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的检测 被引量:44
1
作者 耿新杰 王守亮 丁连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15-216,共2页
本文采用ELISA夹心法,对66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进行检测,以39例健康学生做对照,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lL-2R 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对血清sIL-2R 水平在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肿瘤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2
作者 黄金活 嵇玉峰 +4 位作者 梁洪江 李金昌 王书浩 李大鹏 张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副作用的疗效。方法  84例中晚期恶性肿瘤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 2例 ,对照组根据不同的肿瘤而采用相应的常规化疗方案 ,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同时每天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注射液 2 5 0ml+参附注射...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副作用的疗效。方法  84例中晚期恶性肿瘤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 2例 ,对照组根据不同的肿瘤而采用相应的常规化疗方案 ,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同时每天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注射液 2 5 0ml+参附注射液 5 0ml,第 1~ 10天。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治疗组在减轻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纳呆及脱发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恶性肿瘤 化疗 副作用
下载PDF
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柳青 陈映霞 +4 位作者 秦叔逵 王琳 华海清 刘秀峰 王耀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03-607,共5页
目的观察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致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其处理,评估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69例。抗血管生成治疗包括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帕唑帕尼、索拉... 目的观察肿瘤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致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其处理,评估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69例。抗血管生成治疗包括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帕唑帕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和阿昔替尼。观察高血压的发生情况,按照NCI-CTC AE3.0标准对高血压进行分级,并采取相应的降压治疗措施。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评估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169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抗血管生成治疗后,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9.0%,其中Ⅲ级发生率为44.9%;经降压治疗后血压控制稳定,均未出现高血压危象。首次发生高血压的中位时间最早为4.5天;发生严重高血压的中位时间最早为11.0天。有既往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和肾癌患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无既往高血压病史患者和肾癌患者的4.494倍和2.541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血管生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致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以中度为主,降压治疗效果较好。既往高血压史和肾癌是接受抗血管生成治疗后发生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治疗 恶性肿瘤 高血压
下载PDF
恶性肿瘤病人代谢改变及对策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国豪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08-610,共3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代谢 恶病质
原文传递
500例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发生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荦楠 杨萌 +1 位作者 杨晓煜 姬颖华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9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500例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贫血发生率及程度变化、不同化疗方案化疗后对贫血的影响。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期间恶性肿瘤患者500例进行癌性贫血发生动态调查,其中,肺癌145例,乳腺... 目的探讨500例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贫血发生率及程度变化、不同化疗方案化疗后对贫血的影响。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期间恶性肿瘤患者500例进行癌性贫血发生动态调查,其中,肺癌145例,乳腺癌25例,胃癌25例,肝癌48例,恶性淋巴瘤47例,结直肠癌160例,其他50例;男320例,女180例,中位年龄63岁。33~59岁共200例,60岁以上共30Q例。化疗方案:小细胞肺癌:足叶乙甙+卡铂;非小细胞肺癌:顺铂或卡铂基础上加第三代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等;乳腺癌:蒽环类±紫杉类;胃癌、结直肠癌、肝癌、淋巴瘤等均采用常规方案。结果50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总贫血率30.8%,其中轻度贫血占88.3%。化疗后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78.8%,较化疗前贫血发生率30.8%(154/500)明显升高(X^2=232.543,P〈0.01)。另外,化疗后贫血发生以中度贫血为主70.8%,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92.4%,非含铂方案贫血发生率73.2%,两组比较(X^2=22..657,P〈0.01)。不同部位的肿瘤贫血发生率也不相同,其中化疗前以肺癌的发生率最高占42.1%。不同类型癌症应用不同化疗方案引起贫血发生率也各不相同,仍以肺癌最高,为92.4%。结论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化疗前发生率低,且以轻度贫血为主。化疗后贫血以中度为主,化疗加重贫血发生。不同癌症类型应用不同化疗方案引起贫血发生率各不相同,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导致贫血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癌性贫血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湿敷合并微波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建华 苏晓妹 +2 位作者 周进军 杜敏 向杨 《现代临床护理》 2005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湿敷合并微波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硫酸镁湿敷,治疗组采用红花注射液合并微波治疗,治疗后2~3d观测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静脉炎...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湿敷合并微波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硫酸镁湿敷,治疗组采用红花注射液合并微波治疗,治疗后2~3d观测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7.5%,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合并微波能促进由于化疗后损伤的血管内膜愈合,起到了明显的消炎止痛、软化血管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硫酸镁湿敷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静脉炎 红花注射液 微波
下载PDF
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检测对恶性肿瘤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巧伦 梁伊仁 +4 位作者 何丽容 林静怡 梁永能 吴兴平 蔡体育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制作银染T淋巴细胞涂片 ,显微镜下选取转化良好的T淋巴细胞 ,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其Ag NORs含量 (Ag NORs面积与细胞核面...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在恶性肿瘤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制作银染T淋巴细胞涂片 ,显微镜下选取转化良好的T淋巴细胞 ,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其Ag NORs含量 (Ag NORs面积与细胞核面积的比值 ,即I /S % )。结果 检测 6 6例正常人、11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 2 5例良性肿瘤患者 ,发现 :(1)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Ag NORs含量与良性肿瘤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均值分别为 :7.0 9± 0 .79、6 .31± 0 .75、5 .4 4± 1.13。 (2 )正常人和良性肿瘤患者的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与鼻咽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鼻咽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 6 2 .86 %、71.4 3%、6 6 .6 7%、70 %。 (3)观察 6 7例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的不同阶段 ,发现放疗中和放疗结束患者的T淋巴细胞Ag NORs均值分别为 4 .38± 1.16和 4 .16± 1.2 7,较放疗前 (均值 5 .5 5± 1.2 0 )低 ,但放疗一年后有所上升 (均值 5 .75± 0 .4 8)。 (4)观察 2 8例食管癌患者的不同治疗阶段 (术前、术后七天和术后一月 ) ,发现其T淋巴细胞AgNORs值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分别为 :5 .2 3± 1.16、5 .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恶性肿瘤 临床意义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及其适应证的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金荣 杨宏宇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6年第4期205-208,共4页
作者通过对382例行颈淋巴清扫术的口腔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对选择性(即预防性)颈清扫术及其适应证进行评估。本研究重点分析了各种相关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种口腔癌的颈淋巴结总转移率为44%(167/38... 作者通过对382例行颈淋巴清扫术的口腔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对选择性(即预防性)颈清扫术及其适应证进行评估。本研究重点分析了各种相关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种口腔癌的颈淋巴结总转移率为44%(167/382)。而在术前未扪及肿大淋巴结者即隐匿性转移率为23%(19/84)。颈淋巴转移的发生频率与原发灶的大小、部位、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类型等密切相关。特别是颈淋巴结的状况是评估颈部转移的重要信息。本研究强调对原发灶及颈淋巴的仔细检查和综合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判断是否有颈淋巴转移及是否应行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淋巴 清扫术 颈淋巴结 转移 口腔肿瘤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 被引量:7
9
作者 曾冬香 毕延智 凌扬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508-2510,共3页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2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25mg/m2方案化疗,第1、8、15天用药,每28天为1周期,共2~4个周期。结果 2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3.85%),部...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2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25mg/m2方案化疗,第1、8、15天用药,每28天为1周期,共2~4个周期。结果 2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3.85%),部分缓解(PR)11例(42.31%),疾病稳定(SD)3例(11.54%),疾病进展(PD)11例(42.31%),有效率(RR)为46.15%(12/26),疾病控制率(DCR)为57.69%(15/26)。不良反应主要为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61.54%(16/26)。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每周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化疗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安多霖降低鼻咽癌和食道癌患者放疗后高微核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建基 郑威 +1 位作者 陈传本 陈梅 《医学新知》 CAS 2000年第3期128-129,131,共3页
探讨安多霖降低鼻咽癌和食道癌患者放疗后高微核率和促进放射损伤修复的作用 ,将 1 38例癌症患者 (鼻咽癌 6 6例 ,食道癌 7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76例 (鼻咽癌 34例、食道癌 42例 ) ,对照组 6 2例 (鼻咽癌 32例、食道癌30例 ) ,放疗结束... 探讨安多霖降低鼻咽癌和食道癌患者放疗后高微核率和促进放射损伤修复的作用 ,将 1 38例癌症患者 (鼻咽癌 6 6例 ,食道癌 7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76例 (鼻咽癌 34例、食道癌 42例 ) ,对照组 6 2例 (鼻咽癌 32例、食道癌30例 ) ,放疗结束时口服安多霖胶囊 ,对照组口服参芪片 ,每次 4粒 ,3次 / d,连用 1 4 d。全组病例均在用药前后各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 (MNF)一次。结果显示 ,MNF用药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无差别 (P >0 .1 )。用药后治疗组MNF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表明安多霖具有明显的降低恶性肿瘤放疗后高微核率和促进放射损伤修复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霖 辐射损伤 恶性肿瘤 鼻咽癌 治疗
下载PDF
用APA微囊牛肾上腺嗜铬细胞移植治疗疼痛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涛 周道标 +11 位作者 杜智 孙以鲁 肖琅 高宝柱 回建峰 李学敏 方淑昌 李隽 崔润海 付立 宋继昌 孙绵方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1,共5页
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法包埋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将微囊牛肾上腺嗜铬细胞植入恶性肿瘤患者的蛛网膜下腔 ,移植后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结果显示在 3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 ,止痛的显效率为 ... 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APA)法包埋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将微囊牛肾上腺嗜铬细胞植入恶性肿瘤患者的蛛网膜下腔 ,移植后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结果显示在 3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 ,止痛的显效率为 6 7% (2 0例 ) ,有效率为 2 7% (8例 ) ,无效率为 6 % (2例 ) ,镇痛作用维持时间长达 15 0天。除个别患者发烧和腰痛外未发现其它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胶囊 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癌性疼痛
下载PDF
胃癌患者不同组织CD44v5+细胞表达率的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书奎 王自正 +1 位作者 翁慎毅 夏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不同组织CD4 4v5的表达规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于 39例胃癌患者的癌灶、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灶和外周血细胞的CD4 4v5表达率进行了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不同组织的CD4 4v5 +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不同组织CD4 4v5的表达规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于 39例胃癌患者的癌灶、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灶和外周血细胞的CD4 4v5表达率进行了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不同组织的CD4 4v5 +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胃癌患者各种组织CD4 4v5 +细胞表达率大小顺序为癌灶 >癌旁组织 >淋巴结转移灶 >外周血细胞 ,前三者和外周血细胞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而前三者之间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在胃癌患者的各种组织中 ,伴肿瘤转移患者的CD4 4v5 +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未转移者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胃癌患者身体各种组织的CD4 4v5 +细胞表达率显著升高 ,且CD4 4v5 +细胞表达率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44V5 基因表达 流式细胞术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健脾散结丸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后脾虚证的5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赐慧 崔慧娟 王红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2期2745-2747,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脾虚证患者的疗效并且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5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症见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痞满,胸膈烦闷,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舌淡或淡暗,苔厚,脉弦细或沉细,化疗结束...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脾虚证患者的疗效并且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5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症见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痞满,胸膈烦闷,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舌淡或淡暗,苔厚,脉弦细或沉细,化疗结束后开始口服健脾散结丸(浓缩丸),1次10g,1日2次,共14天。14天后评价疗效,记录患者在疗前、第3、7、10、14天时的脾虚各证候评分、舌苔、脉象的变化及评分,记录患者的卡氏评分及体重变化的评分;在化疗结束开始服药及服药后第7、14天分别测定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口服健脾散结丸后,治疗后患者的脾虚证候的总评分及脾虚各证候的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卡氏评分及体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散结丸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候的患者口服后,患者脾虚证候有明显改善,说明该药物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用于临床相对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健脾散结丸 脾虚证
下载PDF
健脾散结丸干预恶性肿瘤化疗后脾虚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凤丽 宋凤平 郝迎旭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的脾虚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症见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痞满,胸膈烦闷,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舌淡或淡暗,苔厚,脉弦细或沉细。于化疗结束后开始口...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的脾虚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症见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痞满,胸膈烦闷,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舌淡或淡暗,苔厚,脉弦细或沉细。于化疗结束后开始口服健脾散结丸(浓缩丸),每次10 g,每日2次,共2周。2周后评价疗效,记录患者在治疗前、第3、7、10、14天时的脾虚各症状评分、舌苔、脉象的变化及评分,记录患者的卡氏评分及体质量变化的评分;在化疗结束开始服药及服药后第7、14天分别测定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口服健脾散结丸后,治疗后患者的脾虚证候的总评分及脾虚各症状的评分较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卡氏评分及体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的血常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受化疗影响,不作为重点参考指标;有个别患者的尿便常规及肝功能稍有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心电图基本无变化。[结论]健脾散结丸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候者能够明显改善症状,说明该药物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安全性较高。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临床新药提供试验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健脾散结丸 脾虚证
下载PDF
基于单中心的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蓓 周宇红 +2 位作者 纪元 王妍 刘天舒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4期526-531,共6页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例MAN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探讨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例MAN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胃MANEC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例;病灶位于近端8例,远端6例;胃大弯4例,胃小弯10例;血清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EA)升高6例,糖类抗原19-9(CA19-9)升高3例。所有患者神经内分泌癌成分均为G3级;伴有癌栓9例,神经束侵犯11例;淋巴结转移阳性9例,转移成分为单纯神经内分泌癌3例,单纯腺癌2例,2种成分皆有4例。肿瘤TNM分期为Ⅲ期9例,Ⅱ期5例。腺癌成分中HER-2阴性12例,c-MET阳性1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7例进行辅助性化疗。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随访期间6例患者病情进展,6例患者死亡。结论:胃MANEC发病率相对较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癌细胞周围侵袭性明显,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混合性瘤 恶性 神经内分泌癌 预后
下载PDF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阳 魏燕 +3 位作者 蒋雪花 陈坚 陈志勇 杨龙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878-880,883,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阴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01至2014-12在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接受化疗的HBs Ag阴性恶性肿瘤患者570例。...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阴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01至2014-12在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接受化疗的HBs Ag阴性恶性肿瘤患者570例。根据化疗后HBV是否出现再激活将患者分为再激活组25例及未被激活组545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化疗方案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对HBV再激活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性别、乙肝表面抗体状态、e抗体状态、核心抗体状态及是否使用免疫抑制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性(OR=7.700,P〈0.001)、乙肝表面抗体阴性(OR=0.056,P〈0.001)、核心抗体阳性(OR=4.670,P〈0.01)及使用免疫抑制药(OR=7.978,P〈0.01)是导致化疗后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男性、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核心抗体阳性及使用免疫抑制药的HBs Ag阴性的恶性肿瘤患者行化疗时,应密切监测HBV是否出现再激活或及早采取抗病毒治疗防止HBV再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恶性肿瘤 化疗 乙肝病毒 再激活
下载PDF
高剂量率放射治疗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小军 马文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2期181-186,共6页
高剂量率放射治疗(FLASH-RT)是一种以超高剂量率照射为主要特征的放射治疗新技术,其剂量率可达40 Gy/s或更高,明显高于传统放射治疗的2~20 Gy/min。多项体内及体外研究证实,FLASH-RT可缩短放射治疗时间,在保持疗效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正常... 高剂量率放射治疗(FLASH-RT)是一种以超高剂量率照射为主要特征的放射治疗新技术,其剂量率可达40 Gy/s或更高,明显高于传统放射治疗的2~20 Gy/min。多项体内及体外研究证实,FLASH-RT可缩短放射治疗时间,在保持疗效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FLASH-RT放射生物化学效应逐步明确,其对正常组织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辐射性氧消耗导致的短暂氧剥离相关。FLASHRT的射线来源包括光子(X射线)、电子、质子和重离子,并以光子(X射线)和电子的应用最为普遍,故围绕FLASH-RT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高剂量率放射治疗(FLASH-RT) 质子放射治疗 光子放射治疗 放射生物学 辐射化学
下载PDF
妇科急腹症中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岳艳 周希 +1 位作者 高霞 黄光荣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5期523-524,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中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术后病检证实为卵巢恶性及交界性肿瘤9例,回顾性分析这9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中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术后病检证实为卵巢恶性及交界性肿瘤9例,回顾性分析这9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7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例,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2例,卵黄囊瘤3例,子宫内膜样肿瘤1例,分别行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另2例术后病检证实为未成熟性畸胎瘤,再次行分期手术。结论卵巢恶性肿瘤可见于妇科急腹症中,因此,急诊手术时对术前准备、手术切口选择及手术方式应有充分预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卵巢 急腹症
下载PDF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颖频 曹风军 +2 位作者 杨冰冰 马丹 刘佰慧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BMI、肿瘤类型、病理类型、ECOG评分、放疗史、化疗史、手术史、吸烟史...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BMI、肿瘤类型、病理类型、ECOG评分、放疗史、化疗史、手术史、吸烟史、药物剂量及既往病史,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60例患者中,共21例发生高血压,其中Ⅰ级9例,占42.86%,Ⅱ级6例,占28.57%,Ⅲ级6例,占28.57%,无高血压危象发生,经药物控制后稳定率10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BMI、ECOG评分、吸烟史和药物剂量与阿帕替尼致继发性高血压有关(P<0.05),而性别、肿瘤类型、病理类型、放疗史、化疗史及手术史不影响患者治疗过程中高血压的发生(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OR=4.310,95%CI=3.097~5.813)是阿帕替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是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恶性肿瘤 高血压
原文传递
唾液酸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温璐 杨卫华 +2 位作者 杨牡丹 王爱红 房永宏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80-281,共2页
本文观察了7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前后血清SA值的动态变化。治疗前SA平均值为91.15±29.24mg/dL,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根据病情轻重显示,术后补充治疗者SA含量<非手术治疗者<非手术治疗伴... 本文观察了7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前后血清SA值的动态变化。治疗前SA平均值为91.15±29.24mg/dL,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根据病情轻重显示,术后补充治疗者SA含量<非手术治疗者<非手术治疗伴远处转移者(P<0.05,<0.04)。SA阳性者治疗效果较阴性者差,并且SA含量越高,预后越差。本组中55例有治疗评价意义,总有效率为47.22%,SA值阴性的有效率为68.5%,阳性者仅有38.5%,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达CR或PR时,SA含量较前明显下降,平均值由85.90±25.39降至73.94±28.43(P<0.01),治疗无效时,平均值由101.96±34.85升至115.72±10.10(P<0.01)。以上结果提示动态观察SA对判断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病灶有无远处转移,病程转归及预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 肿瘤转移 消化系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