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前伸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形态的作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贾培增 傅民魁 曾祥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3-667,共5页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下颌从正中颌位至前伸位时 ,上气道形状变化特点及规律。方法 :1 7名成年男性和 2名成年女性OSAS患者取仰卧位 ,螺旋CT分别在正中颌位和下颌前伸位行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的轴向扫描。测量各...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下颌从正中颌位至前伸位时 ,上气道形状变化特点及规律。方法 :1 7名成年男性和 2名成年女性OSAS患者取仰卧位 ,螺旋CT分别在正中颌位和下颌前伸位行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的轴向扫描。测量各扫描层面的上气道矢状径和横径 ,矢状径与横径之比表示上气道形状 ,将正中颌位和前伸位时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 ,比较上气道各段形状变化。结果 :下颌前伸 ,舌咽和喉咽的最小矢状径和平均值均增大 ,且上气道横径明显增宽 ,包括除喉咽以外的上气道各层面。此外 ,腭咽在水平面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长轴位于横向的椭圆形状有进一步扁平的趋势。结论 :下颌前伸可以影响鼻咽、腭咽、舌咽和喉咽等各段的形态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矢状和横向及气道几何形状。上气道形态变化不仅是下颌前伸的机械牵拉造成的 ,而且可能还有神经调节及其他尚未知晓的因素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伸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上气道形态 口腔矫治器 治疗
下载PDF
快速生长期骨性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导下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曹伟清 林汤毅 吕冬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42-247,共6页
目的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MA(mandibular advance)矫治安氏Ⅱ类骨性下颌后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至常熟市中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安氏Ⅱ类骨性下颌后缩19例患者资料,平均年龄(12.... 目的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MA(mandibular advance)矫治安氏Ⅱ类骨性下颌后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至常熟市中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安氏Ⅱ类骨性下颌后缩19例患者资料,平均年龄(12.32±1.51)岁。10例患者经MA导下颌向前治疗。9例未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矫治前后或观察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X片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SNB、L1⁃NB、L1⁃NB距、L6⁃MP距、Z角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Co⁃Go、Co⁃Gn、SL增加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ANB、U1⁃SN、U1⁃NA、U1⁃NA距、L1⁃MP、FCA治疗后明显减小(P<0.05);治疗组SE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MA可以促进下颌发育,矫治下颌后缩畸形,改善骨性畸形和侧貌;且可以维持下前牙唇倾度及下颌平面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缩 导下颌向前 安氏Ⅱ类 无托槽隐形矫治
下载PDF
不同下颌前伸度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燕燕 章晶晶 高雪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1-698,共8页
目的:评价不同下颌前伸度的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纳入不同下... 目的:评价不同下颌前伸度的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纳入不同下颌前伸度的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和前后对照试验(before-after trials,BAT),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资料,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个RCT、2个采用了随机方法的BAT和3个非随机BAT,共244例患者。根据方法学质量评价及各试验设计情况,对其中4篇高质量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下颌前伸量达到下颌最大前伸度(maximal mandibular advancement,MMA)50%与75%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或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降低>50%]比较,I2=0%,合并效应量RR值为0.93,95%CI为0.80~1.09;两组的治愈率(AHI或ODI<10次/h)比较,I2=45%,合并效应量RR值为0.85,95%CI为0.68~1.06,证据尚不足以证明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有差异。亚组分析提示病情严重程度可能是影响治愈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对于OSAHS患者,在一定范围内下颌前伸度增加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但尚缺乏足够证据证明75%MMA优于50%MMA;轻症患者治愈率高于重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下颌前伸 META分析 口腔矫治器
下载PDF
双颌前移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被引量:9
4
作者 易红良 殷善开 +5 位作者 关建 张玉君 陈斌 吴红敏 唐旭兰 陈挺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双颌前移术(maxillomandibular advancement,MMA)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0例前颅底平面一下齿槽座点角(mandibular protrusion angle,SNB)〈75°,后气道间隙(posterior airw... 目的探讨双颌前移术(maxillomandibular advancement,MMA)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0例前颅底平面一下齿槽座点角(mandibular protrusion angle,SNB)〈75°,后气道间隙(posterior airway space,PAS)〈11mm的下颌骨发育不良,手术愿望强烈的OSAHS患者行双颌前移术,6例患者同期或分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6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数据采用中位数(范围)表示。结果术中出血约250~600ml,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对面形改变均满意。6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多道睡眠监测(PSG),按2009年OSAHS指南,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0次/h和降低≥50%的显效5例,AHI降低≥50%有效患者1例。术后鼾声响度及Epworth嗜睡评分分别由术前的8分(6~10分)和15分(11~24分)下降至2分(0—4分)和5分(1~8分)。AHI由术前52.2次/h(23.7~83.8次/h)下降至12.6次/h(7.6~31.8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及血氧饱和度小于0.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分别由术前0.64(0.57—0.83)和21.0%(12.0%~37.2%)改善至0.82(0.78—0.93)和2.0%(0%-8.0%)。结论对于伴有颌骨发育不良的OSAHS患者,双颌前移术不失为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小颌畸形 耳鼻喉外科手术 口腔外科手术 下颌徙前术
原文传递
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林曦 张桂荣 钱玉芬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693-697,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知。OSAS不仅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亦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目前针对OSAS的治疗方法可以概括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口腔矫治器作为OSAS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具有独特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知。OSAS不仅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亦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目前针对OSAS的治疗方法可以概括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口腔矫治器作为OSAS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具有独特的优点,为更多患者所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文章就OSAS口腔矫治器适应证、禁忌证、种类、治疗机制及治疗效果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AS 口腔矫治器 下颌前移
原文传递
隐适美MA与Twin-block矫治安氏Ⅱ类骨性下颌后缩畸形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曹伟清 林汤毅 +1 位作者 吕冬 何强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2206-2212,共7页
目的:比较隐适美MA与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骨性II类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骨性Ⅱ类患者22例,年龄(12.02±1.61)岁。其中12例使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Twin-block组),10例采用隐适美MA矫治(MA组)。对导下颌向前矫治前后头颅定... 目的:比较隐适美MA与Twin-block矫治器治疗骨性II类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骨性Ⅱ类患者22例,年龄(12.02±1.61)岁。其中12例使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Twin-block组),10例采用隐适美MA矫治(MA组)。对导下颌向前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win-block组的∠L1-MP、∠SN-MP增加,而MA组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n-block组的∠L1-NB、 L1-NB距、 L6-MP距增加量大于M A组(均P <0.05);MA组的L1-MP距减少,而Twin-block组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和Twin-block均可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侧貌。对于不希望下前牙唇倾增加或者不希望下颌顺时针旋转的患者,MA更加合适;对于低角患者,Twin-block更加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缩 导下颌向前 隐适美MA TWIN-BLOCK矫治器 骨性Ⅱ类错颌
下载PDF
BMP/Smads信号传导通路在兔下颌持续前导后髁突的表达 被引量:7
7
作者 詹静 吴慧玲 +3 位作者 冯剑颖 谷志远 刘丽 吴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85-490,共6页
目的:探讨兔下颌持续功能前导后髁突软骨中BM P/Sm ads信号传导通路表达与髁突改建的关系。方法:60只8周龄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24),实验组动物每日24 h戴用咬合前导矫正器。实验动物分别在第3天、1周、2周、... 目的:探讨兔下颌持续功能前导后髁突软骨中BM P/Sm ads信号传导通路表达与髁突改建的关系。方法:60只8周龄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24),实验组动物每日24 h戴用咬合前导矫正器。实验动物分别在第3天、1周、2周、4周、8周及12周时处死并取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髁突组织内BM P-2和Sm ad1/5、4、6的分布和表达,并对其表达进行灰度测定。结果:BM P-2和Sm ad1/5、4、6主要在髁突软骨过渡层和肥大层软骨细胞中表达,钙化层的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中也可见BM P-2和Sm ad1/5、4、6的表达。实验组兔髁突软骨BM P-2和Sm ad1/5、4、6的表达强度在早期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与髁突骨组织改建的活跃程度同步。结论:下颌持续前导后,Sm ad1/5、4、6作为BM P-2的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与下颌髁突适应性生长改建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导 信号传导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下颌骨髁状突/细胞学 软骨细胞 骨生成
下载PDF
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前导下颌治疗中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
8
作者 吴秋月 张跃英 +5 位作者 校华 蒋天鹭 郑嘉婧 杜宇森 曹猛 李菲菲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2-77,共6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前导下颌治疗中髁突运动轨迹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双向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至2023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15例[30侧髁... 目的研究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前导下颌治疗中髁突运动轨迹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双向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至2023年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15例[30侧髁突,平均年龄(13.27±1.67)岁],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导下颌向前治疗,分别在导下颌治疗前(T0)、导下颌治疗中(T1)[治疗时长(3.43±0.83)个月]和导下颌结束时(T2)[治疗时长(10.95±1.45)个月],采用下颌运动分析仪记录最大侧方运动、最大前伸运动和最大张口运动的髁突运动轨迹。比较治疗前、治疗中以及导下颌结束时的髁突运动轨迹特征,组间比较采用Friedman非参数检验,组内左右侧髁突运动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下颌前伸运动中髁突位移量在治疗中明显减小,在导下颌结束时又增大[髁突前后位移量治疗前7.8(6.18,8.54)mm,治疗中5.8(4.52,7.04)mm,导下颌结束时7.83(6.49,8.66)mm,P<0.001;髁突空间位移量治疗前9.52(7.83,10.66)mm,治疗中7.99(6.02,9.53)mm,导下颌结束时9.71(8.65,11.36)mm,P=0.001]。在治疗前,下颌前伸运动中左右侧髁突位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中和导下颌结束时,左右侧髁突位移量未见统计学差异。治疗前、治疗中和导下颌结束时,侧方运动和前伸运动中髁突运动标准差逐渐减小。结论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在前导下颌治疗中,髁突运动范围发生先减小然后增大的适应性变化,左右侧髁突运动的差异减小,髁突运动标准差减小,下颌运动更趋于对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下颌向前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髁突运动 下颌后缩 下颌功能
原文传递
隐形功能矫治器对比传统功能矫治器前导下颌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余磊 李紫薇 +3 位作者 康芙嘉 王宋庆 谢尊玄 朱宪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5-314,共10页
目的 以传统功能矫治器为对照,对隐形功能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电子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 目的 以传统功能矫治器为对照,对隐形功能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电子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组研究者按照PICOS条目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查文献、提取数据,并使用ROBINS-I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临床对照试验,总样本量283例。隐形矫治器与功能矫治器在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时,SNA、SNB、ANB、下颌体长度、上前牙角度、覆盖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下颌平面角变化存在0.90°的差异;对照组下颌支生长量比隐形组多1.10 mm;隐形组下牙唇倾度比对照组少1.94°。结论 隐形组在前导下颌时能更好地控制下颌前牙的唇倾度,下颌平面角基本保持不变,下颌升支的生长量不如对照组,临床中应当采用辅助措施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前导下颌 隐形矫治器 功能矫治器 META分析
下载PDF
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对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倪琳 刘洪臣 +1 位作者 徐娟 罗颂椒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24-326,共3页
目的:研究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对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5w龄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各分为7个时间段,其中实验组大鼠佩戴可摘式上颌斜面导板功能矫治器。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测定大鼠... 目的:研究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对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5w龄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各分为7个时间段,其中实验组大鼠佩戴可摘式上颌斜面导板功能矫治器。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测定大鼠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结果:自矫治器佩戴第1-42d,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a+泵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Na+泵活性自第1d开始上调,第21d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回落,在第28d、42d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生长发育对Na+/K+-ATPase功能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功能矫形治疗使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产生了适应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 导下颌向前 翼外肌Na+/K+-ATPase
下载PDF
隐形功能矫治在青少年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明欣 马艳宁 金作林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畸形在正畸临床中常见,其发病率高,对美观和功能影响较大。骨性Ⅱ类患者在临床中常表现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等矢状向发育异常,大部分学者认为矫治下颌后缩的最佳时机是在生长发育高峰期。随着隐形矫治技术的快速发展,... 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畸形在正畸临床中常见,其发病率高,对美观和功能影响较大。骨性Ⅱ类患者在临床中常表现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等矢状向发育异常,大部分学者认为矫治下颌后缩的最佳时机是在生长发育高峰期。随着隐形矫治技术的快速发展,隐形功能矫治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将传统的双期矫治合二为一,在前导下颌的同时排齐牙列、协调牙弓,提高了矫治效率,扩大了隐形矫治的适应范围。本文就青少年骨性Ⅱ类患者生长发育特征和隐形功能矫治技术治疗青春期骨性Ⅱ类患者特点进行讨论,以便正畸医师更好地为此类患者进行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功能矫治器 错畸形 骨性Ⅱ类 前导下颌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矫治器治疗OSAHS疗效、上气道及周围结构形态研究
12
作者 路健 周玮 +6 位作者 高莹卉 刘霖 封净 杨乐 马婷 王少 张佐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8-84,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定制可调式和架定位式两种下颌前伸式矫治器(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MAD)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睡眠状况、下颌骨位置、上气道大小、舌骨... 目的对比分析定制可调式和架定位式两种下颌前伸式矫治器(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MAD)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睡眠状况、下颌骨位置、上气道大小、舌骨位置及主观评分。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80例轻中度成人OSAHS患者,随机分为A组:定制可调式MAD,B组:架定位式MAD,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主、客观指标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A、B两种矫治器治疗OSAHS患者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除了睡眠监测指标眼动期、浅睡期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变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下齿槽座点-鼻根点垂距(B-N′)A组由(5.53±1.66)mm减小至(4.93±1.75)mm,P<0.001;B组由(5.99±1.45)mm减小至(5.27±1.39)mm,P<0.001。颏前点-鼻根点垂距(Pog-N′)A组由(19.33±3.26)mm减小至(18.08±1.54)mm,P=0.021;B组由(20.11±2.14)mm减小至(18.40±1.54)mm,P<0.001。下颌第一磨牙点-腭平面垂距(Lm-PP)A组由(27.00±1.49)mm减小至(26.36±1.78)mm,P<0.001;B组由(27.93±1.44)mm减小至(27.33±1.64)mm,P<0.001。下颌切牙点-腭平面垂距(Li-PP)A组由(23.93±1.97)mm增大至(24.83±1.72)mm,P<0.001;B组由(24.49±2.84)mm增大至(25.22±2.79)mm,P<0.001。舌骨-颈椎前平面垂距(H-VL)A组由(30.59±2.07)mm增大至(31.11±2.29)mm,P<0.001;B组由(29.47±2.47)mm增大至(30.19±2.30)mm,P<0.001。组间对比治疗后所有睡眠主、客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MAD治疗后均具有显著疗效,患者睡眠质量均大幅改善;下颌骨位置均前移;舌骨矢状向位置稍前移。组间治疗6个月后所有观察指标差异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伸 口腔矫治器 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原文传递
后平面对青少年骨性Ⅱ类矫治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弓国梁 林新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2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后平面倾斜度与骨性Ⅱ类矫治效果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选择52例下颌后缩、上颌位置正常的骨性Ⅱ类青少年患者(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12.9岁)。依据X-POP角大小分为两组,16例X-POP角≥20.4°的患者为A组... 目的探讨后平面倾斜度与骨性Ⅱ类矫治效果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选择52例下颌后缩、上颌位置正常的骨性Ⅱ类青少年患者(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12.9岁)。依据X-POP角大小分为两组,16例X-POP角≥20.4°的患者为A组;36例X-POP角<20.4°患者中随机选取16例为B组。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别进行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两组矫治前、后组内比较显示,平面测量项目X-POP角、OP-diff角有显著差异;垂直向上A-X距、B-X距、Pog-X距均有显著差异,SN-MP角无统计学意义;矢状向上SNA角、SNB角、ANB角、Z角、NA-PA角、U1-SN角、L1-MP角、A-Y距、B-Y距、Pog-Y距均有显著差异。两组矫治前、后组间比较显示SNB角、ANB角、NA-PA角、Z角、B-Y距、Pog-Y距以及U1-SN角、L1-MP角均有显著差异。后部平面与组间显著性变化量的相关性显示,X-OP角与B-Y距、Pog-Y距显著相关。结论后部平面与下颌矢状位置关系密切,治疗前较大的后部平面倾斜度不利于下颌前移。正畸治疗应尽量减小后部平面倾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牙合]平面 青少年骨性Ⅱ类 X线头影测量 下颌前移
下载PDF
青少年下颌后缩隐形前导矫治的疗效评价研究
14
作者 孔蕾 刘新强 郭学强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54-159,共6页
目的评估隐形前导矫治器矫治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至2021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正畸科经隐形前导矫治完成的下颌后缩青少年患者3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1.6±0.9)岁。应用Pancherz分析法评估治... 目的评估隐形前导矫治器矫治青少年下颌后缩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至2021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正畸科经隐形前导矫治完成的下颌后缩青少年患者3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1.6±0.9)岁。应用Pancherz分析法评估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矫治前后骨骼及牙齿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下颌骨颏前点前移(3.13±0.89)mm(P=0.029),长度增加(4.14±2.18)mm(P<0.001),下颌升支长增加(4.09±1.58)mm(P=0.018),下颌体长增加(4.25±2.87)mm(P=0.001),髁突位置后移(1.03±0.79)mm(P<0.001)。SNB增加(1.96±2.56)°(P<0.001),ANB减小(2.03±1.32)°(P<0.001),Wits值减小(2.90±1.72)mm(P<0.001)。上中切牙舌向倾斜(4.06±4.88)°(P<0.001);下中切牙唇向倾斜(1.23±0.40)°(P<0.001)。治疗后覆盖减小(4.31±1.43)mm(P<0.001),骨性效应占比58.7%,牙性效应占比41.3%;磨牙关系改善(3.87±0.78)mm(P<0.001),骨性效应占比65.4%、牙性效应占比34.6%。结论对于生长期骨性下颌后缩患者,隐形下颌前导能有效促进下颌生长发育,疗效以骨性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下颌后缩 PANCHERZ分析法 隐形下颌前导
原文传递
下颌前伸对成年大鼠髁突软骨Ⅹ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威 焦雪雯 刘月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建立年轻成年大鼠下颌前伸动物模型,以X型胶原为检测指标,观察髁突软骨内成骨及其与下颌前伸持续时间的关系。方法:9周龄雌性大鼠75只,分为3组,其中2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动物戴用统一规格自制的咬合前导矫治器,分别戴... 目的:建立年轻成年大鼠下颌前伸动物模型,以X型胶原为检测指标,观察髁突软骨内成骨及其与下颌前伸持续时间的关系。方法:9周龄雌性大鼠75只,分为3组,其中2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动物戴用统一规格自制的咬合前导矫治器,分别戴用12h和24h。3组动物分别在实验后3、7、14、21、30d处死后取双侧髁突组织,使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检测髁突软骨组织切片中X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4h实验组X型胶原表达量在21d时最高,且高于其他实验组;而12h实验组峰值出现在30d。原位杂交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功能矫治下颌前伸均能诱导年轻成年大鼠髁突软骨发生改建,但与12h间歇性加力方式相比,24h持续加力方式作用效果明显,且见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 下颌前伸 髁突软骨 功能矫治器 X型胶原
下载PDF
前伸下颌动作与口腔矫治器对上气道形态影响的一致性分析
16
作者 李彦如 施云瀚 +4 位作者 曹莉莉 廖建宏 亢丹 费南希 韩德民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14,共9页
目的 研究主动前伸下颌与佩戴下颌前移型口腔矫治器(oral appliance, OA)时上气道各个平面形态结构变化一致性。探讨主动前伸下颌动作时咽腔结构变化可否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目的 研究主动前伸下颌与佩戴下颌前移型口腔矫治器(oral appliance, OA)时上气道各个平面形态结构变化一致性。探讨主动前伸下颌动作时咽腔结构变化可否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佩戴OA的气道结构增量。方法 24例成人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分别于清醒平静呼吸、主动前伸下颌及佩戴OA时采用MRI获取上气道结构测量指标。比较同一个体主动前伸下颌与佩戴OA状态下,不同咽腔平面咽腔测量参数的变化趋势及程度的差异。分析佩戴OA时气道结构扩大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 41.8(15.9,53.5)次/h,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80.2±9.5)%。前伸下颌与佩戴OA均可显著增大OSAHS和对照组下颌与咽后壁距离(t=-6.853,P<0.001;t=-8.641,P<0.001),主动前伸动作时增幅更显著(P<0.05)。佩戴OA时腭后气道最小截面积、软腭后区咽腔容积较基线状态增大(P<0.05),且较主动前伸下颌动作增幅更大(OSAHS组Z=-2.057,Z=-2.543;对照组Z=-0.201,Z=-2.254)。对照组主动前伸下颌时会厌平面咽腔面积增量更大(Z=2.365),而OSAHS患者佩戴OA会厌平面咽腔面积、舌后气道容积增量更大(Z=-2.236,Z=-2.171)。前伸下颌时会厌水平气道面积变化量[OR=5.489(1.691,17.815)]、软腭后最小截面积变化量[OR=4.589(1.320,15.953)]和AHI[OR=0.935(0.898,0.974)]等因素可预测佩戴OA时腭后区及舌后区咽腔容积增长。结论 主动前伸下颌时上气道结构变化趋势与OA佩戴时一致性较强。但在气道的不同区域的作用幅值存在一定差异。前伸下颌时咽腔面积变化有助于佩戴下颌前移型口腔矫治器能获得结构扩大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口腔矫治器 下颌前移 上气道
原文传递
双[牙合]板式透明矫治器作用力值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周佳琦 吴栋 +2 位作者 吴樱仪 周力 李宇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894-898,91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双[牙合]板式矫治器作用力值测量的新方法,测量双[牙合]板式透明矫治器产生的作用力值,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初期纳入使用双牙合板式透明矫治器进行矫治的骨性Ⅱ类患者,利用薄膜压力测试仪分别测量左右两侧的作用力...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双[牙合]板式矫治器作用力值测量的新方法,测量双[牙合]板式透明矫治器产生的作用力值,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初期纳入使用双牙合板式透明矫治器进行矫治的骨性Ⅱ类患者,利用薄膜压力测试仪分别测量左右两侧的作用力值。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作用力值的影响因素,利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作用力值的回归方程。后期纳入新样本,验证回归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基于初期纳入的15例样本,前导量2.6~7.4 mm范围内,双[牙合]板式透明矫治器单侧作用力值为(2.51±0.51)N,与前导量呈正相关,与咬合打开量呈负相关。生成作用力值的多重线性回归模型Y=0.963+0.319X(X为前导量)。经后期新纳入8例样本检验,预测力值与实测力值间一致性较好(ICC=0.79)。结论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双[牙合]板式矫治器作用力值的测量方法,为其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也为临床工作中记录该力值提供了工具;初步报道了双[牙合]板式透明矫治器的作用力值、影响因素,并建立了作用力值预测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无托槽隐形矫治 A6矫治器 双[牙合]板矫治器 下颌前导
下载PDF
隐形下颌前导矫治器治疗骨性Ⅱ类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晓艺 陈思宇 +3 位作者 李慧 杨婉琪 李欣怡 朱宪春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813-817,共5页
目的 以Twin-Block(TB)对青少年骨性Ⅱ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对照,评价隐形下颌前导矫治器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纳入接受隐形前导矫治器(21例)及TB(28例)治疗的患者49例,测量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比较两组牙性、骨性指标及... 目的 以Twin-Block(TB)对青少年骨性Ⅱ类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对照,评价隐形下颌前导矫治器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纳入接受隐形前导矫治器(21例)及TB(28例)治疗的患者49例,测量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比较两组牙性、骨性指标及Holdaway软组织测量结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SNB均显著增大,隐形组增加量(ΔT=3.18±1.67)显著大于TB组(ΔT=1.73±1.53)(P=0.013)。两组ANB及OJ均显著减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隐形组ANB (ΔT=-2.76±1.48)比TB组(ΔT=-2.40±1.33)有减小更多的趋势。隐形组比TB组更好地控制了上下切牙唇倾度,并对下颌平面角有减小趋势。两组Holdaway分析结果显示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侧貌。结论 隐形下颌前导矫治器对于骨性Ⅱ类患者有与TB相似的前导下颌及改善软组织突面型的效果,并且在牙性效应及垂直生长型患者的控制上有独特优势,TB则更显著地诱导下颌升支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后缩 正畸功能矫治器 前导下颌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青少年Ⅱ类错[牙合]患者应用隐形矫治器前导下颌前后上气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文龙 刘超 +3 位作者 李娜 吴佳叶 张煦 白明海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683-686,共4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Ⅱ类错[牙合]患者经过隐形矫治器下颌前导治疗前、后上气道形态结构的三维变化。方法:选取于2018~2021年于我科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17例,通过CBCT测量治疗前后上气道变化。结果:治疗后上气道总体积... 目的:研究青少年Ⅱ类错[牙合]患者经过隐形矫治器下颌前导治疗前、后上气道形态结构的三维变化。方法:选取于2018~2021年于我科采用隐形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17例,通过CBCT测量治疗前后上气道变化。结果:治疗后上气道总体积以及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气道体积显著增加,上气道最小横截面积以及上气道后鼻棘平面、软腭平面、会厌尖平面处横截面积增加。结论:隐形矫治器下颌前导治疗能够使青少年Ⅱ类错[牙合]患者上气道容积增大,改善患者的上气道形态,进而可能增加上气道通气量、改善青少年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上气道 Ⅱ类错[牙合] 下颌前导
原文传递
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两种前伸下颌方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仁萍 王春玲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第9期537-540,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两种前伸下颌方式矫治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病例所引起的髁突生长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方法:应用改良式Forsus矫治器对19例安氏Ⅱ类男性患者采用逐步前伸下颌和跳跃性前伸下颌两种前伸下颌的方式进行功能性矫治,... 目的:比较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两种前伸下颌方式矫治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病例所引起的髁突生长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方法:应用改良式Forsus矫治器对19例安氏Ⅱ类男性患者采用逐步前伸下颌和跳跃性前伸下颌两种前伸下颌的方式进行功能性矫治,并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逐步前伸组比跳跃性前伸组获得了更多的髁状突矢状向生长量(1.3±1.2)mm和下颌骨前移量(1.4±1.8)mm,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逐步前伸组患者的下颌平面角明显减小(-0.08°±1.1°),P<0.05。前下面高度的增加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伸下颌的方式可影响髁突的生长量和生长方向,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下颌骨向前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Forsus矫治器 Ⅱ类错 髁状突生长 前伸下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