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方理刚 朱文玲 +1 位作者 朱广瑾 鄢盛凯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15-519,共5页
目的 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是否为中国人冠心病 (CH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以及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联系 ,并分析HCY、叶酸与MTHFR基因多态性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CHD患者 16 1例 ,其中 ... 目的 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是否为中国人冠心病 (CH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以及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联系 ,并分析HCY、叶酸与MTHFR基因多态性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CHD患者 16 1例 ,其中 15 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正常对照 12 5例。应用荧光免疫偏振法测定血浆HCY ,放免法测定血清叶酸 ,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CHD患者血浆HCY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15 2 4± 9 5 9)与 (11 4 3± 6 4 4 ) μmol L ,P <0 0 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脂蛋白B和高HCY血症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HCY血症的优势比 (OR)为 2 5 70 7,其 95 %的可信区间 1 30 0 3~ 5 0 82 5。CHD组MTHFR基因C6 77T突变TT型的频率为 2 9 2 % ,明显高于对照组 16 8% (P =0 0 15 )。CHD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4 )。CHD组和对照组TT型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CT和CC型 (P <0 0 0 1)。CHD组各基因型的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0 0 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 :血清叶酸浓度、TT型与血浆HCY浓度独立相关。CHD组和对照组的TT型中 ,血清叶酸水平 <对照组中位数时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叶酸≥中位数时的HCY值。叶酸 <中位数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冠心病
原文传递
饮水等三大环境危险因素与肝癌--泰兴市肝癌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俞顺章 穆丽娜 +11 位作者 蔡琳 陈传炜 卫国荣 周学富 丁保国 常军 曹巍 Eric Hurwitz Janet Sinsheimer Barbara Visscher 姜庆五 张作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8,共8页
目的通过泰兴肝癌环境病例对照研究,搞清肝癌环境危险因素,进一步证实饮水等与肝癌的关系,从而采取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调查方法,通过问卷、采血,测定对两种病毒的感染、黄曲霉毒素(AFB1)摄入后白蛋白加合物和机... 目的通过泰兴肝癌环境病例对照研究,搞清肝癌环境危险因素,进一步证实饮水等与肝癌的关系,从而采取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调查方法,通过问卷、采血,测定对两种病毒的感染、黄曲霉毒素(AFB1)摄入后白蛋白加合物和机体内基因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当地肝癌主要危险因素。结果HBsAg比数比(OR)=5.68(95%可信限CI3.80-8.51),丙型肝炎OR=4.19(95%CI1.72-10.22),两种肝炎均为肝癌危险因素,但以乙型肝炎为主。居民摄入霉变食物OR=2.25(95%CI1.39-3.64)。1/2病例和1/3对照有饮生水习惯,经常饮生水者OR=4.60(95%CI1.30-16.30)。肝癌家族史OR=2.99(95%CI1.78-5.01)。吸烟和饮酒未达到危险水平。多吃蔬菜和水果有保护作用OR=0.58(95%CI0.38-0.89)。摄取霉变食物或AFB1加合物,饮生水与HBsAg有联合作用。肝癌与存在基因MTHFR anyT,并同时具有三大环境因素者(摄取霉变食物,饮生水与HBsAg)有明显的联合作用,OR由22跃升到72倍。IFNA17亦与HB-sAg和AFB1加合物有联合作用。结论泰兴肝癌与三大环境因素(HBsAg、摄取霉变食物,饮生水)有密切关系。两种基因的多态,尤其MTHFR anyT值得关注。管水、改粮和防肝炎仍然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炎病毒 黄曲霉毒素 饮水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morphism of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Dehydrogenase and Congenital Heart Defect 被引量:8
3
作者 JUNCHENG WEN-LIZHU +2 位作者 JING-JINGDAO SHU-QINGLI YONGLI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8-64,共7页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1958A gene polymorphism of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dehydrogenase (MTHFD) and occurrence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in North China.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ninety-two...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1958A gene polymorphism of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dehydrogenase (MTHFD) and occurrence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in North China.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ninety-two CHD patient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s case group in Liaoning Province by birth defect registration cards, and 124 healthy subjects (age and gender matched) and their parents were simultaneously selected from the same geographic area as control. Their gene polymorphism of MTHFD G1958A locus was examined with PCR-RFLP, and serum folic acid and homocysteine (Hcy) levels were tested with radio-immunoassay and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 (FPIA). Results There existed gene polymorphism at MTHFD G1958A locus in healthy subjects living in North China. The percentages of GG, GA, and AA genotype were 57.98%, 35.57%, and 6.45% respectively, and the A allele frequency was 24.2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population. No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when comparing genotype distribution and allele frequency between the case and control groups, so was the result 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genders. The A allele frequency of arterial septal defect patients’ mothers (10.87%)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s (28.15%) (P=0.014), with OR=0.31 (95% CI: 0.09-0.84), and no difference in the other subgroups. The percentage of at least one parent carrying A allele in arterial septal defect subgroup (43.48%)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s (69.64%) (P=0.017), with OR=0.34 (95% CI: 0.12-0.92).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transmission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no transmission disequillibrium in CHD nuclear families. Their serum folic acid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s (P=0.000), and Hcy level of the form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Serum Hcy and folic acid levels of mothers with gene muta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mothers with no mutation. Conclusion 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dehydrogenase Gene polymorphism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HOMOCYSTEINE Folic acid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大肠癌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缪小平 杨燊 +4 位作者 谭文 张雪梅 叶颖江 林东昕 王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我国人大肠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检测198例大肠癌患者和420名健康人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基因型。结果C677T突...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我国人大肠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检测198例大肠癌患者和420名健康人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基因型。结果C677T突变等位基因频率在大肠癌患者和健康人中的分布为51.3%和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携带MTHFR677CC基因型者比较,携带677TT基因型者罹患大肠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95%CI为1.05~2.66),而677CT基因型和MTHFRA1298C遗传变异与大肠癌患病风险无关。未发现MTHFR基因多态性与大肠癌转移程度相关。结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我国大肠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亚甲四氢叶酸脱氢酶 基因 疾病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徐晓龑 周卫华 +2 位作者 肖传实 李小峰 王来远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分析影响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因素。方法测定26例SLE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的同型半胱氨酸(Hcy)、S-腺苷蛋氨酸(SAM)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的水平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分析影响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因素。方法测定26例SLE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的同型半胱氨酸(Hcy)、S-腺苷蛋氨酸(SAM)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的水平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677位的多态性。结果譹SLE组与对照组相比,SAM明显降低,SAH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SLE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譺SAM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呈负相关,SAH与Hcy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927,P<0.01;譻MTHFR基因677位C→T的突变不仅导致Hcy水平升高,同时使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结论譹SLE患者普遍有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譺基因组DNA低甲基化可能与MTHFR基因的突变和高Hcy血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基因组DNA甲基 同型半胱氨酸 S-腺苷蛋氨酸
原文传递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永生 尹显贵 +4 位作者 王金凤 于连慧 刘和平 孟繁超 刘德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相关酶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蛋氨酸合成酶(MS)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的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32例CHD患儿(疾病组)与107名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白...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相关酶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蛋氨酸合成酶(MS)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的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32例CHD患儿(疾病组)与107名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白细胞为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两组的MTHFR基因第677位点、MS基因第2756位点及MTRR第66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各自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MTHFR的677位点CC、CT和TT基因型在疾病组中分别为22.73%、51.52%、25.76%,在对照组中分别为42.99%、44.86%、12.15%,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基因第2756位点AA、AG和GG基因型在疾病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RR基因第66位点AA、AG和GG基因型在疾病组分别为25.00%、63.64%、11.36%,在对照组中分别为48.60%、42.05%、9.35%,两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MTHFR及MTRR的基因多态性与CHD的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MS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与CHD的发病无关;②MTHFR基因第677位点中的C/C及MTRR第66位点中的A/A均为CHD的保护基因;③两基因变异在CHD的发病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先天性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 半胱氨酸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期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袁勇贵 李海林 +7 位作者 吴瑞枝 叶勤 陆蓉 陈晔 李毅 顾晓瑛 刘阳 张石宁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期抑郁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80名正常人...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N5,N10-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期抑郁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8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浆总Hcy水平和MTHFR基因多态性。患者入组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第6周末评定疗效(HAMD减分率≥50%为有效,<50%为无效)。结果(1)抑郁症组的血浆Hcy水平[(17±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2±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首次发病(以下简称首发)患者(n=30)的血浆Hcy水平[(16±5)μmol/L]与≥60岁首发患者[n=30,(19±6)μmol/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发作患者(n=17)的血浆Hcy水平[(18±6)μmol/L]与反复发作患者[n=43,(17±5)μmol/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n=27)的血浆Hcy水平[(19±6)μmol/L]与不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n=33,(16±5)μmol/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患者(n=40)的血浆Hcy水平[(18±5)μmol/L]与治疗无效患者[n=20,(17±6)μmol/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症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的减分率与血浆Hcy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3)MTHFRC677T基因型有3种,即纯合子突变型(T/T)、杂合子突变型(T/C)和野生型(C/C)。抑郁症组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患者的首发年龄、发病次数、是否伴发心脑血管疾病及抗抑郁药治疗第6周末的疗效与MTHFRC677T基因型分布均无关联(P>0.05)。(4)不同基因型的受试者(不论是抑郁症组还是对照组)血浆Hcy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是老年期抑郁症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老年人 高半胱氨酸 亚甲四氢叶酸脱氢酶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 老年期抑郁症 酶基因多态性 关联研究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水平 MTHFR基因多态性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抑郁症患者
原文传递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G1958A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4
8
作者 成君 朱文丽 +2 位作者 刀京晶 李书琴 李勇 《疾病控制杂志》 200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 探讨 MTHFD基因多态性在先天性心脏病 (CHD)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辽宁省 179例 CHD患者及其父母作为病例组 ,同一地区年龄、性别匹配的 12 2名正常人及其父母作为对照组 ,采用 PCR- RFL P方法检测其 MTHFD基因型 ,放射... 目的 探讨 MTHFD基因多态性在先天性心脏病 (CHD)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辽宁省 179例 CHD患者及其父母作为病例组 ,同一地区年龄、性别匹配的 12 2名正常人及其父母作为对照组 ,采用 PCR- RFL P方法检测其 MTHFD基因型 ,放射免疫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清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 ,比较两组差异 ,并进行 CHD核心家庭分析。结果 中国北方正常人群中 ,存在着该位点的基因多态性 ,GG、GA和 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5 7.98%、35 .5 7%和6 .4 5 % ,A等位基因频率为 2 4 .2 3% ,与西方人群有差异 ;CHD患者总体和分类型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遗传失衡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MTHFD G195 8A位点在CHD核心家庭中不存在传递失衡现象 ;CHD患者血清叶酸水平高于对照组 ,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MTHFD G195 8A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 G1958A 基因多态性 先天性心脏病 遗传易感性 遗传学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建伟 叶玲 +1 位作者 刘静 李小鹰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844ins68和甲硫氨基合成酶(MS)基因A2756G3种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北京社区汉族老年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EH)、EH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844ins68和甲硫氨基合成酶(MS)基因A2756G3种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北京社区汉族老年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EH)、EH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AO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PCR扩增老年EH(EH组)、老年EH伴PAOD(EHPAOD组)患者和老年健康对照组的MTHFRC677T、CBS844ins68、MSA2756G基因突变点,直接或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行凝胶电泳,确定基因型并统计基因突变频率。结果EH组100例MTHFR基因3种基因型频率为:C/C290%,C/T450%,T/T260%;EHPAOD组59例为:C/C159%,C/T355%,T/T486%;对照组100例为:C/C310%,C/T500%,T/T190%。3组MTHFR基因的C677T单核苷酸突变中T突变位点的频率分别为485%、644%、440%。EHPAOD组与对照组和EH组比较,MTHFR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CBS844ins68、MSA2756G各种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EHPAOD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HFR基因C677T单核苷酸突变可能是北京社区汉族老年人PAOD的遗传性危险因素之一,可能与EH无关。且CBS基因844ins68、MS基因A2756G的突变可能都不足以成为EH和PAOD的遗传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酶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844ins68 相关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C677T 基因型频率 MTHFR基因 PAOD 核苷酸突变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突变频率 等位基因频率 北京社区 PCR扩增 健康对照组 基因突变点
原文传递
广东汉族人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霞 陈盛强 谢芳英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6期661-662,共2页
目的研究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43例广东汉族正常人和47例冠心病患者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结果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 目的研究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43例广东汉族正常人和47例冠心病患者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结果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有三种基因型,即纯合子突变型(TT)、杂合子突变型(TC)和正常型(CC)。正常组TT型频率为3%,TC型频率为36.5%,CC型频率为60.5%,T等位基因频率为19.6%,C等位基因频率为80.4%;冠心病组TT型频率为4.2%,TC型频率为23.4%,CC型频率为72.4%,T等位基因频率为13.9%,C等位基因频率为86.1%。两组等位基因频率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C677T可能不是广东汉族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结果仍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 基因 多态现象 遗传学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多态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园园 沈晓丽 +3 位作者 浦晓东 陈诗泉 潘棱 林立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677位(C-T)多态性及其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冠心病组(冠脉造影显示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0%)122例与...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677位(C-T)多态性及其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冠心病组(冠脉造影显示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0%)122例与对照组(冠脉造影未发现任何可辨认斑块或狭窄)56例MTHFR677位(C-T)多态性;荧光衍生后高相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总Hcy水平。SPSS 11.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MTHFR 677位(C-T)有3种基因型(TT,TC,CC),两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组Hcy水平[μmol/L,(12.99±4.76)]高于对照组(10.95±4.75)(P<0.05)。冠心病、基因型对Hcy水平都有影响(P<0.001)。(3)TT型Hcy水平(15.45±4.41)高于CC型及TC型[分别为(10.49±3.73),(11.55±4.88),P<0.001]。TC基因型与CC基因型Hcy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 677位C-T多态性与冠心病可能有关;Hcy与冠心病和MTHFR 677位C-T多态性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高半胱氨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G1958A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辰凯 江峰 +2 位作者 孙莲萍 金惠明 马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G1958A 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NTD)发生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 PubMed、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查找... 目的系统评价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G1958A 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NTD)发生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 PubMed、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查找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 meta 分析方法,对 MTHFD G1958A 基因多态性与 NTD 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共有6篇文献符合入选标准,涉及348例患儿,1061例对照;768例 NTD 母亲,1974例对照。meta 分析显示,MTHFD G1958A 位点 GG 对 GA/AA,GG/GA 对 AA,GG 对 AA,GA 对 AA 各遗传模型中儿童发生 NTD 危险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0.77(0.58-1.02),0.96(0.71-1.30),0.81(0.56-1.16),1.07(0.78-1.47)。携带 MTHFD基因 GA 基因型和 GG/GA 基因型母亲相对 AA 基因型母亲,其子代发生 NTD 的 OR 分别为0.73(95%CI:0.50-0.88)和0.68(95%CI:0.55-0.83)。结论母亲 MTHFD 基因 G1958A 多态性是子代发生 NTD 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 神经管缺陷 META分析
下载PDF
父母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基因型对后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成君 朱文丽 +2 位作者 刀京晶 李书琴 李勇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3年第6期355-358,共4页
目的 探讨父母亚甲基四氢叶酸 (CMTHFD)基因型对后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 (CHD)的影响。 方法 选择辽宁省 192例CHD患者的父母作为病例组 ,同一地区年龄、性别匹配的 12 4名正常人的父母作为对照组 ,采用PCR RFLP方法检测其MTHFDG195 8... 目的 探讨父母亚甲基四氢叶酸 (CMTHFD)基因型对后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 (CHD)的影响。 方法 选择辽宁省 192例CHD患者的父母作为病例组 ,同一地区年龄、性别匹配的 12 4名正常人的父母作为对照组 ,采用PCR RFLP方法检测其MTHFDG195 8A位点基因多态性 ,比较 2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 ,并计算 2组父母生育纯合突变后代的概率的比值。 结果 CHD父母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房间隔缺损母亲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 10 87% ,明显低于对照组 2 8 15 % (P <0 0 5 ) ,OR =0 31(95 %CI:0 0 9~ 0 84 ) ;房间隔缺损患者父母至少携带一个突变等位基因的比例为 4 3 4 8% ,亦明显低于对照组 6 9 6 4 % (P <0 0 5 ) ,OR =0 34(95 %CI:0 12~ 0 92 ) ;病例组和对照组父母可能生育的纯合突变胎儿占总胎儿数的比例分别为 5 17%和 7 0 4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亲代 (尤其是母亲 )MTHFDG195 8A位点基因突变可降低后代房间隔缺损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 基因型 先天性心脏病 PCR—RFLP方法 检测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MTHFD1基因G1958A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玉莲 张瑞苹 +3 位作者 支秀芳 曹丽荣 王懿征 蔡春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95-40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双亲及子代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1)基因G1958A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NTD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搜集MTHFD1基因G1958A多... 目的系统评价双亲及子代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1)基因G1958A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NTD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搜集MTHFD1基因G1958A多态性与NTD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6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 724例NTDs患儿、1 485例NTDs患儿母亲和774例患儿父亲。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儿MTHFD1基因G1958A多态性与NTDs发病风险增加有相关性[AA vs.GG:OR=1.437,95%CI(1.100,1.878),P=0.008;AA+AG vs.GG:OR=1.187,95%CI(1.031,1.367),P=0.017;A vs.G:OR=1.210,95%CI(1.050,1.394),P=0.008]。而母亲和父亲MTHFD1基因G1958A多态性与子代NTDs易感性无相关性。结论患儿MTHFD1基因G1958A多态性是NTDs的发病风险因素之一。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展开更多的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缺陷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1)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母亲MTHFD1及MTHFD2基因多态性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的关联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倩 黄鹏 +5 位作者 宋欣俐 刘亦萍 孙梦婷 王婷婷 张森茂 秦家碧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7-805,共9页
目的探讨母亲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dehydrogenase,MTHFD)1、2(MTHFD1、MTHFD2)基因多态性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1月至2... 目的探讨母亲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dehydrogenase,MTHFD)1、2(MTHFD1、MTHFD2)基因多态性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3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683例单纯CHD患儿的母亲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间段内就诊于同一家医院并排除任何先天畸形的740例儿童的母亲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暴露信息。完成调查问卷后,采集母亲5 mL静脉血,用于MTHFD1、MTHFD2基因多态性的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THFD1、MTHFD2基因多态性与CHD的关联;采用Haploview 4.2软件的四配子检验法构建单倍型,评估单倍型与CHD的关联;并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和logistic回归法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与CHD的关联。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MTHFD1基因rs11849530位点(GA vs AA:OR=1.49;GG vs AA:OR=2.04)和rs1256142位点(GA vs GG:OR=2.34;AA vs GG:OR=3.25)显著增加子代CHD的发生风险(P<0.05),而母亲MTHFD1基因rs1950902位点(AA vs GG:OR=0.57)和MTHFD2基因rs1095966位点(CA vs CC:OR=0.68)显著降低子代CHD的发生风险(P<0.05)。母亲携带单倍型G-G-G(OR=1.86)、G-A-G(OR=1.35)显著增加子代CHD的发生风险(P<0.0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母亲MTHFD基因2个位点(MTHFD1 rs1950902、MTHFD1 rs2236222)的一阶交互作用及3个位点(MTHFD1 rs1950902、MTHFD1 rs1256142、MTHFD2 rs1095966)的二阶交互作用可能与CHD的发生风险存在关联(P<0.05)。结论母亲MTHFD1、MTHFD2基因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以及2个位点(MTHFD1 rs1950902、MTHFD1 rs2236222)和3个位点(MTHFD1 rs1950902、MTHFD1 rs1256142、MTHFD2 rs1095966)的交互作用与子代CHD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 病例对照研究 单倍型 基因-基因交互作用 子代
下载PDF
北京社区老年人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16
作者 刘建伟 刘静 +1 位作者 叶玲 李小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9期2686-2688,共3页
目的探讨北京社区老年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arterialocclusivedisease,PAOD)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早期康复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聚合酶链... 目的探讨北京社区老年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arterialocclusivedisease,PAOD)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早期康复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了83例(男28例,女55例)老年PAOD及100例(男50例,女50例)健康老年对照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MTHFR基因C677T单核苷酸突变呈多态性,分为3种类型:C/C,C/T,T/T。老年PAOD病例组3种基因型频率为:C/C,13.3%;C/T,51.8%;T/T,34.9%。健康老年对照组分别为:C/C,31%;C/T,50%;T/T,19%。两组MTHFR基因的C677T单核苷酸突变中T突变位点的频率分别为60.8%、44%。病例组与对照组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呈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北京社区老年人群中,MTHFR等位基因C677T突变可能是老年PAO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社区 老年人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基因多态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突变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高山被孢霉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和功能鉴定
17
作者 王鸿超 张陈 +6 位作者 陈殿宁 乔菊园 陈海琴 顾震南 张灏 陈卫 陈永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29,共7页
叶酸代谢途径中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可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氧化为5,10-甲炔基四氢叶酸,此过程会生成NADH或NADPH。对高山被孢霉中的MTHFD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功能鉴定,可进一步阐明脂质合成所需还原力NADPH的来源。首先对M... 叶酸代谢途径中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可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氧化为5,10-甲炔基四氢叶酸,此过程会生成NADH或NADPH。对高山被孢霉中的MTHFD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功能鉴定,可进一步阐明脂质合成所需还原力NADPH的来源。首先对MTHFD序列进行分析,并以p ET28a(+)质粒为载体构建了MTHFD的表达载体,然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进一步利用Ni金属螯合层析纯化目的蛋白,采用比色法分析酶反应产物,表明纯化蛋白质具有MTHFD活性。高山被孢霉MTHFD对NAD^+和NADP^+均具有催化能力,但更偏好于将NADP^+转化为NADPH。最后对高山被孢霉进行发酵培养,发现MTHFD的转录水平在脂质开始积累后发生了明显的上调,表明MTHFD在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可能是脂质合成所需NADPH的关键来源。这为对高山被孢霉进行分子改造,使之成为高产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细胞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鉴定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 NADPH 脂质合成 高山被孢霉
原文传递
mthfr基因第1298位核苷酸多态性与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21
18
作者 朱慧萍 刘明珠 +1 位作者 刀京晶 李竹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62-264,共3页
探讨mthfr基因第 12 98位核苷酸的多态性对酶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用PCR RFLP方法检测 6 4例中国女性mthfr基因第 12 98位核苷酸 ,并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MTHFR酶活性和 46℃灭活 5min后的残余酶活性 ,比较不同基因型其酶活性和... 探讨mthfr基因第 12 98位核苷酸的多态性对酶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用PCR RFLP方法检测 6 4例中国女性mthfr基因第 12 98位核苷酸 ,并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MTHFR酶活性和 46℃灭活 5min后的残余酶活性 ,比较不同基因型其酶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差别。结果 :第 6 77位核苷酸基因型为 6 77CC时 ,正常型12 98AA平均酶活性最高 ,为每毫克蛋白每小时 12 .2 6 3nmolCH2 O ,杂合型 12 98AC平均酶活性为每毫克蛋白每小时 9.5 2 4nmolCH2 O ,纯合突变型 12 98CC酶活性最低 ,仅为每毫克蛋白每小时 7.830nmolCH2 O ;第 12 98位核苷酸不同基因型的残余酶活性无明显差别。结论 :mthfr基因第 12 98位核苷酸由A→C的变异可引起酶活性降低 ,但与热稳定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 脱氢酶 代谢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ALL患儿MTHFD1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影 郑恒 +7 位作者 刘璐 曹舒雯 魏盈盈 刘东 杜光 丁水平 楼一层 丁玉峰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869-1873,共5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MTHFD1)G1958A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期间的MTX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7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提取DNA,采用PCR技术和直接...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MTHFD1)G1958A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期间的MTX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7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提取DNA,采用PCR技术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MTHFD1基因的基因型;采用酶放大免疫法(EMIT)测定MTX给药后48 h的血药浓度;收集患者HD-MTX化疗期间的临床资料,统计不良反应相关信息,对化疗不良反应进行分级。分析MTHFD1基因多态性与MTX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MTHFD1 G1958A基因位点存在多态性,70例ALL患儿中GG、AG和AA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1.43%,52.86%,5.71%;G和A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7.86%和32.14%。携带野生基因型(GG)ALL患儿的48hC/D值高于突变型基因型(GA+AA)携带者;携带野生基因型(GG)ALL患儿的骨髓抑制和肝脏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携带突变基因型(GA+AA)ALL患儿。由于个体间差异大,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MTX的体内代谢和不良反应的因素复杂,MTHFD1 G1958A多态性尚不能作为ALL患儿HDMTX化疗所致骨髓移植和肝脏损害不良反应和预测MTX体内排泄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 基因多态性 甲氨蝶呤 血药浓度 骨髓抑制 肝脏损害
原文传递
MTHFD2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0
作者 高川 何志刚 +2 位作者 马敏俊 谢碧云 洪亮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24-331,共8页
目的探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MTHFD2)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8月于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肝癌切除术的5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手术切除的HCC组织及癌旁... 目的探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MTHFD2)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8月于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肝癌切除术的5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手术切除的HCC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MTHFD2表达水平。另选取正常肝细胞系LO2,以及人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和SMMC-772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THFD2表达水平。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缓冲溶液)、si-NC组(转染si-NC)和si-MTHFD2组(转染si-MTHFD2),比较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选取30只BALB/C-nu/nu雄性裸鼠,将转染24 h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种植于裸鼠右侧腋下,每周测算瘤体体积,4周后剥离瘤块称重。结果HCC组织中MTHFD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0.6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O2细胞相比,HepG2、Hep3B和SMMC-7721细胞中MTHFD2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HepG2细胞中MTHFD2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和si-NC组相比,si-MTHFD2组细胞中MTHFD2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转染72h和96h后,si-MTHFD2组的光密度(OD)450值分别低于空白对照组和si-NC组(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和si-NC组相比,si-MTHFD2组的细胞划痕愈合率降低,侵袭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中磷酸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培养3周后,si-MTHFD2组裸鼠体内肿瘤体积分别小于空白对照组和si-NC组(P均<0.05)。培养4周后称重结果显示,si-MTHFD2组裸鼠体内肿瘤质量分别小于空白对照组和si-NC组(P均<0.05)。结论下调MTHFD2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成瘤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2 增殖 迁移 侵袭 成瘤能力 磷酸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