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Masquelet技术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
作者 殷渠东 孙振中 顾三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73-1276,共4页
目的综述应用Masquelet技术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应用Masquelet技术修复骨缺损的文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Masquelet技术包括两个阶段手术,第一阶段:先彻底清创,以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区,待骨水泥周围... 目的综述应用Masquelet技术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应用Masquelet技术修复骨缺损的文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Masquelet技术包括两个阶段手术,第一阶段:先彻底清创,以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区,待骨水泥周围诱导形成诱导膜结构;第二阶段:6~8周后取出骨水泥,在诱导膜内植入较丰富松质骨,通过诱导膜内松质骨较快成骨并皮质化来修复长段皮质骨缺损。实验研究显示,诱导膜上有小血管系统,还富含VEGF、TGF-β1、BMP-2和骨祖细胞等,具有诱导成骨属性;在几乎各部位、各种类型骨缺损临床应用中,包括缺损长达25 cm患者,均取得满意修复效果。与现有其他方法相比,Masquelet技术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对受区要求低、易推广等优点。 结论Masquelet技术是修复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适应于各种类型骨缺损,尤其适合感染性和肿瘤性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水泥 骨移植 masquelet技术
原文传递
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长骨骨髓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傅景曙 喻胜鹏 +2 位作者 汪小华 李伟 谢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创伤后长骨骨髓炎常继发于严重开放性骨折及部分闭合性骨折患者,一直以来都是临床骨科治疗的难题。Masquelet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骨重建方法,在急性骨缺失、肿瘤、感染等方面的治疗都证实了其有效性。该技术主要分2期进行:一期通过彻... 创伤后长骨骨髓炎常继发于严重开放性骨折及部分闭合性骨折患者,一直以来都是临床骨科治疗的难题。Masquelet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骨重建方法,在急性骨缺失、肿瘤、感染等方面的治疗都证实了其有效性。该技术主要分2期进行:一期通过彻底清创、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控制感染,并诱导形成一层具有生物活性的膜;二期取出骨水泥,膜内植骨重建骨缺损。Masquelet技术使骨快速愈合以及重建大节段骨缺损的能力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本文就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长骨骨髓炎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创伤和损伤 骨缺损 masquelet技术
原文传递
皮瓣移植联合Masquelet技术治疗骨及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4
3
作者 肖卫东 喻爱喜 +5 位作者 潘振宇 陶圣祥 漆白文 胡祥 易万荣 袁莹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联合膜诱导技术(Masquelet技术)修复长段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6例长度超过6.0cm的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16~65岁.骨缺损长度6.0~12.0c...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联合膜诱导技术(Masquelet技术)修复长段骨缺损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6例长度超过6.0cm的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患者.男13例,女3例.年龄16~65岁.骨缺损长度6.0~12.0cm.平均8.5cm,创面缺损范围5.2cm^3.5cm.16.0cm×7.5cm。16例患者中感染8例: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阴沟肠杆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有1例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fMRSA)。所有患者一期手术清创后外固定架固定.对于创面清洁者用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同时做皮瓣移植或转位覆盖创面缺损:对于创面感染者先VSD封闭l~2周.感染控制后再行骨水泥填充和皮瓣手术。一期手术后8~12周行二期手术:改内固定.取出占位骨水泥并填充自体松质骨、10%万古霉素人工骨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结果除1例MRSA外.本组共余患者一期手术后感染均有效控制。该例MRSA患者病情反复.改行传统分次手术方案。取出骨水泥改成持续冲洗引流,伤口完全愈合、无窦道形成6个月后用Ilizarov技术治愈;所有移植和转位的皮瓣均成活;二期植骨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骨缺损临近关节功能均得到有效保护。结论皮瓣移植结合Masquelet技术分期修复四肢长段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穿支皮瓣 复合组织缺损 分期治疗
原文传递
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治疗创伤性长骨骨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22
4
作者 纪振钢 周大鹏 +8 位作者 韩天宇 项良碧 刘欣伟 赵勇 解冰 薛海鹏 刘兵 韩宁 于苗苗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5,共8页
目的探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治疗创伤性长骨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2017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41例创伤性长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5例;年龄15~70岁,平均38.2岁。骨缺损部... 目的探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治疗创伤性长骨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2017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41例创伤性长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5例;年龄15~70岁,平均38.2岁。骨缺损部位:股骨20例,胫骨19例,腓骨1例,尺骨1例。均采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分期治疗,Ⅰ期手术彻底清创,术中取分泌物行细菌培养,清创后平均骨缺损长度2.0~18.5cm,平均6.9cm。在骨缺损处填充抗生素骨水泥诱导生物膜形成。如术后细菌培养阳性,则再次行清创手术。6~12周后行Ⅱ期手术。术前行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检查。术中行骨组织活检,彻底取出骨水泥占位器,骨缺损处植入自体松质骨及人工骨,并缝合诱导膜。记录骨缺损愈合时间,采用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对肢体功能进行评价。观察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复查炎性指标。结果41例患者均获随访7~36个月,平均13.6个月。37例获得骨性愈合,Ⅰ期骨折愈合率为90%,愈合时间6~13个月,平均9个月。按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评价:优25例,良10例,可2例,差4例,优良率为85%。并发症包括1例浅部感染,通过换药方式获得痊愈;3例深部感染,其中1例截肢,2例选择其他治疗方式;3例因骨吸收再次行膜诱导技术治疗。末次随访时白细胞计数、CRP、PCT及ES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治疗创伤性长骨骨缺损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 骨髓炎 骨折固定术 masquelet技术
原文传递
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广泛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石健 吕乾 +6 位作者 陈星宇 杨晓勇 张曦娇 岳正华 李军 徐晓燕 徐永清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广泛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采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的23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有广泛胫前软组...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广泛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采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的23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有广泛胫前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9岁(平均38.4岁);病程6~312个月(平均23.6个月);术前软组织缺损13例,窦道形成7例,贴骨瘢痕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两阶段手术:①清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抗生素骨水泥诱导成膜以及小腿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②感染控制后6~8周,去除骨水泥和固定物,清洗后再次固定断端,膜内植入松质骨颗粒。清创后创面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3.5 cm~18.0 cm×6.0 cm,骨缺损长度6~12 cm(平均8.4 cm)。应用局部带蒂筋膜皮瓣4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9例(顺行4例,逆行5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7例(顺行2例,逆行5例),逆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例,游离皮瓣2例。术后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9~46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其中18例皮瓣一期愈合;5例未愈合的患者经再次清创后,3例植皮后创面愈合,2例再次行皮瓣修复。骨感染控制21例,复发2例(分别发生于二期术后9个月和14个月)。患者骨缺损愈合时间为4~11个月(平均6.2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21例,良1例,差1例。结论应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多种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合并广泛软组织缺损,在兼顾皮肤软组织修复的同时,有利于控制感染、形成完整的诱导膜和骨重建进程,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骨缺损 masquelet技术
原文传递
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6
作者 孙志波 郭骏 +6 位作者 陈荣 郭潇 李相伟 肖亮 赵林 陈驰 禹志宏 《骨科》 CAS 2017年第5期349-353,359,共6页
目的比较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胫骨慢性骨髓炎清创后大段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成人胫骨慢性骨髓炎病人资料,Masquelet技术治疗的27例纳入Masquelet组,男20例,女7例,... 目的比较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胫骨慢性骨髓炎清创后大段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成人胫骨慢性骨髓炎病人资料,Masquelet技术治疗的27例纳入Masquelet组,男20例,女7例,骨缺损长度为(8.9±2.2)cm;Ilizarov技术治疗的18例纳入Ilizarov组,男12例,女6例,骨缺损长度为(8.3±2.1)cm。收集并比较两组病例的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末次随访时的Iowa膝关节评分、Iowa踝关节评分、SF-36量表得分。结果 45例病人的随访时间为12~38个月,平均(21.5±6.5)个月。Masquelet组与Ilizarov组的骨愈合时间分别为(20.85±4.31)周、(28.86±6.47)周,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23.17±6.93)周、(32.87±6.79)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44,P<0.0001;t=4.636,P<0.0001);两组末次随访时的Iowa膝、踝关节评分及SF-36量表总得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均可有效地解决成人胫骨慢性骨髓炎清创后大段骨缺损问题,但Masquelet技术能显著缩短治疗周期,完全负重时间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诱导技术 ILIZAROV技术 胫骨 骨折 骨缺损 骨髓炎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在诱导膜技术中对骨缺损区域血管形成和成骨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定 李悦 +7 位作者 黄枫 申震 陈超 黄培镇 陈家齐 蔡群斌 周琦石 陈柏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86-5089,共4页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在诱导膜技术(Masquelet)技术中对骨缺损区域血管形成和成骨质量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空白组、诱导膜组、诱导膜+中药组),每组12只,右侧股骨截骨4mm,均采用钢板固定,置入PMMA骨水泥旷置4周,空白组...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在诱导膜技术(Masquelet)技术中对骨缺损区域血管形成和成骨质量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空白组、诱导膜组、诱导膜+中药组),每组12只,右侧股骨截骨4mm,均采用钢板固定,置入PMMA骨水泥旷置4周,空白组不予植骨,诱导膜组及诱导膜+中药组旷置后行尾骨植骨术,术后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观察以及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截骨部位的愈合与血管形成情况。结果:诱导膜+中药组在血管形成、骨质矿化、骨质塑性、组织形态学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在Masquelet技术中对骨缺损区域的成骨质量和血管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诱导膜技术 骨碎补总黄酮 成骨质量 血管形成
原文传递
Masquelet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骨、软组织复合缺损 被引量:17
8
作者 汤志辉 许景红 +2 位作者 欧阳国新 毛成鹏 李铭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6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骨、软组织复合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Masquelet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9例足部骨、软组织复合缺损患者。入院后行清创克氏针临时固定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 目的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骨、软组织复合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Masquelet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9例足部骨、软组织复合缺损患者。入院后行清创克氏针临时固定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创面新鲜清洁后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覆盖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愈合好、无感染后行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40个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均成活。植骨均获骨性愈合,时间3~8个月。患者足踝部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骨折愈合后6个月按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定为70~97分,其中优2例,良5例,可2例。结论采用Masquelet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骨、软组织复合缺损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皮瓣 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家国 喻爱喜 +2 位作者 赵猛 罗斌 徐圣康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2-746,共5页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10年6月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的16例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1例,女5例;年龄20~67岁,平均36.5岁;右侧10例,左侧6...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10年6月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的16例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1例,女5例;年龄20~67岁,平均36.5岁;右侧10例,左侧6例;骨折按AO/ASIF分型:C2型7例,c3型9例。长段缺损5例,腔隙性缺损11例。开放性损伤按Gustilo分型:ⅢA型10例,ⅢB型6例。所有患者先进行清创,将带抗生素的骨水泥植入骨缺损处,并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6~8周后待软组织肿胀消退无明显感染迹象后拆除外固定支架,并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植骨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48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均未出现伤口深部感染和皮肤坏死。骨折复位影像学评估按照Burwell—Charnley标准:解剖复位6例,功能复位9例,复位差1例。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3~58周,平均21周。踝关节功能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评分为62~98分,平均85.6分。结论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且手术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骨折 开放性 骨缺损 masquelet技术
原文传递
四肢骨缺损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冰川 周方 +2 位作者 田耘 姬洪全 张志山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0-544,共5页
四肢骨缺损、特别是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是骨科医生在临床中遇到的棘手难题。尽管有多种治疗技术可供选择,但仍缺乏统一的治疗规范,造成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身体及心理痛苦。随着新材料与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患者对患肢功能... 四肢骨缺损、特别是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是骨科医生在临床中遇到的棘手难题。尽管有多种治疗技术可供选择,但仍缺乏统一的治疗规范,造成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身体及心理痛苦。随着新材料与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患者对患肢功能及外形恢复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为每例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最佳治疗方案成为骨科医生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四肢骨缺损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骨科医生的治疗选择提供参考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骨缺损 骨移植 膜诱导技术 牵张成骨
原文传递
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减少自体骨用量的可能性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钊 闫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862-3869,共8页
背景:Masquelet技术是目前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在手术治疗的第二阶段中需要使用较多的自体骨,而自体骨来源有限且存在供区并发症的风险,如何减少自体骨的使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结合国内外诱导膜技术的发展... 背景:Masquelet技术是目前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在手术治疗的第二阶段中需要使用较多的自体骨,而自体骨来源有限且存在供区并发症的风险,如何减少自体骨的使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结合国内外诱导膜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在诱导膜技术中如何减少自体骨用量的一些有效方法,包括填充骨移植替代材料及一些特殊的手术方式。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知网、万方数据库中1996年1月至2019年9月出版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asquelet technique;induced membrane;bone transport technique;autologous bone;bone defect;bone graft;3D printing;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Masquelet技术;诱导膜;骨运输技术;自体骨;骨缺损;骨移植物;3D打印;组织工程"。结果与结论:自诱导膜技术出现之后不断有学者对该术式进行改进与创新,但针对如何减少诱导膜第二阶段自体骨使用量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国际统一的观点。目前应用的改进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临床医师还需根据客观条件进行选择。Jong-Keon Oh提出的将明胶海绵作为植骨中心、外周环形植骨的方法简单且实用。组织工程技术具有发展潜力,随着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的深入研究,将逐步取代现有的治疗方案。根据现有研究可大致将未来诱导膜技术研究方向归纳为4种方向:膜技术的改进,手术方式的改进,应用联合材料,3D打印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这些方向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诱导膜 骨运输技术 自体骨 骨缺损 骨移植物 3D打印 组织工程
下载PDF
Masquelet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15
12
作者 董晖 许建民 +3 位作者 马磊 肖辉 高源泽 刘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15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彻底清创,植入抗生素骨水泥,9例皮肤缺损患者选择合适皮瓣覆盖创面;二期感染控制后取自体骨或者自体骨混合异体...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15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手术分两期进行,一期彻底清创,植入抗生素骨水泥,9例皮肤缺损患者选择合适皮瓣覆盖创面;二期感染控制后取自体骨或者自体骨混合异体骨植骨。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髓炎均得到控制,骨折均愈合,无复发。末次随访根据Paley标准评定骨缺损愈合分级:优12例,良3例。邻近关节功能恢复:优7例,良6例,可2例。结论 Masquelet技术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对受区要求低、易推广等优势,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胫骨慢性骨髓炎 抗生素骨水泥 骨移植
下载PDF
诱导膜技术与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树源 周琦石 +2 位作者 陈超 陈家齐 周宏亮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对比采用诱导膜技术(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创伤骨科收治的29名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组15例(A组),采用... 目的:对比采用诱导膜技术(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创伤骨科收治的29名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组15例(A组),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组14例(B组)。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骨临床愈合时间、愈合率、下肢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膝、踝关节功能评分、骨痂评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膝、踝关节功能评分、骨痂评分以及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asquelet技术组在骨临床愈合时间、下肢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方面,均优于Ilizaro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优势明显,可以缩短骨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膜技术 骨搬运技术 创伤 骨髓炎
原文传递
Masquelet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被引量:14
14
作者 梅海波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331-334,共4页
目的报道1例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手术方法和结果,并初步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报道2012年2月,我们用Masquelet技术治疗1例年龄5岁7个月男孩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查阅国内外相关最新文献报道。结果患儿随访2年... 目的报道1例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手术方法和结果,并初步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报道2012年2月,我们用Masquelet技术治疗1例年龄5岁7个月男孩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查阅国内外相关最新文献报道。结果患儿随访2年2个月,胫骨长达17cm骨缺损段完全成骨,且骨骼直径、骨皮质厚度均达到正常侧水平。目前遗留胫骨近端外翻和胫骨短缩畸形(胫骨近端外翻角约40°,胫骨较对侧短缩5cm)。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屈曲畸形完全矫正。患儿在矫形、增高支具的保护下行走活动无明显障碍。结论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方法相对简便、效果优良,也适应于儿童病例,尤其是难治性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骨重建 骨移植 假关节 先天性 儿童
原文传递
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技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慢性创面修复效果及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东军 王晗 +10 位作者 杨森 何欣 张倩 张勇 李鹏 佘新安 马驰蛟 崔君智 刘存旺 李振涛 黄兴敏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558-1561,共4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技术(Masquelet)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慢性创面修复效果及病人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安康市中医医院创伤整形科收治的慢性创面病人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技术(Masquelet)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慢性创面修复效果及病人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安康市中医医院创伤整形科收治的慢性创面病人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病人创面清创后以PRP外敷治疗,观察组病人创面清创后先行Masquelet技术,后行PRP治疗。比较两组慢性创面病理切片中真皮细胞DNA含量、创面缩小率、细菌清除率、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厚度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创面病理切片中真皮细胞DNA含量为(27.56±1.23),明显多于对照组(24.26±0.53),P<0.05;观察组创面缩小率明显大于对照组[(82.25±9.68)%比(55.58±7.53)%,t=12.01,P<0.01];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23±8.58)%比(76.01±7.56)%,t=11.24,P<0.01];观察组肉芽组织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56±9.78)%比(66.58±6.54)%,t=10.33,P<0.01];观察组肉芽组织生长厚度明显厚于对照组[(6.58±0.21)mm比(4.19±0.37)%,t=19.26,P<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81.20±4.01)分比(71.50±5.19)%,t=5.66,P<0.01]。结论Masquelet技术联合PRP治疗慢性创面,可促进创面愈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慢性创面 masquelet技术 富血小板血浆 细胞增殖 修复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修复骨软组织复合缺损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宗原 唐诗添 +3 位作者 王军 张定伟 石波 王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6-970,共5页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修复骨软组织复合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4月,采用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修复18例小腿及足骨软组织复合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3~59岁,平均37.1岁。受伤至该次手术时间1...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修复骨软组织复合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5年4月,采用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修复18例小腿及足骨软组织复合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3~59岁,平均37.1岁。受伤至该次手术时间15 d^39个月,平均0.9个月。缺损部位:胫骨上段4例,胫骨中段8例,胫骨下段4例,足跟外侧2例。扩创后骨缺损长度(5.7±1.8)cm,软组织缺损范围5 cm×4 cm^13 cm×11 cm。入院后均先行清创处理,待创面好转后,一期手术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区,并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组织瓣修复创面;6~8周后待创面完全愈合、无感染迹象后,二期手术取髂骨或(和)腓骨棒植骨修复骨缺损。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8个月,平均24.3个月。一期术后组织瓣均成活;钉道感染6例,经加强消毒护理及口服抗生素后治愈。二期术后植骨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5~57周,平均25.3周。患者膝、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二期术后6个月按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定为74~98分,平均89.7分;其中优7例,良10例,中1例。结论采用Masquelet技术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骨软组织复合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复合缺损 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组织瓣
原文传递
Masquelet技术二期髓内钉固定重建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被引量:11
17
作者 贾超 喻胜鹏 +2 位作者 吴宏日 沈杰 谢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二期髓内钉固定重建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应用Masquelet技术行二期髓内钉固定重建术治疗的53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一期清创术后...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二期髓内钉固定重建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应用Masquelet技术行二期髓内钉固定重建术治疗的53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一期清创术后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塞骨缺损并稳定断端,二期手术取出抗生素骨水泥,更换固定器械为髓内钉,诱导膜内充分植骨。随访观察术后感染复发率、骨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66个月,平均(46.3±11.5)个月,均无感染复发、轴线偏移、再骨折现象。51例(96.2%)骨愈合;2例(3.8%)出现肥大性骨不连,翻修辅助重建锁定钢板后均愈合;1例(1.9%)出现髂后供骨区切口感染。结论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应用Masquelet技术二期髓内钉固定重建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增加稳定性、减少植骨量、避免轴线偏移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胫骨 骨缺损 骨重建 髓内钉 masquelet技术
下载PDF
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可林 王建兵 +3 位作者 吴永伟 殷渠东 顾三军 沈友银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的20例骨缺损患者资料。男15例,女5例;年龄18—69岁,平均38.4岁。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4例,感染性骨缺损16例。第1阶段常规... 目的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的20例骨缺损患者资料。男15例,女5例;年龄18—69岁,平均38.4岁。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4例,感染性骨缺损16例。第1阶段常规入路行彻底的骨与软组织扩创,骨缺损长度为2~9cm,平均6.1cm。第2阶段手术采用内固定治疗18例,外固定支架固定2例。第2阶段距第1阶段手术时间6~23周,平均11.5周。末次随访时按Paley的方法分别评定骨缺损愈合和邻近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20例患者术后获12~50个月(平均19.7个月)随访。1例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第1阶段需要2次手术控制感染,其余患者均1次手术后伤口顺利愈合且感染控制。第2阶段手术时4例患者发生明显诱导膜损伤和缺损。所有患者骨缺损临床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8个月)。骨缺损愈合后分级均为优,均恢复负重功能,无固定器断裂和感染发生,感染无复发。末次随访时按Paley的方法评定邻近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8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0.0%。结论Masquelet技术是改良的游离植骨方法,治疗骨缺损时除有手术简便、并发症少等特点外,还有骨愈合快、愈合率高及控制骨感染效果较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骨生成 骨髓炎 masquelet技术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Masquelet技术诱导膜中BMP-2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雷 王孝辉 +2 位作者 张海龙 张彩丽 丁强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Masquelet技术诱导膜中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3月龄SD大鼠,雌雄不限,按随机...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Masquelet技术诱导膜中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3月龄SD大鼠,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12只。所有大鼠均建立左侧胫骨长段骨缺损模型,并予以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术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骨碎补总黄酮67.5,202.5和607.5m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6周后取出骨水泥,切取诱导膜,检测诱导膜中BMP-2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灌胃6周后,各组BMP-2和VEGF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两两比较,低、中、高剂量组BMP-2和VEGF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且高剂量组表达最明显,中剂量组次之,低剂量组再次之,呈剂量依赖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骨碎补总黄酮均可促进大鼠Masquelet技术诱导膜中BMP-2和VEGF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高剂量组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诱导膜 masquelet技术 骨形成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骨碎补总黄酮对Masquelet技术诱导膜内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蔡群斌 李定 +4 位作者 李悦 曾志奎 董航 黄培镇 黄枫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Masquelet技术诱导膜内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模型组,药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8只。复制SD大鼠股骨中段临界骨缺损模型,并在骨缺损区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旷...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Masquelet技术诱导膜内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模型组,药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8只。复制SD大鼠股骨中段临界骨缺损模型,并在骨缺损区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旷置诱导生物膜形成。从术后第1天开始,各药物组大鼠分别给予骨碎补总黄酮高、中、低剂量(0.44、0.22、0.11 g·kg^(-1)·d^(-1))灌胃治疗,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6周后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诱导膜组织病理变化,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诱导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骨碎补总黄酮高剂量组诱导膜组织形成的新生血管多于其余各组。药物高、中、低剂量组诱导膜组织中TGF-β1、VEGF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除VEGF mRNA指标外,其余指标的表达均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在诱导膜形成期可促进TGF-β1及VEGF的表达,加速血管化进程,促进后期骨缺损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 诱导膜 masquelet技术 血管形成 基因表达调控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