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丙烯酰氯制备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建国 李平 +1 位作者 李萍 郑家燊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99-700,共2页
对甲基丙烯酸与三氯化磷反应制备标题化合物的方法作了改进,简化了反应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产率约78%。最佳反应条件:氯化亚铜为阻聚剂,反应温度为体系沸点,反应时间为70min,甲基丙烯酸与三氯化磷的进料比为2.9。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酰氯 制备 改进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氯的合成及红外光谱表征 被引量:6
2
作者 邢占芬 苏立强 王伟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1-23,30,共4页
本文介绍了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功能单体中间体——甲基丙烯酰氯的合成方法,并对其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同时与丙烯酰氯、苯甲酰氯红外光谱比较发现1756cm^(-1)、1736cm^(-1)峰是v c=0与878.27cm^(-1)倍频峰之间发生费米共振而产生双峰。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氯 红外光谱 费米共振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酰氯对电气石的表面改性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应模 李云华 +2 位作者 李梦灿 候春燕 刘权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51,共5页
针电气石为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具有压电性、热释电性、远红外辐射和释放负离子性等独特性能,作为新型功能矿物材料受到人们高度重视,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与其他材料复合,可制得多种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保、电子、医药、化工、轻工... 针电气石为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具有压电性、热释电性、远红外辐射和释放负离子性等独特性能,作为新型功能矿物材料受到人们高度重视,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与其他材料复合,可制得多种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保、电子、医药、化工、轻工、建材等领域,已成为一种高附加价值的新型工业矿物。为了开发电气石的高附加价值和更广的应用领域,近年来许多科技工作者对电气石的性能、改性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以甲基丙烯酰氯改性剂对电气石粉体的表面改性进行了探讨,以改性产物的表面接触角及其在液体石蜡中的浊度为参数优化了甲基丙烯酰氯改性电气石的工艺条件,并对改性电气石的结构、形貌及性能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表面改性在电气石表面引入了甲基丙烯酰基有机链制备了可聚合的甲基丙烯酸电气石酯,电气石粉体的表面极性减小,团聚现象明显降低,分散性能得以改善,且其远红外辐射率及负离子释放量均具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甲基丙烯酰氯 表面改性 负离子 远红外辐射率
下载PDF
6-甲基-3-甲基丙烯酰氧乙基-3,4-2H-1,3-苯并噁嗪及其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文利 朱春莉 +3 位作者 王登霞 姚丙建 李晓娜 鲁在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94-1800,共7页
以6-甲基-3-羟乙基-3,4-2H-1,3-苯并噁嗪(MB-OH)和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6-甲基-3-甲基丙烯酰氧乙基-3,4-2H-1,3-苯并噁嗪(MBEM).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以甲苯为溶剂,以MBEM与N-苯基马来... 以6-甲基-3-羟乙基-3,4-2H-1,3-苯并噁嗪(MB-OH)和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6-甲基-3-甲基丙烯酰氧乙基-3,4-2H-1,3-苯并噁嗪(MBEM).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以甲苯为溶剂,以MBEM与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为单体,合成了6-甲基-3-甲基丙烯酰氧乙基-3,4-2H-1,3-苯并噁嗪-co-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P(MBEM-co-NPMI)].分别对MB-OH,MBEM,P(MBEM-co-NPMI)进行加热固化,得到相应的交联聚合物PMB-OH,PMBEM和P[P(MBEM-co-NPMI)].对其结构、分子量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MB-OH,PMBEM,P[P(MBEM-co-NPMI)]的最大损耗因子tanδmax对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分别为92,129和181℃,最大损耗模量G″max对应的Tg分别为56,91和156℃.在N2气氛围下,PMB-OH,PMBEM,P[P(MBEM-co-NPMI)]失重5%的温度分别为257,244和260℃;失重10%的温度分别为280,266和284℃;800℃的残炭率分别为23.2%,17.8%和14.0%.表明P[P(MBEM-co-NPMI)]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甲基丙烯酰氯 N-苯基马来酰亚胺 热性能
下载PDF
三光气法合成(甲基)丙烯酰氯及其衍生物 被引量:2
5
作者 程传杰 熊冬飞 +2 位作者 申亮 乔泳洛 付长清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50,共3页
以固体光气(BTC),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主要原料,经酰化反应合成了丙烯酰氯(1,86%)和甲基丙烯酰氯(2,79%)。分别以1和2为原料,合成了两种丙烯酸酯类功能单体,其结构经1H NMR,13 C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合成1的最佳条件为:BTC... 以固体光气(BTC),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主要原料,经酰化反应合成了丙烯酰氯(1,86%)和甲基丙烯酰氯(2,79%)。分别以1和2为原料,合成了两种丙烯酸酯类功能单体,其结构经1H NMR,13 C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合成1的最佳条件为:BTC 0.3 mol,n(BTC)∶n(AA)=1∶1,三乙胺既作催化剂又作缚酸剂,于40℃~50℃反应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氯 甲基丙烯酰氯 固体光气 丙烯酸 合成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葡萄糖酯及聚甲基丙烯酸纤维二糖酯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性能测评 被引量:2
6
作者 叶志兵 杨兰芬 +2 位作者 彭雅 谌学先 袁黎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4-238,共5页
首先合成了甲基丙烯酸葡萄糖酯和甲基丙烯酸纤维二糖酯,然后通过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基)丙酯分别聚合在硅胶上,并将其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分别以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为90∶10)、正己烷-异丙醇-三乙胺(体积比为90∶10∶0... 首先合成了甲基丙烯酸葡萄糖酯和甲基丙烯酸纤维二糖酯,然后通过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基)丙酯分别聚合在硅胶上,并将其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分别以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为90∶10)、正己烷-异丙醇-三乙胺(体积比为90∶10∶0.2)和正己烷-异丙醇-三氟乙酸(体积比为90∶10∶0.2)溶液作为流动相,对15种包含醇类、胺类、酰胺类和酮类的外消旋体化合物进行手性拆分。拆分结果表明,葡萄糖和纤维二糖聚合物固定相对大多数醇类和胺类以及部分酰胺类和酮类外消旋体化合物有较好的手性识别能力,并且二者的手性识别能力还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该研究表明,单糖和二糖聚合物固定相可成为一类新型的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纤维二糖 甲基丙烯酰氯 手性固定相 高效液相色谱 对映体选择性
下载PDF
N-[4-(磺酰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1
7
作者 高英新 包永忠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2-24,36,共4页
以对氨基苯磺酰胺、丙烯酰氯(或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合成了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ASPAA)和N[4(磺酰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ASPMAA),其结构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合成ASPAA的最佳条件对氨基苯磺酰胺13.76g(80mmol),n(对氨基苯磺... 以对氨基苯磺酰胺、丙烯酰氯(或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合成了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ASPAA)和N[4(磺酰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ASPMAA),其结构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合成ASPAA的最佳条件对氨基苯磺酰胺13.76g(80mmol),n(对氨基苯磺酰胺)∶n(丙烯酰氯)=1.0∶1.1,n(丙烯酰氯)∶n(NaHCO3)=1.00∶1.14,0℃~2℃反应3h,反应液倾入10倍体积的的甲醇-水[V(甲醇)∶V(水)=1∶10]中析出产物,收率在60%以上。合成ASPMAA的最佳条件对氨基苯磺酰胺6.88g(40mmol),n(对氨基苯磺酰胺)∶n(甲基丙烯酰氯)=1.00∶1.05,n(三己胺)∶n(甲基丙烯酰氯)=1.0∶1.0,在0℃~2℃滴加甲基丙烯酰氯后先在室温下反应1h,然后在60℃反应1h,反应液倾入700mL石油醚中析出产物,收率5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胺 对氨基苯磺酰胺 丙烯酰氯 甲基丙烯酰氯 合成
下载PDF
1-苯基新薄荷醇α,β-不饱和羧酸酯的合成
8
作者 胡海 阳年发 +1 位作者 杨利文 龚行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93,115,共4页
以1-苯基新薄荷醇和甲基丙烯酰氯、肉桂酰氯为原料,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产物1-苯基新薄荷醇甲基丙烯酸酯和1-苯基新薄荷醇肉桂酸酯,探讨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并找到了较好的合成条件.
关键词 1-苯基新薄荷醇 甲基丙烯酰氯 肉桂酰氯 合成
下载PDF
辛基酚聚氧乙烯型大分子单体的制备及表征
9
作者 杜新贞 胡文辉 +2 位作者 张东霞 王芳平 陈慧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58,63,共5页
以三乙胺为催化剂,使甲基丙烯酰氯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反应合成了末端具有可聚合双键的辛基酚聚氧乙烯型大分子单体,研究了甲基丙烯酰氯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转化率的影响.用FT-IR、1HNMR、UV和荧光光谱表征大分... 以三乙胺为催化剂,使甲基丙烯酰氯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反应合成了末端具有可聚合双键的辛基酚聚氧乙烯型大分子单体,研究了甲基丙烯酰氯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转化率的影响.用FT-IR、1HNMR、UV和荧光光谱表征大分子单体的结构,测试了大分子单体的临界胶束浓度和浊点.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30℃,反应16 h,甲基丙烯酰氯用量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的1.4倍,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的转化率为71.88%.临界胶束浓度和浊点测试表明合成的大分子单体具有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甲基丙烯酰氯 活性大分子单体
下载PDF
硼酸镁晶须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莉 徐新宇 +1 位作者 李玉玲 赵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94,39,共5页
以硼酸、乙醇胺、甲基丙烯酰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新型可聚合硼酸酯偶联剂BE-1。利用BE-1在硼酸镁晶须表面引发聚合形成有机涂层,并用改性后的硼酸镁晶须制备了硼酸镁晶须/聚丙烯(PP)复合材料。检测结果如下:由红外测试结果可以推断,合... 以硼酸、乙醇胺、甲基丙烯酰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新型可聚合硼酸酯偶联剂BE-1。利用BE-1在硼酸镁晶须表面引发聚合形成有机涂层,并用改性后的硼酸镁晶须制备了硼酸镁晶须/聚丙烯(PP)复合材料。检测结果如下:由红外测试结果可以推断,合成产物即为可聚合硼酸酯偶联剂BE-1;在水解稳定性测试中BE-1稳定时间大于960 h,BE-1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及贮存性能;有机涂层形成的最佳反应温度为78℃,最佳反应时间为6 h;BE-1改性硼酸镁晶须/P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分别比纯PP提高了30%、40%和104%,分别比未改性硼酸镁晶须/PP复合材料提高了11.05%、23.52%、1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酰氯 硼酸酯偶联剂 硼酸镁晶须 有机涂层 硼酸镁晶须/聚丙烯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