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戴望舒诗歌抒情自我的嬗变
1
作者 王布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5-79,共5页
戴望舒创造性地将中国诗的诗骚传统与现代情绪融合,以对现实政治的有意规避与消极抗争来坚守个人性抒情话语,其诗歌中的抒情自我具有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并始终体现着对自身情感的迷恋与坚守。抒情自我的忧郁气质与唯美的理想诉求之间... 戴望舒创造性地将中国诗的诗骚传统与现代情绪融合,以对现实政治的有意规避与消极抗争来坚守个人性抒情话语,其诗歌中的抒情自我具有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并始终体现着对自身情感的迷恋与坚守。抒情自我的忧郁气质与唯美的理想诉求之间的情感裂隙是推动其诗歌创作的内在因素。其后期诗歌主要成就仍然是面向个体抒情的诗作,而所谓的诗风转型,实际上只是诗人对现实政治消极抗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抒情自我 嬗变 情感裂隙
下载PDF
从反叛到顺应——试析颜延之诗歌分类
2
作者 马恩霞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8-90,共3页
刘宋诗坛重要诗人颜延之一生著述甚丰,但大多数作品都已散佚,所存作品极少。本文对颜诗传统分类方法提出质疑,认为对颜延之诗歌进行分类不能仅就其内容或题材作为划分依据,思想性格、心理特征才是影响其仕途命运和诗歌创作的关键因素,... 刘宋诗坛重要诗人颜延之一生著述甚丰,但大多数作品都已散佚,所存作品极少。本文对颜诗传统分类方法提出质疑,认为对颜延之诗歌进行分类不能仅就其内容或题材作为划分依据,思想性格、心理特征才是影响其仕途命运和诗歌创作的关键因素,心理特征外化在其诗歌创作的过程之中,使其诗歌成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文章结合诗人所处时代潮流,进一步分析其思想性格和创作动机,据此将颜延之诗歌分为两大类:抒情自况之作和应制颂美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延之诗歌 分类 抒情自况 应制颂美
下载PDF
“淡”与“抒情自我”——抒情传统视域下“淡”范畴的重新审视
3
作者 曹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82,共11页
本文从抒情传统的视域讨论“淡”与“抒情自我”,源自对抒情“主体性”的发现与思考。文章基于中国文化“言志”与“抒情”的统一,从抒情传统的理论体系、庄学的发展脉络透视“淡”与“抒情自我”的关系。先由主体性、境界、物我关系三... 本文从抒情传统的视域讨论“淡”与“抒情自我”,源自对抒情“主体性”的发现与思考。文章基于中国文化“言志”与“抒情”的统一,从抒情传统的理论体系、庄学的发展脉络透视“淡”与“抒情自我”的关系。先由主体性、境界、物我关系三个层面,探索“淡”成为集体价值、理想、心境的过程及其在文艺中的实现方式。再从批评史的脉络勾勒“淡”在音乐、诗歌、书法和绘画理论中的发展历程,重新思考“淡”的风格论意义及其在中国抒情传统中的位置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 范畴 抒情自我 抒情传统 “美典”
下载PDF
屈原与惠特曼:《女神》抒情的方式、动力及其限度
4
作者 吴向廷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12,共8页
郭沫若以《女神》为代表的抒情诗是中国新诗的重要成果,其在写作中所受到的多种影响值得探讨。其中,屈原辞赋的宇宙观和性别叙事对于郭沫若《女神》的想象力和抒情方式的构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女神》中的"抒情自我"在... 郭沫若以《女神》为代表的抒情诗是中国新诗的重要成果,其在写作中所受到的多种影响值得探讨。其中,屈原辞赋的宇宙观和性别叙事对于郭沫若《女神》的想象力和抒情方式的构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女神》中的"抒情自我"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极其"惠特曼式"的,因而能够对屈原的影响有着精彩的发挥。屈原和惠特曼的影响既使郭沫若的独特抒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也正是他的局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女神》 屈原 惠特曼 抒情诗 自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