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6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病原检测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78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 +5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 王辉 陈宏斌 宁永忠 鲁炳怀 尹玉瑶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对临床样本中微生物和宿主核酸的测序分析,可以无偏倚地检测多种病原微生物,正在逐渐应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病原检测,然而业界对该技术的临床适应证、实验流程、质量管理、性能验证和报告解读等方面仍有困惑...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对临床样本中微生物和宿主核酸的测序分析,可以无偏倚地检测多种病原微生物,正在逐渐应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病原检测,然而业界对该技术的临床适应证、实验流程、质量管理、性能验证和报告解读等方面仍有困惑。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临床微生物学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组织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撰写了专家共识,对一些关键问题给出了推荐意见和处理方法,希望有益于业界的良性互动,促进该技术规范和发展,为临床抗感染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二代测序 感染性疾病 病原检测
原文传递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coronavirus causing severe pneumonia in human:a descriptive study 被引量:113
2
作者 Li-Li Ren Ye-Ming Wang +33 位作者 Zhi-Qiang Wu Zi-Chun Xiang Li Guo Teng Xu Yong-Zhong Jiang Yan Xiong Yong-Jun Li Xing-Wang Li Hui Li Guo-Hui Fan Xiao-Ying Gu Yan Xiao Hong Gao Jiu-Yang Xu Fan Yang Xin-Ming Wang Chao Wu Lan Chen Yi-Wei Liu Bo Liu Jian Yang Xiao-Rui Wang Jie Dong Li Li Chao-Lin Huang Jian-Ping Zhao Yi Hu Zhen-Shun Cheng Un-Lin Liu Zhao-Hui Qian Chuan Qin Qi Jin Bin Cao Jian-Wei W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015-1024,共10页
Background:Human infections with zoonotic coronaviruses(CoVs),including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CoV and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CoV,have raised great public health concern globally.Here,... Background:Human infections with zoonotic coronaviruses(CoVs),including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CoV and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CoV,have raised great public health concern globally.Here,we report a novel batorigin CoV causing severe and fatal pneumonia in humans.Methods:We collected clinical data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specimens from five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from Wuhan Jinyintan Hospital,Hubei province,China.Nucleic acids of the BAL were extracted and subjected to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Virus isolation was carried out,and maximum-likelihood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constructed.Results:Five patients hospitalized from December 18 to December 29,2019 presented with fever,cough,and dyspnea accompanied by complications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Chest radiography revealed diffuse opacities and consolidation.One of these patients died.Sequence result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a previously unknownβ-CoV strain in all five patients,with 99.8%to 99.9%nucleotide identities among the isolates.These isolates showed 79.0%nucleotide identity with the sequence of SARS-CoV(GenBank NC_004718)and 51.8%identity with the sequence of MERS-CoV(GenBank NC_019843).The virus is phylogenetically closest to a bat SARS-like CoV(SL-ZC45,GenBank MG772933)with 87.6%to 87.7%nucleotide identity,but is in a separate clade.Moreover,these viruses have a single intact open reading frame gene 8,as a further indicator of bat-origin CoVs.However,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tentative receptor-binding domain resembles that of SARS-CoV,indicating that these viruses might use the same receptor.Conclusion:A novel bat-borne CoV was identified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and fatal respiratory disease in hum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origin CORONAVIRUS Zoonotic transmission PNEUMONIA ETIOLOGY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原文传递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动植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91
3
作者 岳桂东 高强 +3 位作者 罗龙海 王军一 许姣卉 尹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24,共18页
高通量测序是核酸测序研究的一次革命性技术创新,该技术以极低的单碱基测序成本和超高的数据产出量为特征,为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科研方法和解决方案.在动植物研究领域,高通量测序引领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研究模... 高通量测序是核酸测序研究的一次革命性技术创新,该技术以极低的单碱基测序成本和超高的数据产出量为特征,为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科研方法和解决方案.在动植物研究领域,高通量测序引领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研究模式革新,科研人员可利用该技术在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基因组等领域展开多层次多方面多水平研究.本文就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当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现状和热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深入剖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测序 基因组重测序 转录组测序 表观基因组学
原文传递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82
4
作者 崔凯 吴伟伟 刁其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共9页
转录组(Transcriptome)是指特定细胞或组织中全部转录产物,包括信使RNA,核糖体RNA、转运RNA以及非编码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从整体水平系统地研究转录组学研究提供快捷可靠的平台。综述了当前主流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转... 转录组(Transcriptome)是指特定细胞或组织中全部转录产物,包括信使RNA,核糖体RNA、转运RNA以及非编码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从整体水平系统地研究转录组学研究提供快捷可靠的平台。综述了当前主流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转录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转录组数据分析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及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RNA-SEQ 二代测序 三代测序 单细胞转录组
下载PDF
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6
5
作者 张韵洁 李德铢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5-375,共11页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是由系统发育研究和基因组学相结合产生的一门崭新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在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优势渐显端倪,为一些分类困难类群的系统学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但同时也存在某些问...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是由系统发育研究和基因组学相结合产生的一门崭新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在植物系统发育研究中,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优势渐显端倪,为一些分类困难类群的系统学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但同时也存在某些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一些典型实例,讨论了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在植物系统关系重建中的价值和应用前景,并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也涉及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叶绿体基因组 新一代测序技术 长枝吸引
原文传递
临床基因检测报告规范与基因检测行业共识探讨 被引量:51
6
作者 黄辉 沈亦平 +47 位作者 顾卫红 王伟 王一鸣 祁鸣 沈珺 邱正庆 于世辉 周在威 陈白雪 陈蕾 陈云弟 崔欢欢 杜娟 高勇 郭一然 胡婵娟 胡亮 黄颐 李培培 李厦戎 李秀蓉 刘雅萍 卢洁 马端 马永毅 彭嵋 宋昉 孙洪业 汪亮 王大伟 王静敏 王玲 王正远 王志农 吴继红 吴静 伍建 许怡民 姚宏 杨东声 杨旭 杨艳玲 张颖 周裕林 朱宝生 曾思聪 彭智宇 黄尚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临床的应用为广泛开展遗传病的基因检测、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基因检测报告缺乏统一或基本的标准。首届“临床... 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临床的应用为广泛开展遗传病的基因检测、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基因检测报告缺乏统一或基本的标准。首届“临床基因检测标准与规范专题研讨会”于2017年10月28日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138家机构的250多位遗传学专家、临床专家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代表共同探讨了遗传病基因检测报告的标准和规范问题。本文根据此次研讨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就遗传病基因检测报告的原则、规范以及基因检测行业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并发布了临床基因检测报告规范共识,以促进检测报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推进我国基因检测行业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检测 二代测序 报告规范 行业共识
原文传递
长期施肥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剖面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49
7
作者 李晨华 张彩霞 +4 位作者 唐立松 熊正琴 王保战 贾仲君 李彦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9-329,共11页
【目的】认识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长期影响及其与土壤理化属性的联系。【方法】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绿洲农田20年单施化肥(N 300 kg/hm2、P2O5150 kg/hm2与K2O 60 kg/hm2)与化肥配施秸秆(同量的N与P肥配施5.4 t秸... 【目的】认识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长期影响及其与土壤理化属性的联系。【方法】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绿洲农田20年单施化肥(N 300 kg/hm2、P2O5150 kg/hm2与K2O 60 kg/hm2)与化肥配施秸秆(同量的N与P肥配施5.4 t秸秆)对土壤剖面(0-300 cm)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放线菌与α-变形菌为土壤表层(0-20 cm)的优势类群。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放线菌相对丰度减少,而变形菌,特别是γ-变形菌与β-变形菌相对丰度增加,逐渐成为深层(20-300 cm)土壤中的优势类群。长期施肥对整个土壤剖面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均有显著影响,并且明显提高了0-40 cm土层中氨氧化古菌的相对丰度。此外,农田管理模式如灌溉可能是氨氧化细菌在土壤垂直剖面的重要驱动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对表层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而有机碳含量则是影响深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最重要因子。【结论】长期施肥改变了土壤剖面碳源与氮源的可利用量,导致了施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特别在剖面深层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剖面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长期施肥 绿洲农田
原文传递
二代测序在脓毒血症患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8
作者 朱逸敏 张文宏 《微生物与感染》 2018年第2期97-101,共5页
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感染,精准、快速的病原学诊断可帮助临床医师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目前,基于病原菌培养的方法仍是脓毒血症病原学诊断的主要手段,但具有耗时长、灵敏度低等不可忽视的缺点。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依赖培养的... 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感染,精准、快速的病原学诊断可帮助临床医师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目前,基于病原菌培养的方法仍是脓毒血症病原学诊断的主要手段,但具有耗时长、灵敏度低等不可忽视的缺点。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依赖培养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其中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方法已发展较为成熟。但PCR只能检测已知的特定病原体,临床定量PCR仅用于检测病毒及少数细菌,脓毒血症中的病原体PCR多仅为定性检测。目前,二代测序技术不断成熟并用于临床,成为病原学诊断的有力手段。与血培养等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相比,其具有快速、非选择性、可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的优点。现阶段二代测序仍存在公认判读标准缺乏、测序结果与治疗关系不明确、耐药基因检测困难等不足,亦缺乏较大规模的二代测序与传统诊断方法比较验证的研究结果,尚有待更高级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 脓毒血症 病原学
下载PDF
二代测序技术及其在法医遗传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9
作者 王乐 叶健 +2 位作者 白雪 杨帆 赵兴春 《刑事技术》 2015年第5期353-358,共6页
从DNA指纹图谱到STR复合扩增检验,30年来法医DNA工作者目睹着技术的深刻变革以及在此推动下案件侦查模式的巨大转变。自从二代测序技术问世以来,遗传学的研究方式已发生了巨大转变。但是相比其在癌症和遗传病诊断、基因组从头测序和重... 从DNA指纹图谱到STR复合扩增检验,30年来法医DNA工作者目睹着技术的深刻变革以及在此推动下案件侦查模式的巨大转变。自从二代测序技术问世以来,遗传学的研究方式已发生了巨大转变。但是相比其在癌症和遗传病诊断、基因组从头测序和重测序、转录组重测序、药物研制等领域的应用,二代测序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介绍二代测序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工作原理,综述了二代测序技术在STR分型、SNP分型、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等几个重点领域近两年的最近动态,最后结合二代测序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展望提出可能遇到的挑战,希冀对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二代测序 短串联重复序列 单核苷酸多态性 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结直肠癌及其他相关实体瘤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8
10
作者 袁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4-741,共8页
微卫星不稳定(MSI)由DNA错配修复(MMR)蛋白功能缺陷导致,这一分子特征在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相关实体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检测MSI状态的手段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R蛋白、PCR检测微卫星位点和基于二代测序平台的MSI算法... 微卫星不稳定(MSI)由DNA错配修复(MMR)蛋白功能缺陷导致,这一分子特征在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相关实体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检测MSI状态的手段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R蛋白、PCR检测微卫星位点和基于二代测序平台的MSI算法。本共识针对MSI的定义、临床意义及其检测方法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展开阐述和推荐。希望专家共识的制定可大力推动恶性肿瘤MSI状态普筛工作,提高临床医师对各种检测方法的认识,从而更加准确地解读检测结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临床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不稳定 结直肠肿瘤 免疫组化 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对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4
11
作者 顾鹏 许书添 +4 位作者 姜雪 周玉超 周云 李喆 李世军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研究探讨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肾脏疾病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肾脏疾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合并弥漫性肺部感染、临床拟诊为PCP的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5例临床确诊... 目的:研究探讨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肾脏疾病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肾脏疾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合并弥漫性肺部感染、临床拟诊为PCP的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5例临床确诊为其他病原导致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使用mNGS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病原种类和序列,评价mNGS对PCP的检测效能,比较mNGS与传统临床诊断PCP方法(真菌G联合乳酸脱氢酶检测)的效能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送检外周血样本37份,其中35份mNGS检出耶氏肺孢子菌(PJ)序列,敏感度94.59%,特异度100%;31例患者为混合型感染,27例检出病毒序列(19例为巨细胞病毒),8例合并细菌感染。对照组25份血标本PJ序列均为阴性。真菌G联合乳酸脱氢酶检测的敏感度89.19%,特异度56.0%;mNGS的特异度显著高于真菌G联合乳酸脱氢酶检测。结论:mNGS较传统诊断PCP的方法有明显优势,可同时检出混合感染的病原,对免疫抑制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肺孢子菌肺炎 肾脏疾病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33
12
作者 田李 张颖 赵云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共8页
DNA测序技术是人类探索生命秘密的重要研究手段。自第一代的Sanger测序技术诞生以来,DNA测序技术经历了三代变革,产生了第二代到第四代测序技术,统称为新一代测序技术。目前,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数据产出能力呈指数增长,而且这一技术本身... DNA测序技术是人类探索生命秘密的重要研究手段。自第一代的Sanger测序技术诞生以来,DNA测序技术经历了三代变革,产生了第二代到第四代测序技术,统称为新一代测序技术。目前,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数据产出能力呈指数增长,而且这一技术本身也从依赖DNA聚合酶的生化反应转变为面向物理学中纳米技术的新领域。新一代测序对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引领了科学研究模式革新和研究思维的转变。科研人员可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组等诸多领域展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新一代测序技术的特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DNA测序 边合成边测序 单分子测序 纳米孔 应用
下载PDF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与稳定性同位素示踪DNA/RNA技术研究稻田红壤甲烷氧化的微生物过程 被引量:32
13
作者 郑燕 贾仲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3-184,共12页
【目的】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复杂土壤环境中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特定功能微生物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利用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微生物核酸DNA/RNA,研究复杂土壤中关键元素转化的微生物调控机制。【方法】针对我国第... 【目的】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复杂土壤环境中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特定功能微生物生理过程的分子机制;利用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微生物核酸DNA/RNA,研究复杂土壤中关键元素转化的微生物调控机制。【方法】针对我国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3种稻田红壤,围绕13C-甲烷好氧氧化的微生物过程,在DNA和RNA水平高通量测序土壤微生物群落16S rRNA基因和16S rRNA,通过超高速密度梯度离心土壤微生物总核酸获得13C-标记的DNA/RNA,进一步采用克隆文库技术研究稻田红壤甲烷好氧氧化的微生物作用者。【结果】新一代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3种稻田红壤甲烷的好氧氧化过程中,甲烷好氧氧化菌占土壤整体微生物群落的丰度显著增加,RNA水平的增幅显著高于DNA水平,能够更为灵敏地反映土壤甲烷好氧氧化的微生物过程。3种稻田红壤甲烷的好氧氧化过程中,类型Ⅰ和类型Ⅱ甲烷好氧氧化菌在湖南古市土壤中显著增加,湖南桃源土壤中类型Ⅱ甲烷好氧氧化菌增加明显,而类型I甲烷好氧氧化菌在广东雷州土壤中增幅最大。进一步利用13C-DNA和13C-RNA分别构建pmoA基因和16S rRNA克隆文库,发现类型I甲烷好氧氧化菌主导了湖南古市和广东雷州稻田红壤甲烷的好氧氧化过程,类型II甲烷好氧氧化菌主导了湖南桃源稻田红壤甲烷的好氧氧化过程。【结论】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在整体微生物群落水平,清楚反映复杂土壤中特定功能微生物的生理生态过程,而RNA较DNA水平的分析更为灵敏;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微生物核酸DNA/RNA技术能够准确地揭示复杂土壤重要过程的微生物作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 稳定性同位示踪DNA RNA 稻田红壤 甲烷好氧氧化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及其他相关实体瘤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1
14
作者 袁瑛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81-389,共9页
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由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蛋白功能缺陷导致,这一分子特征在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相关实体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检测MSI状态的手段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R蛋白... 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由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蛋白功能缺陷导致,这一分子特征在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相关实体瘤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检测MSI状态的手段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R蛋白、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微卫星位点和基于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平台的MSI算法。本共识针对MSI的定义、临床意义及其3类检测手段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展开阐述和推荐。希望专家共识的制订可大力推动恶性肿瘤MSI状态普筛工作,提高临床医师对各种检测方法的认识,从而更加准确地解读检测结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临床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 免疫组织化学 二代测序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呼吸道病毒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1
15
作者 缪青 马玉燕 胡必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08-191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呼吸道病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扩增法、脱氧核糖核酸纳米球、华大基因公司BGI-500测序平台及BWA算法为基础的比对法等技术进行呼吸道痰液标本病毒核酸提取物的二代测序分析,以痰标本中病... 目的探讨基于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呼吸道病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扩增法、脱氧核糖核酸纳米球、华大基因公司BGI-500测序平台及BWA算法为基础的比对法等技术进行呼吸道痰液标本病毒核酸提取物的二代测序分析,以痰标本中病毒序列数>100为入选标准,分析检出病毒的类型、序列数及丰度值等参数。结果根据入选标准,共收集到9例患者,其中77.78%(7/9)的患者合并存在免疫受损因素,如心外科术后、激素治疗、恶性肿瘤、HIV感染等,分别检测出不同病毒的核酸阳性结果如下:4例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2例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1例巨细胞病毒(CMV)、1例人博卡病毒、1例腺病毒D型,另外,部分标本中合并检出细环病毒、猪内源性病毒E。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各项测序参数中,RPKM参数(每100万个序列每100bp碱基对,匹配上的序列数)与患者氧分压指标存在线性相关。结论呼吸道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合并免疫抑制因素的宿主,检出病毒类型包括EBV病毒、HSV1病毒、CMV病毒等,且部分患者可同时检出细环病毒、猪内源性病毒E。另外,RPKM可能与肺部病变严重程度有关,提示RPKM可能对于预测肺内病灶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 病毒 肺炎 EB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合并感染
原文传递
宏基因组测序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与反思 被引量:29
16
作者 毕铭辕 汪春付 +1 位作者 连建奇 孙永涛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SCD 2019年第5期379-384,共6页
几乎所有的病原体均有DNA或RNA基因组,测序技术理论上可有效检测出所有病原体基因组,从而为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提供帮助。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或高通量测序,自2005年问世以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运用,其低成... 几乎所有的病原体均有DNA或RNA基因组,测序技术理论上可有效检测出所有病原体基因组,从而为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提供帮助。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或高通量测序,自2005年问世以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运用,其低成本、高效率、高准确性的特点使之成为临床鉴定病原体微生物的有利技术平台。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作为一项新的测序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特别是常规诊断方法存在局限性的领域,如新发传染病、少见疾病等,对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有巨大的潜力。本文介绍了高通量测序常见平台及测序原理,综述了mNGS检测在不同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优势,反思其局限性,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宏基因组测序 感染性疾病 应用
原文传递
新一代测序技术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刘静 王华 +3 位作者 席惠 贾政军 周玉春 邬玲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3-537,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4月19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检测者共4004份,均为单胎,孕周12~35+5周,根据就诊原因分为唐氏综合征高... 目的探讨新型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4月19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检测者共4004份,均为单胎,孕周12~35+5周,根据就诊原因分为唐氏综合征高危组、高龄组及其他原因组3组。提取孕妇外周血,进行血浆分离后提取胎儿游离DNA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检测结果阳性者通过羊水穿刺或脐带血穿刺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结果加以验证,对结果为阴性者进行电话随访,以了解胎儿出生后情况。结果共计4003份完成了胎儿游离DNA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检测结果提示1.65%(66/4003)存在染色体异常;1份因游离DNA浓度低未达到检测标准而失败。(1)唐筛高危组2568份样本中检出21-三体22例,18-三体3例,13-三体1例,45,X8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高龄组1200份样本中检出21-三体13例,18-三体2例,13-三体1例,45,X5例,47,XXN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1例;其他原因组235份样本中检测到21-三体、18-三体、45,x各1例,3例47,XXN;(2)55份样本进行了羊水或(和)脐带血产前诊断。30例21一三体阳性者与4例18-三体阳性者进行了产前诊断,核型均相符,符合率达100%。13例检测结果提示45,x者产前诊断提示3例核型为45,X,2例为45,X/46,XN嵌合体,其余8例核型为46,XN(假阳性)。5例47,XXN检测阳性者中2例产前诊断结果为47,XXN,其余3例为46,XN(假阳性)。另外3例其他染色体异常者经产前诊断,其核型均为46,XN(假阳性);(3)无创DNA检测结果阴性者共3937份样本。截止至2014年5月,电话随访已出生的新生儿中仅有1例面容异常伴生长发育迟缓,经过外周血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确诊为46,XY,rec(14)dup(14q)inv(14)(p12q14)pat。结论胎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测序技术 染色体非整倍体 无创产前检测
原文传递
中国年轻肺腺癌患者基因特点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梁宇 侯和磊 +3 位作者 姜曼 张传涛 刘栋 张晓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9-246,共8页
背景与目的全球肺癌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腺癌所占的百分比日益升高。据统计,全球的肺癌平均初诊年龄在70岁左右,虽然肺癌仍以老年患者居多,但发病年龄的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结合现有研究数据,我们已知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年轻... 背景与目的全球肺癌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腺癌所占的百分比日益升高。据统计,全球的肺癌平均初诊年龄在70岁左右,虽然肺癌仍以老年患者居多,但发病年龄的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结合现有研究数据,我们已知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年轻患者疾病的发生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点。但年轻肺腺癌患者的基因组学特性和临床特征仍有待确定。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NGS)技术对中国年轻肺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状态进行了研究。方法共收集了89例年龄≤45岁的肺腺癌患者组织标本,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使用NGS检测用于确定癌组织中驱动基因突变。此外,对同期行NGS检测的95例>45岁肺腺癌患者的基因组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年龄分类对184例肺腺癌患者的驱动基因突变频率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年龄≤45岁的年轻组患者的独特基因特征。其中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基因的突变频率较高。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KRAS)、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1,STK1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20外显子突变的趋势则相反,这些突变在年龄>45岁的老年组中更为常见。此外,年轻组EGFR基因突变同时伴有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基因突变较老年组更为普遍(81.6%vs 44.9%),这可能使其应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后疗效较差。结论NGS分析显示年轻腺癌患者具有独特的基因突变特点。在年轻患者中发现EGFR/TP53共突变的频率较高,这些独特的基因组学特征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年轻 高通量测序 基因图谱
下载PDF
我国通过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测技术阻断罕见遗传病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8
19
作者 黄荷凤 徐晨明 王璐璐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5,共6页
出生缺陷是我国乃至全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与环境、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遗传因素又包括染色体异常与基因突变[1]。罕见遗传病作为出生缺陷的重要组成部分,80%~85%具有遗传基础,且绝大多... 出生缺陷是我国乃至全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与环境、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遗传因素又包括染色体异常与基因突变[1]。罕见遗传病作为出生缺陷的重要组成部分,80%~85%具有遗传基础,且绝大多数由基因突变导致[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或病变山,目前全球已知约6000~8000种.50%在出生或儿童期即发病.仅有少于6%的罕见病具备有效治疗方法.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严重受损[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测技术 单基因病 下一代测序技术
原文传递
The impact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on genomics 被引量:25
20
作者 Jun Zhang Rod Chiodini +1 位作者 Ahmed Badr Genfa Zhang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95-109,共15页
This article reviews basic concepts, general applications, and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technologies on genomic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currently available and possible future ... This article reviews basic concepts, general applications, and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technologies on genomic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currently available and possible future platforms and bioinformatics. NGS technologies have demon- strated the capacity to sequence DNA at unprecedented speed, thereby enabling previously unimaginable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and novel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But, the massive data produced by NGS also present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data storage, analyses, and management solutions. Advanced bioinformatic tools are essential for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NGS technology. As evidenced throughout this review, NGS technologies will have a striking impact on genomic research and the entire biological field. With its ability to tackle the unsolved challenges unconquered by previous genomic technologies, NGS is likely to unravel the complexity of the human genome in terms of genetic variations, some of which may be confined to susceptible loci for some common human conditions. The impact of NGS technologies on genomics will be far reaching and likely change the field for years to 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GENOMICS Genetic variation POLYMORPHISM Targeted sequence enrichment BIOINFORMATIC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