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铜鼓纹饰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古风今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詹璟萱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47,共6页
目的在现代首饰设计中以铜鼓鼓面的精美纹饰为灵感,设计既有传统意味又有现代气息的首饰套件。方法将从广西铜鼓纹饰中提取出的元素打散、重构,融入壮锦的装饰手法和配色特点,结合失蜡、珐琅等工艺,应用于现代首饰设计。结论广西铜鼓纹... 目的在现代首饰设计中以铜鼓鼓面的精美纹饰为灵感,设计既有传统意味又有现代气息的首饰套件。方法将从广西铜鼓纹饰中提取出的元素打散、重构,融入壮锦的装饰手法和配色特点,结合失蜡、珐琅等工艺,应用于现代首饰设计。结论广西铜鼓纹饰能够有效地运用于现代首饰创作,开创出古风今用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铜鼓纹饰 现代首饰 古为今用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生态设计思想 被引量:3
2
作者 梁炯 唐国安 《规划师》 2003年第11期62-64,共3页
生态设计已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趋势。应从中国传统建筑中发掘并汲取一些生态设计思想,唤起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同时,使生态设计扩展纵横思路,真正融入环境,体现生态、文化特质。
关键词 中国 传统建筑 生态设计 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 传统文化 生态住宅
下载PDF
传承·扬弃·创新——习近平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陆信礼 姚向丹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6年第3期77-81,共5页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对此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其中包含了互为连贯的三层要义:一、按照"古为今用"原则自觉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二、依据"去伪存真,...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对此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其中包含了互为连贯的三层要义:一、按照"古为今用"原则自觉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二、依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方法"扬弃"中国传统文化;三、本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精神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习总书记的这些思想观点,对当前及今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为今用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传统绞胎泥技法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郭立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5-76,77,共3页
绞胎泥技法是个很古老的制瓷技法。绞胎纹样清新明朗,简约高雅,不可复制,有着独特的艺术感。继承传统绞胎泥技法,充分利用绞胎泥的艺术特质,结合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技法,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艺术陶瓷创作,古为今用,将进一步丰富陶瓷艺... 绞胎泥技法是个很古老的制瓷技法。绞胎纹样清新明朗,简约高雅,不可复制,有着独特的艺术感。继承传统绞胎泥技法,充分利用绞胎泥的艺术特质,结合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技法,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艺术陶瓷创作,古为今用,将进一步丰富陶瓷艺术语言,使陶瓷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的多样化,表达内容和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传统绞胎泥技法的现代艺术创作,是个新的陶瓷艺术创作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胎泥技法 现代陶艺创作 古为今用
下载PDF
古为今用——李乃庆先生访谈录
5
作者 王祖友 李乃庆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李乃庆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淡泊名利、志向高远,具有浓厚的家乡情结和爱国精神。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李先生坦言文化历史意识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其小说创作从现实题材转向历史题材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铭记先贤、弘扬中华... 李乃庆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淡泊名利、志向高远,具有浓厚的家乡情结和爱国精神。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李先生坦言文化历史意识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其小说创作从现实题材转向历史题材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铭记先贤、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优秀文化和美德、增强文化自信的使命担当。李老师写的关于淮阳故事的历史小说《秦楚情仇》上下卷、《符氏三皇后》及“廉吏三部曲”《汲黯传》《黄霸传》《张咏传》,立意是古为今用、弘扬主旋律,践行了他的“作家要用作品担起社会责任”的创作理念,体现出高度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乃庆 文化历史意识 历史小说 古为今用
下载PDF
中国苏州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式酒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沈禾薇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2期76-78,共3页
苏州古典园林师承自然,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其中蕴藏的审美价值、空间手法,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园林式酒店从性质、功能、投资等方面都具备传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的客观条件。近年来,现代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师承自然,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其中蕴藏的审美价值、空间手法,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园林式酒店从性质、功能、投资等方面都具备传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的客观条件。近年来,现代园林式酒店在国内不断涌现,在不同方面对苏州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手法进行了新的诠释。本文从空间的比例与尺度、空间的格局与层次、有限空间与无限意境这三方面,结合若干案例,对现存的园林式酒店在"传承古典,为今所用"的具体做法上进行定性的分析与总结,试图为当代园林式酒店的设计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设计手法 园林式酒店 苏州古典园林 古为今用
下载PDF
营造健康文艺氛围 在发展创新中弘扬文艺的中国精神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艳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共8页
习近平在一系列讲话中强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提倡学术、艺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表现出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对社会主义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的自觉追求;对古... 习近平在一系列讲话中强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提倡学术、艺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表现出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对社会主义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的自觉追求;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的强调,反映出习近平对人类文化与文艺和而不同精神的肯定,对文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精神的坚守。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应始终把"双百""双用"方针作为理论与实践指南,加强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充分吸收不同民族的优秀养分,用中国话语表现中国精神,形成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文艺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中国精神
原文传递
论吴文俊院士的数学史遗产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文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70,95,共9页
吴文俊院士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其影响深远的中国数学史研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数学史遗产。吴文俊在数学史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吴文俊数学机械化的创立是古为今用、自主创新的典范;作为首位明确提出与希腊演绎式数学相并行的另一... 吴文俊院士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其影响深远的中国数学史研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数学史遗产。吴文俊在数学史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吴文俊数学机械化的创立是古为今用、自主创新的典范;作为首位明确提出与希腊演绎式数学相并行的另一条数学发展主流的学者,吴文俊开启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阶段;吴文俊丝绸之路数学与天文基金是激励青年学者研究中外数学天文交流史、探明现代数学多元文化来源的卓有远见的科学文化举措。结尾部分以论辩的形式进一步阐明了吴文俊数学史观的历史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俊 中国数学史 古为今用 主流性 丝路基金
下载PDF
经济经典文献与当代青年了解传统经济思想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勇勤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经典文献是中国文化最直接的载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出"治国安邦、经世致用"精神,对当今社会有启迪作用。文章从商品经济思想、经济伦理思想、经济管理思想、经济改革思想、经济生活思想五个方面,对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要成... 经典文献是中国文化最直接的载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出"治国安邦、经世致用"精神,对当今社会有启迪作用。文章从商品经济思想、经济伦理思想、经济管理思想、经济改革思想、经济生活思想五个方面,对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要成分进行讨论,揭示传统经济思想的民族特色,考察传统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在反映出"和谐社会—共同富裕—小康社会"这一共同理想当中,希望能够引起当代青年对经济经典文献的关注。商品经济思想中包含重视商业的因素,《管子》倾向于农末并重。所谓重农抑商,有可能把产业结构属性词语和商德属性词语错误搭配在一起。经济伦理思想中,儒、墨、道、法重视以信义、互利、共利、法制等处理经济关系。"天人合一"就是道德合一。财富观引出划分贫富,富裕观引出勤劳致富。义利观推崇的是诚信、公平。经济管理思想涉及盐铁专卖、钱币官铸私铸等问题。经济改革思想以税收制度为例,延伸到富国富民、整治腐败。经济生活思想以"仓廪实"、"衣食足"来强调解决温饱问题,向往达到儒家提出的"小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经典文献 传统经济思想 古为今用 民族特色 当代青年
下载PDF
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关于“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的几点说明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文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其内容主要包括:整理、研究反映科举制度沿革、影响及历代登科情形的文献;整理、研究与历代考试文体相关的教材、试卷、程文及论著等。第一辑共17种,近3 000万字。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 "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其内容主要包括:整理、研究反映科举制度沿革、影响及历代登科情形的文献;整理、研究与历代考试文体相关的教材、试卷、程文及论著等。第一辑共17种,近3 000万字。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科举制度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对现代中国的发展更有足资借鉴的意义。整理与研究历代科举文献,其意义也需要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加以说明:一方面是传承文化,传承文明,让这份丰厚的遗产充分发挥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去粗取精,古为今用,让它在现实的中国社会重放异彩,成为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科举文献 整理 研究 传承文明 古为今用
下载PDF
论席勒戏剧“古为今用”的美育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一禾 《美育学刊》 2010年第1期53-59,共7页
席勒的美育思想,既是对"艺术创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也是从政治和哲学上对传统与现代社会进行的一番重新认知。他有意从人类历史的广博资源中寻找艺术再加工的素材,挖掘可能激活今人改造社会之热情的人类普遍天性。... 席勒的美育思想,既是对"艺术创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也是从政治和哲学上对传统与现代社会进行的一番重新认知。他有意从人类历史的广博资源中寻找艺术再加工的素材,挖掘可能激活今人改造社会之热情的人类普遍天性。席勒的一系列杰出历史剧有意在"古希腊人"的典范指引下塑造人性自然完整的"常人",而且在不同的"失败英雄"之悲剧中深描社会力量的常态分布和政治势力的日常运作。当他用激情引发的智慧之光照进挤满观众的剧院时,他也通过剧院这个"公共渠道",让"美育"高尚人格的柔和光线照彻了整个国家。从经历时间之严苛考验的角度看,席勒"古为今用"的众多戏剧如同莎士比亚的诸多杰作,实现了通古博今、跨越时空的艺术理想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勒戏剧 美育实践 古为今用
下载PDF
从“古为今用”到“丝路精神”:吴文俊数学史观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春芝 纪志刚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2,共8页
吴文俊的数学史观,来自他对中国数学史的独创性研究。在"古为今用"思想的引领下,开辟了数学机械化的新领域,让中国古代数学为世界数学作出新贡献;"古证复原"原则的确立,开启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时代;"两种数... 吴文俊的数学史观,来自他对中国数学史的独创性研究。在"古为今用"思想的引领下,开辟了数学机械化的新领域,让中国古代数学为世界数学作出新贡献;"古证复原"原则的确立,开启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时代;"两种数学主流"思想的提出,确立了中国传统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2002年,吴文俊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价值是"知识交流与文化融合"。因此,"古为今用""古证复原""两种主流"和"丝路精神"构成了吴文俊数学史观的核心要素,是指引新时代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伟大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俊 古为今用 古证复原 两种主流 丝路精神
原文传递
先秦养生观念发展的医学考古学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丛苍 祁翔 曾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9-790,共12页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先秦时期是传统养生发展的肇端。结合考古发现及相关文献材料,从运动、饮食、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三个方面,简要梳理先秦时期与养生有关或具有一定养生意义的行为和现象。以医学考古学的视角进行长时段考...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先秦时期是传统养生发展的肇端。结合考古发现及相关文献材料,从运动、饮食、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三个方面,简要梳理先秦时期与养生有关或具有一定养生意义的行为和现象。以医学考古学的视角进行长时段考察,先秦养生观念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史前时期、夏商西周时期和东周时期三个阶段,主要表现为由无意识逐渐到有意识、由单纯的经验积累阶段上升到了对理论的探索总结。此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医学和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等方面紧密相关,而这也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积淀凝聚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发展规律。医学考古学视角下先秦时期养生观念发展的认识,对现今人们了解养生起源及其早期发展,正确看待康养,提高健康养生的观念,推动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以及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等有重要启示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考古学 先秦时期 养生 阶段性特征 古为今用
下载PDF
新编历史剧创作对传统史剧观的突破
14
作者 陈丽芬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24-32,共9页
传统史剧观遵循“历史真实”和“古为今用”两大原则,在历史剧创作中影响深远。“历史真实”原则束缚了创作主体的发挥,造成创作手法的单一。“古为今用”原则导致历史剧创作的主题内涵比较狭隘,限制历史剧艺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 传统史剧观遵循“历史真实”和“古为今用”两大原则,在历史剧创作中影响深远。“历史真实”原则束缚了创作主体的发挥,造成创作手法的单一。“古为今用”原则导致历史剧创作的主题内涵比较狭隘,限制历史剧艺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史剧观的“古为今用”原则在表现知识分子复杂内心世界中被成功突围,作家的主体意识在系列新编历史文人史剧中彰显出来,历史剧创作主题向文化、人性、审美多维度展开。郭启宏的“传神史剧论”与大量表现复杂人性的历史剧突破了传统史剧观下人物塑造的“二元对立”模式,使人物形象走向复杂人性的刻画与深层心理的挖掘。罗怀臻的新史剧观认为,历史的虚构和假设也可以作为历史剧创作的素材和依托,由此开辟寓言史剧创作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编历史剧 传统史剧观 突破 历史真实 古为今用
下载PDF
论以德治国
15
作者 况景贺 《南昌高专学报》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法治国”同时也要“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对我国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德治国”应当继承、发扬、发展中华民族历史上...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法治国”同时也要“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对我国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德治国”应当继承、发扬、发展中华民族历史上和世界的、特别是儒家之道的优秀道德成果。实施“以德治国”要解决“有德可依”的问题 ,在“依德必严、违德必究”方面下功夫 ,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普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德治国 思想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国家政权建设
下载PDF
史料与方法: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一文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84,共8页
自李俨、钱宝琮始,国内外学者开始用现代数学方法整理古代数学遗产,并建立了中国数学史学科的研究范式。20世纪80年代起,吴文俊倡导对于中国古代数学的“古证复原”,提出了数学史研究“古为今用”的目标。今天的中国数学史研究正向广度... 自李俨、钱宝琮始,国内外学者开始用现代数学方法整理古代数学遗产,并建立了中国数学史学科的研究范式。20世纪80年代起,吴文俊倡导对于中国古代数学的“古证复原”,提出了数学史研究“古为今用”的目标。今天的中国数学史研究正向广度与深度两方面拓展。从数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来看,存在三个互相关联并需要反思的理论议题。第一,辉格解释问题,其实质在于探究现代数学对古代数学的解释限度;第二,史料问题,其目的在于探讨古代数学实作传统的多样性;第三,古为今用问题,它与前两个议题及数学史的学科定位有关。数学史的研究实践正通过独有的方式探讨上述议题,因此长期存在于研究中的内史与外史之争论是没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数学史 方法论 辉格解释 史料 古为今用
原文传递
关于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质量的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霍建波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1-63,共3页
本文从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说起,分析了如何提高师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力,增加他们的兴趣,从而提升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一要强调古为今用,把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做到真切感人;二要进行教学改... 本文从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说起,分析了如何提高师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力,增加他们的兴趣,从而提升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一要强调古为今用,把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做到真切感人;二要进行教学改革,切实解决教学现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做到温情感人;三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真正使多媒体教学有声有色,做到生动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质量 古为今用 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
下载PDF
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
18
作者 王一夫 李欣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0-93,共4页
确立"文学经典"是建构文学体系和选择文学话语方式的必然途径。二十世纪后半叶,当代中国针对"文学经典"问题有过多次论争,并屡次尝试以全新的标准确立新的"文学经典"体系。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通过"古... 确立"文学经典"是建构文学体系和选择文学话语方式的必然途径。二十世纪后半叶,当代中国针对"文学经典"问题有过多次论争,并屡次尝试以全新的标准确立新的"文学经典"体系。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通过"古为今用"重评古代"文学经典",一方面通过"洋为中用"评价外国文学经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当代文学"新经典"的建构。这种政治实用主义视野下的"文学经典"体系建构,对当代中国文学和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当代文学
下载PDF
古为今用:透视毛泽东的诗词世界
19
作者 沈学玗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3-46,共4页
毛泽东在诗词领域里独树一帜,来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毛泽东不仅在理论原则上提出了古为今用的根本方针,而且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认真地贯彻这一原则:毛泽东诗词中的豪情壮志;对中国旧体诗的继承与创新;用典使事熔铸出新;对... 毛泽东在诗词领域里独树一帜,来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毛泽东不仅在理论原则上提出了古为今用的根本方针,而且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认真地贯彻这一原则:毛泽东诗词中的豪情壮志;对中国旧体诗的继承与创新;用典使事熔铸出新;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内涵改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为今用 革命主旋律 律诗 用典
下载PDF
论郭沫若《郑成功》的历史性与现实性
20
作者 刘奎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84-93,共10页
郭沫若的剧本《郑成功》以“古为今用”的原则,在借鉴大量历史素材的基础上,将历史经验重新激活作为应对现实的方法。该剧以跨文体的形式,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进行形象化表达,同时,着重强调高山族和黑人等群体在反殖民斗争中的作用,... 郭沫若的剧本《郑成功》以“古为今用”的原则,在借鉴大量历史素材的基础上,将历史经验重新激活作为应对现实的方法。该剧以跨文体的形式,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进行形象化表达,同时,着重强调高山族和黑人等群体在反殖民斗争中的作用,以呼应20世纪60年代民族解放与黑人解放的历史诉求,从历史价值的层面还原历史的真实。该剧既为历史剧,也是时事剧,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初的国际局势而作。一方面,它是基于冷战语境,就两岸问题对西方封锁中国的一次回应。另一方面,该剧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对蒋介石试图骚扰大陆沿海的图谋的一次具体应对,具有战争动员的现实诉求和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成功》 时事剧 古为今用 历史真实 文化领导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