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说罗贯中续《水浒》 被引量:10
1
作者 吕乃岩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6-74,共9页
《水浒传》可分为两部分,前半为施耐庵原作,后半为罗贯中续作。纵观全书,前后部分之间存在不少矛盾之处,梁山好汉最可贵的反贪官、反豪强的精神到下半部完全改变,受招安更是违反历史发展规律。而罗贯中的一贯思想是维护封建正统,反对农... 《水浒传》可分为两部分,前半为施耐庵原作,后半为罗贯中续作。纵观全书,前后部分之间存在不少矛盾之处,梁山好汉最可贵的反贪官、反豪强的精神到下半部完全改变,受招安更是违反历史发展规律。而罗贯中的一贯思想是维护封建正统,反对农民起义。将《水浒》后半部与罗贯中本人所作的《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传》相对照,也会发现不少相似之处。这些都证明,《水浒》后半部确为罗贯中所续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水浒》 罗贯中 《三遂平妖传》 《残唐五代史演传》
原文传递
罗贯中研究三题 被引量:6
2
作者 欧阳健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4-111,共8页
《三国志演义》版本的题署,确定了罗贯中的著作权。他在元代生活了53年,称为"元人"是不错的。以现存没有嘉靖以前的版本,就断定《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后期是不合事理的。罗贯中协助施耐庵完成《水浒传》,又独立写出《三国志演... 《三国志演义》版本的题署,确定了罗贯中的著作权。他在元代生活了53年,称为"元人"是不错的。以现存没有嘉靖以前的版本,就断定《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后期是不合事理的。罗贯中协助施耐庵完成《水浒传》,又独立写出《三国志演义》;弱化乃至抹杀罗贯中与施耐庵关系的倾向,对中国小说史研究是非常危险的。罗贯中是一位多产的小说大家,除了《水浒传》、《三国志演义》,《北宋三遂平妖传》四十回及《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两朝志传》等,也都是他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贯中 时代 施耐庵 关系 著作权
下载PDF
施耐庵和罗贯中对《水浒传》成书的贡献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永祜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4-37,共14页
研究施耐庵、罗贯中对《水浒传》成书的贡献,应从大板块的概述向纵深着力。施耐庵与《靖康稗史》编者耐庵并非一人。施耐庵出身于说话艺人世家,是宋末"庵"字辈艺人最年幼者,极有可能是当时著名艺人施圭之子。南宋初期的四人... 研究施耐庵、罗贯中对《水浒传》成书的贡献,应从大板块的概述向纵深着力。施耐庵与《靖康稗史》编者耐庵并非一人。施耐庵出身于说话艺人世家,是宋末"庵"字辈艺人最年幼者,极有可能是当时著名艺人施圭之子。南宋初期的四人单传是水浒故事的先导;《宣和遗事》是水浒故事的里程碑;元初的水浒杂剧中的有关描写和关键词语的创造,这些是施、罗创作《水浒传》吸取、借鉴的宝藏。施耐庵是前人成果的集大成者和再创作者。他采用了《宣和遗事》的框架结构,这种结构有其优点。施耐庵对"宋十回"加强了忠义思想,对"武十回"更多地保留了话本原貌,对杨志、鲁智深、史进故事也分别进行了处理。征方腊部分施耐庵加工的成分最重。从作品中的线索考证出施耐庵"集撰本"的开端及大体回数。罗贯中是《水浒传》的最后加工者和定稿者。近来研究者发现了罗贯中编纂《水浒传》的内证。罗贯中对《水浒传》的最大贡献是设计出开篇的"乱自上作"和终篇的悲剧结局,对施耐庵的"集撰本"的总体思想倾向进行了改造和提高。王进遭受迫害,林冲被凌辱家破人亡酿成的官逼民反的事件,被概括成了社会性的口号。罗贯中设计的宋江悲剧结局,在于为人们提供历史的教训。这也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意义,并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量。罗贯中将鲁智深的遭遇与林冲的命运纠结在一起,有性格对照的艺术考虑。新发现的史料记述了历史人物林冲性格"恣横凶暴",《水浒传》的残存描述与之一致。罗贯中改塑了原型人物的性格,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功。罗贯中删去了史进在东平府的活动,重点写在华阴县的活动,与对史、鲁、杨故事的安排与总体思想倾向密切相关。有内证表明名马和排兵布阵的描写为罗贯中手笔。罗贯中的贡献还表现在人物数量的扩大和诗词、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施耐庵 罗贯中
下载PDF
运河文化背景与《水浒传》的创作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振星 《菏泽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20-122,共3页
元代山东境内的济宁至东平、东平至临清运河的开通,把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起来。梁山泊周围盛传着水浒英雄的故事,濒临梁山泊的东平是元杂剧“水浒戏”的发祥地。罗贯中原籍东平,对水浒故事特别熟悉;后来沿运河南下,寓居杭州,仍不辍收集... 元代山东境内的济宁至东平、东平至临清运河的开通,把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起来。梁山泊周围盛传着水浒英雄的故事,濒临梁山泊的东平是元杂剧“水浒戏”的发祥地。罗贯中原籍东平,对水浒故事特别熟悉;后来沿运河南下,寓居杭州,仍不辍收集水浒故事素材,最后为《水浒传》成书展示了自己的创作天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文化 东平 水浒戏 罗贯中 《水浒传》
下载PDF
解识小说家罗贯中--关于罗贯中研究的一个新思路
5
作者 袁世硕 李世中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0,共8页
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据明人著录,知其为本贯东平、居家浙江,生平事迹无考。本《孟子》读其书知人论世之理,效司马迁作《司马相如列传》之法,解析《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之学养与浙东人的历史观;《水浒传》(百回本)沿袭施耐庵说话文本、编... 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据明人著录,知其为本贯东平、居家浙江,生平事迹无考。本《孟子》读其书知人论世之理,效司马迁作《司马相如列传》之法,解析《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之学养与浙东人的历史观;《水浒传》(百回本)沿袭施耐庵说话文本、编辑增补、后四十回复调叙事之特征,可见作者由浙东学人而屈身杭州书会的人生梗概。由罗贯中之忘年交贾仲明《录鬼簿续编》所载与其离会之时讳而不言其行迹之语,还可推断世传“罗贯中客霸府张士诚”,并非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贯中 罗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
下载PDF
论罗贯中的《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与《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国志演义》及李玉《风云会》传奇相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永宽 《昆明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罗贯中撰作的《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和《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小说相比较,前三折写赵匡胤故事是对后者最末数回内容的放大和铺张,而第四折是对后者的延续和补充。《风云会》杂剧和《三国志演义》小说相比较,总体思想倾向非常一致,突... 罗贯中撰作的《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和《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小说相比较,前三折写赵匡胤故事是对后者最末数回内容的放大和铺张,而第四折是对后者的延续和补充。《风云会》杂剧和《三国志演义》小说相比较,总体思想倾向非常一致,突出表现在君臣风云际会、中华全国大一统和天命思想这三个重要问题上。《风云会》杂剧和清初李玉的《风云会》传奇相比较,表现君臣风云际会的主题也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贯中 杂剧 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三国志演义 风云会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近妖”效果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贺文锋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4-21,共8页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忠君的典型。这一形象凝聚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憧憬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表现了下层人民对贤能宰相的热望和对智慧的渴求。作品欲显诸葛亮之多智而出现了"近妖"的效果并不是罗贯中有意为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忠君的典型。这一形象凝聚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憧憬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表现了下层人民对贤能宰相的热望和对智慧的渴求。作品欲显诸葛亮之多智而出现了"近妖"的效果并不是罗贯中有意为之,而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的。这不仅与作者创作的价值取向有关,而且也与历史演义体小说的文体、崇儒重道的文化背景及受众的审美接受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诸葛亮 近妖
下载PDF
解罗贯中及《三国志传》底本原貌之谜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辽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76-79,共4页
据现存资料,罗贯中创作的小说,原来都叫“传”,并无“演义”之名。所以,罗贯中写作的《三国》小说,应是《三国志传》的底本,而非《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的生卒年以定在1320-1390左右比较符合实际。《三国志传》接近... 据现存资料,罗贯中创作的小说,原来都叫“传”,并无“演义”之名。所以,罗贯中写作的《三国》小说,应是《三国志传》的底本,而非《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的生卒年以定在1320-1390左右比较符合实际。《三国志传》接近于罗贯中的底本。从总体上说,罗贯中的《三国》底本,比起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要粗糙些,但某些段落却比嘉靖本写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罗贯中 <<三国志传>> 底本 嘉靖本
全文增补中
从“太原罗贯中”到“两个太原”、“两个罗贯中”——元末罗贯中籍贯近三十年争议论评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增斌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18,共9页
元人《录鬼簿续编》一书的发现,《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籍贯才有了明确定论。但自20世纪代八九十年代起,关于罗氏籍贯的争议再起,先是"罗贯中太原人"误写说的提出,然后是山东学者"两个太原"的论定,再到近年"... 元人《录鬼簿续编》一书的发现,《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籍贯才有了明确定论。但自20世纪代八九十年代起,关于罗氏籍贯的争议再起,先是"罗贯中太原人"误写说的提出,然后是山东学者"两个太原"的论定,再到近年"两个罗贯中"的提出。这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很有必要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贯中 籍贯 两个太原 两个罗贯中
下载PDF
施耐庵祖籍的再认识 被引量:3
10
作者 曲沐 《菏泽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7,共3页
从史料文物、方言俗语、作家作品统一性到山川地域灵气等几个方面都可以帮助研究者确认《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
关键词 《水浒传》 施耐庵 罗贯中 江苏兴化
下载PDF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立 孙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76-80,共5页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版本与成书过程;罗贯中的籍贯问题;《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思想文化内涵;小说艺术的运用以及《水浒传...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版本与成书过程;罗贯中的籍贯问题;《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物形象、思想文化内涵;小说艺术的运用以及《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小说评点、传播、接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三国演义》《水浒传》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罗贯中
下载PDF
《水浒传》作者研究八说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松柏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2000年第5期29-32,共4页
关于《水浒传》作者有施耐庵说、施罗合作说、罗贯中说、山东罗贯中说、明中叶同名小说家说、罗著某续说、非罗非施说、陆续完成说。综合研究这八种说法 。
关键词 罗贯中 施耐庵 《水浒传》 作者研究 施罗合作说 陆续完成说
全文增补中
文献传播学视野下的《水浒传》作者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温庆新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从文献传播学视野进行古代小说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小说文献及其载体的文本信息源、写作者、文献传递者、传播渠道、传播手段及传播环境等方面对古代小说传播与诠解的影响。据此探究《水浒传》的作者时,可以发现在明代《水浒传》版本题... 从文献传播学视野进行古代小说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小说文献及其载体的文本信息源、写作者、文献传递者、传播渠道、传播手段及传播环境等方面对古代小说传播与诠解的影响。据此探究《水浒传》的作者时,可以发现在明代《水浒传》版本题署、目录学著述、相关族谱与家谱、明人札记等《水浒传》早期流传的文献载体中,或作施耐庵,或作罗贯中,或署施、罗二氏,众说纷纭。然而,上述文献载体的记录者与《水浒传》之间均非直接相关,所言的信息来源多系"听""闻"或阅读"故老传闻",研判结论多属感性认识,甚至存在互抄与随意发挥等现象。从《百川书志》等明代目录学著述到郎瑛、李贽、冯梦龙、"笑花主人"等涵盖彼时社会各阶层的时人札记,再到现存《水浒传》早期刊本的版刻题署,多将施耐庵与罗贯中二人并举。通过这些多重证据可知,施耐庵与罗贯中对《水浒传》最终定型的作用甚大,两人皆是作品的重要编纂者,不可随意抹杀其中任何一人。而《施耐庵墓志》《故处士施公墓志铭》《施氏长门谱》等文献所提及的施彦端与写作《水浒传》的施耐庵二者是否为同一人,仍缺乏有效勾连的证据,有待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传播学 古代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罗贯中
原文传递
太原罗贯中与东平罗贯中为同一人考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洪强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2-65,共4页
山东"东原"这一名词在历史上是经常使用的,这就驳斥了有些人的"东原"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观点。《水浒传》中的"东平"府里的"董平"是罗贯中特意设定的一个人物,影射了罗贯中。从"太原郭茂... 山东"东原"这一名词在历史上是经常使用的,这就驳斥了有些人的"东原"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观点。《水浒传》中的"东平"府里的"董平"是罗贯中特意设定的一个人物,影射了罗贯中。从"太原郭茂倩是东平人"的类比中,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罗贯中的祖籍为太原,出生在东平,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 东平 东原 罗贯中
下载PDF
从貂蝉形象的塑造管窥罗贯中的儒家妇女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楚爱华 《开封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
《三国演义》中的貂蝉是罗贯中结合自己的思考,在历史和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有所选择和取舍后加工而成的。从这一形象中可以看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男性文人对女性“抟塑———消解”的操纵模式及对其既热爱又恐惧的矛盾心态。貂蝉... 《三国演义》中的貂蝉是罗贯中结合自己的思考,在历史和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有所选择和取舍后加工而成的。从这一形象中可以看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男性文人对女性“抟塑———消解”的操纵模式及对其既热爱又恐惧的矛盾心态。貂蝉形象反映了罗贯中儒家思想中极强的男权意识和落后的妇女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貂蝉 罗贯中 操纵模式 男权 儒家妇女观
下载PDF
《水浒传》的成书年份和罗贯中的生卒之年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华亭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21-24,共4页
《水浒》69回—81回所写的故事多于会通河有关。以此可以证明该书完成于明代会通河疏浚前后,即公元1402—1414年之间。罗贯中的生卒年为公元1330—1416年。
关键词 会通河 水浒 成书年份 罗贯中
下载PDF
从杂剧《风云会》看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前程 王怡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8-41,共4页
明初《录鬼簿续编》记述了罗贯中创作《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部杂剧,却无创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记录,故而许多学者否认罗贯中拥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著作权。但若从杂剧《风云会》的题材选择、思想倾向、人物... 明初《录鬼簿续编》记述了罗贯中创作《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部杂剧,却无创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记录,故而许多学者否认罗贯中拥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著作权。但若从杂剧《风云会》的题材选择、思想倾向、人物形象、情节设计、文字语言等方面同《三国演义》、《水浒传》加以对比,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难以分割的内在关联。在未发现新的文献资料之前,戏曲家罗贯中拥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的著作权或部分著作权的观点,仍不失为一种最可信、最合理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贯中 《风云会》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内在关联
下载PDF
传统历史小说的解构与重新生成——鲁迅与罗贯中关系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吉鹏 刘耀彬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通过解读鲁迅对罗贯中的评述,并以《故事新编》和《三国演义》为例,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人物、文化以及叙述特征进行对比,借此管窥鲁迅对传统历史小说的继承与超越,揭示《故事新编》之于现代小说的意义。
关键词 鲁迅 罗贯中 比较
下载PDF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伯俊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全面梳理了《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指出:在史传文学与通俗文艺这两大系统长期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双向建构的基础上,元末明初的伟大作家罗贯中,依据《三国志》(包括裴注)、《后汉书》提供的历史框架和大量史料,... 本文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全面梳理了《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指出:在史传文学与通俗文艺这两大系统长期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双向建构的基础上,元末明初的伟大作家罗贯中,依据《三国志》(包括裴注)、《后汉书》提供的历史框架和大量史料,参照《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形式,对通俗文艺作品加以吸收改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终于写成雄视百代的《三国演义》,成为三国题材创作的集大成者和最高典范。在论述中,澄清了一些不准确乃至错误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天才创造
下载PDF
从《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描写看罗贯中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萍 文化林 熊焰 《韶关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3-16,共4页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部分,其独具匠心的战争描写、炉火纯青的人物性格刻画、个性化的语言艺术、曲折奇妙的情节设计,处处都体现着罗贯申非凡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赤壁之战 罗贯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