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嗅鞘细胞和雪旺细胞混合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叶超群 孙天胜 +2 位作者 蔡艳华 岳峰 刘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76-681,共6页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和雪旺细胞混合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75±1d雌性SD大鼠35只,随机取3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剩下5只作正常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均制作成T10段脊髓损伤模型,实验组在造模后2周接受嗅...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和雪旺细胞混合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75±1d雌性SD大鼠35只,随机取3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剩下5只作正常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均制作成T10段脊髓损伤模型,实验组在造模后2周接受嗅鞘细胞和雪旺细胞混合移植,移植部位为距离损伤中心0.5mm处的头侧和尾侧的脊髓中线上,每个部位注射4个点,深度为1.75mm、1.25mm、1mm、0.5mm;每点移植0.5μl含嗅鞘细胞和雪旺细胞各0.5×105个的DMEM悬液;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DMEM。造模后每周应用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移植后6周每组大鼠在大脑运动皮层后肢代表区注射10%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移植后8周取包含损伤部位(对照组)和移植部位(实验组)的脊髓进行HE染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丝(NF)免疫荧光双染、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检测及显微荧光照相。结果:造模后1~4周两组大鼠后肢BBB评分未见明显差异,造模后5~8周实验组大鼠后肢BBB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9、10周时两组无明显差异。伤后10周(移植后8周)时,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部位瘢痕和损伤范围较对照组小;实验组脊髓损伤部位NF阳性纤维计数为31±8.12根/切片,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7.80±2.58根/切片(P<0.01);实验组脊髓损伤部位GAP-43的相对表达量为1.27±0.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0.58(P<0.05);两组损伤部位尾侧脊髓均未见BDA标记的皮质脊髓束。结论:嗅鞘细胞和雪旺细胞混合移植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大鼠损伤脊髓结构修复的作用,但未能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嗅鞘细胞 雪旺细胞 混合移植 BBB评分 轴突再生 大鼠
下载PDF
自体骨髓移植与混合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的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白海 欧英贤 +4 位作者 达万明 王存邦 徐淑芬 张茜 路继红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提高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减少移植后疾病的复发。方法 :比较了液体培养净化的ABMT和混合 1/ 6量的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有核细胞的ABMT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 ,对ABMT组 11例和混合移植组 2 3例的疗效进行了... 目的 :提高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减少移植后疾病的复发。方法 :比较了液体培养净化的ABMT和混合 1/ 6量的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有核细胞的ABMT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 ,对ABMT组 11例和混合移植组 2 3例的疗效进行了随访和分析对比。结果 :ABMT组除 2例移植早期死亡 ,余 9例皆重建造血功能。混合移植组 4例早期死亡 ,余 19例皆成功造血重建。后者外周血三系细胞造血恢复均慢于前者 ,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1)。ABMT组无病存活 4例(36 .4% ) ,平均随访 48(34~ 92 )个月均CCR。混合移植组无病存活的 10例 (43.5 % ) ,中位随访 2 5 (16~ 6 5 )个月 ,仍存活 ,且均CCR。移植相关死亡ABMT组为 18.2 % ,混合移植组为 17.4%。ABMT组复发率为 44 .4% ,混合移植组为 31.6 %。混合移植组有 6例发生轻度皮肤型GVHD ,激素治疗后渐好转。二组病人皆未观察到急性GVHD。结论 :混合移植对恶性血液病的疗效优于ABMT ,并具有方法简便安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移植 恶性血液病 异体骨髓移植 HLA
下载PDF
5%自体微粒皮混合不同比例异体微粒皮移植促进创面愈合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林恒 彭代智 +5 位作者 严泉 董征学 李芳 岳海岭 周新 刘敬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7-618,共2页
目的 5%自体微粒皮混合不同量异体微粒皮移植于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愈合和收缩情况,优化异体微粒皮加入量以达到较好的促创面愈合效果。方法实验以雌性SD大鼠为受体,在其背部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供体为雄性Wista... 目的 5%自体微粒皮混合不同量异体微粒皮移植于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愈合和收缩情况,优化异体微粒皮加入量以达到较好的促创面愈合效果。方法实验以雌性SD大鼠为受体,在其背部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供体为雄性Wistar大鼠。实验分3组, 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仅植入移植面积扩张比为20:1的自体微粒皮;实验1组和实验2组自体微粒皮的移植面积扩张比均为20:1,加入的异体微粒皮的移植面积扩张比分别为20:3和20:6。术后 3、4周分别测定创面愈合率和收缩率,比较各组之间的区别。结果术后3、4周实验1、2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之间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2组创面愈合情况要优于实验1组。就创面收缩而言,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适量的异体微粒皮混合自体微粒皮移植可促进创面愈合;在移植面积扩张比为20:1 的自体微粒皮中,混合移植面积扩张比为20:6的异体微粒皮较混合20:3的异体微粒皮具有更佳的促创面愈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移植 微粒皮 创面愈合 创面收缩
原文传递
嗅鞘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 被引量:1
4
作者 侯晓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1期5693-5698,共6页
背景:脊髓损伤后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目的:对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机制及在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背景:脊髓损伤后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目的:对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能机制及在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往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状况,分析嗅鞘细胞移植后的存活数量和时间与损伤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关系,明确限定临床研究入选病例及排除病例的标准,明确移植细胞的来源、类型及植入方法,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估标准。结果与结论: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动物实验已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脊髓功能评分及感觉与运动功能均较移植前明显提高(P<0.001),动物实验中成功的经验为临床试验和应用提供了依据,部分临床试验最长患者随访5年,但因临床研究病例数较少,随访期短,到目前还不能判断其大宗病例的最终恢复程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但这一研究结果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找到合理的策略,使嗅鞘细胞发挥最大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学术探讨 细胞移植 嗅鞘细胞 脊髓损伤 生物学特性 细胞培养 细胞标记 移植剂量 存活时间 混合移植 神经再生
下载PDF
同种异体辐照冻干小骨块与自体小骨块混合移植在脊柱融合术中的应用观察
5
作者 赵兵 黄海锋 +3 位作者 尹振宇 羊刚毅 崔易坤 宋晋刚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2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辐照冻干小骨块与自体小骨块混合移植在脊柱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在我院行脊柱融合术治疗患者68例,据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自体小骨块行脊柱融合术治疗,研...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辐照冻干小骨块与自体小骨块混合移植在脊柱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在我院行脊柱融合术治疗患者68例,据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自体小骨块行脊柱融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同种异体辐照冻干小骨块与自体小骨块混合移植行脊柱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脊柱融合时间及融合失败率,术前及术后1周、1年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3个月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脊柱融合时间及融合失败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1年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1周JOA评分低于术后1年(P<0.05),但两组术后1周、1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年两组椎间隙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1年组间和两组术后3个月、1年组内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辐照冻干小骨块与自体小骨块混合移植在脊柱融合术中的治疗效果与单纯自体小骨块移植相当,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患者预后较佳,可弥补自体骨量不足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同种异体辐照冻干小骨块 自体小骨块 混合移植 椎间隙高度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自体微粒皮及脂肪混合移植治疗大关节深度烧伤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曹建红 侯软玲 +2 位作者 马秀峰 刘洪业 范鑫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4期1948-1949,共2页
目的观察自体微粒皮及脂肪混合移植治疗大关节深度烧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大关节深度烧伤感染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植皮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自体微粒皮及脂肪混合移植治疗。结果... 目的观察自体微粒皮及脂肪混合移植治疗大关节深度烧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大关节深度烧伤感染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植皮手术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自体微粒皮及脂肪混合移植治疗。结果经过观察,术后30 d、60 d创面愈合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经过治疗后,两组的CD3+、CD8+含量水平都有明显增加,CD4+含量水平有明显降低,但是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微粒皮及脂肪混合移植治疗大关节深度烧伤在近期能提高治疗创面愈合率,在远期能改善患者免疫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关节深度烧伤 自体微粒皮及脂肪混合移植 免疫 创面愈合率
下载PDF
微粒皮移植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宜澜 彭代智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310-313,共4页
微粒皮移植术自应用临床以来,已经成功治疗了大量严重烧伤患者,并逐渐成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主要的创面修复方式之一。但是,微粒皮移植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I期愈合率相对较低,创面愈合后反复破溃,后期瘢痕增生较严重等。本文就近... 微粒皮移植术自应用临床以来,已经成功治疗了大量严重烧伤患者,并逐渐成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主要的创面修复方式之一。但是,微粒皮移植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I期愈合率相对较低,创面愈合后反复破溃,后期瘢痕增生较严重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微粒皮移植的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异体微粒皮、真皮基质以及干细胞在微粒皮移植中的应用。这些方法对深度烧伤的创面愈合速度及愈后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烧伤 创面修复 微粒皮 混合移植 复合移植 干细胞
原文传递
基于混合移植的复杂产品多尺度设计求解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毅雄 高一聪 +2 位作者 鞠永兵 谭建荣 徐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46-1355,共10页
针对订单型复杂产品在大规模定制过程中存在着的重复求解和实例冗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产品多尺度混合移植的建模方法,并对应用该建模方法的订单型复杂产品的配置设计进行研究.首先在产品族配置平台上建立了配置需求域、配置实例域、配... 针对订单型复杂产品在大规模定制过程中存在着的重复求解和实例冗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产品多尺度混合移植的建模方法,并对应用该建模方法的订单型复杂产品的配置设计进行研究.首先在产品族配置平台上建立了配置需求域、配置实例域、配置模型域三者之间的多尺度映射关系,形成产品族映射域;然后把客户需求转化为多尺度配置需求输入到产品族映射域,获取对应尺度的实例和无对应尺度实例的模型进行多尺度混合移植,得到动态配置模型;最后依据多尺度配置需求、配置规则和配置实例对动态配置模型进行多尺度层次求解,得到整体配置方案.该方法已应用在电梯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平台中,提高了配置求解的效率和实例的重用率,证明了其在工程应用中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设计 混合移植 复杂产品 设计求解 产品族映射域
下载PDF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异基因嵌合体的形成 被引量:10
9
作者 于平 熊思东 +2 位作者 何球藻 储以微 郑秀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目的:证实供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主动免疫受体小鼠后可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方法:应用供体(C57BL/6)来源的骨髓细胞在体外培养出imDCs,灭活后静脉输注受体小鼠(BALB/c),并于输注后不同... 目的:证实供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主动免疫受体小鼠后可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方法:应用供体(C57BL/6)来源的骨髓细胞在体外培养出imDCs,灭活后静脉输注受体小鼠(BALB/c),并于输注后不同时间输注供体来源的骨髓细胞,检测异基因嵌合体的形成。同时比较imDCs一次免疫与多次免疫对诱导嵌合体形成的影响。结果:在imDCs免疫后3d输注骨髓细胞可诱导异基因嵌合体的形成,并持续100d以上;在免疫后5d注射骨髓细胞只能形成短暂的(<21d)、低水平(<1%)的嵌合状态;7d后则完全不能形成嵌合。应用一次和多次imDCs免疫均能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且维持时间均大于100 d,但其嵌合程度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供体来源的imDCs主动免疫受体可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异基因嵌合体 移植免疫 免疫耐受
下载PDF
3种同种异基因混合骨髓移植小鼠(A+B+C→A)的模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晓明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4-187,共4页
本研究目的为建立 3种异基因小鼠 (BALB/c ,H 2 d;C5 7BL/ 6 ,H 2 b 和CBA/N ,H 2 k)混合骨髓移植模型(A +B +C→A) ,观察此模型能否延长骨髓移植后受体鼠的存活时间。采用受致死量照射的小鼠接受同基因与 2种异基因 3种混合 (比例为 1... 本研究目的为建立 3种异基因小鼠 (BALB/c ,H 2 d;C5 7BL/ 6 ,H 2 b 和CBA/N ,H 2 k)混合骨髓移植模型(A +B +C→A) ,观察此模型能否延长骨髓移植后受体鼠的存活时间。采用受致死量照射的小鼠接受同基因与 2种异基因 3种混合 (比例为 1∶4∶4 )的骨髓移植。同时还观察了 3种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 2种不同抗原混合刺激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结果显示 ,混合骨髓移植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单纯异基因移植的小鼠 ,混合移植组平均存活时间为 5 6 .6± 2 7天 ,最长者为 10 3天 ,而单纯异基因移植的对照组存活时间为 15± 5天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 ;3种混合的淋巴细胞培养 ,不管是 2种反应细胞与 1种刺激细胞混合培养 ,还是 1种反应细胞与 2种刺激细胞混合培养 ,均表现明显低于一对一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2种混合细胞刺激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亦明显低于1种抗原刺激的反应。结论 :同基因与 2种异基因 3种混合的骨髓移植可使受髓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 混合骨髓移植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迟发性超敏反应
下载PDF
同基因骨髓混合H-2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抗白血病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达万明 白海 +3 位作者 冀孟菊 刘源 陈菊梅 贾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为了诱发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提高患者的长期无病存活,研究了同基因混合H-2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MBMT)后的GVL效应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耐受情况。通过混合脾细胞移植对新生小鼠GVHD的作用和MBMT对... 为了诱发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提高患者的长期无病存活,研究了同基因混合H-2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MBMT)后的GVL效应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耐受情况。通过混合脾细胞移植对新生小鼠GVHD的作用和MBMT对成年小鼠GVHD的活体观察,证实受体小鼠接受亚致死剂量放射后行同基因骨髓移植时,能够耐受1/6有核细胞量的H-2半同基因骨髓而不发生或发生轻度GVHD。比较观察混合1/6有核细胞H-2半同基因的同基因BMT的抗白血病效应。结果显示,单用同基因BMT者移植后2周皆死亡,混合组5周后仅2只死亡,预计生存率为66%,存活小鼠未观察到明显的GVHD,单纯照射组及L615白血病细胞接种组者1周内全死亡,照射后未接种白血病细胞而行同基因BMT者5周仅1只死亡,提示接受1/6量H-2半同基因骨髓细胞的同基因骨髓移植有显著的抗白血病效应(P<0.01),而不发生GVHD。这一研究为临床ABMT后诱导GVL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白血病
下载PDF
水稻品种混合种植方式及增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成瑷 张文香 赵秀哲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8-42,共5页
本文通过不同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中熟及中晚熟水稻品种混合种植的试验,提出了高秆大穗型品种与中矮秆多蘖、多穗型品种混播、混插;多品种以不同比例混插;多品种1:1混播混插等最优混种、混插方式;并得出了不同品种混种、混插方... 本文通过不同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中熟及中晚熟水稻品种混合种植的试验,提出了高秆大穗型品种与中矮秆多蘖、多穗型品种混播、混插;多品种以不同比例混插;多品种1:1混播混插等最优混种、混插方式;并得出了不同品种混种、混插方式的增产效果与增产比例;明确了混种、混插群体的抗病、抗倒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混合种植 增产 栽培
下载PDF
自体骨髓混合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达万明 刘源 +11 位作者 钟建庭 白海 冀孟菊 王存邦 陆井之 陈莉梅 王运来 吴晓雄 徐淑芬 张茜 欧剑峰 魏亚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5-93,共9页
为了博采异基因BMT的GVL效应与ABMT不受供者限制的优点,作者用小鼠同基因混合H-2半相合异体骨髓移植,证实二者在一定比例混合移植后能耐受GVHD的发生且具明显的GVL效应。本研究作者报告了临床自体骨髓混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同时... 为了博采异基因BMT的GVL效应与ABMT不受供者限制的优点,作者用小鼠同基因混合H-2半相合异体骨髓移植,证实二者在一定比例混合移植后能耐受GVHD的发生且具明显的GVL效应。本研究作者报告了临床自体骨髓混合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同时在体外高热及液体培养净化联合IL-2激活骨髓细胞,移植后又注射IL-2,以提高体内外对残留肿瘤细胞的净化效应,减弱GVHD反应和增强GVL效应。观察证实:移植过程是安全的,16例中无一例发生急性GVHD;近期疗效较好,移植后16例中5例复发,复发率为31.3%;11例未复发,其中7例随访7个月仍存活或且CCR,最长1例已无病存活35个月,余4例死于并发症和其它非血液病;16例除1例因早期死于HVOD外,余皆成功造血重建;对存活6例供受者性别不同患者性染色体分析发现移植后3例形成嵌合体,最长者已11个月余,目前仍在观察中。这一研究为临床恶性血液病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骨髓移植 自体骨髓移植 HLA半相合异体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白血病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