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和羊粪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多糖含量及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郑海霞 齐莎 +3 位作者 Kolbl Angelika 赵小蓉 李贵桐 林启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98-1301,共4页
采用三氟乙酸(TFA)水解、糖醇乙酸酯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多糖含量,研究了内蒙古羊草草原围栏封育并连续5年施用氮肥和羊粪的表层土壤的多糖含量和组成特征。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氮肥显著降低土壤多糖含量6%~19%;施用羊粪显著提高土... 采用三氟乙酸(TFA)水解、糖醇乙酸酯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多糖含量,研究了内蒙古羊草草原围栏封育并连续5年施用氮肥和羊粪的表层土壤的多糖含量和组成特征。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氮肥显著降低土壤多糖含量6%~19%;施用羊粪显著提高土壤多糖含量20%。施氮肥或羊粪都降低了(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木糖)(GM/AX)和甘露糖/木糖(M/X)的比例,表明施肥降低了微生物多糖对土壤多糖的贡献,但是施氮肥的土壤降低幅度大于施羊粪的土壤。这表明,长期施氮肥和羊粪都将改变土壤多糖含量和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的土壤 土壤多糖 气相色谱 GM/AX
原文传递
果胶降解与采后果实质地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倩倩 付佳璇 +1 位作者 赵玉梅 曹建康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8-307,共10页
果胶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细胞结构起着重要作用。果胶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质地变化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果胶的一般化学结构、结构模型、采后果实果胶的含量与组分变化、中性糖组成与多聚物纳米结构的变化,总结了... 果胶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细胞结构起着重要作用。果胶与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质地变化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果胶的一般化学结构、结构模型、采后果实果胶的含量与组分变化、中性糖组成与多聚物纳米结构的变化,总结了采后不同质地变化类型果实的果胶降解模式,为深入认识果胶代谢在不同质地变化类型果实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结构 溶解性 中性糖 降解 质地变化
下载PDF
桑叶多糖中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3
作者 杨鸿玲 李淑芬 贾冬冬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1-304,共4页
目的:建立间羟基联苯法和蒽酮硫酸法分别测定桑叶多糖中糖醛酸和中性糖的含量,并通过校正扣除糖醛酸对中性糖测定的干扰。方法:间羟基联苯法测定条件:四硼酸钠-硫酸溶液的用量为6.0 mL,加热时间为10 min,间羟基联苯加入量为100μL,显色... 目的:建立间羟基联苯法和蒽酮硫酸法分别测定桑叶多糖中糖醛酸和中性糖的含量,并通过校正扣除糖醛酸对中性糖测定的干扰。方法:间羟基联苯法测定条件:四硼酸钠-硫酸溶液的用量为6.0 mL,加热时间为10 min,间羟基联苯加入量为100μL,显色时间为40 min,测定波长为525 nm。蒽酮硫酸法测定条件:硫酸蒽酮试剂的用量为4.0 mL,加热时间为10 min,显色时间为10 min,测定波长为626 nm。结果:间羟基联苯法和蒽酮硫酸法,分别在浓度为1.34×10-2~4.77×10-2mg·mL-1(r=0.9998)与2.13×10-2~8.43×10-2mg·mL-1(r=0.9995)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两种方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及103.7%;重复性的RSD分别为3.6%和2.8%。此外有效地对中性糖与糖醛酸之间的影响进行了校正。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桑叶多糖的质量控制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多糖 糖醛酸 中性糖
原文传递
不同水解方法对土壤中性糖和氨基糖含量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威 何红波 +3 位作者 解宏图 白震 张旭东 张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67-1071,共5页
碳水化合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和特性对土壤性质有很大的影响。水解试剂的选择对土壤碳水化合物测定的准确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首次研究了不同水解方法测定土壤中性糖和氨基糖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中性糖的最佳... 碳水化合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和特性对土壤性质有很大的影响。水解试剂的选择对土壤碳水化合物测定的准确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首次研究了不同水解方法测定土壤中性糖和氨基糖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中性糖的最佳水解条件为4mol·L-1三氟乙酸(TFA)在105℃下水解4h,氨基糖的最佳水解条件为6mol·L-1HCl在105℃下水解8h。此外文章实现了8种中性糖(核糖、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和4种氨基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氨基甘露糖和胞壁酸)同时在DM-1毛细管气相色谱柱上的基线分离且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该实验的研究将为土壤中性糖和氨基糖的同时分析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糖 氨基糖 水解 土壤 气相色谱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颗粒有机质中中性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彬 杜介方 +3 位作者 解宏图 李维福 王连峰 张旭东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7-621,共5页
以东北黑土为材料,研究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土壤颗粒有机质(POM)中中性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POM中中性糖的总量且中性糖的总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单施化肥没有明显的变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显... 以东北黑土为材料,研究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对土壤颗粒有机质(POM)中中性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POM中中性糖的总量且中性糖的总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单施化肥没有明显的变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显著增加POM中中性糖的含量,但中性糖含量并不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有机肥与化肥间的交互作用能够削弱有机肥施用量对POM中中性糖含量的主导作用。单施有机肥有利于POM中植物源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单施化肥对两种来源的中性糖的影响基本一致;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有利于POM中植物源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POM的活性,能为微生物活动提供更多的碳源和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黑土 颗粒有机质 中性糖
原文传递
中性糖在土壤中的来源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程竹 贾娟 +2 位作者 戴国华 马田 冯晓娟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4-295,共12页
糖类(即碳水化合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生物化学降解形成不同结构的单糖。土壤中的中性单糖也叫中性糖,主要包括木糖、核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和鼠李糖。其中,植物来源的糖主要为五碳糖,如木糖和阿... 糖类(即碳水化合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生物化学降解形成不同结构的单糖。土壤中的中性单糖也叫中性糖,主要包括木糖、核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和鼠李糖。其中,植物来源的糖主要为五碳糖,如木糖和阿拉伯糖;微生物来源的糖主要包括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鼠李糖等六碳糖。研究中常利用六碳糖和五碳糖的比例指示微生物和植物对土壤有机碳的相对贡献。中性糖是微生物重要的碳源和能量来源,在团聚体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文整合了近30年土壤中性糖的研究进展,对比了提取中性糖的常用方法,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土壤组分中中性糖的含量、来源和周转特征,综述了影响中性糖含量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中性糖在耕地土壤中的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均显著低于针叶林、阔叶林、草地和灌丛4种土地利用类型。(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木糖)(GM/AX)在不同土地利用间差异不显著,而(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RF/AX)则表明草地土壤中的微生物来源的中性糖含量高于针叶林和耕地。不同密度的土壤组分中,轻质组分中中性糖的含量比重质组分高,重质组分中微生物来源的中性糖较多;就不同粒径(或团聚体)而言,黏粒(或微团聚体)中微生物来源的中性糖含量更丰富。有关影响土壤中性糖含量和分布的因素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人为活动(如耕种和放牧等),而有关温度、降水等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中性糖 来源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藻类水华对太湖梅梁湾不同粒径有机组分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叶琳琳 史小丽 +4 位作者 于洋 张民 金苗 刘一兰 孔繁翔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62-667,共6页
运用过滤和切向流超滤系统,分离得到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每月的太湖梅梁湾不同粒径水体有机物,测定了水体中颗粒态有机碳,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可溶解性有机碳的含量,并同步分析了叶绿素浓度,水体中各种有机物的碳氮比值和中性单糖含量.... 运用过滤和切向流超滤系统,分离得到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每月的太湖梅梁湾不同粒径水体有机物,测定了水体中颗粒态有机碳,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可溶解性有机碳的含量,并同步分析了叶绿素浓度,水体中各种有机物的碳氮比值和中性单糖含量.对不同形态有机碳浓度的比较发现颗粒态有机碳是太湖碳存在的主要形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浓度与颗粒态有机碳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浮游植物是颗粒态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此外高分子量可溶性有机物的碳氮比值和中性单糖含量均相对较高,这表明该有机碳的生物可利用性比其它形态的水体有机碳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梁湾 碳氮比值 中性单糖 切向流超滤系统
原文传递
比色法测定滇黄精的中性糖和酸性糖含量
8
作者 顾健 羌苏锐 刘江云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12期20-22,共3页
目的间羟基联苯法与蒽酮-硫酸法联用测定滇黄精中性糖与酸性糖的含量。方法间羟基联苯法测定条件:四硼酸钠-硫酸溶液6.0 ml,加热6 min,加入1.5 mg/ml的间羟基联苯溶液100μl,显色40 min,于525 nm下测定吸光度。蒽酮-硫酸法测定条件:2.0 ... 目的间羟基联苯法与蒽酮-硫酸法联用测定滇黄精中性糖与酸性糖的含量。方法间羟基联苯法测定条件:四硼酸钠-硫酸溶液6.0 ml,加热6 min,加入1.5 mg/ml的间羟基联苯溶液100μl,显色40 min,于525 nm下测定吸光度。蒽酮-硫酸法测定条件:2.0 g/ml的硫酸-蒽酮溶液4.0 ml,沸水浴显色10 min,于625 nm下测定吸光度。结果采用上述方法,测定PK-F1~PK-F3三个样品的中性总糖含量(以葡萄糖计)依次为78.0%、66.9%、64.5%;测定PK-F1~PK-F3三个样品的糖醛酸含量(以半乳糖醛酸计)依次为28.3%、16.2%、4.93%。结论该法准确便捷,为滇黄精多糖的中性糖和酸性糖测定的有效方法,可联合测定滇黄精中性糖和酸性糖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中性糖 糖醛酸 间羟基联苯法 蒽酮-硫酸法 含量
下载PDF
亚热带水库沉积物钻孔中有机质的历史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9
作者 段丹丹 李海燕 +3 位作者 郑太辉 黄文 杨余 冉勇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0-627,共8页
氢指数(HI)是重要的有机质评价参数,能够反映沉积有机质中脂肪大分子物质的相对含量,并用于反演水生生态系统的历史初级生产力,有助于研究藻类生产力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为了探讨氢指数的环境指示作用,选择了亚热带的3座水库作为研究对... 氢指数(HI)是重要的有机质评价参数,能够反映沉积有机质中脂肪大分子物质的相对含量,并用于反演水生生态系统的历史初级生产力,有助于研究藻类生产力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为了探讨氢指数的环境指示作用,选择了亚热带的3座水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ock-Eval热解与生物标志物-中性糖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技术,研究了沉积钻孔有机质的来源与特征;并结合210Pb和137Cs定年技术,综合运用氢指数和总糖含量对水库的初级生产力进行了重建。结果表明:中富营养的增塘和联安水库沉积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浮游藻类,且受降解的程度较小,而贫营养的新丰江水库钻孔下层有机质主要是受降解作用或陆源高等植物等的影响。近年来,3个水库的HI值都有显著性的增加,且与其对应的总糖含量以及近50年来的滑动平均温度都高度的相关,说明这些水库都经历了气候变暖所引起的初级生产力增长。同时,升高的水库生产力扩大了沉积物剖面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水库 沉积有机质 氢指数 中性糖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亚平 周鸿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07-211,共5页
综述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的方法,以期为更准确的测定糖醛酸含量提供一定的参考。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含量测定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常见方法有光谱法和色谱法。光谱法有吡唑-硫酸法、间羟基联苯法及3,5-... 综述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的方法,以期为更准确的测定糖醛酸含量提供一定的参考。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含量测定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常见方法有光谱法和色谱法。光谱法有吡唑-硫酸法、间羟基联苯法及3,5-二甲基苯酚法、色谱法有气相色谱法、分子体积排阻液相色谱法及阴离子液相色谱法。不同方法的测试条件及准确度各有差别。光谱法操作简单,但干扰因素多,测定结果偏离理论值较大,且测得的是总糖醛酸的含量;色谱法能够确地测定出不同种类的糖醛酸含量,其中高效阴离子液相色谱法不需要衍生化,是未来测定糖醛酸含量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糖醛酸 中性糖 含量测定 光谱法 色谱法
下载PDF
东海表层沉积物中中性糖的赋存特征及其在有机质降解中的指示
11
作者 张桂成 梁生康 +1 位作者 石晓勇 王修林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7-756,共10页
中性糖作为有机质的重要组分,其丰度和组成对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和降解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在对2009年和2010年采集自东海的24个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和中性糖组成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性糖... 中性糖作为有机质的重要组分,其丰度和组成对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和降解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在对2009年和2010年采集自东海的24个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和中性糖组成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性糖及其组分在指示东海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和降解程度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东海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TOC)和中性糖(NS)含量较高,分别为66.8—1441.7?mol/g和0.40—4.87?mol/g,平均浓度分别为(409.4?55.2)?mol/g和(3.07?0.31)?mol/g,NS占有机碳的碳摩尔百分数为1.88%—8.93%;随着沉积物粒径增大,TOC、NS含量降低,NS中的葡萄糖组分摩尔百分数增大,而半乳糖、甘露糖和木糖组分摩尔百分比减小,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程度增大。同时发现,葡萄糖和海藻糖的摩尔分数之和与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的摩尔分数之和的比值可作为判断沉积有机物降解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沉积有机物的生物降解程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表层沉积物 有机碳 中性糖 生物降解
下载PDF
一种测定酸性多糖中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23
12
作者 许会生 张铁军 +4 位作者 赵广荣 龚苏晓 杨俊红 吴延吉 王文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97-19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酸性多糖中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制备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的标准曲线和相互干扰曲线,联立方程来计算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结果:在测定糖含量时糖醛酸和中性糖相互干扰,而本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酸性多糖中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制备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的标准曲线和相互干扰曲线,联立方程来计算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结果:在测定糖含量时糖醛酸和中性糖相互干扰,而本方法可以消除干扰,得出糖醛酸和中性糖的真实含量。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专属性强,是理想的糖醛酸和中性糖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醛酸 中性糖 多糖 含量测定方法
下载PDF
蓝桉树龄对化学组成及其硫酸盐法制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益民 伍红 +1 位作者 郑志彤 赖燕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1-26,共6页
蓝桉是最适合制浆造纸工业要求的优良树种之一 ,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不仅得率高 ,而且耗碱量也低。蓝桉的制浆性能与其树龄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选择树龄分别为 6年、10年和 18年的蓝桉为实验材料 ,一方面通过硫酸盐法蒸煮实验了解它... 蓝桉是最适合制浆造纸工业要求的优良树种之一 ,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不仅得率高 ,而且耗碱量也低。蓝桉的制浆性能与其树龄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选择树龄分别为 6年、10年和 18年的蓝桉为实验材料 ,一方面通过硫酸盐法蒸煮实验了解它们的制浆特性 ,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原料化学组分探讨影响制浆特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 ,在用碱量相同的条件下 ,卡伯值的顺序为 6年生 >10年生 >18年生。而在相同卡伯值下 ,纸浆得率的顺序为 18年生 >10年生 >6年生。造成不同树龄蓝桉之间制浆特性上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NaOH可溶成分含量、综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以及中性糖组成方面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桉 硫酸盐法 制浆 中性糖 造纸 纸浆 木浆
下载PDF
百合(Lilium brownii)粉的物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KAIN Regena +4 位作者 Juliana 王璋 Sonda T S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8,共4页
研究了百合粉的化学、物理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百合粉主要由淀粉和少量蛋白质组成,含硫氨基酸在百合磷茎含量很少,单糖组成主要是葡萄糖.对百合粉的功能特性如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等的研究表明,其可用于一些食品的加工.从... 研究了百合粉的化学、物理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百合粉主要由淀粉和少量蛋白质组成,含硫氨基酸在百合磷茎含量很少,单糖组成主要是葡萄糖.对百合粉的功能特性如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等的研究表明,其可用于一些食品的加工.从百合粉中分离出的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在2.91×102~1.02×10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粉 物化性质 功能特性 食品 应用 中性糖 吸油性 吸水性
下载PDF
蓝桉的树龄与化学组成及硫酸盐法制浆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益民 伍红 +1 位作者 郑志彤 赖燕明 《广东造纸》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0,共4页
蓝桉是最适合制浆造纸工业要求的优良树种之一,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不仅得率高,而且耗碱量也低。蓝桉的制浆性能与其树龄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选择了三种树龄分别为6年、10年和18年的蓝桉为实验材料,一方面通过硫酸盐法蒸煮实... 蓝桉是最适合制浆造纸工业要求的优良树种之一,在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不仅得率高,而且耗碱量也低。蓝桉的制浆性能与其树龄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选择了三种树龄分别为6年、10年和18年的蓝桉为实验材料,一方面通过硫酸盐法蒸煮实验了解它们制浆特性,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原料化学组分探讨影响制浆特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用碱量相同的条件下,卡伯值的顺序为6年生>10年生>18年生。而在相同卡伯值下,纸浆得率的顺序为18年生>10年生>6年生。造成不同树龄蓝桉之间制浆特性上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1%NaOH可溶成分含量、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以及中性糖组成方面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木 树龄 硫酸盐法 蒸煮 化学组成 蓝桉 制浆
下载PDF
长白山不同海拔梯度森林土壤中性糖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秋香 张彬 +2 位作者 何红波 张旭东 程维信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77-1783,共7页
2010年7月,采集长白山北坡5个典型植被带(阔叶红松林、明针叶林、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林下土壤,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下森林土壤的中性单糖分布、数量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中性糖来源差异探讨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化学积累机制.结果表... 2010年7月,采集长白山北坡5个典型植被带(阔叶红松林、明针叶林、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林下土壤,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下森林土壤的中性单糖分布、数量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中性糖来源差异探讨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化学积累机制.结果表明:在长白山不同海拔梯度下,森林土壤的中性糖差异显著,中性糖来源碳在土壤有机碳(SOC)中的相对含量为80.55~170.63 mg.g-1,并且随海拔升高呈递增的趋势.采用多元线性拟合分析发现,生长季平均气温是影响土壤中性糖相对含量的主要因素,低温有助于中性糖的积累.土壤中(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木糖)为1.62~2.28,且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说明土壤中微生物来源中性糖的贡献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微生物熵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说明低温条件下微生物活性下降而对外源碳的利用效率提高,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转化后,以微生物同化物的形式固存于土壤中,从而增加了微生物来源中性糖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海拔 中性糖 植物和微生物贡献 微生物代谢熵
原文传递
离子色谱HPAEC-PAD法测定杨树细胞壁非纤维素单糖组分
17
作者 金小玲 吴慧敏 +3 位作者 杨潮锋 张进 卢孟柱 曾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7-793,共7页
为建立杨树(Populus spp.)细胞壁中非纤维素单糖的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方法(HPAEC-PAD),通过对分离条件的优化,细胞壁中主要9种单糖可以通过一次进样,达到基线分离的效果。试验采用Dionex CarboPac^(TM)PA100(4 mm×250 mm)... 为建立杨树(Populus spp.)细胞壁中非纤维素单糖的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方法(HPAEC-PAD),通过对分离条件的优化,细胞壁中主要9种单糖可以通过一次进样,达到基线分离的效果。试验采用Dionex CarboPac^(TM)PA100(4 mm×250 mm)分析柱,以氢氧化钠为淋洗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的色谱条件,测定不同杨树种类细胞壁中单糖组分。结果表明,9种主要细胞壁单糖在0.5~150.0 mg·L^(-1)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0~0.9993,方法的重现性(RSD)为1.09%~3.96%,加标回收率为91.32%~109.25%,最低检出限为1.57×10^(-3)~1.41×10^(-2)mg·L^(-1)。试验结果表明杨树组培苗茎段细胞壁中半乳糖醛酸占比最高,其次为木糖,葡萄糖醛酸占比最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可用于杨树及其他物种细胞壁中单糖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细胞壁 离子色谱 中性糖 糖醛酸
下载PDF
植物多糖中糖醛酸和中性糖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辉 和娴娴 李浩然 《食品工程》 2011年第2期50-53,共4页
综述植物多糖组分中糖醛酸和中性糖定性及定量的各种分析检测方法,并进行分类比较。
关键词 糖醛酸 中性糖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甜菜果胶中性糖的水解方法及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淑娟 王智明 +3 位作者 郭晓明 李太鸿 艾超 郭筱兵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3-59,共7页
为测定甜菜果胶中性糖的种类及含量,建立了针对甜菜果胶中性糖的两步水解法.该法采用果胶酶、三氟乙酸(TFA)依次水解甜菜果胶的中性糖.首先,甜菜果胶被果胶酶水解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组分;其次,在TFA作用下,中性单糖从甜菜果胶分子上... 为测定甜菜果胶中性糖的种类及含量,建立了针对甜菜果胶中性糖的两步水解法.该法采用果胶酶、三氟乙酸(TFA)依次水解甜菜果胶的中性糖.首先,甜菜果胶被果胶酶水解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组分;其次,在TFA作用下,中性单糖从甜菜果胶分子上逐步释放到水解液中.在受试的3种商业酶制剂中,果胶酶Rapidase C80因其酶解效果好、内源性单糖少等优点被选为目的果胶酶.研究结果表明,C80的最适酶解条件为50℃、pH5、15 h.在C80酶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TFA浓度、酸解温度、酸解时间对中性糖水解效果的影响.综合评价中性糖水解率与降解率的关系后,确定适宜的TFA浓度、温度、时间分别为1 mol/L、110℃、4 h.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AEC)分析结果表明,两步水解法对鼠李糖的水解效果显著,且该法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能够满足甜菜果胶中性糖定量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果胶 中性糖 两步水解 离子色谱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豆皮水溶性多糖中果胶的分离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群飞 安宁 +3 位作者 于丹 孙姿姿 魏玉良 迟玉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96,共5页
目的:豆皮水溶性多糖中含有果胶组分,探究一种适合工业生产的高效分离果胶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A)、钙化pH值(B)、水洗次数(C)、酸化pH值(D)4个因素对果胶和中性糖纯度的影响。结果:四因... 目的:豆皮水溶性多糖中含有果胶组分,探究一种适合工业生产的高效分离果胶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A)、钙化pH值(B)、水洗次数(C)、酸化pH值(D)4个因素对果胶和中性糖纯度的影响。结果:四因素对果胶纯度的影响均大于对中性糖纯度的影响;对果胶纯度影响主次顺序为C>A>B>D,而对中性糖纯度影响主次顺序为A>B>C>D,综合考虑确定最优分离条件为A1B2C3D2,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5%、钙化pH 8、水洗5次、酸化pH 2。在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实际得到的果胶纯度高达85.48%,得率为31.3%;中性糖纯度高达80.01%,得率为64.9%。结论:方法有效实用,操作简便,成本低,绿色无污染,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皮水溶性多糖 分离 果胶 中性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