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饶家驹与南京安全区的设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连红 《军事历史研究》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在淞沪会战中,法国神父饶家驹在上海设立了南市难民区,开创了人类史上国际救济难民的成功先例。饶家驹难民区启发了在宁西方人士设立南京安全区的灵感,饶家驹本人也为南京安全区的成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南市难民区模式也... 在淞沪会战中,法国神父饶家驹在上海设立了南市难民区,开创了人类史上国际救济难民的成功先例。饶家驹难民区启发了在宁西方人士设立南京安全区的灵感,饶家驹本人也为南京安全区的成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南市难民区模式也成为南京安全区效仿的榜样。但由于上海与南京两地存在诸多差异,日军当局对饶家驹难民区和南京安全区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在日军占领南京前夕,南京安全区未能得到日军的正式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家驹 南京安全区 难民区 南京大屠杀 抗日战争
原文传递
中国官方与南京安全区的设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国松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5-140,共6页
1937年11月,日军向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进犯,大量难民滞留南京,部分外籍人士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筹划设立南京安全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安全区的设立必须得到主权国家政府的承认。另一方面,由于安全... 1937年11月,日军向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进犯,大量难民滞留南京,部分外籍人士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筹划设立南京安全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安全区的设立必须得到主权国家政府的承认。另一方面,由于安全区的设立,有可能解决迁都后滞留难民的临时安置与救济,以及"政治真空期"的社会管理问题,因此国民政府及南京市政府均对设立安全区的计划表示支持,不仅给予经费、物资和人力的支持,并将南京市政部分管理职责移交给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对安全区的设立表示支持,但在安全区非军事化过程中,中国军方出于军事考虑而行动迟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官方 南京安全区 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非军事化
原文传递
集体记忆视角下南京安全区遗址保护与利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涵 邱冰 张帆 《华中建筑》 2020年第5期119-124,共6页
南京安全区遗址保护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忽视,面临着被遗忘的困境。以集体记忆为观察视角,通过文献资料梳理、现场踏勘、问卷调查等途径对南京安全区避难所遗址保存与保护现状展开调查,揭示了公众对于南京安全区的集体记忆真实情况:公众对... 南京安全区遗址保护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忽视,面临着被遗忘的困境。以集体记忆为观察视角,通过文献资料梳理、现场踏勘、问卷调查等途径对南京安全区避难所遗址保存与保护现状展开调查,揭示了公众对于南京安全区的集体记忆真实情况:公众对南京安全区的记忆及认知程度低;南京安全区内的纪念传统尚未建立;公众对遗址保护的认知缺失。该文分析了南京安全区遗址保护与利用面临的现实问题:南京安全区遗址记忆沙化。问题的根源在于南京安全区遗址的保护停留在文物保护的阶段,未进入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建构的社会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安全区 集体记忆建构 现状调查 问题分析 纪念空间
下载PDF
英文媒体报道的南京大屠杀 被引量:2
4
作者 陆束屏 王山峰(译)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1年第3期81-94,共14页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之前,英、美两国的五位记者亲眼目睹了日军侵占南京前期的各种暴行,并在离开南京前后,通过各种途径将他们在南京的报道传递到西方英文媒体进行了报道。南京沦陷之后,随着五位英、美记者的离开和日军军事当...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之前,英、美两国的五位记者亲眼目睹了日军侵占南京前期的各种暴行,并在离开南京前后,通过各种途径将他们在南京的报道传递到西方英文媒体进行了报道。南京沦陷之后,随着五位英、美记者的离开和日军军事当局对南京的封锁,使得日军在南京制造的暴行无从向南京之外的地区传播。但是,负责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西方传教士、教授等坚持将每日所睹暴行详细记入日记和给亲友的书信。这些日记和书信在经过多种秘密途径获得在英文媒体报道的机会后,南京大屠杀暴行终为世界所知。英文媒体在南京大屠杀的早期传播和揭露日军暴行方面,起了独一无二的作用,做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媒体 南京大屠杀 五位外籍记者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下载PDF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研究——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宁西方人士考证 被引量:1
5
作者 戴维·艾斯克 王山峰(译)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1年第2期72-83,共12页
南京大屠杀前后留在南京的西方外籍人士,主要由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和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人员以及五名外籍记者组成。南京沦陷之前5名外籍记者相继撤离南京,此外,部分其他外籍人士也离开了南京。通过对当年继续留在南京的外籍人士... 南京大屠杀前后留在南京的西方外籍人士,主要由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和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人员以及五名外籍记者组成。南京沦陷之前5名外籍记者相继撤离南京,此外,部分其他外籍人士也离开了南京。通过对当年继续留在南京的外籍人士的日记和书信的研究,可以断定在南京沦陷时,包括5名外籍记者在内至少有29名或者31名外国组织的人员留在了南京。5名记者离开后,在南京被占领初期有24到26位德国人、美国人、白俄罗斯人和奥地利人留在了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西方人士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
下载PDF
不该遗忘,如何记忆?——南京国际安全区战争景观遗产保护研究
6
作者 郭艳玲 羌银烨 方程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2期168-169,共2页
在社会快速发展变革的时代,期间的战争会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意义。文章通过比较国外与国内战争景观遗产的保护现状,结合当代可行的景观保护模式,在对南京国际安全区战争景观遗产的现状研究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战争景观遗产保... 在社会快速发展变革的时代,期间的战争会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意义。文章通过比较国外与国内战争景观遗产的保护现状,结合当代可行的景观保护模式,在对南京国际安全区战争景观遗产的现状研究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战争景观遗产保护策略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国际安全区 战争景观遗产 保护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