMTm)和8个硝酸还原酶基因(nitrate reduc-tases gene mutant... 氮代谢相关基因家族的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幼苗期对低氮环境有不同的响应。叶绿素含量,干物重,全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有2个氨转运蛋白基因(ammonium transport gene mutant,AMTm)和8个硝酸还原酶基因(nitrate reduc-tases gene mutant,NRm)的T-DNA突变体与野生型对照相比对外界低氮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氨转运蛋白基因 硝酸还原酶基因 T-DNA突变体 低氮响应
下载PDF
不同形态氮素对专用型小麦花后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2
12
作者 王小纯 熊淑萍 +2 位作者 马新明 张娟娟 王志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02-807,共6页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开花后氮素同化关键酶活性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专用型小麦氮素同化关键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酶对氮素形态的反应不同。强筋小麦豫麦34施用酰胺态氮对...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开花后氮素同化关键酶活性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专用型小麦氮素同化关键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酶对氮素形态的反应不同。强筋小麦豫麦34施用酰胺态氮对旗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酶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终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中筋小麦豫麦4 9在施用铵态氮时,3种氮素同化关键酶活性均有较大增强,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弱筋小麦豫麦5 0硝酸还原酶活性以铵态氮处理最高,而籽粒和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酶活性在酰胺态氮处理下明显增强,酰胺态氮对籽粒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旗叶GS活性和籽粒GOGAT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旗叶NR活性和GS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专用小麦 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酸合酶 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的生态生理机制 被引量:143
13
作者 黄高宝 张恩和 胡恒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297,共5页
采用大田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 7个氮素营养效率不同的玉米杂交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子粒日产量、吸氮效率、根系形态、叶片硝酸还原酶活力 (NRA)及冠层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DK743、DK656、豫玉 2 2、中单 2... 采用大田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 7个氮素营养效率不同的玉米杂交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子粒日产量、吸氮效率、根系形态、叶片硝酸还原酶活力 (NRA)及冠层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DK743、DK656、豫玉 2 2、中单 2号、户单 1号等 5个品种N素营养效率较高 ;酒单 2号和石玉 90 5是低N素营养效率的品种。N素营养效率的高低与品种根重、根长、根表面积、叶片NRA、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都有一定的相关性。适当供氮能提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片NRA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和子粒产量 ,提高幅度因品种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素营养效率 生理生态 硝酸还原酶活性 NRA
下载PDF
菠菜不同品种累积硝酸盐能力的差异及其原因 被引量:97
14
作者 陈新平 邹春琴 +1 位作者 刘亚萍 张福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0-34,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 4个菠菜品种硝酸盐含量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 ,4个菠菜品种地上部及根系生物量无显著差异 ,但在施用氮肥条件下 ,菠菜不同品种地上部硝酸盐含量差异很大 ,这种差异是由于不同品种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差异所造成的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 4个菠菜品种硝酸盐含量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 ,4个菠菜品种地上部及根系生物量无显著差异 ,但在施用氮肥条件下 ,菠菜不同品种地上部硝酸盐含量差异很大 ,这种差异是由于不同品种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差异所造成的 ;菠菜地上部硝酸盐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硝酸盐 硝酸还原酶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甜菜氮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相关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95
15
作者 李彩凤 马凤呜 +1 位作者 赵越 李文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 ,以甜研 7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同一氮素水平不同氮素形态比例对甜菜氮、糖代谢关键酶 :硝酸还原酶 (NR)、谷氨酰胺合成酶 (GS)和蔗糖合成酶 (SS)活性及相关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中 NR活性随NO-3比例增加而增加 ... 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 ,以甜研 7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同一氮素水平不同氮素形态比例对甜菜氮、糖代谢关键酶 :硝酸还原酶 (NR)、谷氨酰胺合成酶 (GS)和蔗糖合成酶 (SS)活性及相关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中 NR活性随NO-3比例增加而增加 ;根和叶片中 GS活性 ,当 NH+4小于 NO-3时 ,随 NH+4比例增大而增加 ,当 NO-3∶ NH+4为 1∶ 1时活性最大 ,当 NH+ 4大于 NO- 3时活性下降 ;根中 α-氨基态氮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 GS活性的变化基本一致 ;生育后期 NH+ 4和 NO- 3混合培养的甜菜根中 SS合成方向的活性明显高于单一氮营养的 ,蔗糖的变化与之相对应 ;而葡萄糖和果糖则随 NH+4浓度增加而降低。块根中含糖率随 NH+4浓度增加而增加 ,块根产量和产糖量以 NO-3∶ NH+4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甜菜 氮糖代谢 酶活性 相关产物 硝态氮 铵态氮 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蔗糖合成酶
下载PDF
植物氮代谢硝酸还原酶水平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1
16
作者 刘丽 甘志军 王宪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355-1361,共7页
氮代谢是植株体内最基本的物质代谢之一,硝酸还原酶是植物氮代谢的关键酶。主要对植物氮代谢在硝酸还原酶水平上调控的研究新进展,尤其是其合成/降解及活性调控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硝酸还原酶合成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和翻... 氮代谢是植株体内最基本的物质代谢之一,硝酸还原酶是植物氮代谢的关键酶。主要对植物氮代谢在硝酸还原酶水平上调控的研究新进展,尤其是其合成/降解及活性调控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硝酸还原酶合成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硝酸还原酶降解的调控主要发生在翻译后水平上,同时NO-3及光在硝酸还原酶转录水平调控上的作用重大,硝酸还原酶编码基因转录的mRNA的稳定性强弱影响植物的氮代谢,而影响mRNA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机理复杂;磷酸化/去磷酸化在硝酸还原酶活性调控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也比较深入。钝化蛋白也能够影响硝酸还原酶活性,许多小分子物质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氮代谢 硝酸还原酶 调控机制 进展
下载PDF
不同逆境对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6
17
作者 斯琴巴特尔 吴红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70,共4页
用等渗的 1 5% PEG- 60 0 0、72 mmol/ L Na Cl和 72 mmol/ L Na HCO3溶液分别模拟干旱、盐和盐碱逆境来处理玉米幼苗。实验结果表明 ,经干旱、盐碱逆境胁迫处理后 ,玉米幼苗根系还原活力比对照分别提高 8.4%、7.4%和 5.6% ,根系硝酸还... 用等渗的 1 5% PEG- 60 0 0、72 mmol/ L Na Cl和 72 mmol/ L Na HCO3溶液分别模拟干旱、盐和盐碱逆境来处理玉米幼苗。实验结果表明 ,经干旱、盐碱逆境胁迫处理后 ,玉米幼苗根系还原活力比对照分别提高 8.4%、7.4%和 5.6% ,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 3.2 %、69.7%和 2 90 .4%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对照下降 67.7%、63.3%和5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逆境 根系活力 硝酸还原酶 幼苗
下载PDF
与氮转化有关的土壤酶活性对抑制剂施用的响应 被引量:78
18
作者 陈利军 武志杰 +1 位作者 姜勇 周礼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099-1103,共5页
利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 ,研究好气条件下施用尿素后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对脲酶抑制剂氢醌 (HQ)与硝化抑制剂包被碳化钙 (ECC)和双氰胺 (DCD)组合 (HQ +ECC、HQ +DCD)的响应 .结果表明 ,HQ +DCD组合与其... 利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 ,研究好气条件下施用尿素后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对脲酶抑制剂氢醌 (HQ)与硝化抑制剂包被碳化钙 (ECC)和双氰胺 (DCD)组合 (HQ +ECC、HQ +DCD)的响应 .结果表明 ,HQ +DCD组合与其它抑制剂处理相比能更有效地降低土壤脲酶活性 ,增加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羟胺还原酶活性 .不同处理土壤脲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与土壤NH4 + 、NO3-、NH3 挥发和N2 O排放速率间存在不同形式的显著相关关系 .土壤脲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之间亦存在不同形式的显著正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转化 土壤酶活性 抑制剂 施用 响应 脲酶 硝酸还原酶 亚硝酸还原酶 羟胺还原酶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不同氮源对大豆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8
19
作者 陈煜 朱保葛 +1 位作者 张敬 梁宗锁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利用硝态氮 (NO3- -N)、铵态氮 (NH4 + -N )及混合态氮对 4个栽培大豆品种结荚期植株进行诱导处理 ,研究不同氮源对叶片硝酸还原酶 (NR)、谷氨酰胺合成酶 (GS)活性以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NO3- -N增加 4个品种NR活性效果最... 利用硝态氮 (NO3- -N)、铵态氮 (NH4 + -N )及混合态氮对 4个栽培大豆品种结荚期植株进行诱导处理 ,研究不同氮源对叶片硝酸还原酶 (NR)、谷氨酰胺合成酶 (GS)活性以及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NO3- -N增加 4个品种NR活性效果最好 ,其次是混合态氮 ,而NH4 +-N的效果较差。从 4个品种叶片的GS活性看 ,混合态氮和NH4 + -N的处理效果好 ,而NO3--N的效果差 ;三种氮源处理 4个基因型的子粒蛋白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增加的顺序与提高NR活性的顺序相同。说明施用三种氮肥能增加大豆品种子粒的蛋白质含量 ,而以施用硝酸钾的效果最佳。相关分析表明 ,大豆叶片NR活性与子粒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6 6 3 ) ,可以把结荚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作为选择高蛋白大豆材料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源 大豆 硝酸还原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活性 蛋白质含量 生物固氮
下载PDF
施用氮肥对小白菜、番茄中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1
20
作者 胡承孝 邓波儿 刘同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9-243,共5页
本试验以潮土、黄棕壤为供试土壤,分别选取小白菜、蕃茄作为叶菜类和果菜类代表,以土培、田间试验探讨了施用氮肥对两种蔬菜NO_3^--N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蔬菜NO_3^--N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而硝酸还原... 本试验以潮土、黄棕壤为供试土壤,分别选取小白菜、蕃茄作为叶菜类和果菜类代表,以土培、田间试验探讨了施用氮肥对两种蔬菜NO_3^--N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蔬菜NO_3^--N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而硝酸还原酶活性与蔬菜NO_3^--N积累量呈负相关。水培试验研究了N、P、K、Ca、Mg、Fe、Mo、Cl丰缺对小白菜NO_3^--N积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积累 小白菜 番茄 氮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