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的深部制约(I):幔源包体 被引量:38
1
作者 徐义刚 黄小龙 +2 位作者 颜文 刘颖 陈小明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0-242,共13页
对南海北缘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包体的研究揭示了该地区上地幔的不均一性和复杂的地幔过程。部分橄榄岩中单斜辉石(Cpx)具有极低的Ti含量(<160μg/g),这与这些样品中较高的Cpx含量(8%~12%)不匹配。主元素成分变化趋势以及Cpx中HREE... 对南海北缘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包体的研究揭示了该地区上地幔的不均一性和复杂的地幔过程。部分橄榄岩中单斜辉石(Cpx)具有极低的Ti含量(<160μg/g),这与这些样品中较高的Cpx含量(8%~12%)不匹配。主元素成分变化趋势以及Cpx中HREE分异现象,暗示该区上地幔经历了变压熔融。地幔熔融始于深部的石榴子石稳定区并延续到浅部的尖晶石稳定区(总熔融程度达23%)。这些熔融残余受到了硅酸盐和含水流体的交代。橄榄岩的微量元素组成指示南海北缘地幔具有大陆裂谷型地幔的特征,而与俯冲带之上的地幔楔或受俯冲作用影响的地幔有很大的差别。包体的平衡温度和橄榄石中Fo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暗示岩石圈地幔具成分分层结构。该地幔的下部由大洋型橄榄岩组成,而地幔顶部为类似于太古宙-元古宙地幔的富斜方辉石方辉橄榄岩。这一岩石圈结构与该地区岩石圈的减薄和软流圈对老岩石圈的置换有关。深源岩石记录的信息支持南海海盆是陆缘扩张引起的主动盆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构造演化 微量元素 幔源包体 热状态 变压熔融 地幔交代 南海
下载PDF
云南马关地区新生代碧玄岩中地幔包体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喻学惠 莫宣学 +2 位作者 曾普胜 朱德勤 肖小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1-630,共10页
自晚新生代以来,由于受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和青藏高原整体快速抬升的影响,在云南省东南的马关地区发育了大量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其中有的火山岩中含有丰富的地幔包体。本文提供了马关八寨碧玄岩和钾玄岩的2个全岩化学分析资料,以及石榴... 自晚新生代以来,由于受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和青藏高原整体快速抬升的影响,在云南省东南的马关地区发育了大量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其中有的火山岩中含有丰富的地幔包体。本文提供了马关八寨碧玄岩和钾玄岩的2个全岩化学分析资料,以及石榴二辉橄榄岩、尖晶二辉橄榄岩、石榴辉石岩和石榴二辉岩包体的全岩化学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采用矿物温压计获得各种地幔包体的平衡温压条件,建立了本区地幔地温线,并与世界典型大地构造单元的地温线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的平衡温压为1209℃~1230℃和2.13~2.93GPa,石榴石二辉岩为1034℃~1095℃和1.69~2.35GPa,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平衡温压为944℃~1072℃和1.46~2.74GPa,其对应的深度分别为69~93km、55~75km和48~87km。因此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与石榴二辉橄榄岩和石榴二辉岩共存,其间没有截然的界限,而是一种过渡关系。由包体平衡温压建立的上地幔地温线与华北地区地温线一样,位于澳大利亚克拉通东缘地温线与碱性玄武岩省地温线之间,但本区地温线显著高于华北地温线,与本区具有高于华北地区的大地热流值相吻合。这证明各种辉石岩和橄榄岩包体来自地幔。根据平衡压力反演的包体起源深度推测,含石榴石的二辉橄榄岩可能来源于岩石圈底部或软流圈。基于上述研究,结合高原及滇西地区新生代钾质岩浆活动时空结构的研究成果,提出马关地区新生代碱性岩浆活动和地幔包体的成因,与印度-欧亚大陆俯冲碰撞诱发的软流圈横向地幔流的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马关 新生代火山岩 地幔包体 地幔地温线
下载PDF
汉诺坝玄武岩中地幔岩捕掳体REE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丛强 解广轰 增田彰正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82-389,共8页
本文报道汉诺坝玄武岩中地幔岩捕掳体的REE丰度和Sr、Nd同位素组成。不同岩石类型的REE配分模式和同位素组成反映地幔部分熔融程度和交代作用过程。二辉橄榄岩亏损轻稀土,是原始地幔经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残留体。方辉橄榄岩... 本文报道汉诺坝玄武岩中地幔岩捕掳体的REE丰度和Sr、Nd同位素组成。不同岩石类型的REE配分模式和同位素组成反映地幔部分熔融程度和交代作用过程。二辉橄榄岩亏损轻稀土,是原始地幔经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残留体。方辉橄榄岩具U型REE配分模式,是强烈亏损的地幔岩被熔体非化学平衡交代的结果。二辉岩脉状体富轻、中稀土,它同与脉状体接触的二辉橄榄岩可达化学平衡或近于化学平衡,而二辉岩脉状体的形成与玄武岩岩浆无成因关系。据对二辉岩脉状体和不含脉状体橄榄岩的Sm-Nd同位素定年,这种脉状体形成于300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地幔岩 捕掳体 REE 锶同位素 钕同位素
下载PDF
青藏高原南部地幔包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志丹 莫宣学 +6 位作者 孙晨光 朱弟成 牛耀龄 董国臣 周肃 董昕 刘勇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尽管青藏高原碰撞后超钾质岩石代表了上地幔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增加了对地幔的了解,但是对青藏高原陆下岩石圈地幔的性质依然缺乏清楚认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高原腹地的超钾质岩石中一直缺少幔源包体和巨晶。本文报导了青藏高... 尽管青藏高原碰撞后超钾质岩石代表了上地幔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增加了对地幔的了解,但是对青藏高原陆下岩石圈地幔的性质依然缺乏清楚认识,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高原腹地的超钾质岩石中一直缺少幔源包体和巨晶。本文报导了青藏高原南部赛利普粗面安山岩(具有典型的超钾质岩石特征,年龄约为17Ma)中产出的地幔包体的矿物主量元素成分。包体大小为0.5cm—1.5cm,主要为两类,一类是辉石岩(Opx+Cpx),另一类为二辉橄榄岩(01+Opx+Cpx±Phl±Sp)。包体中橄榄石(Mg^#=89—90,CaO=0.05%-0.12%,TiO2〈0.03%,NiO=0.29%-0.80%),单斜辉石(Mg^#=88—91,Al2O3=5.5%-7%),斜方辉石(TiO2=0.05%-0.15%,Al2O3=2%-5%)和尖晶石(Mg^#=58—76,Cr^#=10—44,Cr2O3=9%-35%,MnO=0.09%-0.24%,FeO=11%-18%,Al2O3=29%-57%,MgO=16%-21%)的成分与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地幔包体特征一致。包体的温度为990—1140℃、压力为16—20kb,显示的地温曲线与中国东部、东非肯尼亚等世界典型裂谷区的上地幔特征一致,表明青藏高原南部在中新世尽管处于印度与亚洲大陆的挤压汇聚状态,但是仍具有区域性伸展作用存在,这与藏南广泛发育的南北向裂谷和地表高热流是吻合的。包体中含水金云母与石英的出现以及尖晶石成分不均一性等揭示了包体中多期交代作用过程。与金云母共生的尖晶石后期改造作用表明导致藏南上地幔改造的交代流体应是与寄主火山岩成分接近的富K,Si和H2O的流体。藏南地幔包体的深入研究将对揭示青藏高原地幔的成分、状态与深部作用过程以及为更好解释超钾质岩石的成因提供更多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包体 超钾质岩石 主量元素 赛利普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地幔流体作用——地幔捕虏体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丛强 苏根利 +1 位作者 李和平 黄智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83-93,共11页
被碱性玄武岩和金伯利岩带到地表的地幔捕虏体是认识地球深部信息的窗口 ,是人们能够直接观察到的一种上地幔样品 ,其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存在提供了上地幔流体活动的直接证据。流体 /地幔矿物之间元素的分配对约束地幔交代过程中流体相... 被碱性玄武岩和金伯利岩带到地表的地幔捕虏体是认识地球深部信息的窗口 ,是人们能够直接观察到的一种上地幔样品 ,其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存在提供了上地幔流体活动的直接证据。流体 /地幔矿物之间元素的分配对约束地幔交代过程中流体相的作用和上地幔流体的组成 ,揭示俯冲带壳幔物质的再循环过程 ,解释岛弧玄武岩高场强元素亏损的原因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近年来有关地幔捕虏体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进行了评述 ,并结合近年来流体 /地幔矿物之间元素分配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讨论了流体在地幔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捕虏体 流体包裹体 元素分配 元素迁移 碱性玄武岩 金伯利岩
下载PDF
吉林伊通幔源包体的微量元素组成及其成因岩石学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义刚 M.A.Mebzies +1 位作者 林传勇 R.W.Hinton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26,共13页
利用离子探针分析了吉林伊通幔源包体(二辉橄榄岩、辉石岩和易剥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和富钾玻璃体的微量元素(Ti、Zr、Nb、Hf、Rb、Sr、Ba、Y)和稀土元素(REE)含量。结果表明:(1)二辉橄榄岩的单斜辉石存在三... 利用离子探针分析了吉林伊通幔源包体(二辉橄榄岩、辉石岩和易剥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和富钾玻璃体的微量元素(Ti、Zr、Nb、Hf、Rb、Sr、Ba、Y)和稀土元素(REE)含量。结果表明:(1)二辉橄榄岩的单斜辉石存在三种稀土配分型式:轻稀土(LREE)亏损型、U型和LREE富集型。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相邻REE的亏损程度随LREE富集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异熔融模型模拟计算表明,二辉橄榄岩为上地幔低程度(0~6%)部分熔融的残余,而LREE的富集与含挥发份富钾硅酸盐熔体的交代作用有关。“粗粒”和“糜棱”二辉橄榄岩的微量元素组成对比说明地幔交代富集事件发生在剪切变形之前。(2)辉石岩中单斜辉石具有与世界各地岩浆型辉石岩包体相似的稀土配分型式。HFSE亏损程度较低。因而代表了玄武质岩浆高压结晶的产物。辉石岩母岩浆类似于寄主玄武岩浆,而与富钾玻璃体无关。(3)易剥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富集LREE,稀土配分型式和HFSE亏损程度与富集LREE的二辉橄榄岩相比均十分相似。因此,微量元素数据支持了由岩石学研究获得的成因模式,即伊通易剥橄榄岩是交代流体与正常二辉橄榄岩相互反应的产物。交代流体(现为富K玻璃体)的形成与挥发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源包体 微量元素 岩石学 成因 二辉橄榄岩
下载PDF
由甘肃宕昌好梯幔源包体推导的上地幔物质组成、热结构和流变学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史兰斌 林传勇 陈孝德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5-542,共18页
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幔源包体可以提供有关上地幔的直接信息。通过对采自甘肃宕昌县好梯乡的幔源橄榄岩包体的详细研究 ,探讨该地区上地幔的热结构和流变学特征 ,并与华北地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自壳幔边界以下至 75km深处的上... 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幔源包体可以提供有关上地幔的直接信息。通过对采自甘肃宕昌县好梯乡的幔源橄榄岩包体的详细研究 ,探讨该地区上地幔的热结构和流变学特征 ,并与华北地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自壳幔边界以下至 75km深处的上地幔主要由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组成 ,75km以下则主要由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组成 ,方辉橄榄岩只占少数 ;与华北地区没有明显的差异。由包体平衡温度、压力建立的上地幔地温线低于华北地区地温线 ;确定的壳幔边界在 5 2km左右 ,莫霍界面附近为下地壳物质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过渡带 ;岩石圈底界深度约为 12 0km左右。根据包体的研究结果建立了研究区上地幔的差异应力、应变速率和等效黏滞度剖面。结果表明 ,该区新生代时期存在软流层的底辟 ,以及相应的岩石圈的减薄 ,但其规模明显小于华北地区。这些结果表明该区处在中国东部大陆裂谷带和中国中部克拉通块体群的过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地幔 幔源包体 热结构 流变学
下载PDF
新疆西克尔碧玄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咪咪 田伟 潘文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1-688,共8页
在新疆西克尔地区发现了尖晶石相橄榄岩包体。这些包体的寄主岩石为碧玄岩,其K-Ar同位素年龄为19.76~21.90 Ma。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表明西克尔橄榄岩包体具有典型的岩石圈地幔橄榄岩包体的特征。利用矿物温压计对包体的平衡温压进行... 在新疆西克尔地区发现了尖晶石相橄榄岩包体。这些包体的寄主岩石为碧玄岩,其K-Ar同位素年龄为19.76~21.90 Ma。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表明西克尔橄榄岩包体具有典型的岩石圈地幔橄榄岩包体的特征。利用矿物温压计对包体的平衡温压进行估算,发现西克尔地幔橄榄岩包体的平衡温压为736~1017℃和1.7~2.2GPa,与西南天山托云地区晚白垩纪火山岩中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平衡温压为818~1113℃和1.5~2.0GPa)相比,具有温度明显偏低,而压力明显偏高的特点。这说明西克尔地区的地幔橄榄岩包体没有受到地幔热异常事件的影响,因此可以代表塔里木板块岩石圈地幔的原始性质。这对于研究塔里木盆地岩石圈地幔的热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塔里木盆地内大量幔源岩浆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克尔 塔里木 碧玄岩 地幔包体 平衡温压 岩石圈地幔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技术测定熔融包裹体中的微量元素 被引量:8
9
作者 于福生 袁万明 +7 位作者 韩松 靳克 黄宇营 何伟 董金泉 贾秀琴 曹杰 王红月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5-678,共4页
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无损分析技术 ,对吉林龙岗火山群地幔捕掳体中的斜方辉石矿物及其熔融包裹体进行了测试 ,并用美国玻璃标样 (NIST 6 12 )标定出K ,Sc ,Ti,Cr ,Mn ,Fe ,Co ,Ni,Cu ,Zn ,Ga ,Sr,Y等 13种元素的含量 .其中 ,斜... 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无损分析技术 ,对吉林龙岗火山群地幔捕掳体中的斜方辉石矿物及其熔融包裹体进行了测试 ,并用美国玻璃标样 (NIST 6 12 )标定出K ,Sc ,Ti,Cr ,Mn ,Fe ,Co ,Ni,Cu ,Zn ,Ga ,Sr,Y等 13种元素的含量 .其中 ,斜方辉石中的Cr ,Mn ,Fe ,Ni等元素含量与波长色散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相对误差分别为 15 % ,5 % ,7% ,8% .包裹体中过渡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型式与中子活化全岩分析结果相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X射线荧光微探针 地幔捕掳体 包裹体 微量元素 龙岗火山群
原文传递
福建明溪上地幔热结构及流变学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传勇 史兰斌 +1 位作者 陈孝德 韩秀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2-360,共9页
通过对采自福建明溪的幔源包体样品的详细研究,建立了该区上地幔的地温线,探讨其流变学特征。所获地温线高于大洋地温线,但稍低于中国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地温线。由该地温线推导的壳幔边界为38 km左右,但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在32 km左右... 通过对采自福建明溪的幔源包体样品的详细研究,建立了该区上地幔的地温线,探讨其流变学特征。所获地温线高于大洋地温线,但稍低于中国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地温线。由该地温线推导的壳幔边界为38 km左右,但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在32 km左右即已开始出现,表明存在上地幔物质的底侵作用。同样,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包体平衡温度有所重叠,表明两者不是截然分开,其间存在有5~10 km的过渡带。包体的变形特征表明,该区上地幔曾发生过较强烈的变形作用,可能与软流圈的底辟上涌有关。它导致在60 km深度附近形成以高差异应力、高应变速率和低粘滞度为特征的剪切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源包体 上地幔 地温线 流变学特征 热结构
下载PDF
Old EMI-type enriched mantle under the middle North China Craton as indicated by Sr and Nd isotopes of mantle xenoliths from Yangyuan, Hebei Province 被引量:7
11
作者 MA Jinlong XU Yig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11期1343-1349,共7页
Mantle xenoliths hosted in Tertiary alkali basalts in Yangyuan, Hebei Province, located to the west of the Taihangshan gravity lineament, include lherzolites, harzburgites and pyroxenite. In the plot of olivine mode v... Mantle xenoliths hosted in Tertiary alkali basalts in Yangyuan, Hebei Province, located to the west of the Taihangshan gravity lineament, include lherzolites, harzburgites and pyroxenite. In the plot of olivine mode vs Fo, most of the Yangyuan peridotites deviate from the oceanic trend, falling within the fields of Archean and Proterozoic mantles. Some LREE- enriched samples exhibit EMI-type isotopic signature with εNd ranging from –6.9 to –10.6 and 87Sr/86Sr from 0.7044 to 0.7047. By contrast, another LREE-en- riched sample has a positive εNd (+5.7) similar to that for LREE-depleted peridotites.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s that the upper mantle beneath Yangyuan underwent a multi-stage metasomatism. Given the fact that EMI-type isotopic signature is usually ob- served in the lithosphere mantle underneath ancient cratons,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he Yangyuan xenoliths provides new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old lithosphere mantle beneath western Nor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捕虏岩 锶-钕同位素 EMI 河北 克拉通地台 碱性玄武岩
原文传递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及其幔源包体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福生 丛立民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4,共6页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频繁,喷发期次可划分为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最新喷发时间约为1900aBP,具有再次喷发的可能。为了探讨活火山源区地幔流体的分布特征,利用中子活化分析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分析技术,对阿尔...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频繁,喷发期次可划分为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最新喷发时间约为1900aBP,具有再次喷发的可能。为了探讨活火山源区地幔流体的分布特征,利用中子活化分析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分析技术,对阿尔山地区全新世玄武岩及其幔源包体的稀土、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地幔包体矿物及其熔融包裹体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中子活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玄武岩具有相同的稀土配分模式,其中,∑8REE=96.93~114.94,Eu/Sm=0.32~0.37,(La/Lu)N=8.89~12.52;不相客元素蛛网曲线整体右倾,Ba,Ta,Sm具正异常,Th,Zr具负异常,没有明显的Sr异常,说明岩浆上升过程中很少演化和分离结晶;不同产地地幔岩包体中不含包裹体的同类矿物的REE组成相近,反映了不同活火山的地幔源区REE组成特征相同;不同产地地幔岩包体同类矿物及其内部包裹体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分析表明具有相同的微量元素曲线分布形态;这些特征说明阿尔山活火山群分布区地幔流体不存在显著的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包体 微量元素 中子活化分析 同步辐射 阿尔山玄武岩
下载PDF
辽宁宽甸地区上地幔岩石圈组成及热结构——来自地幔岩包体的信息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同辉 马鸿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50-457,共8页
中更新世时期火山爆发形成的宽甸黄椅山碱性玄武岩中含有种类丰富的地幔岩包体,为研究该地区的上地幔组成及热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计算了地幔岩包体的平衡温压、岩石密度及弹性波速值。结果表明:该地区莫霍面埋深为35~38km。38... 中更新世时期火山爆发形成的宽甸黄椅山碱性玄武岩中含有种类丰富的地幔岩包体,为研究该地区的上地幔组成及热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计算了地幔岩包体的平衡温压、岩石密度及弹性波速值。结果表明:该地区莫霍面埋深为35~38km。38~65km范围内普遍存在着尖晶石二辉橄榄岩,54~64km为尖晶石辉石岩转变为石榴子石辉石岩的过渡带,石榴子石二辉岩分布范围为54~75km,推测75 km以下进入上地幔低速层。45~80 km范围内的热结构可表示为:t(℃)=847.17+1.557d+0.02235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岩包体 上地幔岩石圈 热结构 宽甸
下载PDF
Phlogopite in mantle xenoliths and kimberlite from the Grib pipe,Arkhangelsk province,Russia:Evidence for multi-stage mantle metasomatism and origin of phlogopite in kimberlite 被引量:2
14
作者 A.V. Kargin L.V. Sazonova +5 位作者 A.A. Nosova N.M. Lebedeva Yu.A. Kostitsyn E.V. Kovalchuk V.V. Tretyachenko Ya.S. Tikhomirova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941-1959,共19页
We present petrography and mineral chemistry for both phlogopite,from mantle-derived xenoliths (garnet peridotite,eclogite and clinopyroxene-phlogopite rocks) and for megacryst,macrocryst and groundmass flakes from th... We present petrography and mineral chemistry for both phlogopite,from mantle-derived xenoliths (garnet peridotite,eclogite and clinopyroxene-phlogopite rocks) and for megacryst,macrocryst and groundmass flakes from the Grib kimberlite in the Arkhangelsk diamond province of Russia to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multi-stage metasomatism in the subcratonic lithospheric mantle (SCLM) and the origin of phlogopite in kimberlite.Based on the analysed xenoliths,phlogopite is characterized by several generations.The first generation (Phl1) occurs as coarse,discrete grains within garnet peridotite and eclogite xenoliths and as a rock-forming mineral within clinopyroxene-phlogopite xenoliths.The second phlogopite generation (Phl2) occurs as rims and outer zones that surround the Phl1 grains and as fine flakes within kimberlite-related veinlets filled with carbonate,serpentine,chlorite and spinel.In garnet peridotite xenoliths,phlogopite occurs as overgrowths surrounding garnet porphyroblasts,within which phlogopite is associated with Cr-spinel and minor carbonate.In eclogite xenoliths,phlogopite occasionally associates with carbonate bearing veinlet networks.Phlogopite,from the kimberlite,occurs as megacrysts,macrocrysts,microcrysts and fine flakes in the groundmass and matrix of kimberlitic pyroclasts.Most phlogopite grains within the kimberlite are characterised by signs of deformation and form partly fragmented grains,which indicates that they are the disintegrated fragments of previously larger grains.Phl1,within the garnet peridotite and clinopyroxeneephlogopitexenoliths,is characterised bylow Ti and Cr contents (TiO2<1 wt.%,Cr2O3<1 wt.% andMg#=100×Mg/(MgtFe)>92) typical of primary peridotite phlogopite in mantle peridotite xenoliths from global kimberlite occurrences.They formed during SCLM metasomatism that led to a transformation from garnet peridotite to clinopyroxene-phlogopite rocks and the crystallisation of phlogopite and high-Cr clinopyroxene megacrysts before the generation of host-kimberlite magmas.One of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tle METASOMATISM KIMBERLITE PHLOGOPITE mantle xenoliths MEGACRYSTS
下载PDF
He and Ar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pyroxene megacrysts and mantle xenoliths in Cenozoic basalt from the Changle–Linqu area in western Shandong 被引量:5
15
作者 Fei Su Yan Xiao +3 位作者 Huaiyu He Benxun Su Ying Wang Rixiang Zh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396-411,共16页
We performed a combined study of He–Ar isotopes and element geochemistry for pyroxene megacrysts and mantle xenoliths from Cenozoic basalt in the Changle–Linqu area in western Shandong.The results are used to trace ... We performed a combined study of He–Ar isotopes and element geochemistry for pyroxene megacrysts and mantle xenoliths from Cenozoic basalt in the Changle–Linqu area in western Shandong.The results are used to trace the evolution of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after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The3He/4He ratios of pyroxene megacrysts,websterite,and dunites are 7.0–7.7 Ra,7.4 Ra,and 7.0–7.7 Ra,respectively.They are related to the origin of host basalts,and a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mid-ocean ridge basalts(MORB).Their40Ar/36Ar ratios a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MORB and close to that of air.The lherzolites and wehrlites represent the fragments of the newly accreted lithospheric mantle,and their REE and trace elements indicate that they experienced melt metasomatism and partial melting.The3He/4He ratios of their olivine a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MORB,but3He/4He ratios of their clinopyroxene are low(2.3–7.1 Ra)and display an inverse correlation with(La/Yb)N.The40Ar/36Ar ratios of these clinopyroxene a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MORB and close to the air ratio.Combining existing studies of petrology,Sr–Nd–Pb isotopes,O isotopes,trace elements,and Mg isotopes,we infer that the juvenile lithospheric mantle in the Changle–Linqu area was metasomatized by oceanic crust-derived melts,which transfer the supracrustal Ar isotope signatures to the mantle sources.The low4He abundance and low3He/4He ratios of clinopyroxene in the lherzolites and wehrlites are ascribed to metasomatism by crustal melts from the subducted Pacific p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洋中脊玄武岩 辉石巨晶 地幔捕虏体 氩同位素 新生代 西部 山东
原文传递
海南岛陆缘扩张带形成及新生代岩石圈动力学机制:来自幔源包体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英 梁细荣 +4 位作者 梁新权 付建刚 王策 周云 温淑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7-182,共26页
海南岛陆缘扩张带蓬莱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捕获大量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幔源包体。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蓬莱地幔橄榄岩含有三种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单斜辉石(Cpx):(1)a类单斜辉石Mg~#=92.3~93.4,来自富... 海南岛陆缘扩张带蓬莱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捕获大量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幔源包体。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蓬莱地幔橄榄岩含有三种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单斜辉石(Cpx):(1)a类单斜辉石Mg~#=92.3~93.4,来自富集Cpx的二辉橄榄岩,具有极低的LREE和不相容元素含量,HREE平坦,Th、U、La、Sr正异常,经历了7%~10%的尖晶石相部分熔融,仅受到极低程度强不相容元素(Th、U、La、Sr)初期富集交代作用;(2)b类单斜辉石Mg~#=89.9~90.3,来自较富集Cpx的二辉橄榄岩,具有中等的LREE和LILE含量,HREE平坦,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显示Th、U正异常,Rb、Ba、Nb、Ta、Sr、Ti负异常,经历4%~5%的尖晶石相部分熔融,可能受到了含LREE和Th、U等不相容元素的硅酸盐熔体交代;(3)c类单斜辉石Mg~#=91.4~92.8,来自贫Cpx的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具有富集的LREE和LILE含量,HREE弱分异,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显示Th、U正异常及强烈的Nb、Ta、Ti负异常,经历了8%~20%的尖晶石相部分熔融,其交代熔体可能是来自源区有石榴子石残留的碳酸盐熔体。全岩主、微量元素及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这些幔源包体的主量元素主要受部分熔融程度影响,并且方辉橄榄岩经历的部分熔融程度大于二辉橄榄岩。地幔橄榄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该区具有MORB-OIB型亏损地幔特征。此外,蓬莱部分地幔橄榄岩包体显示正斜率的HREE分异特征((Gd/Yb)_N=0.4~0.7),暗示该区地幔经历了源自石榴子石稳定区的变压熔融,总体熔融程度为18%以上,指示了较高的地幔潜能温度。综合前人对海南岛新生代玄武岩最新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海南地幔柱可能为该区软流圈地幔置换古老岩石圈地幔提供了热源,导致了区域岩石圈地幔的破坏,从而引起包括地幔柱本身、软流圈和富集岩石圈的熔融。岩石圈地幔性质的改变和不均一性可能是海南岛陆缘扩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源包体 单斜辉石 微量元素 部分熔融 地幔交代 海南蓬莱
下载PDF
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包体和高压巨晶的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延河 李金城 +1 位作者 宋鹤彬 郭立鹤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4-217,共4页
对该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包体和高压巨晶的氦同位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幔源包体中橄榄石的3 He 4 He值为 (0 .15~ 7.4)× 10 - 6,较MORB值明显偏低 ,甚至低于大气的值 ,说明该地区曾发生过强烈的地幔交代作用。高压巨晶辉石和石... 对该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包体和高压巨晶的氦同位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幔源包体中橄榄石的3 He 4 He值为 (0 .15~ 7.4)× 10 - 6,较MORB值明显偏低 ,甚至低于大气的值 ,说明该地区曾发生过强烈的地幔交代作用。高压巨晶辉石和石榴子石的氦同位素组成与此明显不同 ,其3 He 4 He值为 (5 .7~ 2 4.3)× 10 - 6。提出幔源包体和高压巨晶不是同源的 ,二者可能与寄主玄武岩均无必然成因联系。在汉诺坝地区一件石榴子石巨晶中还发现了异常高的3 He 4 He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幔源包体 高压巨晶 氦同位素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诺敏河地幔金云母及钾质地幔熔体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隋建立 李霓 +1 位作者 樊祺诚 徐义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87-3594,共8页
在大兴安岭北部诺敏河第四纪钾质火山岩携带的地幔捕虏体中,发现少量金云母矿物和富钾地幔熔体。金云母颗粒大小1~5mm,呈网脉状充填在橄榄石和辉石、石榴子石等地幔矿物间隙。电子探针研究表明地幔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石榴石... 在大兴安岭北部诺敏河第四纪钾质火山岩携带的地幔捕虏体中,发现少量金云母矿物和富钾地幔熔体。金云母颗粒大小1~5mm,呈网脉状充填在橄榄石和辉石、石榴子石等地幔矿物间隙。电子探针研究表明地幔橄榄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石榴石等矿物几乎不含钾质成分(K2O<0.01%),而金云母矿物成分具有高钾(K2O^10%)、高钛(Ti O25.41%~7.74%)的特点,暗示区域地幔钾的富集与金云母矿物有密切关系。地幔金云母的成因往往与富钾地幔流体/熔体的交代作用有关,在地幔捕虏体矿物反应边的硅酸盐熔体(囊体)中,发现富硅、富钾的熔体,K2O 4%~8%。结合前人地幔熔体研究,认为区域地幔经历了多期、不同成分地幔熔体的富集作用,其中富钾熔体对地幔钾质成分的富集起到重要作用。诺敏钾质火山正是富钾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钾质熔体成分的来源可能与俯冲再循环的壳源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敏河火山 地幔捕虏体 高钛金云母 钾质地幔熔体 钾质火山成因 大兴安岭北部
下载PDF
河南鹤壁地幔捕掳体内磷灰石的发现及地幔交代作用
19
作者 秦战营 姜江 +3 位作者 任栩颖 齐永安 张艳林 侯广顺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地幔交代作用是岩石圈演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显性交代作用以出现交代成因的地幔矿物为特征,可为地幔交代作用提供直接证据,磷灰石是地幔中交代成因的典型矿物。中生代以来,太行山构造带东侧的华北板块岩石圈明显减薄,而西侧仍保留较... 目的地幔交代作用是岩石圈演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显性交代作用以出现交代成因的地幔矿物为特征,可为地幔交代作用提供直接证据,磷灰石是地幔中交代成因的典型矿物。中生代以来,太行山构造带东侧的华北板块岩石圈明显减薄,而西侧仍保留较厚的岩石圈,太行山构造带是华北克拉通东部被破坏区与西部稳定区的过渡带。因此,太行山构造带的地幔包体对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具有重要意义。鹤壁地区位于太行山构造带上,发育有金伯利岩等深源岩浆岩。方法本文以金伯利岩携带的地幔包体为研究对象,探讨鹤壁地区岩石圈地幔的性质。通过人工重砂的方法,从地幔包体中分选出数粒磷灰石和一粒被辉石包裹的磷灰石。结果体视显微镜下,磷灰石无色,透明,具玻璃光泽,呈短柱状;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表明,被包裹的矿物主要由Ca,P,O,F元素组成,寄主矿物主要由Si,Fe,Mg,Al,O元素组成;电子探针结果表明,磷灰石中w(CaO)为53.525%~56.514%,w(P_(2)O_(5))为37.372%~40.851%;实验岩石学研究认为,顽火辉石+方解石→橄榄石+透辉石+CO_(2),磷灰石等作为副矿物产出。因此,辉石包裹磷灰石的矿物组合属于地幔交代成因,指示了显性交代作用。结论磷灰石这种显性地幔交代成因矿物的发现,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经历显性交代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鹤壁 华北克拉通破坏 地幔捕掳体 地幔交代作用 磷灰石
下载PDF
Fluid/melt inclusions in Cenozoic mantle xenoliths from Linqu, Shandong Province, east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asthenosphere-lithosphere interactions 被引量:4
20
作者 LIU JiQiang CHEN LiHui NI Pe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11期1067-1076,共10页
Fluid and melt inclusions in mantle xenoliths are thought as direct samples to study mantle liquids. Here we apply Raman mi- crospectroscopy and microthermometry to fluid/melt inclusions in lherzolite xenoliths in Qia... Fluid and melt inclusions in mantle xenoliths are thought as direct samples to study mantle liquids. Here we apply Raman mi- crospectroscopy and microthermometry to fluid/melt inclusions in lherzolite xenoliths in Qiaoshan basalts, a Miocene volcano in Linqu, Shandong Province, eastern China. These inclusions include (1) early CO2 fluid inclusions, (2) early carbonate melt inclu-sions, (3) late CO2 fluid inclusions, and (4) late silicate melt inclusions. Among the early CO2 fluid inclusions, most consist of high-density pure CO2, while others have small amounts of other components besides of CO2, including graphite, magnesite, Mg-calcite, CO and N2. The lowest trapping pressures are estimated to be 1.42 GPa and 0.80 GPa for the early and the late fluid inclusions, respectively. Because orthopyroxene is the main host mineral for the early carbonate melt inclusions, we propose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se carbonate melts is genet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O2 fluids and silicate minerals, e.g. olivine and clinopyroxene. The diversity of minor components in the early CO2 fluid inclusions indicates that mantle peridotites had undergone redox reactions with penetrating fluids/melts.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beneath the studied area had been changed by asthenosphere-derived CO2-rich fluids/me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熔融包裹体 岩石圈地幔 地幔包体 相互作用 中国东部 软流圈 山东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