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团粒及微团粒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60
1
作者 刘梦云 常庆瑞 齐雁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47-51,共5页
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粒和微团粒的影响,探索土壤质量、结构的定量化描述,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5种利用方式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微团聚体结构及其分形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粒和微团粒的影响,探索土壤质量、结构的定量化描述,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5种利用方式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微团聚体结构及其分形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总量为天然草地〉灌木林地〉果园〉农地〉人工草地,而且这5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维数在2.36-2.84之间,表现为团聚体总量越低,其结构的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越高;其中天然草地和灌木林地有助于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其他利用方式较差,同时发现〉0.005mm粒级的微团聚体与分形维数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而〈0.005粒级(黏粒)的微团聚体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团聚体和微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可以表明土壤物理性质的好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土壤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利用土地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团聚体 微团聚体 分形特征
下载PDF
甘肃景电灌区土壤团聚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李小刚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2-270,共9页
本文对甘肃景电灌区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团聚性很差,团聚体以非水稳性为主,稳定性很低。粘粒对于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性影响最大,显示土壤中粘粒物质是目前这一地区土壤结构形成的最为重要的胶结物质... 本文对甘肃景电灌区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团聚性很差,团聚体以非水稳性为主,稳定性很低。粘粒对于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性影响最大,显示土壤中粘粒物质是目前这一地区土壤结构形成的最为重要的胶结物质。碳酸钙对于团聚体形成的胶结作用次之,有机质由于含量低,其胶结作用最小,但是有机质对于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大于碳酸钙的影响。易溶性盐使团聚体的数量和稳定性降低。土壤微团聚体研究表明,土壤中<0.005mm的颗粒基本上都分布于>0.01mm的微团聚体中,粘粒的团聚程度很好,结构系数基本上均达到百分之百。碳酸钙对粘粒团聚影响很大,而有机质的影响很小。土壤中易溶性盐表现出使粘粒分散的趋势。从土壤结构现状与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来考虑,土壤风蚀、有机质含量低和易溶性盐的积累是土壤结构退化的基本原因。增加有机质含量,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风蚀是改善与重建本地区土壤结构状况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景电灌区 土壤团聚体 稳定性 粘粒 土壤退化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 被引量:58
3
作者 周萍 刘国彬 候喜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2期75-82,共8页
土壤团粒、水稳性团粒和微团粒状况是影响土壤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因素。运用分形理论研究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7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团粒的分形维数在1.641—2.114之间,其大小顺序为人工草... 土壤团粒、水稳性团粒和微团粒状况是影响土壤结构和性质的重要因素。运用分形理论研究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7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团粒的分形维数在1.641—2.114之间,其大小顺序为人工草地〉果园〉坡耕地〉乔木林地〉灌丛〉天然草地〉人工梯田。土壤水稳性团粒的分形维数在1.774~2.384之间,其变化顺序为果园〉乔木林地〉人工草地〉坡耕地〉天然草地〉人工梯田〉灌丛,二者均表现出≥0.25mm粒级土壤团粒含量越低,分形维数越高的规律;分形维数与≥5mm、5~2mm和≥0.25mm粒级的土壤团粒、水稳性团粒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0.25mm粒级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合团粒结构体破坏率可知,灌丛土壤结构与稳定性最好,其次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最差;表层土壤微团粒结构分形维数在2.360~2.487之间,大小顺序为天然草地〉乔木林地〉坡耕地〉人工梯田〉人工草地〉果园〉灌丛,灌丛有助于促进土壤微结构形成,分形维数与0.25-0.05mm和〉0.001mm粒级土壤微团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0.001mm粒级土壤微团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层土壤质地主要与成土母质有关,人为干扰小,3种分形维数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水平(P〈0.05),土壤有机质含量与3种分形维数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可作为土壤评价指标之一,分形理论为土壤结构、性质和评价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粒 微团粒 土地利用方式 分形维数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冻融作用对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及分形维数的影响 被引量:42
4
作者 王展 张玉龙 +1 位作者 虞娜 邹洪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研究冻融作用对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和分形维数的影响,本试验以东北地区典型土壤-棕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人工控温冻融培养,测定分析不同含水量条件下,不同冻融频次处理后土壤水稳性微团聚体组成、平均质量比表面积(MWSSA)、平均质量... 为了研究冻融作用对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和分形维数的影响,本试验以东北地区典型土壤-棕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人工控温冻融培养,测定分析不同含水量条件下,不同冻融频次处理后土壤水稳性微团聚体组成、平均质量比表面积(MWSSA)、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分形维数(D)等特征指标。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经冻融循环处理后,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除0.005~0.001 mm外,含水量对其他粒级微团聚体含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冻融次数对各级微团聚体含量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土壤平均质量比表面积随着冻融次数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土壤平均质量直径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分形维数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呈波动式变化。冻融处理使土壤微团聚体的稳定性先增强后减弱,适宜含水量可增加土壤微团聚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土壤 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团聚体及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41
5
作者 张超 刘国彬 +2 位作者 薛萐 宋籽霖 张昌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7-515,共9页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后不同植被根际土壤微团聚体及颗粒的分形特征,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分析,运用分形理论,研究黄土丘陵区墩山小流域天然草地、人工...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后不同植被根际土壤微团聚体及颗粒的分形特征,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分析,运用分形理论,研究黄土丘陵区墩山小流域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人工灌木等6种植被根际土壤微团聚体以及颗粒组成的分形特征。【结果】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后,不同植被对土壤微团聚体以及颗粒组成影响不同。无论是根际还是非根际,天然草地0.25—0.05 mm、0.05—0.01 mm微团聚体含量以及土壤团聚状况、团聚度均高于人工灌木和人工草地,而0.25—0.05 mm、0.05—0.01 mm土壤颗粒含量以及分散系数、分散率低于人工灌木和人工草地,根际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和颗粒分形维数高于人工灌木和人工草地。除柳枝稷外,根际土壤团聚状况和团聚度高于非根际,分散系数和分散率低于非根际;不同植被根际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和颗粒分形维数均低于非根际土。相关性分析表明,与非根际相比,根际土壤微团聚体及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相关性更显著。【结论】黄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后,天然草地对于土壤微团聚体的改善作用优于人工灌木和人工草地。与非根际相比,根际土壤具有更好团聚结构,而且根际土壤分形特征能更好反映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因此可作为该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根际 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作用对红壤团聚体组成及腐殖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何云峰 徐建民 +1 位作者 侯惠珍 袁可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197-200,共4页
本文研究了我国南方三种酸性土壤(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在去除铝键结合腐殖质和铁键结合腐殖质前后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腐殖质氧化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以0.5mol·L-1NH4F(pH8.2)除去部分铝键结合腐殖... 本文研究了我国南方三种酸性土壤(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在去除铝键结合腐殖质和铁键结合腐殖质前后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腐殖质氧化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以0.5mol·L-1NH4F(pH8.2)除去部分铝键结合腐殖质后,三种土壤的微团聚体组成中以5~10μm粒级的变化最大,其中在红壤中该级数量急剧减少,小于5μm微团聚体增加;再以0.1mol·L-1Na4P2O7+0.1mol·L-1NaOH(pH13)混合液处理后,赤红壤和砖红壤中50~250μm微团聚体数量大幅降低,5~10μm微团聚体则增加。在以NH4F除去部分铝键结合腐殖质后,残留于土壤中的腐殖质的氧化稳定性均略有增加,但幅度较小;继续以0.1mol·L-1Na4P2O7+0.1mol·L-1NaOH(pH13)混合液进一步除去铁铝键复合体后,氧化稳定性则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团聚体 氧化稳定性 红壤 腐殖质 有无机复合
下载PDF
不同肥力棕壤及其微团聚体中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15
7
作者 汪景宽 汤方栋 +3 位作者 张继宏 苏君伟 王铁宇 陈恩凤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5-189,共5页
对辽宁省主要地区不同肥力典型棕壤及其微团聚体中4种主要酶活性进行测定与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肥力棕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1073±404NH3-Nμg·g-1土、2232.7±... 对辽宁省主要地区不同肥力典型棕壤及其微团聚体中4种主要酶活性进行测定与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肥力棕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1073±404NH3-Nμg·g-1土、2232.7±633.1酚μg-1土·24h、13.09±5.83葡萄糖mp· g-1土,24h和625.2酚μg·g-1土0.5h,显著高于低肥力棕壤相应的酶活性。在各粒级微团聚体中,<10μm微团聚体的4种酶活性最高,50~250μm微团聚体中的酶活性最低,并且<10μm微团聚体中酶活性在高低不同肥力土壤之间差异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团聚体 酶活性 棕壤 综合评价指标
下载PDF
棕壤不同粒级微团聚体中磷素的保持与供应 被引量:18
8
作者 汪景宽 张继宏 +1 位作者 王雷 陈恩凤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3-115,共3页
采用对比法对采自辽宁省主要地区 1 8对不同肥力典型棕壤中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内全磷的分布以及对磷素的保持与供应状况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高肥土壤全磷平均含量为 0 .61 1± 0 .1 83g/kg ,低肥的为 0 .379± 0 .0 95 g/kg ;高... 采用对比法对采自辽宁省主要地区 1 8对不同肥力典型棕壤中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内全磷的分布以及对磷素的保持与供应状况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高肥土壤全磷平均含量为 0 .61 1± 0 .1 83g/kg ,低肥的为 0 .379± 0 .0 95 g/kg ;高肥土壤平均吸附磷量为 1 2 7.1± 37.1 7g/kg ,低肥的为 2 33.2± 4 7.2 8g/kg;解吸磷和解吸率高肥的为 2 6.8± 1 0 .77g/kg和 31 .65± 2 5 .66% ,低肥的为 2 1 .3± 8.98g/kg ,和 9.62± 4 .99% .高肥土壤中各粒级微团聚体的全磷含量、磷素的解吸及其解吸率都高于低肥的对应值 ,其中 ,1 0~ 5 0 μm微团聚体中磷素储量最大 ,<1 0 μm微团聚体在磷素的吸附和保持方面贡献最大 ,因此可以把它们作为棕壤的特征微团聚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壤 微团聚体 磷素 吸附 解吸 粒级 土壤肥力
原文传递
土壤微团聚体与土壤有机质及有效氮、磷、钾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翠玲 蒋爱凤 +1 位作者 介元芬 李来泉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9,共3页
通过对豫北地区壤质潮土与石灰性褐土的微团聚体及有机质、有效氮,磷、钾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氮、磷、钾含量呈正相关,耕层增加的0.25~0.01mm的微团聚体的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同一土壤0~60cm土层0.25~0.01mm的... 通过对豫北地区壤质潮土与石灰性褐土的微团聚体及有机质、有效氮,磷、钾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氮、磷、钾含量呈正相关,耕层增加的0.25~0.01mm的微团聚体的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同一土壤0~60cm土层0.25~0.01mm的微团聚体的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微团聚体 有效氮 有效磷 有效钾
下载PDF
长期定位监测黑土有机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铁宇 颜丽 +2 位作者 关连珠 汪景宽 吕永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79,共4页
采用土壤长期定位试验分析方法,研究了黑土有机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平均OM超过化肥处理20.7%,差异极显著,单施氮肥Kos最高。胡敏酸以M最高,胡/富比基本均大于1,以休闲地为最高。微团聚体中有机碳、氮MA25<MA5<MA1,有... 采用土壤长期定位试验分析方法,研究了黑土有机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平均OM超过化肥处理20.7%,差异极显著,单施氮肥Kos最高。胡敏酸以M最高,胡/富比基本均大于1,以休闲地为最高。微团聚体中有机碳、氮MA25<MA5<MA1,有机肥各处理较高,休闲地最低。MA1中腐植质组分高于其他两级。G0、G1中有机碳、氮有机肥处理明显高于化肥处理及休闲地,而G2则相反。MNPK处理G1中有机碳、氮含量最高,而G2中最低。证明有机肥长期施用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数量,改善其品质,有利于G1型复合体有机养分保蓄,反过来促进G2型复合体有机养分供释,MA1是有机物质重要的汇源,对土壤有机养分的保蓄和供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监测 黑土 有机物质 复合体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与地下水位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及其分形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清美 廖超林 +4 位作者 戴齐 唐茹 孙钰翔 谢丽华 黎丽娜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97-1404,共8页
以1982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红壤性水稻土为材料,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耕层土壤微团聚体组成进行分析,以探究长期施肥(高量有机肥+化肥(2/3 OM)、常量有机肥+化肥(1/3 OM)、单施化肥(NPK))和地下水位(20 cm、80cm)对红壤性... 以1982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红壤性水稻土为材料,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耕层土壤微团聚体组成进行分析,以探究长期施肥(高量有机肥+化肥(2/3 OM)、常量有机肥+化肥(1/3 OM)、单施化肥(NPK))和地下水位(20 cm、80cm)对红壤性水稻土微团聚体分布、分形维数及特征微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土壤2~0.25 mm团聚体含量表现为2/3 OM> 1/3 OM> NPK,而微团聚体含量均表现为2/3 OM <1/3 OM <NPK;且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团聚状况和团聚度均高于NPK处理,分散系数、分散率、RMD(<0.02 mm/(2~0.02) mm微团聚体比值)和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则表现相反。不同地下水位的2~0.25 mm团聚体含量表现为20 cm地下水位高于80 cm地下水位,而<0.25 mm微团聚体含量相反;同时团聚状况、团聚度表现为20 cm地下水位高于80 cm地下水位,分散率、分散系数、RMD和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则相反。相关分析表明,2~0.25mm团聚体含量与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络合态铁和络合态铝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游离氧化铁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而0.05~0.02 mm、0.02~0.002 mm和<0.002 mm微团聚体含量与以上指标的相关关系相反。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和RMD均与2~0.25 mm团聚体、全N、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轻组有机碳、络合态铁、络合态铝的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0.05 mm各粒级微团聚体和游离氧化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RMD可作为评价红壤性水稻土肥力的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地下水位 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原文传递
有机质对Cu^2+在棕壤及其各粒级微团聚体中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宁 颜丽 +2 位作者 张晓静 王圆方 关连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98-501,共4页
采用平衡液吸附法和NH4AC、EDTA溶液解吸法,研究了有机质对Cu2+在棕壤及其各粒级微团聚体中(<10μm,10~50μm,50~250μm)的吸附解吸过程中的影响,为寻求有效控制土壤中Cu2+环境行为的对策措施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各粒级微... 采用平衡液吸附法和NH4AC、EDTA溶液解吸法,研究了有机质对Cu2+在棕壤及其各粒级微团聚体中(<10μm,10~50μm,50~250μm)的吸附解吸过程中的影响,为寻求有效控制土壤中Cu2+环境行为的对策措施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各粒级微团聚体中有机质对Cu2+的吸附能力随粒级的减小而增强,原土仅次于<10μm微团聚体。就吸附机制而言,去除有机质后的原土及其各粒级微团聚体在不同吸附机制控制下的吸附能力也有所变化,表现为:去除有机质后,棕壤及各粒级微团聚体对Cu2+的静电吸附能力增强,络合吸附能力和专性吸附的能力均有所降低。分析表明,原土及其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能力及稳定性的差异,与其重要组成成分有机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壤 有机质 微团聚体 CU2+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我国几种主要耕作土壤的土体构造 被引量:10
13
作者 严昶升 崔勇 于德清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本文对我国北方黑土、草甸黑土和白浆土,中部棕壤,南方红壤,西部钙层土,以及多种水稻土等肥地同瘦地间的土体构造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初步拟订了水田、无灌溉旱田和灌溉旱田良好土体构造标准,可作为土壤培肥的参考。
关键词 土壤 土体 构造
下载PDF
不同沙生植被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及抗蚀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昌胜 刘国彬 +2 位作者 薛萐 冀智清 孙彩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应用分形理论,以沙裸地为对照,不同沙生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沙生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抗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沙生植被中,踏郎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和颗粒组成1~0.25 mm粒级含量较高;白柠条和踏郎的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 应用分形理论,以沙裸地为对照,不同沙生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沙生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抗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沙生植被中,踏郎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和颗粒组成1~0.25 mm粒级含量较高;白柠条和踏郎的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较低,且显著低于沙裸地。颗粒分形维数为沙蒿和踏郎较高,白柠条最低。沙裸地可蚀性K值最大,花棒和踏郎的可蚀性K值较小。综合分析表明沙裸地种植植被后,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和抗蚀性,其中踏郎较其它植被类型能更好地改善沙化土壤质量和提高土壤抗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植被 微团聚体 分形维数 可蚀性
下载PDF
Organic amendment effects on nematode distribution within aggregate fractions in agricultural soils 被引量:5
15
作者 Xiaoke Zhang Xia Wu +2 位作者 Shixiu Zhang Yuehua Xing Wenju Liang 《Soil Ecology Letters》 CAS 2019年第3期147-156,共10页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organic amendments on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within aggregate fractions,a study was initiated in agricultural soils with four-year organic amendments.Soil samples w...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organic amendments on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within aggregate fractions,a study was initiated in agricultural soils with four-year organic amendments.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plow layer(0-20 cm)under three cornfield management scenarios:1)conventional cropping(CK,corn straw removal and no organic manure application);2)straw retention(SR,incorporation of chopped corn stalk);and 3)manure application(MA,chicken manure input).The soil samples were fractionated into four aggregate sizes,i.e.,>2 mm(large macroaggregates),1-2 mm(macroaggregates),0.25-1 mm(small macroaggregates),and<0.25 mm(microaggregates,silt and clay fractions).The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were determined within each aggregate fra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SR and MA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ercentage of macroaggregates(>1 mm)and only MA treatment strongly increased the mean weight diameter compared to the CK(P<0.05).The abundance of total nematodes and four trophic groups were affected significantly by the aggregate fractions and their higher abundance occurred in the larger aggregates.The effects of aggregate size on most nematode genera were significant.Bacterivores in the small macroaggregates and microaggregates,and fungivores in the large macroaggregat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reatments.The percentage of bacterivores increase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materials,while that of fungivores decreased.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organic management significantly affects soil aggregation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within aggregates,and the aggregate size subsequently influences the distribution of nematode commun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amendment Soil aggregate fractions Nematode communities Macroaggregate microaggregate
原文传递
施用有机物料对潮土及其微团聚体性能的影响 I.对微团聚体.组成及其磷素吸持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 杜孟庸 +1 位作者 周建学 刘树庆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8-34,共7页
本研究以华北平原的潮土为对象,以5%的比例施用秸杆、马粪和猪粪、进行了盆钵培养试验,培养一年的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物料使0.25~0.05mm 粒级的微团聚体增加;0.05~0.01mm 粒级减少;<0.01mm 各粒级变化相对较小。随微团聚体粒径变... 本研究以华北平原的潮土为对象,以5%的比例施用秸杆、马粪和猪粪、进行了盆钵培养试验,培养一年的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物料使0.25~0.05mm 粒级的微团聚体增加;0.05~0.01mm 粒级减少;<0.01mm 各粒级变化相对较小。随微团聚体粒径变小,其易氧化有机质和有机质含量有增加的趋势。施用有机物料使各粒级微团聚体中的有机质和易氧化有机质增加,并以>0.01mm 粒级的易氧化有机质增加较多。2.施有用机物料使土壤对磷的吸持能力降低,各有机处理中以猪粪降低的能力最强。>0.01mm 的微团聚体吸持磷的能力远较<0.01mm 者小。施用有机物料后,<0.01mm 粒级,尤其<0.005mm 粒级的微团聚体对磷的吸持能力提高,而>0.01mm者吸持磷的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潮土 微团聚体
下载PDF
凋落物输入对木荷林土壤微团聚体有机碳及其化学结合形态的影响
17
作者 朱丽琴 黄荣珍 +3 位作者 王金平 黄国敏 万鸿宇 林丽靖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7-313,共7页
[目的]探究地上凋落物、地下根系和菌根输入对红壤恢复林地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为退化地进行森林恢复后土壤功能重建和生态系统碳循环提供依据。[方法]以亚热带红壤侵蚀退化地恢复形成的典型阔叶林分木荷纯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无凋落物(CT... [目的]探究地上凋落物、地下根系和菌根输入对红壤恢复林地土壤微团聚体的影响,为退化地进行森林恢复后土壤功能重建和生态系统碳循环提供依据。[方法]以亚热带红壤侵蚀退化地恢复形成的典型阔叶林分木荷纯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无凋落物(CT)、菌根(M)、根系+菌根(RM)、地上+地下凋落物(LRM)和地上凋落物加倍(DLRM)5种输入处理,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有机碳及其化学结合形态进行分析。[结果]木荷恢复林土壤微团聚体质量百分比、有机碳、钙键结合态有机碳(Ca-SOC)、铁铝键结合态有机碳[Fe(Al)-SOC]和Ca-SOC/SOC在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于CT,LRM处理使20~50μm和50~200μm粒级微团聚体Fe(Al)-SOC/SOC分别降低了40.06%和46.67%(p<0.05)。土壤微团聚体质量百分比、有机碳、Ca-SOC和Fe(Al)-SOC均随粒级的增大而减小,有机碳及结合态有机碳趋于在较小粒级的微团聚体颗粒组(<20μm)中富集。微团聚体Ca-SOC含量(0.55~1.28 g/kg)远低于Fe(Al)-SOC含量(6.88~13.34 g/kg),但其在不同粒级中的变化幅度大于Fe(Al)-SOC;Ca-SOC/SOC(1.54%~3.44%)亦小于Fe(Al)-SOC/SOC(16.75%~42.54%)。微团聚体质量百分比、有机碳、Ca-SOC和Fe(Al)-SOC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497~0.757,p<0.01)。[结论]木荷恢复林土壤微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受粒级的影响,对地上凋落物、地下根系和菌根的短期输入有所响应,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微团聚体 钙键结合态有机碳 铁铝键结合态有机碳 木荷
下载PDF
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微团聚体中有机碳组分对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健永 刘菲 +6 位作者 王楚涵 张慧芳 曹寒冰 洪坚平 李廷亮 孟会生 谢钧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3-969,共7页
为阐明复垦土壤微团聚体对有机碳的固存机制,采集不同施肥措施下连续复垦6年的耕层(0-20 cm)土样,采用物理分组方法,分析微团聚体中各有机碳组分[未受保护的细颗粒有机碳(fPOC)、受物理保护的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iPOC)、受化学或生物... 为阐明复垦土壤微团聚体对有机碳的固存机制,采集不同施肥措施下连续复垦6年的耕层(0-20 cm)土样,采用物理分组方法,分析微团聚体中各有机碳组分[未受保护的细颗粒有机碳(fPOC)、受物理保护的微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iPOC)、受化学或生物化学保护的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储量的变化,以及SOC含量、微团聚体中各有机碳组分储量与玉米籽粒产量之间的关系.设对照(CK)、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4个处理,另取未复垦生土(RS)和周边未破坏多年种植熟土(US)作为参照.结果显示,同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且以M处理的提高效果最佳.NPK处理显著降低了SOC含量,达6.02%;M和MNPK处理均显著提高了SOC含量、fPOC和iPOC储量,增幅分别为20.74%-33.44%、64.44%-115.56%和110.98%-173.17%,且以MNPK处理增幅最大;但MNPK处理显著降低了MOC储量,达13.35%.微团聚体中各有机碳组分储量与SOC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fPOC储量,说明复垦土壤有机碳主要固存在fPOC组分中.SOC含量与玉米籽粒产量呈极显著相关,表明该区域复垦土壤有机碳库仍未达到饱和.本研究表明连续6年复垦显著提高了土壤肥力,但同周边农田土壤相比,仍有待继续培肥;MNPK处理对提高该复垦区SOC含量的效果最佳,且增加的有机碳首先累积在fPOC组分中,因此需要长时间持续投入才能恢复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土壤 土壤有机碳 微团聚体 细颗粒有机碳 有机无机肥配施
原文传递
紫花苜蓿驱动垃圾渗滤液污染土壤中有机碳矿化与提高微团聚体稳定性
19
作者 孙建亭 郑威 +3 位作者 胡钢 刘凡 刘思源 杨列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12期103-108,共6页
生活垃圾填埋场或简易堆场的渗滤液渗漏会引起严重的土壤污染,而渗滤液渗漏及紫花苜蓿修复对土壤有机碳矿化与微团聚体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调查了不同剂量渗滤液污染土壤的氨氮、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碳和微团聚体的动态响应特征... 生活垃圾填埋场或简易堆场的渗滤液渗漏会引起严重的土壤污染,而渗滤液渗漏及紫花苜蓿修复对土壤有机碳矿化与微团聚体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调查了不同剂量渗滤液污染土壤的氨氮、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碳和微团聚体的动态响应特征,并对比了紫花苜蓿对渗滤液污染土壤的有机碳和微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可显著降低渗滤液污染土壤的氨氮、CEC和有机碳,同时促进土壤有机碳矿化与提高微团聚体的稳定性。由此可知,紫花苜蓿对渗滤液污染土壤具有综合性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紫花苜蓿 有机碳 微团聚体
下载PDF
Short-Term Effect of Nitrogen Intensification on Aggregate Size Distribution, Microbial Biomas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a Semi-Arid Soil Under Different Crop Types 被引量:1
20
作者 Rajasekaran MURUGAN V. R. Ramakrishna PARAMA +2 位作者 Beate MADAN R. MUTHURAJU Bernard LUDWI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83-491,共9页
There is a lack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s available on the effect of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on soil aggregate distribution and microbial properties. Here, we investigated how short-term nitrogen(N) intensifica... There is a lack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s available on the effect of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on soil aggregate distribution and microbial properties. Here, we investigated how short-term nitrogen(N) intensification induced changes in aggregate size distribution and microbial properties in a soil of a hot moist semi-arid region(Bangalore, India). We hypothesised that N intensification would increase the accumulation of macroaggregates > 2 mm an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activity, and that the specific crop plant sowed would influence the level of this increase. In November 2016, surface(0–10 cm) and subsurface(10–20 cm) soi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ree N fertilisation treatments, low N(50 kg N ha-1), medium N(75 and 100 kg N ha-1 for finger millet and maize, respectively),and high N(100 and 150 kg N ha-1 for finger millet and maize, respectively). Distribution of water-stable aggregate concentrations,carbon(C) and N dynamics within aggregate size class, an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activity were evaluated. The high-N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large macroaggregates in the subsurface soil of the maize crop treatment, presumably due to an increased C input from root growth. Different N fertilisation levels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C and N concentrations in different aggregate size classes or the bulk soil. High-N application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ehydrogenase activity in both the surface soil and the subsurface soil and urease activity in the surface soil, likely because of increased accumulation of enzymes stabilised by soil colloids in dry soils. Dehydrogenas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type of crop, but urease activity not. Overall,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N application rates alter large macroaggregate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soils through an increased aboveground and corresponding belowground biomass input in the maize c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biomass input C and N dynamics large macroaggregate microaggregate N application small macroaggregate water-stable AGGREGAT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