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 被引量:40
1
作者 俞孔坚 李伟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8,共4页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文化复兴的基本条件。在民族身份和人地关系这两方面的危机意识是当代中国设计创新的动力也是评价中国现代设计的根本标准。85年前的新文化运动,特别是白话文革命,给当代中国城市和景观建设以许多启迪。为实现景观设... 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文化复兴的基本条件。在民族身份和人地关系这两方面的危机意识是当代中国设计创新的动力也是评价中国现代设计的根本标准。85年前的新文化运动,特别是白话文革命,给当代中国城市和景观建设以许多启迪。为实现景观设计现代化,文章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创造白话的城市和白话的景观。尊重平常,回到人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以获得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身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意识 城市 土地 人地关系 现代化 景观 启迪 白话 文革 新文化运动
原文传递
林长民与五四运动——兼论五四运动的起源 被引量:16
2
作者 欧阳军喜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五四运动爆发之前 ,在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围绕着“铁路统一案”与“山东问题”的斗争中 ,林长民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先是致力于铁路统一案之提出与实施 ,继而力主把青岛问题与胶济铁路及其延长线济顺、高徐两路联系起来 ,之后又运动拒签和... 五四运动爆发之前 ,在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围绕着“铁路统一案”与“山东问题”的斗争中 ,林长民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先是致力于铁路统一案之提出与实施 ,继而力主把青岛问题与胶济铁路及其延长线济顺、高徐两路联系起来 ,之后又运动拒签和反对与日直接交涉。从整个过程来看 ,林长民与五四运动之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从中也可以看出 ,五四运动虽因外交问题而起 ,但其中杂有许多内政的因素。五四运动既是社会变动和文化变化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长民 五四运动铁路统一案 山东问题
下载PDF
五四运动与社会主义新价值观的确立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39,共18页
发生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使"社会主义"开始成为中国人新的价值观念与理想追求。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新变化和新趋势,其间经历了许多的思想争论,这些争论主要环绕三个相关联的问题展开:中国要不要选择社会主义?中国要选择何种... 发生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使"社会主义"开始成为中国人新的价值观念与理想追求。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新变化和新趋势,其间经历了许多的思想争论,这些争论主要环绕三个相关联的问题展开:中国要不要选择社会主义?中国要选择何种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这些问题及其争论,构成了社会主义新价值观在中国思想世界得以确立的主要思想环节。这种社会主义新价值观,不仅具有五四运动的"救亡"性质,而且承继了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不能被曲解为"救亡压倒启蒙"来加以贬抑或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社会主义新价值观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下载PDF
“五四”时期的安徒生童话翻译 被引量:11
4
作者 秦弓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五四”之前的儿童文学翻译,未能完全做到以儿童与原著为本位,同完型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翻译尚有一段距离。完型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翻译始于“五四”,其起点与成熟的标志是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安徒生童话的意旨已经进入到个性与人道的终极... “五四”之前的儿童文学翻译,未能完全做到以儿童与原著为本位,同完型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翻译尚有一段距离。完型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翻译始于“五四”,其起点与成熟的标志是安徒生童话的翻译。安徒生童话的意旨已经进入到个性与人道的终极价值及其相互冲突的深刻层面,恰合新文化运动的启蒙需求;安徒生谛听天籁的敏感与悟性、多彩而精妙的诗性笔触与贴近童心童趣的讲述文体,创造了舒展而灵性、质朴而瑰丽的审美境界,其“伟大的感动力”引起了“五四”文坛的热切关注,带来了安徒生童话翻译的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安徒生童话 翻译
下载PDF
人的发现与文学史构成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栋霖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9-96,共8页
什么是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何根本性因素激发与规约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纷繁复杂现象与诸种创作方法更迭、流派纷呈重组?是20世纪对人的发现:人对自我的认识、发展与描写,人对自我发现的对象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 什么是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何根本性因素激发与规约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纷繁复杂现象与诸种创作方法更迭、流派纷呈重组?是20世纪对人的发现:人对自我的认识、发展与描写,人对自我发现的对象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人学思想,它们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四"以来,在反思与批判传统人学观,吸收西方启蒙主义人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时代的人学观。个人自我的存在与个性主义的张扬,乃是"五四"文学对人的最重要的发现;"左翼"文学运动对"阶级的人"的发现,成为与"五四"人文主义人学观相对峙的人学观念;而近现代通俗文学所表现的是充分世俗化的人学观。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两种或多种人的观念与人的不同话语间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人的观念“五四”
原文传递
晚清上海:女权主义实践与理论 被引量:9
6
作者 熊月之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5-54,共10页
晚清上海是女权主义实践相当突出的地方 ;与此同时 ,女权主义理论也很丰富。从 1 870年代起 ,上海报刊就开始运用近代科学知识 ,批判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 ,宣传男女平等。到 1 890年代 ,几乎所有进步思想家在这方面都有表现。其中 ,金天... 晚清上海是女权主义实践相当突出的地方 ;与此同时 ,女权主义理论也很丰富。从 1 870年代起 ,上海报刊就开始运用近代科学知识 ,批判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 ,宣传男女平等。到 1 890年代 ,几乎所有进步思想家在这方面都有表现。其中 ,金天翮的名著《女界钟》 ,代表了晚清女权主义思想的最好水平。以晚清比照五四 ,可以看出 ,五四时期关于女权主义的议题 ,在晚清思想界大多讨论过。深入地研究晚清 ,有利于恰当地评价五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上海 女权主义 金天翮 《女界钟》 五四运动
原文传递
启蒙者与爱国者:五四知识分子的认同问题 被引量:7
7
作者 高力克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五四知识分子在启蒙思想的框架中处理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问题,他们所信奉的公民爱国主义,以民主主义诠释民族主义,以民族的政治认同代替民族的前政治的族裔和文化认同。这种建基于民主公民国家的公民爱国主义,表达了民国初年启蒙知识分... 五四知识分子在启蒙思想的框架中处理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问题,他们所信奉的公民爱国主义,以民主主义诠释民族主义,以民族的政治认同代替民族的前政治的族裔和文化认同。这种建基于民主公民国家的公民爱国主义,表达了民国初年启蒙知识分子的一种新型的民族主义理念。同时,五四知识分子都是世界主义的信奉者,他们追求人道主义和世界大同的启蒙理想。五四后,陈独秀等启蒙知识领袖并没有转变为民族主义者,他们即使疏离了个人主义,也没放弃人道主义和世界主义理想。而五四的世界主义也是启蒙知识分子转而接受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知识分子 启蒙 爱国者 民主主义 世界主义
下载PDF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特点平议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德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5-68,共4页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有三个突出特点 :不是没有真理性的强意识形态化 ,而是具有符合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需要的彻底革命性 ,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真正揭示中国革命规律的思想武器被中国人民接受 ;不是对外排斥一切文化、对内拒绝自我更新 ...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有三个突出特点 :不是没有真理性的强意识形态化 ,而是具有符合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需要的彻底革命性 ,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真正揭示中国革命规律的思想武器被中国人民接受 ;不是对外排斥一切文化、对内拒绝自我更新 ,而是具有科学的开放性 ,对外积极吸收其他文化优秀成分 ,对内不断自我更新 ;不是排斥知识分子 ,也不是强迫知识分子向落后的农民认同 ,而是具有主体的大众性 ,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桥梁 ,迅速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并影响农民运动 ,从而实现了以中国人民为实践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传播 历史特点
下载PDF
“五四”先哲的睿智:对科学和民主要义的洞见(下)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醒民 《学术界》 2001年第4期67-80,共14页
本文比较全面地展示和评论了五四先哲对科学和民主要义的解读和洞见。尤其是 ,对于科学的涵义和特质、科学的精神价值、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的文化意蕴、反科学思潮的透视 。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科学 民主 科学精神 科学文化
下载PDF
“青年节”抑或“文艺节”: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五四纪念节问题探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9-51,共13页
通过设立纪念节来纪念五四运动,是政府、社会各界传承"五四"记忆的重要途径。1939年,国共双方共同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1942年国民党中央又宣布五四"非青年节",1943年三民主义青年团另选3月29日为"... 通过设立纪念节来纪念五四运动,是政府、社会各界传承"五四"记忆的重要途径。1939年,国共双方共同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1942年国民党中央又宣布五四"非青年节",1943年三民主义青年团另选3月29日为"青年节",文艺界则于次年定5月4日为"文艺节",并得到国民党官方默认。在五四节日设定和变更过程中,国民党试图通过更换"青年节"来压制青年对五四的纪念,构建对"国民革命"政治文化的追溯和继承,打造国民党统治的合法性基础;中国共产党则强调五四的爱国精神和反抗强权的革命精神,为发动民众投身到争民主、反内战等政治斗争中寻找历史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青年节 文艺节
原文传递
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倾向及其转变过程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3,共6页
五四运动前后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国理论界一种比较主流的看法是 ,毛泽东在 1 92 0年冬已经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笔者认为 ,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史料分析表明 ,毛泽东是在 1 92 0年底 1 92 1年初开始接受马克... 五四运动前后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国理论界一种比较主流的看法是 ,毛泽东在 1 92 0年冬已经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笔者认为 ,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史料分析表明 ,毛泽东是在 1 92 0年底 1 92 1年初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尔后通过参与组织工人的政治活动逐渐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毛泽东的世界观的转变和政治立场的转变有一致的方面 ,也有不一致的方面。从最初的主观唯心主义到唯物史观的基本确立使毛泽东最终抛弃了小资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和民主改良主义而转向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 ,但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不甚了解 ,又使得毛泽东的哲学世界观只是初步的马克思主义。这种状况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历史过程相一致的 ,当唯物史观已经被陈独秀、李大钊以及后来的毛泽东所基本接受和掌握时 ,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传播尚在起步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有了一定的理论准备而这种准备又不很充分的情况下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唯物史观 毛泽东
原文传递
五四运动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被引量:10
12
作者 闫志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共5页
五四运动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它来解决中国问题,找到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导思想;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民族伟大复兴的... 五四运动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它来解决中国问题,找到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导思想;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以俄国为榜样,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精神和为新精神,这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中国共产党,为形成中华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奠定了基础。在新时代,我们要发扬五四光荣传统,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爱国精神 为新精神
原文传递
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的百年回眸——田正平先生专访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田正平 陈燕(整理) 闫广芬(整理)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5-13,共9页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师生关系的改革与发展为探索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师生关系的讨论主要是总结经验,克服教育界多年来"左倾"或"右倾"思想的干扰...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师生关系的改革与发展为探索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师生关系的讨论主要是总结经验,克服教育界多年来"左倾"或"右倾"思想的干扰,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文革"十年,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遭到了罕见的扭曲,这一段历史教训是需要记取的;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师生关系的讨论带有浓厚的学术研究色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深度;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师生关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我们要以开放的思想研究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既要有理论思辨也要有实证研究。师生关系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与教育改革中的其他问题紧密相连。尊师重教的前提是"师德为先",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是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无论哪个时代,教学相长的基础是平等,学生尊重老师,老师爱护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师生关系 高等教育 教育史研究
下载PDF
五四精神的传承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欣 韩云花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67-70,共4页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其衍生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历经百年传承而历久弥新,这种精神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在新世纪、新时代,触摸历史、走进五四,对开创中国特色...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其衍生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历经百年传承而历久弥新,这种精神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在新世纪、新时代,触摸历史、走进五四,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
下载PDF
从晚清到“五四”——近现代报刊在中国现代儿童观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黎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2-75,共4页
中国现代儿童观的生成走过了从晚清到"五四"的历史阶段,梁启超等对儿童重要性的张扬,使儿童走出了成人高大背影的遮掩;周作人、鲁迅"儿童本位"论的提出,完成了具有现代品格的儿童观的塑造,而这一过程的得以顺利进行... 中国现代儿童观的生成走过了从晚清到"五四"的历史阶段,梁启超等对儿童重要性的张扬,使儿童走出了成人高大背影的遮掩;周作人、鲁迅"儿童本位"论的提出,完成了具有现代品格的儿童观的塑造,而这一过程的得以顺利进行,则借助于《清议报》、《新青年》等报刊的合力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儿童观 近代报刊 中国 人文精神
下载PDF
梁启超与五四运动关系探源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德福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29-36,共8页
五四运动既是思想文化上的启蒙运动,也是救亡爱国运动。梁启超与五四运动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倡导“新民”学说和“文界革命”,反省传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对五四知识... 五四运动既是思想文化上的启蒙运动,也是救亡爱国运动。梁启超与五四运动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倡导“新民”学说和“文界革命”,反省传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对五四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游历欧洲的梁启超以私人身份旁听巴黎和会,维护中国权益,及时将巴黎和会损害中国主权的消息传到国内,点燃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虽然梁启超晚年思想渐趋保守,但他仍然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所追求的个性独立、民主自由、科学精神、道德革命表示赞许,他是新文化运动的辩护者而非敌对者。欧游归国后,梁启超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意义,希望五四运动变外交的国民运动为内政的国民运动,建议青年致力于文化运动以光大五四运动的价值。同时对五四运动中科学万能论、科学口号化等缺点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科学
下载PDF
现代性的信仰维度——论近年思想界对“五四”、“文革”的反思及误读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光芒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5-80,共6页
近年思想界以现代性的视野对"文革"与"五四"进行反思时伴随着误读的现象。"五四"、"文革"与现代性"信仰"之间各自形成了某种"异化"而又迥异之关联,前者是对信仰的误读,后... 近年思想界以现代性的视野对"文革"与"五四"进行反思时伴随着误读的现象。"五四"、"文革"与现代性"信仰"之间各自形成了某种"异化"而又迥异之关联,前者是对信仰的误读,后者则是对信仰的亵渎。亵渎信仰,"文革"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催生出现代性因素;误读信仰,"五四"科学主义、进化论式的现代性诉求亦值得反思。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新启蒙"思潮已孕育着现代性反思的萌芽,即以人性为基本评判准则的人文诉求。"立人"的命题在今天理应赋予符合时代内在需求的新的内涵,即夯实现代性的人性论基础,切实获得现代性的信仰维度,从而通往人的自由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文革” 现代性 启蒙 信仰
下载PDF
朝鲜三一运动对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德旺 谢治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12-115,共4页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斗争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鲜三一运动在斗争精神、斗争方式等方面深刻全面地影响、促发、推进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其突出特征是直接现实性。
关键词 朝鲜三一运动 五四运动 影响 特点
下载PDF
论“五四”知识分子与基督教文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剑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15,共13页
梳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的不同态度:启蒙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的推崇,民族主义意识下知识分子的非基督教的倾向,基督教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的弘扬。"五四"时期有关基督教问题的论辩,促进了... 梳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的不同态度:启蒙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的推崇,民族主义意识下知识分子的非基督教的倾向,基督教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的弘扬。"五四"时期有关基督教问题的论辩,促进了中国社会对于救国救民问题的思考,促进了国人对于基督教问题的了解,促进了中国基督教会本色化的进程,加强了非基督徒与基督教知识分子的交往,也应该看到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基督教文化方面存在着的问题。著者提出应将人类文化视为一个整体,不仅要站在本土文化之中观照异域文化,更要超脱本土文化观照理解异域文化,观照与理解本土文化与其它文化之间的联系与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知识分子 启蒙 基督教文化
下载PDF
我国五四时期的另一种翻译走向——评朱湘的英诗翻译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莉华 徐晓燕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2年第4期58-66,共9页
朱湘时逢我国五四时期,应时代大潮而提笔进行英诗翻译,他内向忧郁的性格决定了他选译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济慈等人的诗歌.朱湘翻译英诗直译与意译并用,十分注重音韵和节奏,他的意译不仅是为了协韵,还要在不脱离原诗意境的前提下表现自... 朱湘时逢我国五四时期,应时代大潮而提笔进行英诗翻译,他内向忧郁的性格决定了他选译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济慈等人的诗歌.朱湘翻译英诗直译与意译并用,十分注重音韵和节奏,他的意译不仅是为了协韵,还要在不脱离原诗意境的前提下表现自己对原诗的独到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染上了译语国的文化情调,是一种颇有造诣的个性化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英诗 原诗 直译与意译 译语 重音 音韵 朱湘 华兹华斯 诗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