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藤碱对LPS、IL-4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罗进芳 朱瑞丽 +2 位作者 易浪 董燕 王培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脂多糖(LPS)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以LPS刺激RAW264.7细胞诱导M1型极化,IL-4刺激RAW264.7细胞诱导M2型极化;青藤碱作用于LPS或IL-4诱导的巨噬细胞后:...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脂多糖(LPS)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以LPS刺激RAW264.7细胞诱导M1型极化,IL-4刺激RAW264.7细胞诱导M2型极化;青藤碱作用于LPS或IL-4诱导的巨噬细胞后: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不同诱导状态下RAW264.7细胞TNF-α和IL-10的分泌量;荧光定量PCR检测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的精氨酸酶-1(Arg-1)、一氧化氮合酶(i NOS)、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2(SOCS2)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OCS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青藤碱能抑制LPS诱导下细胞TNF-α的分泌量,抑制细胞i NOS和SOCS3的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青藤碱能抑制IL-4诱导下细胞IL-10的分泌量和Arg1的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对IL-4诱导下细胞SOCS2的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没有明显影响。结论:青藤碱对LPS诱导下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具有抑制作用;对IL-4诱导下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具有抑制作用。青藤碱对M1/M2亚型的失衡具有调节作用,有利于维持其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脂多糖 白介素4 巨噬细胞极化 M1/M2亚型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极化及在脑卒中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朱婷 孙桂波 +3 位作者 孟祥宝 董东霞 赵立宇 孙晓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46-1050,共5页
传统上,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激活在缺血性脑卒中修复中被认为起有害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激活对于减轻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发生和促进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目前研究认为,炎症微环境会极大地影响... 传统上,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激活在缺血性脑卒中修复中被认为起有害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激活对于减轻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发生和促进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目前研究认为,炎症微环境会极大地影响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表型变化,从而使同一脑组织在受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和生物功能。该文就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活化的机制及可能的潜在疗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 脑卒中 极化 M1/M2表型 炎症 治疗
下载PDF
延胡索乙素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改善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18
3
作者 程连芝 周家梅 +5 位作者 马俊龙 王帆竞 程凯 陈前 袁慧伦 江爱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33-2540,共8页
研究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THP)对糖尿病性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通过高脂高糖喂养4周联合单次腹腔注射35 mg·kg^(-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备2型糖尿病的... 研究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THP)对糖尿病性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通过高脂高糖喂养4周联合单次腹腔注射35 mg·kg^(-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制备2型糖尿病的DNP大鼠模型,观察THP对DNP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体外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激活,模拟糖尿病炎症损伤环境,建立细胞模型,进一步探索THP发挥作用的细胞机制。采用血糖仪测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von Frey纤维丝评估大鼠机械痛阈(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热板仪评估大鼠热缩足反应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Western blot检测OX42、iNOS、CD206、p38、p-p38的蛋白表达量,免疫荧光检测大鼠脊髓背角OX42和p-p38的荧光表达量,qRT-PCR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p38和OX42的mRNA含量,ELISA检测NO、IL-1β、IL-6、TNF-α、IL-10、空腹胰岛素(serum 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WT和TWL显著降低,产生疼痛症状,而THP可显著改善DNP大鼠的MWT和TWL,抑制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大鼠脊髓炎症反应。同时,体外实验表明,THP可抑制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激活,促进小胶质细胞M1促炎表型向M2抗炎表型极化,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同时降低炎症因子NO、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结果表明,THP可显著缓解DNP大鼠的疼痛症状,且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38 MAPK通路介导的小胶质细胞M1极化引起的炎症反应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乙素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p38 MAPK信号通路 BV2小胶质细胞 M1/M2极化 炎症
原文传递
姜黄素促进RAW264.7源性M1巨噬细胞向替代激活M2表型极化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方圆 袁祖贻 +3 位作者 周娟 王欢 薛丽 郭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7-262,共6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6.25、12.5、25μmol/L)干预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12h,同时再加入20μmol/L GW9662与25μmol/L姜黄素共同干预LPS和IFNγ...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6.25、12.5、25μmol/L)干预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12h,同时再加入20μmol/L GW9662与25μmol/L姜黄素共同干预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12h,采用Real-time PCR、ELISA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1β、IL-6和M2表型标志分子KLF4、FIZZ1、MGL1、PPARγ的表达,及阻断PPARγ后KLF4和FIZZ1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姜黄素均能上调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的M2标志分子的表达,并且抑制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分泌;阻断PPARγ后,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M1表型巨噬细胞表达M2标志分子下调。结论姜黄素通过活化PPARγ促进LPS和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M1)向M2表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RAW264.7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 M1/M2表型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y(PPARy) 脂多糖 y干扰素
下载PDF
M2型巨噬细胞极化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新 王红艳 《生命科学》 CSCD 2017年第9期883-890,共8页
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的重要成员,在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感染、肿瘤、过敏性疾病、代谢类疾病、组织损伤修复等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微环境,尤其是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下,巨噬细胞极化成M1/M2型巨噬细胞,表达相应的特异... 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的重要成员,在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感染、肿瘤、过敏性疾病、代谢类疾病、组织损伤修复等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微环境,尤其是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下,巨噬细胞极化成M1/M2型巨噬细胞,表达相应的特异性基因,行使不同的功能。M1型巨噬细胞主要发挥促炎、杀菌及呈递抗原的功能,M2型巨噬细胞主要起抑炎、抗寄生虫感染和组织修复的作用。现总结人们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认识过程、M2型巨噬细胞的分类和其形成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信号分子,并着重讨论M2型巨噬细胞在相关疾病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极化 M1/M2 疾病
原文传递
麝香保心丸对小鼠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邵帅 陈彦霖 +1 位作者 地里热巴提·地力木拉提 贾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2-299,共8页
目的探究麝香保心丸(Shexiang Baoxin Pill,SBP)在小鼠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构建脑缺血性卒中模型,将9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ische... 目的探究麝香保心丸(Shexiang Baoxin Pill,SBP)在小鼠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构建脑缺血性卒中模型,将9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ischemia/reperfusion,I/R)组、低剂量麝香保心丸(LSBP,22.5 mg/kg)组和高剂量麝香保心丸组(HSBP,45 mg/kg),每组24只。灌胃4周后制备小鼠MCAO模型。记录各组小鼠的大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含水量,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数量,采用q RT-PCR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法分析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与I/R组相比,LSBP组和HSBP组大脑梗死体积减少,脑组织含水量降低,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同时促进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极化,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SBP可以减轻由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小鼠脑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变小胶质细胞M1/M2的极化状态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SBP) 缺血性脑卒中 小胶质细胞 M1/M2极化 炎症因子 NF-ΚB信号通路 小鼠
下载PDF
金藤清痹颗粒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今扬 周彩云 +7 位作者 王鑫 马芳 潘峥 韩淑花 李斌 杜丽妍 程国良 房定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59-3468,共10页
目的研究金藤清痹颗粒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及金藤清痹颗粒低、... 目的研究金藤清痹颗粒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及金藤清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以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每7 d进行1次足底厚度检测和关节指数评分,HE染色观察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滑膜CD68、CD86、CD206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TLR4、IKKβmRNA表达。结果金藤清痹颗粒与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均能减轻CIA大鼠四肢关节肿胀(P<0.05),降低M1/M2型巨噬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例、TLR 4 mRNA及TLR4、p-IκBα、细胞核p65蛋白表达(P<0.05,P<0.01),升高IKKβ、胞质p65蛋白及IKKβmRNA表达(P<0.05,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金藤清痹颗粒能够通过影响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改善免疫微环境,从而缓解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藤清痹颗粒 类风湿关节炎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Th17/Treg平衡 TLR4/NF-κB信号通路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穿山龙总皂苷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琦 孙慧娟 刘树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2-99,共8页
目的:阐明巨噬细胞M1/M2极化在尿酸钠晶体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GA)模型中的作用,揭示穿山龙总皂苷治疗GA的抗炎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组(160 mg·kg^(-1)),塞来昔布组(43.... 目的:阐明巨噬细胞M1/M2极化在尿酸钠晶体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GA)模型中的作用,揭示穿山龙总皂苷治疗GA的抗炎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穿山龙总皂苷组(160 mg·kg^(-1)),塞来昔布组(43.3 mg·kg^(-1)),每组18只。采用单尿酸钠晶体双侧注射大鼠踝关节方法建立大鼠GA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踝关节滑膜组织CD68,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造模后第3天炎症最为明显,疾病处于急性期。第5天炎症有所缓解,第8天仍有炎症表现但接近正常组。穿山龙总皂苷组和塞来昔布组均可改善滑膜组织病理表现,穿山龙总皂苷组效果更为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给药3 d,5 d和8 d时模型组CD68和iNOS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3 d时穿山龙总皂苷可明显降低CD68和iNOS表达(P<0.05,P<0.01),给药5 d和8 d时穿山龙总皂苷可显著降低CD68和iNOS表达(P<0.01)。与正常组比较,给药3 d时,模型组IL-4和TGF-β_(1)表达显著升高(P<0.01),给药5 d和8 d时,模型组IL-4表达显著降低(P<0.01),给药5 d时,模型组TGF-β_(1)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5 d和8 d时,穿山龙总皂苷可显著升高IL-4和TGF-β_(1)表达(P<0.01)。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化对GA发挥潜在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总皂苷 痛风性关节炎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CD68 白细胞介素-4(IL-4)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
原文传递
M1-type microglia can induce astrocytes to deposit 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被引量:10
9
作者 Shui-Sheng Yu Zi-Yu Li +6 位作者 Xin-Zhong Xu Fei Yao Yang Luo Yan-Chang Liu Li Cheng Mei-Ge Zheng Jue-Hua Ji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072-1079,共8页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SCI),astrocytes gradually migrate to and surround the lesion,depositing 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rich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forming astrocytic scar,which limits the spread of inflam...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SCI),astrocytes gradually migrate to and surround the lesion,depositing 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rich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forming astrocytic scar,which limits the spread of inflammation but hinders axon regeneration.Meanwhile,microglia gradually accumulate at the lesion border to form microglial scar and can polarize to generate a pro-inflammatory M1 phenotype or an anti-inflammatory M2 phenotype.However,the effect of microglia polarization on astrocytes is unclear.Here,we found that both microglia(CX3 CR1^(+))and astrocytes(GFAP^(+))gathered at the lesion border at 14 days post-injury(dpi).The microglia accumulated along the inner border of and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astrocytes.M1-type microglia(i NOS^(+)CX3 CR1^(+))were primarily observed at 3 and 7 dpi,while M2-type microglia(Arg1^(+)CX3 CR1^(+))were present at larger numbers at 7 and 14 dpi.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was highly expressed in M1 microglia in vitro,consistent with strong expression of TGFβ1 by microglia in vivo at 3 and 7 dpi,when they primarily exhibited an M1 phenotype.Furthermore,conditioned media from M1-type microglia induced astrocytes to secrete 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 in vitro.This effect was eliminated by knocking down sex-determining region Y-box 9(SOX9)in astrocytes and could not be reversed by treatment with TGFβ1.Taken together,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icroglia undergo M1 polarization and express high levels of TGFβ1 at 3 and 7 dpi,and that M1-type microglia induce astrocytes to deposit 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 via the TGFβ1/SOX9 pathway.The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China(approval No.LLSC20160052)on March 1,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OCYTES astrocytic scar 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 M1/M2 polarization MICROGLIA sex-determining region Y-box 9 spinal cord injury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下载PDF
知母皂苷元对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亚型M1/M2的极化及其抗炎活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志友 胡雪琼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知母皂苷元(SA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M1向M2亚型的极化及其抗炎作用机制。采用MTT法评价SAR对小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Griess法检测NO释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IL1β、IL6和I... 本研究探讨了知母皂苷元(SA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M1向M2亚型的极化及其抗炎作用机制。采用MTT法评价SAR对小胶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Griess法检测NO释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原代小胶质细胞M1和M2亚型,检测p-p65(磷酸化核转录因子亚基65)、p-p38(磷酸化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38)和PPARγ在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SAR 0.01~1μmol/L浓度时对正常状态和LPS 100 ng/mL诱导的炎症状态下BV2小胶质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10和25μmol/L浓度时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与正常组相比,LPS组NO释放量增加了22.64%,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量上调了25.5%、13.28%和48.21%,而IL10的表达量下调了14.97%,Cox2阳性和Ym1/2阴性表达的M1亚型小胶质细胞显著增加,p38和p65的磷酸化水平分别是正常组的2.80倍和1.86倍,PPARγ的表达量降低了73.90%;与LPS模型组比较,SAR在0.1和1μmol/L浓度时能抑制NO的释放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分泌;0.1和1μmol/L SAR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亚型极化,显著降低p38和p65的磷酸化水平并上调PPARγ的表达。知母皂苷元的抗炎作用机制为通过激活PPARγ而抑制p65和p38的磷酸化,促进小胶质细胞由M1向M2亚型极化,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和炎症效应分子NO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苷元 小胶质细胞 M1/M2极化 脂多糖 PPARΓ
下载PDF
二妙散对大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莲花 覃清霞 +2 位作者 王晗 何文成 王庆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1-77,共7页
目的:探索二妙散(EMS)对脂多糖(LPS)+干扰素(IFN)-γ诱导大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Macrophage)M1极化及白细胞介素(IL)-4+IL-13诱导M2极化的影响。方法:体外提取大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成巨噬细胞(F4/8... 目的:探索二妙散(EMS)对脂多糖(LPS)+干扰素(IFN)-γ诱导大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Macrophage)M1极化及白细胞介素(IL)-4+IL-13诱导M2极化的影响。方法:体外提取大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成巨噬细胞(F4/80标记),加入LPS+IFN-γ,诱导其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加入IL-4和IL-13,诱导其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加入不同浓度二妙散(0.2,0.4,0.8 g·L^-1)作用后,采用免疫荧光分别检测M1(CD68及iNOS标记)及M2(CD206及Arginase标记)表型,检测二妙散对大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PS+IFN-γ能显著增加M1的极化(P<0.01),IL-4+IL-13能显著增加M2的极化(P<0.01);与LPS+IFN-γ/IL-4+IL-13组比较,二妙散(0.2,0.4,0.8 g·L^-1)作用24 h对LPS+IFN-γ诱导的M1极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对IL-4+IL-13诱导的M2极化没有明显影响。结论:二妙散可抑制LPS+IFN-γ诱导的M1极化,而对IL-4+IL-13诱导的M2极化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妙散 类风湿关节炎 骨髓来源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原文传递
益母草碱抑制NLRP3炎症小体过度激活调控巨噬细胞M1/M2表型分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华荣 陈瑶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研究益母草碱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应答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脂多糖和益母草碱预处理24 h,MMT法检测巨噬细胞活性;Griess法检测NO释放量;ELISA法检测IL-1β、IL-18、IL-6、TNF-α的释放量;... 目的研究益母草碱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应答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脂多糖和益母草碱预处理24 h,MMT法检测巨噬细胞活性;Griess法检测NO释放量;ELISA法检测IL-1β、IL-18、IL-6、TNF-α的释放量;RT-PCR法检测NLRP3、ASC、caspase-1、TNF-α、iNOS、Arg-1和CD206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量。结果益母草碱能显著抑制脂多糖引起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NO、IL-1β、IL-18、IL-6、TNF-α的释放。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益母草碱可以抑制脂多糖引起的巨噬细胞中NLRP3、ASC、caspase-1的mRNA及蛋白表达;益母草碱还能明显抑制脂多糖所诱导的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并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结论益母草碱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促进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由M1表型向M2表型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碱 脂多糖 巨噬细胞 NLRP3炎症小体 M1/M2表型
下载PDF
巨噬细胞M1/M2极化在急性肺损伤病理生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湘平 谭超超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1期41-45,共5页
急性肺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危急重症,病情恶化会导致患者死亡。巨噬细胞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不同病理阶段,包括渗出期、恢复期、纤维化期,其中M1巨噬细胞主导促炎作用,M2巨噬细胞主导抑炎反应和组织修复作用。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 急性肺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危急重症,病情恶化会导致患者死亡。巨噬细胞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不同病理阶段,包括渗出期、恢复期、纤维化期,其中M1巨噬细胞主导促炎作用,M2巨噬细胞主导抑炎反应和组织修复作用。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中,巨噬细胞通过向M1/M2极化参与了肺组织的损伤与恢复。本文将对急性肺损伤不同时期M1/M2极化方向及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为急性肺损伤的探索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M1/M2极化
原文传递
血管活性肠肽调控肺泡巨噬细胞M1/M2极化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惠毅 闫曙光 +2 位作者 李京涛 魏海梁 史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8-1011,共4页
急性肺损伤(ALI)是由于病原体入侵,激活免疫细胞启动异常免疫反应,免疫细胞在清除病原体过程中释放过量促炎因子,最终损伤肺实质细胞导致呼吸功能迅速衰减。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启动、放大、损伤和终结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M1/M2极化平衡... 急性肺损伤(ALI)是由于病原体入侵,激活免疫细胞启动异常免疫反应,免疫细胞在清除病原体过程中释放过量促炎因子,最终损伤肺实质细胞导致呼吸功能迅速衰减。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启动、放大、损伤和终结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M1/M2极化平衡控制炎症发生、发展和转归,其极化失衡是导致炎症失控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肺泡巨噬细胞M1/M2极化在ALI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血管活性肠肽可能的调控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肺泡巨噬细胞 M1/M2极化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消退素D1通过甲酰肽受体2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玉莲 巫芳华 +3 位作者 杨开令 周颖 高宇容 刘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1-797,共7页
目的探讨消退素D1(resolvin D1,RvD1)是否通过甲酰肽受体2(formyl peptide receptor 2,FPR2)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损伤。方法运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CAO),RvD... 目的探讨消退素D1(resolvin D1,RvD1)是否通过甲酰肽受体2(formyl peptide receptor 2,FPR2)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损伤。方法运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CAO),RvD1组和RvD1联合FPR2抑制剂Boc-2(RvD1+Boc-2)组,另设假手术(Sham)对照组。脑缺血后24 h,运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免疫荧光双染法进行标记FPR2/Iba-1、CD16/Iba-1和CD206/Iba-1的表达,RT-qPCR法检测M1型释放的TNF-α、iNOS、IL-1β和M2型释放的Arg-1、TGF-β1、IL-10 mRNA的表达。结果RvD1明显减少脑梗死体积和MPO的表达,并且其受体FPR2在小胶质细胞上表达。RvD1降低M1型CD16+/Iba-1+细胞数和TNF-α、IL-1β、iNOS mRNA的表达,增加M2型CD206+/Iba-1+细胞数和TGF-β1、IL-10、Arg-1 mRNA的表达,联合使用FPR2抑制剂Boc-2后RvD1的这些作用都受到抑制。结论RvD1通过FPR2可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损伤,其作用与调控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从M1型向M2型方向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退素D1 甲酰肽受体2 脑缺血/再灌注 小胶质细胞 M1/M2表型 极化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外囊泡靶向巨噬细胞干预自身免疫性疾病
16
作者 姚兰宣 王雪菲 +4 位作者 刘洋 杨雨佳 赵怡 齐芳芳 李颖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772-6781,共10页
背景: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时巨噬细胞可以产生不同的极化表型,并发挥相应的炎性免疫作用。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泌较多数量的细胞外囊泡到机体内环境中,具有细胞间信号传导及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表... 背景: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时巨噬细胞可以产生不同的极化表型,并发挥相应的炎性免疫作用。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泌较多数量的细胞外囊泡到机体内环境中,具有细胞间信号传导及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可以影响巨噬细胞M1/M2极化平衡,从而治疗机体免疫炎症性疾病。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来源细胞外囊泡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来干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信号机制,以及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在此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自建库到2024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以“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外囊泡,外泌体,凋亡小体,凋亡囊泡,巨噬细胞极化,M1极化,M2极化,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1型糖尿病,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泪腺炎,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工程化外泌体,药物递送”为中文检索词;以“macrophage polarization,M1 macrophage,M2 macrophage,autoimmune disease,type 1 diabetes,multiple sclerosis,rheumatoid arthritis,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autoimmune dacryadeniti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mesenchymal stem cells,extracellular vesicles,engineer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engineering exosomes,drug delivery”为英文检索词,阅读每篇文献的文题、摘要进行初筛,最终筛选出70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释放或间接作用于功能性蛋白来调节M1/M2极化;②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作用于炎症小体调控巨噬细胞M2极化;③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与常用药物组合以增强药物疗效;④间充质干细胞受到炎性刺激后可以调控细胞外囊泡的释放影响巨噬细胞极化;⑤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可以通过PTEN、NOTCH、核因子κB、Toll样受体、PI3K/AKT等通路靶向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外囊泡 外泌体 巨噬细胞极化 M1/M2极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 工程化细胞外囊泡
藏药十八味党参丸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Akt/p38MAPK信号通路及M1/M2极化影响的探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紫璐 吴金结 +1 位作者 智伟 韩奇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究藏药十八味党参丸(TEP)的提取物调控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的炎性反应及M1/M2极化分型的探究。方法 Alarmarblue法评价RAW 264.7活力;荧光酶标定量分析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Griess法... 目的探究藏药十八味党参丸(TEP)的提取物调控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的炎性反应及M1/M2极化分型的探究。方法 Alarmarblue法评价RAW 264.7活力;荧光酶标定量分析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Griess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一氧化氮(NO)的分泌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物CD206和CCR7蛋白的表达;RT-qPCR法检测细胞白介素(IL)-1β、IL-6、趋化因子2(CCL2)、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ARG)-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TEP调控细胞合成iNOS、蛋白激酶B(Akt)和p38丝裂原活化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EP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RAW 264.7的细胞活性,同时抑制了LPS诱导的细胞内ROS水平的升高。经过LPS刺激后,模型组NO表达量显著升高,在24 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而TEP组NO表达显著降低。模型组的CCR7表达升高,CD206表达下降,TEP干预后CCR7表达下降,CD206表达升高,且趋势呈现浓度依赖。与模型组相比,TEP组的IL-1β、IL-6、CCL2、iNOS、ARG和TNF-α基因表达以及iNOS、Akt和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 TEP能够抑制细胞内ROS水平,降低NO分泌和炎性基因的表达水平,抑制细胞的M1表型,促进M2表型,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iNOS、Akt和p38MA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十八味党参丸 巨噬细胞 炎性反应 M1/M2极化 Akt/p38MAPK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泽泻汤基于PI3K/AKT通路调节巨噬细胞M1/M2极化平衡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二稳 崔正浩 +6 位作者 高改 付中学 张效威 王辉 张振强 徐江雁 谢治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84-1691,I0001,共9页
目的:探讨泽泻汤(ZXT)对巨噬细胞M1/M2极化平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使用西式饮食(WD)诱导脂代谢紊乱小鼠模型,体外通过LPS/IL-4诱导RAW264.7细胞M1/M2型巨噬细胞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ZXT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脂... 目的:探讨泽泻汤(ZXT)对巨噬细胞M1/M2极化平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使用西式饮食(WD)诱导脂代谢紊乱小鼠模型,体外通过LPS/IL-4诱导RAW264.7细胞M1/M2型巨噬细胞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ZXT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脂肪组织和RAW264.7细胞M1、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p-AKT、AKT、COX-2蛋白水平;qPCR分析M1、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mRNA水平;ELISA测定IL-1β、IL-10分泌量;Griess法检测NO含量;Docking分析泽泻、白术活性成分与PI3K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与WD组相比,ZXT组CD11c表达显著减少,CD206表达量显著上调;ZXT逆转了LPS诱导的CD80表达升高,下调M1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iNOS等mRNA水平,降低COX-2蛋白表达,抑制IL-1β分泌;ZXT促进IL-4诱导的CD206表达,上调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Arg-1等mRNA水平及IL-10的分泌;ZXT逆转了LPS引起的NO释放增加;ZXT给药后体内外p-AKT/AKT蛋白水平均上升;Docking结果显示泽泻、白术中多个活性成分可与PI3K蛋白形成氢键稳定结合。结论:泽泻汤调节巨噬细胞M1/M2极化平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汤 巨噬细胞 M1/M2极化 PI3K/AKT通路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对去卵巢小鼠冠脉微循环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贾承明 马静 +5 位作者 陈昌波 李颖祺 曹亮 王方圆 周倩 王玉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0-236,共7页
目的探讨心肌巨噬细胞(macrophages,M)表型M1/M2极化在去卵巢小鼠冠脉微循环障碍(CMD)中的作用及补肾活血方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雌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6周正常组(6WC组)、6周假手术组(6WS组)、6周模型组(6WM组,去卵巢6W)... 目的探讨心肌巨噬细胞(macrophages,M)表型M1/M2极化在去卵巢小鼠冠脉微循环障碍(CMD)中的作用及补肾活血方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雌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6周正常组(6WC组)、6周假手术组(6WS组)、6周模型组(6WM组,去卵巢6W)、8周正常组(8WC组)、8周假手术组(8WS组)、8周模型组(8WM组,去卵巢8W)、巨噬细胞清除组(简称CM组,腹腔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0. 01 m L/kg,每周1次)、补肾活血组[简称BG组,补肾活血方灌胃,5 m L/(kg·d),每天1次]及miR-155抑制组(简称MI组,尾静脉注射miR-155抑制剂20 mg/kg,每周1次),每组10只,持续干预8周。采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检测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构,麦胚凝集素染色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冠脉微血管密度和CD68+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miR-155、IL-1β、TNF-α、IL-10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结果与6WC组比较,6WS和6WM组心肌LVEF和LVFS值、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冠脉微血管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8WC和8WS组比较,8WM组心肌LVEF和LVFS值明显下降,心肌细胞肿胀和炎症细胞浸润增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冠脉微血管密度减少,CD68+表达增加,miR-155、IL-1β和TNF-αmRNA表达增加,IL-10和VEGF mRNA表达减少(P <0. 05,P <0. 01);与8WM组比较,BG组心肌LVEF、LVFS值和冠脉微血管密度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细胞横截面积减小,CM和BG组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CD68+表达均减少,CM、BG和MI组心肌miR-155、IL-1β和TNF-αmRNA表达均减少; BG和MI组心肌IL-10和VEGF mRNA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与MI组比较,BG组心肌miR-155、IL-1β、TNF-α、IL-10、VEGF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下调心肌miR-155调控M1/M2极化抑制冠脉微血管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冠脉微循环障碍模型 去卵巢小鼠 M1/M2极化 MIR-155
原文传递
巨噬细胞极化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浩龙 赵瑞 +11 位作者 潘静 裴雪冬 宁浩驰 陈海亮 齐雅茜 雷新宇 白金霞 杨钰婷 张忠文 张浩令 王薇 宋志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423,共6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严重威胁骨骼健康,增加骨折风险,对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的慢性疾病。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在特定刺激下极化为具有促炎特性的M1型巨噬细胞和具有抗炎和促修复特性的M2型巨噬细胞。M1/M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严重威胁骨骼健康,增加骨折风险,对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的慢性疾病。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在特定刺激下极化为具有促炎特性的M1型巨噬细胞和具有抗炎和促修复特性的M2型巨噬细胞。M1/M2比例的失衡会引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升高等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变化。笔者概述了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以及不同巨噬细胞分型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M1巨噬细胞通过分泌TNF⁃α、IL⁃23和IL⁃1等炎性因子、触发RANKL/OPG系统并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并抑制骨生成细胞的作用,从而加剧骨质疏松发展。M2巨噬细胞通过分泌BMP2、TGF⁃β和IL⁃4等炎性因子,刺激NF⁃κB等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激活并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改善骨质疏松的状况。此外,笔者还介绍了巨噬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的通讯对骨形成的影响。针对巨噬细胞极化,笔者从化学药物、生物活性分子以及中药领域分别介绍了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1/M2比率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最新策略,期望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骨质疏松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M1/M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