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职院校文化的精神内核与物化符号 |
彭振宇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1 |
5
|
|
2
|
象有限,趣无穷——视觉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趣味性体现 |
谭建梅
|
《设计艺术研究》
|
2011 |
0 |
|
3
|
民族扎染技术在国潮文创设计中的物感探索 |
孙虎
徐慧
苏晓慧
钟钰莉
|
《湖南包装》
|
2022 |
7
|
|
4
|
基于符号学的产品形象设计研究 |
邓晓霞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15 |
2
|
|
5
|
服装设计中的材质解构 |
马冬
张原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
2008 |
2
|
|
6
|
关于特色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现代地域建筑设计的思考——以重庆某展示体验中心设计为例 |
康崴
冯林
张钊
|
《建筑与文化》
|
2021 |
3
|
|
7
|
玉琮的营造隐喻:从营“方台”到筑“圆丘” |
熊承霞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8
|
中学语文教材现代诗歌篇目的审美导向 |
杨景春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6 |
0 |
|
9
|
相互承认的生态价值观建构之思 |
王国富
景月楼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0
|
从材料角度解码Dior手袋的品牌风格塑造 |
杨静蕊
|
《服装设计师》
|
2021 |
0 |
|
11
|
实验与创新--壁画材料教学浅谈 |
贺亮
|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
2021 |
0 |
|
12
|
“艺术-形式”:从动因到目的——试析戈特弗里德·森佩尔的“艺术-形式”概念 |
焦洋
|
《新建筑》
|
2019 |
0 |
|
13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当代社会的精神生产 |
宁全荣
|
《教育文化论坛》
|
2012 |
0 |
|
14
|
旧衣物材料再设计实践探索 |
于新颖
|
《设计》
|
2020 |
0 |
|
15
|
地域性视角下建筑材料表达策略研究 |
陈少婕
韩龙飞
|
《城市建筑》
|
2021 |
0 |
|
16
|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理论阐释与当代语境 |
朱培丽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7
|
先秦蚕丝文化论 |
李发
向仲怀
|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18
|
湖南传统特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保护对策 |
孙志国
黄莉敏
王树婷
|
《经济研究导刊》
|
2012 |
9
|
|
19
|
数学学习背景的讨论与分析 |
周仕荣
|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20
|
材料艺术中材料的人文精神象征 |
刘立冬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