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喉羚夏季和冬季卧息地选择 被引量:20
1
作者 初红军 蒋志刚 +3 位作者 蒋峰 葛炎 陶永善 李斌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18,共8页
2007年夏季(6—8月)及冬季(11—2008年1月),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 sairensis)的卧息生境选择。夏季测定了49个卧迹样方,36个对照样方;冬季测定了75个卧迹样方,75个对照样方。卡拉麦里山有蹄... 2007年夏季(6—8月)及冬季(11—2008年1月),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 sairensis)的卧息生境选择。夏季测定了49个卧迹样方,36个对照样方;冬季测定了75个卧迹样方,75个对照样方。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鹅喉羚夏季主要选择平滩、下坡位,海拔910m以上、与水源距离较远、远离道路、远离居民点、高隐蔽级、中低植被密度和中高草本密度的区域作为卧息地;而冬季鹅喉羚主要选择山坡、阳坡和半阴半阳坡、中上坡位和下坡位、900—1000m的高度范围、离道路501—1000m以及大于2000m的距离、靠近居民点、中低隐蔽级、中等雪深(1.1—3cm)、中高植被密度和中高草本密度的区域作为卧息地。主成分分析表明,鹅喉羚夏季卧息样方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6.57%,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卧迹样方的植物密度、草本密度、针茅(Stipaspp.)密度、至最近居民点距离、至永久水源最近距离和海拔的影响。冬季鹅喉羚卧息样方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73.88%,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卧迹样方的植物密度、草本密度、针茅密度和坡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喉羚 卧息地选择 卡拉麦里山
下载PDF
野放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家域面积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渊 初红军 +4 位作者 韩丽丽 陶永善 布兰 刘钊 蒋志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553,共9页
采用MCP方法研究了2011年至2012年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野放普氏野马家域的变化。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年间、季节间不同群体家域及其两两重叠无差异。以家族群大小为协变量进行了野放野马家域协方差分析。利用野放野马家族大... 采用MCP方法研究了2011年至2012年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野放普氏野马家域的变化。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年间、季节间不同群体家域及其两两重叠无差异。以家族群大小为协变量进行了野放野马家域协方差分析。利用野放野马家族大小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分析检验了野放野马家族大小与家域关系。结果表明:(1)野马平均家域面积由2011年的(20±2)km^2/匹扩大到2012年的(30±2)km^2/匹。对部分野放群体中头马未发生更替的野马群的研究表明,随着野马群体增大,其家域面积显著增大(P<0.05)。(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野马群的家域面积在不同年份差异显著,且春季家域>秋季家域>夏季家域。(3)2011年不同群家域两两间相互重叠面积与群大小无显著相关(r=0.256,P=0.580>0.05)。而2012年野马群家域两两之间重叠面积有显著差异(F=4.521,df=8,P<0.001)。家域两两相互重叠面积与群大小显著相关(r=0.706,P=0.033<0.05)。(4)不同季节间野马群家域重叠面积有显著差异(F=5.695,df=8,P<0.001)。5号群、7号群和8号群的自身家域重叠面积(P<0.05),3号群、6号群和9号群的家域重叠面积(P<0.05)。(5)影响野放野马家域面积的生物因子有草本盖度、灌木盖度,非生物因子主要有温度、湿度、风速、最近水源地距离和最近居民点距离等。温度与草本盖度是影响野放野马家域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两者与野放野马家域面积显著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放普氏野马 家域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 重引入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夏季蒙古野驴适宜生境与种群数量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晓晨 邵长亮 +3 位作者 葛炎 陈晨 徐文轩 杨维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93-3004,共12页
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是亚洲内陆荒漠、半荒漠和荒漠草原区域的代表性物种。开展其种群数量调查和适宜生境研究可以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研究于2018和2019年夏季,采用样线法对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 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是亚洲内陆荒漠、半荒漠和荒漠草原区域的代表性物种。开展其种群数量调查和适宜生境研究可以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研究于2018和2019年夏季,采用样线法对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蒙古野驴的地理分布现状和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采用Distance 7.0软件估算了蒙古野驴的种群密度和数量,并通过MaxEnt模型分析筛选环境变量,确定保护区蒙古野驴的适宜生境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调查中发现蒙古野驴718群、共4782头,有效分布位点363个。夏季蒙古野驴适宜生境主要位于保护区的中东部,面积为6737.5 km^2,占整个保护区的45.4%,估算保护区夏季蒙古野驴的种群密度为(0.5±0.1)头·km^(-2),保护区内蒙古野驴种群数量为(3246±575)头。MaxEnt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高,AUC的平均值为0.890。影响蒙古野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为:距水源点距离、植被类型、距人类活动区距离、距G216国道的距离、海拔和最干季的降水量。最后,从水源点保护、核心区调整、野生动物通道监测和交通建设4个方面,对蒙古野驴种群的保护管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野驴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MaxEnt模型 种群数量
原文传递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狼(Canis lupus)与社区牧民冲突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姝 初红军 +3 位作者 韩丽丽 陶永善 葛炎 马建伟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1-688,共8页
近5 a来,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狼捕食家畜事件频繁发生,给当地社区牧民造成经济损失并带来心理恐慌,狼与牧民冲突日益尖锐。2012年7—8月,采用入户面对面访谈的方法,调查了卡拉麦里山保护区内狼的危害状况以及当地社区牧民与狼之... 近5 a来,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狼捕食家畜事件频繁发生,给当地社区牧民造成经济损失并带来心理恐慌,狼与牧民冲突日益尖锐。2012年7—8月,采用入户面对面访谈的方法,调查了卡拉麦里山保护区内狼的危害状况以及当地社区牧民与狼之间的冲突。结果表明:①6个乡的牧民普遍认为在冬牧点或河谷定居点周围有狼,但是其数量有明显的差异;②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狼捕食家畜的顺序是:绵羊、牛、骆驼、山羊和马,狼对绵羊明显存在捕食偏好。每户被狼捕杀家畜的数量与家庭家畜拥有量呈极显著正相关;③狼袭击家畜的时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以夜晚最为频繁,并且多发生在牧民的冬牧场,即在冬季捕食率较高;④狼一般远离道路和人类活动频繁的矿点、旅游点,而在靠近冬牧点和水源点的地方捕食家畜;⑤60.5%的牧民认为狼对草原生态系统是有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Canis lupus) 社区牧民 家畜 冲突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 新疆
原文传递
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多样性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冯锦 初雯雯 +3 位作者 葛应强 白硕 彭向前 初红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3-178,共6页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东部,是以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018年4~5月,首次较为系统地对卡山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的种类、分布、生境等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鸟...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东部,是以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018年4~5月,首次较为系统地对卡山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的种类、分布、生境等进行了调查。共观察到鸟类9目21科5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7种。调查结果显示,春季鸟类中,共有留鸟19种、夏候鸟28种、冬候鸟6种、旅鸟6种;繁殖鸟(包括夏候鸟和留鸟)47种,占总数的79.66%;鸟类区系以古北界鸟类为主,占繁殖鸟种数的78.72%。工业发展、人为活动干扰、保护措施等对卡山自然保护区鸟类有不同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对应的保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多样性 调查 影响因素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洪潘 刘冬志 +3 位作者 马伟 戚英杰 邵长亮 初红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511-9524,共14页
啮齿动物的群落结构受生态环境特征影响,并能反映环境变化规律。为探讨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利用铗捕法获得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9种生境类型的环境因子及啮齿动物群落结构数据。2019—2020... 啮齿动物的群落结构受生态环境特征影响,并能反映环境变化规律。为探讨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利用铗捕法获得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9种生境类型的环境因子及啮齿动物群落结构数据。2019—2020年春、夏季,共布设样地291块,有效铗日55269个,调查总面积176.875 km^(2),记录了啮齿类分布的12个环境因子。捕获啮齿动物419只,分属1目4科10属12种,优势种为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分别占捕获总个体数的34.13%和27.68%。分析结果显示,卡山自然保护区啮齿类捕获率最高的生境类型为沙漠(2.18%);捕获鼠种的主要分布型为耐旱型(98.09%)。12个环境因子在9个生境类型中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该保护区啮齿动物分布的生境异质性高。冗余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植被种类、灌木盖度和灌木高度是决定啮齿动物群落结构最主要的4个环境因子,其中植被种数与啮齿类群落多样性呈正相关,随着植被种数数值的增加,除优势度指数外,其它多样性指数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啮齿动物 群落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赤颊黄鼠穴居地微生境的选择
7
作者 吴洪潘 初雯雯 +5 位作者 江晓珩 戚英杰 刘冬志 初红军 马伟 邵长亮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8-224,共7页
目的调查和了解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赤颊黄鼠巢域微生境的选择及与主要环境因素关系。方法2019年春、夏季,布设5 m×5 m样方,调查赤颊黄鼠活动穴居地52个,对照样方55个,分析穴居地微生境和对照样方的海拔、坡度、植物种数、植被盖... 目的调查和了解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赤颊黄鼠巢域微生境的选择及与主要环境因素关系。方法2019年春、夏季,布设5 m×5 m样方,调查赤颊黄鼠活动穴居地52个,对照样方55个,分析穴居地微生境和对照样方的海拔、坡度、植物种数、植被盖度、生物量等生境因子。对数值型生态因子数据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生态因子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Mann-Whitey U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对非数值型生态因子数据进行2个等级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在赤颊黄鼠微生境选择上起主要作用的生境因子。结果影响赤颊黄鼠穴居地微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和土壤含水率2个生态因子(均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影响赤颊黄鼠穴居地微生境选择的环境因子依次是植被盖度(权系数为0.920)、草本盖度(权系数0.863)、灌木盖度(权系数为0.778)和灌木种数(权系数为0.768)。结论赤颊黄鼠倾向于选择海拔高、土壤含水率低、平滩类型的微生境作为穴居地。研究为赤颊黄鼠的科学防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颊黄鼠 穴居地 生境选择 主成分分析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大沙鼠巢域微生境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洪潘 刘冬志 +3 位作者 初雯雯 古丽娜·再努拉 戚英杰 初红军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 研究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荒漠区大沙鼠巢域微生境与环境因素关系,了解大沙鼠巢域选择的影响因素,为鼠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在2019年春、夏季及2020年春、夏和秋季,设置并调查5 m×5 m大沙鼠活动巢域样方111个,无大沙鼠活动... 目的 研究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荒漠区大沙鼠巢域微生境与环境因素关系,了解大沙鼠巢域选择的影响因素,为鼠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在2019年春、夏季及2020年春、夏和秋季,设置并调查5 m×5 m大沙鼠活动巢域样方111个,无大沙鼠活动巢域的对照样方111个。分析比较巢域微生境和对照样方的海拔、坡度、植物种数、植被盖度、生物量等生境因子。结果 影响大沙鼠巢域微生境选择依次是海拔、土壤含水率和植物种数3个生境因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大沙鼠巢域微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是植被盖度(0.863)、距道路距离(0.761)、距居民点距离(0.734)、灌木盖度(0.719)。结论 大沙鼠倾向于选择海拔高、土壤含水率低、植物种数多、平滩区域(包含砂质土和碱土2种土壤基质),植被盖度高,灌木盖度高,远离居民点和道路等人为干扰少的微生境作为巢域。研究结果可为大沙鼠的科学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沙鼠 巢域 生境选择 主成分分析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