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抗病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晓梅 郭顺星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9年第6期658-664,共7页
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后在植物体内会产生抗性物质。植物的抗病性物质包括两大类 :植物固有的抗菌物质和植物保卫素。本文就近年来对植物抗病性物质的化学组成、生物合成、代谢途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植物抗病性物质 化学组成 生物合成 代谢途径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香附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贾红梅 唐策 +3 位作者 刘欢 于猛 张宏武 邹忠梅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49-55,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香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抗抑郁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文献挖掘和本实验室已有研究收集香附化学成分,并依据类药原则进行筛选。使用PhamMapper和DrugBank数据库进...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香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抗抑郁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文献挖掘和本实验室已有研究收集香附化学成分,并依据类药原则进行筛选。使用PhamMapper和DrugBank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和筛选,通过MAS 3.0及KEGG通路注释分析香附抗抑郁效应化学成分的作用通路,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化合物-核心靶点-通路"网络,预测其抗抑郁药效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结果香附中的69个化合物作用于103个靶点,29个核心靶点。构建的"化合物-核心靶点-代谢通路"网络预测发现,香附中48个化学成分直接或间接作用于15个核心靶点,8条抑郁相关代谢通路,主要涉及细胞过程、对应激的应答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黏附斑、神经营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NOD样受体、胰岛素、趋化因子、ErbB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香附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方式发挥抗抑郁效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网络药理学 抗抑郁 作用靶点 代谢通路 黏附斑 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石榴功能物质鞣花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冯立娟 陶吉寒 +2 位作者 尹燕雷 招雪晴 王长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25-330,共6页
鞣花酸是石榴中重要的酚类物质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菌等生物学效应,与石榴保健功能密切相关。笔者概括了鞣花酸的结构、理化性质、石榴中鞣花酸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代谢途径和保健功能等,以期为石榴功能品质的栽培调控和... 鞣花酸是石榴中重要的酚类物质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菌等生物学效应,与石榴保健功能密切相关。笔者概括了鞣花酸的结构、理化性质、石榴中鞣花酸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代谢途径和保健功能等,以期为石榴功能品质的栽培调控和加工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鞣花酸 代谢途径 保健功能
下载PDF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研究酸枣仁提取物治疗失眠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7
4
作者 卞振华 张文明 +10 位作者 唐静月 费倩倩 胡敏敏 陈晓伟 苏联麟 费程浩 季德 毛春芹 童黄锦 陆兔林 袁晓航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8-202,共15页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研究酸枣仁提取物治疗失眠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建立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诱导大鼠失眠模型,酸枣仁提取物灌胃给药后,进行一般形态观察、戊巴比妥钠诱导失眠实验和病理组织学等药效...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研究酸枣仁提取物治疗失眠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建立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诱导大鼠失眠模型,酸枣仁提取物灌胃给药后,进行一般形态观察、戊巴比妥钠诱导失眠实验和病理组织学等药效学评价。采用UHPLC-MS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数据统计筛选酸枣仁提取物治疗失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进一步分析相关代谢通路。采用UHPLC-Q-Exactive-MS/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构建酸枣仁治疗失眠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探讨酸枣仁治疗失眠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和组织病理学HE(h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结果表明酸枣仁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治疗失眠作用。血清代谢组学共筛选出21个酸枣仁提取物治疗失眠的内源性生物标志物,获取了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等代谢通路。UHPLC-Q-Exactive-MS/MS鉴定了酸枣仁提取物中34个化学成分,包括24个黄酮类成分、2个三萜皂苷类成分、4个生物碱成分、2个三萜酸成分以及2个脂肪酸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酸枣仁治疗失眠主要作用于DRD2(dopamine D2 receptor)、HTR1A(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1A)及ADRA2A(alpha-2A adrenergic receptor)等靶蛋白;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5-羟色胺能突触、钙信号等通路密切相关;酸枣仁中木兰花碱、N-去甲荷叶碱、山矾碱、油酸、棕榈酸、乌药碱、白桦脂酸以及美洲茶酸为其治疗失眠的潜在效应物质。该研究揭示了酸枣仁提取物治疗失眠通过多个代谢途径,整体上纠正紊乱的代谢轮廓,阐释了酸枣仁治疗失眠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整合机制,为深入研究酸枣仁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也为开发治疗失眠的创新中药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失眠 内源性代谢物 生物标志物 代谢通路 效应物质 代谢组学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不同证候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肝损伤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马欣 顾宏图 +4 位作者 赵瑜 冯琴 彭景华 苟小军 胡义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上探索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肝损伤患者中医证候(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的物质基础。方法:对NAFLD肝郁脾虚证(29例)与湿热内蕴证(33例)患者进行生化指标、症状统计分析,采用GC/MS技术对血液进行代谢组学检测...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上探索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肝损伤患者中医证候(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的物质基础。方法:对NAFLD肝郁脾虚证(29例)与湿热内蕴证(33例)患者进行生化指标、症状统计分析,采用GC/MS技术对血液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经多维统计找出差异代谢物,并确定差异代谢通路。结果:NAFLD湿热内蕴证患者与肝郁脾虚证患者在肝功能、血脂、血糖、BMI上两证之间无差异。在血清代谢组学研究PLS-DA得分图上显示湿热内蕴证与肝郁脾虚证存在明显代谢差异。两证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质包括糖类、脂类、氨基酸类、胺类化合物类等11种差异代谢物。两证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为氨基酸、糖类、脂类代谢通路。结论:NAFLD典型湿热内蕴证和肝郁脾虚证在代谢层面存在明显差异,表明不同证候有其特定的生物学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证候 代谢组学 湿热内蕴证 肝郁脾虚证
原文传递
植物多胺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6
作者 刘颖 王莹 +2 位作者 龙萃 张志毅 庞晓明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7-155,共9页
多胺是一类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衰老及抗逆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在植物中的多胺合成途径已经基本揭示,其生理作用在分子水平上逐步得到阐明。对多胺合成突变体和各种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也使得... 多胺是一类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衰老及抗逆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在植物中的多胺合成途径已经基本揭示,其生理作用在分子水平上逐步得到阐明。对多胺合成突变体和各种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也使得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多胺以及其合成代谢相关酶在植物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概述了植物多胺代谢途径,重点综述了代谢途径中各基因的功能及遗传操作的最新进展,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尤其是相关基因在植物抗逆境(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逆境)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代谢途径 生物合成途径 抗病性 亚精胺合成酶
原文传递
外源ABA对低温胁迫下小桐子幼苗脯氨酸积累及其代谢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邓凤飞 杨双龙 龚明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本文以小桐子为材料,研究了外源脱落酸(ABA)对低温胁迫下小桐子幼苗脯氨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5℃)可促进小桐子幼苗体内脯氨酸的积累,上调脯氨酸合成关键酶Δ~1-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和鸟氨酸转氨酶(OAT)的活性,上调P... 本文以小桐子为材料,研究了外源脱落酸(ABA)对低温胁迫下小桐子幼苗脯氨酸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5℃)可促进小桐子幼苗体内脯氨酸的积累,上调脯氨酸合成关键酶Δ~1-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和鸟氨酸转氨酶(OAT)的活性,上调P5CS基因(JcP5CS)的表达,及抑制脯氨酸降解酶脯氨酸脱氢酶(Pro DH)的活性。用外源ABA处理低温胁迫下的小桐子幼苗,发现150μmol·L^(-1)的ABA可显著提高其低温胁迫下的脯氨酸含量,上调P5CS的活性和JcP5CS的表达水平,及抑制ProDH的活性。表明外源ABA可通过活化脯氨酸合成的谷氨酸途径和抑制脯氨酸的降解途径来促进低温胁迫下小桐子幼苗脯氨酸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低温胁迫 脱落酸 脯氨酸 代谢途径
原文传递
石榴没食子酸代谢与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冯立娟 尹燕雷 +1 位作者 招雪晴 王长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0-716,共7页
没食子酸是石榴中重要的酚类物质之一,生物学效应广泛,与石榴保健功能密切相关。石榴果皮中没食子酸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有超临界CO2萃取法、硅胶薄层层析法和高速逆流色谱法;石榴中没食子酸含量测定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没食子酸是石榴中重要的酚类物质之一,生物学效应广泛,与石榴保健功能密切相关。石榴果皮中没食子酸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有超临界CO2萃取法、硅胶薄层层析法和高速逆流色谱法;石榴中没食子酸含量测定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在线扫集—胶束电动色谱法为主;不同石榴品种果皮中没食子酸含量不同,果实不同部位均含有丰富的没食子酸。没食子酸主要通过莽草酸途径生成的3-脱氢莽草酸,在莽草酸脱氢酶或脱氢莽草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没食子酸具有抗肿瘤、保护胃和肝、抑制血管形成、抗炎抗菌等保健功能。对没食子酸结构和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代谢途径和保健功能等进行综述,以期为石榴中没食子酸的深入研究和加工产品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没食子酸 含量测定 代谢途径 保健功能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滩羊宰后成熟过程中风味前体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20
9
作者 尤丽琴 罗瑞明 +1 位作者 苑昱东 李子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1-176,共6页
以宁夏滩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4℃时宰后成熟期为0、4 d和8 d滩羊背最长肌的差异代谢物,研究不同成熟期风味特征代谢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变化,探讨成熟对滩羊肉中风味前体物质代谢途径的变化影响。结果表... 以宁夏滩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4℃时宰后成熟期为0、4 d和8 d滩羊背最长肌的差异代谢物,研究不同成熟期风味特征代谢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变化,探讨成熟对滩羊肉中风味前体物质代谢途径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成熟第4天,差异代谢物中风味前体物质如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类代谢显著,而成熟第8天氨基酸类、核酸类及脂类物质代谢显著。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柠檬酸、β-柠檬酰基-L-谷氨酸、N-乙酰基-L-蛋氨酸、D-苯丙氨酸、组氨精氨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等呈味特征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增加。在成熟过程中,主要通过戊糖磷酸代谢、三羧酸循环、氨基酸合成和嘌呤代谢调节和控制风味前体物质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滩羊肉成熟对风味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肉 成熟 代谢组学 风味前体物 代谢途径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艾灸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丽梅 单思 +2 位作者 张启云 张吉日木吐 刘红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0-236,共7页
代谢组学是一门“自下而上”的新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整体性、动态性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研究思路相似,适合中药药性、疾病诊断、药物安全性评价及药物作用机制等研究,从本质上阐述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热敏灸的提出,艾... 代谢组学是一门“自下而上”的新研究思路和方法,其整体性、动态性与中医药的整体观研究思路相似,适合中药药性、疾病诊断、药物安全性评价及药物作用机制等研究,从本质上阐述中医药的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热敏灸的提出,艾灸再次回到众人视野。艾灸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热、光、药物等综合因素,通过对机体的血液运行、神经分泌功能、能量代谢、抗自由基等作用调节机体生理和心理,可用于预防、减轻、治疗机体某些疾病。将代谢组学与艾灸联合,从机体内源性代谢物的角度阐明灸疗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为艾灸的基础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径,对疾病的治疗及灸疗现代化、科学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艾灸 治疗作用 代谢途径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百合知母汤治疗抑郁症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职瑞 杨波 +2 位作者 刘芳 郭延磊 夏培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917-1925,共9页
目的观察抑郁大鼠模型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分析百合知母汤对异常代谢物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SPF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模型组和百合知母汤+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 目的观察抑郁大鼠模型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分析百合知母汤对异常代谢物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SPF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模型组和百合知母汤+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联合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寻找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改变的内源性代谢物及其相关代谢通路,从内源性代谢物的角度评价百合知母汤的抗抑郁作用。结果百合知母汤可显著增加抑郁模型大鼠的体质量、糖水偏好度以及行为学得分(P<0.05),并使模型大鼠血清中水平异常的23个差异代谢物回调至正常水平,主要涉及脂肪酸酰胺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甘氨酸代谢和脂质代谢;而氟西汀仅能纠正甘氨酸代谢和脂质代谢2条代谢通路中17个代谢物的水平异常。结论与氟西汀相比,百合知母汤可影响更多的代谢通路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知母汤 抑郁症 代谢组学 代谢通路
下载PDF
烟叶致香物质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段胜智 李军营 +1 位作者 杨利云 龚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45-52,共8页
致香物质是烟草的重要化学成分,是评价烟草品质、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及香型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烟草致香物质的机理及提升烟叶品质提供参考,综述了烟叶致香物质组分及其代谢途径、环境因子对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及其生化基础等... 致香物质是烟草的重要化学成分,是评价烟草品质、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及香型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烟草致香物质的机理及提升烟叶品质提供参考,综述了烟叶致香物质组分及其代谢途径、环境因子对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及其生化基础等内容,展望了未来烟叶致香物质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烟叶 致香物质 代谢途径
下载PDF
当归不同炮制品挥发油给药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薛子钰 华永丽 +4 位作者 李锦霞 姚万玲 纪鹏 王涛 魏彦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8-939,共12页
分析当归(Angelica sinensis,AS)不同炮制品挥发油对正常大鼠尿液代谢产物的影响,揭示其影响大鼠体内可能的代谢途径。该实验将5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当归炭挥发油(volatile oils from charred AS,C-ASVO)、酒当归挥发... 分析当归(Angelica sinensis,AS)不同炮制品挥发油对正常大鼠尿液代谢产物的影响,揭示其影响大鼠体内可能的代谢途径。该实验将5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当归炭挥发油(volatile oils from charred AS,C-ASVO)、酒当归挥发油(volatile oils from parched AS with alcohol,J-ASVO)、土当归挥发油(volatile oils from parched AS with soil,T-ASVO)、油当归挥发油(volatile oils from parched AS with oil,Y-ASVO)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0.5%的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各当归炮制品挥发油组每次灌胃挥发油剂量为0.176 m L·kg-1,连续给药3 d,利用大鼠代谢笼收集各组大鼠48 h的尿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对大鼠尿液代谢物进行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方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和t检验来选择差异代谢物。利用metabolic pathway analysis(Met PA)数据库构建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当归不同炮制品挥发油给药组大鼠尿液中31种代谢物有显著变化(P<0.05),并且当归不同炮制品挥发油对正常大鼠尿液代谢产物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以J-ASVO的影响程度略强于C-ASVO,T-ASVO和Y-ASVO。它们对体内代谢的影响可能主要集中于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以及糖代谢。该研究补充了当归不同炮制品挥发油药物代谢和作用机制,为其中药药理作用深层次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当归挥发油 不同炮制品 GC-MS 代谢通路
原文传递
黄芪建中汤及其组方单味药化学成分与体内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靳志东 李科 +2 位作者 李爱平 秦雪梅 刘月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495-4501,共7页
黄芪建中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全方由黄芪、白芍、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饴糖7味中药组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等疾病。通过回顾近年来黄芪建中汤及其组方单味药的研究文献,对黄芪... 黄芪建中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全方由黄芪、白芍、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饴糖7味中药组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等疾病。通过回顾近年来黄芪建中汤及其组方单味药的研究文献,对黄芪建中汤及其组方中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体内代谢途径、代谢反应和代谢产物进行综述,为黄芪建中汤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化学成分 体内代谢 代谢途径 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基于UPLC-ESI-QE-Orbitrap-MS技术的首荟通便胶囊干预慢传输型便秘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孙成宏 李翔子 +4 位作者 肖贺 张丽 赵云 姚景春 张贵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2-538,共7页
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首荟通便胶囊(SHTB)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结肠组织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探讨SHTB治疗便秘的机制。ICR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HTB组。灌胃复方地芬诺酯建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观察碳墨汁推进率、首次排... 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首荟通便胶囊(SHTB)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结肠组织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探讨SHTB治疗便秘的机制。ICR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HTB组。灌胃复方地芬诺酯建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观察碳墨汁推进率、首次排便时间和12 h排便粒数。取结肠,阿利新蓝和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观察黏液细胞。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UHPLC-ESI-QE-Orbitrap-MS)检测结肠组织差异代谢物,分析可能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SHTB明显缩短便秘小鼠首次排便时间和排便数量,增加肠蠕动和结肠黏膜层黏液细胞数量。代谢组学研究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结肠共发现左旋尿嘧啶、N6,N6,N6-三甲基-L-赖氨酸、L-甲酰基鸟氨酸、N6-乙酰基-L-赖氨酸、L-苯丙氨酸、苯乙醛、黄嘌呤、胸苷、甘氨酰-L-亮氨酸、L-半胱氨酸、(R)-1-氨基丙烷-2-醇、脱氧胞苷、γ-谷氨酰-γ-氨基丁醛、D-半乳糖、L-精氨酸、L-脯氨酸、丙酮酸等17个代谢差异物。SHTB组这些代谢差异物有向正常水平回调的趋势。因此推测SHTB治疗慢性传输性便秘可能与调节苯丙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糖酵解,嘧啶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三羧酸循环和半乳糖代谢等代谢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荟通便胶囊 便秘 结肠组织 代谢差异物 代谢通路
原文传递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郭歌 祖凌云 高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5期526-530,共5页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近年研究发现,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斑块不稳定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望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思路。现就花生四烯酸...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近年研究发现,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斑块不稳定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望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思路。现就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花生四烯酸 代谢途径
下载PDF
Tetrasphaera聚磷菌研究进展及其除磷能力辨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郝晓地 陈峤 刘然彬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1-753,共13页
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在污水脱氮除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机理研究与工程应用也较为成熟.长期以来,Accumulibacter菌属(A菌)作为EBPR工艺最主要的聚磷菌(PAOs)已被广泛接受.同时,具有聚磷能力的Tetrasphaera菌属(T菌)亦被发现,且在某... 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在污水脱氮除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机理研究与工程应用也较为成熟.长期以来,Accumulibacter菌属(A菌)作为EBPR工艺最主要的聚磷菌(PAOs)已被广泛接受.同时,具有聚磷能力的Tetrasphaera菌属(T菌)亦被发现,且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其丰度甚至远高于A菌,进而引发业内一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T菌发现、研究过程的梳理,总结了关于T菌丰度、代谢途径及影响其活性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A菌不同,T菌代谢途径具有多样性,可依赖发酵代谢进行细胞维持和增殖,其发酵产物甚至可以供给A菌利用.T菌可利用大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和VFAs(亲和性较低)进行厌氧释磷,继而完成好氧、甚至缺氧吸磷过程.T菌主要菌株(T.elongata)因缺少合成PHA相关酶基因而不能以PHA作为内聚产物在厌氧环境下储能;糖原和游离氨基酸被检测到可作为T菌的能源/碳源内聚物,但亦有结果相左的研究.借助于拉曼光谱技术,一些污水处理厂中T菌与A菌被证实对磷去除的贡献大小相当.总之,目前对T菌的研究还十分有限,现有研究仍不足以证明它们在EBPR中可稳定发挥除磷贡献.今后应在T菌不同代谢途径控制因素及所需环境条件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确认T菌可否持续、稳定地实现除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EBPR) Accumulibacter(A菌) Tetrasphaera(T菌) 代谢途径 内聚产物
原文传递
3-甲基丁醛对奶酪坚果风味的贡献及其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臣 周文雅 +2 位作者 袁佳杰 于海燕 田怀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8-233,共6页
坚果风味是许多奶酪的特有风味,其中3-甲基丁醛对奶酪坚果风味有着重要的贡献。本文综述了3-甲基丁醛对奶酪坚果风味的影响,总结了3-甲基丁醛的生物合成途径、Strecker化学降解途径及奶酪中3-甲基丁醛含量的调控策略,并对将来的研究方... 坚果风味是许多奶酪的特有风味,其中3-甲基丁醛对奶酪坚果风味有着重要的贡献。本文综述了3-甲基丁醛对奶酪坚果风味的影响,总结了3-甲基丁醛的生物合成途径、Strecker化学降解途径及奶酪中3-甲基丁醛含量的调控策略,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偏好、强化坚果味的奶酪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丁醛 奶酪 坚果风味 代谢途径 调控策略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影响的胸腺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迪丽索耶尔·亚勒坤木 付佳琪 +1 位作者 于栋华 于纯淼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109,共8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灵芝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其代谢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灵芝多糖组(给药剂量96 mg·kg^-1),每组10只,前两组给予...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灵芝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其代谢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灵芝多糖组(给药剂量96 mg·kg^-1),每组10只,前两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 d,在第7天灌胃后2 h,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灵芝多糖组小鼠以X射线进行全身照射。利用UPLC-Q-TOF-MS检测胸腺组织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比较正常组、模型组以及灵芝多糖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情况,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鉴定出3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与模型组相比,发现灵芝多糖组对L-谷氨酸、牛磺酸、磷脂酰胆碱(PC)和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 PC)等均具有显著的逆转趋势,分别参与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以及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结论:灵芝多糖可能通过改善辐射模型小鼠胸腺中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表达及其相关代谢通路来发挥辐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辐射防护 代谢通路 磷脂酰胆碱 牛磺酸
原文传递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数据评价不同刮痧方案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的效果 被引量:16
20
作者 丁欢 陈丽虹 +3 位作者 陈宇婧 岳容兆 杨敏 徐桂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54-3659,共6页
背景:刮痧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代谢组学等分析技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目的: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讨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与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不同刮痧方... 背景:刮痧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代谢组学等分析技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目的: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讨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与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不同刮痧方案的疗效差异,以期规范标准化刮痧疗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循经出痧组、穴位出痧组、循经不出痧组以及穴位不出痧组,各8只。选用自体髓核移植法复制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模型,从造模第5天始,用不同刮痧方案干预,隔日1次,共9次。实验于2017年1月获得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理批准。结果与结论:①同造模前相比,刮痧组及造模后的模型组机械痛阈值下降(P<0.01);②筛选后共得出15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和6条代谢通路。刮痧后3-(3-羟基苯基)丙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酰含量降低,甘氨酸、柠檬酸、环腺苷酸含量上升,通过调节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以镇痛,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和三羧酸循环以抗炎;③循经出痧组调节代谢物效果优于其他3组,推测其为治疗最佳刮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代谢组学 刮痧 循经取穴 腰椎间盘突出 气相色谱-质谱 组织构建 代谢通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