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4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7
1
作者 吴汉妮 孙晖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1-373,共3页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36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 ,结合血液流变学、下肢血管多普勒、肌电图检测评价疗效。结果 高压氧治疗后 ,血液粘度显著降低 (P <0 .0 1 ) ;肢...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36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 ,结合血液流变学、下肢血管多普勒、肌电图检测评价疗效。结果 高压氧治疗后 ,血液粘度显著降低 (P <0 .0 1 ) ;肢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显示 ,下肢血管血流明显加快 (P <0 .0 1 ) ;神经电生理异常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足部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 ,有助于糖尿病足尽早康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高压氧疗法 血液流变学 多普勒超声检查 神经电生理
原文传递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34
2
作者 侯静雯 侯志梅 +1 位作者 王娜 李坤 《医学综述》 2017年第5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伴DPN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80例)和...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伴DPN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80例)和甲钴胺组(78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效控制血糖、血压等,其中甲钴胺组单独给予甲钴胺治疗,每次0.5 mg,每日3次,饭前口服,联合治疗组在甲钴胺组基础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每次50 mg,每日3次,饭前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评分(TSS)、右侧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以及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SS均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TSS较甲钴胺组更低[(0.94±0.34)分比(1.40±0.51)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的传导速度明显增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运动支及感觉支)的传导速度较甲钴胺组更快[腓总神经(47.2±0.9)m/s比(39.9±1.2)m/s,(44.2±1.5)m/s比(34.8±0.9)m/s;正中神经(51.3±1.0)m/s比(45.0±0.9)m/s,(45.0±1.9)m/s比(39.5±1.0)m/s](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SOD水平升高、丙二醛水平和Hcy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钴胺组患者的SOD水平升高、丙二醛水平降低(P<0.05),但Hc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SOD水平较甲钴胺组更高[(85.1±1.3)U/L比(74.1±0.7)U/L],丙二醛和Hcy水平较甲钴胺组更低[(3.27±0.19)μmol/L比(3.93±0.20)μmol/L,(20.9±8.6)μmol/L比(28.0±11.6)μmol/L](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治疗组患者有2例发生恶心、呕吐,未停药,2 d后上述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依帕司他 甲钴胺 神经传导
下载PDF
针刺夹脊穴及督脉穴对急性脊髓损伤神经传导通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陈荣良 杜伟斌 全仁夫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4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夹脊穴及督脉穴对急性脊髓损伤神经传导通路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兔80只,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针刺穴位组、甲基强的松龙(MP)疗法组,每组16只,... 目的探讨针刺夹脊穴及督脉穴对急性脊髓损伤神经传导通路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清洁级新西兰兔80只,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针刺穴位组、甲基强的松龙(MP)疗法组,每组16只,造模成功后进行MR检测鉴定。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不予任何治疗。针刺组、MP冲击疗法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脊髓中度损伤模型后,针刺组给予夹脊穴及督脉穴电针治疗,采用连续脉冲,频率2 Hz,输出电流0.6~1 m A,每次30 min,每日1次,共7次;MP疗法组造模后即按30 mg/kg首剂静注1次,1 h后即开始应用按5.4 mg/kg计算23 h总量,分4次静脉注射。1周后对各组兔子进行一般行为,神经功能,损伤截段HE染色,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评价和对比。结果在精神状况、反应能力、活动度方面,术后7 d时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动物均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针刺穴位组较MP疗法组、模型对照组恢复状况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Reuter评分无变化,假手术组术后7 d恢复到术前水平;模型对照组、MP疗法组、针刺穴位组术后7 d Reuter评分均降低,针刺穴位组与模型对照组、MP疗法组比较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脊髓损伤7 d后,HRP呈蓝黑色表达于脊髓灰质中,相较于模型组,针刺组与MP组明显使受损脊髓组织表达更多,但可能是时间原因,仍无法达到假手术组水平,提示针灸对脊髓神经通路的再通是有一定作用的;与此同时,针灸组与MP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HRP阳性表达强度的光密度值与HE染色结果吻合。结论针刺能明显改善急性脊髓损伤的神经和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为调节红核神经元细胞,使得损伤截段神经通路修复而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脊髓损伤 神经传导 夹脊穴 督脉穴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周田华 李主一 +2 位作者 周中英 汤逊 王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期208-209,T001,共3页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60只Wistar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重度钳夹伤为模型,术后随机将大鼠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脉冲电磁场治疗。术后不同时期观测大鼠伤肢功能神经恢复情况、电生理指标... 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60只Wistar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重度钳夹伤为模型,术后随机将大鼠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脉冲电磁场治疗。术后不同时期观测大鼠伤肢功能神经恢复情况、电生理指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脉冲电磁场治疗促进伤肢功能的恢复,加速了损伤神经远段Wallerian变性进程,促进雪旺氏细胞增殖,促进轴索及髓鞘再生,加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结论:脉冲电磁场可能是通过对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多环节的调控和促进,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 治疗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甲钴胺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朝霞 李亚钊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702-704,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甲钴胺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肾病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甲钴胺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肾病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α硫辛酸和小剂量(500 μg/d)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α硫辛酸及大剂量(1 000 μg/d)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使用症状总评分法(TSS)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症状,测定双侧胫总、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SS总分及疼痛、灼热感、感觉异常、麻木评分分别为(5.12±1.25)分、(1.34±0.58)分、(1.85±0.54)分、(1.26±0.36)分、(1.58±0.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8±1.87)分、(2.14±0.49)分、(2.27±0.67)分、(2.06±0.52)分、(2.26±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胫神经MNCV、SNCV及腓神经MNCV、SNCV分别为(34.15±3.05)m/s、(34.95±2.19)m/s,(35.65±2.57)m/s、(35.17±1.67)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94±2.81)m/s、(32.97±1.93)m/s,(33.37±3.01)m/s、(33.89±2.07)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大剂量的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更加显著地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硫辛酸 神经传导
下载PDF
悬吊运动疗法结合推拿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神经传导的效果 被引量:24
6
作者 阴涛 郑遵成 高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结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本院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试验组(n=36),分别采用颈椎牵引和SET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检测正中神经和尺神经...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结合推拿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本院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试验组(n=36),分别采用颈椎牵引和SET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检测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峰潜伏期、上肢电流感觉阈值(CPT),观察治疗显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显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58.33%(Z=2.093,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显著加快(t>12.059,P<0.001),试验组明显快于对照组(t>3.266,P<0.01);两组的臂丛电位(N9)和颈髓电位(N13)的SEP峰潜伏期显著缩短(t>7.061,P<0.001),试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t>8.033,P<0.001);两组CPT分级均显著降低(t>8.895,P<0.001),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t=8.913,P<0.001)。结论SET结合推拿治疗可促进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神经传导功能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悬吊运动疗法 推拿 神经传导 上肢 体感诱发电位 电流感觉阈值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怡 宋晓华 +1 位作者 刘金艳 曲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8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9月~2009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分别给予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9月~2009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分别给予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注射液和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疗程为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肌电图显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MCV和SCV传导速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3%,显著高于对照组60.5%(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周围神经与肌肉神经电生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培 付娟娟 +9 位作者 周停 张文通 苏彩霞 沈滢 鲁俊 周秋敏 任习 孟婷 许光旭 王红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5-550,共6页
目的:通过神经传导及同心圆针肌电图检测探讨脑卒中患者周围神经、肌肉的神经电生理变化特征,为脑卒中后神经肌肉功能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4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双侧正中、尺、桡、肌皮、腋、肩胛上、胫、腓神... 目的:通过神经传导及同心圆针肌电图检测探讨脑卒中患者周围神经、肌肉的神经电生理变化特征,为脑卒中后神经肌肉功能评估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4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双侧正中、尺、桡、肌皮、腋、肩胛上、胫、腓神经运动传导及双正中、尺、桡、胫、腓神经感觉传导检测,双拇短展肌、伸指总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冈上肌、胫前肌、比目鱼肌行同心圆针肌电图检测。采用Brunnstrom分期评价肢体功能。分析健、患侧肢体神经及肌肉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差异及其与肢体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运动神经传导:与健侧比较,偏瘫侧正中、尺、桡、腋、肩胛上、胫、腓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均显著降低(P<0.05),腓总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及腓骨小头-踝传导速度减慢(P<0.05),其他各神经末端潜伏期均无明显差异;病程3—6个月患者正中、尺、桡神经运动传导异常率均高于其他病程组;(2)感觉神经传导:偏瘫侧桡、腓浅神经SNAP波幅较健侧降低,尺、桡神经传导速度较健侧减慢(P<0.05),且有9例患者健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病程3—6个月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浅神经感觉传导异常率高于其他病程组;(3)同心圆针肌电图:不同病程均有一定比例脑卒中患者上下肢肌肉可见纤颤电位、正锐波等异常自发电位;肢体远端肌肉,如拇短展肌、伸指总肌在各个病程中出现自发电位的比例均较高;病程6个月以上者,三角肌的自发电位发生率增高,而比目鱼肌在各个病程的患者中自发电位的出现率均较高;无主动收缩功能肌肉自发电位出现率显著高于有主动收缩功能肌肉(P=0.000);(4)患者手Brunnstrom分期与尺神经偏瘫侧/健侧CMAP波幅比呈正相关(r=0.426,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运动神经轴索变性及脱髓鞘伴部分感觉神经脱髓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传导 同心圆针肌电图 神经肌肉功能
下载PDF
受压迫神经内血流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徐宏兵 黄公怡 +1 位作者 齐藤贵德 小川亮惠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598-600,共3页
目的对在不同条件下受压迫神经内血流量的变化与神经电生理学变化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其内在联系及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30只大白兔随机分成六组,其中四组为对照组,两组为实验组。对照组 1:仅显露坐骨神经,... 目的对在不同条件下受压迫神经内血流量的变化与神经电生理学变化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其内在联系及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30只大白兔随机分成六组,其中四组为对照组,两组为实验组。对照组 1:仅显露坐骨神经,分别测量近端、中点、远端三点的血流量,各点在 90 min内分别测量 10次。对照组 2:显露坐骨神经后,在其下放置一张纸片,其余操作同对照组 1。对照组 3:同对照组 2,于近端神经上放置刺激器但并不给予刺激,再测量血流量,方法同对照组 1。对照组 4:同对照组 3,但开始刺激,每刺激一次分别测量三点的血流量,重复 10次。实验组 1:于近端和中点间夹一个血管夹后,操作同对照组 4。实验组 2:于近端和中点间夹一个血管夹,再于中点和远端间夹一个血管夹后,操作同对照组 4。结果在 1, 2, 3, 4对照组分别发现单纯显露神经,放置纸片,放置刺激器和单纯刺激时近端、中点和远端三点的血流量是稳定的。在实验组 1用一个血管夹压迫神经,在压迫前、后近端和中点的血流量均有降低,而远端的血流量则基本不变。与此同时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约 20%。在实验组 2,当双重压迫时,近端和中点的血流量亦有显著的降低,而神经传导速度减低 30%左右。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见双重压迫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神经压迫综合征 神经传导 血液供应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知葛通脉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Hcy水平及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丁亚琴 李琦 +2 位作者 吴坚 徐艺 竺春玲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知葛通脉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应用知葛通脉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与知葛...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知葛通脉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应用知葛通脉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与知葛通脉颗粒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Hcy、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神经传导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Hcy、VEGF较对照组低,NGF、IGF-1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胫神经与右胫神经的运动神经(MCV)与感觉神经(SCV)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灸联合知葛通脉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Hcy、VEGF等因子水平,优于单用知葛通脉颗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针药并用 知葛通脉颗粒 糖尿病神经病变 中医证候积分 神经传导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并发症
下载PDF
α-硫辛酸辅助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糖代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科新 王忠志 敖云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8期2491-2494,2498,共5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辅助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糖代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纳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按照收治单双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辅助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糖代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纳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2例,按照收治单双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对症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均治疗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踝臂指数(ABI)和下肢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腘动脉)内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PBG、HbA1c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SCV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SCV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ABI和股动脉、足背动脉、腘动脉直径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治疗后ABI和股动脉、足背动脉、腘动脉直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显著降低,SOD明显增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DA和SOD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液供应,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氧化应激程度,其对糖代谢的影响仍需长疗程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代谢 神经传导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春霞 苏永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20期1802-1806,共5页
目的对比单用硫酸锌和硫酸锌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01—2020-06周口市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患者单用硫辛酸治疗,... 目的对比单用硫酸锌和硫酸锌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01—2020-06周口市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患者单用硫辛酸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用硫酸锌,有助于患者血糖控制,且可以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硫辛酸 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神经传导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下载PDF
大定风珠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伴发疼痛的帕金森患者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辉 刘美香 +1 位作者 耿海威 马丽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83-189,共7页
目的:探讨大定风珠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伴发疼痛的肝肾阴虚型帕金森(PD)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伴发疼痛症状的肝肾阴虚型帕金森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均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海蛇胶囊治疗... 目的:探讨大定风珠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伴发疼痛的肝肾阴虚型帕金森(PD)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伴发疼痛症状的肝肾阴虚型帕金森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均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海蛇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症状、生活质量、情感状态、精神状态及认知状况、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MCV),潜伏期(LP),波幅(Am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PARK7)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症状明显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问卷(PDQ-39)及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Hcy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氧化指标水平,Amp及MCV水平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而LP水平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ARK7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NT-3水平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大定风珠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伴发疼痛的帕金森病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修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患者过度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定风珠加减 帕金森病 疼痛 疗效 氧化应激 神经传导
原文传递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205例的神经传导特点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冯新红 崔丽英 +3 位作者 刘明生 管宇宙 李本红 杜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 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神经传导和F波特点,并探讨其与肌力、病程和首发部位等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于1997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ALS患者205例,均采用常规肌电图检查,测定其运动神经传导、F波以及感... 目的 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神经传导和F波特点,并探讨其与肌力、病程和首发部位等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于1997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ALS患者205例,均采用常规肌电图检查,测定其运动神经传导、F波以及感觉神经传导(SCV).结果 在205例ALS患者中,仅有3例SCV异常,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胫后神经末端潜伏期(DML)延长者分别占24.9%(48/193)、15.3%(25/163)、21.2%(7/33),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下降者分别占57.0%(110/193)、49.7%(81/163)、39.4%(13/33);68.9%(122/177)患者F波出现率下降,其中31.1%(55/177)F波出现率为0,肌力下降者DML、CMAP波幅及F波出现率改变明显.肢体起病组正中神经CMAP波幅下降[81.5%(53/65)]和F波异常率[70.9%(44/62)出现率下降,45.1%(28/62)出现率为0]较延髓部起病者[32.4%(11/34);F波38.2%(13/34)出现率下降,14.7%(5/34)出现率为0]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29、9.753、9.029,均P〈0.01);DML异常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MAP波幅的降低与上肢远端肌力、首发部位、病程显著相关,F波出现率的降低与上肢远端肌力、首发部位相关.结论 ALS患者可出现DML延长和CMAP波幅降低(后者改变更显著),F波出现率明显下降而传导速度相对正常;DML、CMAP波幅及F波出现率的异常与肌力明显相关.首发部位为肢体和(或)上肢远端肌力下降者CMAP波幅及F波异常率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神经传导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对偏瘫侧上肢周围神经电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向哲 许攀攀 +6 位作者 王盛 赵晓萌 魏天祺 李喜凤 梅娜 周伟 吴勤峰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对偏瘫侧上肢周围神经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脑卒中伴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分别对患者双上肢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及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对偏瘫侧上肢周围神经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脑卒中伴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分别对患者双上肢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及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进行评估,并对偏瘫上肢冈上肌、三角肌、肱二头肌、伸指总肌、拇短展肌和小指展肌进行静息状态下针极肌电图检测;采用Brunnstrom分期对患者的上肢和手功能进行评估,并对患侧神经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波幅的变化率与患者病程、年龄及上肢Brunnstrom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侧相比,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侧的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CMAP波幅均显著降低(P<0.01),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的潜伏期延长(P<0.05),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潜伏期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双侧无差异(P>0.05)。偏瘫侧腋神经、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CMAP波幅变化率明显高于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P<0.05)。偏瘫侧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较健侧降低(P<0.01),感觉传导速度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瘫侧SNAP波幅变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正中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但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率两两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半脱位后上肢所检肌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发电位,偏瘫上肢近端出现率高于远端肢体,其中冈上肌自发电位出现率为61.54%,三角肌为84.62%,肱二头肌为69.23%,伸指总肌和拇短展肌为46.15%,小指展肌为30.77%。偏瘫侧CMAP变化率与患者病程、年龄及上肢Brunnstrom分期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可导致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关节半脱位 神经传导 肌电图 上肢功能
原文传递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董俊 曹文娟 +1 位作者 聂寒 陈浩华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948-952,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口服(50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口服(50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μg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震动感觉阈值、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足部压力觉异常点数变化、氧化应激和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d两组患者的震动感觉阈值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高于治疗前;TCSS评分、VAS评分、PSQI评分及足部压力觉异常点数、丙二醛、胱抑素C、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震动感觉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程度,且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依帕司他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对糖尿病小纤维神经病变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哲成 刘娜 +1 位作者 邢国平 李斌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53-656,共4页
目的借助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小纤维神经损害寻求一种新的无创客观定量方法。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46例和健康人40名,应用CHEP刺激器,控制温度52℃,分别刺激所有受试者右侧前臂、手背、小腿皮肤,采用Keypoin... 目的借助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小纤维神经损害寻求一种新的无创客观定量方法。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46例和健康人40名,应用CHEP刺激器,控制温度52℃,分别刺激所有受试者右侧前臂、手背、小腿皮肤,采用Keypoint.net肌电图仪于Cz点分别记录N波潜伏期及N—P波波幅;同时行右侧上下肢感觉传导测定。结果健康对照组各个刺激部位CHEP的引出率为100%,而糖尿病组46例中前臂7例、手背9例、小腿16例未引出肯定CHEP波形。糖尿病组较对照组N波潜伏期延长,N—P波波幅减低。糖尿病组中25例上肢感觉传导正常,其前臂刺激Cz记录的N—P波波幅较对照组减低[分别为(34.0±12.6)、(48.4±17.5)μV,Z=-3.151,P〈0.01],N波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背刺激CHEP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分别为(420.4±27.8)、(407.2±24.6)ms,t=2.015,P=0.048],波幅减低[分别为(28.2±10.1)、(43.0±16.6)pN,Z=-3.712,P〈0.01]。18例下肢感觉传导正常,其小腿刺激CHEP潜伏期延长[分别为(473.5±46.6)、(448.6±35.0)ms,t=2.219,P=0.031],波幅减低[(23.8±7.4)、(41.5±18.5)μV,Z=-3.855,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即有小纤维神经选择性受累,CHEP能够为其提供新的客观定量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纤维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神经传导
原文传递
温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及血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杜敏珍 董坚 +1 位作者 黄再青 张大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3009-3012,共4页
目的:探究温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及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DP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降... 目的:探究温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及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DP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降糖药物阿卡波糖片和甲钴胺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温针灸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神经传导功能以及Toronto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Toronto积分在治疗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oronto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增加,且观察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可以通过降低DPN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Toronto积分,增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而发挥治疗作用,且比口服甲钴胺片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 血糖代谢
下载PDF
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对糖尿病足足部状况及神经传导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燕文 刘莉 +1 位作者 叶伟英 杨丽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5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对糖尿病足足部状况及神经传导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0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比较两... 目的探讨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对糖尿病足足部状况及神经传导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0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比较两组足部状况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TCSS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在糖尿病足中应用,可明显改善足部状况,有助于促进神经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ngle分层分级护理 糖尿病足 足部状况 神经传导
下载PDF
刺络配合推拿治疗轻度腕管综合征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石玉生 房纬 +2 位作者 赵雪圆 李合新 刘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比较刺络配合推拿与单纯推拿治疗轻度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轻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疗法;治疗组推拿加用患侧上肢六井穴刺络疗法。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比较刺络配合推拿与单纯推拿治疗轻度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轻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疗法;治疗组推拿加用患侧上肢六井穴刺络疗法。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环指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差值。结果治疗组30例中优26例,良4例,可、差均为0例;对照组30例中优8例,良20例,可2例,差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每疗程结束时,两组环指正中神经与尺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差值变化值在第1、3疗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第2疗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推拿配合刺络治疗轻度腕管综合征较单纯推拿疗效好。刺络频率与显效时间可能存在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刺络疗法 神经传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