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停药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淑英 黄卫东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7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停药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绵阳四○四医院和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50例女性IC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对患儿进行药物干预治疗的...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停药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四川绵阳四○四医院和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50例女性IC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对患儿进行药物干预治疗的有25例(对照组),单独用GnRHa进行治疗的有15例(GnRHa组),使用GnRHa联合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进行治疗的有10例(联合组)。结果三组患儿在实验研究前身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的成年终身高分别为(151.93±3.35)cm、(151.88±4.05)cm和(149.56±3.62)cm,实验研究后成年终身高分别为(157.06±2.01)cm、(161.35±2.43)cm和(167.75±2.15)cm,GnRHa组和联合组的身高净增长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但GnRHa组和联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后三组患儿的预测终身高明显大于实验研究前,且GnRHa组、联合组的身高增长速度更大,实验研究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nRHa治疗的GnRHa组、联合组两组的骨龄增长速度明显小于未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月经初潮年龄小于GnRHa组和联合组,女童月经来潮距离停药的时间长短除与治疗前有无月经初潮有关外,与其他所有因素均不相关。三组在实验研究后的月经初潮年龄分别为(8.54±1.60)岁、(10.53±3.22)岁、(10.86±5.84)岁,结果显示实验研究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nRHa和rhGH对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ICPP患儿时如果出现生长速度减慢的情况,可以用rhGH辅助治疗,这对成年终身高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终身高 骨龄 初潮年龄
下载PDF
月经初潮年龄对女性成年后近期和远期肥胖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韦晓淋 华钰洁 +5 位作者 陆艳 胡一河 卞铮 郭彧 陈铮鸣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月经初潮年龄与女性成年后近、远期肥胖的关系。方法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苏州点2004-2008年调查的具有完整初潮与身体测量数据信息的30 895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初潮年龄分为3组:≤12、13~16、≥17岁,其中≤12岁初潮年龄... 目的探讨月经初潮年龄与女性成年后近、远期肥胖的关系。方法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苏州点2004-2008年调查的具有完整初潮与身体测量数据信息的30 895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初潮年龄分为3组:≤12、13~16、≥17岁,其中≤12岁初潮年龄为过早。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月经初潮年龄对女性成年后近、远期肥胖的影响。结果调查对象月经初潮年龄为(15.64±1.92)岁,1 421人(4.6%)月经初潮过早。随着出生年代的推迟,女性月经初潮年龄有不断提前的趋势。调查对象成年后近期肥胖803人(2.6%),远期肥胖3 738人(12.1%)。调整年龄、生活方式、高血压、糖尿病、绝经状态等因素后,月经初潮年龄过早是女性成年后发生近、远期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45(1.74~3.45)和1.99(1.69~2.34)。月经初潮年龄与绝经状态对远期肥胖无相乘交互作用(P=0.324)。结论月经初潮过早是女性成年后发生近期肥胖和远期肥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潮年龄 肥胖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嘉兴地区女童中枢性性早熟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程锋 孙飞 陈娴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12期1711-1712,1717,共3页
目的 调查嘉兴地区女童中枢性性早熟情况,分析中枢性性早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和建议.方法 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确诊的187例女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和200例正常女童为观察对象.利用体格检查、实验室分析判定性成... 目的 调查嘉兴地区女童中枢性性早熟情况,分析中枢性性早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和建议.方法 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确诊的187例女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和200例正常女童为观察对象.利用体格检查、实验室分析判定性成熟,并采用自制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中枢性性早熟组与正常组的身高、体重、骨龄、卵巢容积、子宫容积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枢性性早熟组与正常组女童的年龄、BMI指数、有无开灯睡觉、是否服用营养品、饮食习惯、家庭年收入、母亲文化程度、母亲初潮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初潮年龄、服用营养品、母亲学历、饮食习惯、BMI指数是嘉兴市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中枢性性早熟的病因机制较为复杂,对多个影响因素开展合理的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童 中枢性性早熟 初潮年龄 BMI指数 饮食习惯
下载PDF
不同治疗方法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初潮年龄及成年终身高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吴静 吕瑞丽 +1 位作者 何春风 李慧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6032-603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初潮年龄及成年终身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底前明确诊断,且2013年12月底前达到终身高的84例ICPP女童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未治疗组41例(A组);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初潮年龄及成年终身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底前明确诊断,且2013年12月底前达到终身高的84例ICPP女童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未治疗组41例(A组);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组28例(B组);GnRHa联合生长激素(rh GH)治疗15例(C组)。比较3组女童研究之初、治疗结束时终身高以及初潮年龄的差异。结果:3组患儿治疗前身高无统计学差异(F=0.51,P>0.05)。3组的成年终身高分别为(150.06±2.33)cm,(155.35±2.42)cm和(156.75±2.15)cm,B、C两组均显著大于A组(t=9.02,P<0.01;t=9.70,P<0.01),但B组和C组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t=1.88,P=0.07)。未治疗组的身高净获为(-1.89±3.03)cm,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C组大于B组(P<0.01)。A组月经初潮年龄小于B组和C组女童。结论:对ICPP患儿给予GnRHa治疗是有效和必要的,能够有效推迟女童的月经初潮年龄,增加患儿的成年终身高;两药联用对终身高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重组人生长激素 初潮年龄 终身高
原文传递
15年间我国少数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变化趋势 被引量:6
5
作者 赵继 马亚娜 陈次良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及从1985~2000年15年间其月经初潮年龄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到1985年、1991年和2000年的部分少数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比较其总体的变化趋势,并用统计软件作出趋势图。结果:蒙古族、... 目的: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及从1985~2000年15年间其月经初潮年龄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到1985年、1991年和2000年的部分少数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比较其总体的变化趋势,并用统计软件作出趋势图。结果: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在15年来是逐年提前的,回族在1991~2000年这段期间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出现后退现象。这5个少数民族均呈现出乡村提前的速度快于城市。结论:我国少数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的"生长长期变化"趋势依然存在,但增长趋势在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初潮年龄 少数民族 长期趋势
原文传递
初潮年龄、哺乳时间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蒋凤艳 莫凤媚 劳山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妇女的初潮年龄及哺乳时间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表方式调查问卷,早晨8:00~10:00取空腹血和第2次晨尿,测定尿钙(Ca)、肌酐(Cr)、血ALP及骨密度。结果初潮年龄在17岁以上者Ca/Cr、ALP值高于初潮年龄<17岁的两组,L... 目的探讨妇女的初潮年龄及哺乳时间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表方式调查问卷,早晨8:00~10:00取空腹血和第2次晨尿,测定尿钙(Ca)、肌酐(Cr)、血ALP及骨密度。结果初潮年龄在17岁以上者Ca/Cr、ALP值高于初潮年龄<17岁的两组,L2~L4、Wards三角区、股骨上段总骨密度值低于初潮年龄小于15岁组,P<0.05;妇女一生哺乳时间大于2年组骨形成指标血ALP,骨吸收指标尿Ca/Cr高于哺乳时间小于2年组,骨密度值均低于哺乳时间小于2年组。结论初潮晚、哺乳时间长是骨质疏松的高危因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潮年龄 哺乳时间 骨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成年女性初潮年龄与糖尿病患病关系及交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浩 胡如英 +9 位作者 钟节鸣 钱一建 王春梅 谢开婿 陈玲琍 卞铮 郭彧 俞敏 陈铮鸣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61-1365,共5页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初潮年龄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方法 使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浙江省桐乡市项目点32 364名30-79岁女性常住居民有效基线调查数据,使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研究初潮年龄与糖尿病患病的...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初潮年龄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方法 使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浙江省桐乡市项目点32 364名30-79岁女性常住居民有效基线调查数据,使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研究初潮年龄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使用回归模型中初潮年龄与不同变量的乘积项,评价二者的交互作用。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51.42±9.63)岁,3.73%的女性初潮年龄≤12岁,24.17%的女性初潮年龄≥17岁。调查对象糖尿病患病率为5.75%。调整年龄、社会经济状况、糖尿病家族史、行为习惯、闭经、BMI和腰围等因素后,与初潮年龄≥17岁相比,初潮年龄15-16、13-14和≤12岁女性成年后糖尿病患病OR值(95% CI)分别为1.13(1.00-1.27)、1.29(1.12-1.49)和1.68(1.31-2.15)。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肥胖等与初潮年龄无相乘交互作用(P〉0.05)。结论 初潮年龄与女性糖尿病患病存在着关联。初潮年龄越早,成年后患糖尿病风险越大。初潮年龄和吸烟等成年期暴露因素对糖尿病无相乘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潮年龄 糖尿病 患病率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七城市铁路中学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性心理行为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允平 杜源 +1 位作者 余毅震 王家春 《医学与社会》 2000年第1期16-18,共3页
为了解 7城市铁路中学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和性心理行为状况 ,采用“健康教育调查表”对 7市铁路中学 2 44 7名女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7市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 12 .47~ 13.40岁 ,其中以广州市最早 ,哈尔滨市最晚。手淫、早恋和性冲... 为了解 7城市铁路中学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和性心理行为状况 ,采用“健康教育调查表”对 7市铁路中学 2 44 7名女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7市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 12 .47~ 13.40岁 ,其中以广州市最早 ,哈尔滨市最晚。手淫、早恋和性冲动发生率 ,不同城市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近 10年来 ,女生初潮年龄明显提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潮年龄 性心理行为 性教育
下载PDF
陕西省三原县少女月经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月莉 潭沛琴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6年第4期286-287,共2页
目的了解青春期少女月经及有关情况,为青春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606例12~18岁的少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平均初潮年龄13.08±1.41岁,城区初潮早于农村0.87岁(t=3.49,P<0.05),不同初潮年龄与不同体... 目的了解青春期少女月经及有关情况,为青春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606例12~18岁的少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平均初潮年龄13.08±1.41岁,城区初潮早于农村0.87岁(t=3.49,P<0.05),不同初潮年龄与不同体块指数有关(P<0.05)。月经失调、痛经和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41例(39.77%)、146例(24.09%)、98例(16.17%)。月经失调、痛经在不同经龄的发生率不同(P<0.01),痛经的发生率随经龄增长而下降(趋势x^2=11.23,P<0.05)。月经失调与经期冷水洗漱有关(x^2=22.36,P<0.01),痛经与经期冷水洗漱、常喝冷饮有关(x^2=49.68和x^2=13.54,P<0.01)。结论应加强青少年期月经生理的健康教育,做好经期卫生保健,是预防妇女疾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调查 初潮年龄 痛经 月经失调
下载PDF
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的群体遗传学研究(续)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良忠 杜若甫 《人类学学报》 1983年第4期380-389,共10页
本次调查采印了645名鄂温克族和424名鄂伦春族中、小学生和部分牧民、猎民的指纹和掌纹。观察了各型指纹出现率、指纹总嵴数、atd角和掌褶纹等指标。 1.各型指纹出现率 弓(A)、尺侧箕(L^u)、桡侧箕(L^r)和斗(W)的出现频率见表11。额左... 本次调查采印了645名鄂温克族和424名鄂伦春族中、小学生和部分牧民、猎民的指纹和掌纹。观察了各型指纹出现率、指纹总嵴数、atd角和掌褶纹等指标。 1.各型指纹出现率 弓(A)、尺侧箕(L^u)、桡侧箕(L^r)和斗(W)的出现频率见表11。额左旗和陈旗鄂温克人中斗多于箕,与汉族相似。有些指纹型在某个手指上较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population genetics EWENKI NATIONALITY OROQEN NATIONALITY Rate of consanguineous marriages Anthropometry BLOOD groups DERMATOGLYPHICS BLOOD pre-ssure Taste threshold for phenylthiocarbamide menarche age
下载PDF
初潮年龄与脉搏波速度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健雄 张巧 +2 位作者 时立新 彭年春 张淼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0-644,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初潮年龄与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及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2014年间参与贵阳地区调查的女性7 330人,排除已确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未绝经女性和非正常绝经女性、初潮年龄和绝经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初潮年龄与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及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2014年间参与贵阳地区调查的女性7 330人,排除已确诊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未绝经女性和非正常绝经女性、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信息不确定者,最终纳入2 682例女性分析,通过问卷、体格检查、血清学及多普勒超声检测,获得初潮年龄、体质指数、血糖、血脂、PWV等指标,并依初潮年龄分为6组,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人群平均初潮年龄为(14.6±1.9)岁,随初潮年龄增加,6组PWV异常率依次为88%、76%、71%、75%、76%、80%,呈近U型分布趋势(x^2=121.20,P=0.040);13~14岁初潮年龄组PWV异常率是U分布的谷值;PWV的危险因素为初潮年龄、实际年龄、体质指数、腰围、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均有P<0.05);不同年代出生女性初潮年龄对PWV异常风险影响不同。结论贵阳地区40岁以上自然绝经女性的初潮年龄与脉搏波速度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初潮年龄 脉搏波速度
原文传递
围绝经期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符书馨 李娜 罗辰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的症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围绝经期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共纳入120例围绝经期或绝经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 目的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的症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围绝经期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共纳入120例围绝经期或绝经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现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改良Kupermann评分法评估围绝经期症状,分为Kupermann评分≥17分(A组)与﹤17分(B组)两组。分析研究对象围绝经期症状的具体表现,比较A组与B组的基本情况、症状发生比例、月经史以及治疗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9例(99.2%,119/120)患者有不同程度症状,发生频率较高的5项症状依次为激动(71.7%)、疲乏无力(68.3%)、失眠(65.8%)、潮热及出汗(64.2%)、以及骨、关节、肌肉痛(62.5%)。Kupermann评分≥17分的A组共53例,﹤17分的B组共6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子宫肌瘤病史、卵巢手术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各种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P值均﹤0.05)。A组初潮年龄、初潮年龄延迟者的比例、育龄期月经不规律者的比例均高于B组(P值均﹤0.05)。初潮年龄与Kupermann评分呈正相关,r=0.244(P=0.007)。120例患者中,39例(32.5%)正接受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A组与B组接受HRT的比例分别为39.6%与26.9%;78例(65.0%)患者听说过HRT,A组与B组分别为56.6%与7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初潮年龄延迟或育龄期月经不规律的妇女围绝经期症状更为严重,应引起重视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长沙地区部分妇女对HRT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应继续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症状 月经 初潮年龄 Kupermannn评分
下载PDF
蒙古族地区1951年至2005年间出生的汉族和蒙古族女性月经初潮年龄变化趋势研究
13
作者 邓国艳 宋阳光 +13 位作者 胡那顺 许芮豪 孙立文 包金花 萨日娜 霍桂荣 斯琴其木格 陈玉兰 许玉萍 陈巴拉 呼格吉乐图 张斌 王尚明 张树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4-841,共8页
目的研究中国蒙古族地区1951年至2005年期间出生的汉族和蒙古族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的变化及趋势。方法通过横断面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在规范调查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下,于2003年至2019年在通辽地区的3个旗县对16~46岁汉族及蒙古族女性人群进... 目的研究中国蒙古族地区1951年至2005年期间出生的汉族和蒙古族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的变化及趋势。方法通过横断面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在规范调查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下,于2003年至2019年在通辽地区的3个旗县对16~46岁汉族及蒙古族女性人群进行回顾性调查,获得1951年至2005年55年间出生女性月经初潮年龄的基础数据,以每年、每5年、每10年为节点,分析其变化情况及规律。结果本研究共完成46928例(汉族24450例,蒙古族22478例)的调查,调查有效率为96.09%(46928/48836)。1951年至2005年55年间出生女性月经初潮发生年龄逐渐提前;平均月经初潮年龄,在以每年为节点的分析中,汉族和蒙古族分别由1951年的(16.22±0.52)岁和(15.86±1.24)岁变化为2005年的(12.37±1.15)岁和(12.33±0.98)岁,分别提前3.85岁和3.54岁(平均每年分别提前0.84个月和0.77个月),变化趋势表现出与年代呈显著负相关(均P<0.0001);在以每5年为节点的分析中,汉族和蒙古族分别由1951年至1955年的(15.54±1.45)岁和(15.53±1.48)岁变化为2001年至2005年的(12.41±0.97)岁和(12.47±0.96)岁,分别提前3.13岁和3.06岁(平均每5年分别提前3.41个月和3.34个月);在以每10年为节点的分析中,汉族和蒙古族分别由1951年至1960年的(15.79±0.95)岁和(15.53±1.33)岁变化为2001年至2005年的(12.41±0.97)岁和(12.47±0.96)岁,分别提前3.38岁和3.06岁(平均每10年分别提前6.76个月和6.12个月);相同出生年代的汉族与蒙古族女性月经初潮发生年龄接近,在1951年至1965年15年间、1966年至1970年、1971年至1990年20年间、1991年至2000年10年间分别集中在15~16岁、14~15岁、13~14岁、12~13岁;在2001年至2005年的汉族和蒙古族出生者月经初潮年龄发生在11岁、12岁、13岁分别占26.79%(457/1706)、73.27%(1250/1706)、92.85%(1584/1706)和23.25%(653/2809)、62.01%(1742/2809)、90.14%(2532/2809)。结论1951年至2005年55年间出生的汉族和蒙古族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初潮 青春期发育 青少年 蒙古族 月经初潮年龄 青春期教育
原文传递
孕妇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年数与大于胎龄儿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倩 梁军 +3 位作者 黄东萍 刘顺 郭晓婧 仇小强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年数与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5个县孕早期建卡产检2032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孕妇间隔年龄与LGA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孕妇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年数与大于胎龄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5个县孕早期建卡产检2032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孕妇间隔年龄与LGA发生的相关性,接收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孕妇间隔年龄在预测LGA发生中的作用。结果队列随访至2032名孕妇分娩,其中发生LGA 67例,发生率为3.3%。LGA组孕妇分娩年龄、间隔年龄和BMI较非LGA组大(均有P<0.05)。相关性分析中,校正混杂因素后,孕妇间隔年龄与出生体重无相关(P=0.178),但间隔年龄≥30岁的孕妇LGA发生风险是间隔年龄<10岁的29.214倍(P=0.018)。ROC曲线分析显示,孕妇间隔年龄预测总体、分娩女婴的AUC分别为0.585、0.644,孕妇间隔年龄预测LGA的最佳截断点均为13岁。结论孕妇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年数与LGA发生有关,间隔年数越大则LGA发生风险越大。分娩年龄和初潮年龄间隔在女婴LGA发生预测中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于胎龄儿 初潮年龄 分娩年龄 出生队列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48年来武汉市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动态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虞志 《中国校医》 2001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 阐明 48年 ( 195 2~ 2 0 0 0年 )来武汉市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的动态和有关问题 ,为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 根据湖北省、武汉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历年发布的学生生长发育资料 ,统计分析不同年代体格发育指标的生长水... 目的 阐明 48年 ( 195 2~ 2 0 0 0年 )来武汉市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的动态和有关问题 ,为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 根据湖北省、武汉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历年发布的学生生长发育资料 ,统计分析不同年代体格发育指标的生长水平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及其长期变化 (secularchangeofgrowth)趋势 ;并应用BMI指数 (bodymassindex)分析其体型特点。 结果 男女学生的体格生长水平随年代进展而提高 ,在 195 2~ 2 0 0 0年间 ,男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均值每 10年分别增长 2 .81cm、2 .39kg和 1.6 8cm ;女生相应的指标分别增长 2 .15cm、1.2 1kg和 1.34cm ;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每 10年提前 6 .8个月。由于体重和胸围的增长强度不如身高明显 ,以致学龄儿童体型趋于瘦长。学龄 结论 学龄儿童体格生长水平提高和性成熟年龄提前 ,主要是外界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 ,其中以营养等生活条件的改善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生 生长发育 月经初潮年龄 BMI指数 生长长期变化
下载PDF
女运动员初潮年龄和月经期主要特征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士云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20-122,共3页
采用问卷调查了我国优秀女运动员76名,一般运动员83名,业体校学员136名和330名非运动员的初潮年龄和月经期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同非运动员相比,优秀女运动员的初潮年龄有所推迟,而业体校学员初潮年龄则有所提前。月经不良反应,优秀运动... 采用问卷调查了我国优秀女运动员76名,一般运动员83名,业体校学员136名和330名非运动员的初潮年龄和月经期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同非运动员相比,优秀女运动员的初潮年龄有所推迟,而业体校学员初潮年龄则有所提前。月经不良反应,优秀运动员占51.32%,业体校学员占71.32%,非运动员占51.21%。月经期不良反应与初潮来临的季节有一定内在联系。提示:初潮年龄和月经期不良反应的症状和程度,可作为选材和医务监督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运动员 初潮年龄 月经特征
下载PDF
运动对少女月经初潮年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慧芳 叶环 +4 位作者 姚济芬 方妍彤 阮丽丽 林艳 何桂坤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研究运动是否对少女月经初潮年龄产生影响。方法于2008年3~11月,按整群分层抽样原则,选取浙江省部分城镇的31所中学在读的初中一~三年级女生,共7 472名。使用自行设计的《青少年青春发育调查表》,根据女生平均每天运动时间长短等情... 目的研究运动是否对少女月经初潮年龄产生影响。方法于2008年3~11月,按整群分层抽样原则,选取浙江省部分城镇的31所中学在读的初中一~三年级女生,共7 472名。使用自行设计的《青少年青春发育调查表》,根据女生平均每天运动时间长短等情况,将调查对象分成两组,运动组:共535人,平均运动时间≥1.5 h/d,并已坚持1年以上;非运动组:运动时间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学生,共6 937人。统计各组的平均初潮年龄(MMA)。结果运动组与非运动组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分别为12.59岁和12.21岁,两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经统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组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迟于非运动组女生约4~5月龄(0.38岁),正常范围内的月经初潮年龄推迟,更有利女生身心均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少女 月经初潮
原文传递
月经初潮年龄与青年期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体脂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明霞 郑连斌 王爱珑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调查了737例18~22岁女青年的月经初潮年龄与身高、体重资料,计算了不同初潮年龄组的青年期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和体脂(%)的均值与标准差,统计结果显示,平均初潮年龄与青年期身高、体重、体表面积无相关关系,各初潮... 本文调查了737例18~22岁女青年的月经初潮年龄与身高、体重资料,计算了不同初潮年龄组的青年期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和体脂(%)的均值与标准差,统计结果显示,平均初潮年龄与青年期身高、体重、体表面积无相关关系,各初潮年龄组的青年期体脂均值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潮年龄 身高 体重 体表面积 体脂 相关
下载PDF
妇科千金片、初潮年龄、妊娠分娩次数对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影响
19
作者 李凤云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片及患者初潮年龄、妊娠分娩次数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均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30d、术后3个月口...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片及患者初潮年龄、妊娠分娩次数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均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30d、术后3个月口服妇科千金片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4个月复发情况,分析复发与初潮年龄、妊娠分娩次数的关系。结果两组术后24个月复发率比较,P<0.05。两组初潮年龄<13岁者术后24个月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初潮年龄≥13岁者(P<0.05);观察组初潮年龄<13岁者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初潮年龄≥13岁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P>0.05。对照组术后妊娠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未妊娠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未妊娠和妊娠患者复发率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未妊娠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未妊娠患者(P<0.05);两组术后妊娠患者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前后服用妇科千金片能够显著降低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率,初潮年龄<13岁及术后未妊娠能够增加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妇科千金片 初潮年龄 妊娠分娩次数
下载PDF
汉族女孩月经初潮年龄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20
作者 赵继 马亚娜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956-1959,共4页
目的:探讨月经初潮年龄与人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相关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文献中收集2005年全国30个省市汉族女生的生长发育指标共15项,对所有生长发育指标与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进行简单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月经初潮年龄与人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相关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文献中收集2005年全国30个省市汉族女生的生长发育指标共15项,对所有生长发育指标与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简单相关分析中,有5个因素与月经初潮年龄相关,其中有2个因素进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分别是体重和握力。结论:汉族女生的部分生长发育指标与青春期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 初潮年龄 形态指标 机能指标 素质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