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3
篇文章
<
1
2
…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审新诗与民族诗歌传统关系(专题讨论)
被引量:
9
1
作者
郑敏
方长安
+3 位作者
翟兴娥
刘复生
李润霞
邓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9-130,共2页
近百年来的中国诗歌因其发生机制、传播途径,特别是其内在生命体验、思想意蕴和书写方式所呈现出的与民族古典诗歌极为不同的新质,故而被命名为新诗。这一命名,使得它与民族诗歌传统的关系在特定历史时期不断地被人提起。特别是以世界...
近百年来的中国诗歌因其发生机制、传播途径,特别是其内在生命体验、思想意蕴和书写方式所呈现出的与民族古典诗歌极为不同的新质,故而被命名为新诗。这一命名,使得它与民族诗歌传统的关系在特定历史时期不断地被人提起。特别是以世界性眼光评说其特征与成就时,有人责难它因切断与民族诗歌传统关系而失去民族个性和汉语独特的张力,有人则认为它的现代性活力正是由于摆脱民族诗歌传统束缚后向外国学习的结果,也有人看到了它与民族诗歌精神之间难以言说的关联所带来的复杂性。与民族诗歌传统的关系确实是考察、言说新诗最重要的角度与话语平台,然而,这一关系因长期以来许多言说者过于激动的情绪而一定程度地被扭曲或膨胀了。言说者个人的许多情绪性话语被阐释到了这一关系之中,不仅使这一关系在评说新诗时的有效性没有被充分利用,而且关系本身也因情绪化阐释而变成了一个问题。 所谓对新诗与民族诗歌传统关系的重审,就是要剥离长期以来积淀、附着于这一关系上的多余话语,回到关系本身,以新诗既有的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未来发展为目的意识,用现代眼光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重新追问。诸如,新诗发生之初,诗人们到底是以怎样一种姿态面对、审视民族诗歌的?他们言说、择取民族诗歌传统时遵循的话语逻辑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传统
新诗
言说
思想意蕴
内在生命
诗歌精神
中国诗歌
情绪性
评说
眼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晋赠答诗的兴盛及当时诗人的交流心态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晓卫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48-54,共7页
文人相与赠答之诗 ,始于汉末 ,盛于魏晋。现存魏晋各类诗歌 ,在数量上以赠答诗居第一 ,在质量上 ,赠答诗也堪称上乘。当时诗人以赠答诗为心灵交流的重要手段 ,并赋赠答诗以“新诗”、“嘉诗”等专门名称。这些赠答诗人 ,主要出于邺下文...
文人相与赠答之诗 ,始于汉末 ,盛于魏晋。现存魏晋各类诗歌 ,在数量上以赠答诗居第一 ,在质量上 ,赠答诗也堪称上乘。当时诗人以赠答诗为心灵交流的重要手段 ,并赋赠答诗以“新诗”、“嘉诗”等专门名称。这些赠答诗人 ,主要出于邺下文人、正始文人、东吴遗少、二十四友、兰亭诸友等文化群体 ,赠答诗与之相应 ,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魏晋赠答诗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文人的交流状态及复杂的交流心态 ,凸现出魏晋诗人珍惜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赠答诗
新诗
交流心态
个人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暴风雨中的行吟——抗战及40年代新诗潮叙论(上)
被引量:
6
3
作者
解志熙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2-70,共19页
"七七"抗战爆发后的12年间,战争连着革命,时代的暴风骤雨弥天盖地。新诗也在同样风雨兼程而成就辉煌。本文梳理了这12年间的新诗发展脉络,逐一论述了抗战诗歌与讽刺诗歌的兴盛、以"七月"诗派和"反抒情"...
"七七"抗战爆发后的12年间,战争连着革命,时代的暴风骤雨弥天盖地。新诗也在同样风雨兼程而成就辉煌。本文梳理了这12年间的新诗发展脉络,逐一论述了抗战诗歌与讽刺诗歌的兴盛、以"七月"诗派和"反抒情"诗派为代表的左翼诗潮新面目、南北呼应的新古典主义诗潮和现代主义诗潮的新生代,同时也介绍了抗战爆发前后的诗学观念转变以及40年代末的新诗方向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人民革命
新诗
抗战诗潮
左翼诗潮
新古典主义诗潮
现代主义诗潮
原文传递
关于新诗和旧诗的创作问题
被引量:
2
4
作者
夏传才
《河北学刊》
2002年第1期90-96,共7页
新体和旧体只是艺术形式问题 ,一种新的诗体出现并不意味着原有的诗体消亡 ,在一个长时期内仍将并存并荣。“五四”开创的新体诗当前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在继承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革新、吸取中外艺术精华、创作新时代的诗篇 。
关键词
新诗
旧诗
革新
方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苏轼诗中的“新诗”——兼谈北宋赠答唱和诗的文学生成机制
5
作者
管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95,242,243,共16页
宋代诗人中,苏轼是在诗中写及“新诗”非常突出的一位。其“新诗”往往并不孤起,而有紧密的诗人群体与创作机制的联结。这种来往互赠,促发了一种新的书写机制与文学情境。苏轼的“新诗”常与“故人”一并出现,构造有生命力的诗歌表达和...
宋代诗人中,苏轼是在诗中写及“新诗”非常突出的一位。其“新诗”往往并不孤起,而有紧密的诗人群体与创作机制的联结。这种来往互赠,促发了一种新的书写机制与文学情境。苏轼的“新诗”常与“故人”一并出现,构造有生命力的诗歌表达和文学场景,传递出经时间汰洗、却久而弥坚的美感。苏轼在大量唱和诗中提及“新诗”,形成诗中诗的结构,这与一般论诗诗有所区别。几种“新诗”类型的单独或结合使用,使唱和诗歌文本的接收与投答自然形成一种生动的文学生态,彼此之间产生深刻的关联。与宋代的其他诗人相比,苏轼的诗歌技巧更多元,审美风格也有代表性。对“新诗”的形容与对方的撰写固然有密切的关系,也符合赠答唱和诗的机制,但“新诗”联缀的并非泛泛称颂,而往往寄寓其文学理想。此外,“新诗”与“清诗”某些时候可以互相替代,形成互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新诗
赠答诗
唱和诗
清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五四时期惠特曼诗歌的译介及其对新诗的影响
被引量:
2
6
作者
唐姿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6-158,共3页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促使文学走向现代化,国外文学对新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惠特曼以及欧美新旧大陆各种流派对于“五四”当年及其以后的许多诗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惠特曼在中国“五四”时期的翻译及接受情况,...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促使文学走向现代化,国外文学对新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惠特曼以及欧美新旧大陆各种流派对于“五四”当年及其以后的许多诗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惠特曼在中国“五四”时期的翻译及接受情况,可以看出翻译文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特曼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诗现代化想象与重构
被引量:
2
7
作者
龙扬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4期78-84,共7页
现代化问题是20世纪中国人集体面临的生存境况,新诗无理由设置某种标准(如学院派的难度写作)排斥有关现代化的想象。寻找精英文学的现代化与普通民众的现代化交集,解构现代主义诗歌对现代化的精英化、线性化的内涵独占,还原新诗的历史...
现代化问题是20世纪中国人集体面临的生存境况,新诗无理由设置某种标准(如学院派的难度写作)排斥有关现代化的想象。寻找精英文学的现代化与普通民众的现代化交集,解构现代主义诗歌对现代化的精英化、线性化的内涵独占,还原新诗的历史复杂进程,既是重构新诗现代化想象的可能性所在,也是赋予20世纪新诗及其历史"进化"研究的学术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现代化
话语
重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20年新诗选本出版的回眸与评说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春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6-23,共8页
1985年是新时期中国诗歌的分水岭,此前以"朦胧诗人"为主,此后"第三代"、"中间代"、"70后"诗人相继浮出水面,并逐步取代了"朦胧诗人"的"弄潮儿"地位。1990年代以后,诗歌写...
1985年是新时期中国诗歌的分水岭,此前以"朦胧诗人"为主,此后"第三代"、"中间代"、"70后"诗人相继浮出水面,并逐步取代了"朦胧诗人"的"弄潮儿"地位。1990年代以后,诗歌写作的分化更为明显,"命名"进一步增加,一些不同命名的诗歌团体均推出了代表各自诗歌观念的选本。而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和追求市场效益,各出版社纷纷出版以年度为标志的诗歌精选,形成新世纪以来浩浩荡荡的"年选出版大潮",因为要与市场接轨,先锋和探索性的诗歌在出版物中被弱化,编选者不得不在艺术与市场之间达成某种妥协。而由于出版制度的相对宽松,一些个人和团体开始介入诗歌选本的编辑出版之中。所有这一切,形成了当前诗歌出版物的众语喧哗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出版
朦胧诗
第三代诗歌
中间代
年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意象派诗歌的文体源流及对新诗革命和新诗文体的影响
9
作者
王珂
代绪宇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0-85,共6页
意象派诗歌是英语诗歌中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诗",但是只是对格律体英语诗歌作了并不极端的文体改良。由于意象派诗歌运动发生时先于中国的新诗革命,并在二十年代持续发展,对此期的中国新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但极大地影响了中...
意象派诗歌是英语诗歌中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诗",但是只是对格律体英语诗歌作了并不极端的文体改良。由于意象派诗歌运动发生时先于中国的新诗革命,并在二十年代持续发展,对此期的中国新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新诗革命,还影响了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新诗。意象派诗歌不仅促进了汉语诗歌的非格律化,特别是新诗革命时期中国的白话诗改革者出于政治及文化革命的需要,有意识地夸大了意象派诗歌对格律诗体的革命性,也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新诗的过度口语化和诗体形式的过度散文化,对诗的排列的重视和意象的运用都使新诗更有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派诗歌
新诗
自由诗
诗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闻一多:诗画歌吟——闻一多与新诗绘画美关系述略
被引量:
1
10
作者
江锡铨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9-72,共4页
闻一多提出的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新诗美学理论创见。本文从新诗绘画美的美学内涵与“诗中有画”诗学传统的辩证联系,新诗绘画美的两个主要美学要素———廓线与色彩的艺术体现等几个方面,...
闻一多提出的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新诗美学理论创见。本文从新诗绘画美的美学内涵与“诗中有画”诗学传统的辩证联系,新诗绘画美的两个主要美学要素———廓线与色彩的艺术体现等几个方面,论析了闻一多在新诗绘画美的理论倡导和艺术实践中的探索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新诗
“三美”
绘画美
诗中有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找个好理由——从教学现场看“好诗”
被引量:
1
11
作者
洪淑苓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8-63,共6页
论文透过现代诗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对诗的喜好,并由此思考什么是"好诗"。依据学生对白灵主编《九十一年诗选》的讨论稿以及本人"现代女诗人作品选"的课程响应,可知学生喜爱的作品有四个特点:一,文字浅显可读,简洁...
论文透过现代诗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对诗的喜好,并由此思考什么是"好诗"。依据学生对白灵主编《九十一年诗选》的讨论稿以及本人"现代女诗人作品选"的课程响应,可知学生喜爱的作品有四个特点:一,文字浅显可读,简洁顺畅,较易吸引学生阅读;二,题材、主题可亲近,较易引起经验上的共鸣;三,以抒情为主,表达亲情或爱情的作品,学生最易进入诗境;四,具有象征性、思考性的诗,可以让不喜风花雪月的学生,从知性的角度去欣赏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
年度诗选
女诗人
教学
好诗
新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暴风雨中的行吟——抗战及40年代新诗潮叙论(下)
被引量:
1
12
作者
解志熙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2-30,共19页
抗战爆发后的12年间,战争连着革命,时代的暴风骤雨弥天盖地。新诗也在同样风雨兼程而成就辉煌。本文梳理了这12年间的新诗发展脉络,逐一论述了抗战诗歌与讽刺诗歌的兴盛、以"七月"诗派和"反抒情"诗派为代表的左翼...
抗战爆发后的12年间,战争连着革命,时代的暴风骤雨弥天盖地。新诗也在同样风雨兼程而成就辉煌。本文梳理了这12年间的新诗发展脉络,逐一论述了抗战诗歌与讽刺诗歌的兴盛、以"七月"诗派和"反抒情"诗派为代表的左翼诗潮新面目、南北呼应的新古典主义诗潮和现代主义诗潮的新生代,同时也介绍了抗战爆发前后的诗学观念转变以及40年代末的新诗方向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人民革命
新诗
抗战诗潮
左翼诗潮
新古典主义诗潮
现代主义诗潮
原文传递
论早期新诗在中学的传播
被引量:
1
13
作者
伍明春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9-122,共4页
早期新诗的合法性问题和"新诗"的传播是密切相关的。在大学教育尚未普及的背景下,早期新诗在中学的传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科书里的"新诗"篇目的选择、中学教师对于"新诗"的大力鼓吹、中学生乐于参...
早期新诗的合法性问题和"新诗"的传播是密切相关的。在大学教育尚未普及的背景下,早期新诗在中学的传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科书里的"新诗"篇目的选择、中学教师对于"新诗"的大力鼓吹、中学生乐于参与"新诗"写作实践,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早期新诗与中学教育的密切关系。新诗在中学的传播,既扩大了"新诗"的读者基础,也培养了一批富有潜力的"新诗"作者,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新诗"的话语场地和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新诗
中学
传播
合法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徐志摩诗歌的基督情结
14
作者
蒋利春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1-73,共3页
徐志摩诗中弥漫着基督精神 ,其实他所认同的并非基督教神奇迷离的传说和枯燥乏味的教义 ,而是耶稣那种伟大的人格和精神 。
关键词
徐志摩
诗歌
基督教
博爱
新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涉:典律的生成——当前新诗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
15
作者
沈奇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2,10,共3页
以新诗百年反思为切点,对新诗之"新"重新发问。指认当代新诗问题的关键,在于以随意性不断打破应有的局限,只见探索,不见守护,只求变革,不求整合,造成标准的丧失与本质的匮乏,量的堆积而致品质的稀释。由此提出重涉典律、追寻...
以新诗百年反思为切点,对新诗之"新"重新发问。指认当代新诗问题的关键,在于以随意性不断打破应有的局限,只见探索,不见守护,只求变革,不求整合,造成标准的丧失与本质的匮乏,量的堆积而致品质的稀释。由此提出重涉典律、追寻本体、收摄汉语诗歌之语言根性以求"安身立命"的诗学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标准
典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台新咏》女性美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
1
16
作者
姚晓柏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12-114,共3页
《玉台新咏》着力表现的女性美以往大都被贬斥为庸俗低下,近来却被更多的人重视和欣赏。研究《玉台新咏》中关于女性美的描写,探讨它们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对于纯洁人们的道德、美化人们的心灵是有一定作用的。
关键词
《玉台新咏》
女性美
审美价值
功能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名对初期新诗三条实验路径的论析
被引量:
1
17
作者
李卫涛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初期新诗有三条实验路径 :白话自由诗 ;古典诗歌影响下的格律化诗 ;倾向欧化的诗歌。废名在其诗论中对这三条试验路径分别作了剖析。
关键词
新诗
废名诗论
白话自由诗
格律化诗
欧化诗歌
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诗人对中国新诗理论的探索
18
作者
马嘉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5-37,共3页
浙江诗人在新诗草创期,以自身的努力与探索,壮大了对抗传统旧诗的新诗实力,并且为新诗每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障。
关键词
浙江诗人
新诗
新诗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的复活与复活的诗——1976年诗潮断想
19
作者
严军
王志德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1976年诗潮不仅具有拓荒的意义 ,而且直接影响到新时期的文学创作。这一诗潮的主体是亲历了十年内乱的青年一代 ,其诗歌创作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多于对个体的关怀。但也应该看到 ,他们的怀疑与失望也为后现代审美意识的生成开...
1976年诗潮不仅具有拓荒的意义 ,而且直接影响到新时期的文学创作。这一诗潮的主体是亲历了十年内乱的青年一代 ,其诗歌创作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多于对个体的关怀。但也应该看到 ,他们的怀疑与失望也为后现代审美意识的生成开了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76年
诗潮
天安门
新诗
发展
诗歌
诗歌史
后现代
审美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中国现代诗歌的现实处境
20
作者
陈国宇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13-117,共5页
自从中国现代诗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以来,它采用了有别于古典诗歌的自由体白话新诗形式,在形式上有所革新,打破了旧体诗的种种束缚,推动了新诗的发展,由于社会环境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新诗的发展在各个时期面临着不同的境遇。
关键词
新诗
边缘化
大众文化
文化市场
政治抒情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审新诗与民族诗歌传统关系(专题讨论)
被引量:
9
1
作者
郑敏
方长安
翟兴娥
刘复生
李润霞
邓程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外语系
武汉大学 文学院
德州学院 中文系
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
南开大学 文学院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9-130,共2页
文摘
近百年来的中国诗歌因其发生机制、传播途径,特别是其内在生命体验、思想意蕴和书写方式所呈现出的与民族古典诗歌极为不同的新质,故而被命名为新诗。这一命名,使得它与民族诗歌传统的关系在特定历史时期不断地被人提起。特别是以世界性眼光评说其特征与成就时,有人责难它因切断与民族诗歌传统关系而失去民族个性和汉语独特的张力,有人则认为它的现代性活力正是由于摆脱民族诗歌传统束缚后向外国学习的结果,也有人看到了它与民族诗歌精神之间难以言说的关联所带来的复杂性。与民族诗歌传统的关系确实是考察、言说新诗最重要的角度与话语平台,然而,这一关系因长期以来许多言说者过于激动的情绪而一定程度地被扭曲或膨胀了。言说者个人的许多情绪性话语被阐释到了这一关系之中,不仅使这一关系在评说新诗时的有效性没有被充分利用,而且关系本身也因情绪化阐释而变成了一个问题。 所谓对新诗与民族诗歌传统关系的重审,就是要剥离长期以来积淀、附着于这一关系上的多余话语,回到关系本身,以新诗既有的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未来发展为目的意识,用现代眼光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重新追问。诸如,新诗发生之初,诗人们到底是以怎样一种姿态面对、审视民族诗歌的?他们言说、择取民族诗歌传统时遵循的话语逻辑是什么??
关键词
诗歌传统
新诗
言说
思想意蕴
内在生命
诗歌精神
中国诗歌
情绪性
评说
眼光
Keywords
new
poems
ancient
poems
tradition
modernity
self-examination
分类号
C912.3 [经济管理]
I207.2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晋赠答诗的兴盛及当时诗人的交流心态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晓卫
机构
贵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48-54,共7页
文摘
文人相与赠答之诗 ,始于汉末 ,盛于魏晋。现存魏晋各类诗歌 ,在数量上以赠答诗居第一 ,在质量上 ,赠答诗也堪称上乘。当时诗人以赠答诗为心灵交流的重要手段 ,并赋赠答诗以“新诗”、“嘉诗”等专门名称。这些赠答诗人 ,主要出于邺下文人、正始文人、东吴遗少、二十四友、兰亭诸友等文化群体 ,赠答诗与之相应 ,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魏晋赠答诗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文人的交流状态及复杂的交流心态 ,凸现出魏晋诗人珍惜生命。
关键词
魏晋
赠答诗
新诗
交流心态
个人价值
Keywords
the
Wei
and
the
Jin
Dynasty
poems
as
replying
gifts
new
poems
the
mental
state
for
exchange
personal
values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暴风雨中的行吟——抗战及40年代新诗潮叙论(上)
被引量:
6
3
作者
解志熙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2-70,共19页
文摘
"七七"抗战爆发后的12年间,战争连着革命,时代的暴风骤雨弥天盖地。新诗也在同样风雨兼程而成就辉煌。本文梳理了这12年间的新诗发展脉络,逐一论述了抗战诗歌与讽刺诗歌的兴盛、以"七月"诗派和"反抒情"诗派为代表的左翼诗潮新面目、南北呼应的新古典主义诗潮和现代主义诗潮的新生代,同时也介绍了抗战爆发前后的诗学观念转变以及40年代末的新诗方向之争。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人民革命
新诗
抗战诗潮
左翼诗潮
新古典主义诗潮
现代主义诗潮
Keywords
Anti-Japanese
War
the
people's
revolution
new
poems
trend
of
poems
on
Anti-Japanese
War
neo-
classical
poem
trend
modem
poem
trend
分类号
I207.20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新诗和旧诗的创作问题
被引量:
2
4
作者
夏传才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2002年第1期90-96,共7页
文摘
新体和旧体只是艺术形式问题 ,一种新的诗体出现并不意味着原有的诗体消亡 ,在一个长时期内仍将并存并荣。“五四”开创的新体诗当前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在继承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革新、吸取中外艺术精华、创作新时代的诗篇 。
关键词
新诗
旧诗
革新
方向
Keywords
new
poems
old
poems
innovate
orientation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苏轼诗中的“新诗”——兼谈北宋赠答唱和诗的文学生成机制
5
作者
管琴
机构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95,242,243,共16页
文摘
宋代诗人中,苏轼是在诗中写及“新诗”非常突出的一位。其“新诗”往往并不孤起,而有紧密的诗人群体与创作机制的联结。这种来往互赠,促发了一种新的书写机制与文学情境。苏轼的“新诗”常与“故人”一并出现,构造有生命力的诗歌表达和文学场景,传递出经时间汰洗、却久而弥坚的美感。苏轼在大量唱和诗中提及“新诗”,形成诗中诗的结构,这与一般论诗诗有所区别。几种“新诗”类型的单独或结合使用,使唱和诗歌文本的接收与投答自然形成一种生动的文学生态,彼此之间产生深刻的关联。与宋代的其他诗人相比,苏轼的诗歌技巧更多元,审美风格也有代表性。对“新诗”的形容与对方的撰写固然有密切的关系,也符合赠答唱和诗的机制,但“新诗”联缀的并非泛泛称颂,而往往寄寓其文学理想。此外,“新诗”与“清诗”某些时候可以互相替代,形成互文。
关键词
苏轼
新诗
赠答诗
唱和诗
清诗
Keywords
SU
Shi
new
poems
dedicated
and
responded
poems
serial
versifying
fresh
poem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五四时期惠特曼诗歌的译介及其对新诗的影响
被引量:
2
6
作者
唐姿
机构
湖南怀化学院外语系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6-158,共3页
文摘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促使文学走向现代化,国外文学对新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惠特曼以及欧美新旧大陆各种流派对于“五四”当年及其以后的许多诗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惠特曼在中国“五四”时期的翻译及接受情况,可以看出翻译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
惠特曼
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诗
Keywords
Whitman
the
May
4th
movement
of
new
culture
new
poems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诗现代化想象与重构
被引量:
2
7
作者
龙扬志
机构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4期78-84,共7页
文摘
现代化问题是20世纪中国人集体面临的生存境况,新诗无理由设置某种标准(如学院派的难度写作)排斥有关现代化的想象。寻找精英文学的现代化与普通民众的现代化交集,解构现代主义诗歌对现代化的精英化、线性化的内涵独占,还原新诗的历史复杂进程,既是重构新诗现代化想象的可能性所在,也是赋予20世纪新诗及其历史"进化"研究的学术动力。
关键词
新诗
现代化
话语
重构
Keywords
new
poems
modernization
discourse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20年新诗选本出版的回眸与评说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春
机构
桂林晚报
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6-23,共8页
文摘
1985年是新时期中国诗歌的分水岭,此前以"朦胧诗人"为主,此后"第三代"、"中间代"、"70后"诗人相继浮出水面,并逐步取代了"朦胧诗人"的"弄潮儿"地位。1990年代以后,诗歌写作的分化更为明显,"命名"进一步增加,一些不同命名的诗歌团体均推出了代表各自诗歌观念的选本。而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和追求市场效益,各出版社纷纷出版以年度为标志的诗歌精选,形成新世纪以来浩浩荡荡的"年选出版大潮",因为要与市场接轨,先锋和探索性的诗歌在出版物中被弱化,编选者不得不在艺术与市场之间达成某种妥协。而由于出版制度的相对宽松,一些个人和团体开始介入诗歌选本的编辑出版之中。所有这一切,形成了当前诗歌出版物的众语喧哗的局面。
关键词
新诗
出版
朦胧诗
第三代诗歌
中间代
年选
Keywords
new
poems
anthology
obscure
avant-garde
poetry
the
3rd
generation
poetry
yearly
selected
works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意象派诗歌的文体源流及对新诗革命和新诗文体的影响
9
作者
王珂
代绪宇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0-85,共6页
基金
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1-2002规划项目。
文摘
意象派诗歌是英语诗歌中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诗",但是只是对格律体英语诗歌作了并不极端的文体改良。由于意象派诗歌运动发生时先于中国的新诗革命,并在二十年代持续发展,对此期的中国新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新诗革命,还影响了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新诗。意象派诗歌不仅促进了汉语诗歌的非格律化,特别是新诗革命时期中国的白话诗改革者出于政治及文化革命的需要,有意识地夸大了意象派诗歌对格律诗体的革命性,也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新诗的过度口语化和诗体形式的过度散文化,对诗的排列的重视和意象的运用都使新诗更有诗性。
关键词
意象派诗歌
新诗
自由诗
诗体
Keywords
imagery
poetry
new
poems
free
poems
prosody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闻一多:诗画歌吟——闻一多与新诗绘画美关系述略
被引量:
1
10
作者
江锡铨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9-72,共4页
文摘
闻一多提出的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新诗美学理论创见。本文从新诗绘画美的美学内涵与“诗中有画”诗学传统的辩证联系,新诗绘画美的两个主要美学要素———廓线与色彩的艺术体现等几个方面,论析了闻一多在新诗绘画美的理论倡导和艺术实践中的探索与贡献。
关键词
闻一多
新诗
“三美”
绘画美
诗中有画
Keywords
Wen
Yiduo
new
poems
"three
beauty"
beauty
of
painting
existence
of
painting
inside
poems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找个好理由——从教学现场看“好诗”
被引量:
1
11
作者
洪淑苓
机构
台湾大学中文系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8-63,共6页
文摘
论文透过现代诗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对诗的喜好,并由此思考什么是"好诗"。依据学生对白灵主编《九十一年诗选》的讨论稿以及本人"现代女诗人作品选"的课程响应,可知学生喜爱的作品有四个特点:一,文字浅显可读,简洁顺畅,较易吸引学生阅读;二,题材、主题可亲近,较易引起经验上的共鸣;三,以抒情为主,表达亲情或爱情的作品,学生最易进入诗境;四,具有象征性、思考性的诗,可以让不喜风花雪月的学生,从知性的角度去欣赏诗。
关键词
现代诗
年度诗选
女诗人
教学
好诗
新诗
Keywords
modern
Chinese
verse
annual
selected
works
of
modern
Chinese
verse
female
poets
teaching
good
poems
new
poems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暴风雨中的行吟——抗战及40年代新诗潮叙论(下)
被引量:
1
12
作者
解志熙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2-30,共19页
文摘
抗战爆发后的12年间,战争连着革命,时代的暴风骤雨弥天盖地。新诗也在同样风雨兼程而成就辉煌。本文梳理了这12年间的新诗发展脉络,逐一论述了抗战诗歌与讽刺诗歌的兴盛、以"七月"诗派和"反抒情"诗派为代表的左翼诗潮新面目、南北呼应的新古典主义诗潮和现代主义诗潮的新生代,同时也介绍了抗战爆发前后的诗学观念转变以及40年代末的新诗方向之争。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人民革命
新诗
抗战诗潮
左翼诗潮
新古典主义诗潮
现代主义诗潮
Keywords
Anti-Japanese
War
people's
revolution
new
poems
Anti-Japanese
War
poem
trend
left
poem
tread
neoclassical
poem
trend
modernism
poem
trend
分类号
I207.20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早期新诗在中学的传播
被引量:
1
13
作者
伍明春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9-122,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B2038)
文摘
早期新诗的合法性问题和"新诗"的传播是密切相关的。在大学教育尚未普及的背景下,早期新诗在中学的传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科书里的"新诗"篇目的选择、中学教师对于"新诗"的大力鼓吹、中学生乐于参与"新诗"写作实践,从不同层面反映了早期新诗与中学教育的密切关系。新诗在中学的传播,既扩大了"新诗"的读者基础,也培养了一批富有潜力的"新诗"作者,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新诗"的话语场地和合法性。
关键词
早期新诗
中学
传播
合法性
Keywords
new
poems
middle
school
dissemination
legal
status
分类号
G62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徐志摩诗歌的基督情结
14
作者
蒋利春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1-73,共3页
文摘
徐志摩诗中弥漫着基督精神 ,其实他所认同的并非基督教神奇迷离的传说和枯燥乏味的教义 ,而是耶稣那种伟大的人格和精神 。
关键词
徐志摩
诗歌
基督教
博爱
新诗
Keywords
Xu
Zhimo
Christianity
universal
love
new
poem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涉:典律的生成——当前新诗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
15
作者
沈奇
机构
西安财经学院
出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2,10,共3页
文摘
以新诗百年反思为切点,对新诗之"新"重新发问。指认当代新诗问题的关键,在于以随意性不断打破应有的局限,只见探索,不见守护,只求变革,不求整合,造成标准的丧失与本质的匮乏,量的堆积而致品质的稀释。由此提出重涉典律、追寻本体、收摄汉语诗歌之语言根性以求"安身立命"的诗学命题。
关键词
新诗
标准
典律
Keywords
new
poems
standard
rules
and
forms
of
classical
poetic
compositions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台新咏》女性美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
1
16
作者
姚晓柏
机构
湖南女子学院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12-114,共3页
文摘
《玉台新咏》着力表现的女性美以往大都被贬斥为庸俗低下,近来却被更多的人重视和欣赏。研究《玉台新咏》中关于女性美的描写,探讨它们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对于纯洁人们的道德、美化人们的心灵是有一定作用的。
关键词
《玉台新咏》
女性美
审美价值
功能作用
Keywords
"
new
poems
"
female
beauty
aesthetic
value
functional
role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名对初期新诗三条实验路径的论析
被引量:
1
17
作者
李卫涛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新诗研究所
出处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文摘
初期新诗有三条实验路径 :白话自由诗 ;古典诗歌影响下的格律化诗 ;倾向欧化的诗歌。废名在其诗论中对这三条试验路径分别作了剖析。
关键词
新诗
废名诗论
白话自由诗
格律化诗
欧化诗歌
中国
Keywords
new
poems
the
There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Feiming′s
Poetry
Theory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诗人对中国新诗理论的探索
18
作者
马嘉
机构
浙江万里学院
出处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5-37,共3页
文摘
浙江诗人在新诗草创期,以自身的努力与探索,壮大了对抗传统旧诗的新诗实力,并且为新诗每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保障。
关键词
浙江诗人
新诗
新诗理论
Keywords
poets
from
ZheJiang
province
new
poems
the
theories
of
new
poetr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的复活与复活的诗——1976年诗潮断想
19
作者
严军
王志德
机构
江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淮海工学院中文系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文摘
1976年诗潮不仅具有拓荒的意义 ,而且直接影响到新时期的文学创作。这一诗潮的主体是亲历了十年内乱的青年一代 ,其诗歌创作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多于对个体的关怀。但也应该看到 ,他们的怀疑与失望也为后现代审美意识的生成开了先河。
关键词
1976年
诗潮
天安门
新诗
发展
诗歌
诗歌史
后现代
审美意识
Keywords
the
year
1976
the
poetic
trend
Tian
An
Men
new
poems
revival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中国现代诗歌的现实处境
20
作者
陈国宇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13-117,共5页
文摘
自从中国现代诗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以来,它采用了有别于古典诗歌的自由体白话新诗形式,在形式上有所革新,打破了旧体诗的种种束缚,推动了新诗的发展,由于社会环境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新诗的发展在各个时期面临着不同的境遇。
关键词
新诗
边缘化
大众文化
文化市场
政治抒情诗
Keywords
new
poems
marginalization
mass
culture
cultural
market
political
lyric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审新诗与民族诗歌传统关系(专题讨论)
郑敏
方长安
翟兴娥
刘复生
李润霞
邓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魏晋赠答诗的兴盛及当时诗人的交流心态
王晓卫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暴风雨中的行吟——抗战及40年代新诗潮叙论(上)
解志熙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7
6
原文传递
4
关于新诗和旧诗的创作问题
夏传才
《河北学刊》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苏轼诗中的“新诗”——兼谈北宋赠答唱和诗的文学生成机制
管琴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试论五四时期惠特曼诗歌的译介及其对新诗的影响
唐姿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新诗现代化想象与重构
龙扬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近20年新诗选本出版的回眸与评说
刘春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意象派诗歌的文体源流及对新诗革命和新诗文体的影响
王珂
代绪宇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闻一多:诗画歌吟——闻一多与新诗绘画美关系述略
江锡铨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找个好理由——从教学现场看“好诗”
洪淑苓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暴风雨中的行吟——抗战及40年代新诗潮叙论(下)
解志熙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7
1
原文传递
13
论早期新诗在中学的传播
伍明春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徐志摩诗歌的基督情结
蒋利春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重涉:典律的生成——当前新诗问题的几点思考
沈奇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玉台新咏》女性美的价值探析
姚晓柏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废名对初期新诗三条实验路径的论析
李卫涛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浙江诗人对中国新诗理论的探索
马嘉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诗的复活与复活的诗——1976年诗潮断想
严军
王志德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试论中国现代诗歌的现实处境
陈国宇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