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信仰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荆学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5,共8页
道德信仰是一个生成的完整范畴。“道德”是其基础,信仰是其“着力点”。道德信仰是指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基础,一是指道德形成的前提性的精神基础;二是指道德的终极向往即道德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对“人性”的理解及其相应的态度(信仰... 道德信仰是一个生成的完整范畴。“道德”是其基础,信仰是其“着力点”。道德信仰是指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基础,一是指道德形成的前提性的精神基础;二是指道德的终极向往即道德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对“人性”的理解及其相应的态度(信仰)是道德形成的精神基础;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及其相应的态度是道德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道德信仰之所以是必要的,在于它依赖信仰实现道德中所谓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人们对“人性”与“人生意义”有相当不同的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信仰也据此产生两种不同的指向:一是世俗的现实生活指向;一是超俗的宗教生活指向。深化道德信仰研究,有利于明晰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基础,有利于强化社会主义道德的凝聚功能,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信仰 精神基础 道德教育
下载PDF
道德信仰:道德建设的本质与方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任建东 《唐都学刊》 2006年第1期34-39,共6页
信仰是道德的基本特性。把道德提升到信仰高度来建设,使之具有相对独立的信仰价值,有利于扩大群众基础,增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利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与社会的政治信仰形成遥相呼应的互动格局。道德信仰包含了对道德的信仰与对... 信仰是道德的基本特性。把道德提升到信仰高度来建设,使之具有相对独立的信仰价值,有利于扩大群众基础,增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利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与社会的政治信仰形成遥相呼应的互动格局。道德信仰包含了对道德的信仰与对善的终极追求两方面内容。解决信仰什么和为什么信仰的问题,可使道德成为一种终极的价值追求。道德信仰的养成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既需要从道德体系上完善道德信仰理论,又需要政府政策性的公共引导,同时还需要创设仪式化的社会生活氛围使之加以巩固与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信仰 道德建设 道德培养 道德素质
下载PDF
教师教育的理想:技术标准亦或道德信仰 被引量:21
3
作者 薛晓阳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8,共12页
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却出现令人担忧的趋向,即教师教育的技术标准越来越细致,但价值信仰却越来越被遮蔽。教师教育被一种技术信仰所统治,失去自己的主张和信念,其道德信仰正处于分裂和瓦解之中。中国教... 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却出现令人担忧的趋向,即教师教育的技术标准越来越细致,但价值信仰却越来越被遮蔽。教师教育被一种技术信仰所统治,失去自己的主张和信念,其道德信仰正处于分裂和瓦解之中。中国教师教育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学者的历史理性和教育哲学,总是源于千年帝国兴衰及其现代命运反思教师教育的历史责任和民族使命,因而常常赋予教师教育以特殊的功能和意义。从历史上看,师范(教师教育)从来都是充满政治热情的事业,然而,在今天这个前所未有的国家振兴的时刻,教师教育研究却集体沉默不语,这对于中国的教师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时代的悲剧和历史的困惑。由此出发而论,教师教育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关注教师教育的灵魂并在这一基础上设计教师教育的课程和训练计划。我们对教师教育的重视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了,但问题的关键不是重视程度不够,而是缺少价值和信仰的支撑。教师与教育的关联,不是服务与利益的关联,而应是个人与国家的关联,是教育与历史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技术标准 道德信仰
原文传递
论道德信仰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明理 李德友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3-87,共5页
信仰化是道德的高级存在方式。道德信仰是人们基于对道德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的认识产生的对道德的崇信,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的特殊情感。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民大众利益基础、道德对个体与社会所具有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的双重意义是道德得... 信仰化是道德的高级存在方式。道德信仰是人们基于对道德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的认识产生的对道德的崇信,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的特殊情感。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民大众利益基础、道德对个体与社会所具有的工具性和目的性的双重意义是道德得以被人们所信仰的深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信仰 超越
原文传递
人生信仰与道德信仰 被引量:11
5
作者 魏长领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1,共5页
人生信仰以人生观为基础并通过人生观体现出来,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价值观;道德信仰是对道德价值目标的认定,而其认定过程就是人生价值的体悟和思考过程;人生信仰的确立、人生观的形成、人生价值的体悟和道德信仰的产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 人生信仰以人生观为基础并通过人生观体现出来,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价值观;道德信仰是对道德价值目标的认定,而其认定过程就是人生价值的体悟和思考过程;人生信仰的确立、人生观的形成、人生价值的体悟和道德信仰的产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过程,人生信仰与道德信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信仰 人生观 人生价值 道德信仰
下载PDF
德育视野中的道德信仰教育 被引量:7
6
作者 秦红岭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5-67,共3页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高尚道德的虔信、敬畏与奉行。其不仅在道德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克服当下德育缺乏深度追求和终极关怀的弊端、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等有独特的作用。道德信仰的危机或缺失引发了人们对德育的忧思,因此如何克服德育...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高尚道德的虔信、敬畏与奉行。其不仅在道德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克服当下德育缺乏深度追求和终极关怀的弊端、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等有独特的作用。道德信仰的危机或缺失引发了人们对德育的忧思,因此如何克服德育系统中道德信仰缺位的现象,有效培育人们正确而高尚的道德信仰,是当前德育工作的着力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道德信仰 信仰缺失
下载PDF
道德信仰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明理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37,共6页
道德信仰被理解为对道德目标的信服与崇拜,它是对道德生活的超越性把握。道德信仰赋予道德以精神本体,同时又是人的精神生命形式。善恶因果链的断裂、两种文明的冲突、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道德体系自身的缺失等导致了道德信仰危机... 道德信仰被理解为对道德目标的信服与崇拜,它是对道德生活的超越性把握。道德信仰赋予道德以精神本体,同时又是人的精神生命形式。善恶因果链的断裂、两种文明的冲突、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道德体系自身的缺失等导致了道德信仰危机。对道德信仰危机既要有忧患意识,又要持乐观态度。重塑道德信仰的基本途径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法制化。道德信仰研究的存疑颇多,如,道德信仰能否科学把握,其理性与非理性如何统一?对道德信仰危机的否定性评价的标准是否具有自明的真理性?道德法制化与道德的自由精神有无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信仰 道德信仰危机
下载PDF
民间信仰及其与道德信仰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魏长领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3,共5页
民间信仰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且广泛存在的、非官方的、非组织的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敬畏和崇拜,是围绕着对于超自然力的信仰而形成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民间信仰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多元性和民间... 民间信仰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且广泛存在的、非官方的、非组织的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敬畏和崇拜,是围绕着对于超自然力的信仰而形成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民间信仰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多元性和民间性、功利性和实用性、渗透性和包容性等特点。民间信仰与道德信仰有着本体论、价值观的相通,德福统一是民间信仰与道德信仰共有的理想,民间信仰为道德信仰提供教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道德信仰
下载PDF
道德信仰: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 被引量:4
9
作者 魏长领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58,共5页
道德信仰的本质就是人在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具体表现为:道德信仰是人的社会之我对个体之我的超越;是精神之我对肉体之我的超越;是理想之我对现实之我的超越;是无限之我对有限之我的超越等。
关键词 信仰 道德信仰 道德人格 自我超越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晓婧 丁明玉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9-126,共8页
道德教育不仅决定着个人成长成才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而且决定着学校育人育才的质量,同时也是党和国家德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智能技术强化了人们自身行为的道德性,并且为道德教育带来一些新... 道德教育不仅决定着个人成长成才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而且决定着学校育人育才的质量,同时也是党和国家德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智能技术强化了人们自身行为的道德性,并且为道德教育带来一些新的机遇,主要表现为智能技术为道德教育的精准化提供大数据支持、为道德教育的学习场景提供多维空间、为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自适应模式等。与此同时,智能技术的运用又使得道德教育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主要体现为智能技术挑战人的道德伦理认知、消解人的道德情感凝聚、引发人的道德信仰危机。面对智能时代的道德教育,应注重从构建道德教育的知识体系、优化道德情感的培育路径、夯实道德信仰的理论根基以及探索道德教育的人机共融模式进行探索和完善。通过科学认识和精准分析智能时代道德教育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进一步优化道德教育的实施对策,推动道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道德情感 道德信仰 道德实践 人机共融
原文传递
如何认识道德生活的困境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彬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5-130,共6页
道德困境是道德价值的不稳定状态,既有新与旧的交替,也有先进与落后的斗争;既有善与恶的难分,也有是与非的不明;既有社会价值导向与社会生活各方面运行规则的冲突,也有不同社会生活领域间价值取向的矛盾;既有社会价值体系整体的混乱,也... 道德困境是道德价值的不稳定状态,既有新与旧的交替,也有先进与落后的斗争;既有善与恶的难分,也有是与非的不明;既有社会价值导向与社会生活各方面运行规则的冲突,也有不同社会生活领域间价值取向的矛盾;既有社会价值体系整体的混乱,也有个体价值观的迷惑。从道德困境的产生和存在的规律看,道德困境是道德发展的一种常规,道德困境的存在是对道德信仰的期待,是对制度伦理建构的吁求,同时内涵着道德自身完善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困境 道德发展 道德信仰 制度伦理 自身完善
下载PDF
当代社会道德信仰及其重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霞 樊翠英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27-130,共4页
道德信仰是信仰的一种基本模式,与人类的发展密不可分,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信仰条件论证了信仰的内涵和当前的形势,分析了信仰丢失的复杂原因,从道德信仰哲学特点开始,集中道德信仰主体,实践三个角度,讨论了... 道德信仰是信仰的一种基本模式,与人类的发展密不可分,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信仰条件论证了信仰的内涵和当前的形势,分析了信仰丢失的复杂原因,从道德信仰哲学特点开始,集中道德信仰主体,实践三个角度,讨论了道德信仰建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信仰 道德信仰危机 道德教育 道德信仰重建
下载PDF
中国生命伦理学应立足本土文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恩格尔哈特 张颖(译) 张殿增(校)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4期420-425,共6页
各种历史背景及美国的文化变迁导致了道德真空,传统的道德信仰以及道德专家都被边缘化,生命伦理学在被当作西方后-基督教、世俗社会的道德指南而普遍受到拥护。而四原则的模糊性大大降低了四原则中的任何一项原则提供规范性伦理内容的... 各种历史背景及美国的文化变迁导致了道德真空,传统的道德信仰以及道德专家都被边缘化,生命伦理学在被当作西方后-基督教、世俗社会的道德指南而普遍受到拥护。而四原则的模糊性大大降低了四原则中的任何一项原则提供规范性伦理内容的可能性。儒家思想既有特殊的、植根于中国历史的道德意识,也有伴随它的普世的道德考量。面对当今西方世俗社会所遭遇的经济与文化双重危机,用儒家道德作为道德-理论基础显得更具有说服力,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则需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对四原则进行重新考虑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学 四原则 道德信仰 儒家思想 本土文化
下载PDF
道德型领导及其追随者:道德信仰的被中介的调节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梦颖 彭正龙 何培旭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共8页
道德型领导是领导学领域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内隐理论,通过引入道德认同、组织认同双重中介变量,构建了以道德信仰作为调节变量的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在SPSS和AMOS环境下运用多重线性层次回归、相关分析和... 道德型领导是领导学领域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内隐理论,通过引入道德认同、组织认同双重中介变量,构建了以道德信仰作为调节变量的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在SPSS和AMOS环境下运用多重线性层次回归、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探究了道德信仰对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认同、表现之间作用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德认同与组织认同在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表现之间分别起了完全中介与部分中介的作用,而道德信仰不仅在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双重认同之间都具有调节效应,而且还显著强化了道德型领导与追随者认同、表现之间的正向关系。该结论为如何提高道德型领导的有效性及追随者认同表现提供了新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型领导 道德认同 组织认同 道德信仰 追随者表现
下载PDF
道德信仰的三种界定方式及其内涵
15
作者 田柳 《理论界》 2024年第8期23-28,共6页
目前国内学者对道德信仰主要存在三种界定方式,他们从不同的层面揭示了道德信仰的内涵。“对象式”的界定主要明确了“信仰什么”以及“为什么信仰”的问题。这一方式将终极善及其价值依据固定在特定的对象之中,从而确定了道德信仰的对... 目前国内学者对道德信仰主要存在三种界定方式,他们从不同的层面揭示了道德信仰的内涵。“对象式”的界定主要明确了“信仰什么”以及“为什么信仰”的问题。这一方式将终极善及其价值依据固定在特定的对象之中,从而确定了道德信仰的对象是道德终极价值及其实践展开形式。“结构式”的界定主要回应了“谁信仰”以及“信仰何以可能”的问题。这一界定方式通过阐明信仰的主体规定性与主客之间的实践关联性建立了道德信仰的体级结构,并揭示了道德信仰是一个由实践活动在主客之间建构的双向互动机制。“生成式”的界定强调了“信仰何以必要”的问题。这一界定方式从道德形而上的生成和建构中揭示道德信仰的四大特性,并将道德信仰的生成过程视为道德生命的成长过程。基于此,我们可以对道德信仰作出一个更加综合且完善的界定:道德信仰是道德主体对道德终极价值及其实践形式的坚信,并在实践关联中塑造道德生命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信仰 界定方式 对象 结构 特质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及其对道德信仰的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明理 侯惠勤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一是它所产生的历史条件还存在;二是它的真理具有科学的和道义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为道德信仰的确立提供了科学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双重保证。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道德信仰 价值
下载PDF
儒家知行学说的特点与问题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嘉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7-43,共7页
与西方哲学相比,儒家的知行学说表现出一些特点,如在道德的能力根据方面并不偏执理性或情感一方,而是考虑到心与情的关系;以道义性的"气"作为从知到行的助力因素等。不过它的"知"的概念具有伦理与认知的双义性,未能... 与西方哲学相比,儒家的知行学说表现出一些特点,如在道德的能力根据方面并不偏执理性或情感一方,而是考虑到心与情的关系;以道义性的"气"作为从知到行的助力因素等。不过它的"知"的概念具有伦理与认知的双义性,未能将"知识"与"信念"区分开来,甚至没有产生"信念"这一概念,并且未能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相分离等,这些造成了它在学理上的一些不足,以及相应地带来一些诸如"知识"与"道德"不分的结果。此外,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可说是预设了一种"君子国",即人性是善的。它在以下两方面的根本问题上未予考虑:一是人的权利问题,二是对于人性恶的方面的防范。因而,这种"君子国"的预设使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人权与法治等重要领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知行观 道德信念
原文传递
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与重塑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欣 陈安民 《琼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本文从人性论、认识论、价值论三个基本方面分析道德信仰的价值内涵,进而揭示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与成因,以期给大学生重塑道德信仰提供一种可能的合理方案。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信仰 信仰危机 成因与重塑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现状及对策研究
19
作者 王淑娇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0-64,73,共6页
大学生道德信仰建设在道德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总体态势积极向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通过知、情、意、行四个维度表现出来。究其原因,大学生道德信仰存在的问题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冲击、网络媒体... 大学生道德信仰建设在道德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总体态势积极向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通过知、情、意、行四个维度表现出来。究其原因,大学生道德信仰存在的问题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冲击、网络媒体错误思潮不良影响、高校道德信仰教育实效性不足、家庭道德信仰教育程度不高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此,可以通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营造良好网络空间道德信仰环境、优化学校道德信仰教育形式内容、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举措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高尚道德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信仰 道德信仰建设
下载PDF
道德信仰的实践性本质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建东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2期8-12,共5页
道德信仰在其实践活动中具有神圣化、一元化和整体化的特征。在社会实践上,其本质呈现为道德主体通过自我设定自身、创造自身的对象化活动形成道德客体,并在道德客体的对象化过程中创造道德主体的双向互动性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形成其独... 道德信仰在其实践活动中具有神圣化、一元化和整体化的特征。在社会实践上,其本质呈现为道德主体通过自我设定自身、创造自身的对象化活动形成道德客体,并在道德客体的对象化过程中创造道德主体的双向互动性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形成其独立于社会政治、民族、阶级、国家和社会日常生活而存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信仰 道德主体 道德客体 对象化 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