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盗火”到“理水”——《新青年》文学翻译浅探 |
陈强
|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2
|
翻译的政治与接受的可能——“五四”启蒙话语中的《玩偶之家》 |
张春田
|
《枣庄学院学报》
|
2008 |
1
|
|
3
|
五四时期的人格教育思潮及对当代高师学生人格培养的启示 |
龚波
刘静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4
|
翻译的政治与接受的可能——五四启蒙话语中的《玩偶之家》 |
张春田
|
《云梦学刊》
|
2008 |
0 |
|
5
|
论中国五四文坛的“童心崇拜” |
谈风霞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8
|
|
6
|
“五四”时期的新、旧戏剧观论争及其现代性追求述论 |
王良成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7
|
五四时期的西诗汉译 |
文珊
王东风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8
|
后五四时代中国内地的书籍流通与阅读取向——基于四份书单的分析 |
刘永华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9
|
“五四”精英与近代中国政党政治 |
周良书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0
|
没有“五四”,何来晚清——兼与王德威先生商榷 |
杨建兵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5
|
|
11
|
论西诗汉译的范式更迭 |
陈春燕
王东风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2
|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刍议 |
郑大华
|
《近代史学刊》
|
2020 |
3
|
|
13
|
回到“五四”戏剧论争的现场 |
张婷婷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4
|
五四儿童文学建构中国形象的现代生成 |
吴翔宇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
4
|
|
15
|
时代女性与女性病体--重读庐隐小说的身体书写 |
林幸谦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6
|
“五四”主流话语的疏离与民间范示理性叙述——对赵树理创作的再认识 |
石世明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7
|
五四前后北京大学的平民教育(1918—1920) |
陈尔杰
|
《云梦学刊》
|
2012 |
3
|
|
18
|
论五四科学思潮的进步意义及历史局限性 |
邱若宏
|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1
|
|
19
|
对新式教育视野下的林译小说的再解读 |
李宗刚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0
|
台湾反蒋民主启蒙的“五四”话语——以殷海光思想言述为例 |
何卓恩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