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β/Al-SBA-15介微孔复合分子筛负载Ni-W催化剂对萘加氢裂化制BTX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俊杰 李振荣 赵亮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9,共7页
采用后合成法制备Hβ/Al-SBA-15复合分子筛,利用XRD、N_2吸附、Py-IR、NH_3-TPD、SEM和TEM等手段进行表征。用浸渍法将Ni-W活性组分担载在Hβ/Al-SBA-15载体上,制备Ni-W/Hβ/Al-SBA-15催化剂,以萘为模型化合物,考察该催化剂的加氢裂化... 采用后合成法制备Hβ/Al-SBA-15复合分子筛,利用XRD、N_2吸附、Py-IR、NH_3-TPD、SEM和TEM等手段进行表征。用浸渍法将Ni-W活性组分担载在Hβ/Al-SBA-15载体上,制备Ni-W/Hβ/Al-SBA-15催化剂,以萘为模型化合物,考察该催化剂的加氢裂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Hβ/Al-SBA-15复合分子筛既有介孔结构又有微孔结构,并同时具有B酸和L酸中心,酸性强于SBA-15。具有适度酸性位和介微孔结构的Ni-W/Hβ/Al-SBA-15催化剂,对萘加氢裂化具有较高的萘转化率和BTX选择性,分别为96%和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微孔材料 加氢裂化 BTX Hβ/Al-SBA-15复合分子筛 ni-w
下载PDF
不同金属含量Ni-W催化剂的煤焦油加氢脱硫脱氮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孟欣欣 邱泽刚 +4 位作者 郭兴梅 李振荣 胡乃方 宋毛宁 赵亮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0-578,共9页
以γ-Al_2O_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五种金属原子比相同而金属负载量不同的Ni-W基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氮气吸附、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固定... 以γ-Al_2O_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五种金属原子比相同而金属负载量不同的Ni-W基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氮气吸附、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脱氮(HDN)和加氢脱硫(HDS)性能。结果表明,当Ni/W原子比为0.786时,负载金属后,催化剂的总酸量减少,且以中强酸为主。随着金属负载量的增加,催化剂的硫化程度逐渐增加,HDN活性先增加后降低,当WO_3负载量为24%时达到最优值,而HDS活性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加氢脱硫脱氮 ni-w 催化剂
下载PDF
绥中36-1原油减三线馏分油催化加氢脱酸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费亚南 孙国方 +1 位作者 李孝国 于海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86,共4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O含量的Ni-W体系催化剂,用于绥中36-1原油减三线馏分油的加氢脱酸反应,对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NiO含量(w)为4.9%时催化剂活性最佳,较佳的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15℃、反...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O含量的Ni-W体系催化剂,用于绥中36-1原油减三线馏分油的加氢脱酸反应,对催化剂的加氢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NiO含量(w)为4.9%时催化剂活性最佳,较佳的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15℃、反应压力3.2MPa、氢油体积比300、体积空速1.5h-1,在该条件下可将原料油的酸值由3.48mgKOH/g降到0.05mgKOH/g以下。并对催化剂进行2 000h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稳定,相比参比催化剂,反应条件更为缓和、裂解反应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绥中原油 减三线馏分油 加氢脱酸 ni-w催化剂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Hydrocracking Catalyst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Clean Middle Distillates
4
作者 Zhang Xuejun 1,2 Zhang Zhihua1,2(1. Institute of Daqing Petrochemical Company, Daqing 163714 2. School of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Dongying 257061)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04年第4期19-23,共5页
A novel hydrocracking Ni-W binary catalyst was tentatively designed and prepared by means ofimpregnation on mixed supports of modified Y zeolite and amorphous aluminosilicate . The structure andproperties of catalyst ... A novel hydrocracking Ni-W binary catalyst was tentatively designed and prepared by means ofimpregnation on mixed supports of modified Y zeolite and amorphous aluminosilicate . The structure andproperties of catalyst were extensively characterized by XRD, NH3-TPD, IR and XRF techniques. The perfor-mance of catalyst was evaluated by a 100-ml hydrogenation laboratory test unit with two single-stage fixed-bedreactors connected in series.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talyst has a developed and con-centrated mesopores distribution, suitable acid sites and acid strength distribution, and uniform and highdispersion of metal sites. Under a high conversion rate of 73.8% with the >350℃ feedstock, a 98.1m% of C5+yield and 83.5% of middle distillates selectivity were obtained. The yield of middle distillates boiling between140℃and 370℃ was 68.70m% and its quality could meet the WWFC category III specification. It means thatthis catalyst could be used to produce more high quality clean middle distillates derived from heavy oilhydrocracking. The potential aromatic content of heavy naphtha from 65℃ to 140℃ was 37.5m%. The BMCIvalue of >370℃ tail oil was 6.6. The heavy naphtha and tail oil are premium feedstocks for catalytic reformingand steam cracker un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CRACKING ni-w binary catalyst clean middle distillate wwFC categoryIII specification
下载PDF
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选择
5
作者 艾中秋 吴昊 《工业催化》 CAS 2013年第12期47-49,共3页
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考察Co-Mo型催化剂和Ni-W型催化剂在不同操作条件以及不同脱硫深度下的加氢脱硫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对操作压力改变的敏感度不同;在不同的脱硫深度下,对不同的原料油也表现出不同的脱硫活性。
关键词 石油化学工程 柴油 加氢脱硫 Co—Mo型催化剂 niw型催化剂
下载PDF
制备因素对Ni-W/C催化剂活性及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孙乃健 曲良龙 +2 位作者 金泽明 石亚华 李大东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研究了以沥青活性炭为载体的Ni-W催化剂制备参数与其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和加氢脱芳(HDA)活性的关系,并利用广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透射电镜(TEM)研究了金属原子的近程配位情况及金... 研究了以沥青活性炭为载体的Ni-W催化剂制备参数与其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和加氢脱芳(HDA)活性的关系,并利用广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透射电镜(TEM)研究了金属原子的近程配位情况及金属的分散状况.发现金属原子比、催化剂焙烧气氛和温度等对催化剂活性有较大影响.浸渍液PH值与载体PHIEP的相对关系对催化活性的影响与浸渍方式有关.表征结果表明,“类WS2”结构的完整性影响了催化剂活性,焙烧气氛温度影响了金属硫化物的分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钨催化剂 活性 结构
下载PDF
Ni-W Catalysts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SBA-15: Trace W Steering CO_(2) Methanation 被引量:1
7
作者 HE Kai LIU Shijia +3 位作者 ZHAO Guiyan QIN Yucai BI Yanfeng SONG Lijua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504-1511,共8页
A series of Ni-W catalysts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SBA-15 with different Ni:W ratios(NixW/SBA-15, Ni-5%, x=1, 10, 50) was prepared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PXRD), Brunner-Emmet-Teller(BET), ... A series of Ni-W catalysts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SBA-15 with different Ni:W ratios(NixW/SBA-15, Ni-5%, x=1, 10, 50) was prepared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PXRD), Brunner-Emmet-Teller(BET),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TEM), H2-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H2-TPR),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High-resolution TEM images, XPS measurements, H2-TPR experiments coupled with PXRD results determined the evolution of Ni and W species. It is found that a trace amount of W from H2WO4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Ni dispersion on SBA-15 (Ni50W/SBA-15) with Ni0 and non-stoichiometric WOx species as small as ca. 3.6 nm. The prepared NixW/SBA-15 was utilized for CO_(2) hydrogenation, which showed that a higher W content restrained the CO_(2) hydrogenation while a lower W ratio promoted both conversion rate and selectivity for methane compared with Ni/SBA-15. The Ni50W/SBA-15 catalyst showed the best performance with a 93.3% CO_(2) conversion rate and 99.7% selectivity for methane at 400 oC under 0.1 MPa and maintained ca. 97% initial performance for 24 h. Tracking product evolution experiments by in-situ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scopy(FTIR) indicated that a small amount of W can modify the surface of Ni particles by geometric coverage and electronic modification, which facilitates the adsorption of the CO intermedia and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CH4. This work provides a new clue to fabricating efficient CO_(2) conversion bimetallic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w catalyst SBA-15 CO_(2)reduction METHANATION
原文传递
低温费-托合成低温冷凝物加氢精制反应集总动力学
8
作者 李志 孙启文 +2 位作者 刘继森 张宗森 吴建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1-706,共6页
在200~300℃、液时空速1~40h-1、压力3MPa以及氢/油体积比300的条件下,采用Ni-W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低温费-托合成低温冷凝物(L-LC)加氢精制的集总动力学进行研究。将L-LC加氢精制反应体系划分为5个集总,构建了反应网络和动力学... 在200~300℃、液时空速1~40h-1、压力3MPa以及氢/油体积比300的条件下,采用Ni-W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低温费-托合成低温冷凝物(L-LC)加氢精制的集总动力学进行研究。将L-LC加氢精制反应体系划分为5个集总,构建了反应网络和动力学模型。依据实验数据计算动力学参数,得到其中正构烯烃加氢生成正构烷烃、正构烯烃异构化、异构烯烃加氢生成异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生成正构烷烃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7.247、9.570、58.692、35.150kJ/mol。实验数据与该模型计算结果吻合,检验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模型讨论了烷烃异构化反应的平衡组成、中间产物的动力学规律和各集总组分反应速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精制 费-托合成 低温冷凝物 集总动力学 ni-w催化剂
下载PDF
Ni-W/Si-MCM-41加氢脱硫催化剂中Ni的助剂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翔 王安杰 +2 位作者 孙仲超 李矗 胡永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74,共8页
在中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含质量分数0.2%~0.8%二苯并噻吩(DBT)的十氢萘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Ni-W/Si-MCM-41催化下的加氢脱硫反应(HDS)动力学.结果表明,HDS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HDS)和氢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HYG)在Ni/W摩尔比为0.75... 在中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含质量分数0.2%~0.8%二苯并噻吩(DBT)的十氢萘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Ni-W/Si-MCM-41催化下的加氢脱硫反应(HDS)动力学.结果表明,HDS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HDS)和氢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HYG)在Ni/W摩尔比为0.75时最小,而加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HYD)则随Ni/W摩尔比的增加单调降低,表明在Ni-W/Si-MCM-41催化剂上加氢和氢解的活性中心不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程序升温还原技术(TPR)表征的结果表明,Ni-W/Si-MCM-41的加氢活性中心可能与催化剂表面八面体配位的Ni物种有关,而氢解活性则与NiO-WO3混合物种的还原性能有一定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加氢脱硫 Si—MCM-41 niw/Si—MCM-41催化剂 动力学 二苯并噻吩(DBT)
下载PDF
载体对Ni-W加氢催化剂活性相及芳烃饱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洪宝 黄卫国 +1 位作者 康小洪 石亚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75,共7页
采用孔饱和浸渍法,以-γAl2O3、B-Al2O3、F-Al2O3、SiO2-Al2O3为载体制备了系列Ni-W加氢处理催化剂。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质量分数10%的四氢萘+正庚烷(原... 采用孔饱和浸渍法,以-γAl2O3、B-Al2O3、F-Al2O3、SiO2-Al2O3为载体制备了系列Ni-W加氢处理催化剂。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质量分数10%的四氢萘+正庚烷(原料A)和含S 750μg/g、N 250μg/g的10%四氢萘+正庚烷(原料ASN)两种反应油对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用拟一级动力学方程计算反应速率常数,并以四氢萘裂化速率常数表示催化剂相对酸性。结果表明,削弱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MSI),可提高金属组分的硫化度,但同时也降低了金属组分的分散度,这说明MSI对活性相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Ni-W系列催化剂对原料A或ASN的四氢萘加氢活性与TPR、XPS、HRTEM表征结果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而催化剂对原料ASN的四氢萘加氢活性和对原料A的裂化活性之间有较好的对应,表明调节载体的表面酸性有利于减轻S、N对四氢萘加氢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ni-w加氢处理催化剂 活性相 芳烃饱和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f fluidized-bed and fixed-bed reactor for syngas methanation over Ni-W/TiO_2-SiO_2 catalyst 被引量:7
11
作者 Bo Liu Shengfu J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5期740-746,共7页
In this work,syngas methanation over Ni-W/TiO2-SiO2catalyst was studied in a fluidized-bed reactor(FBR)and its performance was compared with a fixed-bed reactor(FIXBR).The effects of main operating variables including... In this work,syngas methanation over Ni-W/TiO2-SiO2catalyst was studied in a fluidized-bed reactor(FBR)and its performance was compared with a fixed-bed reactor(FIXBR).The effects of main operating variables including feedstock gases space velocity,coke content,bed temperature and sulfur-tolerant stability of 100 h life were investigated.The structure of the catalysts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N2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TEM.It is found that under same space velocity from 5000 h 1to 25000 h 1FBR gave a higher CH4yield,lower coke content,and lower bed temperature than those obtained in FIXBR.Ni-W/TiO2-SiO2catalyst possessed excellent sulfur-tolerant stability on the feedstock gases less than 500 ppm H2S in FBR.The carbon deposits formed on the spent catalyst were in the form of carbon fibers in FBR,while in the form of dense 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 appearance in FIX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GAS METHANATION ni-w/TiO2-SiO2catalyst fluidized bed fixed bed
下载PDF
乙二醇处理对Ni-W/Al_2O_3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寒 于海斌 +1 位作者 张玉婷 臧甲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2,共6页
以Ni、W为活性组分,Al_2O_3为载体,制备催化剂Ni-W/Al_2O_3,并采用乙二醇后处理未焙烧的催化剂Ni-W/Al_2O_3,得到催化剂Ni-W/Al_2O_3-AT。通过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紫外拉曼光谱(LRS)、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EM)... 以Ni、W为活性组分,Al_2O_3为载体,制备催化剂Ni-W/Al_2O_3,并采用乙二醇后处理未焙烧的催化剂Ni-W/Al_2O_3,得到催化剂Ni-W/Al_2O_3-AT。通过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紫外拉曼光谱(LRS)、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EM)、XPS等表征方法研究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催化剂Ni-W/Al_2O_3经乙二醇后处理后,改善了载体氧化铝表面的羟基基团的分布,促使W物种以八面体配位多核聚钨酸的形态存在;并有效削弱了载体与活性金属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提高了W物种的分散度与硫化度,最终使得催化剂形成更多"Ni-W-S"加氢活性相,提高了催化剂Ni-W/Al_2O_3-AT的加氢活性。与催化剂Ni-W/Al_2O_3相比,催化剂Ni-W/Al_2O_3-AT对焦化轻蜡油具有更高的加氢脱硫、脱氮与芳烃饱和性能,硫质量分数可从6 850μg/g降至10μg/g,氮质量分数由3 720μg/g降至12μg/g,双环以上芳烃质量分数可从25.8%降至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ni-w/Al2O3 加氢脱氮 焦化轻蜡油 催化剂
下载PDF
掺杂W的Ni磷化物制备和电催化性能
13
作者 李银成 林介本 +1 位作者 苏宝玺 申文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34-39,共6页
使用硫酸镍、磷酸二氢铵、柠檬酸钠和钨酸钠在泡沫镍为载体的基底上,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Ni-W磷化物电催化剂,通过SEM和EDS测试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及样品表面的元素分布,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催化剂的析氧、析氢及催化活性等参数。结果表明,在1... 使用硫酸镍、磷酸二氢铵、柠檬酸钠和钨酸钠在泡沫镍为载体的基底上,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Ni-W磷化物电催化剂,通过SEM和EDS测试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及样品表面的元素分布,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催化剂的析氧、析氢及催化活性等参数。结果表明,在100 mA/cm^(2)电流密度下,Ni-W磷化物电位为231 mV,相较于Ni磷化物催化活性性能提高了12%;Ni-W磷化物的双电层电容(C dl)值为35.72 mF/cm^(2),相较于Ni磷化物的活性表面积提高近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过电位 电化学活性 ni-w磷化物
下载PDF
Ni、W、P组分及样品硫化对Ni-W-P/USY催化剂酸性质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牛国兴 朱崇业 +1 位作者 李全芝 童广明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本文应用IR-TPD、XPS和脉冲微反等技术,研究了Ni、W、P组分及样品硫化对加氢裂解催化剂酸性质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影响催化剂加氢裂解活性的主要因素以及样品硫化后金属组分的表面状态.结果表明:载体负载Ni。W... 本文应用IR-TPD、XPS和脉冲微反等技术,研究了Ni、W、P组分及样品硫化对加氢裂解催化剂酸性质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影响催化剂加氢裂解活性的主要因素以及样品硫化后金属组分的表面状态.结果表明:载体负载Ni。W、P组分和样品硫化后,催化剂的酸性质均发生复杂的变化,然而这些酸性质变化对催化剂的加氢裂解活性的影响却很小,样品硫化后,催化剂表面产生低价和不饱和配位的金属活性组分,同时Ni、W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富集,其中W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富集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裂解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沸石 硫化
原文传递
低黏度聚ɑ-烯烃合成油加氢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新苗 徐伟池 +1 位作者 刘丽军 郭金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28,共4页
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Ni-W/Al_2O_3型加氢精制催化剂对聚α-烯烃PAO4的粗产品进行加氢精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40~260℃、反应压力4.0~8.0 MPa、体积空速0.2~0.4h^(-1)、氢油体积比300~600的工艺条件下,PAO4加氢产品中... 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Ni-W/Al_2O_3型加氢精制催化剂对聚α-烯烃PAO4的粗产品进行加氢精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40~260℃、反应压力4.0~8.0 MPa、体积空速0.2~0.4h^(-1)、氢油体积比300~600的工艺条件下,PAO4加氢产品中芳烃含量达到国外同类优秀产品水平;PAO4加氢产品经过90天光照后不变色,具有较好的光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合成油 加氢精制 ni-w/Al2O3 催化剂 芳烃
下载PDF
高金属含量Ni-W催化剂的制备及竞争性催化反应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晨光 刘欢 殷长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8,共6页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Ni、W比例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并以此为前躯体制备高金属含量Ni-W催化剂,以萘、喹啉和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进行了竞争性加氢脱芳烃、加氢脱氮及加氢脱硫反应研究;采用XRD、N2吸脱附、SEM、HRTEM等手段对Ni-W复合氧化...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Ni、W比例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并以此为前躯体制备高金属含量Ni-W催化剂,以萘、喹啉和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进行了竞争性加氢脱芳烃、加氢脱氮及加氢脱硫反应研究;采用XRD、N2吸脱附、SEM、HRTEM等手段对Ni-W复合氧化物及高金属含量Ni-W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W复合氧化物为一系列具有NiWO4和WO3·0.75H2O晶相的介孔物质,硫化态高金属含量Ni-W催化剂中WS2的堆垛层数为2~6层,片层长度集中在3~10nm范围内;高金属含量Ni-W催化剂作用下的喹啉及二苯并噻吩转化率均达到90%以上,但萘的转化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金属含量催化剂 ni-w复合金属氧化物 加氢脱硫 加氢脱氮 加氢脱芳烃
下载PDF
Ni-W_2C催化葡萄糖氢解制备低碳二元醇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莲霞 袁兆平 +2 位作者 乔鸿昌 周静红 周兴贵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90-1400,共11页
采用HPLC、LC-MS、GC-MS等分析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Ni/W_2C催化葡萄糖加氢转化的中间产物及终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葡萄糖加氢转化过程的反应机制和历程。研究发现:葡萄糖加氢转化过程中同时平行发生了加氢、异构和逆向羟醛缩合... 采用HPLC、LC-MS、GC-MS等分析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Ni/W_2C催化葡萄糖加氢转化的中间产物及终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葡萄糖加氢转化过程的反应机制和历程。研究发现:葡萄糖加氢转化过程中同时平行发生了加氢、异构和逆向羟醛缩合(氢解)三类反应;葡萄糖发生加氢反应能够得到六元醇且其不会再进一步转化,发生逆向羟醛缩合反应主要生成乙二醇(C_2产物),发生异构反应则可生成果糖,其进行逆向羟醛缩合的产物则为1,2-丙二醇和甘油(C_3产物);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其异构产物果糖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的5-HMF浓度过高发生聚合,进而导致结焦。根据葡萄糖加氢转化的反应网络,提出了调控反应过程中C_2产物和C_3产物分布的策略,并通过增加催化剂用量来加快果糖脱水的竞争反应速率(加氢、氢解),进而实现了高浓度(10%,质量分数)葡萄糖的加氢转化。此外,葡萄糖加氢转化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反应物浓度越低,越有利于发生逆向羟醛缩合反应,反之则有利于发生加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ni-w2C催化剂 加氢 低碳二元醇 反应机理
下载PDF
Ni-W/Al_2O_3表面NiWO_4化合物的生成及其对加氢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锡辉 何金海 刘金香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61-366,共6页
采用PASCA,ESCA,TA和微型反应色谱等技术研究了Ni-W/Al_2O_3催化体系。本工作是文献[4]工作的继续。由于固体表面在原子水平上的不均匀性,钨分散在氧化铝的“活性表面”上,并形成“微晶岛”。当钨以一个单分子层分散时,W/Al_2O_3表面仍... 采用PASCA,ESCA,TA和微型反应色谱等技术研究了Ni-W/Al_2O_3催化体系。本工作是文献[4]工作的继续。由于固体表面在原子水平上的不均匀性,钨分散在氧化铝的“活性表面”上,并形成“微晶岛”。当钨以一个单分子层分散时,W/Al_2O_3表面仍然存在未被钨占据的“惰性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当镍分散到W/Al_2O_3中时,镍将优先占据这些“惰性表面”,并同其相邻的钨原子结合生成NiWO_4化合物。NiWO_4是硫化催化剂中“Ni-W-S”活性相的前身物。由于“位阻”作用,某些钨原子处于镍“不易接近”的位置。因此,造成最佳Ni/W原子比小于1.O。适当降低钨的担载量可消除这种位阻作用,使钨在氧化铝表面上处于“最佳”的分散状态,Ni-W/Al_2O_3催化剂的最佳(即具有最高相对加氢活性)Ni/W原子比正好为1.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钨酸镍 加氢活性
下载PDF
Ni-W/SSY催化裂化生物正构烷烃制备航空燃料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红卫 孔望欣 +4 位作者 黄进 卢晓锋 胡耀健 卢美贞 刘学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2,共6页
以超稳SSY分子筛负载Ni-W制得加氢裂化催化剂,用于加氢裂化生物正构烷烃(C16、C18),得到以煤油和汽油为主的液体生物燃料,可以提高中油组分收率。通过氮气物理吸附,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以超稳SSY分子筛负载Ni-W制得加氢裂化催化剂,用于加氢裂化生物正构烷烃(C16、C18),得到以煤油和汽油为主的液体生物燃料,可以提高中油组分收率。通过氮气物理吸附,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固定床连续加氢裂化反应器上,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单程转化率和煤油/汽油质量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55℃、1.0 MPa、质量空速为0.33 h-1、氢油比为4 000:1的反应条件下,单程转化率达到60%以上,煤油与汽油质量比超过2.0。Ni-W/SSY催化剂活性高,可以用于长链烷烃加氢裂化制备煤油组分为主的液体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加氢裂化 ni-w/SSY 催化剂生物燃料
下载PDF
载体不同改性方法对Ni-W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金鹤 辛明瑞 +1 位作者 高庆和 宋金龙 《化工中间体》 2013年第10期40-44,共5页
以大庆石化催化柴油和焦化柴油的混合油为原料,研究了载体不同元素改性对Ni-W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锆改性后氧化铝载体ZT-3具有适宜的孔容、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以ZT-3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JZ-3的加氢脱硫活性最高,在反... 以大庆石化催化柴油和焦化柴油的混合油为原料,研究了载体不同元素改性对Ni-W催化剂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锆改性后氧化铝载体ZT-3具有适宜的孔容、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以ZT-3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JZ-3的加氢脱硫活性最高,在反应温度345℃、反应压力6.4MPa、氢油体积比500:1、空速2.0h^1的条件下,加氢柴油硫含量小于10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加氢精制 改性ni-w催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