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语言文字改革运动中的“言文一致”论 被引量:12
1
作者 倪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53,共13页
受日本明治时期"言文一致"运动的影响,清末最后20年里掀起了一场语言文字改革运动。创制切音简字,倡导白话文,都以实现言文一致为目标。在这场运动中诞生的各种改革方案,虽引起了相当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在不同程度上被付诸实... 受日本明治时期"言文一致"运动的影响,清末最后20年里掀起了一场语言文字改革运动。创制切音简字,倡导白话文,都以实现言文一致为目标。在这场运动中诞生的各种改革方案,虽引起了相当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在不同程度上被付诸实践,却尚未获得充分的理论自觉。对语言的工具论理解割断了书写语言与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现代个人主体性之间的内在关联,这使得清末的拼音文字和白话文未能成功建立起一种被普遍使用且深刻介入再造民族文化和建构现代个人主体性之事业的书写语言,这一任务要等到五四的时代才告初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言文一致 白话文 日本明治
下载PDF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研究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无未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3-88,共6页
日本六角恒广与中国王顺洪等学者对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仍然没有改变其研究的“冷清”状况。今后的研究,应该从存在的十个方面基本问题入手,深入研究,从而有所突破。文章对十个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 日本六角恒广与中国王顺洪等学者对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仍然没有改变其研究的“冷清”状况。今后的研究,应该从存在的十个方面基本问题入手,深入研究,从而有所突破。文章对十个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具体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以期对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的研究有所启发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明治时期 北京官话教科书 基本问题 思路与方法
下载PDF
清末民初北京官话语气词例释——以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为依据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无未 杨杏红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103,共8页
本文以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课本为依据,描写北京官话教科书中的语气词与同时期其他文献在词形、词音等方面的差别,并分析仅出现在北京官话课本中的语气词"呐""咯"的使用情况。文章最后指出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 本文以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课本为依据,描写北京官话教科书中的语气词与同时期其他文献在词形、词音等方面的差别,并分析仅出现在北京官话课本中的语气词"呐""咯"的使用情况。文章最后指出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课本中出现的语气词与同时期其他文献存有差异的原因,并认为应该动态地看待清末民初北京官话语气词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北京官话 明治时期 课本
下载PDF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语音课本和工具书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无未 邸宏香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94,共7页
本文从编撰类型、音系、标记符号、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介绍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语音课本和工具书,力图较为全面地展现其面貌,对它们的价值与影响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估,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 日本明治时期 北京官话语音 课本及工具书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留日学生报刊的编辑与出版 被引量:2
5
作者 江曙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0-98,共9页
清末民初留日学生成为晚清文化革新的重要力量,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在近现代报刊发展史上的地位需重新评估与确定。通过新文献的发掘,目前可考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有86种,较前新增8种,其先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同人刊物的初步实践、以东京和... 清末民初留日学生成为晚清文化革新的重要力量,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在近现代报刊发展史上的地位需重新评估与确定。通过新文献的发掘,目前可考留日学生创办的报刊有86种,较前新增8种,其先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同人刊物的初步实践、以东京和上海为轴心的出版销售体系的建构、明治日本报刊思想的中介作用以及印刷装帧技术的改进。留日学生因地缘、学缘、政治思想、文学观念或某一突发事件等而结社,所创办刊物具备同人刊物的特征,其办刊思想深受明治日本报刊的影响,从知识界的启蒙转向对民众的引导,以东京和上海为轴心乃至布局全国的销售网络为其提供实现的可能,其办刊实践也为清末民初思想革命和政治变革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日学生 报刊 同人刊物 明治日本
下载PDF
《冈氏之中国文典》:汉语文言语法体系的初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无未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76,共9页
明治时期日本学者冈三庆著《冈氏之中国文典》早于马建忠《马氏文通》11年、广池千九郎《中国文典》18年问世,在汉语文言语法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依据英国人日根尾《英文典》体系,从词法和句法两个角度研究汉语文言语法,以词类的... 明治时期日本学者冈三庆著《冈氏之中国文典》早于马建忠《马氏文通》11年、广池千九郎《中国文典》18年问世,在汉语文言语法学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依据英国人日根尾《英文典》体系,从词法和句法两个角度研究汉语文言语法,以词类的语法层级、标记、意义、功能进行分类,还充分注意到汉语"跨类"功能,并通过汉英日比较寻求共性特征,把词类性质及句法关系放到极其重要的研究视点上来。又运用西方语法理论系统研究汉语文言语法,给广池《中国文典》等日本汉语文言语法研究以莫大启示,也对中国学者来裕恂的《汉文典》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文言语法 日本明治时期《冈氏之中国文典》《汉文典》
原文传递
日本明治时期“虞初体”汉文小说集述略 被引量:2
7
作者 孙虎堂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3,共7页
我国清代文人张潮编选的小说集《虞初新志》在18世纪初问世以后,不久便传入日本,并很快受到了文人阶层的喜爱。此后的一个多世纪,它逐渐成为日本文人研习汉学的经典书籍。明治时期,文坛上诞生了几部"虞初体"汉文小说集,这些... 我国清代文人张潮编选的小说集《虞初新志》在18世纪初问世以后,不久便传入日本,并很快受到了文人阶层的喜爱。此后的一个多世纪,它逐渐成为日本文人研习汉学的经典书籍。明治时期,文坛上诞生了几部"虞初体"汉文小说集,这些仿作成为江户时代以来《虞初新志》在日本影响的集中体现。本文以近藤元弘的《日本虞初新志》和菊池纯的《本朝虞初新志》为中心,探讨了它们在编创体例、旨趣、方法以及作品文体等方面的特征,并指出了此项研究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时期 虞初体 汉文小说集
原文传递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音系比较研究
8
作者 李沫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9期113-118,共6页
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教科书是研究北京官话的重要资料。本文考察其中五种,即《日清字音鉴》《北京官话声音谱》《日汉英语言合璧》《日清会话辞典》《急就篇发音》,比较其声韵调系统,为清末民初北京官话的语音系统提供参考依据。经... 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教科书是研究北京官话的重要资料。本文考察其中五种,即《日清字音鉴》《北京官话声音谱》《日汉英语言合璧》《日清会话辞典》《急就篇发音》,比较其声韵调系统,为清末民初北京官话的语音系统提供参考依据。经比较发现,声母方面,除没有设立零声母外,其反映的声母系统和今天北京话声母系统完全相同;韵母方面,io、üo正处于发展演变之中,iai韵母已经逐渐消失,weng与今韵母ueng相同;声调方面,其与今天北京话和普通话声调系统一致。几种教科书的语音记录体现了北京语音日趋统一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明治时期 北京官话 语音系统
下载PDF
清末民初东北官话的语音特点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无未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8-355,共8页
本文根据个人新发现的中国语课本语等材料研究清末中国东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本文的研究证明,清末学者还是有意区别北京官话语音和东北方音的。
关键词 日本明治中国语课本 清末东北方音 北京官话“正音”教学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